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才女名师论坛主持稿
才女名师论坛主持稿
(才女视频开头)
一首歌,唱出“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一句话,诉说“平凡中也有温暖与感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的时代,我们究竟要如何生存?是奋斗到令人仰望的顶端,或是奔走在平凡而不平淡的生活里,亦或是其他!各位同学晚上好,欢迎参加由校学生会女生部主办的才女名师论坛——春暖花开的日子!
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嘉宾,南方都市报社区新闻记者李春花老师,她,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老师出场!
李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邀请您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我是论坛的主持人展威。(嘉宾简短自我介绍)
1.有人用鲁迅的四本书形容我们大学4年的生活。大一是《彷徨》,大二是《呐喊》,大三是《伤逝》,大四是《朝花夕拾》。您是华南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的,请问您在学生时代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您是怎样规划您的大学生活的?(生涯规划)
2.可是,是否大学毕业后的生活会真的像您一开始规划的那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似乎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异常的艰苦,您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大学毕业生需要克服的困难)
3.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想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席天地,需要付出异常多的汗水与努力,我们从李老师的就业之路上可看到,您选择了当大池里的小鱼,而不是留在家乡做小池里的大鱼,那么请问李老师当时在择业时,是怎么考虑就业地域问题的呢?
(不同的发展方向分析)
4.据我所知,老师您在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之前,尝试过挺多不同领域的工作,而最后却选定了记者这一职业,而且一干就是5年,请问是什么让您坚定下来的呢?(择业的心态,标准)
5.大家都知道,记者是需要长期与人打交道的,要敢说敢做。而李老师原先却是一位个性随和,安静,与世无争的人。那么您是怎么开展您的社区访问调查的呢?可以和我们分享下您的经历吗?(性格与工作)
相信听到这里,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现在进入我们的互动环节,请李老师与我们现场观众做一个交流。
谢谢李老师详细的指导,也谢谢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6.很多人会觉得记者每天出现在各大现场中,既刺激又充满乐趣。然而社区记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只奔走在寻常的街坊邻里中,为广大底层人民阐述他
们的心声。社区类新闻看起来好像没有特别大的亮点,针对这个,您是否有想过当一名事故现场的记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社区记者?(敬业,坚持,内心的调整)
这里有一段由李老师报道的社区新闻,让我们切实的体验下李老师的工作,究竟是怎么样的。播放视频《上下九……》和《从西关……》这两部新闻作品曾分别获得南方都市报新闻报道讲社区新闻奖的金奖和银奖。从这些报道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李老师对自己的工作的热爱。
7.在很多人的眼中,记者就是无冕之王,是一份风光体面让人向往的工作。但我想,每一份工作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您的资料中,你想过放弃,但又是如何调整回来的?期间有没有让你记忆深刻的瞬间。(心理调整)
8.在我们的印象中,记者都是语言尖锐,能说会道的。请问您在采访街坊时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得到第一手消息的呢?您觉得这种方法对比于其他的采访方式是否更有效?(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成功)
9.“跑社区新闻就像找水源一样,东挖一个坑西挖一个坑,永远也找不到水源,最后就会渴死。只有沉淀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往下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其实我在想,不仅仅是跑社区新闻需要这样,我们做事情也应该是沉淀在一个地方,因为我们有些同学会想太多,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了,李老师能否给我们些建议?(沉淀,专注)
非常感谢李春花老师详尽耐心的回答,和您聊天非常的愉快,也学到了很多。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也跟我一样觉得受益匪浅,感悟良多。不知道我们的李老师是否还有更多经历与经验与我们分享呢?(视时间而定)
好的,再次谢谢老师今晚对我们的指导,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李春花老师,感谢您今晚带给我们人生的感悟与心灵的洗涤。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对我们才女名师论坛和李老师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论坛主持稿
论坛主持稿
上午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家人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主持人,深山老林** 今天我们精彩继续。首先,有请深山老林总经理**为我们大家带来的分享:深山老林*****
感谢***的分享。我们昨天会议上已经谈过自媒体的事情,在微的时代,自媒体的价值毋庸置疑。接下来有请深山老林营销策划公司***
为我们带来的分享:***
谢谢***的分享。我们希望深山老林的自媒体早日与大家见面。我们休息十分钟再回来。
深山老林梦想年会暨云海汇成立大会,欢迎回来。传统文化在昨天的会议上也多次提到。在深山老林,传统文化是一面旗帜,是深山老林高速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到了深山老林******,他为我们带来的分享主题是:***
谢谢***,感恩您。六年如一日,***为深山老林企业文化实践做出了卓越贡献,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的大爱。谢谢。
下午
深山老林梦想年会暨云海汇成立大会,欢迎回来。做营销,讲究系统,微营销更应该如此。下面有请深山老林合伙人***为我们带来***的分享。
感谢***的分享。我们本次会议主题活动已经进行完毕。感谢各位家人、伙伴们的积极参与支持。我们休息十分钟,十分钟后由***主持云海汇第一次全国大会云海汇发起人会议。
第三篇:论坛主持稿
——主题论坛活动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以及我们热情可爱的亲友团:
大家下午好!(鞠躬)
欢迎大家如约来到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第32期“我与软件有个约会”主题论坛的活动现场。
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来自项目二部的李志强。很荣幸今天能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莅临本次活动的领导与老师,他们分别是: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主任皮若兰老师、双体系的各位技术老师以及职场能力老师,欢迎你们的到来!(鞠躬)
当然,今天现场除了有我们双体系的同事外,我们还有幸邀请到双体系以外的同学,他们分别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担任本次活动的学生评委是:项目一部的赵猛同事,项目二部的左洋同事,项目三部的鲜坤同事,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我与软件有个约会”主题论坛的活动,举办至今,今天已经是第32期。“32”,这个数字不仅见证了双体系的发展,同样也见证了我们各位同事的发展。在此,我代表全体双体同事衷心感谢双体系大家庭给予我们这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谢谢!(鞠躬)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选手,他们分别是:来自项目1部的李玥同事,项目3部的熊递恩同事·,项目3部的王旌友同事。希望今天你们能够赛出风格、比出水平。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的支持者在哪里?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式的比赛环节,首先掌声有请项目1部的李玥同事!
感谢李玥同事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项目3部的熊递恩同事,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软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感谢熊递恩同事的精彩演讲,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软件所带给我们的好处!下面有请项目3部的王旌友同事!
感谢三位同事的精彩演讲,相信大家听完他们的演讲之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吧!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各位评委对他们的点评吧!
首先有请学生评委,来自项目1部的赵猛同事为选手们作点评。
感谢赵猛同事的精彩点评,下面让我们有请技术老师汤晓辉老师为选手们作技术点评。感谢汤老师的专业点评,接下来有请职场能力老师王欣老师为选手们作点评,大家掌声欢迎!
感谢王老师的精彩点评,相信三位选手都能从点评中收获不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现在比赛的结果已经在我手中了,大家猜猜本次活动的优胜者会是谁呢?大声喊出他的名字!那么下面我宣布:获得双体系第三十期“我与软件有个约会”主题论坛的优胜者是:项目二部的XX同事!祝贺你!当然今天参赛的其他两位同-事也很精彩,让我们同样也把掌声送给他们!
下面有请获奖选手上台,有请王欣为他颁奖并合影留念!
感谢陈老师!接下来有请周伟老师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
感谢周伟老师犀利的总结,我相信在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下,双体的明天会更加辉煌!下面我宣布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第29期“我与软件有个约会”主题论坛活动到此圆满结束,让我们相约下期再见!
第四篇:论坛主持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明德论坛。大学之道,在于明德。明德论坛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团委指导下,由校研究生会战略规划部主办的高端品牌活动,7年来一直致力于为同学们提供与党、政、军高层交流互动的平台。
2003年10月15日,一个辉煌的日子,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就在9点0分0秒,被受瞩目的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了。有着千年“飞天”梦想的中国人首次造访浩瀚太空,用强有力的声音向世界证明了祖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力的日益强大,也让世人看到了新世纪中华民族的自信和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神州5号,是华夏土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壮举,更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扬振国威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表现,这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伟大成就,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又一非凡壮举,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神州5号,是华夏土地上一颗最耀眼的明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壮举,更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自豪与骄傲!
而我们在激动与兴奋的同时,更不能忘了成就背后付出汗水的人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更没有今天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五十载风雨兼程,廿八次飞天圆梦。从神一到神五,他为共和国开弓引箭;从闽侯山区到酒泉基地,他为中华民族巡天。他是工科男,他送杨利伟飞天!作为这伟大成就背后的总舵手,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和弹头技术专家黄春平,让这位共和国牧天人与我们共同分享那些年我们一起坠追过的飞天梦!
我想今天黄·指挥也为我们准备了一场非常精彩的演讲,闲话少叙,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今天“明德论坛”的主讲嘉宾黄春平指挥。
感谢黄指挥的精彩演讲。说到这里,想必在座的同学肯定有许多问题想和许老师进行交流,下面就让我们把时间留给同学们。谁有问题,可以跟我示意一下。、感谢黄指挥精彩和耐心的解答。再次感谢黄指挥的精彩演讲,也谢谢大家明德论坛的信任与帮助。本次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我们下期再见。
第五篇:名师论坛心得体会
名师论坛心得体会
“名师论坛”的每位老师专家的报告都很精彩,让我领略到了他们的教育风采,那些名师对学生的爱和对事业的向往,值得我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点拨的精神,也使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体会。
这些名师都是从一名普通的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成为有名的教师。虽然自己不能跟名师比,但相信自己能为学生和社会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爱事业、爱学习、爱学生。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教师也应当把师爱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正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第二,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知识面要广而博,学高方能为师。当今社会发展之快,科技发展之快,新的东西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做到业务精湛,教学科研水平争创一流。同时,应注意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了解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促进、充实和丰富教书育人的内容,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记得刚毕业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作为自己奋飞的起点。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来丰富自己的认识、知识及才能。同时我常静坐独思己过,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进。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总之,不要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问。但是,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那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法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虽然老师也是普通的一员,有自己的个性,也会发火,但是教师要受师德的限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意气办事。
第四、做学生的朋友
一般说,教师比学生经受了更多的人生磨练,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在做人和做学问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师长,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呢?这是因为:1、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探讨学问的过程中,只有使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彼此在人格与学问上互相尊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了解与教育学生。2、从教学方法上看,只有使师生关系变成“师友”关系,学生才能信任、亲近老师,把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苦闷、困难、困惑向老师倾诉,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自觉地把自己看成学生的朋友,学生也把我看成朋友。因此,他们不仅在学业上问我问题,而且当他们生理上的变化、心理有想法,遇到生活中有困难等问题时,也能主动找我谈心。记得有个我认为不错的学生手因为打篮球受伤了,我因为一时粗心没有去安慰他,结果这个学生在背后就讲了我。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朋友,加深了师生感情,学生从老师那儿受到教育,老师也从学生那儿得到启发,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