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实践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实践
2007-05-21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访问次数:作者:administrator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立了省、市和县级供电企业创一流同业对标的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开展了指标比对和指标分析,树立了各个层面的标杆单位,提炼和挖掘了一批最佳实践和典型经验,利用标杆管理,电网企业持续提升指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框架已经形成。但总的来看,目前标杆管理在电网企业的实践和运用还处于逐步摸索之中,在对标的方式方法、对标切入点的选择、对标全过程控制、对标驱动要素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困惑和难题,需要大家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逐步积累经验,找出适合行业特点和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解决对标驱动力问题,提高员工自觉、自发意识对标的驱动力分内驱力和外驱力两方面。对标伊始,我们就反复强调,要变“要我对标”为“我要对标”,要提高对标工作的主动性。但实际操作起来,动力不足问题仍然是制约对标开展和影响对标效果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对标能够给企业、给团队、给个人带来什么,大家看得不够清晰,电网企业通过对标大幅度提高组织绩效的示范效应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二是由于对标尚处在摸索阶段,到底应该怎样做,很多东西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知从何处着手;三是对标工作与企业日常工作结合的还不够紧密,甚至出现两张皮,使大家感觉对标是一种额外负担,游离于日常工作之
外,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解决上述问题,要靠宣传,靠培训,靠必要的外力推动,借以解决认识问题和能力问题。这些都属于外驱动力的范畴。内驱动力可以通过外驱动力逐步强化,效果和作用却要远远大于外驱动力。你说你的,他干他的,形不成共识和共鸣,就不会有内在动力。学习型组织理论讲求自动、自发,而“自发意识”的获得,要靠外力推动,还要充分利用好一定的情景模式,抓住某些特殊事件的发生,不失时机地强化员工的“自发意识”。例如沧州供电公司在推进标杆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就是以基层单位反思一次人为责任事故为契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变电站之间的对标,可以促进变电站全面改进管理,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引导员工主动运用对标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工作,提高水平。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手段,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创建标杆站的良好氛围,迅速打开了局面。
二、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找准切入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标杆管理按照对标的对象不同可以划分为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按对标的形式和作用不同可以划分为战略标杆管理和业务能力标杆管理,按对标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结果性对标和过程性对标。在对标类型选择上,要根据企业特点和任务要求,确定适合的类型和重点,在某一段时间内,不见得上述类型都要涉及到。由于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对标平台,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获得结果性对标的数据和资料,在进行结果性对标的同时,推进过程性对标的开展。我们可以从专项业务能力对标做起,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以内部对标为主,在达到一定提升后再与外部指标对标。在引入标杆管理之初要进行系统的规划,确定战略合作伙伴,实施与合作方的全方位、全过程标杆学习,如南京供电公司同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山东省电力公司同澳大利亚越网公司之间的对标就属于战略标杆管理的范畴。寻找国际对标合作伙伴、开展跨行业对标以及开展战略性标杆学习是最高层面的标杆管理,特别是对电网企业,由于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的特殊身份,行业内部在管理上有一定趋同性,决定了行业内部对标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开展跨行业对标,可以让电网企业超越行业界限审视自身的组织形式、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可以给电网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改进和提高。如在客户关系管理上,电网企业就可以同电信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对标,学习、借鉴其理念、做法和流程,借以改进自身的工作。在标杆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沧州供电公司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了“内外部对标相结合,以内部对标为重点,内部对标以变电站对标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促进对标工作全面开展”的工作思路,在工作定位和重点把握上予以明确和统一。为使对标工作得到持续、系统开展,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组建了变电站规范化管理、低压台区治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三个专业对标团队,实施三个非凡绩效项目。根据三个项目的特点,选择不同对标方式和类型。如变电站规范化管理团队当前主要以开展公司内部各变电站之间的对标为主,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再开展同其他先进单位之间的对标;低压台区治理团队则选择牡丹江供电公司作为专业对标标杆,从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职责划分、管理流程、评价考核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比,拿出自己的治理方案并付诸实施,台区线损管理水平和指标水平均得到一定提高。
三、同业对标与绩效考核工作要密切结合同业对标和绩效考核是当前电网企业推进管理水平提升的两个重要手段,同业对标和绩效考核都是用指标评价企业,用业绩考核员工的体现方式,是深化创一流、创新管理、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实质内容上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将二者紧密结合。
要做到同业对标同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把对标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绩效考核工作中,把内外部对标的过程和结果纳入绩效评价与考核,以考核促进对标工作的开展;二是要把绩效考核指标和对标评价指标有机融合,形成能够准确评价企业、团队、员工绩效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2005年以来,沧州供电公司结合绩效考核工作,在分析公司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运用标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确定了线损率、电费回收率、供电可靠性、安全等52项指标为关键绩效指标,对每个指标和每项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方法分别进行了细化、量化和标准化,相应制定出台了52个专业管理考核办法,以及公司年度、季度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同时出台了《内部对标管理办法》、《标杆班组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形成完整、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对标管理体系。在具体工作中,利用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对标信息平台,各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各项对标指标进行定期统计、分析,挖掘问题,寻找标杆,严格按标杆管理流程开展工作,并将相关工作纳入月度绩效管理,定期进行检查、评价与考核,从而有效促进了关键绩效指标的持续提升和重点专业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007.05.03中国电力网
第二篇: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作者:白林景 李岸然 李兆雄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03期
摘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员工文化修养、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把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全面推向市场,构建优良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企业文化,建设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团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源动力。
关键词: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 管理团队
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业绩成长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无论从企业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看,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伴随企业运营全过程。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众多因素对企业经营结果具有影响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劳动者一一人力资源,他们是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进行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团队的需要。
但在实际运营中,企业更关心的往往是有关资金和市场问题,这些问题因经常表现为紧迫而被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则因其长期性特征而得不到应有重视,一般缺乏规划和管理形成人力资源瓶颈,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企业的成功经验证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创新求变的人力资源管理
国内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效,对企业中长期经营业绩将产生决定性影响。企业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坚持人力资源创新管理,谋求持续稳定的业绩。创新管理思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组建一支适应企业战略规划的管理团队;制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将管理部门推向市场;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1、建设符合企业战略的管理团队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首先需要一支充分理解并高度认同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团队。企业依靠他的管理团队,从决策和执行层面有效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方能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各专业相互协调、有机联动,面对市场快速反应,实现价值最大化。
建设符合企业战略的管理团队,首先是正确识别实现战略规划的组织模式和各岗位人才需求,二是预见企业发展各阶段人才需求状态;三是选派和聘任各岗位人员,并明确权责和对其
成长的组织期望;四是规划关键岗位人才的梯队目标。如此,保证了团队建设的长期和有序实施。
企业的发展和团队建设需要人才,这是不争的事实,人才的来源不外乎招聘和培养两个途径。但是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往往出现重招聘而轻培养的倾向。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高学历人才,就应当为我所用,否则按照自然淘汰法则,优胜劣汰、自生自灭,忽略了人才的招聘、使用成本和自生自灭机制对企业稳定队伍的负面影响。孰不知人才对企业战略的认同和企业特有的管理、技术的再学习,对团队建设有着至关重要意义。
另一个容易出现的倾向是,采取“招聘、设岗、安排”的简单方式,其结果一方面带来影响组织规划、增加成本的风险,另一方面同样导致优胜劣汰、自生自灭的结果,缺乏人才选聘、培养、储备、更新的科学机制。因此,我们主张根据组织目标“挖坑、选种、育秧、施肥、间苗、结果”的人才管理模式。
2、制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在多数企业中长期规划中,一般都可以见到培训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往往表现为“为计划而计划”,脱离组织目标,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则表现为,期末总结时发现多数培训还没实施,有些培训走了过场,收效甚微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其结果只是企业组织了,人员参加了如此而已,其他一无所得。
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需要解决从企业目标和人员结构出发,正确认识培训需求,即:要做哪些培训,培训的重点群体和哪些人参加,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计划阶段,主要是规划符合企业需求的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组织、人员和资金安排;实施阶段,是通过组织活动落实具体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进行必要调整,确保培训效果;总结阶段,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有时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跟踪考查,同时有必要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并纳入企业考核体系。每一次总结都将对今后的培训活动的改善产生影响。
建立科学的培训规划。企业应定期对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清查,即进行人员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通过供给预测,了解现有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预期可能出现的职位空缺、劳动市场状况、社会有关政策以及本单位在公众中的吸引力等;通过需求预测,了解产品市场需求、工作时间变化、技术与组织结构、劳动力的稳定性等。在这两种预测的基础上,为长期所需弥补的职位空缺事先准备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从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思维等方面对其进行系列培训,确保未来用人需求;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将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
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管理知识、专业技能、质量等方面知识进行系统培训;部门根据专业特点和工作实践开展内部培训;选派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培训;鼓励在职员工根据企业和个人知识更新的需要进行再学习;积极倡导员工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为目标的自我充电学习。
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是团队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良好地培训机制方可不断提高团队战斗力,保持团队稳定和健康成长。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我们强调有效性、实践性、持续性原则。
3、将管理部门推向市场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已被企业特别是那些完全竞争行业的企业深切感受,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某发展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的共识。但很多企业在全力建设营销团队,构建市场格局时从人员、资金、制度等方面盲目地向营销倾斜,而忽视了市场取胜需要全企业共同面对竞争,市场是企业运营各方面工作的总目标。
有些企业营销队伍可谓精兵强将,在市场上东拼西杀,却总感到孤立无援,按期履约时常紧迫、顾客投诉频于应付、质量缺陷重复出现、技术支持力度不足。而生产系统、技术系统、供应系统、质量系统却表面上固守本职,实际上各自为政与市场保持距离,迷失了市场目标,对营销组织产生诸多抱怨,表现出生产组织忙于应对、质量改善缺乏动力、技术进步相对滞后。这种状态只能使企业失去参与市场竞争的整体合力。
解决企业运营的不和谐状态,除加强教育提高全员竞争意识,还要在组织设计上规划各部门的市场地位,明确所有岗位与市场的链接;强化信息管理,经常通报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及时、主动地支持市场,让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员及时了解生产、技术、质量等保障部门的工作状态,主动谋求支持;建立畅通的市场与其他保障部门沟通渠道和机制;合理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导向明确,经营指标与各部门业绩评价挂钩。
因此,合理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之满足企业发展目标,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从组织上、制度上和管控流程上引入市场机制,把管理部门推向市场,是企业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4、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其灵魂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体现企业员工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企业奋斗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一种集体意识。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进取的思想源泉;是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表现,是提高团队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引导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导向,也是度量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向心力的规尺。
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需要把企业核心价值观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而不是简单停留在不切实际的,甚至有悖于企业目标和价值观的华丽口号。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解读企业面对市场、顾客、社会、员工、伙伴以及对手的态度;可以了解企业目标、组织、人才、运营的基本状态。优良的企业文化一定能够从企业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活动、生产活动、质量活动、研发活动以及部门协作和员工敬业精神。无需去看企业提出的口号,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被员工领会并实践着,被市场和顾客所认同。成功的企业大抵如此。
第三篇:浅论企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文章标题:浅论企业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组织类似于生命有机体,需要通过“吐故纳新”和“去芜存菁”与外部进行持续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保持自身的活力,并提高素质。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愈演愈烈,人才将成为企业中惟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它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成功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自上世纪70年代起,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一个重要模式,并随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企业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创新。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理所当然地成为最重要的资产及竞争差异因素。知识是企业的战略资产,企业是一种知识整合系统或是创造、传递和运用知识的组织。
在这种大的背景之下,企业环境必然发生重大的改变,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式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就必定要适应企业环境的改变,以发挥最大的功效。那么,在21世纪,企业环境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呢?主要有:
●员工的转变——新时代的员工的价值观不同,有所谓的“Y时代”或“Z时代”的特征,流动性高、强调个人价值。
●组织结构的改变——由传统的功能型的垂直式组织结构,转变为更强调团队合作的扁平结构。
●管理模式的改变——由从上而下的集中式规划和控制为主,改变为强调授权、责任、绩效为主。
●工作设计的改变——从分工清楚、专项负责的工作,改变为比较复杂的、多样化的工作。
●员工训练的改变——从过去的“训练”模式,改变为“学习”、“教育”的模式,强调个人学习能力和责任心,也更注重员工的行为、价值观的教育。
●绩效评估的改变——从目标管理为主,改变为更强调效果的管理,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也纳入绩效评估范围。
●薪酬体系的改变——从固定薪金,以职位、年龄为主要考虑因素,改变为以绩效奖金为主,强调企业的绩效成果和个人的绩效贡献。
●升迁的改变——从过去强调绩效结果,改变成强调其能力和工作、个性和工作的匹配性,以及升迁后能否胜任。
●中层管理角色的改变——从“督导”的角色改变成“辅导”的角色。
●高层管理角色的改变——从“领导”的角色改变成“规划”的角色。
企业认清人力资源管理应解决的三个问题
从近一个世纪的企业经营发展过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生产经营经历了从生产导向到市场导向的演进过程,目前正在进入人力资源导向时代。可以说,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导向将成为企业获取成功的基本导向。那么,在企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如何建立一个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引导企业获取成功呢?
笔者认为,企业首先要认清三个亟待去解决的问题。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意义作为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竞争。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和技術革新,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多数企业在管理上、经营上、观念上都有应变上的滞后性。
1.机制上的问题。由于机制不灵活,尤其是某种机制下决策者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影响,较难有突破性的举措。譬如,现在尽管是市场经济,但其管理思想、管理模式还不够开放,甚至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2.理念上的问题。知识更新、社会变迁,企业有些力不从心。我们常常看到企业对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其实对有业绩的员工采取的奖励方式的效用远没有兑现方式的好。因为兑现体现的是一种合理性、原则性和契约式的严肃性,也就是说这是员工应得的;而奖励的方式体现的是政策性、不对等性、额外性和没有保障性,作为员工会感到假如他再有类似贡献的报酬还得取决于主管(领导)的“研究”。
3.认识上的问题。欧美企业一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普遍要比国内企业强得多,不论是从战略的角度、工作的内容还是对人才的能力发挥方面。而很多国内企业得了“短视病”,看得较近,缺乏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开发,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依赖以往规划的一劳永逸的思想,造成静态观念与动态市场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譬如,希望员工有工作经验是吃其“老本”,挖人才是希望能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财富,培训怕人才流失,对员工的真诚度、成熟度、完美度及论资排辈、怕抢了自己的“饭碗”等认识偏差较为普遍。很多企业的老总连自己都不知道两三年后在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摘要】 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阐述目前全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加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义,指出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尝试与不足,并创新性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
1.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09年3月28日教育部再一次发出通知,要求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见实践性教学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实践教学又称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与社会适应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管理、实际操作、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10年来,我国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在1993年之前,我国只有7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到2008年一共有365所,开办人力资源管理本科院校总数达到了260所左右。在1999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只有327人,到2008年,本专科毕业生达到22955人,招生人数从1999年的2112人,上升到2008年的30850人。在1999年到2008年间,我国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人数已达到70320人,招生总人数达到161030人。在专业教学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凸现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能力低下等问题,尤其是以地方性高校最为突出。本文拟从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其改革的思路。
2.创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2.1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管理人才培
养和教学要求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性、课堂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 教和学之间的沟通几乎是单向的。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 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管理类学科的教学不同于理论性学科, 其教学目的是提升教学对象的理性思维商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对人力资源
管理领域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面的, 有决策层面的人力资源总监、总裁的需求,更多的是技术层面(包括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与工作设计、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的人才需求。
2.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性质要求构建
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两大模块。在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方面主要偏重理论教学, 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理论、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学习方面主要侧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学习,包括: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员工的招聘与配置、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几大模块, 它们以员工素质模型研究和企业岗位研究为基础。专业课程的设置以这几大模块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层面、资源层面、运作层面的技术。
2.3高校人力资源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应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势必使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管理技能的锻炼,这样才能弥补目前高校培养体系中的短板,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和竞争力。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性教学可划分为三类:
一是日常性实践性教学或课程性实践教学,这类实践性教学操作简便,任课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学生特点和自身理解来组织实施,通过材料分析、课程作业、实验操作、观察讨论、布置小论文等形式进行,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要求,在教学管理中予以检查,在教学评价中予以考核即可完成;
二是阶段性实践教学,即通过集中安排一些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模拟操作、集中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把平时掌握的知识进行阶段性总结和综合运用;
三是综合性实践教学,即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形式,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对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撰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学生论文或毕业设计方案,这是实践性教学的最后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集中强化训练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各地方高校已经充分意识到社会需求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明确了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订中都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如广东工业大学在2010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十分强调实践性教学,在各专业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内容。
但目前我国地方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实践教学目标层面,一些地方高校仅仅把实践教学视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从而影响实践教学功能和
作用的发挥。
(二)实践教学在构建过程中,社会、企业参与的色彩不浓,导致在实现途径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等一系列弊端。
(三)在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层面,我国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有效服务当地经济,并且形成可推广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中理论课时量偏大,实践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而且内容陈旧,实践课程不能综合运用理论课程所学的知识等问题。
(四)在实践教学具体实现途径层面,一般采用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借助集教与学、学与练、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但目前我国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自己找单位,而实习单位与学生并无利害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指导不够,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则找不到实习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瓶颈之一。
(五)在实践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方面,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都没有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只是由专业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开展实践教学。
(六)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大多数人力资源专业教师虽然取得了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由于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他们往往习惯于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实践经验缺乏是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来源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多从事理论教学,教师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难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
(七)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专业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然而,.在硬件条件支持方面,目前我国地方性高校由于经费短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的高校不多,即使个别高校建立了实验室,但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存在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有效利用率低或实验室设施落后、严重老化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国内高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实训室也只是近两年的事, 许多大学由于资金等因素在这一块都是空缺。因而该专业大多数毕业生没有见识过人事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八)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科学权威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目前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在我国高校沿用已久,而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目前尚未建立或健全,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这使得实践教学在很多方面没有标准,没有规范,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积极主动的自我约束机制,实践教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制度化的全过程监控体系。
3.创新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可行性分析)
3.1 积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具体可考虑采用以下方式:(1)教师教学一段时间就到企业“挂职”锻炼,如教学两年到企业工作半年。(2)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到企业兼职。(3)教师利用寒暑假参与企业实践或到企业学习。(4)教师与企业之间开展一些横向课题。(5)教师参加一些由实战专家授课的专项技能研讨或培训班。
3.2 建立与完善校内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
首先, 做好软件模块的建设工作。在工作分析、绩效评估、人员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薪酬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实验课程中会涉及到学生对相关测评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实验室需要做好软件模块的建设工作, 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使用测评工具进行人员素质测评,还能够分析测评结果,把握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从而提高将来的工作绩效。其次,加强对专业实验室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是由专职的教师来负责指导各年级学生学习,还是由各任课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分别就所教学的模块对所教的特定班级进行指导, 这是在专业实验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3 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的培养,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合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校内实践包括课程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应与课程的讲授同时进行,校外实践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暑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自身能力、认识社会的最好时机。实践性教学不仅改变了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式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而且弥补了课堂案例分析中学生动手少,直接感触少”的不足,既为学生搭建了深入实践、直接体会的平台,同时也将实践与讲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3.4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的管理,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安排和组织实践教学,以尽可能避免实习学生过于集中, 企业难以承受的尴尬局面;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周密安排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要尽可能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集中实习, 以避免
出现实习学生分散,教师指导困难的问题;要改革毕业实习教学环节, 毕业论文应尽可能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方案。.5 建立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复杂的社会现象,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别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校内实验室进行训练和培养, 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把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经济发展区域作为“实验室”,来进行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建设一批条件优良,数量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校外实习教学基地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环节顺利实施的尤其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采用“双赢”的模式,即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服务, 帮助企业培养管理人才,解决企业管理难题,通过“双赢”模式,形成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机制。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加强校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真正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利益相关的稳定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拓展学生校外实习渠道。
3.6 转变教育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4.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意义
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经此培养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会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4.1 创新型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知识经验的传授,虽然传播知识的效率较高,利于学生短时间内全面掌握知识的系统、体系、框架,了解一些基本理论,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与提高,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一方面,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办公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反复操作、演练,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其中的要求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实验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创新型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理念体现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就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比如,创新型实验教学内容中的设计型实验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和目的,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全过程,非常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比如,创新型实验教学方法中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教师只提出问题和实验要求,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主动深入探究问题和实现创新的机会。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4.3 创新型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新专业,技术操作性较强,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很大。但是,我国不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匹配。一方面是每年有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但操作技术和创新能力欠缺的毕业生无法就业,一方面是人才市场对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大量需求无法满足。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游传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6.[2] 杨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设计与研究[J].高教论坛,2007,6.[3] 周文成.基于应用素质培养的大学课程体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4]赵红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79-81.[5]傅忠贤,易江营,赵娟.对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09,(4):104-105.[6]罗帆,李昂,彭谦.就业需求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9,(7):43-45.
第五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宋联可
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包含着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或简称人力资源实践。早期学者关注的是独立的人力资源实践,随着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渐渐转而关注人力资源实践间的联系,既而出现了人力资源系统、人力资源战略……。
Pfeffer(1994)的研究考察了16种人力资源实践,即就业安全感、招聘时的挑选、高工资、诱引薪金(激励)、雇员所有权、信息分享、员工参与与授权、团队和工作再设计、培训和技能开发、交叉使用和交叉培训、象征性的平等主义、工资浓缩、内部晋升、长期观点、对实践的测量、贯穿性的理念。
Delery和Doty(1996)从Osterman(1987)、Sonnenfeld和Peiperl(1988)、Kerr和Slocum(1987)、Miles和Snow(1984)等人研究的人力资源实践中选取了有共性的七种,分别是内部职业机会、培训、绩效评估、利润分享、就业保障、参与机制和工作规程。内部职业机会是指企业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用程度,是从内部选拔,还是从外部招聘。培训是指企业是否为员工提供广泛而正规的培训,使员工获得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绩效评估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评估时,是以行为为导向,还是以结果为导向。就业保障指企业是否采取正式或非正式的就业保障政策,从而提高员工在就业方面的安全感。参与制是指企业是否拥有正规的投诉渠道和员工参与决策机制。工作规程是指工作定义的松紧程度,严格定义的工作使员工清楚地知道工作内容,粗略定义的工作则更多地取决于员工的行为。利润分享是指企业是否制定了利润分享计划,从而使企业分配与组织绩效相联系。
劳伦斯·S·克雷曼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发生的时间,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分为挑选前实践、挑选实践和挑选后实践。挑选前实践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帮助经理们预测及面对与获取、开发和利用其雇员有关的变动性的需要;工作分析是收集、分析和整理关于工作信息的一个系统性程序。挑选实践包括招募和挑选:招募是为具体职位定位及吸引申请人;挑选是在工作候选人之中作评估和选择。挑选后实践包括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报酬、生产率提高方案:培训和开发是教会雇员怎样去有效地完成任务目前或未来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绩效评估是衡量雇员工作绩效并把这些评价传达给他们;报酬包括薪资和福利;生产率提高方案是将工作行为与报酬相联系,激励员工发生正确的工作行为。加里·德斯勒在《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版)一书中,主要关注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募、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估、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本书在前人划分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募挑选、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雇员激励和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