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4园区初三历史一模试卷
2011年苏州市园区初三历史教学调研试卷
2011.04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将考试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正确填涂。第一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第二卷的答案,做在答题卷上。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只需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一卷(客观题共26分)
一、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
而得名。上海世博会上它作为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象征而鼎立(仿
制品)。“司母戊”三字系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
2.随着有关秦始皇的影视剧增多,某校九年级学生也对中国第一个皇帝产生了研究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措施展开了争论。你认为这些措施中意义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
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
3.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亡,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朕失一镜矣。”被唐太宗比为“镜”的人是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4.2011年4月12日,中国海军“郑和舰”访问郑和七下西洋起锚
地太仓。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A.美洲东海岸B.美洲西海岸
C.非洲东海岸D.非洲西海岸
5.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其“近代”的含义主要是
A.采用西方先进技术设备B.资本主义性质
C.鸦片战争步入近代后出现D.“自强”“求富”
6.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包括今北京等地)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
7.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
A.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马克思主义传遍创造了条件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近代后期民族精神的几个突出表现,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延安精神
C.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
D.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9.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图片是
10.2011年3月14日闭幕的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我国早在1953年就编制了“一五”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A.进行三大改造B.发展重工业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1.建国以后,我国在农村先后实行了①土改、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这其中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
12.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最早在近代被划定为通商口岸的是
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
13.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与这两幅作品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华盛顿B.克伦威尔C.林肯D.拿破仑
14.2011年4月5日,意大利一个专家小组表示,他们将于4月开始
在佛罗伦萨对名画《蒙娜丽莎》中的原型人物——丽莎•盖拉尔迪尼的坟墓进行搜寻和挖掘工作。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A.达•芬奇B.莎士比亚
C.梵高D.但丁
15.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这其中,国王被限制的权利中不包括
A.司法权B.选举权C.军事权D.财政税收权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漏,引起公众恐慌。福岛县设立于
A.遣唐使回国后B.鉴真东渡后C.明治维新期间D.1861年改革期间
17.内燃机的研制促进了汽车、石油工业的发展,它既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又因石油开采有限导致油价飙升而影响了人们生活。这个令人们“爱恨交加”的内燃机研制者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本茨D.莱特兄弟
18.2011年4月14日,胡锦涛在海南省三亚市会见了前来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乌克兰曾是苏联成立时最初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今年是乌克兰与中国正式建交
A.19周年B.32周年C.39周年D.62周年
19.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引用者注:亦称产业)复兴法》。其中提到“要„„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工业复兴法”违宪。该法的显著特点是
A.不利于资本主义自由发展B.违背了宪法中三权分立原则
C.缓和了劳资双方的矛盾D.加强了国家的控制和调节
20.西方国家流行这样的谚语:“一等企业卖理念,二等企业卖技术,三等企业卖服务,四等企业卖产品。”中国是世界上印染、造纸等制造业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
A.走自己的路,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强化制造业
B.进行自主创新,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尽快使我们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C.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购买国货,抵制洋货
D.保持心灵的自由与和谐,不接受西方理念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中国人的祖先是炎帝,人种上是黄种人,因此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每年清明节国家公祭(右为201 1年公祭图)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人文始祖。
22.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并没有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23.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米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胜利。
24.1956年年底,我国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1997年以后,我国又允许在一些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5.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的是普选权,而不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26.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富强的工业国。因此,“斯人林模式”比“新经济政策”更适合苏联国情。
第二卷(非客观题共24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战国时期,我国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8.▲年西藏和平解放。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制度,这项制度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9.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的▲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18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等人的自由平等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同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6分)商业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耕织致粟帛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奴孥。”(引用者注: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放弃农耕而从商导致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史记》
材料二 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住区,市是繁华的商业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三 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还有各种小贩、货郎走街串巷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材料四(如右图)《清明上河图》(局部)。
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史记》这段描述是哪一变法中的措施?(1分)从材料中判断当时对商业持什么态度(或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唐朝的商业区集中在什么区域?(1分)
(3)比较材料,二、三,分析宋朝城市商业与唐朝相比有什么重大变化?(1分)
(4)材料四中《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1分)
(5)将材料三、四与材料一相比,商业的地位有什么变化?(1分)
31.(6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摘自1972年2月在上海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材料三 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和其他往来,„„通过美国在台湾协会„„去办理和进行。
——摘自1979年4月卡特签署的《与台湾关系法》
材料四 2011年1月18日,胡锦涛在抵达华盛顿时发表书面讲话。他说,“建交32年来,中关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1月19日,在白宫南草坪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胡锦涛强调,“我们应该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摘自“人民网”
回答:
(1)据材料一、二,第二个公报比第一个公报在内容上有何重要的发展?(2分)
(2)材料三中的《与台湾关系法》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1分)
(3)材料四中提到的“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最早是周恩来在什么国际会议上提出来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美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中美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根本原闪。(2分)
32.(6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2011年3月17日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
禁飞区,授权各成员国“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以保护平民免遭袭击”。右
图是多国军事打击行动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公开露面的一幅图片。
从1946年联大举行首次会议,至今已有65周年。某校学生对联合国
很感兴趣,对其进行了分阶段的探究。
探究一 建立初期的联合国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为此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在苏联代表几次缺席的情况下,授权由美国组成“联合国军”司令部,统一指挥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这期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国从军事上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1)联合国最初是在什么国际会议上决定成立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朝鲜战争爆发后美苏在安理会态度迥异的原因。(1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请举出其中一个可歌可泣英雄人物的名字。(1分)
探究二改变声音的联合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2)右图中,1971年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为何在出席
会议时开怀大笑?(1分)
探究三世纪之交的联合国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北约成立后,苏联为了对其抗衡,牵头成立了什么组织?(1分)上述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的行动给联合国或世界政治格局造成什么影响?(1分)
第二篇:15.5三模初三历史试卷(范文)
石龙三中2015年中考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9、社会的进步,总是源于思想的进步。魏源与严复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下列哪些事件直接产生了影响()
A.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0、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的是()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红军
20、如右图,在美国纽约港,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像,她的左手托握着美国人民在反对殖民统治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一本文献,右手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这部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美国宪法》
21、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1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
26、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1405—1433年,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先后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物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西洋各国也纷纷遣使来华。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材料三:见题26图
题26图
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当代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Ⅰ
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1分)并说出材料三中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1分)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1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2分)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1分)并说出表明“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国际或地区组织,(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3分)
27、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见题27图
初三历史试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副绘画代表作品?(1分)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1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1分)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依据该法律文件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1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急剧加速的是哪个国家?(1分)促成该国城市化急剧加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初三历史试卷
第三篇: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工业园历史一模
历史2014.0
4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罗宗信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于1324年)所作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里所说“大元乐府”指的文艺形式是
A.《论语》
①人口南北流动
②经济重心转移
③南北经济发展
④经济结构变化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B.《史记》C.元曲D.明清小说 2.右图可以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2013~2014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
3.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A.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 D.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4.2014年春节,俗称“马年”的第一天。“马”字的写法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连缀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
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
5.黄遵宪在甲午战争中悲愤地说:“噫吁哉!海陆军!人力合,我力分。如蠖屈,不得申;如斗鸡,不能群。”作者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
C.清军屈服不敢打
①强学会
A.①②③B.日本海军的强大D.军队内斗不合作 ③同盟会 C.①③②D.②③①
6.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影响巨大,一些政治团体相继出现。下列团体或政党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②兴中会B.②①③7.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②“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④“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③①④②
8.《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南京大屠杀
9.图3和图4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会议主要成果的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建立了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11.1978年,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问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B.试行资本主义C.恢复广州商埠D.加入世贸组织
12.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近邻国家间的交往是
A.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
C.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参加万隆会议
13.“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句话反映的历史最有可能是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新文化运动D.启蒙运动
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在右边地图上进行了书写圈划。
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应是春秋五霸。
22.影片《西安事变》中,周恩来与蒋介石分别称对方为“蒋校长”
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黄埔军校。
23.1999年12月20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中国。
24.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25.2014年3月27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习近平面前演讲时引用了伏尔泰的名言“中国是最聪慧、最文明的国家。”伏尔泰最有名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学说。
26.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1917年1 1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战国时期,李冰负责修建的帝(注:该皇帝墓被列为“2013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统治时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8.“文革”前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引用者注:兰考为防风固沙广种泡桐,人们亲切称为“焦桐”),习近平词中称颂的县委书记是“▲”;▲
元
勋邓稼先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全国人民的楷模。
29.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沉重打击了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近年来,中日关系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敏感话题。一些史料可以清晰地反映历史上中日关系的演变情况。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引
用者注:参见右图中左侧钱币)。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
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
及右会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
——《旧唐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2014年2月6日,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碑刻文物库
房首次向市民开放„„有纪念明朝抗倭名将任环的皇帝谕祭碑刻,资料部副主任陈莹(说)“谈起抗倭名将„„(引用者注:任环的声望不亚于明朝最有名的抗倭大将)但由于早逝,并不被世
人所广知。”一位89岁高龄的沈老伯在任环碑刻前现场临摹了
起来。沈老伯说,这些东西都非常珍贵,民族史实是教育孩子
们最好的材料。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中的“和同开弥”与“开元通宝”字体、形制、大小、年代和重量几乎完全相同,这说明了什么?(1分)有人说“开元通宝”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开始铸造发行的,对此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1分)
(2)与任环齐名的明朝最有威望的抗倭将领是谁?(1分)材料二中这些碑刻之所以珍贵,除了文中沈老伯说的原因外,你还能说出其他什么原因?(1分)(3)与唐朝相比,碑刻反映任环生活时代的中日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1.“大数据”是时下IT行业最火热的词汇之一。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日常工作中,人们对经济的了解,往往也需要借助于对数据图表的分析。读取以下一些图表数据,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后某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电力、钢材制成品、钢、生铁)图
材料二:1958-1960年我国钢铁产量及与上年同比增长率 全民“大炼钢”的“小高炉”
材料三: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材料四:1991-1993年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
(2)材料二中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当时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水平,请说出你的理由。(1分)
(3)材料三中除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都有增长、收入增长大于消费增长外,还有什么明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2分)
(4)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决策层面分析导致材料四变化的政策与思想因素。(2分)
32.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并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一四年以前欧洲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各国间的角逐与对峙屡见不鲜,然而,大多数成员国仍得以幸存。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些国家交替使用战争与和平的两手,以致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集团,能够长期凌驾他国或消灭某一邻国而不遭致别国的干涉阻挠。
——[美]德波特《欧洲与超级大国》
材料二:为了免受一个太大的国家的统治,其它各国自然地求助于结盟和联合。人们习惯于依靠联盟来对付霸权主义的企图。
——[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三:随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德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复仇主义甚嚣尘上,为后来的法西斯主义上台埋下了伏笔。
——高秀敏《法德和解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举出一个实例说明1914年以前的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集团,能够长期凌驾他国或消灭某一邻国而不遭致别国的干涉阻挠。”(1分)
(2)根据材料二以及战后的时代特征,分析战后欧洲国家结盟和联合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西斯主义上台的原因。(2分,抄写材料原句不得分)
(4)随着欧盟的建立、中国的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分)
第四篇:2014年苏州二模园区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练习
初三学生考试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都须在答卷纸上(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政治、历史选择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答卷纸最左侧),英语、化学、政治、历史的考试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纸上答客观题(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涂在相应的位置,数学、物理、英语、化学、政治、历史选择题均答在答题卡上,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答案时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不要擦破,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弄破,不能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4.答卷纸上答主观题(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若修改答案,用笔划去或用橡皮擦去,不能用涂改液、修正带等。历史2014.5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初三年级正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他们整理的先秦(秦朝以前)时期知识点正确的是: ①河姆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烧制彩陶 ②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夏朝。③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孔子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仁”。A.②③B.②④C.①②D.②③④ 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不能得到结论是:皇帝信玺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B.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C.秦朝开始在地方推行分封制D.秦朝统一了文字 3.《马可·波罗行纪》载:苏州店铺林立,商贾众多,苏州人具有商业才能,对那些来这里经商的异乡人一视同仁。对此最恰当的理解认识是:
A.马可·波罗长期定居苏州B.边疆各族大量迁入江南地区
C.当时苏州的商业比较发达D.欧洲商人纷纷来华进行贸易
4.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
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5: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③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④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我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汉藏关系
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D.清康熙和乾隆分别册封**和**
7.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B.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为英国侵略作辩护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8.下面史实能为梁启超所说的话提供佐证的有: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展开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
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B.《尼布楚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足迹,有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依次选择上海、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是:
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长征的正确航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11.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
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12.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13.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③邀请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4.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下面两幅地图所展示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与途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15.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等进行了如下概括总结,你认为哪些是恰当的?
①都是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远征他国
④都曾推动本国的民主法制进程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下列哪部作品的作者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ABCD
17.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叙述:“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19.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
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右侧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古巴导弹危机
C.马歇尔计划 D.两极格局瓦解
20.当今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诞生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经济组织。我国以
成员国身份参与的经济组织有: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联合国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北魏郦道元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
22.唐太宗统治期间任用贤臣,勤政爱民,发展生产,开创了“贞观之治”这一唐朝的鼎盛局面。
23.下列示意图反映了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
24.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主动出击的重大胜利。
25.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6.1922年苏联成立,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经过▲变法,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933年美国的▲新政,取得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28.1861年林肯颁布成为美国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文件之一,1836年-1848年间,英国工人要求普选权,发表了政治纲领▲。
29.14世纪-16世纪欧洲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姓社姓资问题,▲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固其所也。”——《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自觉》一文中指出:“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科技),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青年》第一卷第6号(1916年2月)材料三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党史知识大讲堂》材料四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明朝的有关历史,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把君主“视之如寇仇,名之曰独夫”?(1分)
(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文中“伦理的觉悟”的含义。“伦理的觉悟”在中国近代史有什么代表性运动?(2分)
(3)材料三认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是基本任务是什么?(1分)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1分)
(4)材料四中的“里程碑”指的是什么?(1分)
31.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1)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一例证明材料的观点。(2分)
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2)请说出120年前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的那场海上较量。(1分)
材料三: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2分)
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军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1分)
32.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
——大国崛起解说词《帝国春秋 德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在音乐、科技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及其作品(发明成就)。(1分)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是如何 “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1分)
材料二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 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
(3)材料二所说的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材料三提及的战争是哪一场战争?(2分)
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⑷根据材料四说出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1分)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一模考试试卷分析
阳城初中九年级历史学科组 2013年5月2日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试卷分析
一、考试情况分析
2013年,西峡县秋期期中考试我校共参加120人,总分为3755分,平均分为31.55分,及格人数为80人,及格率为66.67%,优秀人数为14人,优秀率为11.67%,特优人数为1人,特有率为 0.083%,本次最高分为46分,最低分为9分,差距为37分。
二、题型题量
本次考试共设计了26个小题,满分为50分,其中1—20小题为选择题,每个1分共20分,21—26为非选择题部分共30分。
三、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容易题约占20%,中档题约15%,少难题占65%,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特别是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适当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主要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适当的涉及了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察,设问跨度大,一般就整个中学阶段历史进行综合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察层面也较高。
四、答题简析
本次历史试题考查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时,在“基础”方面作足了文章,注重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和“基础 ”能力,试题难度并没有降低。考生的答卷普遍比较不够理想,得分率最高的选择题是第7题,非选择题是第23题; 得分率最低的选择题是第1、3、6、10、13、17非选择题21、22、24题。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不扎实的考生,仍然得不到理想分数,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离尽善尽美的答卷还有较大的一段距离,这既是正常的现象,也是我们应重点分析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不扎实。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概念”的教学是薄弱环节之一,学生对“历史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往往不完整、不准确,这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联系性、复杂性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概念教学不重视、不扎实有关。(2)不能很好地从整体上对历史事物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历史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总是处在 变化发展之中的,因此,必须用全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即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很 多考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恰恰是局部的、静止的。(3)材料处理能力不强。
例如第21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的 精神与物质的世界观”。
——伏尔泰《礼俗论》
材料二: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材料三:如家文化的包容性是化解当今世界争端的有力武器。‘君子和而不同’就是典范。美国国务院访问学者王冲告诉记者。“孔子相信君子以文会友,他代表这个向世界传达这个崇尚和平处事之道。”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发现东方”和“新的世界观”分别指的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论述儒家文化包容性,新中国 成立以来,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传统文化特点?
学生在作答第一问时候,把发现东方和丝绸之路中国商人发现西方混为一谈,很多学生答为丝绸之路其实东方被西方商人发现是新航路的开辟而不是丝绸之路。在做答第三问时候,学生大部分同学根本就没有想到题目要的是什么?题目要的是东方被发现之后西方商人来到中国学习到中国古代什么思想,应该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题目有相当的难度,导致失分较多。
(4)审题能力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每考试都有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或审题能力不强而失分。
五、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本次历史试卷和答卷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我们不要刻意去追求应付中考的教学,而应踏踏实实地去完 成中学历史教学目标,这点做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扎实了,在中招考试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什么是 基础知识?什么是基础能力?这些需要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去研究、去探讨。但基础教育首先应该是全面的 素质教育,是为学生走进高校或走上社会打基础的。去年的中考命题思路以及国家初中教政策的改革,都对我们 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对中学生来说,应该强调的是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培养“创新意识”。2.处理好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能力就无从说起;但没有能力,也就无法获得知识,所以知识和能力是互为载体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寻找二者之间较好的交汇点,达到 良好的教学效果。洋务运动一题给我们的启发就在于,如果没有合适的知识切入点,想挖掘能力是不可能的。
3、注重基本理论的教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在中考答题中时时需要加以运用。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 等。中学历史课本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这些理论或观点,但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挖掘。
4、“历史概念”教学要加强。历史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知识,是对一般历史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是规律 性的历史知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由学科概念组成的,真正能够运用的知识主要就是学科概念。就历史概念而言,越是范畴大的、理论性的历史概念,运用的频率越高,如社会、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学生也越 不容易把握。这在历年中考中都反映出来,今年材料解析题第24题就是明显一例。
5、注意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6、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做习题训练,多为学生讲解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