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时间:2019-05-13 15:0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第一篇: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才能有效控制住人员编制的无序增长,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各单位的依法行政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我旗机构编制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政策及规定的同时,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在注重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坚持“三个一”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模式,较好地遏制了机构编制的膨胀。截止目前,从全旗各种编制总数与在职人数看,相对稳定。确保了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各项方案和措施的贯彻落实,为我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机构编制监督管理面临很多的不利之处,若不加强机构编制的监督管理就可能步入“精简—膨胀—再精简”的老路。为此笔者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一些想法。

一、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1、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中央编办、监察部下发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简称《规定》)。《条例》和《规定》的颁布为促进基层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统一的科学化、法定化依据。《条例》和《规定》不仅强化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和约束力的重要性,而且统一了全国各地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方面的尺度,-1-

将以往注重审批与现在重点监督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基层编制管理部门在依法规范机关事业机构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配备这些重要工作的同时,更要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只有通过依法加强监督,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制度管理机构编制、以程序约束部门权力。

2、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实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强行政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实施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和内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担负着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职数管理职责,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也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检查,是建设法治政府、实施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

3、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和谐的政府管理和事业发展机构,理顺和协调管理职能,是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深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从长远和深层次上看,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对机构和职能管理中出现的不合时宜问题及时作出反馈回应,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是机构编制工作自身的内在需求。由于过去机构编制工作没有专门的法律或法规,长期处于无法律依据所赋予的权力行使自己的职能的不利地位。如今用《条例》、《规定》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有利于切实解决存在问题,使机构

编制工作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基本内容

中央编办、监察部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内容,具体是:

1、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2、地方各项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3、上级党委、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批准的改革方案中涉及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限额、行政和事业编制总量控制情况;

5、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职能配置、机构设置、编制配备、领导职数配备等机构编制事项的执行情况;

6、机构编制管理权限和审核、审批程序的执行情况;

7、受理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举报和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问题的情况;

8、机构编制统计的情况;

9、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三、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约束机制,既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内在监督约束机制,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约束体系。

1、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机构编制管理

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下新问题、新任务、新特点的需要,全面转变习惯于主要抓具体审批和执行的做法,克服和扭转“弱监督、软监督、虚监督甚至无监督”问题,加强监督约束职能,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构、程序、手段等,在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形成强力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优势。实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制度化、经常化,把监督检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日常业务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机构编制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队伍,专门执行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创新完善层级监督机制,建立机构编制工作向党委和政府报告制度,建立健全下级机构编制部门向上级报告制度等等。

2、健全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和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制度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是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内在约束机制。机构编制是财政预算的依据,财政预算控制是机构编制约束的有效手段。要严明法纪,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的限额之内,才能核定人员和工资,才能列入财政预算核发经费,才能办理调配、录用、社会保险、工资福利等手续。要积极研究建立有效控制的手段和载体,加大监督约束力度。

3、建立和健全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自身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监督约束,符合统一的行政管理和领导体制,不仅效率高,而且更带有长效性和根本性。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完善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自查自纠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向本单位干部职工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内部监督约束作用。

4、建立人民群众公开监督制度。群众监督是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群众监督的基本方式是:机构编制部门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工作原则、审批程序等,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定编定岗定员情况,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方式向本区域人民群众公开;各级机构编制部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公开接受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等等,进一步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

6、建立社会舆论监督制度。一方面积极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机构编制《条例》、《规定》的宣传力度,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约束的良好氛围;新形势下,要借助有关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宣传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重要文件及上级有关精神,帮助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及专兼职机构编制工作者增强机构编制意识,确立依法依纪依规管理机构编制的理念;还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简报等多种宣传工具,多层面、多角度、大力宣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参与机构编制监督,支持机构编制事业。

另一方面,全面发挥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公开接受监督。在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中,反复曝光违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反面典型等,从而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管理纪律,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第二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

【篇一】

近年来,**县委编办坚决贯彻省、市委改革部署要求,同步完成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边界清单和职责任务清单“三张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着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再造部门运行流程,推进部门职能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重权力运行”为“重权力服务”,全面加强权力监管。**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内部职权,在全市率先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编制公布县级权责清单事项5132项的基础上,今年又动态调整新增事项50项、取消事项40项,在县政府网站和政府服务网面向社会予以公布,做到运行规范化、监督全程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构建起切合县情、权责统一、高效便捷的权责清单管理模式。

二是变“用权才有责”为“有职就有责”,科学明确职责关系。突出职能与责任相统一,不仅要依法履职,更必须依法担责。**县全面梳理和细化部门主要职权,特别是对3738项行政处罚事项和35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明确界定实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责任。立足于解决政府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职责边界不清、流程运行不畅等问题,对县直94个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公布职责边界清单事项107项,实现部门职责边界事项“清单化”,联办事项流程“协同化”,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厘清部门主协办关系,明确部门履职边界,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三是变“方便部门”为“方便群众”,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县坚持以方便群众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以部门“三定”规定为准绳,着力推进部门职责任务清单编制公布,改革机关内部办事流程,推动机关内部事项“一次办好”。

将全县27个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中的主要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每个岗位列明对应承担的科室职责和工作任务,每项职责任务清单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流程图和工作规范,推行科室“并联”“限时”审批,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方便服务群众的同时更加方便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作用,**市委编办打好“四张牌”,切实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打好机制牌,让流程“严”起来。坚持从制度建设入手,抓好数据源头。建立《实名制管理工作规范》《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实名制信息保密制度》等流程制度,严格遵守《条例》及相关政策制度规定,坚持“从严管理,规范程序”的原则对数据进行更新,确保实名制系统的调整流程可溯,有据可查,维护好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打好联动牌,让数据“跑”起来。加强内部科室间数据联动,建立内部联审机制,各科室互通信息,共同研判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对机构编制资源动态监测和共同掌控。加强对外信息公开,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编制机构编制公共信用信息公开目录,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贯通,真正让数据多“跑路”,部门不用跑。

三是打好应用牌,让资源“活”起来。将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数据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参谋助手,发挥实名制数据库实用性。在用编进人审批时,依托系统数据掌握各单位队伍结构、空编情况,在保证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拟定用编计划,坚持“总量控制、空编进人、结构优化、重点倾斜”的原则,保障全市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编制资源配置使用效益,切实将实名制系统数据作用发挥最大化。

四是打好监督牌,让问题“改”过来。将实名制系统日常管理和专项监督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立起机构编制和人员调整变动预警机制,实时监控各单位用编进人、出编减人和领导核配等异常情况,将违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依托系统梳理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清单,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督查,切实加强问题整改,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权威。

【篇三】

**县委编办发挥机构编制管理在用编进人计划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抓好调研、研判、流程“三个关键”,统筹管理用编计划,力促编制使用效益最大化。

一、深入调研,精准把握用编需求。围绕经济发展急需和基层一线等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关注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部门和整合职能的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实地查看运行状况等形式做好调研工作,共收集整理问题50余个,可行性建议26个,现场解答36个。摸清部门(单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男女比例和未来三年退休等情况,机构编制使用近三年增减人员情况和有关空编数。掌握用编需求,包括专业需求、学历需求和申请用编数量等,特别是重点掌握特殊专业需求情况等。

二、分析研判,统筹调配用编计划。围绕贯彻落实省、市、县“重点工作攻坚行动”部署和全县“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全面服务“招才引智”工作,补齐人才短板,延揽紧缺急需人才,持续优化各部门(单位)干部队伍。坚持按需安排原则,综合分析各部门(单位)职责任务量、用编进人计划需求、员额空编、在编人员年龄结构、干部队伍梯次等情况,合理分配用编进人计划;

坚持分级分类原则,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精神,对机构改革中职能调整、面临转企改制的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职能弱化、工作任务较轻的事业单位,体制机制面临调整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安排用编进人计划。同时,重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基层一线的用编需要,如疾病预防、各乡镇(街道)等,优先保障公安、应急管理、乡村振兴等重点行业领域用编进人,强化保障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大局。

三、规范流程,全面加强用编管理。一是“三个步骤”确定用编计划。部门单位申请用编计划。需招录(招聘)人员的部门(单位),召开党组(委)会议进行研究,并登陆**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用编计划申请。编办核定编制。依据上级下达的用编进人计划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审核信息,切实管好用活机构编制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发函确定用编计划。县委编办召开主任办公会通过《用编计划申请》,发放《**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核准函》,明确使用编制的单位、编制类型和数量,并通报组织和人社部门。二是“三个一致”审核招录(招聘)用编。严格执行编办审核通过的用编计划,把准组织、人社部门招录(招聘)人数的“起始关”,确保与编办审定招录(招聘)的部门(单位)一致、编制类型一致、数量一致。三是“两个环节”完成入编进人。县委编办函告有关部门(单位)待人员招录(招聘)到位后,10个工作日内凭组织、人社部门出具的介绍信办理列编手续,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录入审核,专人专职审核入编业务,依托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校验功能,明确审核“重点”,针对易错步骤,从严审核,确保信息录入及时准确完整。实名管理,将录(聘)用人员纳入实名制系统管理,及时核发实名制管理卡,作为部门(单位)录(聘)用人员、工资核发、社会保险审核、核拨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关键。历史和现状表明,超编、混编、吃“空饷”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环节。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因而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实名制”应运而生,恰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就是将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按照规定类别和特定程序定编到人,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无论哪种类别的编制,都要与自然人的真实姓名匹配,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实名制管理的范围,涵盖了党政群团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现实需要。实名制管理为界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1

身份提供了最有效、最可靠、最直接的依据。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所批准的机构编制进行全程跟踪,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超编和混编混岗问题。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科学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实名制管理把人员编制审批、人员调配、工资审批、经费拨付等工作相互衔接,实现了管编制、管人员、管经费等多环节的有机统一,从源头上强化了机构编制管理,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管理在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维护机构编制权威性、严肃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对所批的机构编制实行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这项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将人员控制在编制员额之内,从而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盲目增长,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使具体人员和抽象的编制相结合,真实姓名和身份证的法定作用相统一,增强了机构编制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2

提供了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要求编制使用必须进行事前审核,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关口前移的阵地。

实名制管理主要包括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人员编制审核制度和实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完成实名制管理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员列编审核制度。用人单位需要新增人员时,要凭本单位本用编计划及大编委会研究文件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开具《人员列编通知单》,办理编制核准使用手续,然后再到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办理人员招录、招聘、调配、核拨经费、社会保险等手续。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主要依托中央编办开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制的基础信息由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编办负责审核录入。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要将实名制管理的文件、政策、程序和结果等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条件成熟时,还要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示系统,在网上公开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是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要建立信息汇总和报告制度,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机制,随时掌握各单位机构编制动态变化情况。

五是建立销编人员备案管理档案库。退休、退职、调出、辞去公职、被辞退或解聘、死亡、被开除及其他原因需销编的,用人单位必须凭相关手续在30日内办理销编手续,及时调整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做好归档备案管理。

总之,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化手段,在“管住”的基础上,力求“管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的政策精神,始终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把好审核关,坚持从紧从严原则,不越权审批,不违规操作,不在限额外审批,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湖南省汨罗市编制办 郑在坤撰稿)

第四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如何落到实处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如何落到实处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国家机构编制部门为了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膨胀,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机构编制、全程管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其实质就是明确编制与人员的关系,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到人,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各要素与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一一对应,使具体人的身份、岗位符合编制管理的要求,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紧密结合,从而有效控制人员编制无序增长,降低行政成本,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避免造成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构建和谐社会。

一、领导要以身作则,强化编制管理思想意识

在我国,领导是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统领全局。所以领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所辖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包括编制工作,如果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入,不徇私情,那机构管理工作一定能做得中规中矩。反之,如果领导搞裙带关系,今天我帮我的亲戚,那明天也会有另外的领导帮他自己的朋友……这样就会恶性循环,使得机构编制管理形同虚设。

二、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严格把关

社会现实中的机构编制管理实质上是由多个部门分别行使的。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审批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的数额;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录用、调配、安置人员并审批人员工资;财政部门负责编制部门预算、核拨或核减工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手续;纪检、监察、机构编制部门共同负责监督检查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各部门之间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权力划分,机构编制部门、组织、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之间如果协调不够,条块分割明显,就会造成较多超编、混编、混岗、超领导职数、底数不清等不良现象。因此,各相关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能够健康运行的可行机制,从而降低经济成本、管理成本、政治成本,以减缓机构不断膨胀的压力,提高执政效率,降低执政风险。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把由组织、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共同完成的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串联起来,将多部门的割据式管理职能整合,使机构编制管理做到规范化、精细化、法制化,增加机构编制管理的透明度,为机构编制管理政务公开提供了有力的措施保障。

三、资源配置要科学化、人性化

要大力宣传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政策的优越性和紧迫性,认真做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通知》、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中编办、监察部关于印发《机构编制监督检

查工作暂行规定》等机构编制政策的学习、宣传、落实工作,规范机构编制审批程序,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控制重复的机构、空壳机构出现,避免重新出现只拿工资不干活或没活干的人员,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科学配置功能,真正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不浪费人力、物力,用最少的钱办最好、最多的事!从服务于社会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群众的角度出发。对各单位、部门的机构编制请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拟定切实可行的意见,然后再提请编委会研究决定

四、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

实行实名制管理的本义并不是要把机构编制管死,而是要保证机构、实有人员与按照规定权限审批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及时掌握机构编制的动态变化,对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发挥最大社会效能。过去的机构编制工作,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编制一定到单位,就成为部门所有,动弹不得。导致出现了一些单位、部门满编超员现象严重,另一些单位、部门特别是基层人才则断档,人员老化,无人干活,但由于编制限制,无法增加可用人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机构编制部门宜坚持“总量不变,有紧有松,围绕重点,适度倾斜”的原则,对机构编制进行了动态管理。在不突破编制总量的基础上,进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控制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灵活调节,对于职能弱化或消亡的机构,相应的核减、收回编制;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整合资源、编制;对公益类事业单位保

证重点,促进发展;对行政类事业单位,严格控制,定项定量;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合理定编,鼓励发展。同时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优先保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优先保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优先保证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优先保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需要等等。在总编制不增加的前提下,从职能弱化的有关部门调出一些编制,调整增加到其他更需要的单位部门去,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翁源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3日

第五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

【篇一】

为推动机构编制事项落地生效,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深入贯彻落实《**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办法(试行)》,**市委编办探索实施“问效+”管理模式,有力提高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效能。

一是“问效+目标导向”,推动全面跟踪与精准问效相结合。以提升跟踪问效的针对性、时效性为出发点,实行“分类问效”,选出6类机构编制事项进行问效,主要聚焦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调整及运行情况、部门流程和职责边界清单落实情况。一是掌握重大机构编制调整事项的执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执行不力、变形走样、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二是评价重大机构编制事项实施的效益性和决策的科学性,查看调整后有无积极效果、达到预期成效。同时,着重对重大改革决策进行专项督查,结合全年工作要点及疫情防控趋势,着重对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医药体制机制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导向突出,目标明晰。

二是“问效+联动机制”,推动内外联动与全程跟踪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内部协调配合,明确由监督检查科室牵头,行政机构编制科、事业机构编制科等业务科室共同参与,构建齐抓共管的监督模式。同时,积极探索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形成监督问效合力。在现场核查环节,通过坚持审计监督与问效监督相结合,与审计部门进行信息互通,采取听取介绍、座谈交流、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等方式,全面了解部门在机构编制事项落实执行情况、实际运行效果和调整优化方向等方面的情况,有力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

三是“问效+调整优化”,实现督查整改和审批运用相结合。以督促问题单位整改落实为切入点,以监督检查环节前置为手段,重塑机构编制事项受理审批流程,强化机构编制审批和监督检查环节的协调配合,将问题整改情况列入机构编制审批要件,严格审核把关,将问效结果逐一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信息数据,对存在机构编制执行和问题整改不到位的部门,暂停受理有关新增机构编制申请,为领导决策和机构编制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四是“问效+法治理念”,推动工作成效与法规意识相结合。通过开展跟踪问效,完善机构编制事项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改变“重审批轻监管、重事前轻事后、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工作理念,提升监督检查工作效能。同时,通过跟踪问效,提升部门对于机构编制法定化的意识,督促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加快推进机构编制事项落实,提高机构组建及运行效率。通过问效不断增强部门机构编制“红线”思维,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约束力。

【篇二】

今年以来,**区委编办紧紧围绕省、市、区重点工作部署,自觉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将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相结合,规范管理和统筹用好机构编制,切实提升编制管理服务效能,为构建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夯实基础。

一是政策法规宣传到位。通过会议交流、基层调研、办理机构编制事项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推动将《条例》纳入部门和街道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树立领导干部的机构编制“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报告制度,优化工作细则和办事流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指导和监管。

二是上下协调联动到位。加强与组织人社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人员调动前置空编预审规则,完善人员出入编审核制度,及时调整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区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人员变动情况的实时掌握、动态监控。同时,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历史沿革和电子数据台账,做到“四清两对应”。

三是问题查摆整改到位。对全区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梳理汇总,科学研判历史遗留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梳理查办经验。按照上级部署,扎实开展超审批权限设置机构、超规格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自行设置领导职务名称等问题自查自纠工作。认真办理各类信访件督办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篇三】

**市委编办**市委编办坚持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综合运用机构编制评估、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等手段,切实强化结果分析和使用,实现预防、教育和惩处有机结合,切实维护机构编制法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规范评估体系,全方位掌握部门单位日常履职情况。建立健全日常评估、专项评估等机制,分类细化评估指标,重点突出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部门职责配置及履行情况、编制核定及管理情况、人员配备及管理情况、内外工作机制建立及运行等重要指标,做到全面、客观、及时反映部门机构编制执行、运行情况。日常评估主要采取部门自评、社会调查、实地评估、综合评议等方式进行;

专项评估增加集中座谈、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环节,深入了解部门履职情况,高效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管理权限,**年以来市、县党委编办共对2244个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管理项目开展了1052次评估(事先评估926次、事后评估126次),形成评估成果2529件,通过评估调整机构编制事项2186项(调整机构911个、调整职能393项、调整编制723项、调整领导职数159项)。

二、实施跟踪问效,有侧重分析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将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作为日常评估监管的重要方式,以将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改革和民生事项落实为重点,采取调整事项定期跟踪、重要事项专项跟踪的方式,及时掌握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情况、分析使用效益。**年,市级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为题,选取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孟子研究院等6个部门(单位),对其机关党建科设置和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年,市级以“剥离行政职能后事业单位履职情况”为题,选取市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市住房保障中心、市地震监测中心等10个单位,对其公益职能履行是否到位开展跟踪问效;

2020年,市级以“强化医药卫生机构建设”为题,选取市急救指挥中心、市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支队、市计划生育协会等4个单位,对其人员配备、机构履职情况开展跟踪问效。

三、加强结果运用,分类别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落实。评估、问效结果作为深化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重大改革和部门(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优化调整的重要依据。针对评估和问效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化解。对因部门(单位)自身造成的问题,及时纳入机构编制问题整改台帐,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定期调度情况,逐项对账销号。同时,健全完善问题整改与审批联动机制,部门(单位)在申报机构编制申请事项前,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已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作出说明,凡存在问题尚未整改到位的,原则上暂停受理其有关新增机构编制的申请,切实加强机构编制事项源头管控,充分发挥评估、问效对机构编制事项落实的推动作用、职责履行的引导作用和违规违纪行为的纠偏作用。

下载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建立机构编制监督长效机制

    浅谈建立机构编制监督长效机制 济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郑旭 关键词:机构编制 监督检查 长效机制 摘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整个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自查报告

    市编委办: 今年以来,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监察部、中编办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编办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和文件,为认真贯彻文件要求,确实......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中央编办、监察部日前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一条 为规范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机构编制监督......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力度预防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我县的机构编制检查监督工作在省、市编办的指导下,不断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在检查监督的方法手段、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探......

    临朐县出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最终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临朐县出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作者: 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1期 近日,临朐县制定出台了《临朐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并以......

    XX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XX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为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按照《关于开展机构编制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XX办〔XX〕XX号)文件精神要求,XX县对机构编制管理工......

    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五策

    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五策 机构编制管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当从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