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监督

时间:2019-05-14 01:3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权力监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权力监督》。

第一篇:权力监督

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与浅析

国家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权力的制衡,但长久的权力便导致了腐败。实践证明,腐败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的必然结果。权力运行与权力监督始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权力运行是没有边际的,因为人们总是希冀着能够通过一切途径来实现权力的无限延展。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力量去制约权力,让它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行使,而非无底洞。由此,监督便应运而生。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形式,更是一种警示。只有当权力与监督并行之时,才能够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接下来,就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作一阐述,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厘清权力监督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度,而中国则是中央集权制;美国实行的两党轮换执政,中国实行的则是一党专制制度;美国实行“分权制衡”,而中国则是“议行合一”。美国的权力监督体系来源于三权分立的思想和体制,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它们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保障了公民的权利、法的权威和国家的运行。

美国宪法对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作出了明确的职权界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参众两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当然,宪法还对他们的权力作出了具体规定。任何权力的运行,都必须以宪法为基准,尊崇法的精神和原则。如果触碰基准线,必将受到严格的违宪审查。

作为行政权一方的总统,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使自己手中享有的权力,而非肆意妄为。总统及其联邦政府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宪法、法律及议会授权,进行必要的行政活动。任何政府官员一旦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相关机制就会随即启动,国会可以对其进行质询、调查直至弹劾,不留任何情面。行政权体制外的监督,使得官员们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总之,制度上的保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障远比自我约束的大口号管用。

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尚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结合法治国家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的大背景,权力监督体系才渐渐浮出水面,被各方所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监督的形式而言,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监督体系主要有体制内的监督和体制外的监督两种。

体制内的监督,主要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这是目前监督的主要形式。政府由人大任命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人大的监督缺乏必要的手段和途径。其一,没有专门的内设监督机构;其二,没有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这就使得人大的监督职能更多地流于形式,有监督之名,无监督之实。政协属于参政议政,游离于人大和政府之间,无法摆脱“跟着人大走,权力难插手,建议尽管提,监督没人理”的尴尬局面。纪检监察机关是权力监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下大力气,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的案件。但是,这种查处,只是事后的补救行为,而不是事前的监督和预警机制。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权受到一定层级的限制。举个例子,某一县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审查同级党委某领导同志的违纪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窘境。根据职权,该纪委有权核实审查与案件有关的一切情况。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碍于党委的权威,纪委束手无策。如此一来,纪委反而成为党委的保护伞,对违纪问题视而不见。最后等到省级纪委或中央纪委发现问题时,才会予以查处。机制上的问题,确实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巡视员的问题以后再讨论。

体制外的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虽然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只是一种辅助形式,但近些年来却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报刊舆论监督,我们的新闻媒体紧抓社会热点,对政府行政的监督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对于舆论和媒体的有效监督,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运行进行检查,从而降低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的滋生。例如,每年对相关的腐败官员给予法律上的制裁和媒体上的曝光,如此一来,他们便受到广大百姓的舆论批评,这样可以制约并减少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问题,让行政权力从真正意义上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和从美国行政权力的运行中借鉴,我可以得出,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持之以恒和完善行政权力的监督体制,做到由内至外受到法律、政策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第二篇:高校权力监督

高校权力监督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功能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核心内容的高校功能,也正在影响着高校办学理念的深刻变化。“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发展创新”理念已经不同程度地被现代高等学校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办学理念所取代。高等学校已经从“象牙塔”、“理想国”的“圈地”办学状态中解放出来,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世界科技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随之而来的教育市场化等使高等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使其必须面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和全社会的监督。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办学资源的增加,资金流量的增大以及部分环节管理滞后和不适应,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逐渐渗入并呈增长趋势,高校违规招生和乱收费问题,基建、采购和后勤管理中违纪违法问题,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在社会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新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尚未健全,原有的管理办法和方式又不能涵盖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致使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缺位或空隙,使一些权力运行失去了监督,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如何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监督,应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各项权力制约机制,靠制度搞好监督

完善高校各项权力监督制度是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贯彻执行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基本条件。高校党的建设历史证明,有了正确的路线,又有健全的高校各项权力监督机制,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才有可能得到有效发挥;反之,如果高校各项权力监督机制受到破坏,不仅会削弱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力,也会使党的教育事业遭受损失。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完善高校各项权力监督制度是保持高校的党员、干部同广大师生员工联系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帮助高校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需要,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说,要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主要需完善以下各项制度:

一是完善高校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从现实来说,高校每年都会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有些高校党代会则几乎没有开过,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是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要渠道。发展党内民主,最主要的就是健全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要使党的代表大会真正成为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充分行使最高决策权和最高监督权,就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健全和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实行常任制后的党代会的组成和运作必须有利于履行其职责,一是要按照既充分体现党内意志,又能够深入讨论和决定问题的原则,挑选组成人员的数额;二是党代会的运作要服从党的决策需要,只要是党内有重大问题需要讨论和决定,就应该开会;三是党代会讨论和决定的应是党的建设和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党代会的重点是涉及自身建设的重大问题。

(2)健全和完善党代会议事制度。这主要是要完善民主、科学的决策论证;因为有些决策议案复杂而又重要,绝不是在会议上讨论、争论一下就可以做出正确决定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讲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更大范围内讨论和征求意见,启动科学决策程序,尤其要注重听取专家和智囊团的意见。

(3)完善党代表日常工作制度。党代会的常任制与党代表的常任制并行,作为党代表,不仅要在党代会会议上发挥作用,而且也要在会下发挥作用。一是,要调查和视察学校党的建设情况,随时向有关党组织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和质询;二是,要加强与学校党员的密切联系,收集广大党员对党的执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并向党代会进行真实反映;三是,有权利和责任就某些重要问题提出党代会决议案,或者向有关党组织提出工作提案。

二是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制度。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意味着,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以及学校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党委来决策。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要想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就必须遵循决策的原则性、民主性和创新性。高等学校党委在决策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地讲,就是要遵循四个原则,即政治原则、法律政策原则、大局原则、前瞻性原则。

政治原则,就是要把政治意识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法律政策原则,就是要把遵纪守法意识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大局原则,就是要把顾全大局意识贯穿于决策全过程;前瞻性原则,就是要把惠及长远利益的意识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

决策的民主性,主要体现在打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决策环境和氛围,建立一个民主决策的机制,实行科学的论证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决策中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高等学校党委在决策中必须坚持创新性。我们这里说的创新性与前面所说的原则性并不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是“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在政策和实际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既要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又要解决本单位的实际问题,这就必须以政策为指导,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做出解决特殊性矛盾的具体决策。没有这个中间环节,政策就不能真正落实,实际问题就无法解决。高等学校党委的创新性,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

三是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监督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制约权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有些高校,党的组织生活涣散,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不正常,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等。这就要求做到:首先,要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抓好“领导关”。要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领导水平的高度,认清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越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越是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越是要开好民主生活会的观念,自觉运用民主生活会解决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其次,要充分做好会议前期工作,抓好“准备关”。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高校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会前准备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必须从明确主题、组织学习、征求意见、撰写发言材料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再次,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抓好“剖析关”。民主生活会能否开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认真、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说,能否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是衡量一个党员党性观念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否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空气,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团结状况的试金石。最后,要强化责任意识,抓好“整改关”。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是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在监督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加强对重要部门和重要岗位的有效监督

在高校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尤其在高校增强自主办学、高校扩招、建立新校区的过程中,诸如干部选拔任用、资金管理使用、大项工程建设、大宗物资采购等,历来都是容易滋生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下功夫抓好对管人、管财、管物等重要岗位和重点部门的监督,确保他们手中的权力正确行使,使党内监督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对“一把手”重大决策的监督,防止决策失误。要制定严密具体的议事规则,使决策程序更加周密合理。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防止独断专行,搞个人说了算。要建立决策咨询机构,对一些重要建设项目和重大事件的决策,要组织懂行的专家和相关职能人员进行充分论证,反复调研,提高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二是要紧紧抓住监督重点。就监督对象而言,要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过程是通过组织行为来体现的。因此,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工作搞好了,就抓住了党员实施监督的核心和关键。监督的内容上,就党组织而言,应强调监督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重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就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应强调监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思想作风和工作情况,个人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情况。总之,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要求,光有好的制度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三是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要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走群众路线,注重群众公认,在选人和用人上防止个人说了算;加大公开选拔干部工作的力度,坚持在最大范围、最广领域选拔干部,切实改变“在少数人中选人、由少数人选人”的不正常现象,积极推行干部任用公示制,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完善考核方法,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既要考察干部工作圈,又要考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建立健全推荐选拔任用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违反政策规定,造成严重用人失误的,严肃追究责任;推进交流制度,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四是要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重点是监督检查党委集体理财制度是否得到落实、预算计划是否科学、重大经费开支和资金投向是否合理、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等。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有效防止因为违反财经纪律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问题发生。这就要加强审计监督,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掌管经费权力相对集中的岗位和部门负责人等作为必须审计的对象,尤其要突出抓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重点经济事项和重点时段的审计监督,从经费物资运行上,监控住发生腐败的源头。

五是要加强对大项工程的监督。每项大的工程建设确定方案前,分管工程建设的领导要组织由基建、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参加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研究上报初步方案,由党委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工程预算、设计方案和效果图要及时向群众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严格招标程序,按照物资论证初选、竞标答辩、投标表决等步骤进行招标;评标时,要按法定程序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公开、公正、择优选聘施工队伍,纪检监察部门要现场监督,确保招标工作公开透明。

六是要大力推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下行动”,有效防止大宗物资采购中虚报冒领、损公肥私等违纪违法问题。

总之,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实效以及在监督关键环节上切实强化对重要部门和重点岗位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是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监督的有效措施。

三、提高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确实保障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落到实处

在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监督过程中,要发挥各种监督机制的作用,才能确实保障对高校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落到实处。从高校现实情况出发,主要是需完善以下几方面的监督体系:

首先,要重视党内同级监督,使之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党内同级监督是指同级党委内部的监督,是党委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意见和看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党委内部问题的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大都是班子成员,彼此情况比较熟悉,相互关系比较密切,如果同级监督开展得好,其效果要比上级监督、群众监督更明显。但在实践中,一些高校、部门仍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甚至监督失控、监督出现“真空”的现象。因此,面对当前这种既接受领导,又要监督的同级监督管理体制,纪委应怎样进行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党委成员要加强互相监督。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委班子自我净化、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和依赖的试金石,更是增强党委班子团结,强化班子原则性和战斗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内政治生活中同志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是在消除错误思想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有效方法。可以说,考验一个党委是否过硬,是否团结,关键是要看党委班子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监督。当前,有的党委领导班子对互相监督有片面和错误认识,认为,班子贵在团结,互相监督容易使成员之间产生误解,不利于团结也影响团结,不想监督;有的班子成员认为,主管之间监督,不利于工作,监督容易被误认为是不信任,在背后搞小动作,不愿监督;还有的认为班子之间互相监督,是对同事的不信任,工作的不支持,是互相掣肘,与别人过不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愿当“和事佬”;还有的班子成员认为对上级进行监督就是“犯上”,是给自己的进步设置障碍,不敢监督。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切勿把“互相监督”和“相互掣肘”划上等号,而应该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时刻牢记并自觉履行这个责任,切实在加强党委班子的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上狠下功夫。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这个问题。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因此,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按照规定过组织生活,经常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党员和党的组织,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在互相监督面前人人平等。从一般党员到担任最高领导职务的党员,都要履行互相监督的职责,又都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互相监督。如果不监督他人就是放弃共产党员的责任,不接受监督就是违反党的纪律。不受纪律约束,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在我们党内是不允许存在的。互相监督包括领导干部之间的互相监督,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党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党员与领导干部之间的互相监督,等等。

二是党委要自觉接受同级纪委的监督,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纪委充分行使监督的职能。在这方面,要提高“三个认识”,处理好“一个关系”,即党委及其成员要把接受同级纪委监督提到党的组织原则的高度来认识;要提高接受同级纪委监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认识;要提高对接受监督和实行监督的认识;要处理好被领导与监督的关系。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下进行工作,与党委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党委及其成员接受同级纪委监督要在“自觉”上下功夫,如党委在讨论重大意见时,纪委负责人应出席或列席会议,让他们发表意见,倾听纪委的意见和建议,党委还要经常过问和支持纪检工作。

同时,纪委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肩负的工作责任,敢于对同级党委及其成员进行监督。在当前新体制还未建立的情况下,这就要求处理好既受领导又进行监督的关系,把党委和纪委的目标统一到抓反腐败斗争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来,以廉洁促进学校的发展,凡重大问题,纪委应及时向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支持;同时,要把依靠党委领导和独立负责开展工作结合起来,遇事纪委拿出方案,提交党委决策,以正确有效地行使职权,并作到敢于和善于监督;同级纪委还要克服党内较为盛行的不敢碰硬、对违纪问题绕圈子、转弯子、擦边子的“好人主义”,监督机关要树立强有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特别应提倡和弘扬公正无私、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高校实行民主管理是高校党组织促进高校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依法治校的需要。高校教职工是学校事业的主体,直接从事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他们不但对学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参与感,而且对学校事业的决策有决定性发言权,也有助于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这就要求做到:

一是必须坚持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的实质是监督,就是要保证教职工充分享有知情、参与、监督权。实行校务公开,既要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发挥其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又要维护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权力,保证校务公开工作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康发展。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校务公开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校制宜,不搞一刀切,不断探索、完善以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任前公示、教育收费公开等为主要观察点的考核制度,做到考核有规则,奖惩有依据,从而巩固和深化校务公开工作。校务公开作为新时期高校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对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民主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必须坚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民主管理。民主管理工作是学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职工对学校发展、改革、决策的参与,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可行性,使学校通过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提高学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教职工民主管理不能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之外,学校在制定发展目标、实施目标方针、评定目标实现成果等各阶段,都要动员广大教职工献计献策,提供信息,审议计划,制定措施,组织教职工为完成学校规划共同努力。

三是必须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代会作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代会制度是高校教职工履行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形式。首先要使教代会制度化,定期召开教代会;其次,要规范教代会的内容。教代会的议题要围绕学校的重大事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重要规章制度等。再次,要坚持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这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教代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坚持这项制度,是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校校务公开,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需要;是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加强教职工民主监督的具体体现;是增进领导班子凝聚力、亲和力,建设和谐校园的战略措施。

再次,要坚持巡视制度。当前干部监督工作的现状呈现出错综复杂、参差不齐和相互矛盾的诸多层面:上级党委对干部监督工作非常重视,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建立了专门巡视机构和专职巡视队伍,各省(区、市)党委也建立了巡视机构,开展了巡视工作,巡视工作开始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而高校作为一个

比较特殊的群体,无论是省部共建还是省地共建的高校,有时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上级监督下级太远的状况,因而更需要加强巡视工作。我们认为,可以考虑由省委或教育部党组给各高校派遣巡视组,在高校加强巡视工作,对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目前,加强对高校领导干部的巡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增强巡视的权威性。上级党委要赋予巡视组较大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使监督者的权力不低于被监督者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对被监督者实施有效的监督。

二是要明确职责,建立巡视组履行职责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保障措施。因为巡视组在巡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被监督者强大的利益诱惑,在诱惑面前,巡视组成员如何保证不被拖下水,就需要我们完善巡视组履行职责的激励机制;同时,在面对阻力,甚至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如何保持不退缩,保持坚强的意志,坚持工作,这需要有措施的保证,才能激发巡视组人员监督的积极性和坚定性。

三是巡视制度要构造出具有持久效力的监督制度框架。如果按照以前的规则,巡视组对被监督者腐败行为的制约力只在一时一地,那么,“明枪易躲”,风头来时,只要避一避就过了,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治本,而且间隙性的监督或惩治行动,实际上反而增加了一种对腐败的风险预期,使更多的人成为风险喜好者,以至于在监督与惩治的间隙期,腐败的发生率更高。这是我们一直在反腐败而腐败分子却一直在“前赴后继”地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是巡视制度要防止走过场、搞运动的形式主义的传统惯性。巡视组在地方上的短期工作所能了解到的信息无论如何是十分有限的,而被监督者长期苦心经营所展现出来的一定是“形势一片大好”。如果监督成为几年一遇的“匆匆过客”,那就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就会没有任何效果。

五是注意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巡视工作的实效。巡视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成效,我们要坚持把取得实效作为检验巡视工作的重要标准,在抓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在巡视工作中,巡视组要充分利用不受被巡视地区权力制约的有利条件,注意从了解情况中发现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为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提供重要线索;应建立巡视工作档案,为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针对巡视中发现的党内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促进党内监督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巡视工作水平,提高巡视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总之,高校领导干部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工作中,起着决策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只有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才能使高校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篇: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制度,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5年爆出的“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中,涉案官员达265名,仅绥化市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韩桂芝、马德买官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900多人,有多名省级干部,上百名地市级干部。据说某人给马德送了50万,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县长。如果市委书记马德的权力得到有效限制和监督,不能明里暗里决定下辖某县县长的人选,也就不会有人掏50万元向他“买”县长了。2010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制度明确了监督谁,谁来监督,出了问题追究谁,怎么追究等一系列问题。对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最基本的规范,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起到有章有循,有规可依的作用,初步健全了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第四篇:《权力需要监督》说课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说课稿

河南省伊川高中韦会强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高中《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明确: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为学习三单元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框教材的结构该框是学生在学习《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以及《政府权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权力行使:需要监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责任感,因此在本单元占有重要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框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把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对《焦点访谈》的关注,分析政府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分析权力的运用可能两种结果,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意识和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什么要监督政府?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因为依法制约和监督政府是学会处理与政府关系的重要体现和最终归宿。

教学难点:如何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也是难点,因为学生成经历和认识所限,对我国的权力机构、行政机构以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等问题不太理解;特别是实际中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又增加了该框教学的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

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综合运用下列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情景和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思考、辨析,生成观点,提高能力。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兴趣,活跃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

4、讨论法:针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①根据本框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成长经历,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②主要采取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思路设计与环节处理

这节课的教学基本思路为:按照“情景导入,激发情感——学习探究,情景分析—思维拓展,巩固练习”这三个环节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情景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框题《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情景导入,激发情感(教学内容:群众喉舌政府镜鉴)

复习依法行政基本观点后,展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曝光的一些案例,学生思考:为什么《焦点访谈》等栏目备受众人关注?在我国,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政府权进行监督? 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代表发言。

二、学习探究,情景分析(教学内容: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a、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b、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材料二:五年来(2003年到2007年),全国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比前五年分别下降13.2%和9.9%。除正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尚未终结的以外,已被判决有罪116627人,比前五年上升30.7%。五年来,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贪污受贿十万元以上、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案件35255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其中,厅局级930人、省部级以上35人。------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材料三:原哈尔滨前常务副市长朱胜文说:大家一辈子不要做贪官。我为什么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不断会有熟悉的官员落马?我感觉制度上的漏洞还是太多。

材料四:“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各种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加强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温家宝

【探究一】:

1、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滥用权力的现象?

2、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分析回答1题,教师引导得出结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学生先分析2题,进而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归纳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大意义?明确: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非常必要。特别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也有权监督政府。

①、防止和减少失误,②、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③、做出正确决策,④、树立权威和公信力

【探究二】:

1、分析第47页孟德斯鸠和我国古人名言的含义

2、联系当前状况,谈谈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学生思考后交流,然后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分析: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权力,防止权力的滥用,关键就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突破难点)

一、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有效监督政府行为。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社会民间反腐败事例

二、靠法制。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展示学生提供材料——与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两者缺一不可。

【探究三】: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有哪些 ?

教师归纳:要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就必须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要求学生见书本图形分析,按监督主体的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媒体展示:(行政监督体系图示)引导学生对五个外部监督形式和四个内部监督形式的具体认识。

【探究四】:(针对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疑问引发)我国的监督体系如此完善,为什么社会上的的腐败现象依然严重?

教师引导与温家保总理视频相结合,回归情景导入,展现我国各级政府善于接受民主监督,解决群众难题,改进政府工作的良好形象。目的是引导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腐败问题,对未来充满期望。

【探究五】:(教学内容:为“阳光工程”喝彩)

多媒体展示:什么是阳光工程,目的何在,有何意义?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作结: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向群众开放政府“红头文件”的查阅。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为“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现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正在增强。这一举措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探究六】辨析下列观点,说出理由。

误区一: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只要依法行政,就能正确行使权力。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它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强政府权威,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只有依法行政是不够的,要正确地行使权力,政府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同时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否则会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

误区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1)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的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少数人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不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与监督。题中观点肯定对权力要进行制约是正确的。

(2)防止滥用权力,实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机制做保障。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首先,要充分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能够真正约束掌权者的权力。其次,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合理运用。

误区三: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就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我国政府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是加强监督、防止腐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公务员公正行使行政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有监督意识,学会监督政府;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课堂总结:概括本课基本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为监督政府而努力尝试,为将来参与政府管理而努力学习。作业设计:调查伊川县政府或城关镇政府政务公开的相关内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原因(必要性、重要意义)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措施(机制与体系)

“阳光工程”(目的与意义)

第五篇:用监督规范权力

用监督规范权力

(新观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系列报道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重要一环。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加强对行政权力、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结实的权力笼子,让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阳光之下。一套集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于一体,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监督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行政监督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今年上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做的《关于2013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3审计共发现并移送涉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314起,涉及1100多人,暴露出群体性腐败问题严重等突出特点。比如,审计署在审计各级财政安排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时发现,38个单位共骗取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有237个项

目或单位将78.29亿元挪用于市政设施、园区开发等。“审计风暴”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透明,相关部门的整改措施也越来越有效、越来越有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监督手段,完善审计制度也被写入了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之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表示,《决定》要求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有助于排除审计监督中的干扰因素,促进审计成为依法治国、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的利器。

审计作用从弱到强,体现了政府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决心。长期以来,在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问责不彻底等情况常常导致这些领域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实际上,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打的老虎、拍的苍蝇与这些领域存在颇多瓜葛,中央巡视组在多份报告中均指出,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插手工程招标、土地转让、国有企业转制、矿产水电资源出让等问题突出。

为了把权力装进制度笼子,政府以简政放权为抓手,持续加大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力度,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成为政府行使权力的准则,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司法监督

司法天平的守护者

今年3月15日,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公安局将一起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请顺平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但顺平县检察院受理此案后,案件承办人、侦查监督科科长蔡文凯对公安机关报捕材料和证据进行审查时发现,犯罪嫌疑人供述前后存在矛盾,“对作案工具的供述就有斧子、锤子、刨锛三种,但每种都不能与死者伤口作同一认定。”在两次提讯后,犯罪嫌疑人最后哭着告诉检察官,自己并未实施杀害王伟,王伟身上的伤是被公安人员打的,一开始未向检察官说实话,是害怕再被打。

据此,顺平县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和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嫌疑人的违法行为,按照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检察官还提出了补充侦查意见,建议改变侦查方向,扩大侦查范围。随后,公安机关重新确定了13名重点嫌疑人员,并最终发现其中一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人民检察院是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这句话常常被检察官用来描述自己的职责。按照法律的规定,从批捕到申诉,检察机关的职能几乎涉及法律全流程,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处节点都负有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检察机关既是“肩扛公正天平”的诉讼参与者,也是“手持正义之

剑”的法律监督者。

事实上,司法监督体系的框架中并不仅仅只有检察机关一家的身影,司法公开、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也都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着力司法公开:围绕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开设了法院庭审直播网、裁判文书网,四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围绕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实现了当事人通过网络实时查询举报、控告、申诉的受理、流转和办案流程信息;围绕公开,公安部建立互联网执法公开平台,全面公开执法信息,开展开门评警活动。

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对司法实行更严密的监督,司法活动才能摆脱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法律成为司法天平的唯一砝码。

严密监督

绝不能出现空白

“当前反腐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如果说治标是打老虎、拍苍蝇,那么治本就是构建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打造权力的制度笼子,让行使权力者永远都在各方注视下工作。

无论行政执法,还是司法,都离不开对法律实施的强力监督。只有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才能防止腐败,纠正以言代法、恃权凌法、徇私枉法之风,才能防止和纠正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之风,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之风,社会主义法治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生命力。

四中全会的《决定》既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出了具体举措,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也对加强司法活动提出具体举措,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这些要求都是针对目前我国监督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

通过对权力缺乏监督的典型样本——冤假错案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在张高平叔侄、于英生、李怀亮、徐辉的悲剧中,权力是罪魁祸首,是由任意羁押、刑讯逼供、久押不决等无视法律规定的行为造成的,这与缺乏法律实施的监督或者监督疲软有很大关系。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冤假错案中,如果法律监督能够更加有力有效,悲剧本来可以避免。“法治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法律能不能很好地实施,关系到公权力机关能不能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关系到组织、公民能不能遵守法律、信仰法律。因此,法治监督体系必须以法律为前提,任何机关、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干扰、阻挠甚至破坏法律的实施,这是法治监督必须遵守的前提和原则。”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胡建淼表示,之所以在法治监督体系前加上定语“严密的”,就是对法治监督体系提出的具体要求。严密,意味着监督必须是全方位的,监

督主体之间必须衔接到位,必须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监督权、监督范围、内容和程序等,明确监督机构的分工和相互关系,绝不能出现法治监督方面的空白。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这是四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也是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所必须达到的效果。我们已经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但还远远不够。在法律监督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下载权力监督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权力监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审计局权力监督心得体会

    所谓文明审计,就是在审计工作中坚持依法按程序,遇事讲道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不伤害别人感情,对审计情况如实反映并实事求是地处理,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预习目标】 1.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重点、难点】 1.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对政府权力......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高一政治导学案主备人:赵震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2、明确对权利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7:39 来源:《求是》期号:2005.9作者:潘瑞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

    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

    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党内监督条例强调了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监督主要是对权力的监督。权力和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权力未必带......

    管理中心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胜溪湖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权力运行,防止、纠正违法或不当执法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六权治本”有关规定,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办......

    权力行使:需要监督学案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学案 制作:方振新 审核:高一二部政治组 2012-3-8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辩证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对于权力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正确运用权力,能......

    信用社权力监督运行工作汇报材料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相互制约、协调权力机构运行机制 信用社权力监督运行工作汇报材料 信用社自从1996年从农行脱勾,在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