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郄庄村民情日志
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宣讲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素质
前两天一位大妈和我提到她儿子在外打工,和用人单位发生了冲突,大妈对我说“尚局长啊,我也没有多少文化,现在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你看你能不能找些专业人士给我们讲讲法律知识,让我们也多点了解,行不?”我一听,这是好事啊,让村民多了解些法律知识,遇事不在冲动,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对村民、对我们开展工作都是好事。为此,我专门和鹿泉市司法局取得联系,请司法局给我们安排了两名专业的法律人士,在阳光明媚的上午,给村民上了一堂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讲座。好多村民群众来听讲,他们听得很认真,有些村民甚至还做了笔记。讲座后,我又忙活着把婚姻法、劳动法、民法等和村民生活联系紧密的法律条文设计、装订成册,散发给村民群众阅读。这次的讲座让我有了更多的想法。这么长时间的接触,我发现农民们的思想非常保守,严重地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要想发展就要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宣讲法律知识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为他们普及科学知识、传授实用技能,帮助他们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一分知识一分才,一分本事一分“钱”。我村主要是粮食作物,产业结构单一,我们作为驻村工作组,应该引导村民群众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新上致富项目,例如设施栽培、畜禽养殖„„在这里我要从小事做起,为他们多做实事,不辜负上级领导的嘱托,一定把驻村工作做好,让村民切实感受
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让村民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3年7月4日星期
服务群众大走访创先争优当先锋
7月4日,天气有点阴,今天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开展一项“服务群众大走访,创先争优当先锋”活动。这项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提高我们驻村工作组服务群众的能力,增长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本领,使我们驻村工作组在村民事务帮办工作中创先进、争优秀。
为此我们驻村工作组统一印制了服务走访日志本和帮办联系卡,以便能在和百姓面对面交流的时候随时记录民之所想,民之所需,记录的同时积极为百姓解惑答疑。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繁荣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中创先争优,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具体形式通过“四访四问”来开展,即访富裕户,问致富之道;访困难户,问群众疾苦;访示范户,问成功经验;访老党员老干部户,问治村良策。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记录《民情日记》;二是发放《村民事务帮办联系卡》;三是办好事办实事;四是撰写调研报告。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走访活动,将村民们当前面临的困难整
理搜集一遍,为我们下半年的驻村工作做准备,以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下半年的驻村工作。
(鹿泉市地税局驻郄庄村工作组尚彦平)
第二篇:驻村民情日志
驻村民情日志
—留守老人的生与活
“三万”工作组驻农村体察民情已经两轮了。我觉得农村工作虽然辛苦一点,但能真正体会到的是脚踏实地,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心中略有一份畅快之感。
为什么呢?因为我小时候起,就常常往老城外婆家去,在庙河堤上多以步行而去或回。我母亲祖籍是木马口,所以对我今天这个派驻天星市村的一名干部而言,是太熟悉了,太亲近了。我目睹了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加之我作为驻村常务副组长,对天星市村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老人进行了近距离的调查和走访,本人颇有感悟。这些留守老人特有的淳朴、善良和宽容,真是令人钦佩。他们有许多东西值得传颂,值得赞美:
一、有难不伸手
老人,顾名思义,应该是人的各个肌体已经开始老化或者已经老化,才可谓老人。现实生活中的老人有的身体还算硬朗,但有部分老人身上不是这样的问题就是那样的问题,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尤其是留守老人还多了一份对在外打工子女的眷恋之情。我走访中还真遇到这么几户。祖居天星市村街边的十四组留守老人李云轩,现年74岁,膝下3子均已成家并都在长沙打工多年,李老汉与老伴独居在边生活。他对我说:“我现在搞得动的时候不找儿子们,将来就是不能生活自理了也不会找政府,比上不足,比下我还是有余的”。听了李老汉朴实的话语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听周围群众说,李老汉当年教书时是一个很能干的老师,当初不回家如今还是和别人一样一月2000余元赋闲在家过日子,哪会年逾七旬还要自食其力呢?又如七组留守老人胡开珍,今年62岁,老伴刘云发于1988年十月病逝。姑娘、女婿在厦门物流公司上班十余年,一人在家和孙女生活,老人长期患高血压、冠心病,责任田全部交人代种。和孙女每月的生活,自己吃药要用1000余元,全靠儿女寄钱维持。当我问她有什么困难没有?她爽快地说到:“没有,差钱只要一个电话,很快伢们就汇,大病住院,我每年都入了新农合”。从上述两位留守老人的谈话中得知,人在世上,总得有点骨气!
二、人老志不老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示意人到三十才能自立走路,四十才对一些事物有点初步了解,到了五十才开始真正懂事,说明人到半百不要言老,还要继续奋斗。现在有人说:人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示意人的一生学无止境、干无尽头。说的是人只要一口气尚存,就要奋斗不止。我在该村二组确实碰到了这样一位叫李文平的留守老人,要说他的一生已有65个年头了,每走一步路,每过一道坎,无不折射出他那刚毅不拔的精神。老伴患大脑萎缩,已有12年之久,儿子、儿媳在广州打工已有8年。上有86岁老母,下有5岁孩童需要人照料,自己一人还有责任田8亩,养猪养鸡不在其数,且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当我问他对政府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您到本村访查一下,我李文平从不找政府要一分钱的照顾,只怪自己命苦,现在这样只有靠自己,万一自己搞不动了还有儿子,我不会给政府增加任何麻烦”!还有同组的留守老人黄成英,今年71岁,去年老伴去世,她为了不增加地方负担,今年春上只身到上海打工的儿女处生活,事后我们得知,他们这些老人在税改以前从不拖欠一分公粮、提留,现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他们也是积极主动完成。
这就是留守老人的人老志不老,人穷志不穷!
松滋市盐务局驻老城镇天星市村工作组
谭春林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驻村民情工作日志
驻村民情工作日志
驻村干部 吴 中 和
从2014年3月10日,我被黑獭乡党委政府下排到**村,为驻村干部负责人以来,按照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全面启动后。驻村干部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工作重点,进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铺筑群众致富路,在**村这片土地上谱写同步小康“中国梦”。“农民心中自有一杠秤。你离他越近,他就跟你越亲。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干部能脱脚,农民群众敢下河。在农村,驻村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老百姓是牢记在心的!”这是**村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日记中的一个缩影。
驻村以来,组织的驻村干部,村干部“进村入万户”活动已蓬勃开展。为了实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五个进农家”,使驻村工作队真正成为农村政策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队,要求驻村工作队员们记好民情日记,日记要简单明白,内容齐全,贴近群众,便于整改问题,锻炼干部,促进工作。
民情日记主要做到“五个必记”:“政策记录”内容为党的惠农政策、农业科学知识、农村用电安全知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等;“基本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家庭人口情况、土地种植情况、子女教育及安全情况、家庭收入来源情况、外出务工情况;“辅助情况记录”内容为农户灶厨情况、住房条件、环境卫生、饮水安全以及电器使用情况;“座谈过程记录”内容为惠农政策、计划生育、春耕备耕、村组干部作风、便民服务以及村务公开、农民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办实事记录”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情况等。
民情日记,记出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所喜,写满了干部与群众的无限感情,记载了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心声。也刻录了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可喜成果。3月21日,驻村干部吴中和,罗林,村支书袁凤昌,**村沿江组村民:田永周,田永强等十一人,到野头沟的岩上现场查看山林火灾,烧断沿江组人畜饮水的进水管,使沿江组无法正常饮水。我们翻山越岭,由于草木被烧,攀登时无借力之物,靠从人梯向上爬行,到现场只有五人,胶皮水管两处被烧断,烧坏水管总长度约十四米,为了解决群众饮水燃眉之急,我建议在场群众代表,首先处理好被烧断的两处水管,问他们买物质加人工需要多少钱,他们说最低都要三百元,我当场就拿了三百元,叫他们笫二天就安排人妥善处理。对于大溪村的村民田永凤,因春耕生产,烧土坎除草不小心,引发大面积火灾烧山,我们驻村干部去联系乡林业站会作出相应处理的。被烧坏两根(每根长九米)价值五百多元钱的水管,这项损失必须要他陪偿的;对于租赁设备,驻村干部会帮助协调,所需要的人工我希望你们看在田永凤不是有意的,又由于他长期是病,家庭较穷份上,就不追究他了,水管买好后,联系我们驻村干部,我们也是有力气的,一定来参与无偿投劳,我希望你们理解和支持,参加投劳,我们都是善良的老百姓,都需要有一颗宽容的胸怀,人都不可能一辈子不做错事,要看所做的事件是有意,还是不小心的无意产生的。今天晚上召开群众会,我们大家来做群众工作。当晚八点钟群众会上,我们驻村干部,村支书,和到现场看的八名群众代表,短时间内,通过深入细致地工作,群众满意的赞成,有的群众说:只要你们乡干部能这样为老百姓作想,为群众做工作,我们老百姓那有不支持工作的,像你们这样,用“心”来做群众工作,让我们老百姓看到党的希望。真心换人心“人之初,性本善”。驻村工作组已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
第四篇:民情日志
民 情 日 志
天气多云
距上次结对认亲工作开展至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了进一步拉近群众关系,今天我和同事又去了认亲对象的家里。
很不走运,认亲对象不在家,这种情况下只有找当地干部了,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在田地里找到了认亲对象,他还在田地里忙碌着。亲戚家正在盖新房,经济比较拮据,丈夫多年以前就去世了,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都靠户主和儿子,户主的妈妈常年多病,积劳成疾,家庭负担重!临走时亲戚的眼睛流露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还有对我们的信任,希望我们能帮他想想办法,但谈何容易,希望我们能尽到微薄之力帮助他。
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亲戚的家,回学校的路上,对于群众最深刻的需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路还很慢长!
2013.5
肖荣
第五篇:民情日志
12月1日星期四
下午两点半,我们带着走访慰问的棉被和物资向德党镇明朗村明出发。
沿着明朗村硬化的水泥路,一番蜿蜒曲折之后,穿过一大片农田,就到了明朗村,在德党镇书记杜康文的带领下,我们开始走访调研。来到敬老院,只见房前屋后重满了桃树、李树。院落整洁还开辟出种植养殖区。到了明朗村敬老院,我认真查看了敬老院各场所及室内设施,详细了解了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情况。要老人们要注意身体,在敬老院这个大家庭里安享晚年;要求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要尽心尽力照顾好老人,时刻关心好老人的生活,让他们在敬老院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心,确保老人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随后,亲手将每人一张寒衣被、一套冬衣和一双棉鞋,交到老人手中。
从敬老院出来,我们走访的第一个对象是低保户字老旺。走进她的堂屋,第一印象就是陈旧不堪,还是好多年前做的土基房。字老旺正好在家,见到明信坝村书记马忠林和我们来了,连忙起身叫我们进屋坐。来的路上,马书记告诉我们说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多年,常年需要吃药打针。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字老旺今年已65岁,家中有老伴和一个30多岁未婚的儿子三口人,由于自己有病,靠媳妇和儿子种田和农闲时在附近打零工赚钱养活一家三口。去年他们家各项收入不足1万,家里只有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其他一无所有,属于家庭收入较低,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当我问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时,老人笑着说:“已全部落实到位了!如今党和政府的政策确实好,种田不但不收钱,而且还享受各种补贴钱。可是我们没有多少本事,家里的状况你们也看见了,一家人老的老,日子总还得过下去。”我的心情突然感觉很沉重,深深感到农村还有不少人生活依然非常艰苦。
来到低保户陈东茂的家,家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听住在旁边的邻居说,他到他大哥家去了。村书记连忙叫人去喊,说是民政局的领导对他进行走访来了。不一会儿,陈东茂出现在我们面前。老人头发和胡子花白,灰布土褂。见到我们,热情地打过招呼后,进屋倒茶给我们喝。当我们把慰问棉絮送到他的手中时,老人非常激动,动情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不但为我家解决了农村低保,还经常送钱送物关心我,真是感谢!”我说,“不用谢,这是我们民政部门应该做的。”接着,我们坐下来,和他“拉家常”。从陈东茂口中得知,他今年已有70岁,家中有老伴和一个30多岁未婚的儿子三口人,他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每天需要打针吃药,老伴也60多岁了,做不了什么活,只有儿子一人有劳力,但因为没文化,出去打工也找不到活干,仅仅依靠种田来维持生活。而且因为家里穷,到现在40多岁了也没娶上媳妇。村里根据他家实际困难,将他们家纳入了农村低保的范畴。我问他,目前村里退耕还林、粮种补贴、新农合等惠农政策是不是全部得到了落实等情况时,他伸起大拇指:“没得
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村干部对我们都很好!”
从陈东茂家出来大概100米的距离,就到了另一个低保对象鲁志德的家。鲁志德看到我们来了,连忙递烟倒茶。经过仔细询问,我得知他家有6个人口,父亲和母亲都是70多岁了,没有什么收入,加之父亲前几年眼睛有问题,看了很多的医生,钱花了不少,但还是治不好,现在已经失明了,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6年级,一个上2年级,加之自己带有心脏病,不能做重活,家里家外就靠妻子一人忙活,生活非常困难。我问鲁志德家里生产生活中还有其它什么困难没有?他告诉我们:“除了经济上现在有些困难外,主要是村里由于支渠、斗渠、毛渠、堰塘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加上有的渠道两旁植被人为破坏,造成渠道堵塞,从而减少了水的流量,还有不少地段出现缺口,造成本来珍贵的水资源被白白地流掉,使地处偏远的耕地没有水灌溉,就连离渠道较近的水田也不能全部栽上早晚稻。原先渠道刚通水的时候,我家门口的那片水田都能栽种水稻,现在有一半面积的水田因无水而改做旱地。有的田地引不到水,只好打井取地下水灌溉,有时大家为用水,还经常发生扯皮、争斗……”。看来该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是个大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解决,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会大大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种粮和积极性。
通过对5户的走访,感触良多:没想到,朴实的村民对生活没有气馁;没想到,基层干部与群众如此和谐;没想到,这里需
要帮助解决的问题依然还有这么多。
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有亟待排解的困难,哪里就应该有我们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沿着弯曲的田间道路一路回去,我在想:农村干部面对复杂的农村发展建设局面,他们身处最基层,最了解农村情况,工作也最繁琐,而他们得到的回报是微乎其微的,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有些感动,也有些沉重。是的,现在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补贴力度越来越大,给农村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因“大灾、年龄大”等导致返贫的人还有相当一部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使农民摆脱贫困是摆在我们面前要进行深入思考并逐步得到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