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时间:2019-05-13 15: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村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目前,我国在村务公开制度的规范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出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对村务公开制度做了规定,但对具体“怎样公开”、如何保证公开的真实性以及没有按规定进行村务公开应承担什么责任,则缺乏明确规定和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对公布时间也没有作出规定。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导致在现实运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如有的村年初工作年末公开;有的村在公开栏上换日期不换内容;有的村则以“定期公开”为借口,对一些突发性、临时性的事务不及时公开,致使内容不完整。尽管一些群众对一些关键信息、热点和焦点问题提出意见,但是公示的内容仍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

2.缺乏有效完善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一个制度的良好运行,除了制度本身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监督制度。在内部监督上,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监督制约机制,而即使建立了这一机制,由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缺乏相对独立的组织保证,基于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极易受其影响,有些甚至听命于村两委会主要领导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因而有时也就形同虚设。

3.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2条虽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时,相关人员需要承担责任,却没有对相应责任进行具体规定,责任条款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再如《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文件)对未依法进行村务公开行为所规定的处罚,也不过是党内纪律处分,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因此,由于一些与村务公开相关的制度没有配套完善,建立和落实上的缺位导致了考核与奖罚的不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思考及建议

村务公开是一项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民主管理制度,已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普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系统修订村务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据了解,村委会组织法修订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在修订村委会组织法时,应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一般程序、特殊程序以及监督救济机制等,以推动村务公开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鼓励各地进行制度创新。地方在推行村务公开时,要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寻求最适合本村的村务公开机制。特别是在公开形式上,不宜单一采用固定的村务公开栏的形式,应多结合流动公开方式和媒体公开方式。如网上公开、短信平台等公开性更广、更快捷的方式。在村庄面积小,村民关系紧密的地方,则可以多采取当面公开、交流的方式。在公开的内容方面,地方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公开内容目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在制度创新上也要注意避免因村务公开的程序不严谨,出现村干部唱“独角戏”,民主理财、议事和村民代表组织处于被动地位,进而弱化村务公开作用的情况。

3.完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要完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应该建设一个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以发挥最佳的监督效能。①加强村民的自我监督机制,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并明确村务监督机构的地位、职能及其与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委会的关系,以更有效地开展村务监督。②加强外部监督,如各级纪检、纠风、村务公开办要加强经常性的监督,定期全面检查。一旦发现村务公开违法行为,要通报批评或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惩处。③坚持审计监督,加强乡镇政府的审计职能,定期组织力量对各村的账目进行集中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子,要随时进驻进行重点审计等。④完善民主监督,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尤其要反对重形式轻反馈、有公开内容无落实措施的现象。⑤要做好法律监督,通过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村务公开的执行情况和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执法职能,适时进行督察,确保落实。⑥发挥好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工具(电视、网络、广播、报刊、宣传资料)的作用,大力宣传好的典型;对不公开、假公开或应付差事走过场的,要进行曝光,通过社会舆论为村务公开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4.明确村务公开责任,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建议在修改村委会组织法时,明确责任范围、责任主体、惩处方式等。考虑将行政处罚、党内处分、民事赔偿、刑事处罚等多种惩处方式结合起来,针对具体责任人,依其行为性质、后果

程度予以选择适用。

5.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经中央批准,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研究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2009年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2个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民发[

2009]20号),明确了治理“难点村”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组织保障,提出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现有“难点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

6.加强法律培训和学习,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强化基层干部的自律意识。村务公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干群关系的和谐,在给群众一个“明白”的基础上还村干部一个“清白”。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改变村干部工作思路:不应该把村委会组织法看成是对自己的约束,而应该以此为工作平台,发挥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而相关部门也要把村务公开当作一项与农村其他各项工作紧密关联的工作来抓,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的同步进行。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村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目前,我国在村务公开制度的规范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出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对村务公开制度做了规定,但对具体“怎样公开”、如何保证公开的真实性以及没有按规定进行村务公开应承担什么责任,则缺乏明确规定和一定的规范性,同时,对公布时间也没有作出规定。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导致在现实运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如有的村年初工作年末公开;有的村在公开栏上换日期不换内容;有的村则以“定期公开”为借口,对一些突发性、临时性的事务不及时公开,致使内容不完整。尽管一些群众对一些关键信息、热点和焦点问题提出意见,但是公示的内容仍是遮遮掩掩,避重就轻。

2.缺乏有效完善的村务公开监督机制。一个制度的良好运行,除了制度本身科学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的执行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监督制度。在内部监督上,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监督制约机制,而即使建立了这一机制,由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缺乏相对独立的组织保证,基于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极易受其影响,有些甚至听命于村两委会主要领导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因而有时也就形同虚设。

3.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2条虽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时,相关人员需要承担责任,却没有对相应责任进行具体规定,责任条款在实践中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再如《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2稿)

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村务公开制度是村级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促进村干部廉洁务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权益平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字:村务公开制度 重要性 对策建议

村务公开制度是村级基层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村干部工作行为,促进村干部廉洁务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民权益平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村务公开制度的确立

1、村务公开的提出

村务公开是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把处理本村涉及国家的、集体的和村民群众利益的事务的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告知全体村民,并由村民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一种民主行为。它是农村村务管理的重大改革,适应了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它一诞生便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加快小康建设的新时期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为此,2003年初成立了“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统一协调指挥全国的村务公开工作,并于9月召开了全国村务公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领导作了重要指示。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全国公开发表了《关于健全

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紧密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阐明了做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具体政策要求。2004年10月14日,为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意见》,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际,制定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务公开办法》。《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村务公开是指村民委员会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财务、事务、政务事项,依照规定的程序、时间和形式如实公布,接受村民监督的民主管理制度。

2、村务公开的内容

《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规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应继续坚持公开。要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当前,要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农村机动地和“四荒地”发包、村集体债权债务、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减免政策、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还草款物兑现,以及国家其他补贴农民、资助村集体的政策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要求公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救灾救助、补贴补助等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3、村务公开制度的确立

在1998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对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作出规定。2010年10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第五章第三十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行为,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二、当前村务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村务公开制度确立总的势头很好,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但从当前来看,村务公开制度还不够健全,还缺乏必要的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1、法律法规规定不够具体。目前,我国在村务公开制度的规范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出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对村务公开制度做了规定,但对公开的程序、形式及具体要求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对公布时间也没有作出规定。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导致在现实运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当前,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财务审计、村务定期公开等村级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科学、完整、效能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未能从制度上明确支部、村委和村干部的责、权、利。

2、社会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当前,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很多地方都不够完善,一些成立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的,由于缺乏相对独立的组织保证,受制与村民委员会,有些甚至听命于村两委会主要领导,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作用;同时,村民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村务公开知识了解的不够及时、到位,缺乏有效地、针对性的监督;对村民监督过程中反映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

缺少保障机制,造成村民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对村务公开的程序、方式及内容没有建立很好的规范机制,造成村务公开的监督乏力。

3、领导执行落实不够有力。村务公开制度要想良好运行,除了制度本身科学合理的设计外,还需要执行制度的领导认真落实,才能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但目前,由于一些地方落实不够,导致制度约束力不足。比如,个别上级对村务公开工作缺乏针对性,对村委会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的支持帮助不够有力,没有为村委会开展村务公开工作创造便利条件。而个别村干部更是对村务公开没有正确的认识,只认为是一种形式,不认真公开,尤其对关键问题和敏感事务,不愿公开。再者,当前还未建立有效的村务公开信息反馈制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没有认真听取,对群众的疑问说明解释也不够,认为只要公开就完成了任务。

4、考核奖罚措施不够强硬。《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文件)对未依法进行村务公开行为所规定的处罚,只是党内纪律处分,缺乏对法律责任的追究,因此,由于一些与村务公开相关的制度没有配套完善,建立和落实上的缺位导致了考核与奖罚的不到位,即便是制定考核制度了,由于考核措施不强硬,对考核结果的使用不明确,致使考核成了过场,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三、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村务公开是一项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民主管理制度,已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步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当前应着重制定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财务审计、村务定期公开等村级规章制度,形成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和村民自治的科学、完整、效能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上明确支部、村委和村干部的责、权、利。以制度形成相互制衡、互相制约的监督机制,形成

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效应,做到有章可循,实行依法治村。

2、加强村务委员会的监督

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级民主监督制度,必须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让监委会参与各类事项的决策,并提出意见建议供村“两委”班子采纳。同时,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进行矛盾排查,组织监督。

一是注重发挥在村务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重大村务决策的全过程监督。决策前,参与意见征求,通过走访群众、座谈等途径,广泛收集民意。决策中,列席涉及村民利益等重大事项的村务会议,了解掌握村务决策的程序和过程,对违反决策程序的,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视情向乡镇反映。决策后,监督执行过程,并通过适当形式公布监督结果,解答村民询问,督促改正违规行为。

二是注重发挥在村务财务公开中的监督作用。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公开的全过程。认真审查相关事项是否及时公开,公开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并签署意见或盖章。对不合要求或存有异议的,及时向村“两委会”提出。认真处理村民对公开事项的意见或建议,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及时公开处理结果。

三是注重发挥在“三资”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对村级资金开支、资产和资源的处置及开发使用过程中,村务监督委员会未签署意见的票据,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不得入账。对决策程序不到位、财务手续不完备的财务帐目及相关经济活动事项,村务监督委员会有权提出异议,形不成统一意见的,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村“两委会”不采纳正确意见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可向乡镇或有关职能部门反映。

四是注重发挥在村级工程建设中的监督作用。严格监管村级工程建设中工程立项决策是否科学民主、招投标是否规范、工程质量是否合格、资金拨付是否符合规定、档案资料是否健全等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

问题的,及时向村“两委会”提出,并协助进行调查处理。

3、细化执行制度办法

村务活动要依法办事,必须推进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制度的保障是村民自治能否实现的关键,必须通过制度的完善、创新来落实民主的实现。建立和完善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健全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联系户制度;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民主理财与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

从具体操作来讲,首先要强化基层干部对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的了解掌握,利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的规范和制度约束;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奖罚制度,用制度管理在村务公开中相关责任人的履职意识和责任心;加大对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的监管,促使村务公开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要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责、操作程序、预决算编制、资金审批权限、收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奖惩措施等作出规定。要实行财务人员考核上岗,由乡镇统一对村财务人员进行财务上岗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逐步推行村级财务人员“乡选村聘”,努力改变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老化、责任低、效率低,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模和管理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要推行财务检查、审计和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公示公开制度,对任期内村领导班子、村干部执行财务情况、理财用财情况、对集体经济利益的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进行专题的财务检查和审计,并将结果向党员、群众进行公示、公开,督促村班子和村干部对村务、财务既做到依法依章办事,又依法依章公开。

5、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

首先是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要把村班子和个人的考责、考勤、考廉、考绩作为平时组织的考评和换届任用的重要依据。尤其要把村务公开工作作为村干部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其次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村务公开工作中不履行责任,搞形式、走过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以及因此而造成失职失察、发生重大群众上访和恶劣影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

附:参考资料

1、《中央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意见》

2、在1998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2010年10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4、2004年10月14日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村务公开办法》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新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

6、《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陈庆立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经过几年来的推广,“新农合”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参合率不断提高,统筹标准逐步提高,保障作用逐步增强。随着“新农合”工作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享受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多,“新农合”保障作用逐步显现。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据调查访谈了解,在“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矛盾:

1、宣传力度不够,仍有农村群众对“新农合”心存疑惑。虽然各地区在宣传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一是宣传工作投入不够,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不足。很多农村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风险意识、互济意识淡薄,存在着自己没有生病就吃亏,白白花费钱的想法。同时很多村民对政府存在信任危机,担心缴纳的这些费用被政府官员贪污,从而影响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宣传方式单一,农村基层往往是将上级单位统一印发“新农合”材料下发到农户,对“新农合”具体内容的宣传讲解不细致,导致一些农民对很多具体规则不了解。农民对门诊报销比例不清楚,甚至有一部分农民根本就不知道门诊费用可以报销,导致他们在门诊看病时根本就没有进行报销。同时,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医保目录范围了解甚少。

2、补偿水平偏低。尽管近年来“新农合”筹资水平逐年提高,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但仍难以跟上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趋势。如农村居民普遍反映“新农合”补偿水平偏低,一般不到实际医药费用的50%,“新农合”根本无法达到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作用,造成农民不敢看病、不愿看病。一是“新农合”规定的报销用药、报销诊疗项目限制较多,用药品种单调、范围小,不能较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住院起付线较高,报销比例总体偏低。二是报销封顶线偏低,大病补助制度不健全,对大病防治能力明显不足,加上农村居民普遍生活比较贫困,一旦染病,多数农民家庭会陷入困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象比比皆是。三是对慢性疾病的保障能力薄弱。由于农村老年居民有相当比例患有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往往是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而“新农合”核定的可门诊限额补偿的慢性疾病只有十余种,普通门诊补偿标准低,一般一年只有几十元,又难以满足慢性疾病就诊需求,许多农村老年易患的慢性疾病得不到“新农合”政策的保障。

3、“新农合”信息化程度低,手续复杂。一是除了少数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补偿系统能实现联网外,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基本都不能进行实时连接,乡镇定点医疗机构对医疗费用的结算,仍然以人工审核为主。二是报销程序就相对复杂,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住院报销要先由参合人员在出院时持各种票据在住院医院办理报销手续,填写“新农合”住院医药费用补偿审批表,医院审核后报镇合管办审核,再于次月5-7日,报区合管办审核后才将补偿款划至经办报销定点医院,由定点医院发给参合农民。又如湖北荆门市沙洋县规定,参合人员门诊医疗费在本镇就诊定点医疗机构直接补偿;在县内住院的医疗费用按先交后补的方式,经镇合管办或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合管科审核后,按诊定点医疗机构予以补偿;县外住院医疗费凭相关证明文件到县合管办审核后,县合管办按规定结算补偿。这样的报销的流程和结算方法的规定对于农村居民尤其的老年居民来说显得太过复杂,不仅容易造成农民奔波于医疗机构与合管办之间,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参合热情,也容易使“逐级转诊”制度形同虚设。

4、医疗行为不规范现象屡禁不止。调研组走访的很多地方都出现过过度消费医疗卫生服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参保人员不管大病还是小病,只要进医院就要求住院、多检查、多开药,一些定点医疗结构为了赚钱不管什么病都说的很严重,尽可能得多开药、开贵药,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混乱,造成恶劣的影响。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新农合”宣传力度。一是市区级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播工具,加强对“新农合”的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农民对“新农合”的认识,改变他们缴费自己没有看病就吃亏的想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二是县乡一级政府可以以村为单位举行定期的宣讲、组织干部家访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过程中加强对“新农合”具体报销项目、自费药品项目等农民关注的问题进行宣传解答,在乡镇宣传栏贴出这方面的相关材料,让农民了解报销范围,增强对“新农合”各项具体制度的了解,提高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使广大农民积极配合“新农合”的开展工作。三是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新农合”政策培训,在农村居民就诊时及时向其解答相关政策疑问。也可结合义诊服务等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农合”宣传工作。

2、加强“新农合”保障力度。一是在原报销比例上适当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减少过多的沉余资金,充分利用合作医疗资金,提高补偿水平。特别应该提高门诊补偿比例,解决广大农民得病后因门诊医疗费用过高而一拖再拖的问题。二是积极探索更为合理的“新农合”医保用药目录、基本诊疗项目,适当放宽对医保报销限制用药的规定,降低自费药品与项目的比例,增加报销用药品种,尽量满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医疗,切实提高农民的报销水平。三是积极支持中医药服务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四是结合农村医疗机构职能转变,实行对参保的农村老年定期进行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参保积极性。

3、完善“新农合”管理体系。一是设计适合农村医疗情况的软硬件系统,和农村医疗服务医疗电子信息系统,尽快实现自动化管理,简化报销手续,使报销审核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提高报销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的管理机构,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加大对机构办事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办事人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相关部门及办事人员可以向商业保险机构学习经验,以加强政府在“新农合”中的组织、引导、管理、监督职能。三是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可建立相应的受理投诉机构,接受、处理农民群众对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投诉,并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评审,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取消定点资格。

第五篇: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摘 要: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制度, 是证券监管的基石。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壮大, 证券监管和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和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证券监管对于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利益, 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开有重大意义。从对于信息披露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入手, 分析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证券监管存在的问题, 试图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问题; 制度设计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

(一)信息披露制度的含义

信息披露制度是指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人)按照一定法律和规章制度, 向投资者、社会公众、证券监管机构等通过一定方式将其经营状况、重大财务变动情况、盈利状况等在规定时间准确、充分、及时地进行公开或公告, 以便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维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规定!信息披露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 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作为投资者判断投资价值的信息保障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被称为证券市场的核心制度, 是证券监管制度的基石。

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证券发行人在公司在上市时进行初始披露, 在上市之后经营过程中进行持续披露。初始披露主要通过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来完成。持续披露包括定期披露和临时披露。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发布报告和中期报告来完成定期披露;除了定期报告, 上市公司的重大事件报告和公司收购报告属于临时披露。

(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框架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框架我国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监管经验, 并结合本国特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有效的信息披露体系。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券法 为主体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当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证券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律;第二个层次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第三个层次是由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部门规章。上述三个层次的规范中,《证券法》的影响最大,它制定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结构。其次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它具体地充实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而证监会制定的部门规章则是将具体的内容再进一步地细化。以上三个层次的规范共同构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体系。

二、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以强制披露制度为主

在我国,上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三个层面的规定由上至下越来越详细,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其规定主要是以强制披露为主。而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十分单薄,仅在少数几个准则或指引中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自愿信息披露,如中国证监会2005年颁布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该指引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自愿信息披露,从而加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总之,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制度并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只是对自愿性披露停留在“呼吁”、“建议”的阶段,没有出台相关鼓励措施,也没有对虚假披露的情况作出明确的惩罚规定。

(二)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信息失真仍然存在, 缺乏真实性和准确性, 操纵财务、经营业绩, 使用会计手段弄虚作假的现象层出不穷。上市公司可能会为最大限度地筹集资金, 不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蓄意夸大公司的经济实力、盈利潜力、资产规模等信息, 或者故意掩盖公司经营亏损和负债;证券承销商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可能会被上市公司收买, 为其虚假信息披露加以粉饰, 无法发挥自律监督的作用, 从而导致市场中虚假信息泛滥, 影响社会公众预期, 导致投资者决策出现错误或偏差, 继而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其次,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对称。由于我国相关法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范规定, 中小投资者的权利没有得到细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的保护, 机构投资者往往比中小投资者更迅速、更充分地获得信息, 从而导致这两种投资者所能获得的投资效益有较大的差异。同时,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对披露信息的分析中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因此能够比中小投资者更准确的吸收信息, 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从而加深这种不对称性, 而得不到监管部门的有效规范, 公平原则得不到体现。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格式、术语的不规范性得不到有效改善, 上市公司为掩盖自身财务问题, 可能会含糊其辞或者使用容易出现歧义的术语来披露公司信息, 导致信息不易被理解或容易被误解, 进一步恶化了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我国信息披露制度中没有对于中小投资者权益特殊保护的明确规定, 使其在由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或不对称信息披露遭受损失之后, 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救济, 违规公司得不到有效的处罚。

(三)证券监管机构监管存在问题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相关监管法规和会计准则中存在漏洞, 无法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进而导致准确性标准无法得到严格遵守。在有效市场当中, 信息的及时披露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 信息披露越及时, 投资者的收益和公平越能够得到保障。我国券法 中规定, 中期报告应于每一会计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二个月内编制并公告;报告应于每个会计结束之后四个月内编制并披露。然而在这些二个月或四个月的时间间隔里, 许多相关信息可能会通过小道消息传出去, 一些内部关联人员可能已经利用内幕消息和时间差完成了内幕交易, 实际上使这些信息失去了披露的意义。同时, 我国会计准则存在的灵活性给予了同一会计事项多种的处理方法, 这就为操纵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了便利。

(四)“重大性”界定不合理

信息披露的意义在于向证券市场上的所有投资者提供方便其进行投资决策的充分、准确、及时的信息, 同时将上市公司置于社会公众有效监督之下。这就要求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必须符合重大性的标准。重大性标准首先是指所披露的信息是能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的重要信息, 必须做到完整和充分;其次是指要避免过多披露琐碎的、无关紧要的信息, 以免使市场充斥过多的噪音, 影响投资者决策。一般认为确定某信息是否为重大信息, 有两种评价标准: 一是该信息是否能影响投资者决策, 能够使合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的即为重要信息;二是该信息是否能影响证券价格。根据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理论, 在强有效市场上,价格能够反映所有有用信息, 信息的变动最终反映为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 此时第二条标准是可行的。

然而, 我国的证券市场形成较晚, 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上存在许多投机等不规范行为, 可预测性较低, 证券价格容易受到政策性信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属于若有效市场,信息变动不能有效反映在价格变动上, 证券价格与投资决策之间联系较弱。如此以来, 证券价格不能完全反映投资者决策, 将证券价格的变动作为重大性标准导致了对投资者决策有影响的信息的忽略。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一)完善信息披露的“重大性”界定

根据前文所述, 在我国的特殊环境下, 将信息披露的重大性标准设定为能够影响投资者决策更加合理。这种定位能够直接保护投资者利益, 而且能够避免在以证券市场价格为标准的情况下, 人为操纵证券价格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完善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证券监管应当遵守: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切实保护投资者的权利, 尤其是处于弱势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在法律建设层面, 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编报规则和披露时间, 细化信息披露的要求。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监管经验,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操作诉讼机制, 健全因虚假信息披露而引发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同时对违规行为作出详细、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并加大处罚力度, 提高违规成本。

(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除了受到法规、制度因素制约, 还会受到披露主体自身诚信、道德水平的影响。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能够有效降低这种道德风险, 而且能够降低监管成本, 提高虚假信息披露成本。同时,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和执业能力, 减少违规披露行为。

下载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对策建议范文

    建言献策 |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的对策建议 文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 从2015年起,随着新修订的《预算法》生效,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呈现出新的格局,即......

    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制度,不仅有赖于决策者的民主作风和民主意识,更有赖于制度和机制的完善。完善民主决策制度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

    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居住证制度的几点建议[大全5篇]

    关于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居住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2002年,上海市政府颁布第122号令,废止暂住证制度,实行新的居住证制度。其本意是吸引中高层次人才来沪工作生活,优化上海人口结构,提高......

    浅析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共五则范文)

    浅析加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村务公开是人民群众反映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风向标,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

    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促进基层民主改革

    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促进基层民主改革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科社教研室 陈海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从加强农业......

    加强民主管理 完善村务公开

    加强民主管理 完善村务公开 7月13日上午,**镇党委、政府召开村务公开工作大会,不断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为核心,以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

    村务公开制度与财务公开制度

    先滩镇金堂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定 一、村务公开的内容: (一)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事项的实施情况; (二)村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情况; (三)村土地、集体企业和财产......

    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居、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居、村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