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你们现在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国家已经决定,5年内还要招聘10万至20万名高校毕业生当‘村官’。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像你们一样把理想付诸行动,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给大学生‚村官‛的回信。
为了解决、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国家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加入大学生村官的行列。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基层服务和就业现状,我对一位大学生村官基层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以下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二.正文
(一)、就职原因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大学生选择做村官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村官属于国家鼓励行业,做村官响应了国家号召;其次,该学生喜欢基层工作环境,想为村镇发展做贡献;最后,村官属于基层岗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多。
在我看来,大多数大学生选择做村官主要是因为:
一、找工作难。近年来,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不少高校毕业生将就业目光由城市转移到农村。特别是对考研、考公务员失利又
错过最佳招聘时间的毕业生来说,选择做‚村官‛或许是他们跨入社会时的最后选择,3年合同期满后,他们可以享受到考研加分和公务员优先录取的优惠政策,并可能落户城市。
二、待遇优惠的吸引。现在,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刚开始参加工作工资大约在2000到3000,虽然村官的工资也在这个范围内,但相比于普通公司,国家政府给予大学生的待遇更加优惠,各政府均为大学生村官提供除工资以外的津贴、补贴、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三、在农村也能实现理想。调查中,该大学生‚村官‛表示,‚已做好吃苦准备,到农村锻炼三年,希望有所成绩。‛我相信,与其有同样想法的大学生‚村官‛并非少数,不少人生于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怀有感情。他们认为,只要肯干,农村照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怪不少大学毕业生都选择了做村官这一条出路。
(二)、是否长期从事该行业
大学生村官的职位一般的都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
助理。当三年工作期满后,他们将何去何从?我调查的该大学生村官有长期从事本行业的打算。
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我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在三年期满后,报考公务员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在有基层工作经验公务员岗位所占比重日趋增加的宏观背景下,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某中程度上增加了他们报考公务员的砝码,与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相比具备了无于伦比的优势;考研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条选择,继续深造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或自主择业增加砝码;进入劳动市场自主择业,他们并不
具备优势,大部分企业招聘不会因为你在农村锻炼(服务)了3年,而优先录用你,企业会从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选拔更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但大学生村官与一般毕业生相比,更加熟悉农村市场,对于那些想开拓农村市场的企业来讲,村官具备了一定的优势。
整体来说,3年工作期满后,报考公务员成为了他们的最佳选
择,这些经过3年农村基层工作锻炼的大学生村官进入公务员队伍,将增强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将会更好的发挥服务和引导功能。
(三)、如何做好村官工作
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只有深刻了解
村居建设现状,认真分析村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才能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方针,较好较快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才能做成有建树的村官。
我认为大学生到基层当村官应做到:
一、要立足社区,因地置
宜,创新思路,发展特色社区经济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联营合作。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为载体,以推动社区经济产业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和城中村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二、全面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各社区都有针对不同项目形式,制定不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并将制度上墙公示,形成纵向到底横抽到边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严格,不管企业或经济实体效益如何都能严格管理财务,做到收支平衡、专款专用,无乱帐现象。
三.结论
经过此次调查,我大概了解了:为什么大学毕业生要去做村官、怎样考取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如何。这些都为我今后本科毕业决定就业方向多提供了一个选择,为解决就业困难提供了一些帮助。总的来说,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国家,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
——以长治市襄垣县为例
一 前言
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人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以及青年成长成才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北京市开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京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2008年,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村里任职。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为了解大学生村官现状,让大学生村官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进行此次调查。
(一)调查地概况
本次调查选取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为调查地。襄垣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的西麓,上党盆地之北。全县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面积为1160平方公里。襄垣现辖8镇3乡,323个行政村,总人口25万人。襄垣物产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马铃薯、花生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锡、硫磺等。其中煤、铁矿极为丰富。全县现有煤田450平方公里,总储量75.8亿吨。
(二)实施调查
从七月二十日起实施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问法、观察法等多种调查方法重点对古韩镇、夏店镇、后堡镇、北里乡、善福乡的代表农村进行了调查,并到县、乡镇政府了情情况,收集资料。
(三)资料整理
八月十号到二十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有效问卷,大学生村官部分30份,村干部部分25份,村民部分25份,同时对谈话内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着手设计问卷报告。
二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部分
1、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本次选取大学生村官共30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本科12人,专科18人,担任职务多为村支书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其中有一人晋升为普通村干部,所学专业较杂,覆盖文、理、工三科。
2、大学生村官的动机和对未来的规划
大学生选择当村官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就要形势所迫,发展前途良好,人生理想,待遇优厚等,具体分布如下:
就业形势发展前途人生理想待遇优厚其它
7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对三年的村官工作有详细或大致规划,其选择方向包括扎根农村,考公务员,向上发展,考研等,具体分布如下:
0%20%40%60%80%
3、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调查发现,75%以上的大学生主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建议在实际中较少被采纳,加上专业不对口现象的存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侧重于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要表现为指导农业生产,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均对工业发展的贡献较小。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资金短缺、村中社会关系复杂、信息不畅通、自己能力不足等方面。
4、大学生村官的生活情况
多数大学生村官对村官的待遇持一般满意的态度,认为非常满意的待遇应保持在此1800~2000元/月。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大学生村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食宿条件难以适应、办公条件差、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大学生村官对理想的实现,生活的丰富有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村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具体分布如下:
0%10%20%30%40%50%
60%
5、大学生村官工作感受
在本次调查活动中,多数大学生村官表现出了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希望领导能够多分配工作,让大学生村官更好的发挥其才能。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为农村带来的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科技知识,丰富的文化生活、积极的态度,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表示,大学生村官工作缺乏安全感稳定性,国家没有给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身份界定。制度不够完善,待遇不高,管理混乱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村官跳槽的主要原因。
(二)村干部部分
根据本次调查,98%以上的村干部认为农村的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通过经常性与大学生村官交流以及在工作中的接触,他们认为大学生村官的优势表现在文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劣势在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有村的了解,解决问题的实用办法较少,不善于与村民沟通。对农村的具体影响表现在普及农业知识,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提升文化水平,但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影响较小。多数村干部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长期留在农村,只有有一定的任期才能够对所在村有所了解,方便工作。同时表示农学、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有更大的影响力。建议大学生村官应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工作经验,早日适应农村工作。
(三)村民部分
在本次调查中,82%的村官认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处于一般了解的情况,15%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没有了解,不清楚农村是否有大学生村官,只有极少数村官表示自己对大学生村官非常了解。90%以上的村民认为本村发展非常需要大学生村官,表现出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期待,希望大学生村官能够以主动上门服务、定期举办讲座、户外活动等多种方式提供包括种植知识、养殖技术、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促进本村农业知识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公共服
务的改善。
三 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襄垣县自2007年9月开始招收大学生村官,到2009年8月已招收两批,第三批大学生村官也既将分配,对襄垣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优化农村干部的队伍结构,增加村民的民主意识。目前我国农村干部存在队伍日益老化、后备来源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等诸多问题,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培养为村干部后,能增强基层组织建设,改变管理方式,与村干部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和信息,使村干部队伍向知识型和职业型转变,这对现在村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优化整体素质等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第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头脑灵活、思想解放,具有良好的理论和新知识基础,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农村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并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第三,宣传科学,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可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来宣传科学,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让他们真实的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让他们也自愿的去学习、去创造。知识促进经济,相信当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一定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 大学生村官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总的来看,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很多大学生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他们自身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设计与实际操作背道而驰。一方面是组织部门出台了相关制度,但却不能更进一步加以深化落实。比如,对于到村工作大学生的培养上,既有市级文件规定,也有各乡镇(街道)的举措,但结果在部分地区却成为一纸空文,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二是部分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优惠政策,看上去是留住人才的良方,但反过来也加重了制度本身的功利性,导致从业者“骑驴找马”的心态占了一定的比例,不利于稳固大学生扎根农村建设的决心。
2、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值得深思。无论是承诺3 年“锻炼”以后考研加分, 还是准允将来“提干”可以作为一项参考, 或优先录取公务员,均以3 年为期, 期满走人, 并没有长远制度性打算。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来说,选择做村官只是就业形势严峻下的缓兵之计,借助国家给于的这些优惠政策,对任职期满后已有详细打算,他们更多的是要向上发展,或考研,或考公务员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这项政策的后期管理出现的不足。因此, 如何解决他们“去” 与“ 留”、‘进” 与“退” 的问题, 如何健全相关的退出机制, 将会直接影响政策的可持续性。
3、专业知识不对口,很难施展才能。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 懂得农业实用技术的高校毕业生较少,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专业不对口、无法很好地施展专业所长。我们调查发现, 当村官的大学毕业生专业各异, 理工、农医、文法, 一应皆全。农民也好、基层政府也好, 不是不存在对大学生的需求, 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 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背景远离农业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
4、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在调查中,绝大多数的村民认为对本村大学生村官一般了解,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有大学生村官这回事儿。这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有关的同时,更与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的融合度不够。与一般村干部由民主选举产生不同,大学生村官由上级直接指派,也就是所谓的“空降村官”。在农村,一直实行所谓的村民自治,而 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一些地方采取了变通的手法, 给大学生增设了村党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以使大学生村官在“空降"的同时, 不至于有破坏村民自治的嫌疑,但是作为主体的村民来说,对大学生村官的了解还微乎其微,很难实现真正的“互动”。因此,大学生村官还存在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 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确定。
五 有关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价值观念。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各有关方的思想引导力度。一方面是提高镇村干部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站在足够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到村工作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培养工作,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消除村干部中存在的,认为大学生到村工作是“实习或过度”的狭獈思想,切实利用好到村工作的大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应多给予关心和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使他们能真正在农村工作中汲取宝贵的经验,练出独当一面的实力;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利用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适时报道,从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精神风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更多的群体了解大学生村官,支持大学生村官,从而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踏实地在农村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2、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虽然很有限, 但是这个措施对于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作用是实质性的。政府着手参与, 制定具体的政策和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 可以起到一种辐射作用:有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为农村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了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一方面, 如果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这条路能够走通,那么下一步到街道、社区和其他基层单位工作同样可以考虑。大学生当“村官”, 它的号召效应比实际效应要更好。另外一方面, 到基层去对人各方面的素质锻炼是非常大的, 尤其在农村处理各种各样的是非, 的的确确是能锻炼和提高大学生素质。
3、引入考核和监督机制。在选拔任用上, 明确重点选拔对象, 提高选拔条件。明确农村中需要的人才类型, 在同等条件下对该类型的的大学毕业生优先录用。加强监督管理与考核,考核、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包括年初的目标考核、年终的个人考核,对日常工作的细分,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和领导联系制等等。
4、对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 应该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在条件相对艰苦的农村,要想留住人才, 一定需要特殊条件。地方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冲破传统身份、城乡、地域等人才壁垒, 吸引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才当村官。国家必须在资金、政策、体制、人力物力上给予农村大量的支持。因财政等条件限制的地区,地方政府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 应该制定出台更具有吸引力的政策, 比如报考公务员时加分,而这样的政策只有省
里才能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中央的导向性政策, 相关规定是灵活的, 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量力而行, 慎重对待, 认真执行, 履行政府的诚信义务和职责。
5“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关键的是人才问题而现阶段,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要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创业和发展, 仅靠市场规律难以解决, 要提高“大学生村官”对政策意义的认识, 把它放到更高甚至是战略高度上去认识与实施,必须使之制度化、法律化, 增强可操作性。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之际,郑州作为发展重点,需要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人才,落后贫穷的农村需要更多的是专业的知识与技术,那么大学生走入农村能否对新农村建设有所帮助,大学生能否胜任农村的工作,适应农村的生活,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又有怎样的要求?为此我做了相关调查。
一、“村官的提出”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所关心的又一问题,怎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更多的就业也已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之一。大学生就业门槛底,就业要求高,岗位少,人数多,于是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就失业,国家提出了“村官”的就业理念,中央组织部等有关中央部门做出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胡锦涛总书记批示:“此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村官”这个“国策”之重视程度,也说明了推行“大学生村官”的做法,在“三农政策”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村官是否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好途径呢。
二、村官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贡献
大学生村官①具有高层次的文化,自我学习能力强②头脑灵活,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强③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④富有朝气与活力⑤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⑥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⑦能够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与新思想。随着这一制度的日趋完善,加上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共同努力,作用被进一步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优化村级干部结构;
2、有利于规范村级组织行为,提升办事效率和质量;
3、有利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裕的后备人才资源。
三、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严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即失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考任村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正视,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解决就业挫折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学生报考村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甚至泛起了大学生退学争选村官,博士后争聘村官的现象。但跟一些报考村官的大学毕业生谈心,他们最直接的念头就是考任村官有相对诱人的工资待遇,相对安稳的工作岗位。有的大学生刚被考录为村官,就急着托关系,找门子,要求直接进入前提较好的乡镇机关工作,根本不想去农村发挥才华,施展作用。接受艰苦前提的磨练,经受农村工作得历练,显然心里预备不足。考任村官无非就是先找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获取一个考任公务员加分的难得机会,将其作为将来跳出农村的有效踏板,合同期满后,再通过考取公务员,重新回到城里工作。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即使是从小糊口在农村的大学生,因为一直忙于学业,对农村的事情也知之未几,了解甚少。光有书本理论,没有实践经验,心高能低,眼高手低,用理论指导实践不会用,无论用,又不愿付苦、不肯屈身向泛博群众学习,向老同道学习,向基层实践学习,致使工作无起色,与大学生能力素质不相符。有的甚至入村一年多,没有撰写过一篇有价值、有见地的调研讲演,大学生村官的应有价值没有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不高,却摆谱派头十足,没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把尾巴翘到天上,不知天高地厚;有的大学生村官对村情不十分了解,就乱发议论,品头论足,甚至拉帮结派,人为制造矛盾,影响班子团结;有的不去在进步“知民度”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而是挖空心思攀龙附凤、攀权结势进步 “着名度”,千方百计为自己登高升迁搭梯子、找路子。群众戏说,现在大学生村官不是来“炼金”,而是来“镀金”的,与咱群众心离得远,指望不上,高攀不起。
四、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施展难
(1)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因素。感到专业分歧错误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糊口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 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糊口的经历。刚上岗时理想化、贪大,就想上来就做件大事,而且一定要做好,这种个性和大学生的理想化和年青人轻易冲动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开始一来真是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刚来情况还不认识,但经由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应该更务实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夯实。(2)人为的因素。部门村干部气量心胸狭隘,自己的担心,大学生村官有学识、有见解,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景象形象、新观念,农业技术和发展思路是大学生“村官”的上风领域,大学生“村官”的务实高效、求新求变给农村工作注入了活力,这些也使村干部感到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的差距很大,所谓的上风就是农村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或者说是那份霸气,自己会被淘汰,因此压制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不支持、不给他们机会。(3)现有体系体例的因素。目前中心、市、区县、乡镇各级领导都很正视此项工作,大多数区县此项工作虽有章可循,但治理僵化。一是不能把拔尖大学生选拔出来。二是配备的治理干部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三是大学生“村官”待遇大锅饭。四要还没有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不能给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定心丸,使他们在犹豫徘徊中,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工作。解决对策:
1.思惟上的“扎根”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重。数据显示,2007年毕业的495万大学生中,有144万当年没有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各地接踵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解决户口、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研加分等等。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以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到24%。最近的一份全国调查结果显示,对于3 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39%的大学生“村官”想考公务员,5%想考研。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称一部门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惟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施展智慧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题目。2.工作上的“深入”
大学生“村官”进入农村社会,与村民紧密亲密联系,是他们施展上风、有效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对工作难以“深入”题目:感到专业分歧错误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糊口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73%、6%、5.22%、3.73%、3.73、1.5%、0.7%、2.23%,合计占26.84%,超过了关注收入的21.6%。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利益纠葛纷繁复杂,农村工作琐碎、敏感、环环相扣,作为新来者,大学生“村官”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一下子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本文来自[文书文秘网]www.xiexiebang.com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糊口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当真解决的重要题目。3.能力上的“进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是枢纽。但大学生“村官”知识的结构性欠缺阻碍着他们上风的施展。题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二是人际沟通能力较弱,严峻影响了工作效率和业绩。三是组织治理经验缺乏,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门刚刚离开学校,没有或极少拥有相关社会工作经验。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
待进步,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临难题和困难,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治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总之,要解决所泛起的各种题目,需要政府、社会、农村、各高校以及“大学生村官”个人的一道努力,从而真正施展出“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四篇:城镇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
城镇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报告
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今年暑期我对我们市如东县的大学生村官现状作了调查。
调查内容及成果如下:
一: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社会现状
在被调查的50名大学生村官中,46 %的人能融入,基本能的占40%,在被调查的其他干部群众中,认为能的占36%,认为基本能的占49%。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认为“能”的多于“基本能”的,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对融入农村信心十足;对于其他干部群众而言,认为“能”的远远少于“基本能”的,甚至认为“不能”和“说不清”的也占了一定比例,表明一些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真正融入农村信心不足。一些村民和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早晚要走,最终留在农村的将是很少数。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较慢,工作不尽如人意。
到村任职后,大学生村官们深深意识到,认识村民,熟悉村情是顺利开展农村工作的前提,应该主动创造机会,熟悉村情民情,加快融入农村。一些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便通过残疾人信息登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登记、帮等途径主动去认识村民,拉近与村民的距离。
在与一些大学生村官的聊天中,我发现,在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的过程中,大部人都经历了一个思想波动和心理调适的过程。思想上的波动主要体现在:一是用非所学,理想与现实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村官往往怀着远大的抱负和美好的憧憬,渴望到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但农村相对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的工作环境、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大学生村官的心理预期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落差。二是与在城市工作的同学相比有自卑感、失落感。农村的物质条件较差,虽然都顶着干
部的头衔,但社会交往范围较小,文化生活也较为单调,三是工作不易着手。大部分大学生村官由于对村情民情还不太熟悉,一时还难以进入村里的核心决策与管理层,大事难介入,感觉到自己游离于中心之外。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跟在其他村干部后面处理一些问题,但只是听听、看看,插不上话,帮不上忙,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用发挥感到茫然。
二:大学生村官给农村带来了什么
在中央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后,大学生村官备受关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政府希望大学生村官通过自主创业来带动地区发展。当问及他们迫切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问题时,排在第一位的是“创业扶持”。
事实上,在各地大力倡导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同时,无形中也给大学生村官们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大多数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经验,更缺资金,在没有扶持措施的情况下,也只勉强能贷到小额贷款。一些大学生村官感慨地说:“创业可能是每一个大学生村官梦寐以求的最好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有条件去创业。不少人缺乏资金与项目,创业有点不太现实。如果有人带领,以入股的形式创业,也许可以尝试一下。所以,现在只有立足于本身工作,做好村里的事情,以自身知识服务农民,为农民办实事。”
据调查,截至目前,已有少数人依靠当地特色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创办了一些项目,比如在当地新开发的工业园区创办服务性行业等。在了解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和创业意向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设施农业项目对任职村村民确实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也有一些创业项目与任职村一点关系也没有,成了单纯的创业者,为了创业而创业,而不是村干部。因此,如何处理好创业与管理村级事务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当地领导对大学生村官加以引导的。个人认为,大学生村官有创业的热情和想法是好的,应予鼓励和支持,但不能强求每个人都去
创业,而应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差别化培养。
三:大学生村官们的担忧
在大学生村官最为担心的问题中,超过一半的人担心3年后出路,少数人担心政策变化,有三分之一的人担心干不出成绩浪费青春时光。
事实上,据村镇上领导介绍,国家对对大学生村官三年后的去向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一是鼓励担任村干部;二是推荐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是扶持自主创业;四是引导另行择业;五是支持继续学习深造。面对各种去向,高达75.4%的大学生村官选择报考公务员。他们认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岗位都以基层经验作为重要条件,他们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报考公务员的砝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调查情况来看,三年后,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只占极小比例。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将村官作为一个过渡。我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期望他们留在农村是不现实的。毕竟人往高处走。
四:如何更加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工作
选聘大学生担任村官是一个新生事物。开展好大学生村官工作,不仅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剂良方,更是引导大学生投身农村,培养来自基层后备干部,加快农村发展的长远之策。各地、各有关部门既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眼前问题,又要关注他们的长远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机制,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得以健康发展。对照中央的要求,在今后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的有以下问题:
(1)完善选拔培养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选聘好大学生村官,让大学生村官学以致用。在设置选聘条件时要以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发展村镇工业所需的专业为主;同时,为了缩短适应农村的过程,尽可能选聘本土的大学生村官就近任职,防止和避免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村官。要给他们明确分工,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在在大学生村官
基本了解村情民情后,大胆放手让他们单独负责一片或一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同时,各地要从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个性化、差别化的培养,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管理型、社会服务型和创业型等各种类型的有用人才。
2)建立考核管理体系。为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各地应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管理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管理措施,通过量化考核和严格管理,引导大学生村官努力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3)量力而行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应该有多种发展方向,各地在鼓励他们创业时不能“一刀切”,应正确引导,不能给他们造成压力。大学生村官创业不能单凭热情,而应立足本村的实际,结合个人所学的专业和经济实力,选择起点较低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全程跟踪帮扶,予以资金和经验方面的帮助,减少损失。
我认为,要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做贡献,关键在于大学生村官自身要克服主观和客观上的种种障碍,自主成长;同时,也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和乡村党组织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和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克服障碍,进入角色。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之调查报告
大
学
生
村
官
生
存
现
状
调查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1级物理2班 刘陈璐
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的调研
一、调研时间
2012年8月20、21日
二、调研地点
淮南市某社区
三、调研目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热点问题。这几年,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执行,对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形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但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在推进过程中,其本身依然有许多内容处在探索的阶段,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考核机制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机制缺效果三项突出问题,给大学生村官造成了很多问题。利用本次调研的机会,希望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调研结果
1.淮南市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2011年1月30日,有100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激烈的笔试和面试,成为我市首批公开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到各区基层任职,补充“新鲜血液”。其中,田家庵区13名,大通区15名,谢家集区16名,八公山区6名,潘集区40名,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10名。平均录取比例为9:1,田家庵区达到22:1。据了解,此次招聘的对象包括: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含2011年应届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80年12月8日以后出生)的高校毕业生。同时,鼓励和支持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带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农村。通过严格筛选,应聘人员中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突出;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身体健康,能胜任基层工作岗位的人员将脱颖而出。符合条件的中共党员、学生干部和受学校表彰的优秀毕业生,以及与新农村产业结构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将优先被选聘。此次被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将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后根据协议,由各区委组织部及人社部门派往各村任职。本次招聘的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限为3年,工作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继续留村任职的,可签订续聘合同,聘任期间继续享受生活补贴,不再续聘的,也可自主择业。本次录用的大学生村官可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给予生活补贴。同时每人可获得2000元的一次性安置费。同时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今后,淮南市在录用公务员时,除部分特殊岗位外,将逐步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特别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与此同时,对在村任职期满考核称职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自主创业,淮南市将优先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优先安排到市、区创业园创业,给予房租、水电补助,享受税费减免政策。淮南市还将每年开发部分公益性岗位安置服务期满且考核称职的高校毕业生。
2.一些大学生村官的心声
村官文某(村书记助理)说道:刚到村里的时候,村里加我共13名工作人员,大家都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整天只能帮着做扫地、倒水这些小事,虽然当时痛苦过、彷徨过,但自己总不能带着这样急躁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情绪度过三年,只有不断调整自己,克服好高骛远、急切的盼望做成大事的心态,脚踏实地的从每一件小事、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起,慢慢发挥热量。但工
作中我仍遇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常识性的东西,我明白了书本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是有脱节的,比如: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法律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和技巧、农村实用技术等一些知识,特别是在做农民工作的时候,我能做的只是“一杯好茶、一张笑脸和一句好话”,我越来越感到知识的匮乏,工作的被动。但也正是这样,使我保持了对工作的不竭动力,我暗下决心,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踏实工作、认真总结,不断向领导前辈和周围的同事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慢慢地领导交给的任务多了起来,从农村党建、计划生育到美好乡村建设等等,随着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我已经能从容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心实意地融入到这个大集体当中来。
村官杨某(村委会主任助理)说:作为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村官,我怀揣着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像沈浩一样,深得老百姓的热爱与信任。可是万事开头难,刚到村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我不知所措,无处下手。于是我把村两委干部当做踏入社会的第一任老师。工作中,我从跟着他们看开始,到跟着他们跑,跟着他们干,虚心地向他们求教,认真向他们学习基层工作方法。到村近一年时间里,我参与了村里的很多工作,如整理会议资料、开展远程教育、协助撰写文字材料、组织新农合新农保参保,开展计划生育服务,调解家庭邻里纠纷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可是这就是我选择大学生村官这份职业的初衷,为农民群众办点小事实事,我的人生多了一份难得的经历。在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个平凡岗位的磨练中,我感觉自己身上的学生气、浮躁气少了,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深了,知识多了,见识广了,本领强了,心态稳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因选聘工作而厚实、丰富。
3.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考核机制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机制缺效果是大学生村官体制普遍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2011年下发的《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找到以下解决方案。
(1)建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1、加强日常管理。县(市、区)、乡镇党委要定期研究大学生“村官”工作,听取他们的思想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对大学生“村官”要严格管理,发现不良苗头问题要及时批评教育,加强正面引导。要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官”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涉及大学生“村官”人身安全等重大事项,要及时逐级报告。对隐瞒不报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认真落实好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和工作交流汇报制度。各级组织部门要设立专用信箱、热线电话,收集、受理大学生“村官”反映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2、严格工作考核。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形成在实践中比干劲、比奉献、比业绩的鲜明导向。强化大学生“村官”苦干实干、创先争优的意识。大学生“村官”考核工作由各市统一部署,县(市、区)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党委组织实施,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配合进行。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考核和聘期考核,聘期考核以平时考核和考核为依据。考核采取个人述职、会议测评、实地了解、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班子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被评为优秀等次的比例不得高于本县(市、区)同一批次大学生“村官”总数的35%。考核不称职的,要及时予以解聘,解聘手续应在一个月内办理完毕。根据考核、聘期考核情况,各市、县(市、区)要定期开展优秀大学生“村官”评选表彰活动,省里在各地表彰的基础上,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批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考核结果和评优情况分别由省、市、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并存入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
(2)建立完善待遇保障机制
1、按时足额发放工作生活补贴。各地要保证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及时发放。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按照每人每年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县(市、区)财政承担。要加强对中央和省下拨的大学生“村官”补助资金的管理,建立专项资金帐户,确保专款专用。每年年底前,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下一年选聘规模做好财政预算工作,确保资金按时拨付到位。中央和省下拨的补助资金,与各地财政补助资金统筹使用。
2、认真执行各项社会保险政策。以县(市、区)为单位,为大学生“村官”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直至聘期结束。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应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为大学生“村官”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以及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县(市、区)财政承担;个人缴纳部分由负责发放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的部门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具体手续由县(市、区)委组织部负责协调办理,有关费用纳入财政给予的工作、生活补贴范围。?
3、认真执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由中央财政补偿和代偿。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金由省财政承担。对在村任职2年(含2年)以上、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官”,经本人申请,省、市、县(市、区)选聘办逐级审核后,代偿资助贷款本金的60%;对任职满3年,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的,代偿资助贷款本金的40%和全部个人自付利息。
4、提供工作生活基本保障。各地要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工作、食宿等基本条件,帮助解决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村官”原则上要住村,不具备单独安排食宿条件的村,由乡镇本着保障安全、有利工作的原则,负责做好食宿场所的安排。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比照选派干部办公经费管理办法,为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定的办公经费;也可以县(市、区)或乡镇为单位,每年统一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一次体检。
(3)建立完善跟踪培养机制
1、确定岗位职责。大学生“村官”到任后,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与个人专业特长,逐人明确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
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同时,可根据实际,指导大学生“村官”履行自选性职责,引导他们真正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健康成长。
2、建立联系帮带制度。要把大学生“村官”工作纳入县(市、区)委、政府整体工作规划,主要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成长情况。县(市、区)委组织部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为每个大学生“村官”确定1名县或乡镇领导干部和1名村干部,与他们结对联系帮带,面对面进行工作指导和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村官”熟悉农村情况,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掌握农业实用技术,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选派干部的村,选派干部要主动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
3、加强岗位培训。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整个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由省、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聘用期间的日常培训工作,以县(市、区)为主,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省、市委组织部每年至少举办一期示范培训班。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要着重围绕做好农村工作、推动创业富民等目的来开展,重点讲授“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新农村建设情况和乡风民俗,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经验方法,宣传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行为规范,帮助和促进大学生“村官”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各级组织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4、注重实践锻炼。乡村党组织要结合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让他们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民事调解、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充分发挥才智,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积累做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县、乡两级组织召开有关会议,可安排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列席参加。对工作表现优秀、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适时推荐进入村“两委”班子,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积极推荐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团代会、妇代会代表人选。
5、搭建交流平台。省选聘办依托安徽先锋网建立安徽大学生“村官”网页,定期编写《大学生“村官”园地》,联合省内主流媒体开辟大学生“村官”专栏,每年至少召开1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交流。各市、县(市、区)可结合实际,通过设立大学生“村官” QQ群、飞信群,建立大学生“村官”网站,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等,为他们提供多种交流平台,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行为规范的正面引导。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根据大学生“村官”的特点,组织开展大学生“村官”巡回报告、经验交流及文艺汇演等活动,推广宣传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创业经验,为大学生“村官”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创造条件。
五、附录
由于我的调查是口头形式的,所以没有统计出详细的数据,该报告只是反映了调查中出现的显著问题,故不能作为有力的论据。
该报告摘录了2011年安徽省《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