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茶馆
作文茶馆
第一节要学会观察
许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苦思冥想却无从下笔,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不会观察,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鲁迅先生说:“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可以获取写作材料,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可以把人和事描写得真实、具体、生动。那么,怎样观察呢?
一、寻根观察。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这就是“寻根观察”。在观察中,必须展开思维的触角,动用锐利的目光,像一架敏锐的探测器那样,深入到事物内部的各个领域去搜寻,才能“寻”出事物的“根”。若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是找不到事物的“底”,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的。
二、比较观察。要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需要比较观察。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将白杨树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观察,并以象征手法创作出的名篇。要善于在生活中作各种各样的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存同,找出人和事的特色和本质来。否则,什么材料也难以得到。
三、定序观察。观察是有意识的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近及远,或由点到面,或由表及里,等等。观察的顺序、方位不同,所看到的事情也不相同,像苏轼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人所谓“一树梅花万首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四、换时观察。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大自然的景物在不同时令和季节中是千变万化的,人的感情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观察到“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独特景观,就要在不同的时间里仔细观察。
五、易地观察。同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茅盾认为,只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去观察人物,是不能写出“立体的复杂性的活人”的。事物也同样,“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易地观察,也是发现事物特征,获取丰富材料的重要方法。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朱自清说:“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唯有如此,“才可能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不都是在一点点精细的观察中,写出了其他作家所没有写出的新意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品生活吧!
第二节谈谈储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形成主题、支撑主题的物质基础。写作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即事明理、即事寓情的过程。倘没有材料,“理”和“情”就会成为无所依托的“孤魂”。材料来自哪里呢?作者平时的积累。积累材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储材”。储材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亲自观察储材,即在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事物和信息,获得材料;二是调查采访储材,即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而有针对性地向他人搜集材料;三是阅读学习储材,即通过读书、读报、读刊等方法摘录各种材料。储材应当勤奋,应当不厌其多。邓拓先生说,在搜集材料上“应该向农民学习„„随身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因此,我们应随身携带一个本子或一些卡片,随时记下有价值的事物和信息,随时记下头脑中偶然迸发出的思想闪念,随时记下各种精彩的事例和格言等。这样,久而久之,在写作素材方面,我们便是一个“富翁”了。储材不是消极被动地积攒材料,储材的过程也是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赋予材料以生命的过程。鉴别材料是为了挑选那些有价值的材料。储材不厌其多,但这不意味着储材就像拾破烂一样见物即捡。事实上,并非所有事物和信息都有价值,像张三吃饭打
了个饱嗝儿,李四不小心跌了一跤之类就没有储存的必要。给材料分类是为了胸中有数,更好地熟悉和利用材料。由于文章的主题是不同的,所以,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把众多的材料整理得像一个档案库一样井然有序,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赋予材料以生命是为了灵活地对待材料,让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全部得以开掘。材料作为主题的物质基础,不能机械地承托着主题,它应与主题水乳交融,在有机的结合中说明和显示主题。然而,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赋予材料以生命都不能离开思索。思索是储材的灵魂,是我们储备有意义的东西而并非一大堆无意义的文字符号的先决条件。经过思索而积累起来的材料反过来也可以推动思索,这些富有活力的材料往往使我们文思泉涌。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锤炼着我们的逻辑思维,而众多的同类型的材料汇集在一起,又能诱发出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种种构想。思索——储材——思索,在这种螺旋式的循环中,我们总可以把文章写好。
第三节怎样选材
不少同学反映,作文时,材料不少,头绪繁杂,不知如何选择。我想,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
一、凝聚性。我们在照相时,要把焦点集中到所要拍摄的人或景上面去。写文章也是如此,必须对材料做聚焦处理。作者选取材料的焦点必须对准主题,为突出主题服务。吴伯箫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把《国际歌》等四首革命歌曲串联起来,充分表现了延安军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争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作者在延安生活了8年,唱过的歌曲很多,为什么要选择这四首作为写作材料呢?就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延安军民的革命感情、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如果把延安时期唱过的歌曲一一罗列出来,文章内容就会累赘,显得漫无中心,使人读后不知所云。
二、典型性。所谓典型,通俗地讲,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照相要突出一个主体,作文则须讲究典型。雷锋一生做过的好事可谓多矣,但在《人民的勤务员》一文中,作者仅选取了五件事,就生动感人地写出了雷锋精神的闪光点。这是因为作者选用了五个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本质东西(文章的中心),使这些材料发挥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作者事无巨细,一味堆砌,读者便会觉得文章如一笔流水帐,缺乏艺术感染力。
三、可信度。所谓可信度,就是材料要真实。你文章中写的事件、人物要能使人相信这是真的,是生活中确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否则会有什么感染力呢?《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的一张欠帐单,为什么能深深印在读者或观众的脑海中呢?就因为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为什么观众听到有些电影中的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时,会哄然大笑呢?就因为它违背了生活真实,观众觉得这是假的。艺术的力量在于真实。我们初学写作必须注意这一点。生活中的材料丰富多彩,但只要我们遵循“凝聚、典型、真实”的原则去筛选取舍,就会把文章写好。
第四节灵感从何而来
究竟有没有灵感?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想,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灵感。叶圣陶先生不说“灵感”,而说“触发功夫”。思维的触发也就是所说的灵感。王梓坤教授有一段生动的解释:“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立即大放光明,问题马上解决。”由此可见,灵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原来的许多“信息”,没有原来架起的许多临时“电线”,是不可能产生灵感的。从生活和书本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是产生灵感的基础。有位同学读了杨朔的《香山红叶》、《茶花赋》后,很想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他到农村观察,那金稻飘香的丰收景象使他陶醉。但蓦然回首,却见一块荒芜的田地,杂草瑟缩在秋风中,他的心弦“陡然一紧”:为什么这块田地颗粒无收?难道是秋天的罪过吗?他沉思着,“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秋天,对于勤劳者确实是善良多情的,因为早在春天,他们就耕耘播种,辛勤劳作,这才有丰收的甜美和欢笑。而对于懒惰者,秋天却不能不铁面无私,谁叫他们游手好闲,辜负春光呢?懒惰只能收获杂草般的愁绪,西风般的凄凉。于是他挥笔写了《秋天的秘密》这篇作文,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位同学所说的心弦“陡然一紧”,“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灵感”。但这种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阅读名篇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突然贯通”“大放光明”的。所以,灵感并不神秘,但灵感的产生稍纵即逝。我们一旦产生了灵感就要抓紧时间捕捉住它,把它写下来。
第五节文章的深度靠挖掘
有些同学写文章,材料选得很好,但写出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平淡肤浅。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们写事,只是将事情经过平淡地叙述一下;写物,也只是对其外表描述一番。对所写的事物没有深入挖掘,事物蕴含的本质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显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写作时,要根据自己所写事物的特点生发开去,进一步揭示其深层含义。陶铸同志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在描述了松树“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之后,又生发开去,向深层挖掘:由松树的风格,联想到“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牺牲”的共产主义风格,而且要求“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的风格。这样,文章的含义就深远了。《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劳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一连串的事件叙述完了之后,主题已很明确。然而作者并未就此停止,而进一步写道:像母亲这样“平凡”的人,“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紧接着,又挚诚地表示,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使中国所有的母亲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来寄托哀思,报答母亲的深思。这样,作者热爱母亲的深情厚意,就升华到一个博大深远的高度。这不仅是一般的母子之情,而且同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的人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共产主义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跃然纸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挖掘,文章才骤然生辉。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开掘要深”,就是写文章不满足于就物写物,就事论事,而要根据所写的事物去做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工作,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这样,文章的主旨才能升华,文章的含义才能深刻。写文章犹如挖井取水,不掘到深层,难涌出清冽的泉水来。要想写出立意深远的好文章,就应该在对材料的挖掘上下功夫。
第六节文章要有波澜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变化,像流水帐,那是很难获得读者喜欢的。因此,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和现代的电视连续剧,在回与回之间和集与集之间巧妙地利用情节张弛起伏的变化,从而紧扣读者和观念心弦,使之欲罢不能。确实,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都很讲究文章的波澜。(都德的《最后一课》分析悬念法)
文章形成波澜的方法,除了悬念法以外,主要还有:①对比法,如《范进中举》通过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表现,造成故事的曲折变化,把一个粗野、势利、自私、虚伪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②巧合法,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梦寐以求的于勒,竟在去哲尔赛岛旅游的船上不期而遇,吓得菲利普夫妇惊慌失措,避之若瘟神,这就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误会法,如《潘虎》,通过潘虎对“我”的误会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最后误会解除,“我”也获得信任并委以重任。④抑扬法,如《荔枝蜜》,开始“我”对蜜蜂极为讨厌,而最终却“梦见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文章一伏一起,变化多姿。⑤倒叙法,如《同志的信任》,课文开头描绘了一个紧张神秘的片断,紧扣读者的心弦,然后再回过头来,依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写来,文章一张一弛,曲折动人。⑥夸张法,如《变色龙》,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的善变,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从而讽刺了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走狗奴才,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本质。
第七节言为心声
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描写。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写得非常好。他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只要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就可以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老舍也说,对话就是人物性格的自我介绍。《分马》中老孙头的性格正是通过语言描写跃然纸上的。当老孙头牵了一匹小马时,张景瑞打趣地说:“瞅老孙头挑匹瞎马。”老孙头高兴地说:“瞎马?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可后来换马时,他怕老王太太换了他心爱的玉石眼,就笑着说:“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别摸它呀,这家伙不太老实,小心它踢你。我才挑上它,叫它摔一跤。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子似的。”这里通过老孙头前后不同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老孙头的自私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同学们作文,语言描写常犯的毛病是千篇一腔,千人同调;或者把生活中的对话一句不漏地搬到文章中来;或者凭主观想象,空洞乏味的说教,让人听而生厌。成功的语言描写,应当注意: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听到了他说话的声音。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短而情深。鲁迅先生说:“对话也决不是说到一大篇。”简练的语言,往往是有力而富于表现力的。你看,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等等,不作雕饰,简练传神,声态毕现,鲜明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要能用简练、个性化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去留心周围的人,留心他们不同性格的话语,静观默察,凝神结想,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好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第八节怎样写畅想型作文
畅想型作文就是假设一种情景,作者凭想象来完成的作文。例如,《假如我是济公》、《站在月球上所想到的》、《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20年后我的一天》等。这种作文题的特点是:自由灵活,无拘无束,思想不受限制,可以纵横驰骋,凌空翱翔。写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具体而细致的描述。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读者。如写《假如我是济公》,应集中写好两三件具体事例,可有些同学每段第一句都是“假如我的济公”,接下去就是我将如何如何。每段三五句,一共写了十来段,都是干巴巴的条条,内容不实在,缺少形象性。
二、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畅想型作文有着极为广泛的选材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和其他类型的作文一样,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假如我是济公》这篇作文,它的主题就应是像济公那样抑强扶弱、惩恶扬善,选择的材料就要能体现这一点。但有些同学写变成济公后,刻苦钻研科学,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就游离了主题。
三、入题要快。写这类作文,最好直接从场面和情节入手,摒弃一切套话。但有些同学的作文开场白太多,慢吞吞地说了一大堆多余的话,如在写《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时,什么“愚公移山是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有深刻的意义”,等等,先绕了几个圈子,然后再入题,罗里罗嗦,很不简洁。
四、要有现实依据。畅想型作文表达的大都是作者的理想,理想是现实的折光,它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能够实现的。有位同学写《假如我是济公》,说济公去看望生病的A的老师,宝扇一扇,使低矮的小屋马上变成了大房子,而且宽敞明亮、阳光充足。这是建立在现
实基础上的,因为给教师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如果换成这样:A老师住在山洞里,阴暗潮湿,济公一扇,立即变成一幢金碧辉煌的宫殿,A老师正在宫殿里批改作业,这就不切合实际了。畅想型作文的内容往往是理想的生活,其中充满着真善美,也往往是作者激情的抒发。这样,最好用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文笔来写。
第九节摆事实讲道理
有不少同学认为:写记叙文容易,写议论文难。其实,写议论文并不太难。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发议论。比如:班上有个同学经常不做值日,有的说他“怕脏”,有的说他“不关心集体”。又比如:一场足球赛,本来可以踢赢的,结果反而输了。什么原因呢?有的说是“技术不过硬”,有的则认为“骄兵必败”。这不就是在议论吗?谁做了好事,受到表扬;做了坏事,挨了批评。这表扬和批评不就是对某一人或某一事发表的看法吗?这些看法就是论点。议论文的论点要旗帜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清二楚。例如:“抄袭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不要让分数捆住手脚”,“有志者事竟成”等,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观点。观点就像一面旗帜。要让这面族帜飘扬起来,就必须有坚实的支柱,这支柱就是论据。一篇文章有了鲜明的观点,还要有确凿、充足的论据来证明,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有些同学写不好议论文,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抽象地讲道理,没有摆事实;或者是一篇文章讲了好几个道理,一个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又扯到另一个问题上了。二是论据不充足,不典型,不能说明论点。只有论点,没有充分的论据;只有抽象的言行,没有具体的分析,读者是不会信服的。有的同学写议论文,喜欢举很多例子,在一顶大帽子下面罗列一大堆材料,这样反而影响了论点的鲜明、突出。论据充足不在于材料多少。在一篇文章里,堆砌很多材料,好的材料、真正有用的材料也就容易被淹没了,不如从中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证明论点,会更有说服力。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要紧密联系,不能互相脱节。有一篇作文,为了证明“自学能成才”这个论点,时而举巴甫洛夫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时而后悔自己不用功读书,论据虽然真实、正确,但和论点没有直接关系,这样,文章内容杂乱,中心论点不明确,也就达不到说服读者的目的。总之,写议论文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论点(观点)和论据(材料)的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文章两个宝,观点和材料;观点来统帅,材料跟它跑。
第十节言而有序因物而异
按照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规律,以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这叫“言而有序”。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说到卷云和卷积云:“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段文字,先介绍卷云,后介绍卷积云。这二者的顺序,是按照它们的变化来安排的。只有按这个顺序说明,才能使读者知道卷积云是怎样由卷云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如果颠倒了,那就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当然,“言而有序”,绝不是固定的一种“序”。事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各具特征。因此,这“序”也就因物而异,各有其“序”。例如:《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主要是按它的方位,先总后分,先外后内地加以说明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则是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说起,再写先秦、汉代的简书和帛书,东汉以来的手抄纸书,唐代的雕版印刷,宋代的活字印刷,近代的各种印刷以及近年来各种奇妙的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先写人民大会堂的位置,点明其巍峨壮丽的特征,再按参观顺序,介绍人民大会堂内部布局、结构、设备及其特点,最后再次点出它的主要特征。《死海不死》,在说明死海的特征之后,再说明死海的成因,由“果”及“因”。《蜘蛛》,开篇以诗谜为小引,接着具体记叙蜘蛛“捉飞将”的情景,再说明蜘蛛“织网的技能之高明”和“身体机构之巧妙”,以及人类对蛛丝的利用,这是由对事物的现象的具体描绘转入到对事物的特征的科学说明为顺序的。由此,我们可以把说明顺序的安排归纳为这么几种方式:
①按照方位为序——前、后、左、右,上、下、高、低,远、近,内、外等。
②按照时间为序——晨、午、晚,春、夏、秋、冬,年、月、日等。
③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为序——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等。
④按照观察点的移动为序。
⑤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为序。总之,写说明文,没有固定的“序”,要依据说明对象的实际,从取得最佳说明效果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
第十一节 把欢乐融会在日记中
“有人爱打牌,有人爱下棋,有人爱养花,有人爱钓鱼,而我却爱上了写日记。我的欢乐都融会在日记中了。”这是大同市作协副主席马庭英同志的口头禅。他是怎样写日记的呢?还是用他的话说吧:“有人说我带有传奇色彩。一个流浪娃,成了作家,不奇也奇了。我小时想念书念不起,只好从门匾、对联上学字,买不起笔纸,就折根树条在地上写。母亲见我如此好学,拖着瘦弱的身子给别人洗衣、做饭,换来几个钱,把我送进一家私塾,虽然只念了三个月,可非常宝贵,因为这是我的学历啊!”“1945年,晋察冀报社要站岗的,我去了。从此,我参加了八路军。上岗前,下岗后,我都在编辑部看他们写字,一有机会我就向编辑们请教。我主动给他们提水、扫地、打饭„„一位姓李的同志很快就喜欢上我了,送给我一本小字典,这下我可有书了!写哪,念哪,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字典上的字全部学会了。这一年,我一边学字,边记日记,写了不下一百篇。”“我爱写日记。我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有的是我感慨之语,有的是我醒悟之理。它编织着我生活的网络,它刻印着我前进的足迹。每当我翻阅自己的日记时,就像洗温泉澡那样解乏,那样舒服;也像进了百花园,处处迷人,百看不厌。“多变的岗位使我的日记更加丰富多彩。我当过兵,做过教导员,参加了平律、太原、石家庄和上甘岭等战役,打到哪写到哪,看到啥记下啥,战友的英勇、战场的险恶、军民的情谊、敌人的狡猾„„可记的东西简直像海水,取之不尽。转到地方后,先后在公安局、文工团、民政局工作,这里人们的喜怒哀乐被我摄进日记,真是五花八门,无趣不有啊!“写日记贵在坚持。我的喜怒哀乐,胜败曲折,都写在了日记中。每参加一项活动,每拜访一个家庭,我的所见所闻也都摄入了日记中。我日记中的人物很多,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啊!那依依难舒的深情,那语重心长的赠言,那饱含情谊的礼物„„一一记下来,读着,我感到十分高兴。”老马就是这样,喜欢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把欢乐寄托给日记,日记也给了他无穷的欢乐。
第二篇:中考作文指导作文茶馆
作文茶馆
第一节 要学会观察
许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苦思冥想却无从下笔,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不会观察,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观察是写作的第一步。鲁迅先生说:“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观察,可以获取写作材料,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可以把人和事描写得真实、具体、生动。那么,怎样观察呢?
一、寻根观察。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观察事物,必须从头到尾,寻根究底,把它看全,找到它的‘底’。不知全貌,不会概括。”这就是“寻根观察”。在观察中,必须展开思维的触角,动用锐利的目光,像一架敏锐的探测器那样,深入到事物内部的各个领域去搜寻,才能“寻”出事物的“根”。若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是找不到事物的“底”,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的。
二、比较观察。要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需要比较观察。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靠别种人来比较,衬托的,例如上等与下等,好与坏,雅与俗,小气与大度之类。没有别人,即无以显出这一面之优。”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将白杨树与其他树木进行比较观察,并以象征手法创作出的名篇。要善于在生活中作各种各样的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存同,找出人和事的特色和本质来。否则,什么材料也难以得到。
三、定序观察。观察是有意识的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近及远,或由点到面,或由表及里,等等。观察的顺序、方位不同,所看到的事情也不相同,像苏轼写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人所谓“一树梅花万首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四、换时观察。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大自然的景物在不同时令和季节中是千变万化的,人的感情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观察到“风光不与四时同”的独特景观,就要在不同的时间里仔细观察。
五、易地观察。同是一个人,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茅盾认为,只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去观察人物,是不能写出“立体的复杂性的活人”的。事物也同样,“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易地观察,也是发现事物特征,获取丰富材料的重要方法。观察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朱自清说:“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能轻易放过。”唯有如此,“才可能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不都是在一点点精细的观察中,写出了其他作家所没有写出的新意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品生活吧!
第二节 谈谈储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形成主题、支撑主题的物质基础。写作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即事明理、即事寓情的过程。倘没有材料,“理”和“情”就会成为无所依托的“孤魂”。材料来自哪里呢?作者平时的积累。积累材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储材”。储材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亲自观察储材,即在实际生活中捕捉各种事物和信息,获得材料;二是调查采访储材,即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而有针对性地向他人搜集材料;三是阅读学习储材,即通过读书、读报、读刊等方法摘录各种材料。储材应当勤奋,应当不厌其多。邓拓先生说,在搜集材料上“应该向农民学习……随身带个粪筐,见粪就捡,成为习惯”。因此,我们应随身携带一个本子或一些卡片,随时记下有价值的事物和信息,随时记下头脑中偶然迸发出的思想闪念,随时记下各种精彩的事例和格言等。这样,久而久之,在写作素材方面,我们便是一个“富翁”了。储材不是消极被动地积攒材料,储材的过程也是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赋予材料以生命的过程。鉴别材料是为了挑选那些有价值的材料。储材不厌其多,但这不意味着储材就像拾破烂一样见物即捡。事实上,并非所有事物和信息都有价值,像张三吃饭打了个饱嗝儿,李四不小心跌了一跤之类就没有储存的必要。给材料分类是为了胸中有数,更好地熟悉和利用材料。由于文章的主题是不同的,所以,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我们只有把众多的材料整理得像一个档案库一样井然有序,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赋予材料以生命是为了灵活地对待材料,让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全部得以开掘。材料作为主题的物质基础,不能机械地承托着主题,它应与主题水乳交融,在有机的结合中说明和显示主题。然而,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赋予材料以生命都不能离开思索。思索是储材的灵魂,是我们储备有意义的东西而并非一大堆无意义的文字符号的先决条件。经过思索而积累起来的材料反过来也可以推动思索,这些富有活力的材料往往使我们文思泉涌。鉴别材料、给材料分类,锤炼着我们的逻辑思维,而众多的同类型的材料汇集在一起,又能诱发出我们对文章主题的种种构想。思索——储材——思索,在这种螺旋式的循环中,我们总可以把文章写好。
第三节 怎样选材
不少同学反映,作文时,材料不少,头绪繁杂,不知如何选择。我想,可从下面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选择取舍。
一、凝聚性。我们在照相时,要把焦点集中到所要拍摄的人或景上面去。写文章也是如此,必须对材料做聚焦处理。作者选取材料的焦点必须对准主题,为突出主题服务。吴伯箫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把《国际歌》等四首革命歌曲串联起来,充分表现了延安军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争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作者在延安生活了8年,唱过的歌曲很多,为什么要选择这四首作为写作材料呢?就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延安军民的革命感情、革命理想和革命精神,最能表现文章的主题。如果把延安时期唱过的歌曲一一罗列出来,文章内容就会累赘,显得漫无中心,使人读后不知所云。
二、典型性。所谓典型,通俗地讲,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照相要突出一个主体,作文则须讲究典型。雷锋一生做过的好事可谓多矣,但在《人民的勤务员》一文中,作者仅选取了五件事,就生动感人地写出了雷锋精神的闪光点。这是因为作者选用了五个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本质东西(文章的中心),使这些材料发挥了”以一当十“的作用。如果作者事无巨细,一味堆砌,读者便会觉得文章如一笔流水帐,缺乏艺术感染力。
三、可信度。所谓可信度,就是材料要真实。你文章中写的事件、人物要能使人相信这是真的,是生活中确实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否则会有什么感染力呢?《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的一张欠帐单,为什么能深深印在读者或观众的脑海中呢?就因为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为什么观众听到有些电影中的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时,会哄然大笑呢?就因为它违背了生活真实,观众觉得这是假的。艺术的力量在于真实。我们初学写作必须注意这一点。生活中的材料丰富多彩,但只要我们遵循“凝聚、典型、真实”的原则去筛选取舍,就会把文章写好。
第四节 灵感从何而来
究竟有没有灵感?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想,问题在于怎样正确理解灵感。叶圣陶先生不说“灵感”,而说“触发功夫”。思维的触发也就是所说的灵感。王梓坤教授有一段生动的解释:“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大脑中便会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架起许多临时的‘电线’,把所有有关信息保存着、联系着;同时大脑还把过去有关的全部知识紧急动员起来,使思维处于一触即发的关头。一旦得到启发,就像打开电钮一样,全部线路突然贯通,立即大放光明,问题马上解决。”由此可见,灵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没有原来的许多“信息”,没有原来架起的许多临时“电线”,是不可能产生灵感的。从生活和书本上获得的大量“信息”,是产生灵感的基础。有位同学读了杨朔的《香山红叶》、《茶花赋》后,很想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他到农村观察,那金稻飘香的丰收景象使他陶醉。但蓦然回首,却见一块荒芜的田地,杂草瑟缩在秋风中,他的心弦“陡然一紧”:为什么这块田地颗粒无收?难道是秋天的罪过吗?他沉思着,“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秋天,对于勤劳者确实是善良多情的,因为早在春天,他们就耕耘播种,辛勤劳作,这才有丰收的甜美和欢笑。而对于懒惰者,秋天却不能不铁面无私,谁叫他们游手好闲,辜负春光呢?懒惰只能收获杂草般的愁绪,西风般的凄凉。于是他挥笔写了《秋天的秘密》这篇作文,在全国作文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位同学所说的心弦“陡然一紧”,“心扉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撞开,顿时豁然开朗”,这就是所谓“灵感”。但这种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阅读名篇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突然贯通”“大放光明”的。所以,灵感并不神秘,但灵感的产生稍纵即逝。我们一旦产生了灵感就要抓紧时间捕捉住它,把它写下来。
第五节 文章的深度靠挖掘
有些同学写文章,材料选得很好,但写出的文章,读起来使人感到平淡肤浅。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们写事,只是将事情经过平淡地叙述一下;写物,也只是对其外表描述一番。对所写的事物没有深入挖掘,事物蕴含的本质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显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写作时,要根据自己所写事物的特点生发开去,进一步揭示其深层含义。陶铸同志的《松树的风格》一文,在描述了松树“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风格之后,又生发开去,向深层挖掘:由松树的风格,联想到“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牺牲”的共产主义风格,而且要求“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的风格。这样,文章的含义就深远了。《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劳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一连串的事件叙述完了之后,主题已很明确。然而作者并未就此停止,而进一步写道:像母亲这样“平凡”的人,“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紧接着,又挚诚地表示,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使中国所有的母亲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来寄托哀思,报答母亲的深思。这样,作者热爱母亲的深情厚意,就升华到一个博大深远的高度。这不仅是一般的母子之情,而且同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的人民,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共产主义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跃然纸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挖掘,文章才骤然生辉。鲁迅先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开掘要深”,就是写文章不满足于就物写物,就事论事,而要根据所写的事物去做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工作,从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这样,文章的主旨才能升华,文章的含义才能深刻。写文章犹如挖井取水,不掘到深层,难涌出清冽的泉水来。要想写出立意深远的好文章,就应该在对材料的挖掘上下功夫。第六节 文章要有波澜
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若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变化,像流水帐,那是很难获得读者喜欢的。因此,文章写得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才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国古代的章回小说和现代的电视连续剧,在回与回之间和集与集之间巧妙地利用情节张弛起伏的变化,从而紧扣读者和观念心弦,使之欲罢不能。确实,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都很讲究文章的波澜。(都德的《最后一课》分析悬念法)
文章形成波澜的方法,除了悬念法以外,主要还有:①对比法,如《范进中举》通过胡屠户前倨后恭的表现,造成故事的曲折变化,把一个粗野、势利、自私、虚伪的丑恶灵魂暴露得淋漓尽致。②巧合法,如《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一家梦寐以求的于勒,竟在去哲尔赛岛旅游的船上不期而遇,吓得菲利普夫妇惊慌失措,避之若瘟神,这就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③误会法,如《潘虎》,通过潘虎对“我”的误会造成情节的不断展开,最后误会解除,“我”也获得信任并委以重任。④抑扬法,如《荔枝蜜》,开始“我”对蜜蜂极为讨厌,而最终却“梦见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文章一伏一起,变化多姿。⑤倒叙法,如《同志的信任》,课文开头描绘了一个紧张神秘的片断,紧扣读者的心弦,然后再回过头来,依照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写来,文章一张一弛,曲折动人。⑥夸张法,如《变色龙》,作者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奥楚蔑洛夫的善变,推动情节的曲折发展,从而讽刺了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走狗奴才,有力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本质。第七节 言为心声
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白,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镜子。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描写。巴尔扎克小说里的人物对话写得非常好。他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只要摘出各人有特色的谈话来,就可以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老舍也说,对话就是人物性格的自我介绍。《分马》中老孙头的性格正是通过语言描写跃然纸上的。当老孙头牵了一匹小马时,张景瑞打趣地说:“瞅老孙头挑匹瞎马。”老孙头高兴地说:“瞎马?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马,屯子里的头号货色……”可后来换马时,他怕老王太太换了他心爱的玉石眼,就笑着说:“看上了我这破马?我这真是个破马,性子又烈。”“别摸它呀,这家伙不太老实,小心它踢你。我才挑上它,叫它摔一跤。样子也不好看,玻璃眼睛,乍一看去,像瞎子似的。”这里通过老孙头前后不同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老孙头的自私性格,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同学们作文,语言描写常犯的毛病是千篇一腔,千人同调;或者把生活中的对话一句不漏地搬到文章中来;或者凭主观想象,空洞乏味的说教,让人听而生厌。成功的语言描写,应当注意: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目睹了说话人,听到了他说话的声音。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短而情深。鲁迅先生说:“对话也决不是说到一大篇。”简练的语言,往往是有力而富于表现力的。你看,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等等,不作雕饰,简练传神,声态毕现,鲜明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要能用简练、个性化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去留心周围的人,留心他们不同性格的话语,静观默察,凝神结想,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写好语言,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第八节 怎样写畅想型作文
畅想型作文就是假设一种情景,作者凭想象来完成的作文。例如,《假如我是济公》、《站在月球上所想到的》、《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20年后我的一天》等。这种作文题的特点是:自由灵活,无拘无束,思想不受限制,可以纵横驰骋,凌空翱翔。写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具体而细致的描述。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读者。如写《假如我是济公》,应集中写好两三件具体事例,可有些同学每段第一句都是“假如我的济公”,接下去就是我将如何如何。每段三五句,一共写了十来段,都是干巴巴的条条,内容不实在,缺少形象性。
二、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畅想型作文有着极为广泛的选材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和其他类型的作文一样,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假如我是济公》这篇作文,它的主题就应是像济公那样抑强扶弱、惩恶扬善,选择的材料就要能体现这一点。但有些同学写变成济公后,刻苦钻研科学,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就游离了主题。
三、入题要快。写这类作文,最好直接从场面和情节入手,摒弃一切套话。但有些同学的作文开场白太多,慢吞吞地说了一大堆多余的话,如在写《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时,什么“愚公移山是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有深刻的意义”,等等,先绕了几个圈子,然后再入题,罗里罗嗦,很不简洁。
四、要有现实依据。畅想型作文表达的大都是作者的理想,理想是现实的折光,它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能够实现的。有位同学写《假如我是济公》,说济公去看望生病的A的老师,宝扇一扇,使低矮的小屋马上变成了大房子,而且宽敞明亮、阳光充足。这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因为给教师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如果换成这样:A老师住在山洞里,阴暗潮湿,济公一扇,立即变成一幢金碧辉煌的宫殿,A老师正在宫殿里批改作业,这就不切合实际了。畅想型作文的内容往往是理想的生活,其中充满着真善美,也往往是作者激情的抒发。这样,最好用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文笔来写。
第九节 摆事实
讲道理
有不少同学认为:写记叙文容易,写议论文难。其实,写议论文并不太难。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发议论。比如:班上有个同学经常不做值日,有的说他“怕脏”,有的说他“不关心集体”。又比如:一场足球赛,本来可以踢赢的,结果反而输了。什么原因呢?有的说是“技术不过硬”,有的则认为“骄兵必败”。这不就是在议论吗?谁做了好事,受到表扬;做了坏事,挨了批评。这表扬和批评不就是对某一人或某一事发表的看法吗?这些看法就是论点。议论文的论点要旗帜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清二楚。例如:“抄袭是一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不要让分数捆住手脚”,“有志者事竟成”等,读者一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观点。观点就像一面旗帜。要让这面族帜飘扬起来,就必须有坚实的支柱,这支柱就是论据。一篇文章有了鲜明的观点,还要有确凿、充足的论据来证明,否则就没有说服力。有些同学写不好议论文,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抽象地讲道理,没有摆事实;或者是一篇文章讲了好几个道理,一个问题还没有说清楚,又扯到另一个问题上了。二是论据不充足,不典型,不能说明论点。只有论点,没有充分的论据;只有抽象的言行,没有具体的分析,读者是不会信服的。有的同学写议论文,喜欢举很多例子,在一顶大帽子下面罗列一大堆材料,这样反而影响了论点的鲜明、突出。论据充足不在于材料多少。在一篇文章里,堆砌很多材料,好的材料、真正有用的材料也就容易被淹没了,不如从中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材料来证明论点,会更有说服力。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要紧密联系,不能互相脱节。有一篇作文,为了证明“自学能成才”这个论点,时而举巴甫洛夫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时而后悔自己不用功读书,论据虽然真实、正确,但和论点没有直接关系,这样,文章内容杂乱,中心论点不明确,也就达不到说服读者的目的。总之,写议论文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论点(观点)和论据(材料)的关系可概括为一句话:文章两个宝,观点和材料;观点来统帅,材料跟它跑。
第十节 言而有序
因物而异
按照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规律,以一定的顺序进行说明,这叫“言而有序”。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说到卷云和卷积云:“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这段文字,先介绍卷云,后介绍卷积云。这二者的顺序,是按照它们的变化来安排的。只有按这个顺序说明,才能使读者知道卷积云是怎样由卷云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如果颠倒了,那就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当然,“言而有序”,绝不是固定的一种“序”。事物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各具特征。因此,这“序”也就因物而异,各有其“序”。例如:《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主要是按它的方位,先总后分,先外后内地加以说明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则是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说起,再写先秦、汉代的简书和帛书,东汉以来的手抄纸书,唐代的雕版印刷,宋代的活字印刷,近代的各种印刷以及近年来各种奇妙的书。《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先写人民大会堂的位置,点明其巍峨壮丽的特征,再按参观顺序,介绍人民大会堂内部布局、结构、设备及其特点,最后再次点出它的主要特征。《死海不死》,在说明死海的特征之后,再说明死海的成因,由“果”及“因”。《蜘蛛》,开篇以诗谜为小引,接着具体记叙蜘蛛“捉飞将”的情景,再说明蜘蛛“织网的技能之高明”和“身体机构之巧妙”,以及人类对蛛丝的利用,这是由对事物的现象的具体描绘转入到对事物的特征的科学说明为顺序的。由此,我们可以把说明顺序的安排归纳为这么几种方式:
①按照方位为序——前、后、左、右,上、下、高、低,远、近,内、外等。②按照时间为序——晨、午、晚,春、夏、秋、冬,年、月、日等。③按照思维的一般规律为序——具体到抽象,现象到本质等。④按照观察点的移动为序。
⑤按照事物的因果关系为序。总之,写说明文,没有固定的“序”,要依据说明对象的实际,从取得最佳说明效果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
第十一节 把欢乐融会在日记中
“有人爱打牌,有人爱下棋,有人爱养花,有人爱钓鱼,而我却爱上了写日记。我的欢乐都融会在日记中了。”这是大同市作协副主席马庭英同志的口头禅。他是怎样写日记的呢?还是用他的话说吧:“有人说我带有传奇色彩。一个流浪娃,成了作家,不奇也奇了。我小时想念书念不起,只好从门匾、对联上学字,买不起笔纸,就折根树条在地上写。母亲见我如此好学,拖着瘦弱的身子给别人洗衣、做饭,换来几个钱,把我送进一家私塾,虽然只念了三个月,可非常宝贵,因为这是我的学历啊!”“1945年,晋察冀报社要站岗的,我去了。从此,我参加了八路军。上岗前,下岗后,我都在编辑部看他们写字,一有机会我就向编辑们请教。我主动给他们提水、扫地、打饭……一位姓李的同志很快就喜欢上我了,送给我一本小字典,这下我可有书了!写哪,念哪,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字典上的字全部学会了。这一年,我一边学字,边记日记,写了不下一百篇。”“我爱写日记。我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有的是我感慨之语,有的是我醒悟之理。它编织着我生活的网络,它刻印着我前进的足迹。每当我翻阅自己的日记时,就像洗温泉澡那样解乏,那样舒服;也像进了百花园,处处迷人,百看不厌。“多变的岗位使我的日记更加丰富多彩。我当过兵,做过教导员,参加了平律、太原、石家庄和上甘岭等战役,打到哪写到哪,看到啥记下啥,战友的英勇、战场的险恶、军民的情谊、敌人的狡猾……可记的东西简直像海水,取之不尽。转到地方后,先后在公安局、文工团、民政局工作,这里人们的喜怒哀乐被我摄进日记,真是五花八门,无趣不有啊!“写日记贵在坚持。我的喜怒哀乐,胜败曲折,都写在了日记中。每参加一项活动,每拜访一个家庭,我的所见所闻也都摄入了日记中。我日记中的人物很多,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啊!那依依难舒的深情,那语重心长的赠言,那饱含情谊的礼物……一一记下来,读着,我感到十分高兴。”老马就是这样,喜欢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把欢乐寄托给日记,日记也给了他无穷的欢乐。走到茶几边,我认出了外婆的杯子,但是哪一个才是妈妈的杯子呢?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真得太不了解父母了。当妈妈为我倒水时,我却不知她的杯子是什么样的;当妈妈为我夹我喜欢吃的菜时,我却没想过他们是爱吃淡一点,还是浓一点。。。2009年到了,意味着过去一年的逝去和新的一年的到来。妈妈为我操劳了一整年,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也应该为她做一点点事了。
于是,我决定先将茶沏好再找杯子。学着爸爸平时沏茶的顺序,我先从茶柜里找出了一罐普洱茶,再往烧水的壶里加入水放在电茶炉上烧,接着,我将爸爸已经掰好的普洱茶片拿了两片放在盖碗里,等了一会,水开了,我小心地将水注入盖碗,将盖盖上,把盖碗里第一遍的茶水滤掉,然后再次注水,盖上盖,焖一会才两手并用地将茶水倒入茶海里,因为第一次自己动手,盖碗的烫手是我所没想到的,手忙脚乱的我弄得茶几上一片片的水渍。重复几次这样的程序后,我先帮外婆倒了一杯茶,因为外婆特别喜欢喝茶。当外婆从厨房走出来的时候我已经把茶都给倒好了,这时,外婆才告诉我哪一个是妈妈的杯子。
妈妈起床了,我双手捧着水杯送到她的面前,就像捧着一颗温热的心。妈妈一愣,随即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一手接过水杯,伸出另一只手将我拉进了她的怀里,那手轻轻柔柔地在我的头上抚摸着,接着妈妈在我的脸上深深地亲了一口。虽然妈妈经常亲我,但这一刻的亲吻却最让我感到幸福。我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快喝吧,要不茶要凉了。”妈妈仰起了脖子,张着嘴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大口。看她那甜蜜蜜的样子,仿佛微苦的普洱茶也是蜜一般甜。
我记得在我小学的时侯,就读过一首曹值的七步诗:“煮豆持作梗,辘毂以为汁;秸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时只知其大意,只知道曹操的长子曹丕继位,他在一些奸臣的影响下,担心他的同胞弟弟曹值篡位,便逼迫曹值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否则处死;结果他的弟弟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流传至今的“七步诗”。当时这首诗对曹丕也是一种极大的潮讽。
几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和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应该说人的素质也应有所提高;一个人生活在世上,是离不开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人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兄弟姐妹的团结并不是真对与他人打架斗殴,在生活上,事业上应是不可或缺的照应;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可见,团结是一种力量,只有团结才有攻不破的堡垒。
然而,就在生活优越的今天,兄弟姐妹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一点利益而你争我斗,反目成仇,甚而相残;我和我的朋友在聊天时有时聊及这个问题,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不顾亲情,对兄弟姐妹甚至父母于不顾,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和任何人都不要谈“情”字,特别是友情。
树大分枝,各自成立家庭后,在生活中一些小事是难免发生的,但要看你怎样去对待,把金钱和利益看的太重,那麽,你就会值亲情于不顾;看淡名利,注重亲情才是做人的底线;争则不足,让则有余,在利益和金钱面前,我们何不礼让一点,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亲情的人呢?
家和万事兴,团结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为个人的事业、为家庭的生活、为国家的兴盛而看重亲情、友情、爱情;把金钱和利益看淡一些吧!人过留名,雁去留声,希望在几十年之后,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侯,留给后人的不是唾泣,而是美愉。
今天是她父亲的生日,她要回家和父亲一起过生日.我很理解她的想法,更理解她的思念之情.是的,她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子女的成长与幸福,含辛茹苦,真的的不容易.话说过来,人一辈子真的很不容易.人年老时非常希望能够和子女在一起,即使不能在一起,哪怕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短信,父母也已经很知足了.我由于长期在外,很想念爸爸妈妈.想起过去,心里真的很辛酸,父母亲为了我们的成长真的付出了很多,然而他们现在又生活得怎么样呢?想起过去的一幕一幕,我心里很难受!我很希望做做子女的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让父母担忧,这是最基本的我们应当做的事情.谈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影片,暂且不管故事的真实性,主要考究它的内涵.主人公齐思甜和哥哥齐忆苦、妹妹奇妙、弟弟齐天生活在一个不富裕却充满温馨和爱的家。然而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他们的母亲旧病复发,咳得吐血了。父亲背她去医院,却出了意外,他们俩都亡故了。次日,另一家人搬进了四个孩子的家。性格刚强的哥哥无法忍受这个新家庭的种种,无奈地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了家。他们开始四处奔波,寻找落脚之处。当实在没有能力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把妹妹齐思甜送给一对正要出国的夫妇;把弟弟送给他的舅妈一家;又把小妹妹带到一对老人家中请他们收养。他自己和弟弟妹妹们便各奔东西……20年后,齐忆苦在北京当上了出租车司机;齐思甜出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了音乐家;齐天成为东北大学学生;齐妙却当上了舞厅小姐。在北京的音乐会上,思甜蓦然回首的瞬间,音乐霎时凝固了。他们四人拥抱在一起,泪水顺着另一支悠扬的乐曲落下,听众的掌声久久不息……终于,他们有了一次永久的重逢。
齐思甜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他们一家人都生活在音乐的天堂里,这也为后来思甜成为音乐家打好了基础。父亲说:“人生路上有许多困难的事情,只要有音乐在,你的灵魂便不再寂寞。”这位父亲是伟大的,他乐观开朗,以身作则。尽管他和蔼可亲,但同时又是一个严厉的父亲。有一回,齐忆苦偷邻居家的鸡蛋,是为了满足妹妹小小的心愿。而他却因此挨了父亲的鞭子,还罚他站在雪地里很久。在父亲被分配到别的地方边劳动边教音乐时,他对这“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悲愤倒下,而是瞒着家人当搬运工挨家挨户送木材,还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他也没有一丝怨言,还对孩子说:“我没事。”懂事的孩子们也拿起了工具,帮父亲干活。他哼着小调,阳光幸福地洒在他们脸上。
可见,这位父亲是多么伟大,他以他的行动告诉了孩子们音乐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
那么,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使后来的四个孩子重逢,使他们欢聚,使他们接受心灵的洗礼? 毋庸置疑,是亲情。
寒冷的冬天,四个孩子依偎在车站。他们在为下一餐饭而担心着。“哥,我饿。”、“哥,我冷。”、“哥,我想回家……”弟妹们的话刺痛了哥哥。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让你们受委屈。”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如果不是亲情,他又何必活得如此累呢?他又怎能忘记,那一晚,父母临走时对他的嘱咐:“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生活改变了许多人和事,也改变了他们。但是,亲情是始终不渝的。最小的妹妹齐妙长大后竟成了舞厅小姐!她离开原来的家后,养父母去世得早,加上无人看管,就开始堕落下去了。她在20年后与齐思甜相遇时,大言不惭地对她说她满足于当前腐朽昏暗的生活方式。但是自那以后,她回忆起以前的一点一滴,又不免伤感和懊悔。她发现自己对不起所有爱她的人,她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于是,亲情的归来使她的精神方面的巨人复活了!她的灵魂才得以解放。
亲情给人以新生,亲情又犹如一支镇心剂。
亲情是心中的太阳,照耀着我们;亲情是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们;亲情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我们。
亲情是雪,晶莹剔透;亲情也可以是雷,惊天撼地。
亲情可以是灯,温暖柔和;亲情也可以是微弱的烛光,不亮却很辉煌。不管怎么说,亲情一定是无价的宝藏。
没有了亲情,世界变得荒芜、凄凉;没有了亲情,生命则无法繁衍后代;没有了亲情,生活就单调枯燥;没有了亲情,人间也成了地狱。
亲情是沟通两代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是一条连结两颗心的纽带。“兄弟姐妹原是天上掉下的水花,谁也不认得谁。但落在地下后,结成一体,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也分不开了。”
“临行密密封,意恐迟迟归”,是亲情。“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也是亲情。
无价的亲情呵,愿我们在你的鼓舞下,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关于亲情的影片..我看这部影片时,心情很沉重,流泪了.我想,不论一个人的出身是多么卑微,只要我们能够记住亲情的鼓舞与期待,只要我们我们去刻苦努力,只要我们在心理上能够战胜自己,那么我们就是生活的强者!
第三篇: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点题法
当前,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学生普遍反应作文难,其主要症状就是:一是写不快文章,二是写不好文章。在这里,将着重谈一谈,中学生作文的特级能力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来谈一谈破题:破题也叫做点题,是指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最简明扼要的话交代、提示或点明文章的意旨,以便了解你所要写的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你写此文的意图何在。用一句话概而言之,点题就是提示文章的中心思想。
训练目标:对于我们中学生朋友而言,如果作文功底不是很深厚,往往宜采用明点的方法好,但是我们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中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明、暗点之分,分得不是特别清楚。通过我们的讲解,中学生朋友们会明白什么时候适合用明点,什么时候适合用暗点,也将懂得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点题功夫。以后做到作文势如破竹,一气呵成。?写作方法:点题有明点与暗点之分,也有“卒章显其志”与“首句标其目”之分。在使用明点时,就是要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点题含义。如《火红的花》开头的句子:“我家的后花园,有一株火红花,每到夏天,它都开得火红,就像爷爷那火红的脸。”?
暗点一般在字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捕蛇者说》一文,在文中结尾处有一句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就是在比较“赋敛”与“蛇毒”之中提示出文题的含义,表达作者要写此文的意旨。?
点题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卒章显志法”。前人评论杜甫诗歌时曾说过这样的话:“一篇之妙,在于落句。”这句话提醒写作者要写好结尾。在文章的结尾,用一、二句话显示题旨,这就是卒章显志法。当然,这一、二句话要如刘禹锡所说的:“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设万景”,是含义深远而精炼的话语。
当然,点题法中“首句标其目”的情况也不少见,这种方法目前有人称之为“入手拎题”,这种方法可以起到开宗明义的效果,行文不至于迷失方向,而离题偏轨。?
篇中点题的情况也有,在叙述或议论的过程中,用简洁精炼的语句,不失时机地点明文题所包含的深意,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点题的本质意义是指于文章关键处,抓住事物的特征,用数句话,点明题旨,使文章生辉,形神毕现。如范仲淹的名作《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两种不同的景色,以及各色游客在不同景色面前的览物之情,然后重笔点晴:“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点晴一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终成为历代传诵的名言。使文章题旨脱颖而出,全文为之而增色。?
点晴之笔必须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思想精辟,具有表现力、说明力。因此运用点晴之笔,既要炼字炼句,反复推敲,又要含义深邃,富有哲理。既要顺势点化,不露痕迹,又要委婉含蓄,意在言外。?
运用点题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旨应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非勉强“显志”,或任意拔高,更不是硬贴上去的。?
2。题旨不但要高度概括又要有表现力,而且要精炼准确,干净利索;要与全文构思,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恰到好处。?
3。题旨的开掘,点在起首的,重在开宗明义;点在篇中的,借以因势利导;点在结尾的,意欲深化主题,总之要点在文章的关键处,使形象“活”起来,思想得到升华。
第四篇:中考作文指导
满分作文万能开头30例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开头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如果事业中掺杂了感情因素那事业注定要不成功的;我们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决于能长着相似的脸。--------福特《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雨的时候,睛也是雨。
——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
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编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雄鹰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自由》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开头方法之四: 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夹,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关了回去。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大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 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
万能凤头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
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
满分作文精彩结尾20例
1、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 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
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直面苦难》
2、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3、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4、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之后,终会占有蓝天。
5、冰心说道:“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6、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7、坚持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的明天叫成功。
8、如果只看到太阳的黑点,那你的生活将缺少温暖;如果你只看到月亮的阴影,那么你的生命历程将难以找到光明;如果你总是发现朋友的缺点,你么你的人生旅程将难以找到知音;同样,如果你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假设你的这一愿望真的能如愿以偿,那么你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9、喜马拉雅直冲霄汉,可上面有攀爬者的旗帜;撒哈拉沙漠一望无垠,可里面有跋涉者的脚印;阿尔卑斯山壁立千仞,可其中有探险者的身影;雅鲁藏布江湍急浩荡,可其中有勇敢者的故事。
10、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青春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知道沧桑早已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1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你便无须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12、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13、或许是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缤纷多彩的梦撞碎;或许是天地的无情终归要将自己继日的辛勤当做泡影放飞,或许是许许多多的难以理解却又实实在在的障碍与挫折早已将意气丰发的拼搏与百折不挠的进击化为道道忧愁阵阵孤寂,那么就请在凄惨中反省我们自己吧!
14、“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隔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15、每一滴水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嵌进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条泛着清丽的旋律的小溪都闪烁着美的光辉。不要空叹人世的无奈,且用美丽的心情来看待人世的繁华多彩,细细品味那无处不在的美吧!
16、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也许你只是一条涓涓小溪,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也许你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跌几个跟头,终会翱翔蓝天。
17、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骋天下。
18、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19、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20、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高分作文优秀题记 01、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
02、人性的堕落,常常从无视公理开始,社会的尊严,常常因权力滥用萎缩。
03、永远相信,人世间不只是心灵的沙漠,感情的冰窑,各种至善至真的情怀,筑起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04、幸福的家庭家家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复活》)
05、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你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影响你的一生!(路遥《平凡的世界》)
06、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的谋求自己的生存,同时也帮助别人生存中。
07、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08、生命如同一幅画,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09、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已经点完了。
10、当雨季来临时,许多生命的记忆被雨水淋成褪色的风景,所有不经意的回眸都被绚丽成最浪漫的构思,在梦醒后的清晨,无奈地投入另一种漂泊……
11、每个人都曾面临人生的选择,我们必须决定什么是重要的事……
12、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13、不要被世俗的尘嚣蒙住你的眼睛。
14、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必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
15、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16、如果把苦难只视为苦难,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难。但是如果你让它与你精神世界里最广阔的那片土地去结合,它就会成为一种宝贵的营养,让你在苦难中如凤凰涅盘,体会到特别的甘甜和美好。
17、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18、一个不容置疑的哲理,一个令人铭心的命题,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征,没有不为名利的世纪超人,只有善待名利的智者。
19、只要心里有阳光,眼睛看到的就都是温暖。
20、给心情涂上颜色,我们便有了七彩的人生,我们才真正地把握了自己。
21、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
22、倘若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应该改变你自己。
23、就像向日葵追寻太阳,人总是追求崇高与完美,而人生偏是一个在苦难中不断雕塑自我的过程。
24、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一丝不少的变换着形式交还给你。
25、有许多的人,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上帝赐予自己的“宝石”,但当“宝石”已经拾在自己的手中时,却又被自己轻而易举地抛弃了。
26、儿时的岁月总是有母爱相伴,长大的我觉得与母亲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阳光依旧——母爱就在身边。
27、幸福的定义,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简单的让你无法置信。
28、一忍可以成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29、独善其身者难成大事,越利他,就越利己
30、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31、一个人到了忘记得失的时候,他实际上已有所得。
3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永远的守望可能只会收获糊口的玉米,如果跳出了这一亩三分地,你可能成为乞丐,但更有机会发现远方的金子。
33、蜡烛的美,是绝唱的美。它以自焚的痛苦将自己化为光和热,照亮了别人。
34、我们可以失望,但决不能盲目。
35、人生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只要永不懈怠地一步一步走下去,前面就是幸福的彼岸。
36、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多为对方留下一些余地,留给别人的同时,也留给了自己。
37、许多时候,能让我们超越极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财富,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动的,一次次漫过心底的爱!
38、许诺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如清茶,倒一杯是一杯,一种如啤酒,才倒半杯,就已经泡沫翻腾。
39、肉体是精神居住的花园,而意志则是这个花园的园丁,意志既能够使肉体“贫瘠”下去,也能用“勤劳”使它“肥沃”起来。
40、一种颜色,生命的一瞬。执着地追求着永恒,一路失落,一路遗失,一路惘然,仍旧梦想,梦想……
41、打开心的窗口,睁开敏锐的眼睛,莫让一切都随风。
42、别忘了,爱有多深路就有多长,只要有一个明天,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希望。
43、温暖是无处不在的,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44、我不一定在快乐地活着,但我一定是在追逐生活中的快乐。
45、记取昨天,是为了把握今天,更是为了掌握明天。
4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47、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哲理名句: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
第五篇: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
如何审题:
1.审题要细看清题意,看清要求.例 :生活中的趣事有趣且有意义。
我的一个星期天可一件事可几件事。
我忘不了他忘不了的原因。
这件事教育了我如何使我受教育。
老师,再见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A.抓住句子中的中心词,抓主干、主语。如:“骄傲是无知的产物。”应抓“骄傲”。
问题:舍本求他如:谈谦虚
区分:题目、材料是论点的不要再派生出论点。
话题、材料不含论点的自己从中选角度,立中心。
B.理清概念间的关系,抓中心。如:“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
问题:只谈爱、爱的种类、所经历的一次爱的活动等。
提示:抓住在“爱”中“理解”生活。在关爱别人中、在别人关爱中感悟生活的美好。
2.理清题意
如:遐想
遐想:指悠远的思索或想象。
思索: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及思考。如:滴水— 穿石—精神 想象:由某一事物而引发的联想。如:椅子——双层城市
3.立意正确、写好题目
三角形的遐想(稳定——基础的重要)网的遐想(束缚学生的应试教育)
吃、水、雾、云、门、放屁„„的遐想`
半命题作文:
要根据提示揣摩意图,填写自己熟悉的、有感受的人或事。
我渴望范围大
我渴望有比上一题具体些
我终于抓变化发展过程
记一次活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后才出现的。让我流泪的(一首歌、一句话、课、眼神、谈话、照片、电影、信等)
如若写语文活动可写:
写字比赛抄写对联硬笔书法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卡片)作文互批手抄报故事会演讲会课本剧
赛诗会查字典辩论会
突出其语文课外活动的特点,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如:以“等待”为话题,可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一)、家庭生活方面:
1、“我”上课归来父母摆好丰盛佳肴“等待”“我”的归来。(表现父爱子)可列的题目有:妈妈的等待爸爸的等待„„
2、在家上晚自习,我把房门紧闭,夜深人静,我打开书房门,妈妈摆好夜宵,等待我出来享用。(表现母子)可列的题目有:深夜的等待默默的等待
3、学校疲劳时,我拿父亲出气,父亲怕批评我影响我的考试,他忍着自己不发脾气,“等待”我自己认识错误,自己改正。
(表现自己在父亲行动的感染下,受到的教育。)可列的题目有:无言的等待(表现父亲博大的胸怀)
4、亲人生病进了手术室,家人在医院焦急“等待”。(表现亲情)可列的题目有:焦急的等待充满期盼的等待
(二)学校生活
学校如战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守株待兔似的等待,结果是被淘汰。题目:
1、不能等待
2、来不及等待
3、好成绩等不来
4、等待可能会坐失机遇
5、等待与冲刺
6、抓住机遇莫等待
(三)社会生活
1、„„的等待
2、莫等待,赶快行动起来
3、社会竞争不允许等待
4、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前景等不来
5、等待可能会被淘汰
6、抓住机遇,不要等待
7、丢掉幻想,不要等待
8、等待有可能错失良机
9、莫等待白了少年头
10、等待的尴尬
11、一次等待的经历
12、不企求等待的一件事
13、我放弃等待的一件事
本次二模作文的问题:
1、从头到尾不提话题;
2、有的文章到结尾才接触到话题;
3、有的作文非驴非马,没有文体感;
4、有的作文立意不明,不知要表达什么中心;
5、“门面”差,字写得不工整,涂改严重。
玄武区二模卷作文审题指导:第一题材料作文。
理由是:题干中有这样一句话“请从以上材料中任选角度,确立中心,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的文章。”
题干告诉我们,所写的作文必须“从以上的材料选取角度”,然后再定中心,定文体,定题目。
这个材料可以确立的角度有七个:
1、美好、快乐的心情会改变(这个角度不好写)
2、痛苦、烦恼的事情会改变
3、困难棘手的局面会改变
4、成功光明的结局也会改变(这个角度不好写)
5、高山湖泊的面貌会改变
6、人的一切也会改变
以上六句话,就是六个角度。1和4这两个角度,写的不好,就会写成消极的东西,如:好景不长在,好花不长开,今朝有酒今朝醉了,等,要注意弘扬主旋律,不可写消极的东西。
7、最后的一句话是“总之,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的。”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这个角度涵概了所有的方面。
这个材料写作文,要求作文中一定要引用材料中的一句话,否则就被视为不切题。
看图作文:体裁多样,要求看懂画意,看清要求,画面上有几个人,什么神志,画面上的文字,能读懂的有关符号,简易的图画要弄清方位、方向。
材料作文:提供写作素材、写作依据、写作引子
写议论文要注意观点正确,结构清楚,有理有据,观点在开头明确提出。注意议、叙的关系。
写记叙文要注意,选材要能新一点,突破口要小,以小见大。
注意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抒情、描写、议论。入题要快,结尾点题。
写说明文,注意方位、程序,注意语言的简明、准确,注意运用说明方法。片断作文:开门见山,不说废话,直接切题。
写完后检查:1。是否写题目。
2、有无错别字、缺漏字、明显病句。
3、标点的正确使用。(不可一逗到底)。
4、格式是否有误。
应急补救:
1、走题怎么办?开头加几句。破题。(联上题目、主旨)中间加几
句。扣题。结尾加几句。点题。添加文字要工整,简练明白。
2、写不完怎么办?
记叙文:直接写结果,或用一、二句点题,使内容升华。
议论文:回应论点,或直接得出结论。注意:结尾都必须点上句号。
关于作文复习
(一)自己可进行立意、选材、列提纲的训练。
如:
1、生命不言失败
2、我们的心中永远有春天
3、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4、无价(孝心、爱心、诚心、奉献、„„)
5、的思考(非典引发的、一件小事引发的、国民陋习引发的、独生子女现象引发的,家长宠孩子引发的、家教现象引发的、逛书店引发的、到饭店引发的、逛商场引发的„„)
6、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养成好习惯、反对浪费、主动让座位、孝敬老人、主动参加公益劳动„„)
7、要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小事、值得学习的人„„)
(二)写作文立意一定要健康。千万不要出现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及“现在当官的都不是„„”之类的过激话)
(三)写议论文,不要说绝对话、过头话,要有思辨色彩。
(四)写记叙文要注意,文中的议论不得超过三行,否则,很容易出现非驴非马的现象
(五)中考作文,尽量做到,题目里有话题,开头部分见话题。中间部分扣话题,结尾不忘点话题。如果不是要求写话题作文,那么,也一定要求开头部分见题目,中间部分扣题目,结尾不忘点话题。千万不能从头到尾不见题目,这样的作文肯定不及格。
(六)请同学们写作文时,不要胡编乱造,一定写真情实感。
(七)请同学们注意书写整洁,尽量少涂改。作文不能胡子连着眉毛写到底,要分几大段写。
记住:1、如果是要求写书信体类作文,格式一定要正确。
2、文中不得出现区、校名,真实的人名。
提醒注意:
1. 字词要全会默写、正音。
2. 背书(古文、古诗、现代文、诗)。
3. 古文篇目下的注释。
4. 名著赏析讲义、3、5、6册书上有关的作品介绍。
5. 语言交际中的新闻题。(答题要准确、简明)
6. 补足题要把握要求,对应格式,上下连贯。
7. 书写认真、卷面整洁,难、易不惊,沉着应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