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二、命题依据
本课程期末考试以本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说明和文字主教材《领导学基础》(李成言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命题依据。
三、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1.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2.试题采用五种形式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4,共2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共10分;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共10分;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2,共20分;
论述题(含案例分析)——每小题20分×2,共40分。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
四、答题要求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一般来讲只答基本定义即可,不必阐释、论述、举例说明。
完成的作业名词解释题中存在的问题:名词解释题不注意审题、答题不规范,过于繁杂,如:1.矩阵式——有同学答: 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优点是:机动、灵活,可随项目的开发与结束进行组织或解散;由于这种结构是根据项目组织的,任务清楚,目的明确,各方面有专长的人都是有备而来。因此在新的工作小组里,能沟通、融合,能把自己的工作同整体工作联系在一起,为攻克难关,解决问题而献计献策,由于从各方面抽调来的人员有信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增加了责任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促进了项目的实现;它还加强了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和信息交流,克服了直线职能结构中各部门互相脱节的现象。缺点是: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大于权力,因为参加项目的人员都来自不同部门,隶属关系仍在原单位,只是为“会战”而来,所以项目负责人对他们管理困难,没有足够的激励手段与惩治手段,这种人员上的双重管理是矩阵结构的先天缺陷;由于项目组成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原单位,因而容易产生临时观念,对工作有一定影响。
正确答案: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
2.文化生态学——
有同学答:文化生态学是就一个社会适应其环境的过程进行研究。它的主要问题是要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内部的社会变迁或进化变革。但是,它还结合变革的其它过程来分析这些适应。这一方法要求对社会和社会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行考察。文化生态学与对社会现象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其它方法有区别,但并不排斥它们。这些方法把它们的特殊问题一比如聚落形态、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置于一定地理区域内复杂互动现象的广阔背景下来看待。解释的系统陈述(explanatory formulation)甚至包括与社会现象相关并反过来影响社会适应的疾病发生率。生态学的这种现代概念很大程度地取代了诸如“都市”、正确答案: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然后再提供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要求考生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答单项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或熟悉内容,或明白原理,或分析推敲,都可能找到正确答案。很多单项选择题是针对教材上的原话而命的题,如果对教材读得很熟,一下子就能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答案。如果一时把握不准,就需要进行分析、推敲、比较、排除,最后一般也能找到正确答案。
如: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B)。P13B.社会属性
(三)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是属于客观性试题,答案是惟一的、固定的。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要大于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是提出一个问题来,备选答案一般是五个,而且不止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具体到每一个小题上,正确答案至少有两个,也可能是三个四个,最多时五个答案全部都是正确的。答题要求规定: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该题均无分,这显然增加了答题的难度。多项选择题的数量没有单项选择题那么多,每小题一般是2分,因而在卷面总分中占的比例不大。做多项选择题,也要根据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如能靠记忆回答当然很好,如未能准确记忆,采取比较法、排除法一一甄别,切忌凭猜测、靠感觉答题。
如:中国古代领导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ABD)。P22A.信民 B.富民D.教民
完成的作业选择题中存在的问题:不认真看题,只是死记硬背ABCD,不看内容
如: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得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P27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答题:一般的简答题,只要把相关的要点答好,说清楚就可以了(简明扼要回答即可),不需要展开论述。如: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P21—22(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完成的作业简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必要的展开
如: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答:①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②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党的一元化领导逐步发展为集权化的领导模式。③1966—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④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党在社会主义时期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领导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二大、十三大为改革领导体制确定了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党政领导实行分任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一部分成员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一般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定单位开始试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行政会议为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恢复行政领导的监督体系,重新设立国家监察部;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合并与城市机构的改革试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在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模式,建立乡镇政权等。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政治稳定。
参考答案:中国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阶段;(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2.辩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需要把握两点:一是要把判断结果写清楚,也就是判断对错;二是要进行客观、辩证和全面的分析,对于错误的观点要分析它错在何处、反映出对哪些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修正等等,对于正确的观点也要把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简要地阐释一下。
如: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P150(第五章)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智力等心理素质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到的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完成的作业辩析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判断,不解释。
如: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
学生答:此种制约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它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遏权力之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的实质是使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
(一)论述题
重在考察考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观点正确,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分析恰当。与简答题相比,要求回答的内容较复杂,除了要点正确、不能少,还要展开论述,否则不得论述分(我们的复习资料中有些论述题答案很多都是要点,同学们在回答是要适当展开)。如:1.结合WTO的要求,试述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前景。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
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
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
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
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
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
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需要将要点展开论述)
2.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P66—70(第二章中领导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问题)
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这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
(1)权力制约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核心是分权,并使不同的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以权力监督权力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一是由一种高级的权力监督低级的权力;二是平行权力层级之间的监督与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种机制可以存在于民主社会,也可以存在于专制社会,不过在两种社会中的分权制度和保障目的有所不同。
(2)道德制约机制:以道德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涵义是通过学习和教育的方法使社会或统治阶级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培养他们勤政廉政为统治利益或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的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的不良诱惑,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行使好手中的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侧重于事先预防,期望将问题解决在可能出现之前。
(3)权利制约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此种机制是民主社会所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他的主要涵义是,在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关系的基础上,恰当地配置权利,以使它能够起到一种限制、阻止权力滥用的作用。以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这一机制实质是公民成为监督政府的力量。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两种机制都属于统治体系的内部监督。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机制意在使公共权力内部的机构和官员实行相互的监督与制约,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机制在于培养官员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所要建立的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监督这是一种体现民主性质、与公民的民主地位相称的监督与制约。但是民主社会中这三种机制是可以相互并存、相辅相成的。舆论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民主性质的监督。
(二)案例分析题
考察的是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对大家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难度是比较大的。不过,大家也不必太紧张,不管案例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多变,它所考察的理论一定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大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是完全可以做好案例分析题。大家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和研究案例;(2)结合案例内容,提炼相关的理论知识;(3)在分析时力求全面、深刻,结合案例内容进行理论分析,既不要脱离理论、只谈案例本身,也不要就理论谈理论、脱离案例内容。
案例分析: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县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地面积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农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召开了两个会:一是智囊研究人员、咨询参谋人员会;二是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的会议。通过这两个会议,对全县农业企业的现状、山地开发的潜力及其可行性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详细的分析论证。井组织专门班子,以国土规划和农业区划成果为依据,拟定几个开发山区的方案,供县委县政府选择;最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综合比较各种方案的基础上,作出“开发山地资源,兴办农业企业,建立商品基地”的决策。同时组织专门班子制定出全县开发山地资源的总体规划,并且准备分阶段实施该规划。决策方案制定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将方案付诸实施。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山地开发资金,并实行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组织专门人员具体管理山地开发工作。由于该县决策正确,措施得力,因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县委县政府为什么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相关的理论知识:领导决策的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估与优选;慎重实施;追踪决策等。这个问题在教材第七章领导战略与决策,第三节领导决策的程序与方法中的第一个问题中讲述。)
案例分析县委县政府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科学步骤,从而决策有序,政策制定合理。首先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正确的行政目标;其次在确立目标后,又召开各方面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反复分析和论证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各种方案,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县委县政府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了具体政策,而且立即组织实施,因而获得成功。(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五、上述各种题型,会不会一题多用?有很多题型的变化?比如说,它既能做名词解释,又能做简答题。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方式来考察,自然会出现大家所说的“一题多用”的现象。但是不管题型如何变化,所考核的基本内容是不变的。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复习教材,掌握基本内容,明确题目要求,再了解一些答题的技巧和方法,相信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各种题型都能从容应对。
关于考试题型,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去认真领会。
六、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复习的参考资料,除了教材,主要是中央电大《领导学基础的期末复习指导》,同学们可以多看看,有什么问题,还可以随时提出,老师会尽可能地给予解答。
七、记忆方法为了使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记忆方法。
(1)关键词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很难一字一句都记住,这就需要提炼出关键词,记忆少量关键词要比记忆长篇大论的内容容易得多,但只要记住了这些关键词,就很容易回忆起相关内容。
(2)提纲网络记忆法即古人所说的“提要钩玄”,亦即我们平常讲的“提纲挈领法”,就是将主要内容编成提纲进行记忆。零散的知识,不便于记忆,要是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条理化,象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一样,就好记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各种各样的,不仅有纵的联系,也有横的联系。因此在记忆的时候,不仅要善于穿珠,还要善于把知识编织成网。运用这种方法,对提高记忆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3)图表记忆法记忆的材料越多,巩固就越困难,很容易张冠李戴,混淆概念。这时就要进行逻辑加工,将一些学习材料画成图表,使人一目了然,这样就易于记忆了。
(4)卡片记忆法将学习内容作成卡片,便于分类选取和携带,便于随时拿在手中进行记忆。
(5)争论、提问记忆法对需要记忆的材料,大家通过争论和互相提问,加深印象,帮助巩固记忆。尤其是在考试前,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收效更大。在学习小组活动时很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6)睡眠记忆法学习后马上睡眠会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回忆一下白天或前一段时间复习的材料,然后睡觉,第二天起来也会获得清晰的记忆,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会遗忘的。这是因为临睡前记忆或回忆学习材料仅受前摄抑制〈即前干扰〉的影响而无倒摄抑制〈即后干扰〉的影响。实验表明,睡眠后的记忆力比醒着不睡时的记忆力强。
(7)复习巩固记忆法记忆的最大问题是遗忘。为了避免或减少遗忘,经常复习,对已经记忆的内容加以巩固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8)变换环境记忆法当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强烈的反抗性,无论什么材料或事物一到脑子里就立刻被弹了出来,什么材料和事物也记不进去的时候,可以变换一下环境,比如从室内到室外,从教室到树林,由于环境的改变,头脑就会由纷乱中恢复过来,重新开始顺利地记忆。再者,改变环境之后进行记忆,也会有助于事后的想出,如果你考试时,一时想不出记忆的内容,但若能先想出在什么地方记住的,就可能引发出那些记忆的内容来。如果你是在开夜车强记,很难变换环境,那么你就换换姿势、换换用具等,即使是微小的变换,对你的记忆也会有所影响的。望同学们全面复习,重点掌握;
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水力学期末复习指导
《水力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说明
1.课程复习要求
本课程考试着重考核学员对水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水力计算技能的掌握情况。本考核说明对各章内容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考试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考核标准。
“了解”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凡是属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要求对它们的概念有基本的了解。
“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对待水力学基本概念,水流运动现象和基本理论的有关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要对相关问题能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掌握”是最高层次,凡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求学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能正确地分析水流运动并进行实际工程的水力计算,这是学习水力学最终目标,并将在今后专业课学习和工作中经常用到。大纲中的某些内容,要求掌握程度达到熟练。
2.试题题量比例、题型和结构
试题中各种能力层次的试题题量比例为:了解<10%,理解20~30%,掌握60~70%。
试题类型可分两类:基本概念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和应用计算题(包括计算题和作图题),以上两类题型的组成比例约为50:50。
二.复习内容和重点要求
第一章
考核知识点:
1.2.3.4.1.2.3.4.液体运动的基本特征,连续介质和理想液体的概念。液体主要物理性质:惯性、万有引力特性(重力)、粘滞性、可压缩性和表面力特性。量纲的概念。作用在液体上的力:质量力、表面力。了解液体流动基本特征,理解连续介质与理想液体的概念和在水力学研究中的作用。理解液体5个主要物理性质的特征和度量单位,重点掌握液体粘滞性、牛顿内摩擦定了解量纲的概念,并且能确定各种物理量的量纲。了解质量力、表面力的定义,理解单位表面力(压强、切应力)和单位质量力的物理意绪论 考核要求 律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液体的可压缩性和表面张力特性。义。
第二章
考核知识点
1.静水压强及其两个特性,等压面概念。
2.静水压强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水 静 力 学
3.静水压强的表示方法、单位和水头的概念。
4.静水压强的量测和计算。
5.作用于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6.作用在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
考核要求
1.2.3.4.5.6.理解静水压强的两个特性和等压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静水压强基本公式,理解该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理解静水压强三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及相互之间关系,强调真了解静水压强量测原理和方法,掌握静水压强的计算。掌握绘制静水压强分布图和计算作用在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图解法和解析法。掌握压力体剖面图的绘制和计算作用在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方法。空度的概念,理解表示压强的单位和位置水头、压强水头、测压管水头的概念。
第三章
考核知识点 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
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液体运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渐变流与急变流,流线与迹线,元流,总流,过水断面,流量与断面平均流速,一维流动、二维流动和三维流动。
3.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
4.恒定总流能量方程。
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考核要求
1.了解描述液体的拉格朗日方法和欧拉法。
2.理解液体流动的分类和基本概念,并能在分析水流动时进行正确判断和应用。
3.熟练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的形式和应用。
4.掌握恒定总流能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理解能量方法的物理意义、水头线图示方法和水力坡度的概念,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能量方程进行计算。
5.掌握恒定总流投影形式的动量方程、应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正确分析作用在控制体上的作用力和确定作用力及流速投影分量的正负号,能熟练应用恒定总流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方程求解实际工程中的水流问题。
第四章
考核知识点
1.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液体流动型态与水头损失
2.均匀流基本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达西公式。
3.雷诺实验,液体流动的两种型态(层流、紊流)和判别方法,雷诺数Re。
4.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和沿程水头损失。
5.紊流特征,紊流切应力的产生原因,粘性底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紊流流速分布。
6.尼古拉兹实验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
7.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经验公式—曼宁公式。
8.局部水头损失计算。
考核要求
1.2.3.4.5.理解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理解水力半径的概念。了解均匀流边界切应力方程和切应力分布规律,熟练掌握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达西公理解雷诺实验现象和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掌握液体流动的两种流态(层流、紊流)和理解圆管均匀层流的流速分布规律和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了解紊流特征、紊流脉动的时均处理方法和紊流附加切应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粘性底式。判断方法。层与边界粗糙度对紊流运动的影响,掌握紊流光滑区、粗糙区和过渡区的概念。了解紊流流速分布与层流分布的不同和原因。
6.7.8.理解尼古拉兹实验中沿程水力摩擦系数λ的变化规律,会确定λ的值,并用达西公式掌握曼宁公式,理解曼宁公式与达西公式的联系和适用条件。能正确选择局部水头损失系数,掌握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计算沿程水头损失。
第六章有压管道流动
考核知识点
1.管道的分类:简单管道、复杂管道,短管与长管的计算处理方法。
2.短管管道水力计算和水头线的绘制。
3.复杂管道水力计算:串联、并联和沿程泄流管的水力计算。
4.水击:水击现象、特征和分类,直接水击压强计算。
考核要求
1.2.3.4.了解管道的分类,了解短管与长管计算方法的区别。掌握短管与长管水力计算方法和水头线的绘制,掌握虹吸管、倒虹吸、水泵装置等典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理解水击现象、水击传播特征和分类,会进行直接水击压强计算。型管道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有关的安装高度问题。
第七章明渠恒定流动
考核知识点:
1.明槽水流分类和特征,明槽的几何特征。
2.明槽均匀流:明槽均匀流特征和形成条件,明槽均匀流公式,谢才系数C和糙率n,水力最佳断面,允许流速,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
3.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
4.明槽水流的三种流态和判别,弗汝德数Fr。
5.断面比能Es,临界水深hc和临界底坡ic。
6.水跃、跌水现象和流动特征,水跃方程和共轭水深计算,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确定。
7.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和棱柱体明槽水面曲线分析。
8.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计算。
考核要求
1.了解明槽水类的分类和特征,掌握明槽的底坡和梯形断面的水力要素。了解棱柱体渠道的概念。
2.理解明槽均匀流的特征和形成条件,熟练掌握均匀流公式,理解糙率n和容许流速在明槽均匀流水力计算中的作用和确定方法,掌握梯形明槽水力最佳断面的条件,了解综合糙率和复式断面计算方法。
3.掌握明槽均匀流水力设计的类型和计算方法。
4.掌握明槽水流三种流态(急流、缓流、临界流)的特征和判别方法,理解弗汝德数Fr的物理意义。
5.理解断面比能Es的概念和特性,会用断面比能判别明槽水流流态。掌握临界水深hc的定义和用hc进行流态判别,会进行临界水深计算,特别掌握矩形明槽临界水深计算公
式,掌握用临界底坡ic判别陡坡与缓坡。
6.理解水跃和跌水现象的流动特征,了解水跃方程,掌握水平底棱柱体渠水跃共轭水深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矩形断面明槽共轭水深计算公式。了解水跃能量损失和跃长的计算方法。
7.了解明槽恒定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形式,掌握棱柱体明槽恒定渐变流水面线分类、分区和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水面线分析和不同底坡明槽水面线的衔接。
8.掌握明槽恒定非均匀流水面曲线的分段求和法。
第八章 过流建筑物水力计算
考核知识点
1.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和分类,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自由出流、淹没出流。
2.堰流水力计算:薄壁堰水力计算,实用堰水力计算,宽顶堰水力计算。
3.闸孔出流水力计算。
4.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的水力计算。
考核要求
1.2.3.4.了解堰流与闸孔出流的流动特性,掌握堰流与闸孔出流的判别和堰流分类的判别。了解薄壁堰水力计算,熟练掌握堰流公式和实用堰、宽顶堰水力计算,了解实用堰堰熟练掌握闸孔出流计算公式 并能进行闸孔出流水力计算。理解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衔接特征和消能方法,掌握底流消能(消力池)设计方法。面设计方法,会选用流量系数、淹没系数等各种经验系数值。
第三篇: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2011、12、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占20%,包括网上记分作业、期中测验、学习表现三个部分。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由上海电大命题组统一命题,采取试卷库的形式。
二、考试题型、分值及要求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需准备2B铅笔、橡皮);
(二)连线题(用直线连接能够匹配的A组与B组项目,每项2分,共8分);
(三)是非题(判断命题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每小题5分,错误命题判断2分、改错3分,正确命题判断5分,共25分);
(四)论述题(共20分,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结构合理、叙述通顺;字体端正、卷面整洁);
(五)案例分析题(17分,要求:正确理解案例内容,选用合适的理论依据;分析时紧扣案例内容和所选择的理论依据,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三、复习指导
(一)不定项选择题:教材范围,参考附件客观题汇编
(二)连线题:教材范围
(三)是非题:教材范围
1、答题步骤
(1)按照题意找到教材相关章节;
(2)需对照教材内容找逐字核对题干;
(3)判断命题正误,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如用其他文字或符号回答一律不得分;
(4)仅对错误命题在“改错”处改正。
2、答题提示
(1)如题干有误,仅有一处错误;
(2)对错误题干,遵循“改少不改多、改前不改后”的原则;
3、例题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面向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错: 社会成员的助人意向 改为法律规定
4、参考知识点:
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民间组织,国家或政府只是补充。
社会保险的承办主体是企业。
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商业保险受社会保险法的法律约束。
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国民的关系。
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产生与20世纪20-30年代的英国,成熟于40-70年代,是介于自由资本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的一种思想流派或价值体系。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怡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融使用的货币资金。
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最低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其主要理念是将平等与效率相结合,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企业年金是企业依法为增加养老福利、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举办的社会保险。
医疗保险费是按照个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收入高者多缴,收入低者少缴,所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机会和水平与缴费多少有关。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美国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是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在国民健康保险模式中,公民看病时不需要支付医疗费用。
中国农村现行的医疗保险模式是以自愿形式的商业医疗保险为主。险
瑞典最早实行全民医疗保险。
失业就是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状态。
英国是最早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
一般情况下,多数国家规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算失业。失业保险津贴一般应低于最低社会保障金,这样才能刺激失业者尽快找到工作。
我国城镇企业失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最好的失业预防是不让失业发生,最好的失业补救是帮助失业者重新找到工作。技术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
工伤和公伤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法律上明确表明了我国工伤保险劳动者个人不缴费的原则。对职业病进行工伤认定时,只要确定该疾病是因职工的职业活动引起的就可以了。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表明法律覆盖范围内的用人单位是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
在我国,用人单位如果是风险较小的行业,工伤保险费率是不实行费率浮动制的。生育责任的承担者只包含女性。
“父育假”只属于父亲,假期是在母亲产假期间。
新中国的生育保险基本上是一种职工生育保险,其覆盖对象主要是城镇就业职工,未就业者不在覆盖之列。
我国现行生育保险制度规定职工个人需要缴纳生育保险费。
中国计划生育保障与诚镇职工生育保险属于一个系统。
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总体上完成了从“企业保险”到“社会保险”的新旧模式交替。广义贫困主要集中于物质的貧乏,通常是指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救助发展的“黄金时期”,救助机构大量出现。
世界银行在1990年采用了370美元作为衡量各国贫困状况的国际通用标准。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主要有二个来源,即财政拨款和市场运作。
在所有的贫困计算方法中,市场菜篮子法发展最早,方法最为成熟,与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目标具有一致性。
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把“社会福利”当做“社会保障”的同义词。
按照社会福利的受益对象来划分,可以将社会福利分为全民性社会福利与选择性社会福
利。被誉为“福利国家橱窗”的瑞士等北欧福利国家,均为高福利.全民福利国家。
儿童福利的目标取向应从过分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化向人性化和多样化过渡。在市场化改革大潮下,我国城镇福利性单位分配式住房制度走到了尽头。
社会优抚保障对象最狭义的理解是将军人.民警及其家属视为社会优抚的保障对象。社会优抚是一个与军人社会保障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国家明确规定:“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略高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社会安置,从狭义上讲,仅指对享受安排工作待遇的一部分退役官兵的安置。
我国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必须贯彻“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针。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表现出单位保障与国家救助相结合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完善市场经济的重要课题,社会保障进入市场化阶段。
1998年,国务院将农村社会保险管理职能划入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实行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
2001年国家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将扶贫工作的重点从以县级瞄准转向村级瞄准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扶贫目标的精准性和扶贫的效果。
社会保障管理的客体是社会保障目标和任务。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回答的是“谁来管”和“怎么管”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采取的是以单位管理为主的方式。
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社会保险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更有利于发挥风险分担的功能.德国和美国是实行政府和公法机构共同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论述题:教材范围、联系实际
1、答题步骤
(1)解释、分析问题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2)扣题分析→主要部分(注意层次,用“第一,第二,„„”标出,先答中心句,再展开论述,如题目要求结合实际说明则必须结合相关实际展开论述)
(3)结合实际分析
(4)总结(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用简略的语言归纳答题论点)
2、答题提示
(1)有层次、有逻辑,字迹清晰;
(2)遇到不会的题目先按字面意思解释,再按自己的理解回答,不留空白;
(3)试卷所留答题空白页面最好能够写满。
3、参考知识点
分别说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原则。
试述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试述医疗保险制度的几种模式。
社会保障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试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
描述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
(五)案例分析题
1、答题步骤
需按以下步骤详细分析案例,试卷所留答题空白页面最好能够写满,如仅按照分析提纲中心句回答只能得该题目40-50%的得分。
第一步:回答案例的提问,并介绍分析本案例所引用的社会保障学相关理论。要求引用的社会保障学相关理论是与案例内容相匹配的、合适的理论依据,介绍内容应准确、简明扼要。
第二步:根据前述理论观点,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要求紧扣案例内容,逐点分析,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
第三步:归纳、总结出对本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并说明这一结论的推广(引申)意义。要求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参考案例:
案例一:单位不缴费我该怎么办?
张某2003年8月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成了一名失业者。不久,经朋友介绍到本市某单位开通勤车,但由于张某是失业者,单位不愿意为张某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后,张某被一个“协保”人员替代了。去年5月在一位热心朋友的引荐下,张某到一家私企开车,可老板还是不为张某缴社会保险费,张某感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把参加社会保险的事提了出来,老板要张某自己到外面找地方缴。张某今年年龄也不小了,怕丢失现在的工作,想暂时不提缴费的事了,等以后离开单位后再说,到时让他们一起“补”。可张某心里没底,这样做有问题吗?
案例二:不签合同就可不缴社会保险费吗?
去年6月张某被本市某公司招用。进入公司后,他们说要对张某的能力进行摸底,提出试用六个月,满意后再签合同。由于张某比较喜欢这项工作,再说他对自己的能力也比较自信,所以也就同意了。然而,半年过去后,张某却等到了公司辞退通知。为此,张某据理力争,但无济于事。张某让公司为他办理退工手续,公司说试用期没有用工手续。张某问在六个月期间公司为他缴过社会保险费吗?公司嘲笑张某不懂法,没签过劳动合同还缴什么社会保险费?该公司这样做是对的吗?
案例三:不缴社会保险费的劳动合同
2008年4月,刘某等四人应聘到某公司,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如果职工坚持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话,从职工工资中每月扣除300元。刘某等觉得还是多拿点工资好,至于办不办社会保险,也没什么关系。于是双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规定每月工资200O元,对社会保险事宜公司不予负责。2009年12月,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检查中发现该单位没有依法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遂对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该公司为刘某等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该公司则认为,公司不负责社会保险是经双方协商同意,在劳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的。后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对其宣讲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双方依法修改了合同内容并为刘某等办理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案例四:公司这样做是否违法?
何某五年前通过社会招聘进入本市一家公司任驾驶员,起先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一年后该公司与其签订为期四年期劳动合同,今年10月底何某与公司合同期满,双方终止了劳动关系。今年11月初何某到区社会保险中心查询个人社会保险帐户,发现该公司只为其缴纳了四年社会保险费,而未为其缴纳刚进公司一年的社会保险费。公司方面认为,何某刚进公司因未签合同,故未给他缴费,合同签订后公司即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是几年前的事,何某才提出来,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时效。该公司这样做是否违法?
案例五:自由职业者参保有年龄限制吗?
冯某是1963年7月出生女性,1986年10月参加社会工作。由于个人的一些原因,她没有参加过社会保险,因此,个人的养老保险帐户也没有。目前冯某已拥有上海市常住户口,也有合法的经济收入,她想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本市的社会保险,不知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参加社会保险,缴费满多少年后可以退休?
案例六:辞职后医疗费无着落该怨谁
老王的儿子原在本市某酒店工作,前不久,因其身患疾病,向单位提出请病假治疗。单位的部门领导在了解了情况后,“劝” 老王的儿子写份辞职报告,单位多发一个月工资,等病好了再来上班。由于老王的儿子不懂政策,稀里糊涂地交了辞职报告。后经几家医院诊断,老王的儿子患上了一种慢性病,且今后对脑神经也会产生影响,医生说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老王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与他单位联系,希望能对患病的儿子通融、照顾一下。但单位以辞职报告不可更改为由,一口回绝。老王不知道单位的这种做法是否合法?老王该怎么办?
案例七: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受理李某的仲裁申请吗?
李某是本市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员工,2000年1月应聘进入该企业工作,在生产车间从事操作工工作。李某与企业签订、续订劳动合同至2004年7月中旬。2003年10月下旬,李某在工作时间因工负伤。2004年1月初李某身体恢复后来上班。2004年7月中旬李某的劳动合同期满,李某向企业提出终止劳动合同。企业为李某办理退工登记手续。之后,李某要求企业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企业没有同意,李某经与企业多次交涉未果,于是,只能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仲裁委员会应该受理吗?
案例八:离退休不满二年的“协保”人员可领失业保金吗?
金某现已满58周岁,且为“协保”人员。由于自己技能缺乏,年龄偏大,身体也不好,多年来自己一直在努力地找工作,却未能如愿。这几年,只能靠妻子每月900元的退休养老金维持生活。据金某反映,街道、居委对他们家的情况也十分同情,也为其想了不少办法,但收效甚微,年龄最终成了他再就业的障碍。前不久,金某在里弄的《劳动保障报》上看到,失业人员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二年,一直找不到工作,可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他看到后一阵高兴。但又感到有些怀疑,象他这种情况能够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案例九:工伤的认定
李某是某私营运输企业经理,赵某是其聘用的司机。2008年 9月,李某的朋友张某请李为其运输一批货物,李便指派由赵完成,要求越快越好,时间可以由赵某看着办。为了尽快完成李某指派的任务,赵某牺牲“十•一”放假休息时间,加紧运输。10月1日晚九点多,在运输途中,由于路况不好和连日劳累,不幸撞车,造成重伤。事故发生后,李某指派专人到医院照顾赵某,主动支付了所有医疗费用和赵某住院治疗期间的全部工资,还特别赠送赵某家5000元作慰问。赵某一家对此表示感激,但由于伤势过重,出院后赵某落下了重度残疾,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去年6月,赵某找到李某,要求为其申报工伤,享受工伤待遇,被李某拒绝,二人发生纠纷,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求解决。李某提出,赵某不能算作工伤,理由有三:第一,赵某负伤时从事的工作,虽是受自己指派,但并不属于企业正常业务范围。第二,赵某负伤时间在节假日,而且是晚上,根本不在工作时间内。第三,赵某已经远远超过工伤申请时效,无权再申请工伤,劳动保障部门也不应再受理。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经审查,很快作出认定:司机赵某的负伤为工伤,应享受工伤保险有关待遇。
案例十:工伤的认定
某电缆公司职工唐某,2010年10月在公司炼胶清理胶物时,由于违章操作,造成右手大拇指被炼胶机轧断,后经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认定为因工负伤,劳动仲裁委员会按照工伤职工无过错原则,依法裁决该公司承担唐某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成人专科;卷号:8503)
(2009.12)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导言
重点掌握:
1.生产可能线的含义
2.选择所包括的三个基本问题
3.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
重点掌握:
1.需求、价格上限、价格下限的含义
2.需求曲线的含义与形状
3.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6.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第三章弹性理论
重点掌握:
1.需求弹性与交叉弹性的计算
2.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
3.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重点掌握:
1.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2.消费者均衡的公式
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4.消费可能线的含义和移动
第五章生产理论
重点掌握:
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2.等成本线的含义
3.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
4.内在经济的含义
5.范围经济的含义
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重点掌握:
1.短期与长期的含义
2.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以及各种成本的计算
3.各种短期成本及其变动的规律
4.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5.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
重点掌握:
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2.产品差别的含义
3.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的含义
第八章分配理论
1.生产要素需求的性质
2.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含义;基尼系数与一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重点掌握:
1.公共物品的特征
2.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的含义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
重点掌握:
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失业率的计算
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
重点掌握:
1.经济增长的含义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3.M1与M2含义与公式
4.自然失业的含义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重点掌握:
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与移动
2.总供给曲线的含义与移动
3.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及其运用
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重点掌握:
1.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2.投资函数的含义
3.乘数的含义与计算,乘数在经济中的作用
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
重点掌握:
1.准备金率的公式;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货币乘数的公式
2.货币政策工具
3.IS-LM模型的应用(投资变动对利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重点掌握:
1.周期性失业的含义及其原因,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的区别。
2.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3.紧缩性缺口与膨胀性缺口的含义
4.经济周期的含义与阶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3.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其运用
4.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重点掌握:
1.开放经济的含义
2.对外贸易乘数的含义
请重点参考三套模拟试题!
第五篇:秘书学期末复习指导
秘书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依据
1.主教材
《秘书学概论》(第二版)陆瑜芳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考试方式及题型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时长90分钟,开卷进行。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六种,主要考核学员对秘书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并检验学员将理论知识用之于实际案例分析的能力。
1.名词解释题:12分。考4题。名词解释要求对其定义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目的是考察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理解了这个名词概念。
2.填空题:20分。主要考查基本知识,涉及面较广。
3、选择题:10分。本题为多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至少一个正确答案。选择题考的仍然是基本知识的应用,只要基本知识掌握熟练,又能灵活运用,解答也并不难。
4.简答题:24分。考4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并且用简洁的语言适当展开分析,尤其是要点较少的内容,更要求有一定的展开。
5.论述题。20分。考两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并且对每个要点都能展开阐述分析,或举例说明。
6.案例分析题20分。考1题。要求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材料,结合学过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大家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了然于胸,答题时才能做到信手粘来。做这道题时一定要审好题,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答题时思路要清晰,要有条理,语言要简洁。如果答非所问,即便答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1)首先要认真审题,看看题中给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因素,特别要注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答题的关键。
(2)要结合教材,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来解决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不是单一方面的,应多角度、综合性地考虑,使回答圆满完整。
(3)回答问题时,要层次清晰、要点明确、内容清楚。
(4)在答题时,要尽量回答,即使在答不出来时也不要放弃答题,应尽量根据自己理解来回答。例如:运用所学的秘书学原理,简要分析下列案例。
临时动议 节外生枝
一次,上级领导到某滨海城市考察。在当地党政负责人汇报工作之前,有关同志先安排30分钟时间,到海滩旅游点考察旅游资源,然后回住地开会。就在上级领导一行按预定计划,即将乘车离开海滩之际,突然开来了两辆中巴,当地党政负责人刚把上级主要领导请上车,当地的一些陪同人员和工作人员就一拥而上,车子呼隆隆沿着海滩往前开,把上级领导的一些主要随员和工作人员晾在海滩上不知所措。而车开出不一会,就陷入松软的沙滩前进不了。折腾了10多分钟后,其中一辆车勉强开动,另外一辆却任凭众人如何推,都只作喘气吼叫状,进退不得,无法行驶,弄得当地负责人很狼狈。原来,他们认为只看一个旅游点不够,应让上级领导乘车沿着海滩多看一看。没想到节外生枝,刚退潮的沙滩下不能行车,不仅多看的目的没达到,就连回程都困难。无奈,原来分乘两辆车的人,只好往一车挤,挤不上的,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满是水渍的沙滩下步行返回。此次海滩考察着实令人扫兴。而原定的汇报会也因此不能如期进行了。
简评:接待上级领导前来考察,是下属单位一件很严肃的政治任务,像上述这种临时随便改动原定计划显然是不可取的:1.不做可行性调查,盲目行事,使考察活动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白白浪费时间、人力、物力。2.不做合理安排,临时增加考察内容,没有及时通知有关人员,造成随同上级主要领导前来的人员不能参加,不该去的却挤去凑热闹,直接影响考察效果。3.不做应急准备,临时动议的事,会随时发生预料不到的问题,但却不协调各方,待车陷沙滩时,无从联络救急,只落得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结果。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领导同志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应慎之又慎。已经领导同志同意的活动计划,不是十分需要,不要随意更改变动。确需变动的,务必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慎重考虑,周密组织,稳妥行事,确保万无一失。否则,打无准备之仗,必遭败北。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秘书学的概念内涵,掌握秘书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熟悉秘书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基本流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秘书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考试范围
主要是秘书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并善于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主要内容包括:秘书的涵义,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要求,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要求,秘书的素养,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日常工作内容,信息与调查研究、秘书写作、文档管理、会议组织、信访工作、沟通与协调等。
3.考试内容:
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和秘书学的涵义
秘书工作的特点与作用
领会:秘书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重点问题:1.目前学术界关于秘书的四种基本观点
2.秘书职业的基本特点
3.秘书工作服务的直接性体现在哪几个发方面
4.秘书工作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5.秘书工作的三服务是什么
6.秘书学的研究对象
7.秘书学的概念
秘书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略)
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1、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2、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与要求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原则和要求
领会:秘书工作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重点问题:
1.秘书工作机构设置的原则。
2.秘书工作机构的职能。
3.秘书班子怎样才能群体优化?
4.秘书部门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5.秘书人员怎样进行自我管理?
第四章:秘书的素养
一、考核知识点
1、秘书的知识和能力
2、秘书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
3、秘书的心理和性格
4、秘书的性别特征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的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
秘书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
领会:秘书的性别特征
1.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
2.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
3.秘书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
4.秘书人员的性格要求
5.秘书人员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
6.秘书职业的女性特征
7.女秘书如何自我保护
8.秘书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角色意识
第五章:秘书的社会活动与人际关系
一、考核知识点:
1、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
2、秘书的角色意识
3、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准则
4、秘书主要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人际关系的内容、方式与准则,秘书角色意识
领会:秘书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地位
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2.人际关系的方式
3.秘书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4.秘书与上司关系的特征
5.秘书如何与上司处理好关系
6.秘书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
第六章与第七章 日常工作(上、下)
一、考核知识点:
1、办公室管理
2、接待工作
3、督查工作
4、保密工作
5、印信工作
6、值班工作
二、考核要求
认记:办公室管理的内容与要求;接待工作的原则与要求,程序与内容;督查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保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印信工作的具体内容。
重点问题提示:
1.接打电话的程序和要求
2.邮件收发的程序和要求
3.接待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4.差旅事务的程序和要求
5工作日程安排的要求
6.督查工作的原则和程序
7.公章的式样、种类和刻制
8.公章的保管和使用
9.值班工作的任务和制度
10.保密的意义与作用
11.保密工作的内容、方针。
12.面对突发事件,秘书应如何行动?
第八章:信息与调查研究
一、考核知识点
1、信息工作
2、调查研究的含义与作用
3、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与形式,程序与方法,调查研究的含义。领会:信息工作的作用与意义
调查研究的作用与意
重点问题提示:
1.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内容
2.秘书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
3.秘书收集信息的程序和方法
4.调查研究的作用
5.调查研究的内容、类型与方法
6.研究的方法
7.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
第九章:秘书写作
一、考核知识点:
1、秘书写作的内容、特点、过程、表现手法
2、秘书写作的原则和要求
二、考核要求
识记:秘书写作的特点、过程、表现手法、原则、要求。
重点问题提示:
1.秘书写作有哪些特点?
2.秘书写作的过程、步骤是怎样的?
3.秘书写作有哪些原则和要求?
4.秘书怎样才能写好业务信函?
第十章:文档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1、文书处理:内容、要求、基本原则与要求
2、公文的行文规则
3、公文办理程序
4、公文立卷
5、公文整理归档新规则
6、电子文档管理
二、考核要求
识记:文书处理的内容与要求,原则与要求
公文办理程序,文书整理归档新规则
电子文档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重点问题提示:
1.文书处理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文书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3.公文的行文关系
4.公文的行文方式
5.公文的行文规则
6.收文办理程序
7.发文办理程序
8.公文立卷的概念和意义
9.公文立卷的原则与要求
10.公文立卷的基本方法
第十一章:会议组织
一、考核知识点:
1、会议的要素
2、会前准备
3、会后工作
4、会议组织列举
二、考核要求
识记:会议要素,会议涵义与作用
领会:会议组织列举
重点问题提示:
1.会议的作用
2.会议的六要素
3.会前的准备工作
4.会间、会后要做好哪些工作
5.如何布置好会场
6.如何拟定会议的议程和程序
7.不同类型的会议组织工作有何特点
第十二章 信访工作
一、考核知识点
1、信访工作的要素、职责、任务、作用、原则
2、信访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3、企业信访工作
二、考核要求
识记:信访工作的作用、原则、程序与方法
领会:信访工作的职责、任务,企业信访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重点问题提示:
1.信访工作的作用
2.信访工作的要求
3.信访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4.企业信访工作的要求
第十三章 沟通与协调
一、考核知识点:
1、沟通的含义、作用、特点
2、协调的涵义、作用、特点、原则
3、协调的内容、步骤与方式
二、考核要求
识记:沟通含义、作用、特点,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协调的作用、特点、原则。领会:协调的内容、步骤与方式
重点问题提示:
1.沟通的层次性及作用
2.协调的作用和原则
3.协调的内容
4.协调的步骤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