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X村位于托依堡镇政府驻地西北直距4.7公里处,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96户,1307人。2004年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村集体资产负债累累,村集体机动地管理混乱,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致使集体经济的负积累,村干部的工资常年得不到兑现,出现“撂挑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全村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新了以民主管理为突破,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以“清财、理财、生财”为着眼点,加大对机动地的清理、整顿、规范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彻底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全村共清理机动地1200亩,规范机动地860亩,清退、清理欠款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余万元。
一、逼出来的思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XXX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我们XXX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三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换句话说,没有一方的稳定谈何发展,集体经济怎能得以壮大。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XXX,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针对村务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健全的问题,制定了《村务公开暂行规定》;针对村民反映问题渠道不畅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议事规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并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对这些制度加强反馈,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一方面征求上级的意见,另一方面印发全体村民代表反复酝酿讨论,征求修改意见达40多条,获得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一致首肯,并于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会上通过。
(二)运行创新,一张通用笺管好村务活动。我们认为,村级民主管理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村干部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村级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动。然而村干部怎样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可记可查可阅可存的方式。为此,我们以“五事”活动为中心,科学设计印制了“通用笺”并高标准制作了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等10个文件夹一切村务活动,全部使用通用笺,一改过去干部从事村务管理活动说过撂过,或干部记在本本上,装在提包里,杂乱无章,难以保存,不便公开的弊端。与此同时,通用笺具有四种功能:一是规范记录功能,设计有事项、摘要、处理结果等栏目,真实反映村务活动全貌;二是合同协议功能,如集中议事,对形成的决议,干部和村民代表均须在通用笺上签字,具有合同协议性质,干部和村民都须执行;三是监督督办功能,如办理某一事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通用笺上均写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办事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据通用笺查询督办;四是存档备查,为村务管理提供真实依据。截至目前,我们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放着通用笺,所有村务活动随说随记,已经成为我们村组干部时刻不离的办公载体和工具。
(三)机制创新,一套好程序确保高效运行。机制是一切工作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同时它又蕴涵在事物运行的规范性程序之中。对此我们着重建立了四个方面的运行程序。一是财务审批程序,村组所有的财务事项发生后,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再报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审计,确认合法、合理、准确无误后入帐。对不合理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有权否决;二是村务公开程序,村组所有财务审批程序后,在每月5日前在公开墙上逐笔公开;三是村民议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项按照《村民议事规则》,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论,所作决议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原则,民主决策原则,紧扣主题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是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首先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对中标者村组必须在公开墙上进行公示。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构筑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规范性平台,确保了我村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四)评价创新,一张评价表强经民主监督。从一定意义说。我们村组干部既是村民的公仆,又是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负着高标准高质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为了提高村组干部的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借鉴民主评议干部和人大行风评议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评事中,组织村民代表对村组干部落实“五事”工作情况,让村民了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
三、干出来的效益
实践证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极具可塑性的溢满芬芳和甜蜜的社会性事业,虽然我村实施的时间不长,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村的社会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风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村集体经济得到积累。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自我们开展村级民主管理以来,我们干部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事事同群众商量;群众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事愿向我们干部说,有话愿对我们干部讲,长期以来形成的干群对立的坚冰被融化,过去群众“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全村出现了干群齐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谐新农村的生动局面。
二是凝聚了全体村民的心,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XXX现在是村风正、民心顺,全体村民紧紧团结在党总支周围,“干部振臂一呼,村民万众响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又回到了我们XXX大地。与此同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第一季度村组共集中议事26次,村民代表参加议事370多次,到会率95.3%;村民说事19件,提合理化建议27条,被采纳24条,村民代表参加与解决二轮延包以及各种问题35件,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完成。
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高了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现在在我们村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我们干部的口头禅:“有事找代表”,因为在干部心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干部的执政基础;另一句是群众的口头禅:“有事找干部”,因为在群众心目中,干部是他们的贴心人和公仆,这两句双向指代的口头禅,都集中反映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从过去务虚以现在务实的转变。据统计,第一季度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共81件,已办理了78件,占96%;全村维修渠道10条2500米,维修闸口5座,维修道路3条1670米,办啥啥成,办事事顺,充分反映了我们村组干部的执政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我们找到了“大治”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全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策,当场拍板,共同办理,杜绝了集体上访,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去年的上访代表李开付感慨地说:“如果以前村干部都象现在这样办事,我们也不会到北京、到省里去上访。”
五是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全村出现“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沟下说是非的少了,议论发展经济的多了;无事生非闹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挣钱的多了;摸牌赌博的少了,科学种田的多了。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创新式民主管理,民心得到凝聚,机动地的清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进展,切实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全村共清理机动地1200亩,较清理前增加980亩,清退、清理欠款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余万元。盘活了大量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2005年XXX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52.5元,同比增长312.5元,增长11.6。村干部的工作理念、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以“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载体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有了明显改进,由催种催收转变为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两年来,XXX村以“创新
第二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X村位于托依堡镇政府驻地西北直距4.7公里处,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296户,1307人。2004年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村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村集体资产负债累累,村集体机动地管理混乱,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致使集体经济的负积累,村干部的工资常年得不到兑现,出现“撂挑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全村工
作的正常开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我们痛定思痛,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探索创新了以民主管理为突破,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管理制度,使全村村务管理、决策、监督逐步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以“清财、理财、生财”为着眼点,加大对机动地的清理、整顿、规范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彻底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全村出现了社会稳定,村安民和,干群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全村共清理机动地1200亩,规范机动地860亩,清退、清理欠款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余万元。
一、逼出来的思路。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XXX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我们XXX村而言,一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到位,激发了农民种田热情,村民“争田争地真忙”,直接导致村民之间的利益之争;二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方式方法,村务不公开,凡事干部说了算,导致村民的抵触情绪;三是群众的民主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导致村民凡事追根求源讨“说法”。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问题;既有国家阶段性政策的调整,又有法律法规的空白;既有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弊端和工作失误,又有群众的过分追溯,如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导致村民集体上访风起云涌。挫折和失误教训了我们,痛定思痛,我们“两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广大村民的集体上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管理课,出现集体上访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仍然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可以说,过去多年延用的“干部决策,一呼百应”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只有还权于民,走民主管理的路子。换句话说,没有一方的稳定谈何发展,集体经济怎能得以壮大。我们走民主管理的思路,这是我们背水一战,保一方平安的唯一选择。
二、闯出来的路子
村级民主管理是一项新事物,贵在创新。怎样寻找村级民主管理的路子,在最佳结合点上破题,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村实际,以开拓创新总揽全局,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XXX,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
(一)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村级民主管理,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好制度。为此,我们首先从制定制度入手。针对村务管理无章可循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健全的问题,制定了《村务公开暂行规定》;针对村民反映问题渠道不畅的问题,制定了《村民议事规则》。在此基础上,我们并没有一蹴而就,而是对这些制度加强反馈,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办法,一方面征求上级的意见,另一方面印发全体村民代表反复酝酿讨论,征求修改意见达40多条,获得上级领导和全体村民的一致首肯,并于去年11月27日第25次村代表大会上通过。
(二)运行创新,一张通用笺管好村务活动。我们认为,村级民主管理是全体村民的共同行为,但更重要的是村干部代表全体村民行使村级民主管理的公共活动。然而村干部怎样去开展公共管理活动,必须有一个可记可查可阅可存的方式。为此,我们以“五事”活动为中心,科学设计印制了“通用笺”并高标准制作了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等10个文件夹一切村务活动,全部使用通用笺,一改过去干部从事村务管理活动说过撂过,或干部记在本本上,装在提包里,杂乱无章,难以保存,不便公开的弊端。与此同时,通用笺具有四种功能:一是规范记录功能,设计有事项、摘要、处理结果等栏目,真实反映村务活动全貌;二是合同协议功能,如集中议事,对形成的决议,干部和村民代表均须在通用笺上签字,具有合同协议性质,干部和村民都须执行;三是监督督办功能,如办理某一事务,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通用笺上均写的清清楚楚,一方面增强了村组干部办事的紧迫感和时效性,另一方面村民可依据通用笺查询督办;四是存档备查,为村务管理提供真实依据。截至目前,我们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放着通用笺,所有村务活动随说随记,已经成为我们村组干部时刻不离的办公载体和工具。
(三)机制创新,一套好程序确保高效运行。机制是一切工作高效运行的内在动力和保证,同时它又蕴涵在事物运行的规范性程序之中。对此我们着重建立了四个方面的运行程序。一是财务审批程序,村组所有的财务事项发生后,经手人必须在原始凭证上注
明用途并签字,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批,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核,再报办事处农村财务核算中心审计,确认合法、合理、准确无误后入帐。对不合理开支,村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有权否决;二是村务公开程序,村组所有财务审批程序后,在每月5日前在公开墙上逐笔公开;三是村民议事程序,所有重大事项按照《村民议事规则》,由村民委员会提出,交村民代表集体讨
论,所作决议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即政策法规原则,民主决策原则,紧扣主题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四是建设项目发包程序,所有项目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首先定出标的,再召开村民会议竞标,对中标者村组必须在公开墙上进行公示。上述四个方面的程序,构筑了我村民主管理的规范性平台,确保了我村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行。
(四)评价创新,一张评价表强经民主监督。从一定意义说。我们村组干部既是村民的公仆,又是村级民主管理的主角,肩负着高标准高质量搞好民主管理的重任。为了提高村组干部的为民服务办实事的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们借鉴民主评议干部和人大行风评议的作法,在每季度末定期评事中,组织村民代表对村组干部落实“五事”工作情况,让村民了解全村“五事”的工作全貌。
三、干出来的效益
实践证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得民心合民意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极具可塑性的溢满芬芳和甜蜜的社会性事业,虽然我村实施的时间不长,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村的社会面貌和村民的精神风貌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人均纯收入得到大幅度增长,村集体经济得到积累。
一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自我们开展村级民主管理以来,我们干部心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事事同群众商量;群众享有对村务最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事愿向我们干部说,有话愿对我们干部讲,长期以来形成的干群对立的坚冰被融化,过去群众“见了干部想发火,干群说话就吵架,干部办事就猜疑”的可悲局面已经成为历史,全村出现了干群齐努力,共同奔小康,共建和谐新农村的生动局面。
二是凝聚了全体村民的心,增强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在此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XXX现在是村风正、民心顺,全体村民紧紧团结在党总支周围,“干部振臂一呼,村民万众响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又回到了我们XXX大地。与此同时,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第一季度村组共集中议事26次,村民代表参加议事370多次,到会率95.3%;村民说事19件,提合理化建议27条,被采纳24条,村民代表参加与解决二轮延包以及各种问题35件,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任务完成。
三是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提高了村组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现在在我们村有两句口头禅,一句是我们干部的口头禅:“有事找代表”,因为在干部心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干部的执政基础;另一句是群众的口头禅:“有事找干部”,因为在群众心目中,干部是他们的贴心人和公仆,这两句双向指代的口头禅,都集中反映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实现了从过去务虚以现在务实的转变。据统计,第一季度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共81件,已办理了78件,占96%;全村维修渠道10条2500米,维修闸口5座,维修道路3条1670米,办啥啥成,办事事顺,充分反映了我们村组干部的执政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
四是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促进了全村社会稳定。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通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我们找到了“大治”的灵丹妙药。截止目前,全村第一季度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全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村民心服,大家如意;大事不出村,村民代表集体研究决策,当场拍板,共同办理,杜绝了集体上访,全村和谐祥和,社会稳定。去年的上访代表李开付感慨地说:“如果以前村干部都象现在这样办事,我们也不会到北京、到省里去上访。”
五是优化了环境,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发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使全村出现“三少三多”的可喜局面,即屋檐沟下说是非的少了,议论发展经济的多了;无事生非闹事的少了,外出和就近打工挣钱的多了;摸牌赌博的少了,科学种田的多了。
四、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创新式民主管理,民心得到凝聚,机动地的清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进展,切实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全村共清理机动地1200亩,较清理前增加980亩,清退、清理欠款后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余万元。盘活了大量资产,壮大了集体经济。2005年XXX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52.5元,同比增长312.5元,增长11.6。村干部的工作理念、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以“干部问事,村民说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为载体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他们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有了明显改进,由催种催收转变为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两年来,XXX村以“创新民主管理、壮大集体经济”,突出优势资源转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种植业、主攻畜牧业、大上林果业,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多轮驱动的经济发展好格局。
虽然我们在村级民主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集体经济得到壮大,但是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与此同时,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谨慎操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虚心学习其他村的先进经验,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继续矢志不渝地探索村级民主管理的规律,完善创新村级民主管理的思路,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为建设和谐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介绍材料
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巩固群防群治网络成果
达村现有村民小组2个,总户数120户,总人口520人,村级干部6人,集体耕地面积2509亩,党员16人,团员32人,后备干部6人,入党积极分子13人,民兵12个人,十户长10人。以前村里大小事无人问,无人管,社会治安极度混乱。自开展
“三支队伍”建设和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加强对“三支队伍”的管理力度,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深入发动群众参与“严打整治工作”,深化平安小区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全方位的“打、防、空”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建立完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把矛盾排查工作做到前面,把不稳定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一年来,该村无火灾事故,无群体性上访,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无一起刑事案件,得到村民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原创:wenmi114.com
一、加强对“三支队伍”的管理力度,增强对群防群治社会稳定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村党支部坚决推行“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及时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杜绝了个别党员、团员进清真寺做乃玛子的现象,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觉维护本村的社会稳定工作,自觉加入到村里的民兵组织中去。
二是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我村工作实际,在每个村设置了财务、计生、稳定、宗教、廉政、学习教育6个岗位,根据党员人数多少和党员自身长处进行岗位设置。根据能力强的无职党员人数和所设岗位数,灵活采取“一人多岗、多人一岗、一人一岗”三种方式,让那些已经享受了各种待遇的具有党员身份的退休干部和“三老”人员在党组织建设、维稳等村级事务中发挥余热。此举一方面使村里各项工作有人干,另一方面也减轻了镇村两级财力负担,同时也调动了村里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效果很好。三是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解决村党员干部老化、后继乏人问题。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上,一是严把资格审查关。大力推行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后备干部公示制,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把保证党员质量放在第一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入党积极分子、村级后备干部、优秀青年中择优入党。后备干部培养上,我村在返村学生、复退军人、农村手艺人、致富能手中筛选确定了6名后备干部,13名入党积极分子。制定3—5年培养计划,指定培养帮带人进行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组织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稳定工作在我们新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他们尽快投入到维护本村社会稳定的工作中来。平时给他们压担子、分任务,并加强了跟踪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汇报,建立健全干部成长档案,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不断巩固群防群治网络成果。
一是抓宣传,强化安全工作意识。为了加强依法治村的进程,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村“两委”在每月15日定期召开由党员、团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的“三支队伍”平安工作会议,同时,还利用墙报、横幅、标语、宣传图片等方式进行“四五”、“五五”普法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对打击“三股势力”重要性的认识,继续重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全力做好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地教育,团结广大群众与民族分裂主义作斗争。还在全村普及用电用火安全防范知识;加强对归正人员进行结对跟踪帮教,平时注意其动态,及时上门沟通,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抓落实,构筑要素整合力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员不断涌入,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同时也给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外来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严峻,村“两委”急群众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组建了一支由村班子带头,老党员协助,年轻党员、团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份子参与;投资3000多元,购买群防治安装备,配备了专用迷彩服、警棍、头盔、手电筒等;保证护村队员的工作经费,2006年村里落实8000元专项经费,确保了民兵小分队的正常工作。
三是抓建制,完善平安建设措施。第一,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工作班子,定期召开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协调会,每月研究部署开展各项工作;第二,对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逻、消防等有关安全防范的重大事项,以村民代表会议形式加以规范和解决;第三,对治安、民事调解、巡逻、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等各项工作,有记录、有台帐;第四,在全村开展安全文明家庭评选活动。2005年全村评出安全文明家庭105户,全年未出现“黄、赌、毒”和家庭暴力案件。
四是抓防范,增强群防联动效果。村白天有3名老党员负责全村的治安巡逻,夜间由民兵小分队不定期进行治安巡逻、设卡,去年,民兵队共出动夜间值班巡逻96次,总计出动
人数1052人次。
五是抓管理,增强安全服务能力。村还积极配合镇派出所做好外来人口的登记、发证,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注重内外兼顾,做到外来人口情况明,底子清,同时在民事纠纷上,在维护本村社会稳定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的职能作用,积极调处矛盾纠纷,确保了一方平安。
三、取得的成效
通
过采取以上措施,克西马达村目前稳定工作有了一个大的提高。建立了一个群防群治、上下联动的稳定工作网络新体系;形成了一个以“三支队伍”组成的民兵小分队、十户联防为基础,以情报信息收集为重点,以消除各种影响社会稳定因素为目标的稳定工作新局面。保证了社会面控的牢、宗教活动管的住、违法犯罪能预防。原创:wenmi114.com
第四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合理运用“加减乘除”,塑造“双满意”形象
xxxx乡位于县城东南23公里处,乡辖面积7000余平方公里,人口7179余人,共有22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11个。有可耕面积25000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青贮玉米、苜蓿、豌豆、打瓜等农作物,其中xxxx村种植大棚蔬菜、xxxx村
种植适龄瓜果已形成规模。2005年全乡人均收入达xxxx元。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让党委满意、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主要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以此全方位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提升满意度,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
一、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执政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首先,乡党委成员积极贯彻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执政水平。我们把加强领导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思想政治建设上下功夫,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在知识更新上下功夫,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三比三看”活动:比学习,看谁的成绩好、业务精;比作风,看谁爱岗位、出实效;比工作,看谁思路新、效率高。大力营造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大力开展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学习,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努力解决农牧民群众关心的“两点”问题,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尤其是开展“双满意”活动以来,我们在开展常规性工作以外,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使农村旧貌换新颜,大力开展民心工程,实施自来水入户工程、村村通工程、农牧民素质工程等,不断加大自身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减少贫困党员,拓宽致富渠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减少贫困,首先是从思想致富入手,充分利用电教、远程教育设备及地区畜牧学校、县农广校等向贫困党员宣传致富经,同时,利用先富起来的xxxx大棚示范基地及养殖大户的示范作用,现场讲经,做到从意识中体会到“知识改变生活”的目的;其次,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从理论素质及技术素质来提高其发展能力,通过“党员带”、“支部帮”、“自己干”,切实做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第三是通过带动、学习、培养等方式,切实提高贫困党员种、养殖水平,加大其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其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和参与,激发其生产积极性,以达到凝聚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以“一帮一”、“一带三”方式扩大党员队伍,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
如何解决好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致富能力低和年龄偏高的“三低一高”问题是当年村级基层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措施,采取“三个注重”,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一是注重在具有较高文化的村干部、实用技术人才、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二中注重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学理论、学技术、增强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学双带”活动;不断完善农牧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激励上岗党员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管理村级事务,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注重将致富的党员推到一线,实行“以一帮一,以一带三”的方式,以实际效益向农牧民群众示范,同时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摸底调查,确定综合素质高的村级干部进行重点培养,鼓励其敢想、敢冲、敢干,并鼓励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党组织力量,使年轻有为的后备干部成为村级组织发展的生力军。
四、除去不良因素,实施“五包”,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五包”即一包支部班子建设,二包两委班子关系理顺,三包难点问题解决,四包重点工作完成,五包选准致富路子。一是抓好村级干部队伍素质升级工程。结合我乡实际,首先把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通过开展“三个培养”工程,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领富能力强的“三强型”村党支部书记。近两年来,我乡共派出18名村级干部参加中专学历教育。我们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00参加培训教育.二是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实施村集体“三个一”工程,发展和经营好集体资产;通过大力扶持一批科技种、养、加、销“能人”和“大户”,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带动辐射作用;通过成立大棚蔬菜、奶牛、打瓜等协会,实现“协会 支部 农户”,依托协会促进农村生产力合理配置,在做好富民工作的同时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把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村干部的硬指标;通过领导联村、部门帮村、富村带穷村等工作机制,促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尽快改变落后面貌;通过进一步健全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工作,在“节流”上下功夫。三是分类指导促进后进村整顿转化。一方面在增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把有致富经验、有经营头脑、有开拓进取精
第五篇:伊宁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创新发展形成联动合力
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伊宁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伊宁市按照基层党建“15663”工作思路的要求,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基础,以基层组织集中整顿为切入点,以构建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为目标,统筹城乡党建工作资源,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管理社区、维护稳定三大职能,夯实党在城市的组织基础,推动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做法是:
一、抓整顿促转化,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排查梳理分类确定整顿重点。市委高度重视后进基层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市委书记亲自安排部署。各街道结合年终考核,组织机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到各重点社区召开座谈会,认真研究分析“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群众骨干队伍发挥作用、履行维稳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组织软弱涣散、居务管理混乱、经济发展滞后、矛盾问题突出等类别,确定需整顿转化的社区。重点抓复杂区域“汉人街”片区的社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人员管控、治安乱点排查整治、治安巡逻防控等十个方面,制定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州市共抽调122名干部到社区蹲点帮助开展整顿工作。
二是加强基层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去冬今春,针对社区党支部书记能力弱的问题,选派6名优秀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对6个班子软弱涣散社区“两委”正职进行了调整,充实加强15个社区班子,对因工作责任心差、造成工作失
1误的25名社区干部给予效能告诫。继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基层干部工作,市委党校举办培训班10期,轮训社区干部1900余人。在全市挑选8名优秀社区党支部书记,开展“爱岗敬业”巡回宣讲活动10场次,激励社区干部增强敬业精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政治纪律教育,通过建立政治档案、党员干部作政治承诺、开展形势教育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每名党员、干部摆明立场观点,做到人人过关。加强以党员为主体的群众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各类积极分子的作用。
三是强化工作延续。按照州党委组织部要求,制定印发《伊宁市今明两年进一步加强后进基层组织整顿工作方案》,以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为重点的思想基础,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重点的制度基础,以增强基层实力为重点的保障基础,利用今明两年时间,着力加强14个后进社区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同时,与整顿转化工作相结合,在全市街道社区开展“五星级”党组织和“六型”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抓管理促整合,为推进区域党建工作格局创造条件 一是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做实做细社区党组织实体化管理工作,印发了《伊宁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在现行包巷包户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居民居住区(平房区、楼栋区)、物业区、商业区等不同类型区域,将社区工作人员编制成若干个管理小组,转变单独入户工作模式为小组集体管理模式,形成以社区党支部领导、若
干个管理小组各司其责、巷道长和居民小组为补充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根据辖区党员数量,在每个网格都建立党组织。目前,全市89个社区共划分386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12个、网格党小组374个。
二是共同召开民情恳谈会,合力解决辖区内的热难点问题。确定每个月的15日-17日为基层“民情恳谈日”,社区党组织组织居民召开民情恳谈会,邀请名誉主任和辖区单位领导参加,广泛听取民愿民意,解决群众诉求难题。社区干部每天入户走访,认真听取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在社区晨会、例会时向党支部汇报。每次会议尽可能邀请未参加过的人员,争取通过一年的时间,让每户居民家庭至少1人参加恳谈会。对各族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专题研究,制定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抓落实。
三是统筹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经济。依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火种计划”专项资金拓宽社区财源,社区组织积极与辖区单位、商业网点、致富带头人对接协商,统筹辖区可利用的场地、培训人员、特色经济等各类资源,开发商铺、停车场、购物超市、旅游手工艺品加工等创收项目,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各街道社区组织上报增收项目达19个。目前,通过州级“火种计划”项目扶持,墩买里街道新华西路社区开办手工艺品加工项目,既带动了居民就业,又为社区集体创收,实现“双赢”。
三、抓协调促联动,规范区域党建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上下协调统筹推进的工作体系。在州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积极推行四套班子领导及部门领导担任
居委会名誉主任和州市部门包联社区工作,28名州市四套班子领导担任居委会名誉主任,258个州市部门包联社区,定期到基层调研指导,了解掌握基层工作情况,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基层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市委组织部建立并落实组工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每个科室联系1-2个街道,每名干部联系2-3个社区。州、市党委的高度重视,为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形成了高位推动、以城带乡、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截止目前,在名誉主任和市直部门的协调下,为社区提出工作建议209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28件,帮扶资金达200万元。
二是建立双向互动齐抓共管的制度体系。市委实行部门联动抓基层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每季度组织城建、民政、计生等与基层工作、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35个市直部门召开联系会议,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建立社情民意快报快办工作机制,对基层党组织无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经分类整理后,转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目前,共收集社情民意2812条,整改落实2320条,占83%,及时化解群众上访43件。
三是建立保障到位促进落实的党建责任体系。基层党工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建工作通报会,市委组织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汇报会,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实行月抽查、季督促、年终考核,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将考核成绩与评先选优、干部使用挂钩,形成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