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名村宣传
先贤文化传后世 杏花古村展新颜
休闲好去处,麻城杏花村
一、杏花村基本情况
杏花村位于鄂东古镇歧亭镇北五里处,紧临大武汉,离麻城市区35公里,据考证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所在地,北宋名士陈季常和苏东坡的交往地,宋代词人谢无逸《江城子〃杏花村馆酒旗风》的创作地,一代廉吏于成龙剿匪缉盗、教化安民所在地。
今日杏花村依小山,傍清泉,清明杏花带雨堆红,古柏苍松四季长青,山环水抱,田园风光十分宜人,杜公湖水光涟滟,九骡山钟灵毓秀,杏花湖如一轮弯月镶嵌在杜牧广场前,令人心旷神怡,是观光、度假、会议、休闲及修身养性的理想去处。主要景点有东门楼,杏花湖、环湖路及亲水平台、杜牧广场、杏花古刹、方山亭、东坡桥、杏花古井、杏花书院、杏园、桃林街仿古建筑群、水色桃林、东坡垂钓处、杜公湖、九骡山、杏花村酒家、先贤园、陈季常故居以及规划建设中的杏花村酒坊、岐亭三祠等。
主要特产有:香米、茶油、杏花鸡,歧亭麻鸭、皮蛋、盐蛋、糍粑、米酒等。
流传至今的民俗活动有:荡六辕秋,打糍粑,酿米酒,牌子锣鼓表演及楚剧表演等。
自2007年,麻城市委、市政府将杏花村作为建设武汉城市圈旅游服务基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之
一、纳入麻城市旅游板块建设项目以来,杏花村充分挖掘本村资源,积极发展文化游、生态游、观光游、寻根游、农家游等旅游形式。
村民在创建旅游名村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效益,近三年来全村共发展农家旅馆15家,直接安排村民就业107人,间接带动从业人员200余人,2009年至今全村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共50余万元,与旅 1
游相关产业安排村民就业达200余人,村民纯收入增长500元以上。
2008年至今,杏花村获得的荣誉主要有:“湖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黄冈市旅游名村、黄冈市文明乡村、黄冈市“十大秀美乡村”,并顺利通过了“湖北旅游名村”的验收。
二、杏花村创建旅游名村的主要作法
几年来,杏花村人始终遵循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合理建设的发展思路,为杏花村这颗历史文化明珠重见天日积蓄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物发掘和整理、历史遗址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表演的传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2007年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以来,杏花村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杏花村旅游开发建设做了起步性工作,共投入300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一些项目建设。
(一)抓规划,突出文化特色。
杏花村文化旅游开发工作,规划是“龙头”,文化是“灵魂”。为此,我们请华中师范大学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院的李家清教授等专家为我们制订了杏花村旅游区总体规划,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生态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江风教授等专家为我们编制了旅游区详细规划。请湖北金柘古建公司为杏花村作了详细的景观规划。并请湖北金木石古建公司为杏花村做了详细的景观规划。
(二)抓建设,突出基础设施。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修筑了长3公里的杏花大道和12.5公里的景区循环公路。建自来水厂一家,对旅游区内的电力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和整治,电话、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信号牵到了家家户户,并对规划中的新区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亮化了桃花店等旅游区主要道路。兴建了集游客接待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会议会展中心和书画创作室于一体的杏花书院,杜牧广场和杏花村牌坊,桃林街,桃林水色,杏花湖、环湖路和亲水平台和停车场
等;重建了杏花古井、东坡桥,陈季常故居,先贤园;整理恢复了杏花古刹,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美国明桥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三千万元,对杏花古刹进行改扩建;改建了放生池、方山亭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景点。设立了游客游乐项目—六辕秋和杏花湖水上游乐运动。同时,我们还从民谣“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店中有美酒,村里有美人”入手,着手恢复古杏花村旧貌,动员群众种植桃树、杏树共80000株,种植面积达2000亩,并设置了占地面积100余亩的杏花园。
(三)抓宣传,突出深入人心。
杏花村是一颗被埋没的明珠,旅游开发要让其重放光彩,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刻不容缓。为此,我们精心编印了《杏花村欢迎您》宣传册,并组织专班历时一年出版发行了《歧亭古镇杏花村》一书,全面搜寻和整理歧亭古镇和杏花村所有已为人知和难为人知的厚重历史。该书的出版发行,为“杜牧诗杏花村在麻城”这一观点作出了极为可靠的论证。同时我们还邀请市内外知名摄影家来杏花村采风,并出版了《品位麻城〃歧亭杏花村》专辑,以及杏花村乡土教材。
同时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进行大力宣传,建立了杏花村门户网站,为宣传推介杏花村提供了便捷的平台。成功组织举办了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杏花村开村发布会,杏花村成功申报为黄冈市“十大秀美乡村”,积极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请湖北广电总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荆楚旅游网等媒体来拍摄麻城花挑表演、打糍粑等民俗活动,湖北经视来拍摄“经视欢乐送”,黄冈电视台来拍摄“垄上行”栏目,麻城市电视台编辑、记者一行来拍摄专题片、编写电视散文等活动,提高了麻城市杏花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12月,杏花村组织作词谱曲并邀请歌手演唱的村歌《麻城杏花村》荣获“中国村歌十大金曲奖”,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并受奖。
此外,我们还在报刊上刊登文章对杏花村大力宣传。麻城市原市委书记
李开寿亲自为杏花村撰文《麻城有个杏花村》,市委宣传部也组织了记者或通讯员在湖北日报、黄冈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媒体上宣介杏花村。
(四)抓投入,突出部门支持。
歧亭镇是经济小镇,经济基础薄弱,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到杏花村旅游开发工作上来。为此,镇党委、镇政府多次向市委、市政府领导请示,请市直相关部门给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帮助。麻城市委、市政府对杏花村旅游开发非常重视,每年清明前都要召开杏花村旅游开发的专题推进会,整合部门资金,打造杏花村的景点和设施。麻城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技术、资金、项目到杏花村,为杏花村旅游开发建设献计献策、献财献物,尤其是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三年来为大力支持杏花村建设,累计投入近200万元,为杏花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杏花书院、桃林水色、杏花大道、旅游循环线,杜牧广场、杏花村牌坊、杏花湖、环湖路及亲水平台、东门楼、桃林街、杏花古井、放生池、方山亭及杏花村水厂的兴建,杏园、桃园的恢复,杏花古刹的整理,电力设施的改造等项目建设都离不开这些部门的鼎力相助。同时,杏花村景区也成为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麻城所实施的“双八工程” 之一的项目。
(五)抓教育,突出形象意识。
为了树立杏花村良好的旅游窗口形象,我们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建文明新村,做文明村民”创建活动,结合旅游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杏花村新农村建设文明新风“三字经”》,在村部显要位置书写,并印成宣传单发放到各家各户,要求全体村民背诵并遵照执行。组织村里年轻人参加导游培训,以适应景区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还多次请省林业厅和项目专家来村给村民们讲授杏树,桃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请省安监局为村民讲授安全生产知识。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对村民的环保、森林防火和文化遗址遗物的保护等方面的教育。通过书写墙体标语、印发宣传单、召开村民代表(群众)会议,宣传杏花村旅游开发的目的、意义和将会带来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教育村民人人都是旅游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要珍惜这一发展良机,树立形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建好旅游窗口形象。
(六)抓管理,突出服务规范。
规划建设起步之后,关键在于管理。为了搞好杏花村旅游开发的管理,为杏花村旅游开发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从镇政府、林业、国土、文化、城建等部门抽调专人同杏花村村委会一起组成专班,为杏花村旅游开发保驾护航。为了使杏花村旅游开发管理更加规范,我们于2009年6月专门成立并注册了麻城市杏花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对杏花村旅游开发等相关事务实施管理。杏花村及周边村凡在杏花村旅游规划区内的每一块土地的使用都必须经过工作专班和公司严格按照规划上报市政府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更变土地用途。公司制订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办事;组织相关人员对规划区内的山林、果园、水面、茶园等生态环境进行巡查,发现违规行为立即给予制止,严厉禁止乱圈乱占、乱搭乱建和打击破坏、盗窃历史遗址、文物的不法行为;负责规划区内的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社会纠纷的调解处理等工作。为了游客能在旅游区里自由自在地游览、休闲、娱乐和生活,我们一是请专家设计了美观简洁的门票,门票背面附有游览简图;在售票门楼的附近设置一面导游全景图,具体介绍旅游区内各主要景点及游客接待中心,厕所,出入口,医务室,就餐场所,公用电话及停车场等旅游服务设施的位置;二是在各主要路口设置标志牌和导览图,引导游客游览景区内的各景点,在各景点设立景点介绍牌,介绍该景点的来历,发展过程,建设状况,旅游项目及投资者等基本情况;三是在危险旅游项目附近设立警示牌,告诫游客在游览该项目时应注意安全及正确的操作规程,并安排专人负责安保工作,四是组建专门的导游服务团队。杏花村大力招聘外来优秀导游人才、培训本地村民导游,并成为武汉市城市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基地,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导游人才。
三、杏花村旅游发展思路
杏花村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立足现有条件,抢抓发展机遇,坚持长远规划,贯彻“一年抓起步、三年出雏形、五年见实效”的发展思路,落实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合理建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方案,利用五至八年时间将杏花村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文化名村、生态新村、旅游强村和经济富村。服务武汉城市圈和周边各城,服务城市居民,使其成为外地游客进入麻城游览的第一站和第一个接待站。同时,我们还在结合自身实际,寻求杏花村发展的新路子。在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方向、建设思路、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调整和创新。一是围绕建设文化名村、生态新村、旅游强村和经济富村的目标,明确搞好建设规划,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研究开发,加强出特点旅游文化景观开发,搞好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二是有效发挥杏花村的带动作用,坚持有序开发。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的发展方向,发挥优势,突,凸现自然人文服务的多样性,形成文化建设型、历史遗存保护型、生态环境营造型、特色经济培育型等多种发展定位与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开发问题。三是要坚持群众受益、提升群众素质的方针。积极引导,吸纳群众参与建设发展容量大、门槛低的特色产业,努力提供就业岗位,保障群众在景区的发展中得到实惠,并加强村民的服务技能培训,使村民素质也成为杏花村独特的宣传点。四是继续加强景区管理和宣传推介。学习引进各地先进的景区管理制度方法,不断改进管理服务,使景区管理规范化、人性化;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节会活动、文化推介等多种方式,将杏花村的人文底蕴、湖光山色等有品质的宣传和推介出去。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吸引更多客商参与杏花村旅游开发,将杏花村景区对外打包统一经营,使景区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篇: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方案
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公安县黄山头镇马鞍山村地处湘鄂边界,虎渡河之滨,是由原隶属黄山林场的马鞍山、白泉寺、凌武垱三个村合并而成的,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728户,2972人,实有版土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00亩,最高点海拔286米,森林覆盖率70%以上,马鞍山村区位独特,交通方便,植被茂密,气候宜人。村内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
二、“旅游名村”创建优势
1、地理位置优。马鞍山村位于公安县南部洞庭湖边缘虎渡河西岸,地处湘鄂两省公安、石首、安乡三县交界之处,并与湖南省黄山头镇相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虎渡河贯穿全境,走水路北接长江著名水道,南入洞庭。长沙至武汉省级公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2、旅游资源丰。马鞍山村既是山青水秀的风景区,又是周边地区佛教、道教信徒朝觐的胜地,还是红色教育基地、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首先映入你眼帘的便是“千里平川、一山独秀”的黄山。黄山脚下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荆江分洪节制闸——南闸和纪念荆江分洪工程而建的“南闸纪念公园”。沿旅游山路顺山岭而上,二岭有著名的道教胜地,建于南北朝时期的“云麓宫”,大岭是佛教胜地葬于北宋时期的“谢公墓”,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忠济寺”和“南禅寺”遗址。二岭与大岭之间的公路两旁有掘于永乐年间的“白龙井”,还有“犀牛望月”、“仙人掌”等黄山八景。舌子岭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北宋“镇南大将军”刘弘墓等19处古遗址和古墓冢遍布黄山周围。黄天湖、赖氏湖、明垱湖更象一块块的水镜镶嵌在黄山四周,苍松翠竹,湖光倒影,景色宜人。故明代文学家雷思霈赞美黄山“江河数片白,黄山一点青”。每年来此观光的游客达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000多万元。
3、物产资源富。马鞍山村地处江河平源版块与洞庭湖板块的交接处,既有山林的古朴,又有水乡的风韵。全村现有经济林5500亩,其中楠竹3000亩,桔果树1000亩,苗木花卉1500亩。水果年产量1000多吨,每年可销售苗木60万株。精养渔池700亩,养殖产量300吨,全村农业总产值1000多万元。
三、创建“旅游名村”,实施方案及建设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全村共投资200万元,已修建通村公路8公里,争取上级资金520万元,修建12米宽的硬化路4公里。还需新修10公里的村级公路,才能达到组组通,景点通。
2、自来水及水库建设,镇村共投资240万元,修建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村9个村民小组都使用上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自来水。为搞活旅游业,将恢复水库1座,即坳马堰(5)组水库。
3、数字电视。全村数字电视入户率70%,力争在2009年全村数字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4、通讯设施。该村已安装村村通电话350部,拥有手机1200部。
5、房屋、庭院建设。马鞍山村是全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按“村容整洁”的要求,积极推广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的“一建三改”工程,加强村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污水、垃圾治理,改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庭院,达到环境优雅,全村已建沼气池260口,改厕250座。到2010年底,全村沼气池达到525口,全面完成“一建三改”工程。
6、停车场建设,已争取外商投资30万元,修建了郭家湾停车场,还准备修建仙人湖景区停车场,面积达600平方米。
7、完善仙人湖景区服务设施。
(二)旅游景区建设
马鞍山将围绕旅游兴村的发展战略,主攻三大旅游产品。一是发展宗教朝觐游,以现有的忠济寺(佛教场所)、云麓宫(道教场所)等宗教场所为基础,新建白龙井、观景台等景点,不断完善景点设施。二是发展红色旅游。马鞍山是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先后涌现了一批革命英烈,出现了三位领导当地革命的县委书记。将继续收集整理英烈的遗物,新建“红星闪耀马鞍山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三是发展休闲度假游,利用坳马堰水库、十里竹海、千亩花卉、千亩特色果园等资源优势,修建水上乐园和农家乐等休闲场所。
(三)文化、民主、法制建设
围绕自然景观,收集整理民间故事,并在居民文化、饮食文化上创新,把现有的小型餐饮店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农家乐,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村内文化事业,建村文化室一个,体育健身场所一处,以建设“旅游名村”为主题,在全村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继续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建设制度/
(四)“旅游名村”建设目标
马鞍山将围绕上级提出的“旅游名村”建设要求,抓住上级党委、政府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好机遇,围绕“发展马鞍山,狠抓旅游,工农并举主体开发”的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创新,走旅游兴村之路,将马鞍山村建设成休闲、旅游、度假、避暑、观光的旅游名村。进一步作好安排,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乡村游口号,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推动我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公安县黄山头镇马鞍山村 二○○九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八角村创建湖北省旅游名村实施方案
八角村创建湖北省旅游名村实施方案
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按照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建设厅、省旅游局三部门联合发文的《关于开展湖北省旅游名村创建工作的通知》(鄂发改社会[2009]186号)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1、自然概况:八角村位于建始县高坪镇中部,距高坪新集镇和318国道1.5公里,平均海拔780公尺,全村呈丘陵地貌,山水相间,植被良好,气温适宜,景色优美,版图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40亩,山林面积230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90户1387人。本村土、苗、汉人口混居,其中土家族726人,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民族村。
2、旅游区位优势:
八角旅游区位条件优越,该村村中心点距即将通车的宜万铁路和已分段通车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入口1.7公里,向东1.6公里处有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建始直立人遗址”,“建始直立人遗址”被列入建始县“一品两河”(一品:建始直立人遗址,两河:野三河、景阳河)旅游开发规划,并已进入实施阶段,而“一品两河”又已纳入“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规划。自八角村向东南2.5公里有亚州第一高桥野三河大桥,沿河寻踪探谜,有野三河峡谷、金丝猴自然保护 区;向东北4公里有施南第一佳要——石门河古道;向北15公里有建始古八景之一——石柱观,八角及周边旅游资源丰富,集奇、险、幽、怪、秀于一体,森林覆盖率达60%,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鄂西后花园腹地”。
3、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八角村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下,从民族风情、生态家园、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省级农业旅游示范村,目前已不修环形水泥路12公里,建入户水泥路6200余米,改造特色民居60栋,栽绿化树4000株,安装路灯60盏,建农家花坛60个。投资80万元恢复重建了村级古标志性建设——八角楼,投资100多万元对莲花湖进行筑堤加固,引导农民自主投资15万元建起了八仙阁,投资70万元兴建了展示土家人生产生活习性的农博馆,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建起了千亩优质绿茶示范园,培植了23亩母茶基地,建起了600亩板栗、核桃干鲜果基地,八角楼、莲花湖、八仙阁、农博馆、姜家园子等旅游景点已初具雏形,年接待旅游人数近2万人。
4、人文环境:
近年来,本村以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平入手,促进以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星级文明户”评选,净化家园文明行动,家庭助廉等多种活动,还组建了“八角文艺宣传队”,对发 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事例进行宣传,宣传队从7人逐步壮大到200多人,他们挖掘、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2008年被恩施州命名为民族文化活化传承基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教育和引导,形成了村民文明守法、明礼诚信的文明新风。
综上所述,八角村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厚的旅游资源和人文环境,为创建省级旅游名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旅游为抓手,按照“五个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特色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力推进全省乡村的和谐文明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设原则
创建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科学开发;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培育品牌,兼顾全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配套建设,多产业联动;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四、目标任务
1、莲花湖景区服务设施建设:
(1)环湖走廊。沿莲花湖边修建一条宽2米的观光走廊,全长2千米。(2)湖心风雨桥。莲花湖上有两个情人岛,岛与岛之间相距120米,在此处建一座风雨桥能将两岛完美结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3)重建普恩寺。恢复情人岛上原有的普恩寺建筑,并在岛上兴建供游客休息和观光的凉亭。
2、修建农博馆及附属设施。在八角村中心点修建一个农博馆,展示土家人生产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农博馆距村级主干道500米,计划修建一条宽4.5米的水泥连接路;农博馆占地1200余平方米,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以外,需修建600余平方米的广场并配套相应的绿化。
3、安装景观路灯。目前已经在村中心点安装路灯60盏,计划在环湖走廊、农博馆、八仙阁等景点安装路灯安装路灯60盏。
4、特色民居改造。八角村已经完成60栋特色民居的改造,充分展示了土家人的居住习惯和喜好,计划再改造特色民居120栋。
5、公共厕所建设。在村中心和各景区建公共厕所4个。
6、建游客接待中心一个。
7、建八村入口大门。修建一个能反映土家文化和八角历史的大门。
五、效益评估
通过旅游名村的创建,伴随着恩施、建始旅游事业的发 展,八角村旅游将大大拉动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使该村及周边地区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经济收入增加。八角村居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通过旅游名村的创建,每年将吸引十万甚至更多的人群前来观光、游览、消费,将大力推动该村的产业发展,尤其是旅游、餐饮娱乐、特产销售、民族文化等产业的发展,直接给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初步测算将使该村的经济收入增加30%左右。
2、文化建设加强。将促进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传承,使民族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健康发展。
六、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联动,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村成立旅游名村创建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镇长徐忠碧任组长,镇常务副镇长黄希平、镇组织统战委员向宗波、镇纪委书记熊文治任副组长,张绍伦、唐涛、彭清惠、陈晓华、徐春亮、张清波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村委会,由唐涛任办公室主任。
2、明确责任,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创建任务。创建省级旅游名村工作要求高、标准严,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力争把创建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创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宣传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宣传镇创建工作的进展与成效,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引导和激发全社会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创建工作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4、强化督查,突出整改,努力提高创建工作质量。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督查职能,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创造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争取上级部门更大的支持,确保创建目标顺利实现。
附:八角村创省级旅游名村预建项目表。
二○○九年二月十九日
第四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自2009年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旅游局共同评定,至今共有两批216个村镇入选。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名单
注: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入选批次。
北京市
门头沟区斋堂镇(1)延庆县八达岭镇(1)大兴区庞各庄镇(1)怀柔区雁栖镇(1)昌平区兴寿镇木厂村(1)房山区十渡镇(2)怀柔区渤海镇(2)海淀区苏家坨镇(2)平谷区金海湖镇(2)天津市
西青区杨柳青镇(1)蓟县渔阳镇(1)河北省
平山县西柏坡镇(1)清苑县冉庄镇(1)怀安县左卫镇(1)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1)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2)迁安市大五里乡山叶口村(2)蔚县暖泉镇(2)邯郸市峰峰矿区和村镇(2)抚宁县石门寨镇蟠桃峪村(2)山西省
灵石县静升镇(1)五台县台怀镇(1)永济市蒲州镇(1)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1)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1)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1)汾阳市杏花村镇(2)天镇县新平堡镇(2)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2)万荣县荣河镇(2)阳城县北留镇(2)平顺县东寺头乡神龙湾村(2)平定县娘子关镇(2)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2)内蒙古自治区
多伦县多伦淖尔镇(1)巴林左旗林东镇(1)克什克腾旗同兴镇(1)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1)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镇(2)辽宁省
大洼县王家镇(1)吉林省 珲春市敬信镇(1)集安市太王镇(1)敦化市雁鸣湖镇(1)长白山二道白河镇(1)桦甸市红石砬子镇(1)通榆县向海乡(2)桦甸市夹皮沟镇(2)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四家乡(2)辉县金川镇(2)黑龙江省
漠河县北极乡北极村(1)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滑雪旅游名镇(2)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2)海林市横道河镇(2)嘉荫县朝阳镇(2)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民族乡(2)抚远县乌苏镇(2)黑河市瑷珲区瑷珲镇(2)虎林市虎头镇(2)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乡(2)上海市
青浦区朱家角镇(1)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1)江苏省
昆山市周庄镇(1)吴江市同里镇(1)江阴市徐霞客镇(1)常熟市沙家浜镇(1)宜兴市湖滏镇(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1)姜堰市溱潼镇(1)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1)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村(1)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三山村(2)溧阳市天目湖镇(2)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2)昆山市锦溪镇(2)昆山市千灯镇(2)泰兴市黄桥镇(2)东海县温泉镇(2)新沂市窑湾镇(2)宜兴市西渚镇(2)海门市常乐镇(2)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2)浙江省
奉化市溪口镇(1)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1)温岭市石塘镇(1)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1)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1)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1)安徽省
黟县西递镇(1)黟县宏村镇(1)肥西县三河镇(1)绩溪县瀛洲乡龙川村(1)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2)福建省
莆田市湄洲镇(1)永定县湖坑镇(1)华安县仙都镇(2)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2)上杭县古田镇(2)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2)漳平市赤水镇香寮村(2)江西省
婺源县江湾镇(1)浮梁县瑶里镇(1)横峰县葛源镇(1)铜鼓县大塅镇(1)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1)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1)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2)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2)山东省
滕州市滨湖镇(1)长岛县南长山镇(1)阳谷县阿城镇闫庄村(1)临朐县冶源镇(2)滕州市柴胡店镇(2)安丘市石埠子镇(2)泗水县泗水镇(2)文登市界石镇(2)莒县浮来山镇(2)沂南县铜井镇(2)荣成市西霞口村(2)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2)昌乐县鄌郚镇(2)河南省
禹州市神垕镇(1)镇平县石佛寺镇(1)西峡县丹水镇(1)淅川县荆紫关镇(1)郏县广阔天地乡(1)嵩县车村镇(1)栾川县三川镇(2)遂平县嵖岈山镇(2)济源市坡头镇(2)西峡县双龙镇(2)栾川县栾川乡(2)社旗县赊店镇(2)湖北省
神农架林区木鱼镇(1)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1)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刘家桥村(2)武汉市黄陂区木兰镇双泉村(2)应城市汤池镇(2)洪湖市瞿家湾镇(2)湖南省 龙山县里耶镇(1)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1)永兴县高亭乡板梁村(1)平江县加义镇(2)望城县丁字镇彩陶源村(2)双峰县荷叶镇(2)广东省
惠东县巽寮镇(1)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1)中山市三乡镇(1)东莞市虎门镇(1)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2)湛江市霞山区爱国街道特呈岛村(2)饶平县新丰镇(2)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2)清新县太和镇(2)始兴县沈所镇(2)广西壮族自治区
昭平县黄姚古镇(1)兴安县兴安镇(1)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村(1)阳朔县兴坪镇(2)三江侗族自治县镇林溪乡程阳八寨(2)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2)鹿寨县中渡镇(2)藤县象棋镇道家村(2)海南省 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1)五指山市水满乡(1)重庆市
北碚区静观镇(1)荣昌县路孔镇(1)奉节县兴隆镇(1)大足县宝顶镇(2)永川区茶山竹海镇茶竹村(2)奉节县白帝镇(2)忠县石宝镇(2)江津区四面山镇洪洞村(2)涪陵区蔺市镇(2)四川省
合江县福宝镇(1)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1)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1)仪陇县马鞍镇(1)合江县尧坝镇(2)双流县黄龙溪镇(2)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2)罗江县白马关镇(2)阆中市天宫院村(2)洪雅县枊江古镇(2)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2)贵州省
余庆县大乌江镇(1)松桃县寨英古镇(1)云南省
建水县临安镇(1)大理市喜洲镇(1)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1)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1)景洪市嘎洒镇曼景法村(1)丘北县双龙营镇普者黑村(1)腾冲县和顺镇(2)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2)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2)盐津县豆沙镇(2)景洪市勐罕镇(2)石林县长湖镇(2)陕西省
蓝田县汤峪镇(1)宁强县青木川镇(1)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1)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2)甘肃省
榆中县青城镇(1)敦煌市阳关镇(2)青海省
海晏县西海镇(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吉木萨县北庭镇(1)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1)新源县那拉提镇(1)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2)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2)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村(2)霍城县惠远镇(2)奇台县半截沟镇(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二师乌鲁克镇(1)农七师共青城镇(1)农十师一八五团克孜勒乌英克镇(2)
第五篇:道德名村
道德名村——西庞村。
在牡丹花城洛阳有一个美丽的村庄西庞村,走到村里看见的是美丽漂亮的楼房、门前管理精致的花园和伸手可釆的西红柿、豆角莱地;听到的是群众们开心的笑声;这里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村容整洁、民风纯朴、村民道德高尚!
西庞村位于美丽的洛阳伊滨新区庞村镇西部,因"庞参秉公斩逆子,高风大义传 千古"而改原"伊滨庄"为庞村!后分西庞、东庞两个自然村,省道320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全村现有17个村民组,5380口人,耕地4500亩。村党总支建立于2002年8月,辖一个村支部和36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298名,其中村党支部有党员129名。2012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人均年纯收入16000元,村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洛阳市各行政村之首。被誉为"䂊西第一村"美名!
全村现有钢制家具企业80余家,全部是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产品包括钢制家具、图书设备、金融保险设备、校用设备和防盗门五大类18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达260万件(套),100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产品出口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迪拜、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西庞村钢制家具产业已经拥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花都),2个中国驰名商标(莱特、花都)4个“河南省名牌产品”(花城、星高、九都、安顺),3个“河南省免检产品”,1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花城"“花都”、“虎力”、“龙立”"九都""安顺"先导"星高"等),名牌及著名商
标数量居全省各行政村首位!
西庞村能有今天村强民富的变化和成绩,靠的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政策,靠的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文明素养,靠的是西庞村历届村两委的不懈努力!特别是现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惠群提出了“和谐就是担当,打造幸福西庞;团结乃是力量,再创西庞辉煌”"争创道德名村"的宏伟目标以来,全村上下呈现出道德至上,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艰苦创业,敢于创新,勇于奉献,服务为先,互助互爱的良好社会局面;
在区委、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始终如一地发扬“团结奋进,崇尚文明,稳中求进,勇争一流”的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机遇,扎实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荣获:省五好党支部"省、巿先进行政村"等
多项殊荣!
村老党员张长光自豪的说:"西庞村目前政通人和、环境优美、村风文明、经济发达、百姓富裕、邻里和谐、难有所帮、老有所乐、生活幸福、、与总支书记张惠群领导的团结的两委
人员的拼搏努力是分不开的!
西庞村新两委班子上任近两年来,将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注重整体村民素质提高,以利各项
工作顺利开展!西庞两委的主要做法是:“
1、设立"工作就是道德,服务乃是幸福"道德文明理念!树立"服务、服务、再服务""认真工作、检视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意识!领导班子率先垂范
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没有和谐幸福文明的西庞村。近几年,我们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穿始终:一是不断组织干部进学习班参加学习、到先进地区参观,提高领导班子理论
水平,树立领导既是服务的理念。
二是坚持民主决策。凡涉及西庞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均召开村委班子会议,集体协商解决,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是领导干部工作在前、服务在前、奉献在前,在西庞村每年一度的捐款大会上,捐款最多的是领导干部,为了不耽误村委工作,把企业交给别人管理的是领导干部,每月领着微薄的薪水,起早贪黑工作的是领导干部。新农村创建,总支副书记张豪杰、陈宏恩都亲自动手干
活!
2、运用多种渠道,加强道德风尚建设
一是西庞村村总支书记张惠群创建了“惠众道德乐园”,园内绘制的文化长廊、每月二期的道德讲堂、生态种植打造的有机食品、以及各种道德建设场所,让人们在劳做、休闲、娱乐中受到美德的熏陶、心灵的洗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是发动退休老教师利用广播、标语、板报、版面等宣传教育方式,多渠道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进行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
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
三是在全村深入开展以评选“好党员、好家庭、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为主题的“五评”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学习身边事,争做文明人,有效促进了村风文明,实现了农
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四是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道德版面,运用三字经、顺口溜简短押韵、便于诵记的形式,达到村民们能自觉约束自己言行,提高道德水平的目的。
五是在全村干群中开展了“学礼仪、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村干群的文明素质显著提高。“西庞村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六是联系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评选“美德少年” 等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手拉手互相影响、互相监督,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建文明家园。
七是成立各种各样的团体,利用各种活动宣讲倡导道德至上的力量!如“太太俱乐部”、“老年协会”、“老年门球队”、"残联""业余戏曲队"“红歌合唱队”等,让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群众休有去处、乐有所依,互帮互助、发挥特长,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让家
更和谐、让村更美好!
3、美化净化生活环境、服务群众生活 一是组织全体村干部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乱堆乱放、乱排污水的现象得到了有效制止。给全村群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内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整洁。二是通过领导干部带领和宣传引导,全村共新硬化道路 13 条,种植绿化带 5600平方米,使村内空气清新、四季飘香。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走进西庞村,如在画中游,看到的是整齐明亮的洋楼,整洁绿化的街道,听到的是群众开心的笑声!
这就是现在西庞村的真实写照。
在村干部服务意识的感召下,在我村高尚道德氛围的影响下,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涌现出了一大批甘于奉献、不计报酬的道德模范:如每年拿出1000元慰问退休教师的张延伟、每年捐出10000元设立奖学金的高万华、每年拿出10000元给村70岁以上老人送鸡蛋的周克现,在外办厂的周克现看到村里道德建设后的喜人变化,特别高兴,并于母亲三周纪念之际,将过事俭办节约的三万元捐给村里设立道德基金;企业家们在搞好企业的同时,不忘惠报乡里!象杨新伟、杨靑立、杨迎伟、张菊霞、朱建栓、胡新和、马宏波、马肓民、马会民、周克俭、张会群、张军伟、张荣军、张志鹏、马建玲、高建舟、等爱心老板和在外的知名人士张建升、马宏伟等每年都拿出几万元支持村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村内呈现出企爱民、民拥企、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邻里和睦祥和、稳定的氛围。西庞村两委今后将与时俱进,以"打造幸福西庞、创建道德名村"为己任,不断提升全村干群的道德修养,创建
更加宜于人居的幸福西庞!洁冰2013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