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汽车工业将支撑我国机床行业发展
未来汽车工业将支撑我国机床行业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车代步,对汽车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工业来说,机床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对高端的机床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汽车制造业也是机床行业最大的客户,据统计,它约占中国机床消费量的70%,可以说支撑着机床产业的半边天。
工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共生产汽车2211.7万辆,销售2198.4万辆,产销分别同比增长14.8%、13.9%,汽车工业整体呈稳中有升态势。作为机床行业的第一大客户,汽车产业的发展必将给机床产业带来更好的前景。
汽车工业的东风如何为机床企业所用,又该如何布局呢?想抓住汽车工业的用户,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找到市场缺口
要想抓住机遇,必须先找到市场的缺口!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可替代,用户才会选择你。
那么怎么找到市场缺口呢?从目前市场上发现薄弱环节是不错的方法。目前中国机床的薄弱环节就是设备的生产效率、精度以及数控系统,如果机床企业解决好其中的任何一项,那么这个环节就成了他的核心竞争力。
明确市场定位
找准了市场缺口,接下来就要做好定位,因为任何产品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消费者,它只能服务于特定的用户。在进行产品研发之前,机床厂家需要认真思考一下,目标客户群是低端用户,还是中端用户,或者是高端用户。
开发产品
如果说市场缺口是靶子,市场定位是靶心,那么产品就是弦上的箭,只有箭正中靶心,才算成功。因此,根据市场定位,研发出填补市场缺口的产品,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而开发新型机床正是我国机床厂家的劣势,这也是中高端机床市场无国货的重要原因。打开销售渠道
“酒香也怕巷子深”,哪怕机床质量再好,再适合你的用户,如果他接触不到,那么一切都是无用功,因此打开通往用户的销售渠道是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关键因素。信息时代,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一般是:产生关注→引起兴趣→网上搜索→开始行动→分享传播。对机床厂家来讲,选择一个合适的电商平台,让用户能够在网上快速找到自己,就算成功打开了销售渠道。
第二篇:行业动态:我国机床产业未来将更加高效和环保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
行业动态:我国机床产业未来将更加高效和环保
日前,四月份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出炉,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9.94万辆和184.1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9%和9.5%。预计到2015年,中国六大整车制造商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总产销目标将超过2800万辆,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六大自主品牌总产销目标也将达到1200万辆,4000万辆的年销量将超过现在销量两倍多。
巨大的汽车市场势必将刺激相关零配件机床产业的发展,而据毕马威发布的《2012年全球汽车业高管人员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闲置产能高达600万辆,预计到2016年,闲置产能还将上升至900万辆。届时,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加剧,企业面临着优胜劣汰,同时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以及市场调整将出现。
机床是汽车生产的工艺手段,汽车的制造水平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和机床的精度水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金属切割机床和模具制造行业的最大、最主要的用户。在汽车零部件加工方面,中国生产的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基本上可以满足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的需要。
据统计,目前中国汽车工业是机床消费的主体,机床占汽车制造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2/3左右,其中汽车零部件加工对机床的需求比整车厂要大十倍左右,约占汽车行业机床需求的70%。三年后,受到中国汽车行业大量闲置产能及大规模兼并重组的影响,中国汽车加工行业对机床的需求将逐渐下降,其需求的机床也将更加环保和高效。
第三篇: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我国的汽车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78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建设阶段。全部由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销售,对企业而言不存在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
第二阶段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汽车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通过技术引进和建设改造,提高了产量,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从2002年加入WTO至今,是我国汽车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这无疑会对我国的汽车工业形成严重的冲击和威胁;而我国的汽车行业在之前的发展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亟待改善和解决。
2008年12月15日,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最终裁定,中国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税收政策,违反了WTO的规定和中国入世承诺。WTO裁定败诉后,在2009年9月1日,我国实行“零部件关税为10%,而整车关税为25%”的整车和零部件差别关税税率。此举实施后,对部分未达到40%国产化率合资企业而言,不仅零部件关税下降15%,近似有效保护率g更是提高到了85%[(0.25-0.1×0.8)/(1-0.8)],这样反而鼓励了合资企业大量从国外进口零部件,通过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中国加快生产和扩张,大排量的散件组装合资车可能因成本降低而出现大降价,这会对进口高端整车产生一定影响,但关键在于不利于我国自产零部件的发展。
面对此种不利局面,我国可学习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通过施加一些非关税壁垒,从而更灵活和隐蔽地保护我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如采用国内税对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进口零部件收税;还可使用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在招标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通过分析2000~2008年我国主要进口汽车产品和主要出口产品的进出口额变化情况发现,我国进口主要为大排量的越野车和小轿车、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等,且2008年进口品相对2007年进口额都有提高,其中大排量的越野车的进口额增长了64.7%,而我国主要出口汽车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未列名车辆用车轮及其零件出口额2008年相对2007年只增长了
1.2%,附件2008年出口额相对2007年还减少了4.9%,贸易逆差大。
随着国产化率规定的取消,大排量的汽油越野车、汽油小轿车的进口可能会减少,但小轿车用自动换挡变速箱及零件,车身(包括驾驶室)的未列名零件、附件的进口量会大幅度上升。有些企业会采取“全球采购”的方针,可能会导致中国制造业成为空壳,也可能使本来就不强的汽车工业产品出口额减少。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国际一线品牌的竞争冲击大,加上面对国际压力,关税的调整幅度也较大,可是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还是取得了较大成就,2008年我国的汽车总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但相较于美国、日本这些老牌的世界汽车产业中心,我国虽然汽车总产量高,但生产过于分散,单看每个地区和各个企业的竞争力都不强,没有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的所有企业的年产量破百万辆,而2008年世界产量破百的企业一共有17家,以日、美、德为主。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产业内部的整合还需更多的时间,企业之间若能打破地域限制、种类限制,使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合理使用当地最丰富资源,加强对研发的投入,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还是以加工组装和生产中低档车为主,不能进入国际高端车市场。改变进出口品结构,拥有自己的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汽车行业才有国际竞争力和大量的出口能力,单靠加工组装、生产低技术零部件等,在国际资本快速流动的现在,很容易找到类似的替代国。而目前研制小排量、新能源汽车的趋势给了我国站在世界舞台上和其他大国平等竞技的机会,也是我国开发自主品牌、研发新技术的好时机,若能把握好时机,加上内部产业的优化整合,相信中国发展成为汽车产业中心还是指日可待的
第四篇:我国服装面料行业发展模式将转变
目前,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东莞嘉宏纺织助剂指出,为了消化高库存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我国面料行业开始向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转变,低碳环保成为未来服装面料的发展趋势。《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表示,随着纺织工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产品创新所引领的绿色、低碳、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挖掘出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纺织企业加快新型染色、印花、多功能后整理、自动控制及在线监测等技术在印染行业的推广应用,丰富了纺织面料的品种,提高了面料质量的稳定性和附加值。
纺织染整助剂,精练渗透剂,纺织软片,纺织硅油,防沾皂洗剂
近几年,面料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面料企业在进行设计创 作时往往缺少灵感,找不准定位,在后整理工序上也经常处理得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档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 费个性化需求日趋明显,当前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品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如今一款服饰从上架销售到下架往往仅有1~2个月的时间,而流行时装的生命周期则更加 短暂。
印染助剂,除油剂,软油精,酸性匀染剂,酸性防沾色皂洗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及出口国,具有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高库存,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东莞嘉宏印染助剂指出,为了消化高库存,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我国面料行业开始向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转变。
第五篇: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60—70年代
1962年底,红旗车专门用来接待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这是红旗第一次承担接待外国高级贵宾的任务。1964年,红旗轿车正式被国家制定为礼宾用车。1964年,一汽正式成立轿车厂,1965年9月19日,一辆崭新的红旗770型三排座样车开进北京,该车长5.7米,内饰精美考究,乘坐十分舒适,造型也为全世界所称道,一亮相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到1966年,红旗770轿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红旗的特殊地位、独特的工艺及其精美、典雅的造型使其成为世界名车,当时,坐红旗车成为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贵宾的一大心愿。红旗车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寄托情感的一大标志。
另外在六七十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并对制造设备做了一系列改进。首先制成了车身外板成套冲模,结束了车身制造靠手工敲打的落后生产方式,又以此为基础制成各种拼装台,添置点焊机,实现拼装流水线生产,轿车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1965年上海轿车通过一机部技术鉴定,批准定型。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72年起还对车身进行了改型,并减轻了自重。1980年,该车年产量突破5000辆。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轿车支撑着国内对轿车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让中国自立于世界汽车工业之林,但由于国家不开放,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使我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另外,当时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用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阶段的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83-1996年,呈现出以下特点:产量从24万增至147.5万辆,年均增量不到10万,乘用车产品市场为三大(一汽、二汽和上汽)三小(天汽、北汽和广州标致)两微(贵州云雀和长安奥拓)把持,竞争格局稳定另外,私人汽车市场尚未形成,公务车主导乘用车市场,汽车价格居高不下,在销售渠道上,以大卖场为主,合资企业双方权力结构比较稳定。第二阶段,1997-2004年:1997年通用汽车和1998年本田技研进入中国,带来国际同步的产品及经营理念,与此同时法国标致退出中国市场,数年间超过10家的跨国汽车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原有竞争格局彻底被打破,以吉利、奇瑞为代表的民营和地方资本亦纷纷进入汽车领域中国加入WTO后,迎来“家轿元年”,私人汽车市场起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汽车售,价连年下降8年间汽车产量从157.9万辆增长到507万辆,年均增量超过40万,尤其2001年以后以每年百万级数字递增,汽车后市场规模凸现,合资企业外方纷纷争夺销售及服务权,在试水二手车及汽车金融服务方面,牢牢把持控制权。
第三阶段,2005年到现在:靠低端产品立足的民族汽车品牌开始占有较大比例的市场分额,产品线亦逐渐向上延伸,跨国公司在占领中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产品线开始向下发展,民族品牌与跨国公司将逐渐开始正面交锋,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出口增长迅速,海外业务拓展步伐加快,各层面认定“市场换技术”策略失败,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支持自主品牌,一直靠合资或技术引进单条腿走路的公司纷纷公布自主业务发展计划,内资企业的跨国并购取得阶段性成果,汽车产销突破70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国内汽车产业将进入新一轮重组期,内资企业对汽车产业理解加深,信息不对称因素减弱,在原有的合资企业及成立新的合资合作项目中,更加积极争取自身的利益,陆续出现不同以往的创新型合资合作模式,汽车产业进入“后合资”时代。
中国加入了WTO以来,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汽车业正在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