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权力范文

时间:2019-05-13 15:1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限制权力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限制权力范文》。

第一篇:限制权力范文

限制权力:反腐败的基础与根本

作者:庞洪铸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0-4-13 16:17:37

阅读量:398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抽屉

Twitter

Facebook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腐败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现象的产生,积极探索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2005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及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败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反腐败战略的转变,即开始从过去的以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以主动进攻为主,从过去的以治标为主转向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为主,从过去的以事后惩治为主转向以防惩并举、注重预防为主,更加注重从制度建设层面来研究建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根据我的理解,反腐战略转变的关键是要抓源头、抓基础、抓根本。一

如何抓源头、抓基础、抓根本?研究者普遍把权力缺乏制约、监督不力作为腐败泛滥的主要原因或源头,提出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是我们只能把监督不力看做是未能有效防止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原因,而不能将其作为公共权力之所以会产生腐败的动因。通过剖析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对权力的使用是无界限的,不少容易产生腐败的职位或职务所拥有的权力,甚至是合法的权力,但不受限制、不加监督,很容易产生寻租行为。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公共权力是一种全面性和总体性的权力,权力行使的范围非常宽泛,主要的社会领域均成为公共领域,社会基本价值均在公共权力的控制之下,它不但决定着经济资源的分配,也决定着政治资源的分配,正

是这些本属于社会的、具有巨大交易价值的公共资源控制在个人的手里,再加上法律和制度不健全,就导致了腐败的产生和泛滥。

腐败行为的产生,从现象上看,是由于以权谋私所导致的;但从实质上看,则是由于权力不受限制。限制权力是指规定权力的范围,并使权力行使者不得逾越这个所规定的范围,即规定权力主体所行使的权力应该有多少、多大,在什么范围内行使。限制权力是把权力限制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哪怕为公共利益行使权力,它也必须有明确的边界。限制权力就是要缩小权力的范围,规范、削减直至取消那些不受限制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权力是对已有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防止已有权力的滥用和异化,只有对权力进行了明确的限制以后,才有可能对权力实现真正的监督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限制权力是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基础。因此我认为,对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膨胀的现象不加以限制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要防止腐败,就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有学者也曾明确提出:除非建立起来一套有效限制权力的制度,否则就很难实现廉政的目标。

之所以特别强调限制权力在反腐败战略中的特殊地位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不实行“三权分立”。“三权分立’作为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原则,它包括分权和制衡两个层面,但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制衡。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国家机关所代表的三种权力基本上是平衡的,在这三种权力机构中没有任何一个机关的权力高于另外两个国家机关的权力的,三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关系,它们通过“以权力对抗权力”的方法防止权力的滥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政府和法院、检察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并且接受人大的监督、向人大负责,‘‘一府两院”通过人大的授权分别行使行政权和司法权,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抗和制衡的关系。同样,执政党和各个国家机关以及其他权力主体的关系是领导和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对抗性质的关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制约的解释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从这一定义上看,我国的各种政治权力主体之间不能构成真正的制约关系。同时,虽然我们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等众多的监督主体和庞大的监督体系,但由于监督主体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武器”,所以也很难真正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因此导致大量的“虚监”、“弱监”、“漏监”、“空监”、“禁监”等现象产生,很多腐败行为也正是在如此“严密”的监督下发生的。这也是我国在反腐败工作中对权力缺乏制约、监督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限制权力就显得更加重要、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限制权力不仅是监督与制约权力的基础,也是整个反腐败的基础和根本。

从根本上说,权力出现不受限制现象的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权力体制。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纲领性报告中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权力过分集中”是出现官僚主义、机构臃肿、滥用权力、压制民主、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等弊端的制度性根源。这位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为我们如何限制权力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后,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使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与基层权力扩大,社会自主性增强。但是,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政治权力无所不在,承担着社会方方面面的管理和协调功能,政治权力对经济与社会的广泛渗透、干预导致腐败现象不断产生、蔓延甚至泛滥。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权力体制是限制权力的根本之路。

限制权力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通过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深层改革,并结合一系列法律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建设才能完成。

1.树立有限政府观念,建立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思想发端于西方国家,其理论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与创新。有限政府是指权力、职能、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文限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有限政府应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有限政府的权力必须予以分立并受到制衡;第二,有限政府是试图协调个人权利与政府权力关系,并寻求二者之间平衡的政府;第三,有限政府是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政府之间的权力重新进行制度性分配的一种范式。有限政府着重探讨的是政府权力的限度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政府权力如何运作与配置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政府权力只能由宪法和法律来授权,而且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没有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政府不得作为,政府权力在超出法定界限时应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有限政府应从政府内外两方面进行建构。首先,就政府外部的建构来说,必须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的作用领域。一般情况下必须把政府权力限定在公共领域,不能渗透到社会的私人领域。有限政府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实现合理配置时必须遵循公共权力的原则,树立“法无授权即禁止”而非“法无禁止即授权”的权力观,逐步缩小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其次,就政府内部的建构来说,政府内部的权力配置、职能设定和规模设置必须实现有限化。在政治方面,政府要公开透明,公民对公共事务享有知情权、监督权乃至参政权,并且能够通过

制度化、程序化的制约机制,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在经济方面,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主要限制在对宏观经济的管理领域,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职能,特别是必须杜绝政府直接介入经济领域,同时避免政府职能和规模的无限扩大,限制政府的经济支出;在法律方面,要求政府权力的运作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必须以法律作为政府行动的指南和准则。权力主体的自由裁量行为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与精神。

2.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即政府的职责和功能,是政府应该干什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逐步改变了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格局,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转变政府职能。但总的来看,政府职能扩张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依然承担着很多本来完全可以由社会或市场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依然存在着政府把权力深入到纯粹属于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的现象。政府职能扩张的直接后果是社会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财产权和经济自由不断受到侵犯。

如上所述,有限政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限制政府职能,有限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政府不能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不能包揽由社会和市场自身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不干涉公民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出了明确界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由此,我们在界定政府职能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原则:一是政府职能应以社会需要为基础,政府是社会的产物,它必然服务于社会;二是应考虑政府自身的能力大小;三是在市场、社会组织和政府具有相同调节能力的条件下,应比较其成本收益,让效率最高

者去承担事务;四是政府职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行政环境的变化。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逐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建设职能,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实现由经济建设型、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减政府不必要的权力,减少官员利用公权与私利相勾连的机会。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公共权力与经济利益相脱离的体制、权力主体与超额利惠隔离的体制,从而划清政府公共行为和企业盈利行为之间的界线,使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能用公共权力来获得经济利益。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近年来,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由于受历史及现实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主要有:第一,任用干部的决定权还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少数人说了算的机制还未发生明显变化;第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基本上是变相的任命制;第三,买官卖官现象严重,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有买官卖官的现象,由此来看,用人上的腐败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这些问题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层次问题、瓶颈问题,其实质是权力过分集中,少数人尤其是一把手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几乎没有限制,由此带来权责不明的后果和吏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适应我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适应民主政治的建设,要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改革的重点对象、具体目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扩大决定权的“主体”。将主要领导干部的决定“主体”,由以往的少数^、——常委会扩大为全委会,在此基础上再扩大为党代会。要处理好党管干部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应由人大产生的干部,党委不能越俎代庖,通过扩大人大在于部任用上的实际权力,限制少数人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以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通过扩大人大在人事问题上的权力,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结合。第二,改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举制度。从基层开始,全面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做法。要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由以往的党组织提名选出候选人,改为采用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来选出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从而实现真正的党内民主。第三,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使腐败分子“无官可卖,有官不能卖”。选举任命干部要坚持任期制,所任命的干部不到任期,不得随意调整;非选举任命的干部实行常任制,非因违法等问题不得撤换。

4.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以来的行政审批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均削减了为数不少的审批事项,但审批过多过滥的情况还很严重,保留下来的审批事项的数量依然很庞大,其中许多是属于市场范畴政府不该管的事情,因此目前我国行政审批改革良性机制远未形成。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已成为滋生腐败的肥沃土壤,大量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多一项审批事项就多一项收费,这就是为什么行政机关不论层次级别高低都热衷于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主要原因,这也成为部门产生腐败的最大根源。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创新行政审批模式,因此要加强主动性、预防性的改革,实现配套性、整体性改革,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司法体制、人事体制、价格体制等其他方面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向审批事项设定的制度化转变;减少审批层次与环节,扩大登记的范围,简化注册手续,避免“暗箱操作”,真正从源头上遏制利用审批的职权与金钱进行交易现象的发生。

可喜的是,减少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行为的《行政许可法》已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规定,不允许政府部门擅自设定行政审批事项,在设定行政审批事项时必须解释其必要性并明确所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符合规定的条件。应松年教授高度评价这一法规,认为《行政许可法》以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作为出发点,从而达到从根本上和制度上来防止和治理腐败。

5.建立权力体制内部的“适度分权’,机制

这里的“分权”不是指整个国家层面上的“三权分立”,而是指在总体上确定政府应有职能与权力后,在政府机构之间、官员之间适度分权,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见2009年“反腐败:经验与启示”会议论文集中浦兴祖的文章《阻断“公权”与“私欲”的勾连》)。当每个机构、每个官员所握有的公权不是过大时,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官员“不能”将公权与私欲相勾连。中共中央2008年发布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机构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既应相互制约又应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这一策略对实现“适度分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限制权力是反腐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腐败中的“不能”问题,通过与其他反腐败的制度、措施的配合,腐败现象一定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遏

第二篇:限制权力的措施

限制权力:反腐败的基础与根本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腐败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党和政府更加重视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现象的产生,积极探索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根据我的理解,反腐战略转变的关键是要抓源头、抓基础、抓根本。

如何抓源头、抓基础、抓根本?研究者普遍把权力缺乏制约、监督不力作为腐败泛滥的主要原因或源头,提出遏制腐败的根本措施在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缺乏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但是我们只能把监督不力看做是未能有效防止公共权力产生腐败的原因,而不能将其作为公共权力之所以会产生腐败的动因。通过剖析近年来发生的腐败案件,发现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相当数量的领导干部对权力的使用是无界限的,不少容易产生腐败的职位或职务所拥有的权力,甚至是合法的权力,但不受限制、不加监督,很容易产生寻租行为。

限制权力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通过政治与经济体制的深层改革,并结合一系列法律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建设才能完成。

1.树立有限政府观念,建立有限政府

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有限政府应从政府内外两方面进行建构。首先,就政府外部的建构来说,必须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的作用领域。一般情况下必须把政府权力限定在公共领域,不能渗透到社会的私人领域。有限政府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实现合理配置时必须遵循公共权力的原则,树立“法无授权即禁止”而非“法无禁止即授权”的权力观,逐步缩小自由裁量权的范围。

2.转变政府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减政府不必要的权力,减少官员利用公权与私利相勾连的机会。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要通过构建公共权力与经济利益相脱离的体制、权力主体与超额利惠隔离的体制,从而划清政府公共行为和企业盈利行为之间的界线,使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能用公共权力来获得经济利益。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

第一,任用干部的决定权还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中,少数人说了算的机制还未发生明显变化;第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选任方式基本上是变相的任命制;第三,买官卖官现象严重,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几乎所有的当事人都有买官卖官的现象,由此来看,用人上的腐败成为腐败的重灾区。这些问题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层次问题、瓶颈问题,其实质是权力过分集中,少数人尤其是一把手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几乎没有限制,由此带来权责不明的后果和吏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4.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目前我国行政审批改革良性机制远未形成。过多过滥的行政审批已成为滋生腐败的肥沃土壤,大量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多一项审批事项就多一项收费,这就是为什么行政机关不论层次级别高低都热衷于设定行政审批事项的主要原因,这也成为部门产生腐败的最大根源。

5.建立权力体制内部的“适度分权’,机制。.应当加快法律的完善,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这里的“分权”不是指整个国家层面上的“三权分立”,而是指在总体上确定政府应有职能与权力后,在政府机构之间、官员之间适度分权,以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见2009年“反腐败:经验与启示”会议论文集中浦兴祖的文章《阻断“公权”与“私欲”的勾连》)。当每个机构、每个官员所握有的公权不是过大时,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官员“不能”将公权与私欲相勾连。中共中央2008年发布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机构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既应相互制约又应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这一策略对实现“适度分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诚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所说:“腐败程度与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速度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今的反腐败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远很长。

第三篇:论实现个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实现个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论自由》读书笔记 当今社会,民主与自由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人们对个人自由有着迫切的追求,而且,也只有能够满足个人自由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那么,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是什么?个人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以及政府干涉的限度是什么?都是我们需要解决与明确的问题,从而确立适当的制度保证人类个人自由地实现。而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穆勒的《论自由》一书中找到答案。

《论自由》的核心思想,在开篇第一句话中就交待得很清楚,其主题是“公民自由或曰社会自由,也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也就是说其中心之论在于讨论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但实质上仍是通过个人自由来界定政府(虽然这个“政府”在穆勒那里已经因民主政体的有序运作而大大地等同于社会)。“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这句话就是开启本书的钥匙,这也正是严复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的缘由。《论自由》大量篇幅都在讨论思想、言论、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核心思想正是如何节制社会权力和公权力,尤其是统治者的权力,即限制政府以及与政府相关联的“多数的暴政”——它被认为是必要的,“但也是高度危险的,因为作为武器它不仅可以用来抵御外敌,还会被用来对付其臣民”。

在书中,穆勒大谈思想言论自由,以及与思想言论自由有着密切关系的个性自由,强调社会权力之于个人自由的限度。于是穆勒的问题是: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就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他的论证有两层逻辑,一层是自由论,另外一层是政府论,他的主旨是通过论证个人自由指向限制政府权力。即划清政(以及作为政府后盾的社会)权力的边界。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理性的普遍追求,是一个民族具有生命力、表现力的基础。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内在的一是领域的自由,对举凡实践、思想、科学、道德、宗教等所有事物的意见和态度的绝对自由。第二,这一原则要求品味与志趣自由。第三,由个人自由可以推出在同样限制内的个人联合的自由。而如何确定自由的限度,及如何保证每个人的自由都实现且不危害他人自由,则需遵守两个原则。

穆勒提出了两条自由的原则是:

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穆勒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穆勒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穆勒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他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通过穆勒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价值;一个国家为了在各项具体的事务中是管理更加得心应手,或为了从这种具体实践中获取更多类似技能,而把国民智力拓展和精神提神的利益放在一旁;一个国家为了要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为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是人民渺小,终将会发现,弱小的国民毕竟不能成就任何伟业;它为了达到机器的完善而不惜牺牲一切,到头来却将一无所获,因为它缺少活力,那活力已然为了机器更加顺利的运转而宁可扼杀掉了。”

可见,个人自由对我们个人以及国家的重要性,用强迫办法不让一种意见发表,即使对持那种意见的人使用了暴力,有剥夺了社会从自由调查研究和提出批评意见中所能获得的好处,并且个人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很有必要限制政府权力,划清政府干涉的限度,缩小政府干涉的范围,保障自由的实现。也由此论证了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也不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正常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恰恰类似于约翰·穆勒所处的英国社会从早期现代向成熟现代迈进的转型时期,因此,《论自由》一书中的思想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正如导读的作者高全喜教授所言:作为读者,我们依然有必要读洛克,读穆勒,因为他们的著作不仅仅是学问之作,而是思想之作,不仅仅是历史之作,而是现实之作。他们提出的问题与当今中国人的自由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只有限制政府的权力,明确划分政府干涉的范围,建立监督政府的机构,积极地对国家各项事务进行全面的立法,通过立法来具体划定个人与个人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具体的权利与权利,权力与权利的边界彼此在其边界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或权力,才能保证人们个人自由的实现。

第四篇:保护人权与限制政府权力是宪政的本质

保护人权与限制政府权力是宪政的本质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社会管理教研部 472000)

西方语言中的“宪法”一词,源于古拉丁语Constitutio,意为“组织、结构、规定”,其相关含义有以下三个方面:(1)宪法是有关城邦组织和权限的法律,不同于普通法,包括有关公民资格、公民权利与义务、城邦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和法庭的选任、权限、责任等内容。类似于当今的组织法,源于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皇帝颁布的诏书、谕旨、敕令。以此区别于市民会议制定的普通法规,源于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3)是用来确认教会、封建主和行会势力的特权以及他们与国王等相互关系的法律。源于中世纪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等。

在古代汉语中虽然很早就有“宪法”一词,但是其含义却很特别,既可以做动词用,也可以做名词用。作为动词指颁布、宣布或公布实施法律,如在《中庸》中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等;作名词使用,指一般的典章或制度,主要指刑法。如《国语·晋语》中的“赏善罚奸,国之宪法”,《管子·七法》中的“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韩非子·定法》中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等,表达的均是类似含义。此外还指法令的公布、法律的实施等。如《周礼·秋官·小司寇》中有“宪,刑禁”,《周礼·秋官小宰》中有“宪表悬之,若今新布法令也”,《唐韵·集韵·韵会》中有“悬法示人曰宪”等等。

在亚洲,日本是比较早引进宪法概念的。1873年,日本学者林正明在翻译《美国宪法》、《英国宪法》时首次使用宪法一词。明治15年伊藤博文首次在正式文件中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中文近现代意义的“宪法”由清末思想家郑观应从日文引入,郑观应在其所著《盛世危言》中要求清廷“立宪法”、“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概念,是在西方古代普通法律的意义上发展起来,即是在组织法的基础上发展的。首先,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就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由此看来,宪法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其次,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民主是“大多数人的统治”,民主事实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确认和保障,而宪法的目的就在于此。宪法与民主紧密相联,民主主体的普遍化,或者说民主事实的普遍化是宪法得以产生的前提,基于宪法的根本地位和基本内容,因此可以说,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一般法律形式所不具备的。其三,最主要的,是对权力的规范与制约,对国家体制的规定,对政府机构的职能、活动和政府与公民关系的调整以及规范国家管理的规定等。如美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立法权授予国会,并规定了国会的各种权力,第二条将行政权授予共和国总统,第三条规定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国会随时规定设置的下级法院,以及规定各州权力等。美国开国之初宪法虽然只有七条,但是对联邦和州的公共权力做出了明确规定和限制,防止权力烂用和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相反,某些国家的所谓“宪法”却公开规定某个团体是“领导一切的”,赋予其绝对权力,这与宪政精神直接背离,虽有宪法之名,却无宪政之实。

近代宪法的产生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近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密不可分。首先从经济方面讲,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奠定了其经济基础。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地被商品经济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而商品生产要求人们成为地位平等且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的权利主体,要求建立自由平等的竞争机制,反对等级特权,要求限制权力专横与保障公民权利,以保障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顺利进行。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导致了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这就是宪法。

从政治条件方面讲,发达的民主政治氛围使得人们能够以宪法的形式来“限制君权”“保障民权”,使民主政治制度法律化、宪法化,借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并将这种以追求平等自由为目标的政治规定在法律中,这就是法治。

从思想文化方面讲,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是宪法产生的文化条件。在欧美十七世纪开始的以宗教改革和思想启蒙为主的文化革命中,人们明白,民主与专制对立,大众与贵族对立,科学与神秘主义对立等。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提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等学说,反映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重要思想武器,在观念上为宪法的产生打下的理论基础。

宪政发祥地:英国

英国立宪历史久远,是不成文法的代表,它最先产生了议会政治,建立了代议制度,为后来许多国家所仿效,被人们称誉为“宪政之母”。

英国宪政是在“光荣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1628-1701年),其主要内容是:1628年科克勋爵等人向英国国王递交《权利请愿书》,其中制定了某些英国人权利的法律;1679年《人身保护法》的制定者们以此制约英国政府的权力,并且保证有权利反对自己认罪以及“以惩罚对付犯罪”;英国革命者在1689年的《权利法案》中限制了英王的权力并获得了言论自由和议会辩论的权利;随后在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中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英国宪政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一是妥协性,其表现是政治上、经济上新兴者占据优势,但封建贵族的地位与某些财产仍得以保留,旧的制度外壳继续存在如皇家形式;中世纪的法律和习惯继续沿用,如1215年的《大宪章》等成为新宪法的组成部分,英王统治“万世一统”不可变易,比如今天的英王家族生活支出仍是国库的一项巨大开支,这反映了英国新兴革命者的不彻底性,它是两种势力相妥协的产物。因此,封建王权及其所代表的制度外壳被保留下来。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它的妥协性和包容性,才使得宪政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二是不成文性: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由一系列的宪法性文件积累而成的,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即英国宪法没有统一的成文宪法典,而是由许多分散的、不同年代产生的宪法性文件、判例、惯例所构成。不具备某些国家所谓的根本法的形式特征;三是灵活性,英国宪法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宪法形式,具有保守性和不健全性的特点,因而可以灵活的变更并加以应用。英国宪法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执政者解释与有效利用,这种代议制的权力制衡能保持政局稳定和政权巩固。

宪政典范:美国

美国宪法同英国宪法不同,它基本上属于一步到位的宪法,是在独立战争和协调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也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部成文宪法典。美国宪法以1776年的《独立宣言》为先导,通过了《邦联条例》,建立了国家联盟,但由于松散而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因而有了立宪要求。开国英杰们于1787年5月召开立宪会议,制定了宪法,并于1789年3月生效。

美国联邦宪法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独特的产生过程:为独立而形成《独立宣言》,同时具有反封建性质,为协调州际关系而产生,为适应对外关系才发展为《美国宪法》;②简短:《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之初只有序言和七个正式条文所组成以及27个修正案;③原则性强,美国宪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四个:a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即代议制政府原则(现代国家标志是打破神权的束缚,人民主权是现代国家合法性的依据);b权力分立和制衡原则;c联邦与州分权原则;d文职人员控制军队原则,有人把这一原则概括为“突出根本制度原则”;④国会地位下降,总统权力强化: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国的政体、总体既是国家之首,又是政府首脑,他不对国会负责而直接对选民负责,这使得国会不能直接干涉总统行使职权,因此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总统的权力已大大超出了宪法给予的权限,可以说从代议民主制转到了行政集权民主制。

美政制完善,宪法相对稳定,并且为解释宪法留有余地,总统制所表现的权力分立,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正常运转。

宪政本质

近代以降,各国宪法虽然内容纷呈,但在理念上与西方近代意义的宪法应当是脉络不断的,而近代意义的宪法,其根本目的即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近代宪法的基本特性为:宪法是人民依其自由意志所制定;宪法内须有基本人权的规定;为保障人权,须有权力分立制,而不可将统治归于一人或一个机关行使;在原则上应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其内容。概言之,近代宪法的实质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国家统治机构及其权限划分,二是公民基本权利保障。而就这两部分的相互关系而言,对于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有利于国家权力的正当行使,并且限制国家权力的初衷或基本出发点即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因而保障公民权利在宪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

(1)对基本人权的保障

法国《人权宣言》所宣布的凡权利无保障的社会就没有宪法,说明宪法具有权利保障书的特性。从历史渊源来说,英国在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曾于1679年迫使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以保障人身自由,1688年光荣革命胜利后通过的《权利法案》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法国1789年革命胜利后即通过以《人权宣言》为序言的1791年宪法,进一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不仅资本主义宪法如此,社会主义宪法也十分强调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列宁深刻地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18年的《苏俄宪法》,就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列为第一篇,可见社会主义宪法同样具有权利保障书的性质。

关于公民权利保障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是,应当处理好多数主义和弱势主义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公民权利理论从保护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认为民主就是多数决定,公民权利就是保证多数人(处于社会底层和中层的第三等级)能够享有和少数人(国王与贵族)相当的权利,因此其关注的中心在于剥夺少数人的特权,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当然是宪法中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要方面和必然阶段,然而在民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保护少数派尤其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体,应当成为现代宪法与人权保障的主流,这种发展可以说是个体主义意识形态与集体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所造成的,或许可以将之称为弱势主义的人权保障观。不难发现,在现代宪法当中,受到质疑的公共权力除了传统的行政权力之外,代议机构的立法者成为新的被“怀疑”对象——因为代议机构的活动原则就是多数决定主义,他们常常倾向于追求那些反映多数派利益的决定。

(2)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国家统治机构的组织与权限划分是宪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宪法规定了主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原则和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因此宪法实际上成为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据;另一方面,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序与方式,因此宪法同时也是对国家权力行使的限制。政治权力是国家实现社会的安全、秩序和正义必不可少的工具,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政治权力对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维护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权力本身又具有扩张性和侵略性,因此政治权力又常常被滥用,成为侵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根源。为了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近代启蒙思想家极力鼓吹国家权力的分立,即将国家权力按照权能分配给不同职能部门并相互制约。最重要的分权理论是由洛克和孟德斯鸠提倡,经麦迪逊发展而来的“分权与制衡”学说,它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述。在立宪主义中,分权原则包括两个层次上的权力分立,即职能性分权和地域性分权。

英国最早确立了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立制度。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确认了议会主权,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认法官除两院弹劾外不得免职,法官的独立标志着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三权分立”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体现,不过相同的是,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成文宪法都规定了某种形式的职能性分权。英国宪法学家韦德曾经总结了现代国家分权原则的含义:在三个国家机关当中,同一人不得成为一个以上的国家机关的成员,例如内阁成员不得同时兼任议会议员;政府的一个部门不得控制其他国家机关或干涉其工作,例如司法机关应当独立于行政机关;某一政府机关不得行使其他政府部门的职权;不存在绝对的权力分立,分权的目的在于权力制约。实际上,西方的三权分立并非真正分离,经常存在权力部门对于同一权力的交叉行使。当然,主张分权并不一定是反对权力行使的交叉,有限政府思想的核心是对政府权力的有效控制,并以此来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权力行使的一定程度的交叉无碍于此。

在分权原则与法治原则之下,立法机关权力有限的理念就相应产生了,因为民意代表所代表的民意是不完整的。从历史上看,曾经出现过大量由民主产生的暴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希特勒就是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德国最高统帅的。因此,对于代议机关应当进行适当限制。从目前各国的实践来看,立法机关的权力通常受以下几方面的限制:其一,不得制定某些法律。如不得通过公民权利剥夺法案或追溯既往的法律。其二,在中央和地方关系方面维护地方自治。其三,限制征税权。除此之外,立宪主义者还力图通过宪法的分权原则防止立法机关吞并其他部门;主张召开会议向人民呼吁、加强公众的舆论监督等。在实行两院制议会制的国家中,则通过两院的分工达到制衡立法机关的目的。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上阳书院

第五篇:病假条限制

给你说下假条的时间限制吧

1、急诊假条一张最多管3天。需要急诊章

2、普通门诊假条一张最多管7天,需门诊敲章。(这个一般医生也不会开这么久的,一些胆大的医生就敢)

3、主任门诊假条一张最多14天,需门诊和主任章。(这个很难)

4、病房大假,这个可以开很久,甚至3个月但需住院病历,肯定不能造假,因为现在医保和卫生局查的很紧,造假的话查出来,谁开的假条谁这辈子就彻底玩完了,医师资格取消。照你这种说法,最好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找很熟的人给你开7天的门诊假条,(前提条件是你家里人请假的单位肯定不会去查!这个很重要)。一次写个14或30天,这样一张一张的开,这也是作弊,风险大。我曾经给朋友开过3个月的假条,一两周就要补一次假条,两个月就开不下去了,太他妈心惊肉跳了。。

一种就是住院,也必须找很熟的人,随便找大病住院,最好是内科,一次住一两天这样有病历了就可以开长期假条,至于外科就别想了,骨折什么的根本伪造不了的,内科病也好装,骗骗就过去了。这种办法花费高些,但是风险低。

最后,至于精神病什么的别去,太馊主意了,我有同学是精神病院的,现在国家管的那边更严,除非你人际关系很强,假住院能搞到长期假条,要不住进去就给你吃药打针,还必须吃,别学着电视那样吃了吐出来,这个绝对不可能的,好人进去出来都疯。而且在精神病上钻空子属于犯法了,要知道精神病患者杀人不负法律责任。

下载限制权力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限制权力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限制协议书

    限制协议书范本1 甲方(单位):______________ 乙方(甲方员工)姓名: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 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法:____________......

    权力监督

    徐丽萍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与浅析 国家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权力的制衡,但长久的权力便导致了腐败。实践证明,腐......

    权力腐败问题

    “权力腐败问题”标准表述“权力腐败”背景: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党或国家机构的一级组织,党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构任命的其他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

    权力腐败问题

    “权力腐败问题”背景: 所谓权力腐败,是指党或国家机构的一级组织,党或国家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机构任命的其他人员,为满足私欲、谋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严重违背党纪政......

    权力清单

    这些关于权力清单概念的表述普遍较为简单、浅显和笼统。透过权力清单基本定义的表象,进一步围绕其特点及制定主体、制定原则、制定依据、目标任务等基本问题,作出更加全面详实......

    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 住所地:深圳市南山区XXXXX 法定代表人:宋XXX 董事长 被申请人一:陈XXX(CHAN KAM XXX),系XXXX有限公司(XXXX LIMITED)股东和董事,香港身份......

    限制出入境申请书

    限制出入境申请书 申请人: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职务:总经理 被申请人: 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址: 职务: 法定代表人 申请事项: 请求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 事实与理由: 申......

    限制出境申请书

    限制出境申请书 申请人: XXX,男,XXXX年12月24日出生,汉族。 委托代理人:XXXXXX律师事务所XXX律师 送达地址: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XX 被申请人:XXXX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