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

时间:2019-05-13 15:1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

第一篇: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

武平的“发现”

郑启五

1984年的报纸曾报道在闽西武平县的唐屋村发现了几株有百年树龄的“杉树王”。这则不足百字的新华社消息一直令我耿耿于怀:哼,“发现”?真是大言不惭!1969年我插队落户就在那里,从所在的“炭坑生产队”到“唐屋大队的大队部”,回回必绕经“杉树王”而过。只要一想起闽西,那几株粗似人民大会堂圆柱的树身就一下子堵在了思路的中央,于是叶荫下山风的凉爽与仰头张望时的微晕,便一同向眉心袭来。

其实,唐屋值得炫耀并非仅有“杉树王”。“下排生产队”知青住的院落里,红军留下的标语就有七、八条之多,都是用毛笔写在杉木梁柱和斑驳的白墙上的,署名为“红军独立师宣传队”。有“打倒列强!”“打倒AB团!”“保卫苏维埃!”等等。字字句句,清晰如初。

偶然闲读一篇题为《周恩来刘伯承派出的特使》的史记得知,1930年代初唐屋村所隶属的帽村乡是当时工农红军粤

赣军区第三分区所在,为扼守红都瑞金的东南门户。在那里有过红军的标语自不足为奇。奇的是这些革命的呐喊却能在光天化日之不免遭白军的戳刮而如此全整地存录下来。

“红标”历经30余载的冬寒夏炎,进而在一股历史的狂潮里与漂泊至此的厦门知青结下朝夕相处的情缘。仿佛生前有约,谁也不敢说是谁的“发现”。然而我个人在武平倒另有一次货真价实的“发现”:那是被调到处明村后的事。我住在大队“赤脚医生”聂达贞祖传的一幢闲置的老屋里,一张框式木床边红土夯打出的壁墙上,均匀地牢贴着几张旧报纸。报纸的纸质几乎与红土原色的壁面溶为一体。这铅印的旧报是民国九年(即1920年)的《武平新闻》。初见时我相当吃惊,“文革”的烈火竟没有燃及这张“国民党的残渣”。加上日日与之照面,“民国九年”的字迹就穿透了眼帘而字贴在记忆的壁面上了。

八十年代初我上大学时曾浏览过一本新闻史之类的书,方才觉察到那几张旧报纸的珍贵足以改写若不是中国至少也是福建的新闻史!1990年我参加了厦门知青作家团重返闽西,老屋怀旧土楼“取宝”一直兴奋地推拉着我近乎无措的手脚。但为时已晚,那幢“聂氏老屋”已在1983年特大山洪中被冲得片瓦不留。我无言以对,呆呆地站在空荡荡的旧址,几

团云絮正焦急地掠过远处绿色的岗峦……

1994年2月

(后记:本文1994年在《厦门晚报》发表后,引起《福建日报》新闻研究室的重视,来函询问。可惜没有物证,我口说无凭。2002年夏天我在北京图书馆微缩胶卷阅览室查阅家父早年在闽西长汀的旧作时,意外地发现了该室存有武平1945年以前的全套旧报纸)

第二篇:知青岁月:武平情结

《武平情结》后记

郑启五

随着岁月的流失,对武平的感觉是越发地强烈了,这种感觉谓之“武平情结”!20余年来,断断续续,涉及武平的文章居然不知不觉也有三十来篇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里。其实我在武平的日子不过几年,但刻骨铭心,因为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独立生存的!

此书诸文写作的年代跨度大,水平高低不一,认识深浅有异,甚至风格与情感也在变化之中,但所幸的是我写武平大多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带功利,也不必看人脸色行使,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信马由缰,随意得很,也真实得很。能真实而自由地书写自己的记忆与感觉,何其痛快乃尔!

每每看到有良心的大款们扶贫济困的义举,我也一直很冲动,哪天自己有几百万,也资助给武平的孩子们去读书,去读更多的书;或建立一个“青山绿水奖”,专门褒奖那些育护着武平秀美生态的客家乡亲。现在看来是不现实的,一介书生显然不是发财的料子,于是想编上这本《武平情结》的小册子,尽管是“涌泉之恩,滴水相报”,也算是对第二故乡的一份情义,也不枉今生今世与武平结下的缘分。我是极其厌恶说大话与空话的,其实一个人从爱父母爱家乡的点滴做起,他的书才能读得更好,做人也才有意义!这样的观点不知是否老旧了点,可没办法,谁叫我们是老三届呢?!老旧的不仅是理念,还有旋律与文字,但它们却都在我的心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真的!我可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从农村回城后我当了好几年食堂的炊事员,书中的《炊事生涯》记录了经过,看来似乎与武平的关系不大,但还是收进去了。我以为正是因为有武平这碗米酒垫底,我才能勇敢面对漫漫旅途所有的苦酒,从而实现了人生的转折,愿以此与厦门和武平的后生们共勉!

郑启五于厦门大学敬贤一楼

2003/1/25

第三篇:知青岁月:土土武平菜

土土武平菜

郑启五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武平县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是勤劳善良的客家人发祥地和聚集地之一,也是当年成千上万的厦门知青插队落户的地方。说到武平的饮食文化,首先是闽西八大干之首的“猪胆肝”,但那只是小菜一碟;进而是“簸箕 反”,但那只是小吃一道;还有“山獐煲”,但野生动物的保护法下,此菜已是昨日黄花。其实武平的客家风味特色菜“藏在深山人未识”,不久前在龙岩召开的世界客属联谊大会期间,特开辟闽西客家风味一条街,土里土气的武平客家菜小试牛刀,结果让海内外的客家乡亲大快朵颐;于是乘胜前进,与当年厦门老三届知青联手,在厦门老城区的将军祠升帐点兵,开张了一家“老山县特色酒家”,赫然推出武平客家菜,不但为了回报“第二故乡”,更为武平的绿色食品开一扇小窗,也着实令吃腻了海鲜大菜的特区食客领略了来自山沟沟的风味。

“春羊夏狗秋鸭冬鸡”是客家千百年来的传统食经,山清水

秀的武平数以百计的自然村落星星点点,许多家禽家畜还是处于传统的方式饲养,收割后的稻田放牧鸡鸭,绿色的山坡散养着菜羊,虽然长得慢,但终于“慢工出细活”,皮薄肉细脂肪少。武平菜中葱油白斩鸡、生焖土鸡、清炖鸡汤等家常鸡滋味鲜美,而酿酒鸭、香藤番鸭汤、草鸭水鸭汤也极为可口,不但做法独特,更在于农家土产的原汁原味。当人们在享有现代化家禽饲养的“速成”之后,蓦然回首,备感自然滋味的淳美。难怪国家农业部慧眼独具,把无公害绿色食品的基地定在了梁野山下的武平,让这片远离喧嚣的青山绿水获得了无限的生机。

武平保存着为数不多的原始竹林,难怪清炒苦笋和笋干三层肉那么鲜脆,武平山野的沃土田园菜绿瓜肥,五彩椒如花似玉,槟榔芋叶伞摇曳,最是那经过霜冻的芥菜,壮硕而挺拔的芥菜杆爆炒之后犹为脆爽,是我今生今世吃过的最好吃的芥菜。而高汤角粉、香芋扣排和梅菜扣肉也是客家的家常,上了餐桌总有一股亲和的热香。武平还有叫“魔芋”和“大薯”的山地特产,制成的薯包子和魔芋羹不但素净滑嫩,而且还极具防癌降压的保健功能。

家兔家狗在客家菜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二者不受人工饲料的染指,原始风味如故,尝试者日见增加。武平的红烧兔肉煲滋味浓郁,而白斩兔则肉质细嫩,佐以那线一般的姜丝,极诱食欲。如果敢吃狗肉,那生焖乳狗和油炕老狗则

各有滋味,前者味厚而不腻;而后者滋味香浓,且“去胃脾虚寒”。佐以一杯武平的灵芝酒或红米酒,道一句客家的顺口溜:“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别说有多痛快了!

土里土气的武平客家菜有绿色健康的理念,有回归自然的召唤,想来在新的世纪里应当有所作为,当大有作为!2001年4月

第四篇:知青岁月:二十九年风和雨 八百里路回武平

二十九年风和雨 八百里路回武平

——厦门老知青重返武平的文献备忘录

郑启五

当年的厦门知青即将重返武平的消息在社会上传开后,即刻引起省市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多家电视台和报社特派记者全程追踪报道。这么多的新闻界的朋友不畏崎岖,一路风尘,为此次蓝海洋和红土地雄浑的交响谱出了波澜起伏的乐章,使八闽的山山水水留录下难以磨灭的回声…… 当我们老知青的42部大小车辆组成的车队在近三万人的夹道欢迎中抵达锣鼓喧天的武平城关的当夜,武平电视台即刻将这一武平历史上空前的盛况及“情系梁野”文艺欢迎晚会向全县作了报道和实况转播,使梁野山下平川两岸沉浸在一派节日的喜悦和历史的回顾之中。

隔天一早,即1998年10月2日的中共龙岩市委机关报——《闽西日报》,以东道主当仁不让的迅捷,在头版刊发了该报记者和武平报道组联合采写的报道——《别后春风依旧在,二十九载梦今圆》。文中写到:“傍晚时分,贴着‘二十九年风和雨,八百里路回武平’字样的车队驶入县城,人群中顿时热闹欢腾起来。身着盛装的学生敲起了欢快的锣鼓,吹起了响亮的号子,沿途群众燃起了鞭炮,激情的武平人民一路欢呼,把500多名厦门知青迎进了县委大院内……”龙岩电视台也在当日的“龙岩新闻”中推出了这喧腾的镜头,与龙岩的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永定县的数百万观众一同分享了激情的画面。

10月3日,当我们厦门知青还在武平县城座谈观光,厦门人民广播电台的“厦广新闻”就及时报道了这批重返第二故乡的厦门儿女在武平受到隆重热烈接待的盛况。紧接着该日的《厦门晚报》在第一版显著地位刊出了王小强发自武平的电讯,引人注目的题目为《昔日眷眷情,今朝拳拳意,五百老知青,国庆回武平》,进一步以生动的晚报文字风格,把记者在武平所见所闻,伴随着墨香融入了厦门的万家灯火。该文言简意赅,在“知青们的车队在暮色中进入武平山城时”,用12个字——“彩旗飘扬,鞭炮轰鸣,欢声如雷”。该文还写到“2日早晨,淳朴的山里人热情地把他们当年的‘房客’接回乡里。大禾乡的几个自然村家家放炮,户户设宴。知青们走进了那被风雨剥蚀的故居,与父老乡亲一起品尝甜醇的米酒,叙离情,话桑麻,动情之处,感慨万千。”

10月4日,声誉日隆的《海峡都市报》在“都市新闻”版的版端刊出了该报特派女记者陈彤采写的《蓝海洋 红土地——五百多名厦门知青重返武平故乡》,“厦门是知青心中的蓝海洋,武平则是他们心中的红土地。“”送了一程又一程,道不尽的亲情。10月3日,500多名厦门知青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武平故乡行。” 尽管活动结束了,正像活动中的人们难以平静的心潮,新闻媒介的宣介之波也远未平息,反而一浪高过一浪,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对这一活动的了解欲望。10月6日的《特区工人报》在第一版以较大的版面发表了郑宁《二十九载风雨路,难忘父老乡亲情》的报道。“郑宁”是该报女记者、一中老三届同学郑玲玲的笔名,她以插队武平武东乡袁田村普通老知青的身份加入了这次回乡的队列,因而她的报道不但点面结合,视野广阔,而且开头的一段情感浓烈,用字精到贴切——“‘我们终于回来了!’国庆期间,厦门知青重返武平观光联谊活动如期举行。武平山区沸腾起来了。36万武平父老乡亲热情接待了500多名当年在此插队落户的厦门知青代表。29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早已使武平与厦门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缘。此番厦门知青重返故里,不仅为重温昨日沧桑,更是为了同武平人民携手建设家园,共创美好明天。”啊,“如期举行”四个字长长舒出了多少无私奉献的组织者胸中的那股拼命的欲求!

10月7日的《厦门日报》在第7版“福建新闻”的显著位置登出了温琴光、林佩贤发自武平的稿件——《厦门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并在同版配发了林周邱的报道《武平厦门知青书画摄影联展举行》。隔日又追加刊发了这次返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厦门大学和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向武平县图书馆和武平一中赠书的消息。10月7日同天的的《闽西日报》则在第四版《山茶花》副刊上刊出了征辉、琴光、常青写的文坛短波——《武平文联举行厦门武平两地文艺作者联谊座谈会》,介绍了参加“重返武平第二故乡”活动的厦门知青作家、书画家与武平本县的部分文艺作者举行的联谊座谈的情况,并配发了座谈会的彩色照片。同版还刊出了龙岩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征辉整理的《梁野山下厦门作家访谈录:知青与知青文学》。数日之后,这一访谈录在《海峡都市报》的“文化新闻”版上梅开二度。

尤为激动人心的是1998年10月10日星期六,《厦门日报》的《鹭岛周末》以近乎一个版的篇幅,刊出了该报记者陈立荣采写的厦门知青重返武平第二故乡的见闻与思考——《山与海的情缘》,并配发了六张照片。整个版面图文辉映,气势恢弘。在一任情感的波潮汹涌澎湃,思绪的浪花恣意怒放之后,作者动情而充满憧憬地写到:“山,立在梦的这头;海立在梦的那头。当山海情缘交融在性格互补的大背景里,它就一定会续写出更为精彩的篇章……”山呼海应,海的呼啸同样在群山中化为悠长的回声:10月14日的《闽西日报》以《共同的家》为题,发表了郑启五同学代表回乡厦门知青在武平“情系梁野”文艺晚会上的讲话全文。10月25日该报又在第一版以《还愿——林春辉的闽西情结》为题,介绍了事业有成的厦门老知青林春辉及陈建成、郑锡平等人为武平的永平乡昭信村捐资兴学的事迹。在厦门与龙岩两地的传媒此起彼伏的和声中,10月16日《福建日报》的《周末特刊》在头版头条推出了温琴光、邱云安、周宪坤、林佩贤合写的长篇通讯《厦门知青重返武平第二故乡纪实——岁月不老沧桑情》,标题大字套红,极为醒目!在该文第三节“难忘的岁月、艰苦的环境,给他们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引用了厦门知青、厦门大学副校长潘世墨的诗歌《武平,你给了我什么》。该通讯的笔触点多面广,涉及中堡、象洞、永平、大禾等许多乡的场景,内容上尤为丰实。它在结尾时是这样写的:“正是这份不了的情,这腔不变的爱,才使得铭刻在武平——厦门两地人民之间的血肉亲情永远不会随时光的流失而淡化。”

作为厦门电视台精品栏目的《看厦门》在特区城乡家喻户晓,这次该节目负责人邹振东谴派精兵强将组成摄制组采访了回乡活动的全过程。11月1日星期天晚上的“黄金时间”该节目推出了精心制作的专题——《回乡——厦门知青重返武平第二故乡印象》。编导采用时空交替的蒙太奇手法,企图通过两位知青后代的目光,在展示一图图回乡“印象”与一幅幅都市景观叠显与对比的同时,努力沟通两代人的情感,缩短两代人的“间距”。尽管部分观众感到镜头的组接略显松散与零乱,但这一专题所面对的课题无疑是沉重、巨大而深远的,编导的探索无疑是可贵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么多的老知青带上自己的子女踏上回乡之路(其情其景全国皆然),其实也是在社会剧烈的变迁之中探求弥缝“代沟”的一种尝试。

厦门知青重返永定、上杭、武平的车轮都渐渐一一远去了,但新世纪的舞台上红土地与蓝海洋的交响将是永恒的乐章……

年11月

1998

第五篇:我们的知青岁月

我 们 的 知 青 岁 月

------------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时光如流水,弹指一挥间。上山下乡、插队农村的“知青”生活己经过去了四十年,不知有多少人还能够回忆当年的“知青”生活。我们——当年“知青”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份,却对那一个历史时期有着较深的回忆,有痛苦,也有幸福;有忧伤,也有欢乐;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其中。“知青”生活带给我们的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也是我们踏入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是人生中的一个起点,让我们从这个起点开始吧:

一九七O年十一月十六日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的日子,在那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以“老三届”为主的“知识青年”群体,怀揣懵懂青年的热情,高呼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的革命口号,由铜仁城区几所中学初中的往、应届毕业生组成的“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团队,分别乘上了十几辆满载男女青年学生的汽车,响应毛主席的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告别家乡和亲人,奔赴到石阡县的石固、龙塘、白沙、本庄、乐桥等人民公社所属的生产队落户当农民,经过一天崎岖山路的颠簸,傍晚时分到达离铜仁三百余华里的石阡县城,县”知青办”招待了简单的晚餐后便安排全体学生在石阡大会堂的木椅和地板上休息了一晚,十七日上午开了一个简短的迎送会后,同学们就各自奔往插队落 户所在的生产队。当天中午我们乘车到达了离石阡县城一百二十华里的本庄公社所在地——本庄镇。当时本庄街上刚遭遇一场大火灾,滿地残垣断壁,一派凋零,本来在闲天就非常冷清的街上,显得更加凄凉,我们的到来,就象一股春风,猛然间,萧条的街上来了这样一群年轻的学生小伙子和俊巧姑娘,街上顿时热闹起来,纷纷围上来打听我们的行踪。本庄公社的知青共20人,分别落户在5个生产队。我们一行五人(三男二女)是最后一个离开本庄街上的知青队,随着生产队的村民从本庄街上向东约走6华里的山间小路就进入我们新家所在地——本庄公社黎坪大队沙湾生产队。我们临时的家就在进寨小路的途中,一幢三开间的木质二层小楼,楼上是生产队办公室,楼下粮食仓库,暂时腾空二楼两间房屋安排我们住宿,男女生各一间。门前是一个大坝子约一亩地左右,用三合土浇筑,是用来晾晒稻谷、小麦和油菜籽的。坝子的西侧临时搭了个棚子作为我们的伙房。

我们的新家-------沙湾生产队座落在一座海抜1200米的大山——马耳朵山脚下,生产队得益于千工堰水渠的水滋养,灌溉靠它,人畜饮水靠它,盥洗靠它。全队以稻田为主,而稻田又以梯田为多。旱地很少,分布在蛇皮山、冈家沟、土地脑以及马耳朵大山的半山腰以下的几个地方,主要栽种玉米、红苕。水田一般大季种水稻,小季种植以油菜居多,小麦极少。生产队的副业收入来源主要靠挖煤卖煤、卖水牛、烧砖瓦、卖树木和卖粮食油菜杂粮。我们所在的生产队是本庄区的粮油主产区,在当时的那个 年代算是个“富裕”村了。

我们六个知青(老哉十二月来的)都来自铜仁中学,男生中老

三、老哉、大毛是小学同班同学,老三和老二是中学同班同学,女生大梅和小勇来自不同的班级,按年纪排轮依次为大梅、老

三、大毛、老

二、小勇、老哉。这是一群十七八岁还在初中读书的学生,经过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的四年无政府状态的“文化大革命”,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來到农村,在这里我们将挽起裤脚,扛起犁耙,放下城里学生的架子,认认真真向“贫下中农”学习,领悟春播、夏锄、秋收,冬藏的真谛,学习各种农活,劳其筋骨、冻起肌肤,树立老老实实做事,忠忠厚厚做人的人生准则,“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这一个特殊年代临时组成的特殊家庭将在远离家乡四百多里的异域他乡的农村与全国千千万万的同样的家庭一样无期限艰难的运转和生存着。

农村生活首先是从学习和解决吃饭等生活问题开始。因为大家要吃饭要生活就必须学会砍柴、煮饭、炒菜,洗衣、缝被子、做家务以及持家过日子。离开父母一切靠自已,好在来的同学们在家时并不都是些懒汉和小姐,每人都有自已的特长。一般女生都会煮闷锅饭,炒家常菜,男生会做一些砍柴、挑水,烧火的事情。不时会有一些热心的大嫂大姐、大哥小弟们来我们住处,指教一些简便的如蒸甑子饭,做腌菜等生活技巧,使我们的生活逐渐融入到农村普通家庭中。真正像农村人家一样生活,是一九七一年生产队专门给我们盖了新房子后,那时我们喂了猪有了菜园子。新房子共三间,男生一间,女生一间,还有贮藏室一间,左侧为猪圈厕所,右侧盖有厨房。新房子在寨子右侧沙沟旁,背后是一座长滿柏树的小山,左右不远都是村民住家,门前是条溢洪沟,还有一条水渠,渠上架有一渡槽,渡槽中流着千工堰清澈的水,挑水用水很方便,夏天我们就在堰沟中洗澡。门前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坝子,一半种菜,一半平整为院坝。由于住在寨子中,左邻右居往来更频繁,年轻人晚上常来聚会吹牛,唱歌和聊天、下棋、打扑克,有时也在一起打个平伙,不时也有中老年人和相邻的乐桥公社沙子湾的村民过来玩,同时也把年轻的媳妇和姑娘们吸引来了。我们那里就好像农村文化中心一样,吸引着周围那些渴望文化娱乐,寻求精神刺激和猎奇世界的村民,一些老年人曾说“知青是个宝,群众离不了,带来新鲜事、欢闹半个天”。那时候生产队办了夜校,知青是老师,搞了农村科研小组,知青是骨干。把一些尚未安排有知识青年的生产队撩拨得往公社去要知青。

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不同,由于没有电灯,我们都是用自制的煤油灯照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我们每天亘古不变的劳动时间,经常天黑了还在回家的路上,吃了晚饭巳经九、十点钟是常事,特别是农忙季节。沒有星期天,沒有节假日,只有农忙和农闲。农忙男女劳力轻伤不下火线,知青也一样。比如栽秧季节一干就是半月二十天,每天早晨天未亮要扯100个秧子才能回家 吃早饭,吃了响午又耍扯100个秧子并栽完才能回家。基本上是天黑下来才收工(约傍晚七八点钟),农忙时一天吃四歺(早饭八点左右、中饭十二点、响午四点、晚饭八点以后),农忙吃菜很随便也简单,一般是早饭时炒一大盆西红柿和碎碎辣椒,少油多放盐,可以吃到响午那歺,饭除了早晚是热饭,其余两歺是冷菜剩饭。农忙季节是很累很累的,栽秧时由于一整天都是弯着腰,右手手指要不断插进田中泥巴里,每天累得腰杆直不起,手指起倒签,腿上的汗毛都被田地里的泥巴磨擦得一根不剩。好在人年轻睡一觉第二天恢复如初。农闲时则可以玩一玩。但农闲分夏闲、秋闲和冬闲。夏闲、秋闲就是每一个农忙季节后的短暂闲暇时段。如夏闲时段主要有栽秧上坎后的大小端午节,秋闲时段主要为稻谷抽穗至成熟收割期间。夏闲和秋闲期间我们会洗衣被,砍柴,还能去赶集,有时也到各知青点去串门子,逢生产队某家迎娶媳妇或嫁女也去帮忙湊热闹,有时干脆休息看书读报听广播。冬闲主要是忙过年和玩农历正月。当然也抽空结伴到附近的景点去采风探秘,如到河闪渡领略乌江大河的奔騰,去神仙洞探秘土匪盘据地险峻和隐秘,回忆解放军攻洞时情形。赴茶溪享受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美景,更少不下到石阡古城参观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旧址——天主堂,到城南温泉泡澡,去狮子桥一带吃石阡名小吃——绿豆粉。

学做农活比家庭生活难得多,比如割田坎、上田坎、薅草薅秧、犁田犁土、使喚耕牛、栽秧打谷、除裨选种、杀虫施药等、毕竟我们多少有点文化知识,懂点科学,脑子又不笨,学起农活技巧来一般三两遍就能懂其要领,不一会能操作应用,当然要精通就靠自己多做多炼,俗活说“熟能生巧”。一些体力活如挑重担打赤脚靠的是日积月累的磨与炼。学做农活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比如犁田犁土,牛在前面不紧不慢的走,会使用犁口的农民边稳犁口边踩泥坯还要唱山歌,轻松悠闲像城里人平常散步一样,而我们初学时双手按不住犁口扶手,犁得深浅不一,弯弯曲曲,留下很多田埂(未犁到的地方),不但人累得腰酸背疼,牛也不高兴。其实会使用犁口后才知道技巧就在手上,犁口的扶手就象汽车的方向盘一样,要犁得深一点就向前推压,要犁得浅一点就向后压。泥坯大一点犁口向外拐,泥坯小一点就向内拐等等。而嘴就是刹车,要停下来、要掉头,就得凭嘴对牛的吆喝了。经过一年的艰苦磨炼后,农村的基本农活如犁田犁土,割田坎、上田坎、做秧地、撒谷种,扯秧栽秧、薅秧除裨、割稻打谷等都能熟炼操作,挑重担有了质的飞跃,挑百把斤是常事,二百斤重担也敢试一下,脚底板磨起了老茧,碎石路走起来如飞一样。

农村的农活做不完,每天都能找到农活做,由于人民公社制度形成的“大锅饭”和“人七劳三”的口粮分配制度,平常村民做农活十分懒散,比如薅油菜田的草,十一点钟上工,先到的等后到的,到齐后摆个龙门阵,然后一人一行薅个两个小时就休息一下,再薅二小时放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再比如上田坎,一个棒劳力一天从早到晚最多上两三丘田约一、二百米的田埂,如 果是小包干可干上五百米还要放早活。当时农村每家每户小孩很多,一般家庭有三、五个,多的七、八个,人多可以多分基本口粮。因此,那时的农村表现出家庭壮劳力多的人家粮食不够吃,而小孩多的人家粮食反而够吃的怪现象。

那个年代农村会议也多,但农村开会绝大多数是在晚上,村民们收了工在吃晚饭时就在各自挂在家中的喇叭里,听到队里通知晚上到某地或某家开会的信息后,大家仍然会和平时一样不紧不慢吃完饭把猪喂饱,牛关好,喝足茶过足烟瘾后才慢慢吞吞点个火把出门赶往会场。一般到会场早的是未婚小伙子,他们无牵无挂是“耍耍公子”沒有家务,其次为儿女已大或刚娶儿媳妇进门的中年人,因为一切家务有儿女或儿媳妇们去做,他们只管“大事”在家算闲人,最后是那些年轻的父亲们。因为刚成家立业或分家出来,什么事都要操劳,在家是忙人,所以来得晚。农村本来晚饭就晚(夏秋八九点、冬春七八点),再加上人家住得分散,等人到齐开会巳经是晚上九、十点以后了,开一二个小时的会就散场,然而散场后大部分人已睡眼朦胧但是仍然不走,还要在烟雾缭绕的会场谈天阔地吹个把小时牛,少部分要玩到半夜两三点钟。“开会二小时才到齐、散会一小时才走完”是那个年代农村开会的真实写照。

一九七二年以后,农村也悄悄的搞点小包干,农民很高兴,我们也感到高兴。因为这样一来一些活路我们可以自已作主了。如上田坎分片包干,一天的活路我们一上午就完成了,下午就该 玩。又如到土地坳打干田,生产队要我们知青三天完成,我们二天就完成了。收割稻子是按一个戽斗四个人分片包干,先拈阄子分地段,然后定时间完成,每打一百斤出田谷不分远近争工分十分。有一年我们拈到瓦窑冲,那可费了老力,那里是一个漏斗形的梯田,相对高差约七八十米,没有路靠的是一丘田翻一丘田,最窄的田只有几十公分寬,泥脚深达大腿根,有些地方田坎有二三米高,打一圈稻谷(上面周长近二百米、最下面只有二三十米)仅收一二百斤,30挑(习惯称6挑为一亩)的面积,可收稻谷二千五六百斤,我们四个男知青整整在那里干了三天,可把我们搞惨了。我们喜欢挑公余粮到本庄粮食仓庫,每一百斤稻谷争工分十分,一个来回十一二里地,每天要挑三趟,每人一天可挣工分三四十分。在农村,我们挖过煤|,烧过石灰,烧过砖瓦和喷洒农药防病灭虫,还没日没夜的干过抽水打干田的事,同时还学会了旱地育秧的农业新技术。

农村的确很苦很累,生活简单枯燥,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好在边远农村集市还比较活跃,农家自喂的鸡、鸭、鹅及禽蛋,住宅地周围自种的各种时鲜水果如桃子、李子、杏子、柿子、柚子、桔子等等,还有自留地上种的棬籽,旱烟,洋芋,红苕和各种时鲜蔬菜,可在市场上換成钱用来购买盐巴和煤油等生活用品。我们自留地有十余棵棬籽树,每年打下棬籽也可換一二十元钱,用来聊补知青点上生活之需。

这里的居住人大部分生活习俗相同,妇女包白棉布头帕,男 子也包头帕,但颜色有白、黑、蓝等,男人出外带一支小巧短长的瓷咀瓷头烟杆抽草烟,在家用铜头铜咀的长烟杆在火塘或灶门前抽草烟,男女在家在外只要做事都喜欢围一个围腰。妇女赶集走人家会梳妆打枌一下,头上梳起转转头,围起白棉帕,身上穿起阴丹士林布做的裙边上绣了花的对襟衣,脚上蹬上绣花鞋,用做工十分精巧的绣花红背披风背起嫩娃娃,成群结队,煞是好看,真是一道好风景。这里人家嫁女十分热闹,除众多嫁妆衣被外,出嫁头一天晚上要“哭亲”,即“哭嫁”。哭嫁时,新娘在闺房内由要好姊妹相陪伴,每一个去贺喜或看热闹的亲朋好友,同学知已,同寨乡亲都由伴娘告诉新娘,某某来了,新娘将按照来人的辈份,身份开始边哭边唱。如是读书人就唱“高山打锣印得宽,读书之人要当官”。如是女青年就唱“妹妹长得像朵花,定要嫁过好人家”。新娘唱完后来人应回唱,如不回唱就得给哭钱。这里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包办定的娃娃亲,有些青年要自由恋爱,就要退亲。而退亲(特别是女方退亲)往住把家退穷了,所以退亲的极少极少。

这里村民十分朴实、忠厚与善良,并且十分好客。印象最深的是刚下乡那年春节,当时年轻人狂热的激情、冲动和新鲜感,使我们留了下来要与贫下中农一道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当时的农村过年不象城市那么喜庆闹热,但也表现质朴实在,也有它独特的地方,值得我们怀念的是村里人的好客和真诚。从农历庚戍年腊月十五左右起,每户村民杀年猪就主动邀请我们去吃年饭,直至农历辛亥年的正月底,全队37户人家,一户一天,我们接连吃了37天,过了37天年,朴实的村民为争先后甚至还发生了争执。晚上不管到谁家去串门,都还要煮夜霄给我们吃,就是在平常只要那家有好吃的,都会叫上我们一块吃,用他们的话说,是吃过喜庆。我们知识青年在那特殊年代的艰难岁月里,在村民的呵护和帮助下,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之中,知青和农民己经形同了一家,我们有什么事情他们会来帮忙,遇到什么难事烦事他们会来安慰,而他们有什么事我们也会站出来,什么迎嫁妆抬嫁妆,修房子上柱子,垒猪牛圈抬石块,看碾房守场院等等。农村磨炼了我们,更教育了我们,几年的农村生活使我们认识了农村,了解了农业,懂得并爱上了农民,我们感谢农村,留念教我养我的大山深处最朴实的农民。三、四年的知青生活结束了,可经历和记忆是抹不掉的,非常年代的非常号召促使的非常行动,的确磨炼了我们这一代人。四十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只是一瞬间,我们也快进入甲子之年,追忆当年轰轰烈烈的知青经历,它留给我们的不光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同时也影响着我们这四十年的人生和工作。我们既要酣畅淋漓地杼发自已的真实感情,也要避免不负责任甚至自暴自弃的徧颇发泄。农村的知青生活避开政治来说的话:首先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和认真踏实的实干精神,其二磨练了我们的遇难不退坚韧不抜的意志,其三教会了我们艰苦奋斗勤俭过日子的作风,其四学会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生哲学。纯从感情上來 看,农村是广阔天地,沙湾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因为我们大家时刻都想着它,念着它,也时常去看看它。

本庄公社沙湾生产队铜仁知青

訾大建

铜仁地区医疗器械所

叶欣朝

奉建生

董伯新

邓忠梅

郑晓勇

铜仁地区科技局 石阡县农业局 铜仁地区乡镇企业局

铜仁市灯塔中学 贵阳市乌当东风中学

二O一O年六月于铜仁

下载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青岁月:武平的“发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知青岁月读后感(精选五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走过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在当......

    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岁月砥砺 理想肇基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是一部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讲述了习近平总......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1969到1975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经历。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年龄最......

    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

    纪录片《知青岁月》观后感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知青网合拍的纪录片《知青岁月》,昨天在北京四惠附近的国粹苑首播。这是一部北京知青口述历史的纪录片。历50年岁月,讲述年过花......

    知青岁月:山中奇遇

    山中奇遇郑启五我插队落户的闽西武平县永平公社唐屋村离城关百余里路,四周群山连绵,是全省最偏远的自然村落之一,进村后仿佛与世隔绝。 年未的一天,出工时.生产队长请我们抽江西......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近日,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在那段日子里,青年习近平在艰难......

    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 得 体 会 李 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

    知青岁月:寻访老知青

    寻访老知青郑启五难忘的1969年,三万名厦门知识青年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狂潮席卷至闽西山区的上杭、武平、永定(俗称“三县”)插队落户,这是建国以后厦门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