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时间:2019-05-14 13:2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第一篇: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7:39

来源:《求是》期号:2005.9作者:潘瑞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认为监督是出难题、挑毛病、找岔子,于是千方百计逃避监督,不让监督;一部分党员和群众或者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或者由于自由主义思想严重,也认为监督是多此一举,弄不好还会得罪领导,遭到打击报复,因而对监督漠不关心或缺乏信心,不愿意监督。针对这些情况,从思想教育入手,增强干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增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干部的主动性,是强化监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权力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成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定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这样的例子不但在世袭君主国内可以看到,而且在民主共和国内也同样可以看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为了防止因权力被滥用而造成危害人民、危害社会的后果。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共产党人权力观的根本。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决不能成为损害群众利益的工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每位掌权者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胡长清在反省自己的犯罪原因时,就承认监督和纪律约束对他未起作用,他自己就像“牛栏里关猫,进出自由。”慕绥新在忏悔时也说过:“外面的力量(指行贿者)太强大了,而我本人受到的监督则太微弱了。”各地发生的腐败案件,特别是一些影响恶劣的“腐败群案”、“腐败窝案”证明,监督不力和失效是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因此,领导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自觉地把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看作

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帮助,热情欢迎,真诚接受。党员和群众要牢固树立“严是爱,宽是害”、“监督是真正的爱护”的观念,努力消除各种思想顾虑,一旦发现干部有不健康的苗头,就及时提醒、帮助、批评,防止他们由小错铸成大错,最后跌入不可救药的泥潭,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本人负责。

实践经验证明,民主是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只有拓宽监督的渠道,健全监督的规章,把党内民主与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在一起,让广大党员充分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才能织就反腐败的天罗地网,使种种腐败行为及时受到惩处,使大大小小的腐败分子无所逃遁。要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权力越集中,越容易滋长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作风,从而导致种种腐败行为的发生。解决问题的出路,一方面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范围作出科学界定,如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对重大项目、大额度资金的审批权,对重要人事的任免权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特别是要建章立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级干部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接受监督的范围应该越大,实行监督的体系应该越严密,一旦决策或权力运作失误,不仅要追究行使该项权力当事人的直接责任,而且要追究“一把手”的领导责任,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监督缺位的责任。

要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员民主权利的实现程度是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标志。离开了党员民主权利的切实保障与充分实现,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无法发挥,党自身的活力与动力也就失去了深厚的源泉。

首先,要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和监督权利。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干部在制定政策、形成重大决策的过程中,除了一些确需保密的重大事项外,均应在党内公开,让广大党员行使知情权、监督权。

其次,要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的真实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的”。因此,他郑重地强调,“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只有不断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等正常的组织生活,充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实行相互监督并监督到位,才能有效防止干部腐败特别是集体腐败案件的发生。

再次,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备具体的党内选举条例,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拓宽选举人了解候选人的渠道,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逐步扩大党内直接选举的范围,等等。

要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范围。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他们的优劣高下、功过是非,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指出:“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了落实群众监督,一要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国家政治生活的透明度;二要不断疏通人民群众向党和政府提出批评意见的渠道;三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既是人民群众享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表现形式,又是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及其公职人员实施权力监督的重要途径。

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权力监督法制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进行。首先,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的制度法规。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工作的法制化进程明显加快,形成了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完整体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党内监督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筑成了规模宏大的监督网络,这对于加强党内监督、增强我们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净化的能力,必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党内监督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完善,如现行监督体制不顺,监督者受制于被监督者,以至于容易产生“上对下监督,情况不了解,无法监督;下对上监督,情况了解,不敢监督”的现象,使监督难以有效实施。这就需要完善纪委的反腐败责任制,对于应当履行监督职责,应当查办的腐败案件,各级纪委疏于履行职责的,纪委有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纪律的责任。

其次,要建立健全监督的国家法律。对于建立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来说,仅有党内监督制度还不够,还需要把反腐倡廉工作中一些成熟的经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为国家法律,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用来为人民服务。根据这个要求,应当把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针政策、领导体制、工作格局、成功经验用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得到贯彻落实,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再次,要加强对反腐败工作本身的监督。在民主法治国家里,不允许存在任何不受限制的权力。监督权作为限制权力的权力本身,也应该受到监督和限制。监督权的泛用、误用和滥用的问题,尽管在我们今天的政治生活中还不突出,还未形成一种普遍性的倾向,但同样是我们在健全监督机制过程中需要加以警惕和避免的。

(作者: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

第二篇:浅谈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的思考

浅谈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的思考

实践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极易走向腐败”。这些年来,各单位、各部门在如何搞好对权力的监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如何搞好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建议。

一、监督方式要从封闭式监督向开放式监督转变。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监督工作也应打破相对封闭的格局,步入开放式的轨道。一是监督的途径应由组织监督向执纪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不断拓展,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做到干部工作开展到哪里,干部的权力运行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实施到哪里。二是监督的范围要从工作圈向其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断扩大有效监督的范围。三是监督形式要由相对单一的监督,向民主测评、专项调查、诫勉谈话、来信回复等多种形式监督转化,改变以往陈旧的工作方式,真正形成让群众对干部立体开放式监督的工作格局,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内“透视”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二、监督过程要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化。长期以来,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事后监督,即干部出现了问题才去制止、去纠正、去查处。怎样才能由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可从四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从加强党性和自身修养入手开展素质监督;二是

从引导领导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入手,实施权力制约;三是从遏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行为等方面入手,强化组织监督;四是从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入手,引进群众监督。通过对干部行为的全方位规范和约束,可以起到事前、事中预防的作用。

三、监督措施要由单一型监督向复合型监督延伸。采取自我监督与纪律监督并重、制度监督与立法监督并用、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并行等措施,逐步实行干部监督工作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切实改进传统的单纯依赖纪律监督和组织监督的做法。特别要进一步改进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办法,坚持任期审计与离任审计、定期审计与随机审计相结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虚假繁荣,离任留下一片萧条的现象。

四、监督责任要由被监督单位(人)责任追究监督向监督单位(人)责任追究监督并轨。监督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因此,监督单位(人)不仅要行使监督职权,同时,也要承担监督责任。在以往的工作中,只注重对被监督单位(人)责任的追究,而对监督单位(人)的工作责任缺乏考评,对于失职、渎职的监督单位(人)的制约不到位,即使给予了责任追究,也是不痛不痒。为进一步做好监督工作,务必健立建全监督责任追究考评体制,做到考核有依据、追究有标准、整改有措施。把被监督单位(人)和监督单位(人)都纳入监督责任追究考评办法进行考核,凸显监督的客观、公平、公正,防止和杜绝监督单位(人)监督不公、监督过滥的现象,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第三篇:权力监督

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与浅析

国家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权力的制衡,但长久的权力便导致了腐败。实践证明,腐败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的必然结果。权力运行与权力监督始终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权力运行是没有边际的,因为人们总是希冀着能够通过一切途径来实现权力的无限延展。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力量去制约权力,让它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行使,而非无底洞。由此,监督便应运而生。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形式,更是一种警示。只有当权力与监督并行之时,才能够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权力滥用和腐败滋生。接下来,就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作一阐述,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厘清权力监督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度,而中国则是中央集权制;美国实行的两党轮换执政,中国实行的则是一党专制制度;美国实行“分权制衡”,而中国则是“议行合一”。美国的权力监督体系来源于三权分立的思想和体制,即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它们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保障了公民的权利、法的权威和国家的运行。

美国宪法对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作出了明确的职权界定:立法权属于国会参众两院,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当然,宪法还对他们的权力作出了具体规定。任何权力的运行,都必须以宪法为基准,尊崇法的精神和原则。如果触碰基准线,必将受到严格的违宪审查。

作为行政权一方的总统,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行使自己手中享有的权力,而非肆意妄为。总统及其联邦政府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宪法、法律及议会授权,进行必要的行政活动。任何政府官员一旦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相关机制就会随即启动,国会可以对其进行质询、调查直至弹劾,不留任何情面。行政权体制外的监督,使得官员们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总之,制度上的保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障远比自我约束的大口号管用。

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尚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结合法治国家的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的大背景,权力监督体系才渐渐浮出水面,被各方所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监督的形式而言,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监督体系主要有体制内的监督和体制外的监督两种。

体制内的监督,主要包括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这是目前监督的主要形式。政府由人大任命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人大的监督缺乏必要的手段和途径。其一,没有专门的内设监督机构;其二,没有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这就使得人大的监督职能更多地流于形式,有监督之名,无监督之实。政协属于参政议政,游离于人大和政府之间,无法摆脱“跟着人大走,权力难插手,建议尽管提,监督没人理”的尴尬局面。纪检监察机关是权力监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我们的纪检监察机关下大力气,查处了一批贪污腐败、渎职侵权的案件。但是,这种查处,只是事后的补救行为,而不是事前的监督和预警机制。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权受到一定层级的限制。举个例子,某一县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审查同级党委某领导同志的违纪问题时,很容易陷入窘境。根据职权,该纪委有权核实审查与案件有关的一切情况。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纪委受同级党委领导。碍于党委的权威,纪委束手无策。如此一来,纪委反而成为党委的保护伞,对违纪问题视而不见。最后等到省级纪委或中央纪委发现问题时,才会予以查处。机制上的问题,确实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巡视员的问题以后再讨论。

体制外的监督,主要是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虽然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只是一种辅助形式,但近些年来却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报刊舆论监督,我们的新闻媒体紧抓社会热点,对政府行政的监督是非常有利的。同时,徐丽萍

行政管理0941 0920803116 对于舆论和媒体的有效监督,又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运行进行检查,从而降低政府内部的腐败现象的滋生。例如,每年对相关的腐败官员给予法律上的制裁和媒体上的曝光,如此一来,他们便受到广大百姓的舆论批评,这样可以制约并减少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问题,让行政权力从真正意义上运行的公平、公正、公开。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美两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和从美国行政权力的运行中借鉴,我可以得出,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必须持之以恒和完善行政权力的监督体制,做到由内至外受到法律、政策和社会、群众的监督。

第四篇:强化有效监督 规范权力运行

强化有效监督 规范权力运行

一、在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决策程序。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办法,严格决策程序,重大事项决策一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由乡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对干部调整、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等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党政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决定。

2、落实管理制度,坚决按章办事。我们坚持以制度来管理人、约束人、规范人,确保了乡镇机关运行制度化。一是严格效能管理。出台《双河乡机关管理制度汇编》,督促机关干部认真执行“日考勤、季评议、定期考核”等制度。在权力运行中出台了城乡低保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计划生育工作制度、争先创优制度、党政领导负责联系项目建设制度、限时办结制、公开办事制、党务公开工作制度、人事管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备案制度、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信访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管理制度。

3、深化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角度的政务公开,真正做到了还干部清白,让群众明白。一是抓好全镇性重大工作、重大工程的公开。对********等敏感项目,我们在严格按决策程序操作外,还充分利用政务公开栏、《**信息》实施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所涉及到的村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全面公示补偿项目、补贴对象、补偿金额及工程招投标、资金支出等事项,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镇纪委主动监督村组道路建设和学校围墙、操场等配套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确保小额工程项目依法依规推进。二是抓好公务性开支的公开。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最大限度节约公务性开支,镇机关建立《机关食堂接待登记表》、《用车登记表》、《办公用品申购表》等制度,将涉及的费用和经办人等内容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保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三是抓好党务公开,对拟提拔的考察对象、发展党员中需公开的事项(如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确定为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和拟表彰的“一先两优”对象均按规定、按程序、按时限进行公开。四是督促抓好村务公开。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下发《警诫通知书》,督促及时整改,今年来共发放《警诫通知书》27份,有力地促使办事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深化。五是优化民主决策听证制度。明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前必须广泛征求群众或村民代表的意见,完善“三制一监督”(即民主听证事前告知制、事项进程公开制、事后通报制),提高民主听证实效,**村、**村在服务福厦高速铁路征迁安重点项目建设、新村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载体,成功化解了数起群众纠纷,保证项目顺利推进。六是运作好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为民办事全程代办制,大大方便群众办事。

4、加强廉政教育,完善监督体系。切实抓好廉政教育,不断创新学习载体,组织学习《**区廉政勤政制度汇编》、中纪委七次全会、党的十七大、新党章等上级廉政建设文件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会议和制度,组织观看反腐警示教育片。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建立科级干部勤政廉政档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机关中层干部贯彻责任制、重大事项报告、住房情况、礼品礼金登记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不断延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强化“三项谈话制度”,对拟提拔的中层干部如工青妇负责人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切实把廉政教育抓在前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目前的工作运行机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权力运行机制的监督上:

1、相互监督还不到位。在个别村中,花钱“一枝笔”、用人“一句话”、决策“一拍板”的现象仍然存在。极个别村主干不能自觉执行民主决策、民主听证等程序,在安排、决定工作时不尊重两委成员、群众代表的意见。而有的两委成员原则性差,有的怕得罪人,随波逐流;有的虽

然原则性较强,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无法监督。正是以上原因,使一些错误意见也能实施,而在推进中引起群众的十分不满,造成工作十分被动。

2、制度监督还需完善。目前,各级包括我镇从各方面都出台了不少加强监督、廉政从政的规定和制度,这对于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起来到积极作用,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应急性、临时性的规定多,注重长效治本的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违反规定的处臵措施少;建章立制的多,严格执行的少等方面。这些不完善的客观存在,致使制度监督的“硬度”不够。

3、民主监督还不全面。在工作中,无论是纪检部门还是社会各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村一级的权力运行机制参与了解的层面都不够深和不够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基本没有参与,一般干部职工和普通群众的参与就更不用说了。加上有的村主干缺乏民主意识,绕开支委会、村两委、村民代表会、民主听证会等,有意回避监督,使群众监督的“知情权”被全部或部份“剥夺”,想监督也无法监督,民主监督流于“空化”。

三、进一步强化有效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的几点建议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实施有效监督是关键。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自我监督、相互监督、制度监督、组织监督、民主监督,狠抓工作落实,注重创新探索,才能使我镇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公开规范,使我镇党风廉政建设更上新的台阶。

1、从思想教育上入手,强化权力主体的监督意识。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监督的态度。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最基础性的措施就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识。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使领导干部都能深入了解掌握党纪政纪条规,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从而更加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提高监督的自觉性。要加强党性教育,使每个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接受监督和监督他人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履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监督职能。

2、从责任落实上把严,增强相互监督的实效性。一要充分认识到相互监督的特点。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是一种主动的预防措施,它不仅是一种事后监督,更着眼于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强调发挥预防作用,减少党内不良倾向和行为的发生。由于相互之间较知根知底,监督时能目标准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二要建立相互监督的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切实建立相互监督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一个班子,如果一个成员出了问题,其他成员没有尽到相互监督的职责,应负什么责任等用规定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样既能增强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自觉性,又能突出它的强制性,只有强制性与自觉性二者有机统一和结合,才能实现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三要讲究监督方式方法。牢固树立相互监督是对同志的一种关爱,而不是得罪人、和人过不去的思想。除了在有关会议上要充分发表意见外,在平时还应相互间多交流、多谈心,对认识不一致而又应该坚持的监督意见,要讲清利害关系,争取采纳,把监督工作做在前面;对班子成员“出格”的行为,要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及时加以规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的有关部门反映报告。四要发挥好民主生活会的作用。认真抓好民主生活会的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通过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到班子和个人存在的问题,会后“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从制定规范上把关,增强监督制度建设的完备性。一是要完善权力规范。突出加强“分权”、“还权”、“裁权”制度的建设,加快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力制衡为方向,逐步分解过于集中的权力,做到合理赋权,使权力运行处于有效制衡状态,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产生的腐败;通过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拍卖等市场手段代替行政审批行为;在行政审批中减少自由裁量权,以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制约、防止审批权力的随意使用。二是要坚持制度创新。要加快建立现代行政制度,依法规范公务行为,尽快实现现代公务员制度廉洁高效的功能。完善各种监督制度和监督程序,实现权力运行机制法制化,从制度、法律上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执行制度要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认真抓好监督制度落实责任的监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落实,哪一级出了问题,该由谁负责要坚决追究。其次要严格执纪执法,对有章不循的,该批评教育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应给予法纪处理的应坚决处理,不能搞下不为例。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带头执行、模范遵守。

4、从实践操作中把向,增强组织监督的合力。一要强化上级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力度。上级可以通过廉政述职、廉政汇报、廉政谈话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听取下级“一把手”关于廉政建设和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掌握“一把手”的思想和廉政状况。要经常深入下级组织,通过个别谈话等形式,了解一把手和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情况,也可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要加强审计监督,每年对下级进行一次专门审计,从中掌握下级的廉政情况。必要时还可通过派员巡视、明察暗访、民意测评等办法,能比较客观真实地掌握和了解一些实际的深层次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及时教育挽救干部。二要强化下级组织自下而上的监督力度。下级组织虽受上级组织的领导,但对上级组织仍有充分的监督权。上级要在让下级拥有充分知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检举、揭发、申诉、控告、上访等制度,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切实保障每一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监督和制约的民主权利。下级组织在执行上级的决策、命令、决定等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本着从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的高度,客观、公正、及时、毫无保留地向上级反映报告,避免一些错误决策造成更大损失,达到监督上级、纠正上级错误的效果。

5、从畅通渠道上着力,不断增强监督的民主性。一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权力监督意识。要教育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民主参与意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要畅通信访、申诉等群众监督渠道。一方面要实现群众监督法治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群众举报网络和群众举报的保护机制,对打击报复举报人、上访人的行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要积极探索建立基于人民群众的监督机制。用法规的形式保障人民监督权利的实施,也就是任何权力的行使,都要经过人民群众的把关检验,以民主的形式决定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将监督的权利真正地、放手地还给社会还给人民,从而把干部命运的决定权名副其实地交到广大群众的手中。

第五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是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现就构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抓住权力行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强化权力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力争在全省建成科学合理的权力内控机制、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和规范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

2.基本原则。坚持依纪依法,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坚持民主公开,积极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坚持求真务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内外结合,形成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的合力。

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权力内控机制

3.科学配置权力。坚持职权法定、精简高效,完善权力结构,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职权,从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进行适度分解。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领导班子合理分工,优化权力配置,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坚持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和常委分工负责制。

4.优化决策流程。坚持规范运行、便于监督,进一步完善决策程序,使权力运行相互制约、可查可控,形成流程明晰、运转高效的权力运行程序。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规范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完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的集体决策办法。提交集体讨论决策的议题,按规定时限提前书面通知班子成员。决策过程要如实记录,存档备考。坚持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制度。建立和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进行廉政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专家论证、评审,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完善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制度。

5.实行风险防控。坚持查控结合、动态管理,健全完善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建立经常性的廉政风险排查制度。围绕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点,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突出对涉及人事、财务、项目审批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的廉政风险防范。认真执行重点领域、热点部门、关键岗位人员定期交流制度,完善重大节日、干部调整、重大工程招投标和大额资金使用等关键时段的风险防控制度。

三、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6.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党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各级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明确公开内容、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公开内容,除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等不宜公开的事项外全部向党员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全部向社会公开,坚持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党员与群众关注的事项等列为主要公开内容。进一步丰富党务公开形式,健全例行公开、依申请公开、党内情况通报、党内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委新闻发言人、党内事务听证咨询等方面的制度,细化公开内容、时限、程序,提高党务公开工作质量。进一步拓展党务公开领域,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制度,并向企业、高校、医院等不同类型的党组织拓展,向县以上党组织延伸。继续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试点。

7.完善政务事务公开制度。全面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为重点,不断完善公开机制。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审核、公示、听证、询问等配套制度,完善公共服务、财务预算、人事任免、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重要事项和群众关注事项的公开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公开方式。进一步加强“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场所建设,完善查询功能。不断完善双向互动、双向反馈交流的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新闻发布、重大决策公示预告等制度,方便人民群众参与对公共事务决策的监督,通过完善创新公开方式和渠道,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8.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制度。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快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全覆盖、行政权力事项全覆盖、网上行政监察全覆盖,使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成为全省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政管理服务信息共享机制,发挥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功能,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应用能力。加快建设公共资源统一交易的电子平台,使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现全流程网上操作和全过程实时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考核、投诉处理和公众评议等配套制度,落实情况通报、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提高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长效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规范严密的权力监督机制

9.健全重点领域和部位的监督制度。着重加强对腐败多发易发部位和领域的监督,加大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力度,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运营、金融资本运作、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使等方面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运行。

10.健全领导干部监督制度。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制度。积极探索上级纪委支持和协助下级纪委加强对其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健全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的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罢免或撤换等制度。全面实行市厅级领导干部点题述职述廉、县乡级干部勤廉公示和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总结完善基层党代表询问、质询办法,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廉政承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巡视工作领导机制,完善巡视程序和方式。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提名、考察、决定等环节的监督。

11.健全事前事中监督制度。建立健全通过民意调查等征求群众批评意见制度,完善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打招呼、诫勉谈话、召开民主生活会、调整工作岗位等方式,早作提醒、严肃批评、责令改正,防止由小问题酿成大错误。建立健全党员定期评议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落实党员监督权。严格执行重要情况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完善谈心谈话制度。

12.健全监督协调机制。完善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及时阅处群众来信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和处置制度建设。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各方面监督的积极作用,增强监督的合力和效果。

五、抓好工作落实

13.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党委(党组)书记负总责,确定一名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具体抓,及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各级纪委要认真协助党委(党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各部门要认真查找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严格实行风险制约、分权制约、流程制约、问责制约,保证权力在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运行,防止和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

14.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责任机制,按照权责分明的原则,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建立奖惩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奖优罚劣。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等情况,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问责配套制度,完善问责程序,加大问责力度,保证问责追究落到实处。建立督查机制,定期检查,推动工作。

下载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权力监督

    高校权力监督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功能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核心内容的高校功能,也正在影响着高校办学理念的深刻变化。“以人......

    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

    浅谈如何有效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研究论文报告

    浅谈如何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权利,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推崇,甚至神话。那么我们今天如何运用权力呢?应该从权利运行的阳光与监督两个层面来考虑这一命......

    XX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的报告(五篇范文)

    市移民办权力运行实施有效监督的报告 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对市水利局用所属单位权力运行重点环节和部位实施监督的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要求,......

    《权力需要监督》说课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说课稿河南省伊川高中韦会强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现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框......

    用监督规范权力

    用监督规范权力 (新观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系列报道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 选人用人环境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

    审计局权力监督心得体会

    所谓文明审计,就是在审计工作中坚持依法按程序,遇事讲道理,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讲粗话、大话、过头话,不伤害别人感情,对审计情况如实反映并实事求是地处理,遵守审计纪律、言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