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党政“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其决策与权力行使对整个县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与支配作用,其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将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包装民主,以书记(县长)办公会作铺垫定格常委(常务)会
作为县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议事机构的书记(县长)办公会,其会议主题和重点应当是研究县级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初步意见形成议题,提交常委、委员或政府组成人员及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再提交常委(常务)会研究,科学、民主决策。然而,这一议事机构却被部分“一把手”们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决策机构予以滥用。时下,一些党政“一把手”为实现其个人目的既要主观武断又要体现“民主”,于是利用书记(县长)办公会和常委(常务)会作文章,将议事机构充当决策机构加之滥用。首先,通过书记(县长)办公会将个人主张强加于少数几个圈内人员之中,形成所谓的“共识”,之后拿到常委(常务)会上去进行民主包装。如在宁波原市委常委兼鄞县县委书记和县政协主席范文浩的一手把持下,县委常委班子中制度松散、民主尽失,特别是在投资立项等重大经济决策和用人问题上,多以书记办公会定调后在常委会上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拍板通过,后期的常委会基本上由范一人布置、大家执行。又如吉林省靖宇原县委书记李铁成,几年间利用书记办公会的特权直接插手干部调动数百次,想升官的要向他送钱,想换个“好位置”的要向他送钱,即使是不想升官也不想换“好位置”的人,也得向他送钱,否则位置就被送钱的人顶掉了。以至到了年节,有的乡镇正副职之间还好心地互相提醒:“该去给李书记表示表示了。”在他家门口送钱的人甚至排起队来,成为一道“风景线”。尽管这是个别地方的现象,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种由不廉洁的“一把手”引发的大面积的不廉洁,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形象的损害极大。
(二)暗箱操作,绕开民主
县级“一把手”们掌握着支配本地区公共资源的大权,开发商、经销商为分享公共资源一杯羹,使尽浑身解数攀附“一把手”这棵大树,少数“一把手”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低下其高贵的头颅,甘当开发商、经销商手中的棋子,官商勾结,为其奔走呼号、暗箱操作,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致使公共资源领域民主尽失。
(三)疲劳战术,草率决策
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在召开常委(常务)会时,往往采取疲劳战术和突然袭击的手段,对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为达到个人说了算的目的,会前不打招呼、不通气、不让班子其他成员知道。会上,首先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议题放在前面进行,安排大家反复讨论或审议,东拉西扯拖延会议时间。在参会人员身心十分疲惫的情况下,才将早已盘算好但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议题抛出来,昏昏愕愕中疲惫不堪的班子成员们一时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又想急于休息,大家便唯唯诺诺,顺着“一把手”意图草率决策。
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监督乏力
我国现阶段的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全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监督力度和效果却不够理想。首先,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上级监督不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最为有力的监督。但因人力、时空等原因,其监督形式大多数是以听汇报了解情况为主,辅以巡视、检查、届中届末考核。这种监督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很难深入其本质。群众戏称为“管得着的看不见”。二是同级不愿监督。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督。然而,同为一个班子成员,在“班长”面前,谁愿给“班长”提不同意见。谁提了,谁就有可能被扣上拆台、闹不团结的帽子谁就会受到打击和排挤。于是呼,对“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班子成员只好看在眼里、封在心里,不愿履行监督职责。三是下级不敢监督。作为同体监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计部门,其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干部任免、供给关系均在地方,且为下级部门,级别低微,对涉及“一把手”的问题,谁敢过问?群众戏称为“看得见的管不着”。其次,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虽属异体监督,但
人大和民主党派一方面必须在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另一方面其供给关系和个人仕途升迁与党政“一把手”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对县级党政“一把手”仍然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第三,群众、舆论媒体由于缺乏与党政“一把手”接触的渠道,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监督。
(二)渠道不畅,监督无门
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是在特殊的环境里利用特殊的方式完成的。如各种形式的会议,上下左右打招呼、个别几个人的口头交代、电话指示等。当“一把手”不再用手中的权力为民谋利益时,其权力运行便由光明转入黑暗,重大项目决策、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重要人事安排、大额度资金和物资调度使用、工程项目实施、土地划拨出让等,事前事中不向社会公示,不搞评估论证,不搞专家咨询、不征求群众意见,不让群众旁听,规避招投标,在这种情况下,监督者对黑暗中运行的权力的监督便形同聋子和瞎子。监督渠道被堵塞,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四权”皆空。
(三)意识淡薄,缺乏责任
首先,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特权思想、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高高在上,没把自己摆在应受监督之列;有的天马行空、我行我素,对来自上级的监督,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思想上闹抵触情绪;对来自班子内部的监督,看成是拆台,把不同意见看成是“杂音”,心里不痛快,利用权势将他人的意见压下去、顶回去;有的甚至对监督者、举报者进行打击报复,等等。在这种灰暗心态支配下,一些民主素质较差的县级党政“一把手”往往大权独揽,惟我独尊,缺乏被监督意识。至于那些有腐败行为的“一把手”根本就漠视对自己的监督。
其次,有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不愿履行监督职责。对“一把手”的权力运行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的担心给“一把手”提意见或建议会影响上下级关系,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有的从自身利益考虑,对“一把手”事事附和,甚至为了取悦领导而放弃党性原则;有些党员对歪风邪气不敢反对,只求自己安宁,而不愿监督;有些党员缺乏党的基本知识,对党内规章知之甚少或根本不了解,不知道监督什么、怎样监督。
实际上,对“一把手”不敢监督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无论对监督者还是被监督者,增强监督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对策
(一)理顺体制,强化监督
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最根本的是要在确保县委、政府对该地区行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权力的前提下,加强“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和“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并在党内实行适度“分权制衡”,以防止“权力失监”以及权力过分集中而造成专断和腐败。一是加强上级监督。主要是加强上级党委、纪委对县委、政府“一把手”的监督,将巡视制度延伸至县级;二是加强同级监督。监督必须以权力、权威为后盾,否则对权力监督就是一句空话。要加强县纪委对同级党委、政府“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可考虑探索改变县级纪委的领导关系和供给关系,改由目前的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为由上级党委和纪委领导;供给关系由地方供给改为中央直接供给。其次,将县纪委的机构级别提升,与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家“平行”。消除现行领导体制上客观存在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弊端,以保证纪检监察监督权的权威性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
(二)落实“四权”,畅通监督渠道
要认真抓好党务、政务、村务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的健全完善和落实,坚持做到重大事项事前公示,采取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召开听证会,让群众代表旁听会议等形式落实好党员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让党政“一把手”的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同时,通过加强县级党政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定期向人民群众发布政务信息,特别是认真搭建好“书记信箱”、“县长信箱”这个县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平台,让广大群众能够向县领导直接对话,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应该知道的事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确保广大监督者的监督渠道畅通无阻。
(三)强化责任意识,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上级党委、纪委要履行好对县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职能。要充分发挥上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和新闻宣传等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发挥集体监督的合力。上级纪检、组织部门要会同审计机构严格把好党政“一把手”任前、任中和离任三个关口,对有调整意向的干部,结合班子考察、年度考核,提前进行审计,避免选用干部失察、失误;要发挥好任中审计的“预警”作用;加大离任审计的力度,分清经济责任,使离任干部不交马虎帐,上任干部不接糊涂班。二是加强巡视。巡视组要真正发挥“钦差大臣”的作用,切不可与县级党政“一把手”粘粘糊糊,沆瀣一气,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耐得住清贫,要能够沉到乡、村一级“微服私访”,才能真正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接触实际,听到实话,也才能切实履行好“巡视”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三是依法依纪保障党员监督的权力。党员是监督的基本主体,能否动员广大党员行动起来,积极投身监督,关系重大。要把他们的监督权不折不扣地交给他们,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截留、剥夺。四是进一步加强县级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在监督县级党政“一把手”问题上,按照职能做好分工,同时,还应加强彼此间的协作,在监督层面上密切配合,并重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的作用,以建立全方位、多途径的监督网络,制约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行使。五是强化群众监督。坚持深化群众对县级党政“一把手”从政用权行为的监督,抓好政务、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增加透明度,为群众了解情况,参与监督提供条件。六是保证县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法律监督权,确保其从法律的角度监督各类职务犯罪行为,这对于遏制县级党政“一把手”职务犯罪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在于他们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同时也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主力军,他们能否善用手中的权力,实施对该地区的有效管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影响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培养一个在复杂形势下能够担负起一个县的稳定和发展重任的领导干部不容易,而在党风和社会风气还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要让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垮下去却是很容易的。因此,无论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都要对县级党政“一把手”多敲警钟,对其权力运行加强监督,才能够帮助他们增强拒腐防变和民主执政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第二篇: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党政“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其决策与权力行使对整个县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与支配作用,其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将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包装民主,以书记(县长)办公会作铺垫定格常委(常务)会
作为县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议事机构的书记(县长)办公会,其会议主题和重点应当是研究县级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初步意见形成议题,提交常委、委员或政府组成人员及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再提交常委(常务)会研究,科学、民主决策。然而,这一议事机构却被部分“一把手”们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决策机构予以滥用。时下,一些党政“一把手”为实现其个人目的既要主观武断又要体现“民主”,于是利用书记(县长)办公会和常委(常务)会作文章,将议事机构充当决策机构加之滥用。首先,通过书记(县长)办公会将个人主张强加于少数几个圈内人员之中,形成所谓的“共识”,之后拿到常委(常务)会上去进行民主包装。如在宁波原市委常委兼鄞县县委书记和县政协主席范文浩的一手把持下,县委常委班子中制度松散、民主尽失,特别是在投资立项等重大经济决策和用人问题上,多以书记办公会定调后在常委会上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拍板通过,后期的常委会基本上由范一人布置、大家执行。又如吉林省靖宇原县委书记李铁成,几年间利用书记办公会的特权直接插手干部调动数百次,想升官的要向他送钱,想换个“好位置”的要向他送钱,即使是不想升官也不想换“好位置”的人,也得向他送钱,否则位置就被送钱的人顶掉了。以至到了年节,有的乡镇正副职之间还好心地互相提醒:“该去给李书记表示表示了。”在他家门口送钱的人甚至排起队来,成为一道“风景线”。尽管这是个别地方的现象,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种由不廉洁的“一把手”引发的大面积的不廉洁,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形象的损害极大。
(二)暗箱操作,绕开民主
县级“一把手”们掌握着支配本地区公共资源的大权,开发商、经销商为分享公共资源一杯羹,使尽浑身解数攀附“一把手”这棵大树,少数“一把手”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低下其高贵的头颅,甘当开发商、经销商手中的棋子,官商勾结,为其奔走呼号、暗箱操作,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致使公共资源领域民主尽失。
(三)疲劳战术,草率决策
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在召开常委(常务)会时,往往采取疲劳战术和突然袭击的手段,对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为达到个人说了算的目的,会前不打招呼、不通气、不让班子其他成员知道。会上,首先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议题放在前面进行,安排大家反复讨论或审议,东拉西扯拖延会议时间。在参会人员身心十分疲惫的情况下,才将早已盘算好但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议题抛出来,昏昏愕愕中疲惫不堪的班子成员们一时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又想急于休息,大家便唯唯诺诺,顺着“一把手”意图草率决策。
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监督乏力
我国现阶段的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全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监督力度和效果却不够理想。首先,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上级监督不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最为有力的监督。但因人力、时空等原因,其监督形式大多数是以听汇报了解情况为主,辅以巡视、检查、届中届末考核。这种监督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很难深入其本质。群众戏称为“管得着的看不见”。二是同级不愿监督。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督。然而,同为一个班子成员,在“班长”面前,谁愿给“班长”提不同意见。谁提了,谁就有可能被扣上拆台、闹不团结的帽子谁就会受到打击和排挤。于是呼,对“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班子成员只好看在眼里、封在心里,不愿履行监督职责。三是下级不敢监督。作为同体监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计部门,其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干部任免、供给关系均在地方,且为下级部门,级别低微,对涉及“一把手”的问题,谁敢过问?群众戏称为“看得见的管不着”。其次,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虽属异体监督,但
第三篇:"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写写帮整理)
“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从严治党,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意义
1、加强对“一把手”权
力运行监督是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由于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致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一些震惊全国的“一把手”腐败大案,如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等。据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中,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案例反映和暴露出当前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就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
2、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一把手”,在班子中应起到政治方向的领航作用,科学决策的中心作用,协调团结的凝聚作用,勤政廉政的表率作用,推进工作的动力作用。然而,有的班子由于“一把手”品行不端,导致上行下效,致使整个班子成为腐败团伙,全部烂掉。如震惊朝野的沈阳慕马大案,涉及到17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和100多名领导干部,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防止和消除吏治腐败的迫切要求。权力的运用本是从公众产生并约束公众以维系社会发展和运转的。但由于权力的巨大物质性,一些“一把手”视权力为财富、职业,而出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曾经尖锐的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切实防止和消除吏治腐败现象。
二、客观分析“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现状
1、从监督主体看,存在着“监督不到”、“监督不了”、“无法监督”的现象。一是上级组织管得着、看不见,监督不到。由于监督对象多、监督内容广、空间上的分割及不正之风的干扰,影响了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效果。特别是一些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的责任意识淡化,认为下级“一把手”是经过群众推荐、层层选拔、组织考察、会议研究的,素质已经很高了,监督不监督无所谓;有的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监督下级“一把手”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开拓创新精神;有的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下级“一把手”出现一些问题是小事、小节,不必深究,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干部。因此,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班子成员看得见、管不着,监督不了。有的认为自己是协助“一把手”工作的副职,给“一把手”提意见,会得罪领导,给自己“穿小鞋”,或被上级组织当成“闹不团结”而影响自己的前程;有的怕被“一把手”误解为自己有“野心”、“想篡权”;有的甚至居心不良,对“一把手”的错误苗头故意不闻不问,等待“一把手”栽跟头,扫除自己向上爬的障碍。这样,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的不良现象。三是基层干部群众知情甚少,无法监督。由于工作性质和地位的不同,权力运用透明度不高,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领导活动了解不多,对“一把手”的“事”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什么监督。在领导班子考核中,有民主评议这一项,这是群众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好形式,但由于群众对“一把手”好像“雾里看花”,评议起来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反映不出真实的情况,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从监督客体看,存在着不愿被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把手”位高权重,致使一些“一把手”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常常以“老大”自居,出现权力独断的“家长制”现象。有的自以为素质高,行得端,坐得正,不需监督;有的认为自己有功劳,有成绩,对自己的监督是“小题大作”,是“偏离”中心工作;有的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组织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班子成员的监督是与自己不合作,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持等。
3、从监督机制看,存在着监督制度“粗线条”、“原则”多的问题。现行的监督制度中,有的显得相对滞后,漏洞较多,给心术不正者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不够规范、全面、系统,过于原则和笼统,存在着“牛栏里关猫”的弊端,如“原则上应该”、“原则上不得”等条文,实际操作过程
中不容易把握,有较大的“弹性空间”。这些监督制度权宜性的多,长期性的少;分散性的多,整体配套的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正向规范的多,逆向处罚的少。
三、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
1、加强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制定出
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部监督制度,使干部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坚持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把手”本人及配偶、子女、亲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如个人建造装修住房、配偶及子女就业或经商、婚丧嫁娶等,都作为个人重大事项及时向隶属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对无故不及时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党委组织部门要视情节轻重做出必要的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二是坚持谈话诫勉制度。党委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检查、联系通报过程中发现的“一把手”滥用权力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对查证属实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程序,进行警示谈话,及时进行教育和诫勉,情节严重,构成违纪违法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三是坚持干部选任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选任责任追究制度,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手段。对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一把手”决策失误的,分清主观和客观原因,根据造成影响的大小,给予“一把手”党纪、政纪处分,对情节较轻不够给予纪律处分的,要将决策失误的情况和责任记入“一把手”的个人档案,对决策失误次数较多的,要予以必要的调整或撤换。四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由党委组织部门出具审计委托书,由审计部门依法实施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审计中发现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处理及审计过程的监督。要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政绩档案,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xx省xx县把坚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为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xx年已对x名科级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各类违纪金额x亿元,根据审计结果,对x个单位进行了书面警告,对“一把手”权力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2、贯彻民主集中制,用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现代领导制度要求党政领导层要改变绝对集权的管理体制,建立各司其职、相对分权的权力制衡机制。一是领导班子内部分权。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认真贯彻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十六字方针”,坚决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班子成员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大胆负责地开展工作。二是上下分权。遇有重大问题决策,应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力制衡机制。三是平行分权。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把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开来,采取多种有效的权力分解形式,加强权力横向制衡。
3、完善监督体系,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一是强化党内监督。上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增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意识。可采用重大事项报告、下基层走访座谈、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及时了解下级班子“一把手”在政治思想、领导活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在“重要时期”、“重要事件”中的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检查、考核、追究的重点,使“一把手”在上级组织的调控下正确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要加强同级组织监督。班子成员要增强党性观念,充分发挥班子内部的监督制约作用。班子成员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大胆地对“一把手”进行监督。可建立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监督的责任追究制,对“一把手”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报的,要追究其责任,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要加强下级组织监督。重点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好双重民主生活会。作为“一把手”,不仅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还要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会,以及借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参加干部联系点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按照生活会的要求,“一把手”要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减少“暗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严守组织机密的前提下,对群众和社会关注的人、财、物、案等“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的情况,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要激励群众监督。搞好群众监督关键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配套的人民民主监督机制。xx省xx县切实加强了群众监督工作,通过聘任干部监督员、设立干部监督信箱、开通干部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逐步健全群众监督网络,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今年以来,通过广泛的群众监督渠道,收集干部违法违纪信息x条,已查证属实的x条,对涉及的x名党员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其中有x名单位“一把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要加强舆论监督。新闻舆论是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形式。许多弄权渎职的“一把手”往往“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因此,可选择那些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例,适当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有效发挥其激浊扬清的监督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4、加强教育管理,用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筑牢“一把手”正确运用权力的思想防线。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一把手”犯错误的机会,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自我约束和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使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相结合,与“一把手”权力运行特点相结合,积极探索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把宣传教育的优势、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除了继续搞好先进典型的正面学习教育外,还要努力开展好各类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实践证明,警示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针对性强,震撼力大,效果明显,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xx省xx县在加强对“一把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将教育延伸到“一把手”的妻子、丈夫,xx以来已举办“廉内助”培训班xx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问题研究》
第四篇:强化一把手监督 确保权力廉洁运行
强化一把手监督 确保权力廉洁运行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提出了要求,中国铁路机制改革势在必行,其中,经营机制改革是重点,而扩大经营自主权无疑又是经营机制改革的核心。随着经营自主权的逐级下放,势必会进一步解放我们管理者的思维,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当然,也同时对我们基层管理“一把手”如何使用好手中的权力、如何保证权力廉洁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制度入手,改革现行监督体制
权力需要监督,监督更需要权力。目前,我们职能监督部门都是在本级单位党委的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人属于本级单位管,工资由本级单位发,不能有效履行“第三方”监督责任。在这种体制下,职能监督部门放不开手脚,职责履行不好,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监督体制。核心是要从制度上改变当前纪委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领导这种双重领导的现状,实行系统内部的垂直领导,也就是说,纪委的人、财、物由其上级纪委统一管理,不受本级单位党委直接管辖,这样,监督主体权益有了保障,才能放开手脚履行监督职责。
二、盯住要害,对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督
“一把手”出现腐败大都是在重大事项决策、人财物的管理支配等几方面,因此,对“一把手”加强监督就要盯住这些要害部位,进行重点监督,让“一把手”在这些方面不犯错误。一是有效监控重大事项决策权、人事管理权和财物支配权。对这些重大事项必须遵守“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不由个人说了算,认真听取、分析和研究反对的声音。二是对零星的重点成本支出项目要进行写实,对每一项支出都要追溯其原因和结果。三是奖惩要完全透明公开,严防小金库的产生。
三、着眼防范,努力把监督关口前移
一是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学习宣传,增强“一把手”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进而提高其防腐拒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把好“一把手”入口关。强化对一把手监督,提高选拔一把手的质量是关键。要认真执行好当前实行的纪检部门与人事部门的工作联席制度,并由纪检部门经常向组织部门通报和提供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情况,为组织部门考核提拔“一把手”提供一方面的原始依据。三是合理分权。对“一把手”直接掌握人、财、物支配权作适当分解。把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开来,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使班子成员相互监督。四是坚持廉政谈话诫勉制度。党、政及纪检部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定期要有重点地同下级“一把手”开展廉政谈话。对有违纪苗头的“一把手”,要及时促其醒悟,自查自纠;对轻微违纪的,要面对面批评
教育,督促限期改正;对问题较大的,责令说清问题,及时做好挽救工作。五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在下级“一把手”出现严重问题时,要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连带责任,以增强上级监督下级的责任意识。
四、严厉查处,保持打击高压态势
对腐败分子进行严厉惩处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发现腐败问题不查处,不打击,所有的监督措施都会流于形式。对腐败行为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不管其地位多高,权力多大,过去功劳多大,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决不手软。这样,进一步提高其违法代价,在所有“一把手”中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
以上浅见,与大家共同交流。
第五篇:关于做实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思考
关于做实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思考(范文)
去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调查县处级及以上一把手xxxx人。从查处的案件中不难发现,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一把手权力屡屡出轨越界、脱缰狂奔。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是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Xx届中央纪委x次全会要求,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如何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看各地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怎么说。
一、扎紧制度笼子,避免权力出轨越界
xxx:不少一把手堕落轨迹往往是欲随权长、贿随权集,管好一把手,要害在一个“权”字。我们通过明确一把手权责边界,制定强化日常监督实施办法,明确xx种监督方式、x类协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干部人事、财务管理、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物资采购工作和末位表态发言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一把手权力滥用现象。去年,全市立案xxxx件、结案xxxx件、处分xxxx人,其中,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xx人,一把手xx人。在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坚持一案三查共问责党组织xx个、主体责任人xxx人、监督责任人xx人。
xxx:管住管好一把手的权力,必须织密监督网络,扎紧制度的笼子。我们探索实施了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重点监督一把手及其亲属的涉权情况,严防一把手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我们开展检举控告免费邮活动,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问题线索的举报信,不用贴邮票,只要
投进全区范围内各邮政信箱劳的专用邮箱内,即可且达区纪变监变。此外,我们还重点做好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家庭助廉、监督检查等日常工作,将各单位一把手的权力置于严格的日常监督之下。
xxx:我们聚焦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出台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意见,建立健全一把手巡察反馈问题抄报、一把手问题线索直报,一把手向党委和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等机制,推动一把手监督管理制度化: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配套建立清单落实督查考核机制,推动一把手权力运行规范化;探索党委(党组)书记主抓、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互联互通工作格局,构建责任共担、分析研判、监督管理、激励保护、标本兼治的责任联动新模式,推动一把手责任落实具体化通过健全片区监督统筹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监督联席会议,制定任务单、提交反馈单、发出建议单,形成监督工作情况报告,实现日常监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一把手监督精准化。去年我们立案查处曾任或现任一把手案件x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
二、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深化以案促改
xxx: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牢牢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推进以案促改。去年,我们严肃查处了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xx受贿xxxx万余元,区xx交通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xxx受贿xxxx万余元两起受贿案。这两起案件都反映出,如果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位或乏力,在项目决策、资金拨付、人事任免等环节,极易出现一言堂、一支笔、一帮亲等现象。对此,我们坚持把办好案与说好案、用好案相结合,坚持做好后续文章。一方面,我们深刻剖析发案原因,查找背后的制度漏洞,及时制作警示教育片,警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案为鉴。另一方面,我们推动发案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工程计量支付管理、融资管理、人事任免和人员招聘等相关制度机制,堵塞漏洞。同时,针对一把手监督制约不力等问题,我们在全区开展以案改治理、以案改监管、以案改制度、以案改作风工作,做到举一反三、彻底整改。
xxx:我们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一把手等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了市残联、xx集团等串案窝案。在此基础上,采取通报曝光、案件剖析、警示教育、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持续强化震慑、传导压力,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使各级一把手明纪法、知敬畏、守底线。去年以来,处分决定宣布与警示教育同步开展xx场次。比如,x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xx到市纪委监委主动投案后,案件查结时,市纪委监委到xx区同步开展xx处分决定宣布和警示教育,会上宣布了关于给予xx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和关于给予xx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并组织观看了xx移送司法前的忏悔实录。
xxx:xx市x县委原副书记、原县长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一把手滥用职权、违规插手工程项目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件。我们针对xx案在工程项目安排、项目规划调整、工程款拨付方面暴露出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突出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在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服务企业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做实做细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与此同时,举一反三,针对一把手廉政风险点打补丁,督促市政府研究制定项目实施和服务企业正负面清单,建立长效机制;督促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紧紧抓住持续规范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大额资金拨付、协调会议召集等重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和信息公开制度。
三、找准着力点,打出规范权力运行组合拳
xXx:一把手出了问题极容易污染一方政治生态,必须把一把手的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运行规程,紧盯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等关键领域,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谈话,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xxx:管住管好一把手的权力,使其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要坚持贯通协调,建立健全各类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机制,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形成合力、同向发力。要突出重点,积极构建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防止一把手只揽权不担责,及时发现和纠正一把手权力运行中的不规范问题。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让一把手走向前台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xxx:对一把手监督是监督中必须抓好的牛鼻子。要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推动制度创新,及时把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机制,转化为规范约束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治理效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确保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落实,各级党委(党组)强化“主”的责任和“导”的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履行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推动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