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诗与三步诗(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2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步诗与三步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步诗与三步诗》。

第一篇:五步诗与三步诗

五步诗与三步诗

曹植七步成诗,已经疾思惊人了。但史书上还有一些比他更快的例子。据说唐代开元年间,有一位江南人史青,他向唐玄宗上书自荐说:“子建七步,尚为迟疑,臣请五步成之。”玄宗就在这年除夕召见他,并以“除夕”为命题作成诗。史青听了,略一沉思,在五步之内构想完毕,接着就吟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催。

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

这是一首相当好的五言诗。

五步成诗以外,还有三步成诗的。

柳公权字写得好,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的诗写得也不错。据说,有一次他随皇上去未央宫,皇上在半道上停车对他说:“我有一件喜事,过去给守边将士的衣服,常常不能备齐。今年不一样了,二月份已把春衣全送去了。”柳公权立即向皇上道贺,可是皇上说 “这可不行,你应该用诗祝贺呀!”随从太监就催他快些。柳公权毫不迟疑,便应声诵道。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皇上听了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曹子建七步成诗,您只

有三步啊!”

第二篇:杂草与诗

野草与诗

——写在诗人刘廷璧《素履》之后,补在老师过世后

一直关注老师刘廷璧的创作情况,从他的博客看到,他的又一本诗文集《素履》出版,感觉格外的高兴。通过网络搜索,看到不少名家为这本《素履》叫好,并引经据典,阐述书名的雅致和蕴义,因此我就不再赘述,只写写与此有关的观感。

《微雨尘梦》是老师的第一本诗文集,收录了1997年之前,他的主要作品。虽然我未读《素履》,但我想,这本册子应该是收录《微雨尘梦》后的创作精华。

高中时,早就知道刘廷璧是个诗人,作品常见诸于报端,因此班上的同学只要在报纸上发现他的诗文,就把报纸带过来给我们传读,那时就有同学专门剪贴收藏他的作品。后来听说他要出诗集,同学们都翘首期盼,渴望得到他的作品集。

我对诗歌的迷恋,是在初中时。那时班上有同学拿了本汪国真的诗集,就被其深深地吸引,后来借着读了不少汪国真的诗集,手抄了不少他的诗。父亲看我那么的痴迷,就说与其抄写别人的,还不如自己练习着去写。父亲的话让我眼睛一亮,何不自己写写,写出像汪国真那样富有哲理的诗文出来。

后来我就练习着写诗,也买了不少诗歌集。那个时候,自己一般一天能写出七八首“诗”。就想着多写些,早日出版自己的诗集。后来,上了高中,因为重点是高考,课业也多,诗兴也就大减,也发现自己写的诗实在不敢恭维,只是把横着写的一段话改写成一句一行而已。现在重翻那些“诗”,觉得自己十分的幼稚与可笑。但仔细咀嚼,觉得那还应该是诗,是我少年心性、诗情飞扬的重要体现。

写我对诗的兴趣,不是讲我爱诗进而喜爱刘廷璧的诗,而是想表 达——面对高考和复杂的社会,我对诗已不再痴迷。

我把这个文章的名字写为“野草与诗”,就是说刘廷璧的诗,就是野草,和花园、花店、花瓶里的万紫千红比较,实在渺小、狼狈的很!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不是因为我对刘廷璧的诗文感觉这样,而是因为整个诗人群体的境遇,就如野草一样,寒酸、尴尬、难堪的很!如果你在大街喊“我是个诗人”,肯定别人以为你是个疯子;如果在朋友之间,你说自己是诗人,别人一定会用另类的眼光看你!现在,“诗人”就是个骂人的词。现在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诗了,诗人的天地就是那些“诗刊”,诗人天地就是深夜窗户偶尔透出的那褛暗光,实在是窄小、冷清的很。还好,时代的发展,出现了网站、论坛和博客,给诗人开辟了一块更易躲藏的地方。

写诗能做什么?混饭吃?现在如果这样想,早就饿死了。升官?尽管诗人有着无穷的想象力,但是写诗就是自己拆自己的台街,诗人至多就是政治的一种装扮,美其名曰“诗人”。在城市里,写诗,如同不务正业,就意味着一辈子的光棍一辈子的贫农佃户。因此,尽管你的诗写的再好,在世俗眼中,诗就是野草,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赞美讴歌的。

基于上面的现实,我才讲刘廷璧的诗就是野草,严格的讲,是众多杂草中的一簇。所以,对他的诗我就不引经据典、不用华丽的词藻赞美了。

回归刘廷璧诗文的本身,我觉得确实没有什么可赞美的。因为,它确确实实就是一根草、一簇草。尽管刘廷璧也天南海北的旅行过,但是,他的诗文还是立足于大山,耕耘于大山。所以我也不捧刘廷璧的诗,只是从大山里寻找他诗文的痕迹。

我长于大山,虽然没有刘廷璧那样的诗性,没有他凝练的语言能 2 力,但是,他的每首诗,经过反复的咀嚼,我能体会到其“苦曲”菜的味道。正是因为吃的“苦曲”菜,喝的苦碱水,所以他的笔就自然而然的勾勒出的是山的精神,山的灵魂。翻开他的诗集,看到的是绿盈盈的野草、山坡怒放的野菊、凸丫却又生命旺盛的老树、山涧涓涓的溪流、山风之中残败的古寺、炊烟冒起的山庄、田埂间忙活的背影„„

他笔下的这一切都被大山的尘埃感染,却又一尘不染,郁郁亭亭。在闲暇的时间,对着夕阳,拉一个板凳,坐在大树的阴凉下,捧着刘廷璧的诗集,看到的就不再是诗,而是山村的民俗风情图,大山拥有的,都会脱颖而出,你就会被这一切感染,进而与其柔和在一起。

这就是刘廷璧的诗,犹如野草,其精神就是“春风吹又生”,虽然环境艰苦卓绝,但生命力旺盛,每每坚守一片土地,赋予其色彩和生命,进而守住一方水土。

他的诗,犹如野草,虽然微小,但精神抖擞!他的人,犹如他的诗,不追逐繁华和吵闹,独立风中,饱含热泪,独望那个骂他“你这个有心无胆的臭书生”(《微雨尘梦》“我和菊的故事”)的人„„

上面的文字写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写完,一直保存着,哪知道噩耗传来,老师过世了,这对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那天直到整个晚上,我都在想着和老师有关的事情。如今老师已经仙去,我想那一抔黄土之上,茂盛的必将是他的诗歌,诗人已逝,独有诗文在歌唱!

第三篇:诗与成都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分)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2分)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1分)

(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1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来源:Zxxk.Com]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决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3.第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6.(3分)(2011,杭州)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诗与成都 肖复兴

①和其他一些城市相比,成都一个特别之处,便是它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来源:学科网ZX②成都古今曾经出过的诗人很多,历代来过成都的诗人更是无数,他们的诗写得或联对得再漂亮,并不足以说明成都就是一个诗城。能够证明成都是一座诗城的,是诗对这座城市的影响,以及诗如水一样在这座城市蔓延的滋润和普及。③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自得其乐,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④还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抗战期间,在半边街魏家祠堂对面开有一家饭馆,战争期间经济拮据,怕人吃饭不给钱或赊账;饭前先要钱呢,又觉得不大好,既怕得罪人,又怕伤自己的面子。店家便写下一首诗,贴在墙上:“进门好似韩信,出门赛过苏秦,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句句用典,又通俗好懂,众人皆会意而笑,皆大欢喜。在成都,诗不止于诗家之间风雅的唱和,而很实在,很实用,又有几分居家过日子的恬淡和狡黠,以及艰辛日子里的苦中作乐。

⑤再举一例,便是在成都,连乞丐都能够写诗。一个成都乞丐的“烘笼”诗:“烟笼向晓迎残月,破碗临风唱晚秋,两足踏翻尘世路,一盅喝尽古今愁。”居然把凄凉写得如此诗意盎然。也许,这只是乞丐中的凤毛麟角,但他们确实曾经存在过并为成都留下了他们不俗的诗作。这在别的城市里,我还真的未曾听说过。

⑥1913年,成都慈善人士曾经在北门一破庙旧址上搭建一排瓦屋,专供乞丐在寒冬时有个避风的地方,并取了个典雅的名字,为“栖流所”。没过多久,便被乞丐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是士绅工商之友,与魑魅魍魉为邻”。既工稳,又俏皮。

⑦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平起平坐。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⑧成都的诗的传统,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而诗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诗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⑨记得同为诗人的冯至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实在是成都的福气。成都人便也格外珍惜这一福分,将杜甫当做自己的诗神,把草堂当成诗的殿堂,每年人日即正月初七这一天,都要到草堂里祭拜,已经成为了由来已久的习俗。如果没有这样长久的珍惜和敬重,如何能够形成诗的传统?诗的传统在一座城市走过了一千多年,这座城市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成色?

⑩安史之乱后,杜甫携带稚子,从甘肃同谷步行了一个多月才走到了成都,投奔到时任剑南节度使的朋友严武门下。但不多日后,杜甫坚持搬出条件优越的严府,而居于简陋的寺院之中。日后,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写下《堂成》一诗,其中“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一联,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以后才有了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样我们情趣盎然,又令我们会心会意,平易得任何人都懂得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由于杜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诗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不再是诗人的专利,而属于大众和这座城市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成都,便不仅是一座茶城,一座花城,一座美食城,还是一座诗城。(有删改)

8.第①段中说,成都和诗的关系“格外特别”,诗与成都“格外特别”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答:

9.文章③-⑥段是从哪几个方面 来写“成都是一座诗城的”?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答:

10.文章第④段“赊账桃园结义,要账三请孔明”中的两个三国典故,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样用典有何好处?(4分)答:

11.第⑩段中引用了杜甫建成草堂后的若干诗句,而并未引用杜甫在草堂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若在此处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答: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张丽钧

①“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

②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③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④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 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 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⑤“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

⑥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⑦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⑧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⑨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14.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填空。(2分)(1)高二才女给合欢花、玉簪花取绰号;(2);(3);(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15.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答:

16.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意蕴。(3分)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答:

17.对待自然的态度,古人说:人定胜天;严春友说:敬畏自然;周国平说:顺应自然;本文作者说:向“主人”(自然)致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4分)

答:

第四篇:生日与诗

不知何时起,生日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过生日写诗成了我的一大嗜好,也成了我那天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过生日,朋友们寄诗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浪漫,也成了我最乐于接受的可心的礼物。我出生在旧历六月间,正是酷热难当的“三伏”天,也正是“荷叶开满塘、荷花满池香”季节。这季节的热浪和诗意从一开始就好像滚过我的心窝,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我总爱冲动,常常说有灵感来了。第一次以诗作礼物赠我的,大概算是奶奶了。小时候生日大都是母亲记着,在那天给我煮几个鸡蛋。有时奶奶从叔叔家过来,带些桃子什么的。我最喜欢 的还是奶奶吟诗或小调。奶奶没读过书,但记性特强,唐诗宋词什么的都能背诵一些。我后来 在课本中学到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初就是奶奶讲说荷花时说的。奶奶的小调唱得更好听,比如:“六月荷花娇欲滴,七月菱角鲜又嫩,八月桂花家家香……” 这些都算我生日中铭记 不忘的东西。十五岁那年生日,远方的姑姑寄给我一支水笔和一本笔记本,嘱我好好读书,本子上有两句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以后我明白了长辈对我寄托的希望,明白了一个生日意味着我在人世间踩着光阴又走过了一个年轮。像大树的年轮,是充实是肤浅都深深镂刻在那里。师范要毕业那一年生日,我在日记中抄了这样两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并以梅蕾作笔名以励志。这些年我由穷学生而走上工作岗位,由单身汉而成了三口之家,由山村“孩子王”到县级报纸当编辑,无论环境的变化还是心境的变化,我的生日总是让诗充实着,让诗的烛光照亮和温暖着。“又是六、七月间/夺目的太阳花在太阳下沐浴/火红的美人蕉和人一样高/走进蜿蜒其中的日子/遇见往年的思絮/我远方的朋友好吗/还是浓云漫卷的中午/蝉声在密叶间此起彼伏/蜻蜓忽然停在半空/仿佛凝听着我的祝福//最热的时节/你是否有一处清凉/生日那天/蛋糕一定很香/烛光照不到的一角/我在轻声低唱/祝你快乐/生活得永远强壮!”朋友从远方寄来的诗,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我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了。我羡慕那些过生日有点歌、舞会、有热闹的场面和众人的簇拥,但我更希望我今后的所有生日里有诗,或者有诗的氛围,诗的意境,诗的质朴和隽永。哪怕只拆读一首朋友寄来的诗以寄思,哪怕只有写一首给自己的诗以抒怀,此生日足也。

第五篇:诗与画

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丢i不相容的苏东坡论唐朝王维《蓝天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中可以有画,但诗不全是 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或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宋人晁以道“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画中有态”

王安石《明妃曲》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巧笑倩兮,眉目盼兮

若放弃了美艺术可以供给知识,宣扬道德,服务于实际的某一目的,但不是艺术了。艺术须能表现人生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是无疑的,但艺术作为仪式而不是文化的其他部门,它必须同时表现美,把生活内容提高 集中 精粹化,这是它的任务。根据这个任务各种艺术因物质条件不同就具有了各种不同的内在规律。

诗和画的区别

结构:

1、引苏轼句

2、解析诗与画的联系区别

3、过渡“然而”诗与画的辩证关系,反问句

4、通过两个例子证明画与诗的辩证关系“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5转折,诗和画各有特殊表现力表现领域

6通过莱辛《拉奥孔或论画和诗的分界》证明其各自特点

7解释拉奥孔故事。对这雕塑的分析:镇定 静穆

8莱辛和温克尔曼的观点

9先解释 引出观点“应当到各种艺术的材料的不同” 用莱辛的话进一步证明“在所家丁的肉体的巨大痛苦情况下企图实现最高的美。那丑化着一切的强烈情感里,这痛苦是不能和美相结合的”进一步解释莱辛的话,同时更证明自己的观点。各种艺术物质条件的规定性,在表现美之一特殊目的时,必须遵循。只有遵循之一内在规律,美的目的才会实现。上述观点的影响。启发了以后的艺术研究,虽然有局限性。距离不符合的例子。但更肯定。

12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诗画各自独特性观点: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范围13 举相反例子,证明其联系,说观点举例子。中国元人山水。画里饱吸着浓情蜜意,14 诗和画各有特点又相互交流交浸。

下载五步诗与三步诗(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步诗与三步诗(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路灯——黑夜永恒的光一团黄晕的光指明了无数方向黑暗的夜里点燃了无尽的期望夕阳收起了微笑远处传来喧嚣你从梦中醒来悠闲地静听人世的浮华当静谧悄然而至你也依旧......

    诗与画

    在西蜀、南唐这两个花鸟画巨匠的诞生地,多有成就较大的词作者。如西蜀有韦庄、毛文锡、顾夐、牛希济、鹿虔扆等一批词代表作家。他们的特点是善于借桃花、鸳鸯、莺啼、蝶舞、......

    诗与思

    思与诗 唐诗和宫体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不知道这么说准不准确,至少唐诗或多或少受了宫体诗的影响,那我就先从宫体诗说起,所谓宫体诗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指以南朝梁简文帝为太子......

    与诗同行

    王安镇中学六年级 “与诗同行”诗歌朗诵会 诗歌是文学宝库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

    与诗同行

    《与诗同行》语文综合活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经成为了超越民族......

    诗与画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干马》)“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

    与诗同行

    《与诗同行》复习检测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纤弱(qiān xiān) 皎洁(jiāo jiǎo) 难舍(shě shâ) 歌......

    与诗同行

    与诗同行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是诗陪伴着我。诗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还记得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我就认识了古诗。从此以后,它便于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