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辅导(模版)
寻找失落的自我―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辅导
丛明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1例挫折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的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讨论分析,作出诊断,确定来访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挫折心理问题。在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确定了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三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来访者基本情况:男,大学一年级新生,沈阳某高校文化传媒专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入学前是某地区重点中学学生,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的失利、对就读大学与专业的不满等使其产生极大的失落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最终错位选择全力以赴担当学生会工作、与漂亮女生谈恋爱等行为来欺骗自己,以合理解释大一学习成绩为全班最后一名的行为。来访者意识清楚,情绪低落,主动求助,无躯体症状,没有做心理测验。
主诉:进入大学学习已近两个月,由于进入大学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排名靠后,对专业课程学习无兴趣,学生会工作及感情问题也不是很顺利,因心情郁闷,来求助。
个人陈述:来访者来自江西某地区重点中学,在高中的学习期间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一直是受人注目的出色学生。高考的失利对其产生严重的打击,不得已就读现时的学校与专业,但却对所学专业有抵触,不喜欢本专业,所以只有选择担任学生干部职务,与漂亮女同学谈恋爱等才能寻找回失落的自我。但入学后第一次摸底考试成绩不好,对专业课程的厌学与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又常使自己产生了
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对自己的未来很困惑,很茫然,不知该怎样做,所以来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观察和他人反映:来访者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睡眠不好但尚无其他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无妄想。通过对老师和同学的调查反映,该同学自立意识比较强,能够独立完成各种任务,同学关系不错,尤受女同学欢迎,曾因女同学问题与其它班男同学产生矛盾纠纷,愿意帮助别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学生会工作较为出色。
评估与诊断:通过来访者陈述、观察和调查了解,来访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在认知上存在对所学习专业的认识偏差;情感上未能走出高考挫折的阴影;在行为上为避免虚荣心的再挫从而选择当学生干部与谈恋爱来使自己行为合理化。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依据:
1.根据病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知情意统一、一致,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认识清楚,主动求助,无逻辑混乱,无知觉异常,无妄想。
2.根据来访者有情绪低落、波动现象,但无泛化。
3.社会调查显示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正常。
4.鉴别诊断:本案例应与严重心理问题相区别的基础是无退缩行为,无自杀倾向,无泛化现象,社会功能良好。
5.由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
认知原因:在认知上对文化传媒专业存在性别偏差,认为此专业就业形势不好,以后的出路是给人家当秘书,自身一米八的男子汉读此专业无意义,不实际,专业课是浪费时间,将来也不准备当秘书,因而对专业学习产生抵触。
情绪原因:高考挫折使他的自我评价,尤其是学习能力的评价与现实发生强烈的矛盾冲突,他在以前的学习环境中处于强者的位置,是受人瞩目的焦点,而与自己在大学学习中处于落后的位置,形成了
巨大的心理落差,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这是使他出现情绪波动、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行为原因:面对学习失败的情形,内心防御机制为避免内心再度受伤,选择了学习以外的成功行为(如积极担当学生干部、谈恋爱等)来合理解释自己学习能力失败的原因,以使心理取得平衡。
结论:现实的挫折打破了原来的心理平衡,过低的抗挫能力使他面对现实不能及时调整自我、改变心态,重新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对专业学习的认知偏差与现实处于弱者的位置的境况,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产生无法解决的心理矛盾冲突,最终选择逃避学习的行为,并努力寻找理由使其合理化。形成受挫后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对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支持性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性心理辅导对策,运用咨询者的权威、知识与关怀来支持来访者的重构新的认知,伴以一些学习技巧的辅导,使其内心矛盾冲突得以慢慢平息,激发来访者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从而引导他走出心理危机。咨询目标:
第一:引导来访者宣泄不良情绪。
第二:帮助来访者建立正确的认知,正确评价自己与认知专业学习的意义。
第三:引导来访者树立信心,授予一定学习技巧,使其较快适应大学的学习。
咨询方案:经过与来访者协商,决定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来访者适应环境,克服情绪低落的心境状态,接受现实,接纳自我,建立自信。
咨询过程:
第一次:运用倾听、沉默、自我披露等咨询技巧来传达对来访者的同感,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引导其宣泄不良情绪。来访者第一次来时,情绪低落,不愿意将自己的事情披露,但是又十分希望得到帮助,求助心理较强。经过对来访者的引导,告诉他咨询师的保密原则,且有十分希望能帮助他的愿望,来访者逐渐开始讲述。倾听时给予积极
关注,对来访者优秀和出色的工作能力给予肯定。同时运用共情,辅以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形式对来访者表示关心。来访者因一直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佼佼者,不愿意过多诉说自己的自卑和不良情绪,叙述时仍然有矛盾心理,想讲又存在不安心理。此时用言语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披露,告诉他不讲清楚自己的问题和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很难对他进行有效的帮助。三十分钟后,来访者逐渐放松心情,相信咨询师。并将自己的情况、疑虑、困惑逐一介绍。
第二次:运用认知领悟疗法,使来访者逐步认识生活的真实性和现实性。首先是专业学习方面,告诉他现在社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做得非常出色的人,当然掌握了一定技能的人,也可以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借助专业优势从事与之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工作。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从事不同行业,例如文化传媒行业,不仅可以做秘书,同时可以做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传播等等大众媒体等工作,可以运用学校资源优势,学习经济传媒等知识。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经过分析,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在组织管理方面,那么可以在学习文化传媒专业的同时通过辅修、双学位等形式学习管理学专业知识。学会用积极的心态改变自己的现状。
2、逐步接受现在的学校,让他有时间多参加一些学校专家的各种学术交流的讲座等活动,多了解现在的学校的优势,改变之前对学校的先入为主的不良认知。
3、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要敢于面对来自其他同学的竞争,并帮助他分析社会现状,认识现状。改变天下唯我独尊的想法,接受周围环境接受现实情况,并告诉他要树立团结合作意识。肯定他的同时引导其积极接受现实。第二次咨询后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明显改善。并提出回去后关注相关专业,保证毕业的前提下多学其他知识,学习管理等相关专业。自述不再有之前的不良认知,思路打开了很多,眼界视野宽阔了许多,情绪状态明显改善。
第三次:针对学习问题,帮助其分析,学习成绩是保证毕业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可多与同学、教师沟通交流,多接触外界社会,用系统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本专业。并授予一定学习技巧,使其较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文化传媒
专业往届优秀毕业生的相关资料与他分享,给他树立榜样,同时树立学业上的目标。
咨询效果评估:经过咨询,来访者自述不良认知基本清除,由于不良认知带来的一系列思维、情感等问题也清晰了很多,解决起来也容易了很多。情绪状态明显改善,积极意识增加,已经能够完全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咨询师认为来访者已经克服了心理问题的困扰。
评估咨询效果:咨询效果良好,来访者已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生活和工作状态积极、向上。有创造性想法产生,并为之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随访,巩固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邱观建等:心灵氧吧——大学生心里调适漫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
(2)蔡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郑希付:《心理咨询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心理辅导案例[推荐]
心理辅导案例
摘 要:面对青春期的中职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能快乐、健康的成长,班主任、任课老师也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辅导。下面我从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就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以促进中职生更健康地成长。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案例:阿明,男,17岁,2014年9月就读我校数控专业。阿明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或者讲话,对批评过他的老师采取极端的抵触情绪,甚至和老师发生正面冲突并威胁老师。为此,老师们对阿明极为头痛。此外,阿明还有抽烟的嗜好,喜欢和高年级学长交往,不愿意融入班集体,显得有些孤僻。个人生活方面也是不尽如人意,经常不参加宿舍值日,不讲究个人卫生。
一、心理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经调查我了解到,阿明的父母是自己创业开抵押贷款公司的,工作很忙,经常全国各地出差,极少陪伴孩子。阿明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溺爱孙子。所以阿明在家自由散漫,爱发脾气,无心学习,喜欢到处乱跑。与父母之间缺少温情的沟通,对父母的话常常漠然视之,情绪激动时会恶语顶撞。这种缺乏沟通和约束、指导的家庭教育导致阿明任性放纵、自由散漫、自制力差。
(二)学校因素
他上课不听讲,经常睡觉或者玩手机,老师对他很头疼,缺少与他沟通。虽然他无心思学习,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但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赏。造成他对批评过他的老师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学校对他的思想教育落不到实处。
(三)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
15岁-17岁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成长时期,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一阶段心理发展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却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开始有意识的摆脱童年期的直率和纯真,并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这阶段容易冲动,行为不易预测,逆反心理比较强。所以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
二、教育过程和心理辅导
(一)家校互通形成教育合力。我认识到造成阿明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长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父母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只顾赚钱,而且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努力做到和风细雨,打开他心灵的窗户。及时发现引导,处理和治疗,消除心理冲突,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我一次次地用课余时间打电话、发短信,聊微信,做他父母亲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父母开始放下工作,关注孩子的成长,并全力配合学校对其进行共同教育。经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使阿明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开始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了。
(二)用宽容心构筑爱的桥梁。小宋同学的心理障碍除家庭而外,学校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做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多关注这样的问题学生,应给他更多的关心与呵护。不应该对他持冷漠的态度。小宋从初中就受到老师的冷淡和偏见,造成他心理上的不平衡,那么三年后的今天,我们怎样改变他呢?我和任课老师们商量决心重塑他的形象。每周不定期的找他谈话,随时发现问题就给予解决,而且让他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展示个人才能活动,如篮球赛等。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经常找我谈心,还喜欢跟我开玩笑,他表示愿意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而且他回家能主动和父母交流。看到他天真快乐的笑容、和班里同学打成一片的情景,我感觉到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加强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和科任老师们非常重视小宋的心理疏导工作,利用他乐于接受的方法讲明道理,消除他错误的认知因素,认真分析他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确立适合他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他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指导他重点阅读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有关内容,缓解他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使他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经过近一学期的耐心教育,小宋能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三、案例给我的启示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没有心理健康的老师就没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教师具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沐阳光而生善。为此,学校首先从教师抓起,号召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自觉学习心理学,鼓励老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做到人人可当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并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请心理专家到校讲授《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理论,不断提高教师心理素质、业务水平和心理咨询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组织老师积累个案,搞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律,为全面开展心理教育较好地准备师资。同时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二)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为人师表,使学生在尊重鼓励气氛中,体验学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攻“心”的教育,攻“心”的教育又需要爱心与耐心,我将继续探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针对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艺术开展心理沟通活动,最后,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分担成长路上的风雨,分享阳光灿烂的心情。
第三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刘某是我班一位二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连外婆家也不去
开导过程:
1.班主任与该生谈话时,问他家庭情况,他会说放假时父母有带他出去玩,但是与母亲谈话得知,父母比较少在一起陪伴他。一次,班主任与该生谈话,比较隐晦谈到他的家庭,问他是否知道父母的情况,他流泪点头,班主任抱着该生让他好好哭一场。
2.发掘闪光点。平时有任何表现好的地方会在班级大力表扬,课堂上有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得到表扬后会坚持一段时间听课。
3.由于他的作业书写及其潦草,有一些读和预习之类非书写作业不登记,不完成,因此班主任每天发各科作业给家长,让家长督促。一段时间来作业有进步。家长说近段时间没有再说要去跳楼之类的话,但是不愿意做家长布置的课外的作业。
4.班主任经常与其谈话,教他如何与同学相处,也建议家长周末多带他出去玩多陪伴,最好是能约上有孩子的家庭一起出行,在玩耍中教会他与同伴相处。
5.在班级,班主任与经常跟他发生矛盾的孩子谈话,让大家包容他。这个学期,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次数减少
针对环境方面的压力。
一方面,家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父母要洁身自好,为子女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尽量体现人性化,要“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对心理压力的调节和对策,我们还需强调以下方面:
①科学适时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
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③选择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其实,小学生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第四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莫XX,女,小学二年级,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莫XX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莫XX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
(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
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再次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莫XX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莫XX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这是发生在我实习期间的一件事情。实习快结束我们要走了。在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己最喜欢的新老师,莫XX写给了我。她说,“王老师我很喜欢你,如果你能一直留在我们学校做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班就好了。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你有空一定要来看我们啊!”到我们走的那天下午,莫XX一直送我到校门口,伤心地哭了。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心理材料分析
案例: 刚高中毕业的时候,小余挺高兴的,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天起,就考试莫名其妙地心烦、焦虑、紧张。自己想了半天才发现是因为自己怕远离父母,害怕遇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他的父母对他视为“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高中阶段父母为他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导致生活难以自理,与同学们的正常交往能力也受到影响。他为此苦恼不已。分析:这是常见的情绪障碍,主要是因为焦虑大学生活,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一般表现为为厌食、失眠、情绪低落、疲劳、脾气暴躁等。主要是因为从小娇生惯养,后来要马上离开父母了就不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么办,被别人欺负了怎么办,怎样与同学进行沟通,怎样去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上学焦虑症也是困扰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的重要心理问题。对此,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去解决。
1.从自由中走出来。高中的紧张生活刚结束,迎来的是无补课,无作业的轻松生活,因此许多学生的斗志也渐渐地没了,但要适度紧张起来,确定新的目标,新理想,不断地激励自己。家长也应该帮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制定和学校相类似的生活作息时间表,每天的日常生活大致按照时间表进行,逐渐适应。
2.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可以趁假期主动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生存技能。如新衣服、做饭、安全用电,防骗防盗等,提高自身生存技能。
3.主动了解大学生活。通过网络等方式与大学生交谈,实现高中向大学的顺利过渡。了解大学生活的相关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4.提前入手。到大学校园进行参观等,感受校园氛围,减少陌生感,拉近距离感。
5.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与高中同学一起参加活动,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友谊,学会与人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