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叙事:新来的李老师
教育叙事:新来的李老师
很多同行朋友一定还记得自己初为人师的不少往事,可能是对那些调皮学生捣乱的无助,也可能是对自己缺乏教学经验的胆怯,然而我现在想来,那些青涩的回忆却很美好;前不久,我在网络上看过一部电影名叫《新来的李老师》。这是一部跟当前新课改主题密切相关的影视作品,表现手法平时自然,贴近农村教育实际,呈现画面温馨动人。电影讲述了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大学生在我省关中地区一所条件极为简陋的农村小学支教的工作、生活趣事。在电影情节中,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与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严重冲击,通过教学活动中新旧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产生影响的明显对比,揭示了新课程理念在执行教学活动中的的优势,以及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电影中那位女大学生名叫李青,由于初来学校当老师,她不仅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甚至连备课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都弄不清楚。但可贵的是,她一直真心对待学生,凭着自己内心对教育的理解教育这些孩子。她从不让学生的学习受到“规矩”的约束,课堂上师生有时无拘无束的聊天、做游戏,有时甚至跑到校外的田地里戏耍打闹。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深受孩子们欢迎,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课堂教学还处于懵懂状态的李老师称之为“笑脸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实施不久后便显现了其弊端,由于全校学生热衷的追捧李老师的“快乐教学法”,对学校其他老师的教学秩序形成严重影响,而且这种“快乐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能在短期内有所提高。这让初来乍到的李老师顿时陷入尴尬的境地。
年轻上进的李老师没有在绯议和指责的重压下退缩。她坚信以孩子的快乐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没有错,就决定继续执行自己的“快乐教学法”,但是比以前优化了许多,并且考虑到自己班级对全校教学秩序的影响。结果不言而喻,她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积极赞许,获得县教育局的表扬,对学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前不久,我校来了一位实习生,也姓李,是今年夏天即将毕业的本科大学生。依照我校领导的安排,我很荣幸的成为她的指导老师。说是指导,我心里认为更多的是交流学习吧;像电影里面的那位大学生一样,她们都缺乏的是教学经验,然而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很先进的,而且具有更加完备的教育科学相关理论知识,我认为这给学校和班级带来隐形的财富。
来我校实习的这位李老师非常踏实,每天早早的来到教室批阅作业,做好备课。她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潜下心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真正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受到了关注和关爱,孩子们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位新来的李老师。
教学经验一方面是岁月沉积的,另一方面是反思改进的。来我校实习的这位李老师给我留下较深映像是她的第一节课,在执教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备课时考虑不周全,在课堂没能准确生成“面积”概念。她几经尝试转变方法予以解释,却越陷入越讲越乱泥潭,只好勉强的自下定义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那节课的效果
极差,老师慌慌忙忙讲了整整40分钟,学生也在使劲地听,却没能准确掌握知识要点。实习老师懊恼的对我说,现在才发现教学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不是简单的会做题;我告诉了她“概念教学”的要点,即“概念生成”和“概念同化”,对于“面积”、“面积单位”这类抽象的概念,单凭讲授是无法准确生成的,学生对概念的想象是片面而模糊的,更别说同化了。教学中必须借助可操作性学具(如大小不一的卡纸、粉笔盒的面、桌面与板凳面比较等),将概念形象化,在加之教材情境例题演练协助理解,概念的生成和同化就会水到渠成;听了我的话,她没有再抱怨什么。她如饥似渴地翻阅教案资料,再次钻研教材,了解学段习得特征,重新备课。她用了足足一天的时间终于再次备好这节课,结果当然如愿以偿,不仅教师教的轻松,而且学生学的快乐,教学效果极佳;这就是教师乐教的源泉,是成长的足迹。
我在同一时间遇到了这两位“新来的李老师”,她们的快速成长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虽然早已走过了“新老师”的阶段,但相对于那些教学骨干、教学能手、教学名师来说,我依然是一名力争提升、亟待塑造的新手。上述这两位“新来的李老师”踏实进取,善于排解情绪,不断反思,追求卓越的精神也是我所追求的。(通讯员 新庄小学吴仁平)
第二篇:新来的李老师
《新来的李老师》观后感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观看到了一部以我的故乡为背景的电影《新来的李老师》。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支教老师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从大城市到偏远乡村支教的大学生怎样用一套自创的“快乐教学法”改变一所思想保守滞后的小学,同时自己也被这所朴实可爱的学校所改变的故事,使人感慨良多。
这部电影故事性很强,它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把故乡旬邑的风土人情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再现于荧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故乡教育领域的真实情况,透过这个时代背景,也使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一些往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由于经济不发达,故乡的许多学校就坐落在牛舍或者庙宇里,当时简陋的教室中,基本上是用土坯搭起来的土桌子和土板凳,每次上完课回家,全身上下沾满了黄土,害得家长经常洗衣服。最难熬的是冬天,由于没有取暖设施,生冷生冷的寒冬,经常冻僵了学生的手脚,有时候握笔写字都很困难,老师为了让大家取暖,往往在课堂中间休息5分钟,让学生就地跺脚,活动完后,教室里尘土飞扬,土星子呛得人张不开嘴巴,看不清黑板,尽管条件艰苦,可是我们依然学习生活的很快乐。只是那个青涩年代的一些趣事,至今记忆犹新,使人久久难以忘怀。记得当时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常常是高年级的学生教低年级的学生,其教学水平可想而知,而至今令我难忘的是我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由于分不清拼音和方言的读法,常常是拼对音念错字,比如“国”和“麦”字,他在教我们读音的时候,经常说:“guo”国,国(gui)家的国(gui);“mai”麦,麦(mei)子的麦(mei),把普通话发音和方言念法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而由此也使我进城三十余载,至今不会说普通话,想想都是当年文化底子差惹的祸。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元经济已经逐步向一元经济过渡,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许多孩子也纷纷随父母进城上学,现在的农村学校,反而出现了师资力量浪费的现象,再也不会出现我们那个年代的“逸闻趣事”了。回首往事,虽然令人遗憾,但新的生活和条件,足以使我们欣慰许多,起码我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会重温那个年代的“艰辛”和“贫乏”了。
第三篇:《新来的李老师》影评
影片中的几位老师可以说是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代表,我能感受到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爱护学生。但是,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三位老师在教育思想上的差异。
首先是校长,片中杨校长让人印象深刻,他那和蔼,亲切的面容以及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学校来关爱学生的形象让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为之动容。然而在教学中,他却一直固守着上一辈的老旧观念,死读课文,课堂中也像古时的教书先生一样只自顾自的“传道授业”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
其次是姚老师。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个爱学生却刀子嘴豆腐心的好老师。她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老师一样,由于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从而转化为着急焦虑,以至于最后以一种很极端的状态展现在课堂上。孩子都是有“孽根性”的,老师越是凶越是厌,他们就越是“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将与老师“斗智斗勇”当成是很愉快很有乐趣的事情。另外,姚老师的另一重要问题也是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根本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何谈学校效果了。
最后要提的就是李青老师。她活泼乐观,不怕挫折,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反省自己。在教学方式上主张“快乐教学”,提倡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思想过于理想化,她天真的以为寓“学”于“玩”中,是让学生又能拥有完美童年又能学好文化知识的好办法,但她没有把握好“玩”的度。比如片中她跟学生上的第一节课中就说:一节课有40分钟,你们尽快把古诗背好就能争取到更多玩的时间。这种方式根本无法端正学习态度,甚至认为学习就是一种任务。
片中几位教师性格各异,教学个性鲜明,却毫无共性。这种现象导致的最后结果就是:学校的期中成绩排名全市倒数第一。
我认为对于同一个群体的教学,不管是一个班级还是一个学校。协调好教师间的“共性”与“个性”是很重要的。
先说“共性”。老师的教学思想、方式不统一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教师群体间的不和谐,就像片中姚老师和李青老师的那段分歧一样。这一影响紧接着就会扩散到学生群体中,因为老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而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因而教师间思想上的不统一必然导致学生的思想混乱、学习效率低下、也可能会产生偏科、厌学等现象。
再谈谈“个性”。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的背景下,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是必然的。其实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是促进群体发展的强劲动力。它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达到共同成长。就好像片中刚开始,杨校长简直就把李老师看成了他们学校窘境逆转的大救星。因为每一位新来的老师就像是一股新鲜的血液,她可以给群体带来一股新的思潮,从而带动对于旧观念的研讨反思、推陈出新,以此循环。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力的协调好教师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做到从各教师的个性中找出最适合所处群体发展的精华部分,然后吸收融合成大家都认可的共性。最后以这一共性来推动学生群体的大力发展。
影片的结尾是让我们很欣慰的,经历了“倒数第一”的沉痛打击,每一位老师都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并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议中每一位老师都阐述了自己的教育“个性”,以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大家积极讨论,最终集各家之长“研发”了一套切合他们学校实际的真正的“快乐教学”方案。并且成效颇大。影片结尾,学校从倒数第一栖身与正数第二就是这一方案成功的最好证明。
第四篇:《新来的李老师》观后感
《新来的李老师》观后感
今天我在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了一部电影《新来的李老师》,这部影片是根据真情实感来改编的故事,讲述了一名从大城市到偏远同村支教的大学生李青怎样用自创的一套“快乐教学法”改变一所思想保守滞后的小学,同时自己也被这所朴实可爱的学校所改变的故事。
影片的开头就非常有趣。大学生李青为了保研到一个破旧的乡下小学支教。这学校只有三个老师。可是李老师只把教育当做游戏,认为只要同学们开心就好,于是就把同学带出去上课,并且在上课时李老师还在吃棒棒糖。一节课有40分钟,李老师就只让他们背一首古诗,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结果遭遇到姚老师的反对。没有耕耘怎么会有收获呢?太堡村学校在期中考试中考了全县的最后一名,原以为派来支教老师会使学校里同学们的分数有所提高,这样就不会和其他学校合并了。但是,却让杨校长大失所望。校长也因此喝闷酒,旧病复发而住院。为了让学生们成绩好起来,学校改变了教学方案。李老师为了鼓励小瘦能考到重点中学以学京剧使压力化为动力,后来经过大家努力,学校终于考到了全县第三,父亲也感到欣慰,小瘦也梦想成真,和老师去城里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与真诚。姚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感到伤心。而李老师为了实现同学的理想,也放下了城里人的架子,希望小瘦的父亲能够体谅,因为他知道童年对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当然,每个老师不会不爱自己的学生。我还觉得李老师虽然捉住了孩子们的童心,却没有使同学们的成绩降下来。看了电影,我希望身边有一位能理解孩子,关心孩子的好老师。我也希望有快乐的学习生活,不过我的身边已经有了好几位好老师,只希望压力能化为动力使我更上一层楼!
难道不是吗?这就是我们学生向往的生活!每一个人在幼年时都会觉得童年是美好的,他们都不会让自己的童年被淹没。
上海闸北区永和小学五年级:汪彤
第五篇:新来的李老师观后感
观《新来的李老师》有感
观山湖二小徐莹
继《飞扬的青春》影片之后,我又观看了另一部关于支教教师的电影——《新来的李老师》。这部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讲述了从大城市到偏远乡村支教的大学生李青怎样用一套自创的“笑脸教学法”改变一所思想保守滞后的小学,同时自己也被这所朴实可爱的学校所改变的故事。影片的开头就非常有趣。大学生李青为了保研到一个破旧的乡下小学支教。这学校只有三个老师。可是李老师只把教育当做游戏,认为只要同学们开心就好,于是就把同学带出去上课,并且在上课时李老师还在吃棒棒糖。一节课有40分钟,李老师就只让他们背一首古诗,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结果遭遇到姚老师的反对。没有耕耘怎么会有收获呢?太堡村学校在期中考试中考了全县的最后一名,原以为派来支教老师会使学校里同学们的分数有所提高,这样就不会和其他学校合并了。但是,却让杨校长大失所望。校长也因此喝闷酒,旧病复发而住院。为了让学生们成绩好起来,学校改变了教学方案。李老师为了鼓励小瘦能考到重点中学以学京剧使压力化为动力,后来经过大家努力,学校终于考到了全县第三,父亲也感到欣慰,小瘦也梦想成真,和老师去城里了。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热爱,与真诚。姚老师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感到伤心。而李老师为了实现同学的理想,也放下了城里人的架子,希望小瘦的父亲能够体谅,因为他知道童年对一个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当然,每个老师不会不爱自己的学生。我还觉得李老师虽然捉住了孩子们的童心,却没有使同学们的成绩降下来。看了电影,我希望每个孩子身边都能有一位会理解孩子,关心孩子的好老
师。也希望孩子们都可以有快乐的学习生活。
想起小时候我的身边的确有好几位好老师,虽说我今天并没有多大的成就,但是我庆幸自己在这个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社会里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有一颗善良充满爱的心,而没有被大环境影响甚至变质,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这些老师成就了我的今天,而我也延续了他们的明天,我希望自己可以带着上一辈人的梦想,领着下一辈人一起出发,我也希望在多年以后,仍能有学生在他们的文章中说“小时候有一位X老师,给了我帮助,让我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