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15: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第一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农村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低值得关注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呈现严重的老龄化、文化素质低队伍结构不合理,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境地。因此,配备一支结构合理、文化素质高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对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本情况

1、干部队伍年龄偏大。调查中发现有近80岁老人还在工作一线。由于党员干部年龄偏大,个别党员的理想信念、接受新鲜事物和理解党的方针路线存在一定偏差,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2、领导班子后继乏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农村务农的人一般都在50—60岁老年人没有入党的愿望,有的村好几年都没有发展新党员。

二、原因分析

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宏观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人口寿命大大延长,我国开始呈现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随着城市化发展一些年轻人入驻城区,农村剩下的全是孤寡老人。

2、家族势力影响村级建设。个别村存在家族势力庞大,推选一位本

家族有威望老人进入村级队伍。希望在以后事情上给予照顾。个别村存在乡霸、村霸、文盲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一年都不上班,转空饷,给村民办事带来极大不便。用不正当手段迫使村民代表、小组长签字随意处理村级财产。

3、基层干部本身工作压力和待遇是直接缘故。首先,债务多,工作重,压力大。由于农税免收,加上村级一些历史债务遗留问题,使得村级债务越来越多,成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另外,一些新农村建设项目需要村级匹配一定资金,由于农民对事情认识不同自筹难度很大。使得基层干部感觉到压力巨大,身心疲惫。

其次、经济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到位。村干部平均年工资3000—4000元,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都没有落实,生老病死不能得到照顾。干部基层工作达不到一定的年限,退休后没有任何待遇,组织上不能解决后顾之忧。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中专、高中生,看到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也不愿意加入组织和基层干部队伍中来,造成后备干部短缺。

三、主要措施。

1、完善用人激励机制。一是进一步明确村干部任职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和职数,规范村干部选拔任用和工作管理制度,要不定期进行考核、规范。公安机关应严厉打击乡霸、村霸通过不正当手段已达到进入村级领导班子的想法。二是为切实提高村干部的待遇,稳定村干部队伍,实行财政划拨专项经费,确保村干部报酬,通过年终评比、群众走访等形式根据各村的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在保证村干部报酬收入的基础上,出台一些激励办法,评比“优秀党支部”和“十佳村干部”,享受有关优惠待遇,按其参加工作年限确定工资。使其工资达到同年工龄一般乡镇事业编干部工资70%。三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把考核村干部的情况与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等结合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培养后备干部力度,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一是加大选派干部力度。从乡镇选派文化素质高,有专业特长,整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通过老带新的方式,一方面鼓励年轻干部充分发挥信息灵、路子广、办法多的优势与老干部经验丰富等特点。根据各村的优势确定加快经济发展的路子。另一方面,选派到村任职的干部在政策、法制观念上都比较强,加之与村民无宗族、邻里、亲友关系,处理问题公平、公正,干起工作来比较超脱。

第二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

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培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

——东风镇组织委员朱晓国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工程,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事关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事关党的执政根基的稳固。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使命,切实承担起建设一支新型农村党员队伍的历史使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骨干力量的意义

近年来,围绕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改革举措不断深化和创新。但是,由于社会的转轨和变化,也使农村党员队伍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就是为了积极适应农村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整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管理形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新农村基层党建的规律和方法。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建立以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新格局。实施党员队伍建设工程,体现了对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成果,特别是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

1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整合利用,使之形成一个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机制更加健全、措施更加有力的系统工程,进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体现了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基层党的建设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体是农民党员,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些要求,是我们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的基本内涵

1、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机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

一是要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自觉行动和实际能力。

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

三是加强农村党员经常性的党章学习教育,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长效机制,始终不忘以党员标准和

党员应当履行的义务来对照自己,使党员的党性得到锻炼,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三、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的基本途径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指导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纳入农村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并把抓落实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2、加强目标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每年都应认真研究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的总体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对乡、村党组织实施这项工程在内容、活动方式、检验标准、考评程序和奖惩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镇党委加强对村党组织实施队伍建设工程的具体检查和指导,按时组织考评验收。村党组织应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实施意见”认真抓好落实。总之,通过实行目标管理,形成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

3、加大党建投入,健全物质保障机制。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的落实,不但有赖于“组织有效覆盖,上下工作关系顺畅”,还有赖于一定的物质投入,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的物质保障能力。如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尽快做到村村有活动阵地;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和离退休村干部福利待遇保障制度等。

4、加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

农村执政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程归根到底要靠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抓落实。为此,加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建好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应突出抓好选优、提能、考绩三个方面。选优,就是通过发扬党的民主,完善基层选举制度,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干部选进乡镇领导班子。提能,就是运用集中办班、分类培训、远程教育、观摩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管理知识和实用技术,着力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考绩,就是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涵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通过考核,真正把那些扎根基层、坚持科学发展,创造了经得起实践检验并得到群众认可的政绩的干部推荐选拔到农村基层领导岗位上来。

第三篇: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作为基层党委书记,工作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如何在基层工作好,加强基层建设,把问题解决好,我认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关键,我所在的乡是一个纯藏区乡,全乡人口2768人,居住在高山峡谷地带,村寨极为分散,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一个乡,没有企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一个贫困乡,全乡人均收入2760元,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群众意识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基层组织,但是我乡原来基层组织全乡农村党员不足30名,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40多,80%党员年龄偏大,党员的发展及延续存在严重断档问题,村上的主要干部都是50多岁的,这样一个基层组织对于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是明显不合适的,如何改变现状,在依靠现有组织的力量在基层发展和壮大组织组织队伍是摆在我们班子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经过班子调查研究得出:

第一,要发展基层组织就必须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一切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滞后的藏区,加快农村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加快农村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人员高度重视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与三老干部,村组干部交心谈心,向老干部认真请教,切实找准问题所在,一方面加强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通过对村两委会制度的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

斗力,充分发挥乡党委对村级组织的领导作用,为各项政策的实施执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二,选好配强支部一班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实践者。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要使广大农民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就需要有一个团结务实、廉洁奉公、开拓创新的村级领导班子来带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础的落实群体。因此,要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建设一个好班子,特别是选好一个好书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因此,在村级组织换届之前,我们严格把好村支部书记关。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工作要求,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放在首位,支部书记人选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在后继人选缺乏的情况下,还是动员了年近花甲的老书记挑起工作重担,同时为今后工作的需要加强了后备干部的培养,通过民主推荐,最少按照一个岗位两名后备干部的要求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我乡三个村,建立了一个16人的后备干部队伍,这批人员是加强教育、管理和培养重点。

第三,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我们的党员队伍不仅人数少,而且呈老龄化,普遍都是属于三会人员,最高学历的只是读过初中,所以说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农村党员队伍是

农村党建的基础,是党支部发挥核心作用的基础,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将党员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将增强农村党员队伍活力,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是壮大党员队伍。针对党员队伍人员少的情况,我们通过走访,了解党员发展不起来的问题,群众对党组织的认识不够,对于加入党组织没有深刻认识,所以我们在群众中加大了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诚信,另一方面依靠老党员、老干部,将农村的青年逐一摸排,考虑到我们曾经经历了一场特殊时期,我们严把党员入口关,在了解的过程中将政治素质纳入重要考虑范围,将三老干部子女纳入优先考察对象切实把责任心强、有开拓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使之成为党外积极分子,对符合党员标准的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把那些年富力强、有一定经济头脑、具备一定科技文化知识的在乡知识青年、充实到党员队伍及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彻底改变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人数减少的状况,每年发展党员在8-10名,现有农村党员43名,大专文化一名,初中文化四名,妇女党员7名,最小年龄30岁,通过加强党员发展,为基层组织加强了新生力量,也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政权基础。

二是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和教育。在加强党员发展的时候,考虑到地区因数,党员的学习教育不足,在驻村干部、驻村大学生的协助下,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农村书屋等资源加强党员,青

年的学习教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紧密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培训、教育,强化对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本领,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三是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农民队伍的深刻变化,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准确把握农民群众阶层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精神需求复杂化的新特点,摸清社会舆论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站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和困惑,认真分析和研究,按照“一线工作法”在解决农村群众实际生产生活困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化解矛盾,理解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我们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很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对政策法规不熟悉,对国家政策理解不透彻,容易出现盲目蛮干,甚至与党的路线方针背道而驰的现象。因此,我们加强对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约束和监督力度,规范监督机制,推进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村级政务公开,将乡村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全体群众监督之下。对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的具有

可操作性和约束力较强的监督运行机制和措施,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通过两年基层组织的建设,我乡党员队伍长大了,老龄化的现象也在逐步改善,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现在各项惠民政策越来越好,越老越多,我们抓住这个契机,使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越来越好,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基层组织的建设,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健身提供一个坚强的保障。

第四篇: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尤其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

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支部建在村上,这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在农村执政基础之深之牢的根本所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联系、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维护,“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最终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就能够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和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适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民增收是核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上下功夫。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基地和主导产、业等设置产业党支部,把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农村经济组织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结合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不断改进村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和完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办法,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继续做好选派干部到村任职的工作。我省近年来分两批选派9000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相对贫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这一做法要总结完善、继续坚持。要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和“双强

型村干部”培养计划,既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更要注意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积极探索在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适应“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群众创造生产、生活的良好环境。农村党员干部要牢记“八荣八耻”的要求,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广大农民群众作出表率。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注重开展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现,集中体现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将住宅改造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卫生设施、教育设施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要求。

适应“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激发活力、促进和谐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发展力量的重要途径。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有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来。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一步疏通和拓宽民主渠道,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保障党员能够切实行使民主权利;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总结运用基层的创新成果,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要改进群众正作的方式方法,善于通过启发教育、民主协商、示范引导等方法推进农村工作的开展,自觉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等手段解决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切实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探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他们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五篇:提高党员干部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高党员干部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凝聚力又称内聚力,本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分子间距离越小,凝聚力就越大。引申到党员干部自身,可以理解为一种凝聚意志、团结人心、集中力量,并以此为手段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群众是根本力量,党员干部是其骨干力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

强大的凝聚力,事关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党员干部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内涵,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凝聚力。

一、要深刻认识提高凝聚力的立意取向

思想高度决定工作力度。提高凝聚力,必须首先解决“为什么”的思想认识问题,深刻认识其立意取向。

1、提高凝聚力是做好当前工作的迫切需要。建设新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但可以归纳为改革、发展与稳定三个方面。首先,改革需要提高凝聚力。改革表现在机制和制度上的变更,根本在于利益的调整,要顺利推进改革,必须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努力调和相互间的矛盾,尤其是要防止散、乱、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凝聚力,并以此为基础,始终把各个方面的群体团结在一起。其次,发展需要提高凝聚力。发展需要整合资源,需要形成合力,需要全面推进,需要党员干部既给人民群众当好领头人,又要实实在在地团结群众,共同奋斗。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凝聚力不行。再次,稳定需要提高凝聚力。维护稳定,既要有强制力作保障,更要有凝聚力作基础,党员干部不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不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主心骨”,说话就会无人听,做事就会事倍功半,推行的工作就不会得到拥护,维护稳定就难以达到目标,做好各项工作就会失去基础。

2、提高凝聚力是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内涵。凝聚力是先进性的集中反映,保持先进性,体现在扩大影响力、增加吸引力、增强凝聚力。提高凝聚力是保持先进性的基本内涵,没有凝聚力,不受群众欢迎,再先进的思想、理念、作风,也只是一种错位的先进,也就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先进”。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凝聚力,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政治“核心”,才能真正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份光”的作用,也才能真正彰显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3、提高凝聚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社会需要和谐,和谐需要有序,有序需要统一,统一需要凝聚力。当前我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发展处在“分岔路口”,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完成这一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党员干部本身,还必须要依靠党员干部去带领和团结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在这一大背景下,努力提高凝聚力,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凝聚、集中全国人民的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要准确把握提高凝聚力的内在要求

凝聚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有着丰富的内涵,提高凝聚力,必须弄清“做什么”的概念内涵问题,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

1、要提高道德上的感召能力。感召能力,实质上是一种感染、感动、召唤的能力,是凝聚力的一种重要表现。我们常说某个党员干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就是一种强大的感召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权力的强制力量,而是一种强大的道德、思想力量。只有提高感召能力,才能使周围的同志自愿地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接受建议,自觉地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工作。

2、要提高精神上的支撑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凝聚力,就是要成为某一群体某一方面的凝聚核心,在特定时候能够支撑群体,做到信仰坚定、意志统一、不会涣散。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有当人民群众先锋队的勇气和能力,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身作则。要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精神支柱作用。要能够为人民用好权、执好政、带好头,能够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带领和支持人民群众发展、致富。

3、要提高工作上的协调能力。凝聚力与综合协调能力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提高协调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成为凝聚核心,从而产生和提高凝聚力,反之亦然。因此在现实工作中,提高凝聚力必须要努力提高协调能力。

4、要提高交际上的团结能力。团结不仅仅是一种主观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凝聚力的标志。党员干部要凝聚团结人,提高凝聚力,必须努力提高团结人的能力。要有宽广的胸襟,能容人之短,不嫉人之长。要有正直的品格,公正处事,公平办事。要有良好的修养,德行高尚,品行端正。

三、要始终坚持提高凝聚力的科学方法

提高凝聚力,不是简单地多结人缘、结好人缘,更不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没有终南捷径,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解决“怎么办”的方式方法问题,始终坚持科学方法。

1、要以锤炼品格为基

础,凭人格做人。一是要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动人。要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努力养成良好的工作、娱乐、生活习惯,追求真善美,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反对一切社会丑恶现象。要善于用心灵与人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持续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二是要用无私的行动去激励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党员干部为人处事要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在工作中要多讲大局,多讲奉献,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在困难面前抢先一步,在利益面前后退一尺,事事处处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无私行动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三是要用高尚的人格去启迪人。“人格的力量是伟大的”,焦裕禄、孔繁森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被人称颂和追随,首先在于高尚的道德风范,他们光辉的道德实践,既丰满了自身的形象,又凝聚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影响和指引着一批批的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向他看齐,实质上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进而对人们产生不可估量的感染力和推动力。党员干部要在人格的定位上选准高尚,认清使命,加强修养,形成强大的感召力量,用高尚的人格启迪人,教育人,促进人,凝聚人。

2、要以锤炼党性为重点,凭官德做官。党是以党的宗旨、纲领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凝聚人心的,因此,党员干部要提高凝聚力,必须以党性锤炼为重点,凭官德做官。一是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崇高的目标提高凝聚力;二是要牢固树立组织观念。要严格按组织原则办事,不搞小圈子,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勤政务实,任劳任怨,用过硬的作风提高凝聚力;三是要牢固树立纪律观念。要坚持从严律己,慎独慎微,尤其是要坚持廉洁自律,以廉养德,以德树威。同时还要敢于和违法违纪活动作斗争,用严明的纪律提高凝聚力。

3、要以锤炼能力为关键,凭本事做事。做给别人看,才能带领别人干。党员干部碌碌无为是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的,必须以锤炼能力为关键,努力提高各方面“本事”,用能力凝聚人。一要努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尤其是要努力协调好个人与集体、公平与效率、个别与一般的关系,要摆正自身位置,努力寻找各方面利益的平衡点,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二要提高整治社会阴暗面的能力。尤其是要善于从群众最关心、最痛恨、最需要解决的事入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三要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在了解群众上下苦功,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群众讲真话,讲实话,多了解实情。要在教育群众上下苦功,善于把教育群众同促进群众得实惠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树立形象结合起来。要在掌握群众上下苦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努力改进作风,不断提高凝聚力,以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下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障(5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集......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内涵是: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一五”期间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贯彻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和谐社会,全面达小康进而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有的放矢

    文章标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应有的放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

    20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城建局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区城建局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正主力军。只有维护好农民的主体地位,遵循“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很关键的新的政策。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 “生产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