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景德镇市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景德镇市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C项偷换概念,“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并非“生物群体的总称”。)
2.A(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第四段只是列举了“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并未说是“主要原因”;C项语意绝对,“必然”绝对化了;D以偏概全,第三段中是“以其为生存条件的”生物。)
3.C(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因果倒置,“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是前提不是结果;B项超前肯定,“将使”“都得到充分”不合实际;D项避重就轻,“当务之急”应该是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4.C(技,应为“枝”,支脉。)
5.D均为连词,表顺承。(A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名词,处所;B,均为介词,表比较,比/表对象,对;C均为动词,依照、顺着/乘着,趁着。)
6.C(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
7.译:(1)现在,我是以精神去接触(牛)而不用眼睛去看,(我的)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2)(我)提刀而立,为之张望四方,为之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8.(1)七绝;盛衰无常。
(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遗址的荒凉,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苏台览古》则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暗示昔日的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比照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9.①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②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③吞声踯躅不敢言④潦水尽而寒潭清⑤遗余褋兮澧浦⑥老鱼跳波瘦蛟舞
10.B C(每个2分)
(B项,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会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项,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李白的加入,大唐会减却许多光辉”,这并不能说“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11.不同之处: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2分)缘由: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世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2分)
12.前者: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2分)后者:包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的相遇。(2分)
13.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撒播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意思对即可)(3分)
14.D(A、脂zhǐ--zhīB纡xū-yūC橑liǎo—lǎo)
15.B(A、慷概--慷慨;C、信手沾来--信手拈来D、泠泠—粼粼)
16.A(“不情之请”指不合理的请求,是谦词,不能用于他人。B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C、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D、隔岸观火:比喻置身事外,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17.C(A“至少”不能与“以上”搭配。B、句式杂糅,把“靠的”删去。D.多重否定,弄反了意思。)
18.美“勇气”号登陆火星一周年。(或:美“勇气”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一周年;美“勇气”号火星车漫游(探测)火星一周年;美“勇气”号火星车漫游火星一周年)
19.(1)三国演义,陈琳。(2分)(2)曹操出于对陈琳的才华的怜惜,不但赦免了陈琳的死罪,还任命陈琳为身边的文臣。(3分,说明: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读了《三国演义》,这是《三国演义》中重要的情节,也是很能体现曹操性格的一个情节。如果上一题没能答出“陈琳”,这一小题则直接判零分。小说原文: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
20、这则寓言故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要准确把握材料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为什么乌龟能够赢得比赛。
2.蝴蝶为什么如此流连花丛。
3.联系现实人生,钻圈、过河指什么?花丛又是什么?
4.蝴蝶为什么能够迅速钻过圈、飞过河,却过不了花丛?
据此可以立意:我们的人生应该有个大目标、大方向。乌龟之所以能够赢得比赛,就是应为他能时刻牢记自己的大目标。而蝴蝶之所以半途而废,则是因为没有能够摆脱一些东西的诱惑,由此迷失了方向。写作时,可以从整体上思索,可以细微从处发掘。值得思考的有很多。一定要写出个人的认识。
第二篇: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关于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
1.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当你不认识“兆、摩、粥(zhōu)”这三个字,你该选用哪种查字典的方法合适。想一想,再填下来。
(1)用音序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应先查、,再查、。
(2)用部首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应先查部,再查()画。
(3)用数笔画查字法查,较方便的字是,这个字的第四笔名称是。
2.用“视、灵”组词,并分别填在()里。
(1)视:()黑板()四周()天空()大地
(2)灵:脑筋()身手()动作()消息()
3.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成语。
例:手(舞)足(蹈)()山()野明()暗()
瞻(前)顾(后)顾()失()口()心()
4.读读想想,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可选1—2个答案)
(1)下面各组字,能按音序顺序排列的是第()组。
〔①唉汤慨歧②唉汤歧慨③唉慨歧汤〕
(2)下面各组词语,用字不完全的是第()组。
〔①编辐妥帖②焚烧旗帜③郑地出板④缩短原谅〕
(3)“思援弓缴面射之。”句中“援”的正确理解是()。
〔①引用②引、拉③援助④引导〕
(4)“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句中“高大”的反义词是(),“简单”的近义词是()。
〔①简朴②简便③简陋④微小⑤低矮⑥巨小〕
(5)下面词语反搭配不当是()。
〔①改善工作②改造机器③态度严肃④考验来厉〕
(6)下面词语是表示坚决地,毫不犹豫的意思的词是()。
〔①决然②果然③断然④果断⑤毅然〕
(7)下面成语是表示绿的生命的是(),是表示绿的神态的是()。
〔①一碧千里②花红柳绿③翠色欲流④万古长青〕
(8)“多少种绿颜色□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的□”“□”里应加的标点最正确的是第()组。
〔①:,。②:、、。③:、、、、。④,,。〕
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你们做得真好,我还要向你们学习呢。”
改为转述句:
(2)用不同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成通顺的句子。
这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这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①
②
6.修改病句,并在()里写上病因。
(1)西伯利亚发布了气象台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2)读了这些课外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期末考试是一种手段,检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小学生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能够政功颈救D、仰休伪传优
4.下列四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挽救严厉急燥B、渊博暄闹诧异
C、支撑气恼嘱咐D、模胡恭敬淌若
5.下面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A、奇观(景象)绝壁(山崖)蜷起来(像虫子一样弯曲)
B、点缀(装饰)热忱(热情)拈轻怕重(挑选)
C、不足道(说、提)即刻(立即)碌碌无为(忙碌的样子)
6.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海棠融化屏障游览
B、头晕目炫笼罩既然即使
C、呻吟号召提岸宽恕
D、坚强不屈讥讽忧患犹豫
7.“着”字有四个读音,①zhāo②zháo③zhuó④zhe,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着”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着火()B.着手()
C.为着()D.呻吟着()
8.下面几组词语,哪一组的排列顺序不对?()
A.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 B.根茎叶花冠
C.蛋壳蛋白蛋黄
D.包修理包调换包退款
9.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二、我的地盘我做主,O(∩_∩)O~嘿嘿!(8分)(备注:亮点题)
用“精”、“赞”、“激”各组成不同的词语,分别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
1.精:
①我们的工作首先要(),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②楹梁、屏风、门窗上都雕刻着()的花纹。
2.赞:
①老师和同学们都()李强的毛笔字写得好。
②在赛诗会上,同学们高声朗诵()祖国的诗篇。
3.激:
王宁叔叔是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他满怀()地讲述了一次与越南侵略军进行()战斗、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报告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英雄们的事迹将永远()我们前进。
二、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或意思,按要求填空。
(1)一儿曰:“我日始出时人近,而时远也。”所填第一处词的意思是;第二处是;第三处是。
(2)《长征》一诗中体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诗句有“,”这两句诗以
和作千山的代表。
(3)“临时,意恐。寸草心,三春晖。”“寸草”原指,诗中喻指;“三春”原指,“三春晖”喻指。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庄严的声音”指的是
。“长城、大江”代表。两个“传到”是指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播了。“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情。
(5)《鸟的天堂》是我国著名作家写的,作者分别在 和时去“鸟的天堂”。
2.品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1)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2)文段中画“”的句子是全文的句,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周总理 的品质。
(3)作者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话?
(4)作者为什么还要对全世界说那些话?
(5)读了这两个文段,你感悟到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你有哪些想法?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三、作文。
1.题目:我终于获得
2.提示:(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选填“成功、启迪、教训……这些词语,如不满意,可另补。
(2)注意按一定条理,抓住所填词语,精选事例,突出过程,写出为什么能这样,以及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
(3)用“××”代替校名、姓名、否则扣分。
参考答案
一、1.(1)粥大写字母Z音节zhōu
(2)摩手11
(3)兆竖弯钩
2.(1)注视环视仰视俯视
(2)灵活灵巧灵敏灵通
3.漫遍枪箭此彼是非
4.(1)③(2)①、③(3)②(4)⑤③(5)①、④(6)④、⑤(7)④③(8)①
5.(1)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我们做得真好,他还要向我们学习呢。
(2)①这不但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而且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②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6.(1)“西伯利亚来”与“气象台”对换。(词序倒置)
(2)删去”使“字(意思模糊)
二、1.(1)以去日中以为、认为离中午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乌蒙
(3)密密缝迟迟归谁言报得小草游子春季的三个月慈母之恩
(4)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中国
中华大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5)巴金傍晚早晨
3.(1)答:因为“一夜”是“每天夜里”的缩影,说明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
(2)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
(3)答:因为作者亲眼见到总理一夜的工作,回来的路上心情难以平静,胸中有千言万语要倾吐。
(4)答:一是作者深深为有这样一位总理而自豪,二是为了表达对总理无比敬爱之情。
(5)答:可以看出作者对周总理无比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4.(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6自然段)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我们一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意思接近,有条理就行)
三、作文(略)
希望提供的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期末考试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期末考试一般由区或市统考,学校联考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察。小学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拼音和字词。(28.5分)
1、读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规范哦!(10分)
dǒuqiàoshèjìmiǎnlìqīnɡtīnɡyōulǜ
zīyuánjuànliànsùliàojiāozàotáozuì
2、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_”。(4分)
镌刻(juānjuàn)抚摩(mómē)扁舟(biǎnpiān)阻挠(náoráo)
要挟(yāoyào)挫折(cuōcuò)琴弦(xuánxián)瘦削(xiāoxuē)
3、组词。(5分)
竣()峻()遣()kōnɡ()jìn()
峻()竣()遗()kònɡ()jìnɡ()
4、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3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能组成词语()和()。
5、按要求写词语。(3分)
近义词:唱和——()纯熟——()微弱——()
反义词:清晰——()精致——()熟悉——()
6、下列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有错别字的把错别字用“”画出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2分)
A、一窍不通左冲右撞行色匆匆脾气急燥()
B、不拘一格谦虚谨慎长途拔涉破绽百出()
C、可见一斑以身作则和蔼可亲流连忘返()
D、大显身手兴高彩烈不甘落后囫囵吞枣()
7、给画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负:A担负B遭受C背D违背
(1)在这次作战中,他身负重伤。()
(2)我们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3)既然你是孩子的父亲,就应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4.5分)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3)无法安然入睡。()
(4)形容心神不安定。()
2.把句子补充完整。(5分)
①,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有所期诺,;有所期约。
③善待地球就是。拯救地球就是。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
⑤明月别枝惊鹊。
3.写出三个有关珍惜时间或刻苦学习的成语:(1.5分)
4.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
可以说。(1分)
5.按要求写句子,小心哦!(5分)
①公园里的月季花开得很鲜艳。(改写成反问句)
②淘气的云雀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仿写句子)
③杨利伟有顽强的精神,他走向了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④在春节文艺晚会上,我看到了精彩的节目和动人的歌声。(修改病句)
⑤月亮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改写成比喻句)
第三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在第ⅱ卷答题栏中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兑换 蝉蜕 税收 b 当年 档案 饼铛 c 单于 禅让 蟾蜍 d 痉挛 劲旅 靓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攫(jué)取 笼(1ǒng)络 锲(qì)而不舍 如法炮(páo)制 b 演绎(yì)脉搏(bó)真知卓(zhuó)见 甘之若饴(yí)c 伎(jì)俩 滂(páng)沱 生灵屠(tú)炭 无稽(jī)之谈 d 症(zhèng)结 屏(bǐng)除 虚与委蛇(wēi yí)寥(liáo)若晨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厦门特大走私案七名主犯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已于昨日。②改革开放的今天,为了适应出版新形势,我们必须构建出版协会新。③我们只有走教育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教育的规模生产和规模。a 伏法 体制 效益 b 服法 机制 效率 c 伏法 机制 效率 d 服法 体制 效益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b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啊。
c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d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相信自己的实力,积极参与。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 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 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b 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断的语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条理组织完整的语言。c 看着父亲那灰白的头发,微驼的背影,使我不禁热泪盈眶。
d 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时,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①。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②,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假并侵,里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正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 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 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成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 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屣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赘婿:战国、秦、汉时,家贫卖子与人为奴,三年不能赎还。主家以女子匹配之,称为赘婿。在当时是社会地位很低的人。
②隐:隐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③穰穰:丰收的样子。
7.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b 先生少之乎? 少:意动用法,认为少 c 见道旁有禳田者: 禳田:祈祷求丰收 d 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就、即
8.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先生饮一斗而醉
a.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b.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乃罢长夜之饮
c.旦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以髡为诸侯主客
d.淳于髡说之以隐
9.选出与例句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a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b 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10.全都体现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① 数使渚侯,未尝屈辱
②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③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④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说齐威王,于是齐威王振作起来,齐国也强大起来了。
b 楚国大举侵略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于到赵囤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和千乘兵车。楚国听到消息后连夜撤了军。
c 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
d 淳于髡出身低下,淫乐好饮,但因为他既聪明又使人愉悦,最后被任命为接待诸侯的交际官。
第ⅱ卷
三、(2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句子翻译或现代汉语(6分)(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2)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13.下面这首词是苏轼在贬居黄州时写的,认真阅读词前小序和词,然后回答问题。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1)一蓑烟雨任平生(2分)(2)也无风雨也无晴(2分)
(3)这首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性格和生活态度?(3分)14.背诵默写(10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2),百年多病独登台。
(3)多情自古作伤离别,!
(4)此情可待成追忆,(5)小楼昨夜又东风,(6)羽扇纶巾,谈笑间,(7)《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看”字引领的句子是看
(8)《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古村的雨 费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此树木中不乏十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是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杆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睬。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选自2001年第9期《散文》,略有改动)15.从全文看,①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2分)
②第三段末提到的”村庄的本质“指什么?(2分)
16.作者认为郭洞村与”桃花源“比,有哪些相同与不同?(6分)相同点: 不同点:
17.联系全文看,本文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8.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a 作者深知古村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又深为古村的封闭保守而痛惜,也对外来的”文化“观赏者表示了强烈的反感。
b 郭洞村周围有繁茂的树木,作者对其描写虽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古村的某种审美韵味,渲染了古老的氛围,又暗示了希望的生机。c 郭洞村的民居很有艺术特色,但作者却不喜欢那些精致典雅的制作,认为它破坏了古村朴素的本色,装饰了保守的内心。
d 结尾处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勾勒了一幅古村微雨图:以雨中石子路上呱嗒呱嗒的蹄声,反衬了古村春晨的宁静。
e 作者写”蓑衣“而不是雨衣、”老农“而不是小伙儿、”惟一的耕牛“而不是一群牛--寥寥几笔,写出了古村悠悠的意韵。
五、(9分)1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3分)20.改写下面的句子,以”语言和思想“为开头,不能改变原意。(3分)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正确呢?因为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改为:语言和思想
21.为下面一则消息拟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近日表示,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将大力投资教育,以提升年青一代的教育素质。
董建华是在香港体育代表团出席亚运会授旗仪式致辞时说这番话的。董建华说,香港目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知识型经济需要大量的有知识的人才,特区政府已下定决心,将对教育作大的投资,以提高年青人的教育素质,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董建华说,青年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有同不的发展速度。他说,特区政府将致力于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进修机会,使青年人在各方面不断装备自己,发挥所长,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作文(30分)
22. 书?读书
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结果造就的是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葆有读书乐趣,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精华,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说明,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与”书“相关即可。考试答案
一、1-11 d d a d b a a c a a d
二、12(1)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都来侵略,国家危险,早晚就要灭亡。
(2)所以说酒喝多了就乱了,快乐到了顶点就悲哀了。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这说的是什么都不要达到顶点,如果达到了顶点,就必然走向反面转为衰败。
13(1)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灾难等闲视之
(2)不幸和灾难过去就算了,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
(3)旷达、开朗的性格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14(1)终不察夫民心。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樯橹灰飞烟灭。
(7)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1)它已失去了活力,只是过去村庄的空壳。
(2)紧闭的生活理想或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
16相同点: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同点:(1)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巷道便空度而冷寂,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2)郭洞村自愿做一件古旧的艺术品,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桃花源“没有。
17(”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微雨中,古村的本色令作者感动)表达了古夺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喜爱。
d、e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希望飞回日思夜想的故乡?
20(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所以说两道手续的看法不完全正确。
21香港将大力投资教育。
第四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语言基础和应用(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ā)记 船坞(wù)捋(lǚ)胡须 方兴未艾(ài)
B.坍(tān)圮 怪癖(pǐ)汗涔涔(cén)恰如其分(fèn)
C.偌(ruò)大 阜(fù)盛 潜(qián)规则 叱咤(chà)风云
D.毛坯(pī)隽(jùn)永 刽(guì)子手 蓊(wěng)蓊郁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云南的好些古村被时光淹没,隐匿在深山之中,只有少数驴友偶尔造访,那里民风淳朴,拥有最原生态的自然景色,是现代人的世外桃园。
B.日前,公安部提醒广大手机用户:如果收到信息称可免费领取手机流量,请勿冒然领取并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因为这很可能是个骗局。
C.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形成较大的古今差异,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困难,但只要潜心其中,由流溯源,就一定能觅得学习语言的真谛。
D.在今年的高考招生过程中,复旦大学怀疑被挖墙角,与上海交大陷入口水战,这引发了社会对高校争夺生源的高度关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老兵阎肃说,我们军人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我们的风花雪月充溢着家国情怀。
B.家的居住区可分为宜居、利居、乐居三个层级,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况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
C.只需一支笔、一张纸,无论你报的是单个汉字还是成语,“书法达人”谢永福都能用空心字一蹴而就,没有任何的停顿,令人啧啧称奇。
D.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国内许多知名品牌的奶粉都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名牌信度大打折扣,国内奶制品业进入了惨淡经营的市场疲软状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索契之行创造了中国领导人赴境外出席国际赛事的新纪录,展示了中国高层崭新的形象,强化了俄罗斯民间对中国的友好和亲近。
B.据哈尔滨房产网“每日成交套数”数据显示,8月哈尔滨商品房共销售4599套,可观的成交量得益于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的功劳。
C.眼下,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刚推广的绿色新能源汽车,就是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D.根据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将在国家网信办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平台作用,完善机制,提升浙江互联网在全球的影响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允而论,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建设成绩还是喜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如果想都不敢想,那就连一点可能也没有了。
①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还太少 ②当然这很难,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目标
③因而,每一个有志文化人都应树立精品意识 ④人才辈出,作品丰富,形式多样
⑤有负人民重托,也愧对伟大时代 ⑥立志让自己的作品跻身精品行列
A.③⑥④②①⑤ B.③⑥①⑤④② C.④①⑤③⑥② D.④①③⑥②⑤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只选3小题)
(1)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王勃《滕王阁序》)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3)罗幕轻寒,▲。▲,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4)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5)▲,▲,淡烟暮霭相遮蔽。(王实甫《长亭送别》)
7.某文学社要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办一个人物专栏,请根据下面材料,为屠呦呦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突出人物贡献;②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③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现年85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从1969 年开始,屠呦呦与其他研究人员一起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从而使得对抗疟疾的新药品得以开发研制。这些药已经拯救了全球上百万人的性命,过去15年世界疟疾的致死率因此降低了一半。
二、现代文阅读(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一种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它必定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和涵养。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如何与之相处,并且在选择、创造与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包括了一整套的物质与精神的复杂形态。就以我的家乡南通而言,它纵向的是绵延南北的黄海,横向的则是东西贯通的长江。长江由此入海,江海在此融合,与之交通的是广阔的冲积平原和错综密布的河汊水网,因此,亦农亦渔是这块土地自古而然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随着长江顺流而下的不仅是澎湃的江水,大量的货物和如云的客商,还有四面八方的多彩文化,而面向大海则扩大了南通人的胸襟,拉长了南通人的目光。脚踩平原的踏实与跨江越海的梦想一直是南通人的双重性格,这是自然的铸造,是历史的赠予,也是南通人对天地的应答和对自身的期许。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已经说不清是在哪个历史的节点,南通人被这大江大海荡涤了心灵,有了江海的文化自觉,并且渗透到了许多文化形态之中。文化的自觉和自觉的文化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了自觉,某一种文化才可能被这里的人们所认同,也才能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而说到文化的自觉,文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任何文化只有被语词化和审美化了才可能真正进入思维,才可能被传递,被表达,也才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稍微考察一下人类的文明史就可以发现,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有其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作为标志。而无论哪一种文化,其核心的理念都会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书写,反复诠释,并且因文学的阅读和传播而使其得到接受、传播和传承。而且,这里的文学是一种广义的文学,它指一切富于审美属性的语言作品,既有高头讲章、长篇史诗,也有精致短章、唯美歌吟,更有引车卖浆者流的通俗文学。因为一种文化必需也确实需要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表达形式以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并被表现和流传。南通的江海文化也是如此。
非常令人欣慰,南通的文学人一代又一代地进行着江海文化的创作和传承。这些创作既统摄在江海文化之中,又因地域与题材而各有侧重,因个人审美风格的差异而各具个性,因时代的变化而新意迭增,不断用文学的方式为这一文化赋予新的意义。
所以,文化在其肇始是自然与人选择和适应的结果,而在其后的发展变化中,人作为文化主体的创造性作用则越来越大。与之相应,文学在这一过程中承载的责任也更大。南通已经创造出了与江海文化相匹配的江海文学,相信南通的文学工作者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使命,继续用文学这一独特的形式,为江海文化点赞讴歌。
(汪政《文化因文学而美丽》,有删改)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特定的自然环境长时间的孕育。
B.一种文化要被一个地方认同、传承和发扬,前提是要在当地形成该文化的自觉,而文学在文化的自觉中起着重要作用。
C.文化要得到全社会成员的认同,那么表达和传播文化的文学作品必须尽量通俗。
D.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一代又一代文学人不断的文学创作赋予了地方文化新的意义。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向的黄海与横向的长江融合,广阔的平原和密布的河汊与之交通,是铸造南通人踏实又有梦想的双重性格的自然条件。
B.文化只要被语词化和审美化了,就能真正进入思维,被传递表达,就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C.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可以是某种文明的标志,也可以是某种文化核心理念的反复书写和诠释。
D.文化起初是自然与人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但在文化的发展变化中人和文学的作用很大。
10.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特色地方文化”形成和良性发展的条件。(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五百里
龙应台
(1)我们决定搭火车。从广州到衡阳,这五百二十一公里的铁轨,是一九四九年父母颠沛南下的路途。那时父亲刚满三十,母亲只有二十三岁。虽说是兵荒马乱,他们有得是青春力气。火车再怎么高,他们爬得上去。人群再怎么挤,他们站得起来。就是只有一只脚沾着踏板,一只手抓着铁杆,半个身子吊在火车外面像风筝就要断线,还能闻到那风里有香茅草的清酸甜美,还能看见土红大地绵延不尽,令人想迎风高唱“山川壮丽”。
(2)“火车突然停了,”母亲说:“车顶上趴着一堆人,有一个女的说憋不住了,无论如何要上厕所,就爬下来,她的小孩儿还留在车顶上头,让人家帮她抱一下。没想到,她一下来,车就动了。”
(3)母亲光脚坐在地上织渔网,一边讲话,手却来来回回穿梭,片刻不停。头也不抬,她继续说:“女人就一直哭喊着追火车。那荒地里坑坑巴巴的,还有很多大石头,她边跑边摔跤,但是火车很快,一下子就看不到人了。”
(4)“后来呢?”我坐在母亲对面帮她缠线。她扑哧一笑,看了我一眼,说:“哪里有什么后来呢?我看那小孩子一定也活不了了,谁还能带着他逃难呢?”
(5)“那还好你们那时还没生我,要不然,我就让你们给丢了。”十五岁的我说。
(6)她轻轻叹了口气,更用力地织起网来。透明的尼龙线极强韧,拉久了,先在手指肉上压出一道一道很深的沟来,再久一点,皮破了,血就汩汩渗出来。要缴我一学期的学费,她要打好几张跟房子一样大的渔网。
(7)我知道我说错话了,因为,他们确实把自己一岁的孩儿留在了衡阳,自己上了火车,以为放在乡下,孩子比较安全。没有人料到,这一分手就是四十年。
(8)此刻,她也仍旧坐在我的对面,眼睛明亮俏皮的姑娘已经八十三岁。卧铺里上层的兄弟们都睡了,剩下我在“值班”,和她继续格斗。火车的轰隆声很有节奏,摇晃着车厢,像一个大摇篮,催人入梦,但是她笔直地坐在铺上,抱着一卷白色的被褥,全身备战。
(9)“睡吧,妈妈。”我苦苦求她。她斩钉截铁地摇头,“我要回家。”
(10)我离开自己的铺,坐到她身边去,贴着她,说:“你躺下,我帮你盖被。”她挪开身体,保持和我的距离,客气地说,“谢谢你。我不睡。”
(11)她一客气,我就知道,她不知道我是谁,以为我是个善意的陌生人了。于是我说:“妈妈,我是你的女儿,小晶。你看看我。”
(12)她转过脸来,盯着我看,然后,极端礼貌,极端有教养地说:“我女儿不在这里。谢谢你。”
(13)“那……至少让我把你的被子弄好,盖住你的脚,好吗?”
(14)我坐回自己的铺上,也把被子盖住自己的膝盖,就这么和她默默对坐,在这列万般静寂的午夜火车上。
(15)火车慢下来,显然进入一个中途站,我把窗帘微微拉开,看见窗外“韶关”两个大字。
(16)韶关,那是南华寺所在,曹溪河畔。万历《曹溪通志》说,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五○二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发现这里“山水回合,峰峦奇秀,叹如西天宝林山也”,于是建寺。唐朝,公元六七七年,六祖慧能来到宝林寺,在此说法三十七年,使南宗禅法大播于天下。宋开宝元年,公元九六八年,太祖赐额改名“南华禅寺”。也是在这里,“文革”期间,六祖慧能的金身被拖出来打断。
(17)火车再度开动,我趴下来,把耳朵附在床垫上,可以感觉火车的轮子碾过铁轨,大地一寸一寸地震动。这五百里路,慧能曾经一步一步走过。我的父亲母亲,曾经一寸一寸走过。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18)夜虽然黑,山峦的形状却异样地笃定而清晰,星星般的灯火在无言的树丛里闪烁。蓦然有白雾似的光流泻过来,那是另外一列夜行火车,由北往南驶来,和我们在沉沉的夜色里擦身而过。
(19)母亲坐在我对面,忽隐忽现的光,落在她苍茫的脸上。
[注]本文写了龙应台陪已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应美君回父亲的家乡湖南衡阳。1949年,应美君与丈夫到台湾,而大儿子龙应扬留在了姐姐家,直到1987年才得以团聚。
11.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3分)
12.下列句中加点词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客气地说,“谢谢你。我不睡。”
(2)就这么和她默默对坐,在这列万般静寂的午夜火车上。
13.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4分)
14.作者在文中插入有关“六祖慧能”的叙述,请联系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15.结合全文,谈谈这篇散文为什么要以“五百里”为题?(5)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①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节选自《庄子山木》
[注释] ①訾:毁谤非议。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起的样子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果然:饱的样子
C.先生将何处 处:地方
D.故未免乎累 累:忧患、患难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置杯焉则胶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D.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作者在鲲、鹏、学鸠的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文章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甲文对鹏鸟的形象进行了一番描写,同时又运用比喻的方式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无所待”,都是自由的。
C.乙文中,庄子认为,世间很难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最好的方法是“乘道德而浮游”,“与时俱化”,这实际上是追求逃避现实的虚无境界。
D.乙文告诉我们:只有顺其自然,游于无为的道德境界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从中也能得到“虽然才能相近,但因取舍的标准不同,境遇也会不同”的人生启示。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若 夫 乘 道 德 而 浮 游 则 不 然 无 誉 无 訾 一 龙 一 蛇 与 时 俱 化 而 无 肯 专 为
20.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4分)
▲
(2)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3分)
▲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6分)
写真寄外
唐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21.这首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 形象。(2分)
22.第一联的“寒”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4分)
四、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条鲥鱼和一条刀鱼在江中嬉戏,无意中闯入了一张渔网。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这时它只要往后退,便可逃脱了。由于鲥鱼爱惜鱼鳞,死不后退,被渔民捕获。刀鱼形似匕首,只要继续向前就能穿过渔网,但它不顾自身的情况,错误地接受了鲥鱼的教训,慌忙后退,结果两边的鱼鳍卡在了网上,它也被渔民捕获。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第五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
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要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
①茶与咖啡,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也以爱好饮茶而著称。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而咖啡在英国一度也颇为流行。
②咖啡最初是在埃塞俄比亚被一牧童发现,后来经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传到欧洲。1652年,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开张。咖啡作为新兴饮料受到欢迎,伦敦咖啡馆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由于咖啡馆收费低廉,各界人士都乐于前往,在那里休闲解乏、阅读报刊、交流信息乃至针砭时弊,咖啡馆成为颇具影响的公共场所。
③17世纪上半叶,茶得以进入西方并进入英国,但其社会影响较为有限。到了17世纪末,饮茶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加威首次将茶引入咖啡馆,并张贴海报宣传茶的养生功能。
④咖啡在英国社会的流行,有两个有利因素:首先,运输条件的优势。当时咖啡的主要产地在也门,与英国距离较近,这与从中国运输茶叶相比更为便捷;其次,由于运输距离近,咖啡的价格较茶而言更为低廉。
⑤但是,咖啡在英国很快便遭遇传播阻碍。随着咖啡馆数量的增长,竞争不断加剧,经营者开始增添新的饮料,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跻身咖啡馆之中,咖啡馆实际变为提供咖啡、酒类、茶水等饮料的交流场所,咖啡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更为不利的是,社会人士开始抨击咖啡馆与咖啡。在英国,咖啡馆是一个男性化的场所,常常兼营陪宿等生意,女性群体被排斥在外。有社会人士假借妇女的口气对咖啡予以批判。他们痛陈咖啡在英国所导致的不良变化,认为咖啡颜色像磨碎的煤炭,咖啡馆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以前英国男士充满男子气魄,如今却失去了昔日的威仪,罪魁祸首即饮用咖啡。英国社会出现的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其出发点主要基于社会道德乃至经济利益。
⑥由于咖啡馆并非仅为饮用咖啡的场所,一边饮用咖啡一边阅读报刊成为普遍现象。于是咖啡馆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心社会问题、公开针砭时弊的场所。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中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
⑦进入18世纪后,茶在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凯瑟琳王后、玛丽二世与安妮女王均喜好饮茶,她们持续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女士们在家中品茗强化了饮茶的家庭化趋向。咖啡加工工序繁复,非个人所能及,饮茶则极为方便,所以在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均可以传播开来,尤其在私人空间占据优势。随着饮茶在英国的普及,下午茶孕育而生,它既是温馨家庭氛围的体现,亦可以成为社会交往的场域,极大地丰富了饮茶的社会功能,对咖啡构成挑战。
⑧更具决定意义的是,世界贸易格局促进了茶在英国的传播。最初,中西茶贸易为荷兰所掌控,英国人购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应量极小。后来,英国在东亚积极开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英国茶叶输入量逐年递增,茶叶逐渐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业务重心,也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英国社会鼓励消费茶叶。
⑨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这一变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折射了复杂的历史进程。这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5月09日11版,有删节)
1.下列有关英国人抵制饮用咖啡、饮茶逐渐流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英国,人们在咖啡馆饮用咖啡的同时还谈论社会问题,针砭时弊。为了维护统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
B.英国王室喜爱饮茶,她们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同时,由于茶叶冲泡方便,它既适于在家庭饮用,也适于在社交场合饮用。
D.英国依托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积极开拓贸易市场,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不断增加,茶叶输入成了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D.在英国,咖啡馆兼营陪宿等生意,排斥女性群体,引起女性群体的批判;咖啡的颜色像磨碎的煤炭,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也引起了人们对咖啡的抵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咖啡在英国一度颇为流行,与咖啡主产地与英国距离较近、价格也较便宜、较多的咖啡馆为人们提供休闲解乏等有关。
B.茶叶在英国的传播,早期作为奢侈品,只在社会上层饮用;后来饮茶在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对饮咖啡形成了挑战;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使英国人饮茶成为习惯。
C.咖啡在英国传播遭到阻碍,人们抨击咖啡馆与咖啡,把英国男人的优秀品质的丧失,归罪于咖啡。
这场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反应。
D.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对茶叶在英国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参与茶叶贸易,挑战了荷兰人对茶叶经营的控制权,促进了茶叶的流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出现的抵制咖啡的风潮和政府下令关闭咖啡馆的行为,既有其道德因素、经济因素,也有其政治因素,跟咖啡的品质和加工工艺关系并不大。
B.英国人爱好饮茶,饮用咖啡也很流行。咖啡最早被非洲发现,茶叶是中国的特产,这表明英国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分别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和非洲文化色彩。
C.饮茶之所以能够在英国普及,这与茶叶饮用方便有关。它不像咖啡那样加工工序复杂,所以既适合于私人空间,也可用于社会交往的公共场域。
D.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注: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隐居 .C.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随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C.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D.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少时仰慕游侠,但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志向而发奋读书,想要凭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B.传记主人公一生贫苦,但他安贫乐道,心境恬淡。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5分)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1)李儋(dān)武威(今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与元锡都是作者的朋友。
(2)邑:指属境;(3)流亡:指灾民。
8.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分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是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息的一句是是:。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祖父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减少了,对于翠翠方面也不大注意了。翠翠像知道祖父已不很疼她,但又像不明白它的原因。但这并不是很久的事,日子一过去,也就好了。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但很明显的事,那船总却并不忘掉死去者死亡的原因。二老出北河下辰州走了六百里,沿河找寻那个可怜哥哥的尸骸,毫无结果,在各处税关上贴下招字,返回茶峒来了。过不久,他又过川东去办货,过渡时见到老船夫。老船夫看看那小伙子,好象已完全忘掉了从前的事情,就同他说话。
“二老,大六月日头毒人,你又上川东去,不怕辛苦?”
“要饭吃,头上是火也得上路!”
“要吃饭!二老家还少饭吃!”
“有饭吃,爹爹说年青人也不应该在家中白吃不作事!”
“你爹爹好吗?”
“吃得做得,有什么不好。”
“你哥哥坏了,我看你爹爹为这件事情也好象萎悴多了!”二老听到这句话,不作声了,眼睛望着老船夫屋后那个白塔。他似乎想起了过去那个晚上那件旧事,心中十分惆怅。老船夫怯怯的望了年青人一眼,一个微笑在脸上漾开。
“二老,我家翠翠说,五月里有天晚上,做了个梦„„”说时他又望望二老,见二老并不惊讶,也不厌烦,于是又接着说,“她梦得古怪,说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岩摘了一把虎耳草!”
二老把头偏过一旁去作了一个苦笑,心中想到“老头子倒会做作”。这点意思在那个苦笑上,仿佛同样泄露出来,仍然被老船夫看到了,老船夫就说:“二老,你不信吗?”
那年青人说:“我怎么不相信?因为我做傻子在那边岩上唱过一晚的歌!”
老船夫被一句料想不到的老实话窘住了,口中结结巴巴的说:“这是真的„„这是假的„„”
“怎么不是真的?天保大老的死,难道不是真的!”
“可是,可是„„”
老船夫的做作处,原意只是想把事情弄明白一点,但一起始自己叙述这段事情时,方法上就有了错处,因此反被二老误会了。他这时正想把那夜的情形好好说出来,船已到了岸边。二老一跃上了岸,就想走去。老船夫在船上显得更加忙乱的样子说:
“二老,二老,你等等,我有话同你说,你先前不是说到那个——你做傻子的事情吗?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那年青人虽站定了,口中却轻轻的说:“得了够了,不要说了。”
老船夫说:“二老,我听人说你不要碾子要渡船,这是杨马兵说的,不是真的吧?”
那年青人说:“要渡船又怎样?”
老船夫看看二老的神气,心中忽然高兴起来了,就情不自禁的高声叫着翠翠,要她下溪边来。可是,不知翠翠是故意不从屋里出来,还是到别处去了,许久还不见到翠翠的影子,也不闻这个女孩子的声音。二老等了一会,看看老船夫那副神气,一句话不说,便微笑着,大踏步同一个挑担粉条白糖货物的脚夫走去了。
过了碧溪岨小山,两人应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竹林走去,那个脚夫这时节开了口:
“傩送二老,看那弄渡船的神气,很欢喜你!”
二老不作声,那人就又说道:
“二老,他问你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你当真预备做他的孙女婿,接替他那只渡船吗?”
二老笑了,那人又说:
“二老,若这件事派给我,我要那座碾坊。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
二老说:“我回来时向我爹爹去说,为你向中寨人做媒,让你得到那座碾坊吧。
至于我呢,我想弄渡船是很好的。只是老家伙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
老船夫见二老那么走去了,翠翠还不出来,心中很不快乐。走回家去看看,原来翠翠并不在家。过一会,翠翠提了个篮子从小山后回来了,方知道大清早翠翠已出门掘竹鞭笋去了。
“翠翠,我喊了你好久,你不听到!”
“喊我做什么?”
“一个过渡„„一个熟人,我们谈起你„„我喊你你可不答应!”
“是谁?”
“你猜,翠翠。不是陌生人„„你认识他!”
翠翠想起适间从竹林里无意中听来的话,脸红了,半天不说话。
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
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
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翠翠两颊绯红跑了。
《边城》(节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爷爷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少了,也不大注意翠翠了,翠翠认为祖父已经不很疼她,其实这跟大老的死有关。
B.翠翠大清早就出门掘竹鞭笋去了,可是当她回来时筐里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表明翠翠还有些贪玩不谙生计的艰难。
C.尽管大老的死因与老船夫不无关系,但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这表明当时茶峒的民风仗义淳朴。
D.这部分内容,情节看似很简单,叙事也很平淡,实际上出场人物内心的尖锐的矛盾就寓于这平淡的叙述中。
E.《边城》中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富于诗意和抒情意味,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正体现出这些特点。(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①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②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3)文中三次写到二老的笑。谈谈你对二老几次笑的理解?(6分)
(4)文中老船夫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可以看出老船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节选内容进行分析。(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综合运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B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C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
D“随着产业兴起,多家节能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发展壮大。”在广发证券研究员谢军看来,如泰豪科技这类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将首当其冲。....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改正。
B.虽然他一向对我心存芥蒂,时时戒备,但我会积极寻找机会,与她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
C.为了能够在自己钟爱的蓝天上驾驶战鹰,余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了飞行之中。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①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②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③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④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⑤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A.⑤③④①②B.⑤①③②④ C.②⑤①③④D.②③⑤①④
15.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5分)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的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并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的高超音速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电视台身负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①,而应该传播社会正能量。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粗制滥造,不仅缺少原创性,而且 ②。比如,有的明星毫不掩饰对金钱的崇拜,有的明星频频利用桃色新闻吸引人的眼球,还有的明星不顾伦理道德在节目上乱认“干爹”“干妈”。因此,许多家长认为 ③,还不如让孩子看动画片。
①
②
③
五、写作(60分)
“时尚”词典上解释为“时兴的风尚”,而网上则有解释为:所谓时,乃时间,时下,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尚,则有崇尚,高尚,高品位,领先之意。所谓时尚,是时与尚的结合体。有人认为时尚就是标新立异;给人焕然一新拥有时尚王风范的感觉,现实中很多与时尚不同步的人被指为老土、落伍。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以“谈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答案:D(“引起女性群体的批判”错。原文是“有社会人士假借妇女的口气对咖啡予以批判”)2 答案:C(“这场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反应”错。原文是“其出发点主要基于社会道德乃至经济利益”)答案:B(“英国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分别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和非洲文化色彩”错。原文是“咖啡后来经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传到欧洲”,“英国咖啡文化带有非洲文化色彩”于文无据)4.C5.B 6.B 7.(1)只见一鹊在前面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得分点:“起于前”状语后置 “获” “怒” “得” 句意一分)(2)翻译:略(得分点:易、恶、隐、择、句意一分)
8.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9.①首联:即景生情,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颔联:直抒情怀,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颈联:直抒情怀,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尾联:以景结情,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分析手法1分,情感1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0.(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1)CD(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E不得分)(2)大老的死虽然表面上对翠翠爷俩生活没什么影响,事实上却造成极大影响。本来祖父想把翠翠嫁给大老,大老的死给祖孙俩带来一时无法填补的虚空。祖父认为二老唱歌没有错,翠翠因为听到他唱的歌被他打动,心里放不下他而有一些反常行为。
(3)表示二老不相信老船夫前边的话,认为老船夫在做作,二老认为老船夫不同意翠翠嫁到他们家。二老见老船夫听了“要渡船又怎样”的话忽然高兴起来,并且又急切地叫翠翠出来,他明白老船夫是希望翠翠嫁给自己的。二老的笑是对脚夫问话的肯定回答,对脚夫态度的不屑,对娶翠翠为妻又有更大的希望。
(4)①他因大老的死而感到心里愧疚,心里空落落的,也有点生翠翠的气,为翠翠的将来担忧。②他根据二老的神色变化时忧时喜,希望得到二老要渡船的答案。③他喊翠翠见二老,急切地想把二人撮合在一起。④他发现翠翠回来采回很少鞭笋,有些怜爱还带着些怨气。
从节选部分看,老船夫具有拙于言辞,谨小慎微,心地善良,对外孙女舐犊情深的性格特点。12答案:B。A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误。B“颐”是脸颊;“朵”是动的意思,“朵颐”一词出于《易经》,指动腮帮进食。所以现在常用“大快朵颐”形容非常快活地享受口福之乐。C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语意不当。
13答案:C A缺乏主语B“自己”有歧义。D“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 14 C ②⑤①③④
15答案:①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弹头。②这种弹头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
③这种弹头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④这种弹头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
16、(1)不应该传播负面内容(2)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3)与其让孩子们观看综艺节目
17、写作(略)附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