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汇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睢宁县汇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佘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指导思想。坚持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为目的;以弘扬我校“促进学生发展为本,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办知名学校,创优质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培植学生丰厚的国学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古典文化,开展青春期教育和学生安全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内外地方课程资源,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课程管理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课程开发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严格遵循课程开发发展规律,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2、互补性原则: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能互相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注意从地方资源特色、学校实际和学校的特色出发,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需要出发,从学校
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课程的设置有利于“三特”,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
4、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只强调“因人设课”,又不能不顾教师资源,强教师所难,勉强开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得到教师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的同时,也能得到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条件的保证和支持。
三、开发与实施目标
1、确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内容、呈现形式,确定校本教材的名称、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安排。探索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学方式,为全面开设校本课程积累经验。
2、以国学经典教育和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为内容的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旨在培养孩子对国学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爱,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刚健人格,使他们成为内外兼修的中国少年、未来精英。教会学生做好日常安全防护和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学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探究中成长。
4、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提高教师设 计、驾驭、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研究校本课程的能力。
5、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从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
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四、开发与实施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根据以下几方面来确定校本课程。
(1)课程发展的需求,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3)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办学特色目标,师资和设施条件等。
2、以课改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国学经典教育和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为内容为主题,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立校本课程
五、组织与管理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成立编写委员会
主任:
主编:
编委:
3、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1)课时设置
每学期集中设课,校本课程开设的地点,根据课程的性质,可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也可以选择在大会议室。由教导处统一安排开课时间。
(2)教学要求
①.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计划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②.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上课记录。③.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④.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等。⑤.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⑥.教导处要及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监控、测评工作,参与听、评课的指导,随时调控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情况。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次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或开展一次校本课程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机制
1.管理网络
校长→教导处主任→校本课程教师。
2.运作流程
学校规划→前期动员→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进度→研究教学模式→进行备课活动→实施教学→完成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估→小结。
3.措施保障
(1)组织保障: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及评价小组。教导处、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订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指导教学计划的执行。学校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县教育局基教科、教研室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2)制度保障: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3)经费保障: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经费、器材等物质条件。
(4)建立激励措施: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3年11月
第二篇: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智力七巧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适用年级:一至六年级
学校名称:长清区双泉乡北付小学
设 计 者:刘昌文 周亮
日期:2009年11月
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智力七巧板》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指导思想:
“智力七巧板”科普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智力七巧板”活动器材曾被选为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它由七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板组成,巧妙地应用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可以拼排出二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拼装起来奥妙无穷、创造天地无限广阔;还可用多副七巧板创造出无数自然景观、生态环保、体育活动、语言古诗、古诗情景等等。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名誉副理事长张泰昌教授指出:“青少年科技普及事关科学的希望,国家的兴旺,智力七巧板虽小,小东西见大道理,将在青少年幼小的心灵激起创造的火花。”全国少工委给本项活动的题词为:《七巧板》是少年儿童的好伙伴。愿智力七巧板活动能够为促进“启明星”科技活动做出有益的贡献!
二、课程的设计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呼声日益强烈,人们对教育机会、质量的需求激增,全国统一的课程方案越来越难以顾及地方、学校、学生、教师的差异。在这种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
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至此,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更快了,为了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学校、学生间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课程决策权部分下放到学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为了全面实施学校课程的开发,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编制本方案。
三、课程开发目标:
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模仿的情景组图范例,引入看图说话的功能。孩子们可参照各种组合图案,通过模仿与想象,把物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和新情景。借助图案游戏与竞赛,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手、眼、脑的运作和协作,在强烈的感观互动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潜能。
具体目标为:
1、了解智力七巧板的由来及组成部分。
2、了解2000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
3、能根据已有图形,创造自己的图形。
四、课程开发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多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自选组别,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作灵活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五、课程开发策略:
1、建立有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进行课程开发前期论证,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家长、专家中征求意见。
3、学校对担任学校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4、教导处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六、课程结构与内容:
1、课程内容简析: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七巧板。
一张正方形的小薄片被裁成七块几何形状,然后便可以拼出变化万千任意丰富的图案来。在七巧板拼出的世界里,不但有日月山河、飞禽走兽、物品器皿、风景建筑,更有人类喜怒哀乐的复杂表情、日常生活的不同动态、使人受益无穷的故事演绎……
后来,七巧板传到了西洋,对此又着迷又惊奇的外国人管它叫“中
国模板”,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种智力玩具比它更神奇的了。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用七块板就能拼出无限多中的形象,这无疑是难度极高的图形挑战,当然也就是功效奇佳的智力训练。试验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伴随着七巧板游戏长大的孩子,其右半脑与左半脑的均衡发达程度与整体智能水平,都显著高于其他儿童。
2、课程结构:
七巧板的演变与发展史——按样分解——按图分解——专题设计——观察创造——举一反三——一图多拼——多幅组合创造——学生作品欣赏
3、课时安排:每周一课时
4、教学形式:日常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外资源利用相结合;竞赛与展示相结合。
七、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课程管理。“智力七巧板”的学校课程的评价方式,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智力七巧板”不同于其他学科,较高程度地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评价反面应占重要地位。
2、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智力七巧板”重在要求学生用有限的七块板创新出无穷的图
形,因此,紧靠模仿范例是不够的,范例在“智力七巧板”的学习中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还是靠学生自己的创新。因此,创新能力是学生评价的重中之重。
3、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对学生的成果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形式由认课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八、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学校校园环境改造,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大力宣传校本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第三篇: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五、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1.领导小组制度:修改园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成员由园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三个层面组成,根据各自负责的研究小组产生。
2.每月汇报制:各年级组长每月末向保教主任汇报园本开发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随机督导制:园长针对各年级组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过程进行随机督导。
4.资料收集制: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要及时收集,在每月交流时上交各类资料。
5.园本课程考核制:每月由园长、业务园长和各负责人从态度和质量上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纳入每月教师考核之中,并重复计算到年终考核之中。
(二)健全园本课程网络,保障园本课程开发有效性。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网络。根据职责分为:研究组——教研组——班级,三级网络。由教研组长带头分年级推行“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定稿”的集体备课模式。课程研究组主要是各年级组组长:每周落实本年级教师依据本年龄段幼儿特点,开发一节与本年龄段主题相符的乡土美术园本课程、开展案例研究。教研组成员是各班班主任,将开发的成果进行商讨分析,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验证;班级的职责是将园本课程有效运用,并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给年级组长。
(三)建立课程管理细则,保障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加强园本课程备课管理,每周三下午由年级组长牵头,保教
主任参与每周备课内容制定。园本课程开发的集体备课要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主备人;落实活动程序;落实活动记录。
园本课程融入幼儿集体教学中,各班级根据年级组集体备课内容一周必须开展一次园本课程。内容选择具体体现为:明确了一个确定、二个优先、二种关系。一个“确定”:结合我园特色教学,确定将乡土美术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二个“优先”:有利于幼儿发展的优先、幼儿当前喜欢的优先。二种“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个体构建与共同构建的关系。
(四)创新园本教研形式,提升教师研究的实效性。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因此我园除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每周五下午三点半至四点半,根据园本计划按时开展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形式多样,通过专家引领、自我培训、同伴交流有效促进专业成长。
1.专家引领:努力创设机会将专家请进来,避免教师的实践陷入从操作到操作的低水平的重复,让教师借鉴并进行针对性的反思,更有效地激发教师改革的愿望和自我发展的需求。
2.自我培训:骨干先行,带动全体,提升经验教师的发展动力。将骨干教师外派培训、听课,将先进理念付诸实践,并将理念传达结合我园实际有效利用,真正发挥“走出去、带回来”的作用。
3.同伴交流:给每位教师提供宽松的氛围充分交流,避免“一言堂”,在交流中解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困惑,从而反思教学行为,促进有效教学。
第四篇:新集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整理稿
新集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整理稿
1、学校的办学理念: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幸福生活
2、学校的培养目标:个性灵动,行走天疆;(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活起来,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走在社会各个行业,能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长,从而幸福的生活)
3、学校的“文化”主题:“活”文化(活下去,活的好)其中“活”文化灵魂与“河”相对应(没有水怎么活)与“合”相对应,(没有人口怎么活);和(没有稻米怎么活)三“he”构成了“生活”
4、学校的课堂文化:滋润德育,知味课堂,智慧活动
5、学校课堂结构构建:结合三个“he”构建课程体系
6、农耕文化 :主题:耕读传家,民食为天
农耕文化:(1)收集整理种植工具,吃的工具,用的工具,丈量工具
(2)与现代信息结合,开发系列校本课程
(3)课程:手工制作,(动手拼做农具)制成模型,介绍其作用,开发与之两套教材
7.课程体系构建
(1)“河”文化,研究汉江文化底蕴,开发方向:
(2)“合”文化:结合课程资源(主要是实践课程,现有课程开发)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主要介绍农村的乡土,风俗,人情,习俗等,开发方向:
(3)“和”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美,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班风等,开发方向:
8、课程文化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围绕学校的文化理念,以让学生学会生活,让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立足农村,办出特色,让新集中学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第五篇:天津市汇文中学学校概况
天津市汇文中学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天津市汇文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是天津市第二批示范校。成美中学以汇文中学为依托,是一所兼招初、高中生的民办公助学校。
汇文中学于1890年创立,是天津市最早的学校之一,它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主办的。校名初为“成美学堂”,一九一三年改称“成美中学校”。一九二三年定名为“天津汇文中学校”。汇文中学以“勤俭诚勇”为校训,课程设置强调宗教教育和英文教学。
办学宗旨
追求卓越,与时俱进,把握现在,瞄准未来,力求规模与效益的统一;按教育规律办事,走内涵发展道路,为学生成才奠基,为教师成长铺路;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教育,自主发展的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使其成为人格完美、品德高尚、学业有成和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发挥优势、发展强势、综合推进,全面提升,实现汇文中学的新跨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高级教师93名,中级教师96名,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8名,研究生班在学45人,15人被聘为市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11人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国家级、市级劳动模范,1人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7人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校被评为“天津市敬业、爱生、奉献、以高尚师德回报社会先进集体”。
办学特色
围绕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地整合教育资源,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工作,初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