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15: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

第一篇: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

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

因地制宜张扬个性为展绘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而努力奋斗

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贯彻省委关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根据我市实际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调查摸底、讨论座谈、参观学习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县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动员大会次日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我们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一方面,我们为县领导这种雷厉风行、务实求新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村、农民迫切需要改善面貌、移风易俗的必要,以及我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为我县大好河山、美丽风情而骄傲自豪。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有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响应参与,一幅幅小桥流水、百鸟争鸣、风情万种的山水画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变成现实。今天,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神圣职责,作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将不辱使命,满怀豪情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按照“因地制宜、张扬个性、生态和谐、功能配套”的原则,切实组织好、指导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我县属山地丘陵地貌,特别是广大农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小气候、小环境最适合人居住和生活,且赣县是客家摇篮,客家风情浓郁,客家建筑蔚为大观,别具特色,具有创造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良好素材和条件,结合山形水势,将科学的客家风水理论运用于村镇总体布局,将客家建筑独有的形象符号和艺术感染力渗透至建筑设计中就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是彰显我县村镇特色,丰富客家旅游资源,提高我县总体规划设计水平的最好实践机会。我局决心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按照职责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精兵强将,积极参与全县村镇规划的编制,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貌”、“一屋一景”的要求,尽可能多地编制村镇规划;二是组织、指导、督促有关乡镇按目标要求完成圩镇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各项建设及时提供蓝图和依据;三是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面,着重抓好沿国道、省道、铁路、水系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四是突出抓好建筑设计,丰富造型和装饰,体现时代潮流和地方特色,尽可能多地筛选出一些既经济适用又美观新颖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供农民自主选择;五是在《村庄规划技术导则》的指导下,排除阻力,坚持规划原则,强调特色,完善功能,在暂时没有能力建设公共活动中心的情况下,要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尽量避免行列式、车厢式布局,抓好五个示范点和首批33个中心村的规划,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规划、特色规划。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以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和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一是组织技术人员按照“标准不高水平高、造价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造型丰富特色强”的要求,编印出《农民新村设计图集》,免费发放至各乡镇供农民建设房时按规划要求自主挑选,兼顾美观和经济要求,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始终绷紧安全质量这根弦,严防新的地质灾害,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定期派出监理、质监、设计等技术人员开展质量巡查和指导服务,督促施工队搞好现场管理,对关键部位和环节进行抽查和跟踪服务,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三是整顿和规范农村建筑市场,加大对农村个体建筑工匠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严格工匠管理制度;四是开展“三下乡、五服务”活动,即:科技、规划、设计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五项服务,我局将组建新农村建设和“三下乡、五服务”领导小组,拟建几支小分队,深入村镇指导服务;五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所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争年内全县每个乡镇有1-2名管理人员接受一期培训;六是加强村镇规划的审定工作,使村镇各类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七是加强规划执行的监督,确保规划不走样,每次规划执行的抽查情况我局将汇总形成专报,及时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反馈;八是为各乡镇制定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提供指导,使之规范科学,增强可操作性,同时只要乡镇管理需要,我局将及时派出城管队员协助乡镇执法,确保规划建设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九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可能地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建设系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十是按照任务分配,加强挂点村湖江乡夏府村的扶持力度,挤出部分资金扶持该村新建村办公大楼,为夏府旅游景点建设增加一处亮点,推进该村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三上”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坚持不懈、持

之以恒、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尽心尽责,为改变我县广大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

因地制宜张扬个性为展绘美丽动人的山水画卷而努力奋斗

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贯彻省委关于创建文明村镇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根据我市实际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创新。

连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周密部署下,调查摸底、讨论座谈、参观学习等活动紧锣密鼓地开展,县委主要领导在全市动员大会次日又马不停蹄地带领我们相关部门深入乡村实地调研。一方面,我们为县领导这种雷厉风行、务实求新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广大农村、农民迫切需要改善面貌、移风易俗的必要,以及我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另一方面,我们又为我县大好河山、美丽风情而骄傲自豪。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有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响应参与,一幅幅小桥流水、百鸟争鸣、风情万种的山水画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变成现实。今天,时代赋予了我们这一神圣职责,作为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将不辱使命,满怀豪情地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一、按照“因地制宜、张扬个性、生态和谐、功能配套”的原则,切实组织好、指导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我县属山地丘陵地貌,特别是广大农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小气候、小环境最适合人居住和生活,且赣县是客家摇篮,客家风情浓郁,客家建筑蔚为大观,别具特色,具有创造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良好素材和条件,结合山形水势,将科学的客家风水理论运用于村镇总体布局,将客家建筑独有的形象符号和艺术感染力渗透至建筑设计中就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也是彰显我县村镇特色,丰富客家旅游资源,提高我县总体规划设计水平的最好实践机会。我局决心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按照职责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精兵强将,积极参与全县村镇规划的编制,切实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貌”、“一屋一景”的要求,尽可能多地编制村镇规划;二是组织、指导、督促有关乡镇按目标要求完成圩镇总体规划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各项建设及时提供蓝图和依据;三是提高详细规划的覆盖面,着重抓好沿国道、省道、铁路、水系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四是突出抓好建筑设计,丰富造型和装饰,体现时代潮流和地方特色,尽可能多地筛选出一些既经济适用又美观新颖的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供农民自主选择;五是在《村庄规划技术导则》的指导下,排除阻力,坚持规划原则,强调特色,完善功能,在暂时没有能力建设公共活动中心的情况下,要预留弹性发展空间,尽量避免行列式、车厢式布局,抓好五个示范点和首批33个中心村的规划,使之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规划、特色规划。

二、以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和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一是组织技术人员按照“标准不高水平高、造价不高质量高、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造型丰富特色强”的要求,编印出《农民新村设计图集》,免费发放至各乡镇供农民建设房时按规划要求自主挑选,兼顾美观和经济要求,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始终绷紧安全质量这根弦,严防新的地质灾害,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定期派出监理、质监、设计等技术人员开展质量巡查和指导服务,督促施工队搞好现场管理,对关键部位和环节进行抽查和跟踪服务,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三是整顿和规范农村建筑市场,加大对农村个体建筑工匠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严格工匠管理制度;四是开展“三下乡、五服务”活动,即:科技、规划、设计三下乡和为农民建房、修路、改水、改厕、改善人居环境五项服务,我局将组建新农村建设和“三下乡、五服务”领导小组,拟建几支小分队,深入村镇指导服务;五是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所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力争年内全县每个乡镇有1-2名管理人员接受一期培训;六是加强村镇规划的审定工作,使村镇各类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七是加强规划执行的监督,确保规划不走样,每次规划执行的抽查情况我局将汇总形成专报,及时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反馈;八是为各乡镇制定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提供指导,使之规范科学,增强可操作性,同时只要乡镇管理需要,我局将及时派出城管队员协助乡镇执法,确保规划建设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九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尽可能地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在建设系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十是按照任务分配,加强挂点村湖江乡夏府村的扶持力度,挤出部分资金扶持该村新建村办公大楼,为夏府旅游景点建设增加一处亮点,推进该村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工作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三上”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尽心尽责,为改变我县广大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经验

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奋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临邛镇委员会临邛镇人民政府

在文笔山村、邱店子村、红岩子村、棠子沟村的土地整理完成之后,如何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实施新农村建设,受到了临邛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王谚镇长亲自牵头,从镇党政办、城乡统筹办、土地整理指挥部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指挥部,负责研究实施新整理土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我镇通过下移工作重心,找准能够直接作用到基层、落实到农户的工作突破口,经过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真抓实干,以及在上级领导、市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新整理土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使该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突出切入点,倾力促进新型社区建设

(一)进一步整治社区环境。一是新型社区内的住家户要认真按要求完成外墙装修,使整个社区建设形成特有风格,并清除房前屋后的建筑垃圾、杂物,使住区环境整洁卫生。二是社区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彻底的卫生整治,通过清除建筑垃圾、清洗路面、整治花草等,使社区环境达到美观、通畅、整洁。三是完善警示标牌、垃圾池、垃圾桶、停车棚等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方便。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新型社区内的管理。一是经过充分酝酿,由新型社区内居住的农民提名,选拔了一批熟悉农村,热爱农民,政策水平强,知识层次高,能带领群众经商致富的优秀共产党员管理新型社区,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如文笔社区的三位管理员,还未上任,就积极为本社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帮助群众种植茶叶、猕猴桃等300多亩和计划开办农家乐5家,让新社区农民不只从土地整理扶持和奖励中,切身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而且还从新型社区建设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变化和发展帮助,让他们对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二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型社区管理制度。我镇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粗步拟制新型社区管理制度35条,然后分别召开群众大会,逐条听取群众意见,并按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群众签字接受的24条管理制度。另外,这些管理制度通过镇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在群众大会上宣传讲解后,已在新型社区内最醒目的地方上墙和印成明白纸分发到群众手中。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我镇把新社区的农村道德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根据新整理土地区的特点,以及传统道德文化在农村流传久远,传播广泛,深入人心的特

点,制定了包括“八荣八耻”在内的村规民约100多条,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之后,已分批上墙,力争让道德之光成为新型社区建设的一面旗臶。

二、找准着力点,全力促进农民身份转变

“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去”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我镇通过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向二、三转移成为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完成土地整理后,新型社区内远离生产区农民或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农民的去向安臵问题,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思路。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我镇抓住土地整理的有利机遇,改变分散、零碎的耕地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新整理土地成片集中的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扩大耕地面积,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地吸引农民就业,让大批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从而促进农民身份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我镇就邀请有关专家,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完成了新整理土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规划发展有机茶2000亩、红阳猕猴桃3000亩,计划今年完成土地流转5000亩。通过与春源、金利、君威、文君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已发展近1000亩有机茶、1500多亩红阳猕猴桃,以及近20户优质三元猪养殖大户,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切实提高深加工能力。到目前为止,已

完成土地流转2500亩,就地解决了近300人的就业。另外,我镇还将在黄河坝的新整理土地区,打造高档农家乐,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我镇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的努力把新整理土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实现做强、做大农产品深加工,做深、做透农业相关产业,做细、做长农业产业链,从而实现吸收1500人以上的当地农民就业。

(二)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向二、三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渠道。我镇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按照二、三产业的生产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种植技术、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培训,以最大力度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使转移输出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切实增加转移输出率。我镇通过政府扶助、面向市场等形式,扩大就业渠道,提高支持补助标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到目前为止,镇属劳动保障所以进新型社区上课和在临邛职业培训培训学校上课等形式,共开展引导性培训23期,培训新型社区内的农民1832人;开展技能培训10期,培训型社区内的农民603人;开展创业培训1期,培训创业人员18人;新整理土地区实现新输出劳动力500多人。

三、把握基本点,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新农村建设涉及一、二、三产业和城乡之间、条块之间的关系,涉及计划、农业、税务、财政、银行、工商等各个部门。虽然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和行业壁垒不是一个镇能够解决的事情,但我镇以最大的决心通过各种有力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市级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镇属各部门密切协同,研究制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二是制订相应的政策规定,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协调、监督。如邀请法律顾问王汝舟等律师对包括土地流转合同在内的各种契约,进行严格合同管理和公证部门公证,保证经营者和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规划。如:文笔山土地整理区,我镇就邀请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发展有机茶1000亩、红阳猕猴桃2000亩,高档农家乐5家。四是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服务。

第四篇: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澧县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牵头建立农业科技讲师团,组织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专家、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本地乡土人才,为广大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传播新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精心选聘,建立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讲师团队伍

为了确保讲师团工作的高质量,真正让农民欢迎,在组建之初,我们立足实际,严格把关,确保队伍质量。一是瞄准产业选。重点围绕做强粮食、棉花、油菜等三大传统产业,壮大生猪、蔬菜、水果、水产等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欧美杨、珍珠、葡萄、双孢蘑菇、蚕桑等五大新兴产业进行筛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二是不同层次挑。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人员组成上,我们以农、林、水、畜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全县涌现出来的有突出技能的乡土人才参加,还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团成员。三是严格程序聘。在个人自荐和各涉农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对象从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服务群众热情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价,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颁发聘书。目前,我县16名讲师团成员,不仅熟悉了解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且在省市农业生产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0%以上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积极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式

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培训贴近农民的口味,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解决这一问题,讲师团积极组织专家探讨,形成了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基地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一是围绕主导产业“上大课”。紧紧围绕全县三大传统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和五个新兴产业开展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为阵地,重点培养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村干部和回乡大中专生;以乡镇党校为阵地,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队伍;以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为阵地,根据农村时令开展季节性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操作技术的培训,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党校为基地、以乡镇党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辅助的三级培训网络。二是服务种养大户“上小课”。对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能人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指导,并与农村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结成联系帮扶对子,手把手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据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培养致富带头3800多人,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

如讲师团成员、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在张公庙镇开展葡萄栽培技术培训时,制作了多个多媒体课件,同时自带了部分葡萄新品种幼苗,用于讲解葡萄栽培的嫁接技术,并在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嫁接,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网上咨询服务“上新课”。县人才办不仅将讲师团成员的简历、个人特长及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发到种养大户、协会会员、村民代表等群众手中,而且在澧县先锋网、澧县政务网上开辟了网上课堂,设立了专家咨询“直通车”,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交流等方式,随时求助或询问农业科技知识。去年,农业科技讲师团解决疑难问题29个,治疗突发性疾病125次,挽回经济损失255万余元,较好地解除了农民群众缺乏科技技术的愁苦。四是开辟电视专栏“上长课”。在县电视台常年开辟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专栏,根据时节定期向农民传授农作物栽培、果树栽培、畜牧水产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自2004年讲师团成立以来,累计组织了近130期、150多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村致富骨干、种植、养殖大户超过13000人次,间接带动、参与培训农民16000余人次,讲师团走遍了全县32个乡镇,组织编写了50多期的实用技术资料,累计发放18000多份,为农户引进和推广几十项新品种和新技术,受到全县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水平

为了加强讲师团的管理与考核,县委组织部、各涉农部门和乡镇、村党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科技讲师团的组建、运行和考核工作。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农业科技讲师团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事局、科技局、农经局、农村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等涉农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村办,具体负责讲师团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二是实行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全体讲师团成员和讲师团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听取述职汇报,交流工作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和部署下阶段工作。三是建立考核制度。对讲师团成员实行动态管理,坚持一年一考核一聘用。建立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讲师团成员每提供一次服务,填写一张《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登记表》,农户和村党支部签注意见,交协调小组统一备案。年底,乡镇党委上报《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情况统计表》,对讲师团成员到村次数、服务态度和服务效果做出定性评价。四是建立工作督查制度。讲师团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人员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讲师团成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督查,督查结果记入讲师团成员个人档案,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注重激励,充分调动讲师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建立讲师团成员津贴制度。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基金,对讲师团成员每年给予定额补助。并设立讲师团成员突出贡献奖,拿出一定的资金奖励目标考核前三名。二是提供保健服务。每年安排讲师团成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三是安排培训学习。每年组织讲师团成员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参观等活动。四是注重政治激励。对表现突出的讲师团成员给予通报表彰,并优先申报专业技术职称,优先选派培训深造,优先提拔重用。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讲师团成员的积极性。“葡萄种植大户”王先荣参加讲师团后,免费为种植户传授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县葡萄产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种植面积近2万亩,总产量超过800万公斤,总产值达4000万以上。为表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县委不仅推荐他评选省市优秀共产党员,还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并破格解决技术职称等问题。

第五篇: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澧县县委组织部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牵头建立农业科技讲师团,组织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专家、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和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本地乡土人才,为广大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传播新信息,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精心选聘,建立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讲师团队伍

为了确保讲师团的高质量,真正让农民欢迎,在组建之初,我们立足实际,严格把关,确保队伍质量。一是瞄准产业选。重点围绕做强粮食、棉花、油菜等三大传统产业,壮大生猪、蔬菜、水果、水产等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欧美杨、珍珠、葡萄、双孢蘑菇、蚕桑等五大新兴产业进行筛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二是不同层次挑。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人员组成上,我们以农、林、水、畜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吸收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全县涌现出来的有突出技能的乡土人才参加,还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单位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团成员。三是严格程序聘。在个人自荐和各涉农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县人才领导小组对推荐对象从政治素质、专业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服务群众热情等方面进行考察。通过综合评价,集体研究确定聘用人员,颁发聘书。目前,我县16名讲师团成员,不仅熟悉了解我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而且在省市农业生产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0以上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二、积极创新,探索灵活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形式

面向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使培训贴近农民的口味,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解决这一问题,讲师团积极组织专家探讨,形成了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堂讲课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基地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增强了培训效果。一是围绕主导产业“上大课”。紧紧围绕全县三大传统产业、四大支柱产业和五个新兴产业开展集中培训,以县委党校为阵地,重点培养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村干部和回乡大中专生;以乡镇党校为阵地,利用春秋农闲时节开展集中培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队伍;以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为阵地,根据农村时令开展季节性培训,重点开展农村实用操作技术的培训,全县形成了以县委党校为基地、以乡镇党校为主体、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辅助的三级培训网络。二是服务种养大户“上小课”。对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济能人以及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指导,并与农村种养大户、农村经济能人结成联系帮扶对子,手把手地开展技术培训和辅导。据初步统计,全县累计培养致富带头3800多人,他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如讲师团成员、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在张公庙镇开展葡萄栽培技术培训时,制作了多个多媒体课件,同时自带了部分葡萄新品种幼苗,用于讲解葡萄栽培的嫁接技术,并在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民进行嫁接,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网上咨询服务“上新课”。县人才办不仅将讲师团成员的简历、个人特长及联系方式制成卡片发到种养大户、协会会员、村民代表等群众手中,而且在澧县先锋网、澧县政务网上开辟了网上课堂,设立了专家咨询“直通车”,农民群众可以通过电话和网上交流等方式,随时求助或询问农业科技知识。去年,农业科技讲师团解决疑难问题29个,治疗突发性疾病125次,挽回经济损失255万余元,较好地解除了农民群众缺乏科技技术的愁苦。四是开辟电视专栏“上长课”。在县电视台常年开辟了农业科技知识讲座专栏,根据时节定期向农民传授农作物栽培、果树栽培、畜牧水产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自2004年讲师团成立以来,累计组织了近130期、150多场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村致富骨干、种植、养殖大户超过13000人次,间接带动、参与培训农民16000余人次,讲师团走遍了全县32个乡镇,组织编写了50多期的实用技术资料,累计发放18000多份,为农户引进和推广几十项新品种和新技术,受到全县农民朋友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规范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讲师团服务水平

为了加强讲师团的管理与考核,县委组织部、各涉农部门和乡镇、村党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农业科技讲师团的组建、运行和考核。一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农业科技讲师团领导小组,组织部长任组长,县人事局、科技局、农经局、农村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等涉农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农村办,具体负责讲师团的日常管理考核。二是实行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全体讲师团成员和讲师团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听取述职汇报,交流情况,及时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布置和部署下阶$$

下载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局建设新农村经验汇报材料[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经验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经验汇报材料相公庄镇作为中部乡镇,镇驻地距市区仅5公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多年来,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

    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经验汇报材料(推荐)

    相公庄镇作为中部乡镇,镇驻地距市区仅5公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多年来,我镇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

    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 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人民政府县长***我们**县位于**岭南端西麓,**省中部,**市东北部,南距省城**160公里,北到**口岸400公里,幅......

    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汇报材料范文

    量力而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人民政府县长***我们**县位于**岭南端西麓,**省中部,**市东北部,南距省城**160公里,北到**口岸400公里,幅员面积4238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辖11个乡镇......

    新农村建设汇报

    北 港 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汇报 一、着眼全局,谋划思路促发展 北港镇现有36个行政村,其中26个村没有集体收入,与我区其他镇相比,我镇经济底子薄,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观念......

    新农村建设汇报

    倾情而作尽力而为 市侨联驻谷城熊家岗村工作队根据襄办发[2009]8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9年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组派工作的通知》精神,襄樊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市**街道**村,位于**市东郊,全村313户,1148口人,耕地面积2090亩。村内有中华第一砖塔——**塔,巍然屹立,高耸入云。**塔脚下的**村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

    2011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就我们唐家岭村新农村建设今年上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望多指导。 唐家岭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30户,1630人,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