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柏拉图式爱情之我见
09思政4班 周思捷 2009644406 毕淑敏曾说: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我想成为毕淑敏所描述的女人,在书海里汲取知识的养分。而英国哲学家佛朗西斯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事实如此,读不同的书籍,可以塑造不同的气质。而在浩瀚的书海中,我比较喜欢哲学类的书籍。而最近我读了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读罢心里感想挺多,下面我来详细说说。
总所周知,柏拉图的传世之作《理想国》历来被人们成为“正义之说》。事实确实如此,《理想国》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书中把正义的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通过归谬法,层层讨论,由正义的不确切定义到抽象的真正含义。我认真看了一下这部巨-作,印象最深的却不是柏拉图的“正义”,而是他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还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爱情观。长大了,逐渐认识到这是一种精神的恋爱。到现在读了《理想国》,对柏拉图式的爱情,还是认识的比较肤浅。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
爱。
柏拉图式爱情在什么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种爱情观?它有什么意义?我心里一直对这种爱情抱有诸多疑问。仔细研读《理想国》,我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书中指出,为了培养高质量地护卫者,他创造了柏拉图式的爱情,即不是出于异性相吸和为了两情相悦,而仅仅是为了使国家获得优秀后代而生殖。柏拉图认为,为了培养城邦的“护卫者”,就要把“城邦里最出类拔萃的男人和女人”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共有,“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公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P190)“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最好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最坏者的下一代不予养育,如果品种要保持最高质量的话。”(P193)国家是最高目的,人以及人的感情和生育只是国家的工具,女人和男人为国家而出生而养育。理想国中没有爱情。另外,在理想国中,纯种高品质的孩子的以生存。而畸形的孩子、低劣父母的孩子、父母未在生育期所生的孩子则被“放到一个人所不知的神秘地方去,像是他们所应该的那样。”人的生存的权利被理想国残暴的制度所抹杀。孩子在这个没有家庭的社会,一出生接触到的不是父母的慈爱,而是国家委派的教师所进行的冷冰冰的教育。
在浩瀚的历史中也曾出现过以理想国为原形的大小乌托邦,出现过各种人种纯洁论以及配套的制度和实践,如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对所划分为低劣种族的犹太人进行的屠杀,一些社会主义的极权国家
进行的再造共产主义新人实验,但是违背人性的制度只会是过眼烟云,没有长久存在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在现在的社会,依然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即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而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具有积极意义,我也非常认同。因为倡导爱情的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
其实,我也渴望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这种精神上的爱情是不现实的。
第二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一)——《理想国》中的幸福玄想
二千多年前的希腊人用自己的思维揭开了不一样的世界面纱,当然这个所谓的不一样是相对于东方文明而言,比如中国。理性推演的世界总是给人一丝不苟,步步为营的谨严之感,或许相对于经验而又随性的诗三百,现代人可能觉得柏拉图更为可信。一. 关于爱情
作为一个推崇灵魂至上的爱情专家,显然柏老师并不看好当下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定位。房子车子是重要的,样貌出身也要相当,但是有了这些对等之后就是爱情吗,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婚姻家庭就是稳固的吗,这种婚姻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幸福吗。这些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很实际,却又很有价值。老先生说真正的爱情是爱情的双方在精神世界是统一的,在灵魂的内部是共同追求真理的,在这种旨趣引导下的爱情远离了人们对于肉体欲望的冲动,远离了非理性的低级层次与消极趣味。爱情固然像是穿越麦田回来是两手空空,婚姻可能是麦地归来后手里并不丰硕水灵的麦穗,看起来总是充满了遗憾和悲壮,但是若真能如柏老师所言,倒也没有那么多苦痛与彷徨了,这就好像中国古人所信仰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在一个正确的时空维度里,遇见一个“知音”,爱情就被成全了,婚姻自然也就是幸福的了。二. 关于国家
也许作为一个管理机器,冰冷的运行构件并不足以使我们有什么人情温暖的联想,因为国家这个概念内在就包含了某种崇高,像史诗一样,多的是一种厚重,一种压抑。在柏拉图搭建的“理想国”中,自然也少不了这种“黄钟大吕”。然而他又不希望平民自怨自艾,永远无法找到机构下的生活乐趣。所以,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治愈系”的良药——学习。想站在一个更接近权力中心的位置,必须要接近真理,探究世界的内部运动,拨开层层的迷雾森林,直抵阳光普照的大地,抬头仰望天空的瞬间,幸福的眼泪才会显得如此的澄明清澈。在当代人的世界观里,权利本位——固有的就是一种恶心,而这种恶心并不能使人们敬而远之,相反的,它披着欲望的花衣服迷惑着、刺激着人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所以,感谢柏拉图老师,因为在他的世界,权力中心围绕的是一颗颗圣洁的灵魂,这些灵魂充满的是酒神的魅力。这种理性光辉的映照下,社会契约的缔结换来的权利与自由或许真的可以给人满满的幸福,好似中世纪的葡萄酒窖藏在地下上百年,开启后的醇香让人醉倒了再也不愿醒来。三. 关于未来
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上帝或许可以行使这个权利。午夜的睡梦中,在意识的最深处,有时我们是开心的,春暖花开,莺歌燕舞,仙女舞动着水袖,虫鸣嬉戏,月光浮动。怎奈,当我们睁开双眼,无情的“可见世界”只会让我们感觉自己被自己狠狠地戏谑和愚弄。纷乱、躁动、不安……像一串串撒旦的叹息从潘多拉的魔盒中诡异的释放出来,氤氲在头顶,漂浮在心间,换来的是更大的叹息与失落。所以,未来在哪里,在柏拉图“灵魂转世”的天堂,还是堕落灵魂的冥界,或许都不在,在柏老师看来,未来深藏在过去,深埋在一个人类前世未知的某处,它悬浮在那里,安静,祥和。它是一道光,永恒的存在,刺穿着重重混沌,超脱了时空的羁绊,点醒着人们的记忆,复苏的记忆一步一步徐徐展开,像一幅人间巨画,未来亦是朝着卷轴的方向慢慢清晰起来,丰富起来,灵动起来。追寻人性至善回忆的未来,幸福,真的在那,也未可知。
心得
(一)后记:作为西方文艺美学的先哲,柏拉图用他一生的精力,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将知识内部共同的真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践行的伟大的个体,显然已经超越了时代,深刻影响的范围也突破了空间地域。他的跨学科意识,知识融合能力,知行合一的学人态度,每一点都是楷模,是现下的后辈们所亟需的情怀与觉悟。他使我明白一个人真的可以成为如他自己所说的——“不朽”。而这一个个个人的“不朽”,构成了宏伟壮阔的人类文明的“不朽”。2015年10月12日于五合
第三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西方哲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他与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该书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构造了一个理想的国度。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它无疑也是教育理论的瑰宝。
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从“正义”入手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想王国。“正义”究竟是什么呢?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城邦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就能看到正义和不正义在那里产生的过程。柏拉图认为,创建一个城邦首先需要粮食,其次是住房,再次是衣服以及其他。这同我国伟大的思想家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人民富足,才能保障教育的实施。
柏拉图认为,城邦主要是由三类人构成的: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对于一个城邦来说,所谓的正义就是:城邦中的人能够“各司其职、各安其分、各尽其能”每个人都应该做他最适合的、最能够发挥其天赋所长的工作,只有这样,城邦才能够稳固。这与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谋而合,也与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面合。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的性情是基本相近的,但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与影响,导致了每个人的习惯,特长有所不同。所以,孔子给予的办法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承认学生在智力、性格,才能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可见,承认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因此,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而教师则从知识的传投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真正把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形式。
(2)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础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包括在智力差异、性格差异、心理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
城邦中有了人,就有了教育。
在我国,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际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习近平主席也强调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特别是人口基数庞大、教育高度普及的今天,想要过上曾经我们认为的平凡的生活都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源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是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创造出令人侧目的作品。
我是一名新教师,也是一名青年教师,尚未拥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但是今天我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新手,我所拥有的正是像理想国中那样,对于教育事业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畅想和观点。我认为我需要在工作中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投入更多的属于年轻人的热情。多向前辈请教学习,在体育教育中,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挖掘学生体育特长,最后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笔记
这本书在大学的时候读过,读完之后这么久,能够记得的无非就是各司其职和哲人王这些东西了,不过据说这本书当中有许多微言大义,所以想来,还是翻出来好好精读一下,开个帖子,记录一下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吧。这本书还是大学的时候买的,1986年版的,1996年第四次印刷。
译者引言
读《译者引言》。这篇文章我怀疑是两个人写得,主要是文风不同,在前半部分,主要使用现在通行的语言,阅读起来,就像是时人言论。可是后面一部分,却很喜欢使用一些半白话半古文的写法了,比如说“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又比如说:“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多是这种文字。风格很不统一,不知道是不是两位译者的共同作品。还有就是第四页将公元前339年苏格拉底被法庭判以死刑。查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所谓339应该是399之误。商务印书馆也会犯这种错误啊。通篇大义,在于介绍柏拉图一生学术发展的简单理路。基本上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壮志雄心的幻灭时期”,这个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格拉底之死。在这个阶段他对民主政体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想想现在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奉之若神明,真是莫大滑稽。第二个阶段是雅典学园阶段,在这个阶段,柏拉图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信念,并且写出《理想国》这样的巨著。第三个阶段是晚年,“不得已舍正义而思刑赏,弃德化而谈法治”,越是晚年,越求实际,写出了《法律篇》。
第一卷
第一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克法洛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克法洛斯介绍作为一位长者对于衰老和死亡的看法。克法洛斯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并非源自于年龄,也并非源自于贫困,而更重要的是源自于人的性格,有点像现在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了。金钱对于人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使人更加从容地去思考生活,平心静气地面对生活。“用不着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心惊胆战。” 而这一段世俗智慧其实只是苏格拉底或者是柏拉图需要的楔子罢了。苏格拉底话锋一转,从债务问题转向“欠债还债是不是就是正义”的讨论了。这时候,克法洛斯告退,他的儿子玻勒马霍斯接过了这个话题。
以上读到第6页。
第二段对话是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对话。探讨的主题是正义。玻勒马霍斯的观点一开始是“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经过苏格拉底的修正和概括之后,这个观点被明确成为了“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里其实涉及到伦理学的一个黄金法则:道德回报的对等性。《论语》当中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老夫子对于以德报怨的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所以应该用怨来报答怨,用德来报答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个观点同玻勒马霍斯的所引用的观点非常类似。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纰漏,比如说如何确定报的对象,这些都在后面被苏格拉底抓住了。
苏格拉底是如何驳斥“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个观点的呢? 苏格拉底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这一点在后面还有一些具体展开。
第三个部分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敌人,也就是确定道德回报的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也就是说,对正义进行进一步的限定。第四个部分苏格拉底从这个点出发,讨论说正义是人的一种德性,那么人不能用一种不正义的行为使他人正义,也不能用一种正义的行为是他人不正义。说得有点绕,不过意思还是明白的。这里其实可以和《孟子》的一段话相互参证:“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扭曲自己,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用不正义的手段,是不可能实现正义的目的的。用现在的时事来说就是打着高尚目的的旗号,比如说世界和平啊,民主人权啊,人道主义啊,然后用暴力恐怖手段来推进,这其实就是一种不正义。就像当年小日本宣称他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其实是为了“大东亚共荣”,为了“把亚洲国家从殖民主义解救出来”这样的论调。被苏格拉底绕了四次之后,玻勒马霍斯彻底晕了,倒向了苏格拉底这边,反对“正义就是助友害敌”这个提法。以上读到第15页。
第三段对话主要是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这段对话讨论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正义是否是“强者的利益”,另一个是“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哪个更加快乐?”。色拉叙马霍斯在对于苏格拉底的装B作出了批评之后,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所谓“强权即是公理”这样的提法。苏格拉底先对这个观点的确切含义进行界定。接着苏格拉底找到这种提法中隐含的悖论,统治者有可能制定出对自己利益有损的法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就不能说是“强者的利益”,相反,却有可能成为“强者的损害”了。
但是色拉叙马霍斯马上就对这个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所谓的“统治者”是指那种最符合“统治者”标准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理想的,没有错误的“统治者”。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就好比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圆”总不是最理想的“圆”,最符合“圆”的标准的“圆”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对“圆”的理性思考中。苏格拉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这个理论的辩驳。“任何技艺都不是为它本身的,而只是为它的对象服务的。”从医生和舵手的例子,同理可以推出,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这样一来,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就被倒了过来,正义变成了“弱者的利益”,而不是“强者的利益”了。
在接下来的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大谈了一通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更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如鱼得水,“所以说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在这一段当中,色拉叙马霍斯的主要观点其实就是庄子曾经说过的:“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胠箧》)不正义的人掠夺人们的钱财、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给别人带来恐惧。所以,正义不如不正义来得更加快乐。
苏格拉底的任务就成为了驳斥色拉叙马霍斯“不正义比正义有益”的观点了。
他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论证。首先,每一种技艺都有它特殊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并不能对自身产生利益,所以需要使一个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服务他人和社会,要么要给统治者名利,要么要给统治者惩罚,也就是说或者给糖、或者给鞭子,才会有人愿意辛苦操劳的去管理城邦。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如果贤人不出山的话,有可能会被暴君统治。第二步,就是讨论“极端的不正义是否比极端的正义有利”这个观点了。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的人很单纯,往往受到欺骗;不正义的人很精明,总是能够得利。可是天真的好好先生不会压制正义,却只会抵制不正义;相反,精明的不正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会既压制正义者,也和不正义的人勾心斗角。然后苏格拉底偷换了一下概念,用类比的方法,先举了音乐家和医生的例子,认为技艺好的人总是扬善抑恶,技艺差的人却总是嫉妒强者,欺负弱者。由此证明,正义也是如此,正义者总是又聪明又好,而不正义者却是又笨又坏。这里其实有
个问题,就是用专业知识来说,音乐也好,医术也好,当然可以有个技艺的比较,可是政治的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苏格拉底惯用的是类比的方式,并且用这个方式让对手的观点不攻自破。第三步,苏格拉底要论证“不正义比正义强有力”的观点也是错的。这种事情似乎比比皆是了,野蛮国家往往能够更加高效,更加不讲信义,也更容易在征服战争中取得胜利。金国利用野蛮的力量征服了礼仪之邦宋国,金国吸收宋国的文明,等到金国的贵族也能够写出艺术造诣很高的诗词时,他们又被更加野蛮的蒙古灭亡。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也正在于此。苏格拉底的驳论是这样的:即使是不正义的人群内部,也需要有正义,否则就不能实现他们不正义的目的。这种观点在《庄子》当中也有体现:“跖之徒问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庄子·胠箧》)就是在说盗亦有道的观点了。所以即使是不正义的人,“也还有点正义”。因为“绝对不正义的真正坏人,也就绝对做不出任何事情来。”
等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苏格拉底要彻底推翻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不正义者比正义者生活得更好,更快乐。”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独特的功能,独特的德性;功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德性,功能不能得到发挥,是因为它的缺陷。耳朵和眼睛是这样的,人的心灵就更是这样的了。人的生命的特殊之处在于能够发挥心灵的功能。而正义恰恰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所以正义的人快乐、幸福,而快乐、幸福又是人最大的利益,总结到最后,“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
在第一卷的最后一页,苏格拉底总结说,正义到底是什么,还是没有搞清楚。以上读到43页,读完第一卷。
第二卷
第二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接过色拉叙马霍斯的话题,论述种种不正义比正义更加优越的现象;第二个部分是苏格拉底和他们试图从源头来构建一个城邦,主要谈了教育问题。
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德曼托斯并非真正认为不正义比正义更好,但是他们始终心存疑惑,为什么在现世社会中,正义的人寸步难行,不正义的人却荣华富贵。
对于这个疑惑,他们的表述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格劳孔的观点,他认为“善”有三种,第一种是本身是好的,不去考虑结果;第二种是过程和结果都是好的,第三种则是过程不好,但是结果是好的。
这就好比说我们看书,第一种就是看那种看的时候挺高兴的,看过也就过了的那种小说吧;第二种好比是经典名著,既有艺术高度,又能够实实在在引发人的思考,提升人的智慧的那种书;第三种书可能就是属于洗衣机说明书这样的东西吧,你不能从阅读中找到任何快乐,可是它却是有用的。苏格拉底认为的正义是第二种,不但过程好,结果也好。可是一般人却把正义归为第三种,他们图正义带来的名利,可是讨厌正义本身。
格劳孔从三个方面说明一般人对于正义的否定态度。首先是从正义的本质和起源来看。格劳孔的观点是人性有天生的利己性,因为“人人为恶”会导致社会无法存在下去。所以人们形成社会契约,把“守法践约”成为正义。所以从正义的起源和本质来看,并不是所有人天生有正义的根基,倒是因为一种生存策略,才出现了法律和正义。这种观点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扩展。其次是“正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果人的行为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人都会选择去作恶而不会去行善,这一点的理论基础和上一点一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最后一个观点是“不正义的人日子要比正义的人的日子好过多了”。不正义的人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正义的人,鞠
躬殉道,死而后已,大多最后不得好死。这段话看起来很像北岛那句著名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格劳孔的观点最后归结为一句话,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滋润多了。
到了第二个步骤,格劳孔的弟弟阿德曼托斯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认为,人们赞颂正义,并不是因为正义本身好,而是因为正义带来的名和利;人们谴责不正义者,却用一些因果报应之类的虚妄的东西。正义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不正义的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果他们想要摆脱神所给的报应,也只需要花点钱,贿赂一下诸神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几乎所有人都会倒向不正义的那一边,除了少数无力为恶的人,他们反对恶,是因为他们只能承担恶,不能施与恶。所以阿德曼托斯请苏格拉底要澄清正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自身就存在的优点和德性。否则世人就会更加认可不正义这种更加实际的生活策略了。以上读到56页。
在第二部分中,苏格拉底将视野放大,他认为要想弄明白人的正义到底是什么,不妨先弄明白城邦的正义到底是什么,由大见小。一个城邦的出现和发展,需要不同社会角色的人共同努力,需要社会分工。需要农夫、瓦匠、纺织工人、鞋匠、商人、猎人、艺术家、诗人等等等等。城邦的扩大,带来资源需求的扩大,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样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战争的出现需要有城邦的保卫者,城邦保卫者的品格尤为重要,需要“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而且还要热爱智慧。要想使城邦保卫者有这样的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进行有益于这些品性养成的教育。
转入到论述应该如何展开教育这个话题了。古希腊的教育分为两个大的部分,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这里所说的音乐,其实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教育的意思,有点像现在的德育课。从苏格拉底的标准来看,现今的这些德育素材,也就是那些用来教育年轻人的史诗大都不合格。苏格拉底主张对这些史诗进行审查。原来进行舆论控制这套东西,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萌芽,看来人类在几千年当中,也没有进步到什么地方嘛。不过话说回来,苏格拉底本身就是反对民主制的典型。他的这本《理想国》翻译成英文是《THE REPUBULIC》,是强调一种共和政体。难怪要进行舆论控制了。苏格拉底主张要谴责那些把伟大的神说得丑恶不堪的史诗,禁止诗人宣称痛苦是由神造成的;而且神已经是尽善尽美的了,不应该将神描写成为能够变化多端,用荒唐的谎言来渎神。最后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大家认可了两个关于史诗的标准,一是禁止宣扬神的秽迹,二是禁止将神说成是变化不定的幻像。总之,神代表正义,任何亵渎神的文字都不应该成为对城邦守护者的教育素材。
苏格拉底关于城邦正义更加恢宏的图景还没有完全展开,这些要留到后面的几卷了。以上读到81页,读完第二卷。
第三卷
第三卷最主要是关于城邦守卫者的教育问题。首先,承接第二卷的观点,继续对史诗中不适合作为教材的部分进行指摘。
不应该渲染对地狱的恐惧,因为这样会使战士们的勇气动摇;不应该渲染英雄的悲哀,因为使战士们懦弱;应该使教育素材中英雄们有节制的美德。自我克制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这样说的:“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服从统治者;对于统治者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上快乐的欲望。”所以史诗之中,关于纵欲的描写都应该被删除。苏格拉底对于欲望的说法,最主要是指酒、色、财这三者。
接下来,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讲故事(教育)的风格问题。应该教导人们尽可能地
少去模仿他人,尽量使用叙述语言来进行教育。在这里苏格拉底存在着很严重的歧视女性和歧视奴隶的思想,他认为女性“与丈夫争吵,不敬鬼神,得意忘形;一旦遭遇不幸,便悲伤憔悴,终日哭泣。”至于奴隶,他也表示了极度的蔑视。所以苏格拉底眼中的文体有两种,一种是叙述,一种是模仿,一种适合君子,一种适合小人。尽管后者在普通民众之中很有市场,但是它与一个理想城邦的建立不相一致,要极力剔除出去。读《理想国》到这里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后世集权主义的思想大都可以从柏拉图的这部名著中找到根源。也许红色高棉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讨论完了故事的风格问题,苏格拉底讨论诗歌和曲调的形式问题。没有看过这本书,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探讨。其实不是,其实只是在寻找那种艺术形式更有利于现实政治。曲调不能过于悲哀,也不能过于萎靡,所以好的曲调不外乎就是多利亚调或者佛里其亚调——两者一刚一柔,相得益彰。乐器也应该只留下七弦琴和短笛。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要“净化”这个城邦。看到净化这个词,真有一些毛骨悚然的感觉。苏格拉底的做法很有一些始皇帝的遗风啊。节奏也只能留下“好的节奏”或者被认为是“好的节奏”。“哪个艺人不肯服从,就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只有进过“清洗”产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经过这样的教育,人们才会有节制的美德。
后面苏格拉底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关于爱。苏格拉底接着节制这个话题说下去,认为所谓的正确的爱指的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超出节制的越轨行为,就是无节制的爱,是低级趣味,这不禁让人想起“柏拉图”式的恋爱。当然我还很邪恶的想起饭岛爱也曾经以此为名出过一部电影。
在心灵的教育方面,苏格拉底讲了很多,终于说完了,在身体的锻炼方面,苏格拉底的观点倒是十分简洁:“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 人不应该守着病躯苟延残喘,“对于体质不合一般标准的病人,不值得去医治他,因为这种人对自己对国家都没有什么用处。” 这就是苏格拉底对于健康的看法,这也是苏格拉底对于优生学的看法,十分残忍,很有纳粹的风格。
“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好人从小就不能接触到社会的黑暗,所以年轻的好人容易上当受骗,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只有年纪大的好人,才会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来区分正义和邪恶,所以说“一个好的法官一定不是年轻人”。可是即使是柏拉图也承认,世界上“坏人比好人多得多”。假如城邦真如苏格拉底那样用“善”来教育,为什么坏人在世界上还是比好人多得多呢?柏拉图的想法,真的只是一种理想国啊。
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也还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和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只有两者的和谐平衡,才能够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城邦的守卫者需要有首脑人物,也就是城邦的统治者。所谓城邦的统治者必须始终关心国家利益,任何时候都决不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也就是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还要反复考验,只有最终通过考察的人,才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当然统治者也需要有他的助手。这里苏格拉底谈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出身理论。统治者身上有黄金,辅助者(军人)身上有白银,农民和其他技工身上加的是铁铜。而其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有时又不免银父生金子。要把每一种人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这就是标准的社会等级理论了,在现代看来,是极其荒谬的。可是柏拉图在书里也说了“这些人是永远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不过我看他们的下一代会相信的,后代的后代的子子孙孙迟早总会相信的。”颇有末日预示的意味。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寸步难行,不过这种观念在现在也还在发挥着他固执的力量。
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谈到的是对统治者的要求——不能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他们要是在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能再搞政治做护卫者了。”他们会和人民反目为仇,最后同归于尽。以上读到131页,读完第三卷。
第四卷
在第三卷中,苏格拉底对城邦护卫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进入第四卷,阿德曼托斯质疑这样会使他们成为完全没有任何幸福的人,因为没有丝毫的个人利益。苏格拉底搁置这样的疑问,他认为先要确定一个幸福国家的模型,而不仅仅是一个少数人幸福的国家模型,个体的利益不能代表整体的幸福。苏格拉底接着探讨对护卫者产生不好的影响的第二个因素——“贫和富”。过多或者过少的财富都会损害护卫者的品质,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样,过于富足的国家往往难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像当年贫穷的蒙古人征服赋予的波斯那样。——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并不认为其它的“国家”是真正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内耗严重,没有统一意志。所以在苏格拉底看来国家的规模不宜太大,因为规模大了以后,意志难以统一。(第137页的倒数第七和第八行都出现了错别字)要实现这个目标,要坚定地贯彻各适其职的原则而不能实行世袭制。
在整个理想城邦的缔造中,教育和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教育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平演变”,要防微杜渐。苏格拉底重视教化的力量,而不应该形成逐一的法律条文。因为法律总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苏格拉底还嘲笑了一番孜孜不倦地试图以法治国的人,当然,苏格拉底认为关于祭祀之类的事情还是需要发挥律令的作用的。以上读到143页。
苏格拉底的“善”的城邦建立起来了,它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因此它也是正义的。城邦的智慧掌握在少数统治者之中,而其他具体知识不能称之为智慧。城邦的勇敢,在苏格拉底的理解,是一种保持,就是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即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害怕——的信念。也就是有所畏惧,有所不惧。勇敢往往掌握在城邦的战士之中。城邦的节制,表现在城邦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沦为自己的奴隶。(在151页的第二段,柏拉图又再次祭出不平等的思想以及对妇女的歧视)城邦的节制当然也存在于城邦的统治者之中。
绕了一大圈,卖了许多关子,苏格拉底终于谈到正义了——苏格拉底对于正义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在国家内做他自己份内的事。” 原来曾经说过,苏格拉底建立起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的目的是为了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发现个人的正义。那么个人的灵魂是否有城邦中的智慧、勇敢和节制呢? 城邦由个人组成,城邦的品质来自于个人的品质。所以苏格拉底展开详细的关于公民个人品质的论述。苏格拉底认为个人灵魂中存在着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同一事物以自己的同一部分在同一事情上不能同时有相反的行动。”。苏格拉底这一段很像宋明理学当中的关于“天理人欲”“饮食者,天理也;求美味,人欲也。”之类的论述。
正是因为这些品质能够按照一定的职能各司其职,所以,才有了正义。苏格拉底的所谓正义,不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论证,都是要让城邦或者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安守本分,惟其如此,方有正义。关于正义的研究暂时告一段落。以上读到173页。
在第四卷的最后部分,苏格拉底讨论不正义。正义可以被认为是心灵的健康状态,而不正义就相反,是心灵的不健康状态。
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所认为的健康是“合自然的”,而不健康是“自然的”。
也就是苏格拉底强调的需要进行后天教化,使人趋向于客观存在的“至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真是开创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在正义和不正义的界定清晰之后,关于原来讨论的正义者更能获利还是不正义者更能获利的讨论就显得十分可笑了,因为财富和权力不能代替身体本质的败坏。苏格拉底在对正义和不正义进行了四卷的讨论之后,将话题引向了不同的政体的讨论。这些主要要在第五卷之后展开了。以上读到176页,读完第四卷
第五卷
原本以为第五卷就可以开始苏格拉底五种不同政体的讨论,没有想到,谈话的一开始,话题就被带回到第四卷424篇中的一个关于教育,尤其是“朋友之间一切共有”是否可以应用到妇女儿童身上。妇女是不是可以在城邦中承担和男人一样的责任? 苏格拉底先从教育讲起,如果要求妇女也向男人一样的工作,那么妇女也应该接受像男人一样的训练,比如在健身房中赤身裸体地锻炼,当然这似乎在当时很难被接受。男人和女人在天然上有很大的差别,可是却要求他们有共同的职业,似乎这也是不可取的。但是苏格拉底纠正了这个误区,苏格拉底认为所谓很大的差别,其实只是生理上的一些不同,并不影响妇女和男性一样从事各种职业,她们适合从事哪种职业,最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禀赋不同。当然在这里,苏格拉底也仍然坚持她一贯的观点——妇女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弱于男子的。
接着苏格拉底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惊世骇俗的观点: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也是,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共产共妻”之类的东西,对于这个观点,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要进行辩论。苏格拉底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而且这个过程还应该是利用一些规则(阴谋)来进行。这和纳粹的思想是何其相似啊。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再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苏格拉底的思想看起来是何其怪异啊。如果妻子子女都可以共同拥有的话,社会会更加一致,而不存在私有观念,从而增益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这样一个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历,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苏格拉底主张妇女甚至儿童都应该参加战斗,在战争中惩罚逃兵,抛弃那些被俘虏的同袍,战争中军功多的人可以与更多的异性交配——似乎这和太平天国的婚姻制度有点相似。(207页E部分的分段印刷出现问题)苏格拉底主张希腊各城邦应该和睦相处,因为他们之间的冲突不是“战争”而是“内讧”,“内讧”不应该对其他城邦烧杀抢掠,而最多只能取走对方一年的庄稼以示将来还可以言归于好,这有点像当年郑武公对周朝王室所做的那样。以上读到211页。
这时格劳孔不耐烦了,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想国如何如何好,问题是怎样实现这个理想国。苏格拉底认为“真理总是做到的比说到的要少。”这与柏拉图一贯的“理念论”是一只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使之符合正义,而不要奢望与正义的理念别无二致。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现有的城邦变成理想的城邦呢?——苏格拉底终于抛出了它著名的“哲人王”理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 苏格拉底是这样证明他的这个著名观点的。一个人爱好一件东西,是爱他的全部而不是部分,哲学家爱好的是智慧的全部而非部分。当然,是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关注的是事物的理性本质,而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拥有的是知识而不是意见。所以他们最适合当统治者。在第五卷的最
后一个部分中,柏拉图详细阐释了真理和意见的区别。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表面现象的“有”和实质意义上的“有”。它们分别对应着“无知”、“意见”和“知识”。对这三者的爱好,将人分为愚蠢的人、普通的人和哲学家。这个部分可以看做是柏拉图对他的“理念论”的再次贩卖。
以上读到227页,读完第五卷。
第六卷
承接第五卷,苏格拉底继续讨论哲学家的思想品质。哲学家应该“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里面把温文尔雅印成了温文而雅)阿德曼托斯在这时向苏格拉底又提出了现实与理性相悖的困惑——学哲学入迷的人最后不是成为了怪人,就是成为了对城邦无用的人。对于这种现象,就连苏格拉底也承认确实存在。对此苏格拉底用了一个譬喻来说明:将国家比作是一艘船,作为统治者的船长应该是精通航海术的人,可是他们却往往被窃据高位的篡权水手称为怪人或者无用的人。这段话有点像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他的特立独行,往往会被视为异端。哲学家不会汲汲于名利,他之所以能处于高位,应该是有城邦公民去求贤,而不应该是他本人去邀名求利。真正的哲学家不满足于现象和意见,终生追求本质和真理,可是哲学家也非常容易堕落。哲学家天赋败坏的原因不是别的,恰恰就是因为那些勇敢、节制、美观、富裕、身体强壮、家世等等这些看上去耀眼的因素。这里的原因套用一句中国的古话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部环境的喧扰,当权阶层的野心,国家机器的强制——会使一个人成为“社会”需要他成为的人,而不是他应该成为的人。在这里,苏格拉底还顺便为“智者”这个职业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辩论,认为他们并没有把青年教坏那么大的能耐。当然苏格拉底认为“智者”也还是距离真理很遥远。他们并没有城邦所宣称的那么大的破坏力,但是他们却不能区分“必然的”和“善的”之间的差别。这些人不了解事物的实质,不了解“真实存在的只有美本身而不是众多美的事物。”“有的只是任何事物本身而不是许多个别特殊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核心观点就是认为“共相”是真实的,“殊相”是虚幻的。要获得这些真理性的知识,必须经过“奴隶般的艰苦磨炼”,太多内因、外因会导致具有哲学家天赋的青年人背离初衷。于是哲学被小人利用,不产生“真知”,只产生“诡辩”。真正的哲学家少之又少,需要机缘巧合,一般来说,在浊世之中,他们只能独善其身,难以兼济天下。以上读到248页。
苏格拉底下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受哲学家主宰的城邦怎样可以不腐败?” 苏格拉底认为终生研习哲学有益于现世甚至来生的幸福,苏格拉底对大众表示了适度的悲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的话成为现世,他们看到过的是一种认为的、生硬的堆砌词语的哲学。”他们经常听到意见,但是很少接触真理,但是苏格拉底对“哲人王”“理想国”的出现却表达了强烈的信心。群众最终也会接受这些的。哲学家治理城邦的程序是先将城邦和人“擦干净”,然后“制定政治制度草图”,进而建立起美好的城邦。这种哲学家也许很难避免腐败,但是总会有成功的。所以说:“我们的计划如能实现,那是最善的;实现虽然有困难,但不是不可能的。”
苏格拉底的下一个讨论议题是:城邦的救星——哲学家,是如何通过学习和训练产生? 哲学家所要接受的教育,在要求上要高于城邦护卫者的水准,不仅仅只停留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更要上升到善的理念。当然在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有些人认为善是快乐,有些人认为善是知识,关于善的定义,都显得十分混乱。所以要对哲学家进行教育和训练,一定要厘清善的定义。
苏格拉底卖了个关子,他先不说“善”是什么,他先说“善的儿子”是什么。
苏格拉底举了视觉的譬喻来说明。他认为人的视觉是人的能力,外在事物有能被看见的本性,在人的能力和外在事物的本性之间,还有一个媒介,也就是太阳的光。太阳还不仅仅充当了媒介的作用,正是太阳赋予了人的视觉能力(这里多少有些神学的观点),也正是太阳赋予了外在事物可以被视觉看见的本性。在这一层譬喻中,太阳好比善,人的理智好比视力,而外在事物则存在着可以被理性了解的本性。这个观点十分像朱熹的“月映万川”的理论。善的理念赋予人理智,人利用理智认识外在事物。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在深刻程度上远远超过真理和知识。苏格拉底将人的整个理性认识分为四个层面,最低级的层面是想象,相对于我们平时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结论;往上面的一层叫做信念,相当于从结论中形成的推理;再往上一层叫做理智,相当于自然学科的原理性知识;最顶上的一层,也就是最终极的理性认识,苏格拉底称之为“理性”。在这个部分,其实我们可以用被列宁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来参证。哲学,相当于最顶层的理性,研究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的原理称之为理智;具体科学的推论称之为信念;至于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认识,那就是想象了。苏格拉底就这样构建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理想国”。以上读到271页,读完第六卷。
第七卷
在第七卷的第一部分中,苏格拉底作了一个著名的“洞穴”实验。让一个人从小困在洞穴中,不能动弹,只能面壁而坐,一旦外界的光照过一些实物,将影子投入洞壁时,洞穴里的人只能见到影子,并且认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后面这一段的意思和《老子》第二章当中的那一段的意思有些类似,可以参照来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以上读到281页。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术正需要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城邦统治者要好好学习算术。
学习算术的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以及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而且学习算术能够提高学习其他科目的能力。第二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平面几何学,论证的方
式也和算术一样。第三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立体几何学。第四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天文学,但是如果只研究具体的学科知识的话,天文学并不会因为这门学科经常需要仰视而就高贵,就能够使灵魂上升。(294页最后一行的“眼睛”被印成了“睛眼”)相反,它的高贵也只能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性把握。第五门应该学习的学问是和音学。当然这些学问都是一些“序言”,最后引出的正文是辩证法。
辩证法的原意和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意思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每次看到中学教材中说辩证法就是联系地、发展地以及矛盾地看问题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笑,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那位伟大的农民把哲学变成了一种怎样的东西啊? 苏格拉底作为的辩证法是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开人的灵魂桎梏,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下的过程。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论证每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在柏拉图的体系中,辩证法是知识的顶端。那么又什么人去研习辩证法呢?或者说这类人的选择有什么标准呢? 这类人应该热爱学习、强于记忆,应该完整地爱智慧而不是只爱智慧的一部分,应该只关注真实而厌恶各种形式的虚假。
对于那些基础知识(前面列出的五类知识),应该乘这些人年轻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而且应该是让他们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迫地学习。在对候选人优中选优的淘汰中,逐渐使他们当中的精英接触辩证法。当然在学习辩证法当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在学习辩证法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困难,甚至对世界产生迷茫,进而颠覆他们原来正义的,善的信念,结果倒向了世俗习惯风尚的蛊惑。所以学习辩证法也不能太早,要到心智比较成熟的时候才适合学,否则会走火入魔。这个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经过五年辩证法的学习,再经过十五年左右的实际生活经验磨炼,直到五十岁左右,才有完美的城邦统治者。之后城邦统治者过着一面研究哲学,追求真理;一面还要处理繁冗政治事务的生活,直到找到他的合格继承者。最后苏格拉底认为男人或者女人应该都有能力成为合格的统治者。至此,苏格拉底对于这个完美的城邦(理想国)以及这个与这个完美的城邦对应的人(哲学王),就都论证清楚了,这段讨论告一段落。以上读到311页,读完第七卷。
第八卷
进入第八卷,苏格拉底拾起了之前被岔开的话题。国家政制问题。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国家政制一共有五类,贵族政制(理想国)、荣誉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寡头政制、民主政制以及僭主政制。政治制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动是因为领导阶层的不统一造成的。为什么政治制度会一步步向下运动?苏格拉底用一种神秘几何数的关系来解释历史周期。神秘几何数会影响优生学。而统治者的继任者素质如果越来越低,城邦也会随着走下坡路。贵族政制的统治者由于内部素质的降低,出现不统一、不和谐,导致好大喜功、爱好战争的人占据统治者地位,贵族政制就向荣誉政制转变。爱好荣誉,在自制力越来越弱的城邦风气中,很容易就会接着转变为爱好财富,这样,这个城邦的政治体制就由荣誉政制进一步转向寡头政治了。寡头政制的特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城邦统治者的选举,有着一个财产最低准入机制。换句话说,只有拥有一定的财产,才有可能成为统治者。在这样的城邦中,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产生了城市无产者,于是出现了乞丐、小偷、盗贼等等人。在这样的城邦中,人们最显著的两个特征,一是崇拜金钱,二是节俭吝啬。以上读到328页。
贪得无厌地追求最大可能的财富,就会使寡头政制进一步滑向民主政制。(千万不要认为民主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褒义词)在贪欲的驱动下,统治者变得越来越无耻而怯懦,而贫民最终只有走向一条唯一的出路——暴力革命。暴力革命后,在建立起来的
民主政制中,每个公民被赋予充分的自由,从而导致每个人各行其是。这种体制表面看起来不错,可是,“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向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我们现在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也存在着这类无耻政客吗? 苏格拉底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建立在“人是不平等的”这一基石上,所以民主体制在他的理论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寡头制政体下的统治者过于节俭吝啬,导致他们的继任者矫枉过当,倒向彻底的纵欲。这些人的心灵空无所有,没有理想,没有学问,没有事业心,“他自以为他的生活方式是快乐的,自由的,幸福的,并且要把它坚持到底。”
以上读到339页。
最后一种需要讨论的政制是僭主政制。“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到了最后,“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极端的自由,很快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极端的奴役。在这里,柏拉图的睿智展现无遗。穷人中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产生了自己的领袖人物,这些领袖人物,慢慢发展成为僭主,走向独裁。读到僭主这一段,每每我想起的就是《动物农场》中的拿破仑。僭主通过挑起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且不断扫除异己,清除身边的“老战友”,就像当年斯大林对待他的老战友那样。这时候的人民会发现当初他们本希望争取更多的自由,结果“却不意落入了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了。” 我似乎觉得从347页到351页之间,写得是对历史的预见,因为两千多年前,柏拉图的这些分析,在之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断被重演,直至今日。“读史早知今日事”,看着柏拉图的“理想国”、“黄金时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沦落,走向腐朽,只能妄生兴亡之叹。追古思今,情又何以堪? 以上读到351页,读完第八卷。
第九卷
第九卷讨论僭主的产生以及相关问题。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必要的快乐和欲望。这些欲望,在睡眠时(理性失去作用时),它们就得到强化。可怕的强烈的非法的欲望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心中,甚至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心中都有。它往往是在睡梦中显现出来的。民主人物一般都还知道节制自己心中的欲望,但是他们的下一代则彻底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从而沦为僭主——铺张浪费、纵情酒色、放荡不羁。他们挥霍自己以及父母的财产,虐待亲人,进而杀人越货,亵渎神灵。当这些人在城邦中还只占少数的时候,他们还只是“窃钩者”;一旦他们成了城邦的多数,他们就成为“窃国者”。这些僭主会象虐待父母一样虐待自己的祖国,他们媚上欺下,永远体会不到自由和真正友谊的滋味。由此来看,这个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经过讨论,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是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是更幸福的。”又因为“城邦和个人性格之间都是相似的。”所以,哲学王最幸福,僭主最不幸,——他们终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以上读到366页。
苏格拉底接下来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证明“僭主最不幸福,哲人王最幸福”这一理论。城邦分为三个等级,人的心灵也分为三个部分,“爱智”(或“爱学”)、“爱胜”(或“爱敬”)以及“爱利”(或“爱钱”)。相应的人分为三类:哲学家(爱智者)、爱胜者以及爱利者。这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因为接触事物本质的快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而且哲学家的手中掌握着判断、推理这些工具,这更有利于他们体验到真是的快乐。以这种方式,苏格拉底再次证明了,哲学家最快乐,爱胜者次之,爱利者离真正的快乐最远。以上读到371页。
苏格拉底用的第三种证明方法是从反面来证明的。快乐的反面是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脱离了痛苦就是真正的快乐,没有了快乐就是真正的痛苦。” 苏格拉底认为这样的看法没有接触到快乐的本质。在苏格拉底的理念论体系中,一个事物之所以是实在的,真实的,就在于此事物摆脱了相对性,成为独立存在的客体。这在佛教思想中也可以看得到,佛教讲“苦集灭道”。之所以这个大千世界充满痛苦,就是因为“集”,就是因为存在相对性,唯有涅槃,才能摆脱轮回,摆脱相对性,成为真实的存在。纯粹的快乐就是脱离了痛苦或者是脱离了相对性的。“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快乐、痛苦及这两者之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 只有心灵以及关于心灵的知识,才有可能接触到永恒的真实和实质。欲望勾起的所谓快乐,不过只是幻影而已。所以王者的幸福远远超过了僭主的幸福,或者说,僭主毫无幸福可言,唯有一些幻影性质的假快乐。苏格拉底还有点无聊地(在如今这个时代看来)计算出了王者和僭主在真垮了方面的差距。3的平方的立方倍,也就是3的六次方,即729倍。这个数字在当时据说很神秘,据说是每年天数(364.5)的两倍。以上读到380页。
终于,讨论回到了原来的发端——“不正义对于一个行为完全不正义却有正义之名的人是有利的。” 人是一个不同性格混合在一起的生命体,关键要使各个部分和谐相处,从而达到正义。而一旦人性(或者神性)受制于天性中的兽性,那就是沦落和不幸。
从苏格拉底的这个理论出发,奴隶天生应该受到“能够自制的统治者”的管理,因为这样对他们更好,这个理论怎么看着有点像澳大利亚那被偷走的一代。
所以一开始的管理,一开始的不自由,是为了将来的自由,就像中山先生的宪政之前还要有很长一段的训政时期一样,可是这种思想却在历史上经常被独裁者利用。独裁者拿走公民的权力,冠之以公民还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权力的谎言。(384页第三段城邦印成了“诚邦”)所以不正义者如果做了坏事没有被出发,对他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坏事——会让他变得更坏,离正义越远,离幸福越远。所以一个理智的人会处理好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会正确对待金钱,会正确对待荣誉,这种人不会再现在那些僭主横行的城邦,他们只会出现在“理想国”之中,不管这个理想国是现在能实现还是将来才能实现,甚或是永远不能实现。以上读到386页,以上读完第九卷。
第十卷
在这一卷的开头,苏格拉底将话题转向了对诗人(例如荷马)的批判。诗人崇尚模仿,但是他们模仿的却并非事物的本质(理念),他们模仿的是理念外化的具体事物,所以,他们距离真理隔了两层。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诗人却因为他们的模仿似乎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这些诗人只是似乎懂得而不是真正懂得。他们不能象医生那样真正治愈病人,不能象立法者那样治理好国家,不能象将军那样指导战争取得胜利,也不能象智者那样给人关于真理的教育。以上读到397页
对于一个事物来说,真正的知识掌握在它的使用者手中,制造者则是遵从使用者的教导来获得正确的信念,至于模仿者(诗人、画家),他们不可能获得知识或者正确的意见。所以模仿只是一种游戏,是不能当真的。模仿只能得到“大概”,这是远离理性的要求的。人的心灵内部充满冲突,理性要求人克制,情绪则将人拖到另一个方向。模仿大多针对的是情绪,而很少涉及理性。所以苏格拉底主张将模仿者,包括诗人、画家,驱逐出城邦。因为他们会蛊惑城邦统治者,软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情绪化,从而远离理性。既然诗的特点如此,所以必须将诗驱逐出城邦。在这里,苏格拉底还谈到了诗和哲学的冲突。诗不能证明自己的真和善,我们必须抵制诗歌。以上读到409页。
最后一个苏格拉底要论证的话题是“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是什么。苏格拉底抛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观点:“灵魂是不朽不灭的。”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有神论观点。苏格拉底的论证认为,事物之所以会被毁灭,是因为事物内部的恶,而绝不可能是事物外部其他因素的力量。“不正义、无节制、懦弱、无知”这些因素都会使心灵变恶,但是它们不能毁灭心灵。一事物是不会被他事物的恶所灭亡的。心灵或者灵魂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无论特有的恶还是外来的恶,都不能毁灭它,所以,灵魂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就必定是不朽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灵魂的本质就在于爱知,正义本身就是最得益于灵魂自身的。所以得出的结论是正义者终将获得正义的报酬,不正义者终将得到不正义的惩罚,套句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到了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苏格拉底讲了一个类似《神曲》的故事,其实这种因果报应的故事,在中国的公案小说当中,也经常出现。无非就是生时造的孽,死后就会有报应。美德任人自取,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有怎样的来世。没有想到的是,这么恢弘大气的一本书,最后难免沦为因果报应的说教。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国》也只是一部两千多年前的书,对神的敬畏,对神秘力量的恐惧,自然难以避免,所以我们也只能取其精华,取其糟粕了。以上读到426页,读完《理想国》。
读后
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整个过程中,都已经很详细地记载了,就不罗嗦了。总的来看,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里面有很多不现实的主张,比如共产共妻之类的;里面也有很多容易被独裁者利用的东西,比如思想钳制等等。当然这本书也有很多伟大之处。比如里面的理念论,直到今日,仍然是哲学中的一大流派;又比如说,关于辩证法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现在也是命题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柏拉图至少是一个有伟大理想抱负的人,从这一点来说,他值得钦佩。顺便也说说自己的读书吧,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逐字逐句读经典了,读了以后,常常很快就会忘记,写写读书笔记,以后翻一翻,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我用了10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下一个目标是《明夷待访录》,争取每一年都能读几部经典。
第五篇: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
理想国读书心得1
《理想国》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学习音乐,艺术,文学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心灵更和善美好。“人的全面发展最本质的涵义是指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自由的发展。与科学精神相比,人文精神更能体现和反映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更利于人的发展,学生也应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艺术的陶冶从而使心灵更充实美好。
《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图认为,一定要给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因为“同样的禀赋应该给以同样职务”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中也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柏拉图将人出生到死亡的每个阶段应学习的内容都做了规划。他认为,先用五年的时间学习辩证法和体操训练,然后用十五年的时间到“地洞”里接受考验,积累经验,到五十岁以上,那些通过了的优秀的人还要接受最后的考验,要求他们讲灵魂的目光转移向上方,注视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这时候他们会看见善的本身,用它作原型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剩下的岁月里他们用大部分时间来研究哲学,走上统治者的岗位。可见,人的一生是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磨练自己,不断接受考验最终才会看到善,走向顶峰。柏拉图的终身教育论让教育不仅仅局限与学校教育时间,在人一生中的所有时间都应该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这种观点现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主任达夫把终身教育理论概括为20条,使终身教育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1994年,罗马召开的首届全球终身学习大会上,欧洲终身学习促进委员会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让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也更受重视。终身教育的思想,让我们有能力自身发展,学会认知、学会生存。 另外,我认为《理想国》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图认为,为了使城邦一直强大,就要控制他们下一代的出生,他认为,最好的男人必须和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最好结合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他们的统治者首先要设计出抽签的方法从而使优秀的男人和优秀的女人结合,他们为了保持治理者品种的纯洁,对于优秀的者的孩子带到托儿所进行抚养,竭力不让母亲认清自己的孩子,而对一般或其他人生下来有先天缺陷的孩子,他们将秘密加以处理,有关情况谁都不清楚。首先我对这种夫妻的结合方式不认同,这种结合方式对于人们并不公平,其次对于小孩的处理方式太过残忍,生命本就是可贵的,一生下来就要被处理掉,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而且这样太过重视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作用。还有,不让亲生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都缺乏亲情和母爱,一个缺少爱的国家是很可怕的,而且这也违背了人的本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很多闪光的智慧和思想,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理想的国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东西无法实现,但是柏拉图同样认为这是有价值的。就好比美丽画中的风景人物并不真实存在,但我们不能说这幅画的作家很糟糕,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在现实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样好就否定这些理论。理想国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我们尽可能实现。
在《理想国》的最后,柏拉图给大家的忠言:“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神和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我们死后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让我们在灵魂上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姿势吧,随时不忘心中的理想国,不忘我们肩上这份神圣的使命,倾听柏拉图的思想,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国家。越来越清晰的世界,我们还需要一直追寻!
理想国读书心得2
1.喜怒哀乐,幸福感和痛苦感,根源都是由心而生,不管年少年老,男性女性。
2.“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最不容易被任何外界的影响所干扰或改变”,是的,抵御世事的各种诱惑,关键在于自身坚强的心灵。
3.“必须从词汇中剔除那些可怕的凄惨的名字”,是的,善言是引导人们向善,开启善的心灵,恶语则非但难以除恶,反而会开启人们心灵中恶的那扇门。
4.自我克制,自我调节,自我向善,自我除恶,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这才是一颗自然、生态、健康的心灵。
5.各就各位,恪尽职守,既是秩序,又是美德。
6.“凡是带欺骗性的东西,总是起一种魔术般的迷惑作用”,是啊,欺骗性是自古有之,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因为总是有人会上当受骗。防欺骗、抵诱惑,关键在于自身。
柏拉图构建了自己的理想国家模式,并宣称理想的国家应该是有着学家莱领导的,在这一章节中他具体的论述了理想国家的模式,从寻求正义出发,来阐述了幸福国家的模型。
首先,谈到了生产者应自觉的、全心全意为国家生产粮食服务;其次谈到了商人的贸易;最后阐述了战士应当勇敢的保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谈到了每个人应该掌握好自己行业的技能。归根到底,各个行业的人都应当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从而使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感到幸福,运用各个行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明:国家大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为了国家和政治的建构,我们应该服从于国家的需要。
这一章节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学意义,马克思的国家观也颇近似于柏拉图,但时代不同,这种国家观产生于城邦之间分散的时代,而今我们的国家过于膨大、强盛,对于个人的压制太多,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怎样在当下寻找强大的国家下的解放人性,这就使得本章节对中国的现实具有了深刻的意义。
理想国读书心得3
《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 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_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_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_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_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哲学指引我们前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仿佛迷了路,正如目前自己在刚刚来到这个学校,这个陌生的研究生生活也有迷路的感觉,但有时迷途知返也是好的。
理想国读书心得4
昨天,闲着没事干,我便把已经狼吞虎咽地看过一遍的《理想国度》又拿起来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放学后,初二(10)班的同学在教师里谈论各自的理想。这时,理想老人走来,他给每人一张卡片,并让大家用唾沫沾湿,合上眼,就可达到自己的理想国度。大伙儿都照做了,也都到达了所谓的“理想国度”。可是,在周游一圈之后,大家发现:这所谓的“理想国度”原来是虚无缥缈的,不现实的。最后,理想都以破灭告终。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理想要靠自己脚踏实地刻苦努力才能实现,而不是幻想和侥幸取胜。
我也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做一名教师。虽然它没有财源滚滚,没有名声显赫,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会有一夜成名的奇迹。但是它能帮助我们向光明的未来攀登,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可毕竟这只是理想,理想要靠奋斗才能实现。在农夫的精心培养下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从现在开始,让理想变成我们奋斗向前、勇于创新的动力;变成人生的指路灯;变成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理想国读书心得5
《理想国》第一卷大体由三组对话组成。首先是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的对话,接着是与克法洛斯的儿子珀勒马科斯的对话,最后是和忒拉绪马霍斯的对话,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什么是正义。这三组对话中,与克法洛斯的对话以讨论老年问题为起头,逐渐引入了正义的主题,与后面两个人的对话是对这一论题的进一步深入。值得注意的是,克法洛斯和他的儿子属于商人阶层,而忒拉绪马霍斯是智术士,属于帝王师的角色,因此苏格拉底与他们的对话针对他们各自所属阶层的思维特点,运用诘问法迫使他们不得不认识到其对正义概念的错误认识。这则读书笔记仅分析梳理苏格拉底与珀勒马科斯的对话。
前面说过,珀勒马科斯出身商人家庭,所以他对正义的看法具有典型的商人思维特点,即总是把正义和利益、功用等功利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在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一开始,他沿用西蒙尼德对正义的定义,正义就是把欠每人的东西还给每人。苏格拉底问他,如果某人把某物交人托管,当他索回时如果他头脑不正常了,托管人是否还应该归还呢,因为托管人如果归还了,对他并无好处。珀勒马科斯意识到这个定义是有问题的,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应当归还的。于是他修改了正义的定义,即正义是朋友之间要相互帮助,做好事,决不做任何坏事。这意味着,如果归还朋友的东西,可能反而会造成朋友的损失的话,则不应当归还。苏格拉底马上发问,那么对仇人呢,如果欠了仇人的东西,应不应该归还?珀勒马科斯回答说应该归还,因为仇人之间所欠的,无非是一些坏事。苏格拉底借着对方的思路作了总结,西蒙尼德对正义的定义,实际上就是给与某人他所应得的东西,即应该给予朋友好事,给予敌人坏事,因为根据前面的定义,朋友就应该得到好处,敌人就应该得到坏处。
由此引入对话的第二个环节。苏格拉底进一步总结对正义的新定义,即正义就是对待朋友好,对待敌人不好。珀勒马科斯认可了这个新定义。苏格拉底继续发问,以检验这个定义是否妥当。注意,在这个环节,苏格拉底把究竟什么是正义的问题,转换成正义有什么用的问题。面对这个转换,珀勒马科斯丝毫没有察觉,更没有提出异议,这是因为他的商人功利思维的惯性在作崇,看待一件事情时,往往以考虑其功用性代替了对事物本身的思考。苏格拉底正是利用了他思维的盲区,来达到对他的引导。
苏格拉底问,正义的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有能力去帮助朋友,损伤敌人?回答是在战争中。那么,不打仗时,正义的人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珀勒马科斯认为和平时期正义也还是有用的。苏格拉底于是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下跳棋时,是正义的人有用,还是跳棋手有用?回答当然是跳棋手。又问堆砌砖块石头时呢?回答当然是建筑师了。这时,珀勒马科斯提出在用钱的方面正义的人是有用的。苏格拉底随即指出,在使用钱购买物品时,相关有专业知识的人要比正义的人更合适。珀勒马科斯只好退而求其次,说在保管钱时,正义的人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说把钱存放起来,也就意味着钱闲着,没有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钱没用时,正义才有作用。珀勒马科斯不得不勉强同意这个说法。苏格拉底又用修剪葡萄的刀、盾牌、里拉琴等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正义在每件东西被使用时无用,在它们闲着无用时才有用。推理到这个地步,珀勒马科斯又只得无奈地承认“也许如此”。至此,苏格拉底对话的阶段性目的达到了。他做了小结,说如果正义只能对无用的东西有用,那就决不可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即从功用的角度来探讨正义问题是此路不通的,由此又转入对话的第三个环节。
在第三个环节的一开始,苏格拉底为了巩固以上结论,稍稍退后一步,用几个例子说明即便正义的人在保护钱财时是有效的,但同时也可能成为有效偷窃钱财的窃贼,进而得出正义仿佛是某种窃取的艺术,尽管是对朋友有益而对敌人有害。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说明如果我们坚持从功用的角度来论证正义的话,推论到最后难免会得出荒谬的结论。这时候珀勒马科斯已经晕头转向了,可又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说,“我已弄不清我自己刚才所说的话了。”但他仍然坚持正义是给朋友利益,给敌人伤害。
苏格拉底这次又从朋友、敌人的定义入手,来说明这个定义的不可靠。他说,朋友可能会是表面上看起来有用,事实上并非如此,敌人也是这样。那么,就有可能使好人成了敌人,坏人成了朋友。这个时候,就会因为朋友是坏人而伤害朋友,因为敌人是好人而帮助敌人,这一结果显然与上面的结论(也即西蒙尼德的意思)相悖。珀勒马科斯说,这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给朋友和敌人的概念下定义。他说,应该好人是朋友,坏人是敌人,用这个认识对正义的概念进行新的修订,即正义是做对朋友有利的事,如果他真是好人;做对敌人有害的事,如果他真是坏人。珀勒马科斯认可了新的定义。
但是,苏格拉底有了疑问,“一个正义的人能伤害任何人吗?”珀勒马科斯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正义的人对那些敌人和坏人就应当予以伤害。苏格拉底问,音乐老师能让人失去乐感吗,骑马教练能使人失去骑马艺术吗?珀勒马科斯认为不能。那么,苏格拉底反问道,有正义的人倒能使人失去正义?如同热的功能并不能使物冷却,而是与之相反;干的功能并不能使物潮湿,而是与之相反;那么好的功能也不可能使物受损,而是与之相反。有正义的人是好人,所以伤人并不是正义者的功能,不管对方是朋友还是敌人。
非正义者才具有伤人的功能。苏格拉底最后作了总结,那些凭着“把所欠的东西还给每一个人是一件正义的事”的观点的人,从而认为有正义的人应该给敌人造成伤害,给朋友带来利益。这样的认识并不明智,不正确,伤人绝不是一件正义的事情,只有那些专制者之流,或是某个认为自己拥有大权的富豪才会这样认为。至此,珀勒马科斯同意了苏格拉底的观点,否定了自己局限于商人思维,而从功用的角度给正义下的定义。但是,以上的对话仅仅推翻了对正义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顶多说明了正义不是什么,但正义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于是,对话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苏格拉底与忒拉绪马霍斯的对话。
理想国读书心得6
看了《理想国》这本书,深深体会到了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过人之处。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我小时候师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青年时期成名。我和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一起,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虽然我并不觉得这本书难懂,但我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它,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哲学书一直很难读,但稍微理解一下就受益匪浅。这次我获得了这个真理。我很佩服柏拉图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精彩的论证。
通过苏格拉底与萨拉马霍斯、格劳肯和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和对话,这本书渗透了他的治国理想。这种立意既显示了哲学家的勇气,也显示了思辨的智慧。争论围绕着财产与老年、理想国家与理想政治、国家安全、正义与邪恶的哲学诡辩、正义与非正义、国民教育、女性天赋与哲学家美德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涉及的问题很多,比如国家独裁、独裁、正义与非正义、善恶、民主、法律、宗教、道德、妇女参政、教育、男女权利平等。其中关于理想国家和理想政治的辩论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苏格拉底在辩论中首先提出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繁荣是这个国家人民的生存需要。没有国家的人不能自给自足,但人总是有很多欲望的。”“我们群居,互相帮助,每个人都可以从别人身上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当这些伙伴和助手生活在一个地方,在同一条船上互相帮助时,他们形成的整体可以称为一个国家。”。苏格拉底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为理想国家的提出和设想铺平了道路。而在创建一个国家的时候,“似乎要注意拓展疆域。因为原来理想国家的财富不够。”“如果我们想得到更多的耕地和牧场,我们会想到邻国去占有,邻国的人自然会规划我们的耕地和牧场。因为他们的欲望也超出了人们需要远离生活的范围,“然后战争发生了”。在这里,苏格拉底只用了几句话就清楚地解释了人类为什么发动战争,无非是人类的贪婪和民族的不完美。苏格拉底还认为,城邦的守卫应该“不屈、意志坚强、战无不胜”,但这样优秀的人才,甚至精神旺盛的人,可能会与其他公民发生内乱或野蛮行为。可见,理想国家的建立是困难的,但苏认为是必要的。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可能不是太不现实。虽然我怀疑共和能否建立,但我对苏格拉底关于共和与理想政治的精彩辩论感到惊讶,这是20xx多年前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智者的内心呐喊。柏拉图以理想国家和理想政治的命题,在书中引出了老师对正义与非正义话题的态度。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级: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级、保卫国家的武士阶级和平民阶级。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强调整个城邦和自己的“正义”。虽然这种为集体而自我否定的精神在如今还不能完全得到认可,但仍然令人钦佩。想想有多少人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真正为人民服务。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的思想和价值观。我只从我感受最深的部分来整理。要真正吸收柏拉图思想的精髓,我知道这种粗略的阅读远远不够。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将继续被我们传承下去,并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理想国读书心得7
读完《理想国》第一卷,我感觉到心中有许多疑惑。也许是第一次读这种对话体的书的缘故,脑子里总会带着很多原来的读书习惯,希望读到某个截点的时候,可以停下来总结一下作者意图表达的观点,然而这种意图总是落空。因为至少在这一卷,我们看不到作者对于观点的任何直接陈述和论证,有的只是两个人在对话。然而,即便我们追寻着这本书的主角——先贤苏格拉底所说的话,我们也会发现,很难找到任何实质的观点,只有一些看似是苏格拉底所支持的观点。关于正义,苏格拉底到底是认为它是有用还是无用?苏格拉底真的认为“心怀正义的人显然是某种窃贼”吗?还是说,他认为“正义的人根本不能伤人?”
就在对于问题的疑惑之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真相:苏格拉底只是在提问,从来没有提过任何自己观点。是的,整个对话的开始,就源于苏格拉底对于克法洛斯的一个质疑:偿还从他人那里拿回的东西到底算不算正义的定义?
对于克法洛斯的这个定义,我们读者初次读到时,恐怕不能发现有什么问题,甚至会十分认同。但我们为何在跟随着苏格拉底的问题进行思索之后,会忽然发现这个定义事实上是极度荒谬的呢?我认为,其实是因为我们从未严密仔细的思考过“正义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杀人偿命是正义么?如果这个杀人者是为了防卫他人侵犯呢?如果这个杀人者杀人行为本身是执法行为呢?即便不属于前面两种情况,偿命能救活死者么?让一个母亲的眼泪汇入另一个母亲眼中就算正义么?
先把正义放一边,思考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笔的定义是什么?是用来写字的物体?石头也可以在树上写字,手指咬破也可以写字,这些也是笔么?船的定义又是什么?在水上漂浮的载人工具?那竹筏算不算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并浮在水面大盆子算不算船?气垫船这种近似于飞行状态,算不算漂浮?它有是不是船呢?
事实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都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们会发现,其实生活中许多我们熟悉的事物,我们在认识它的时候我们依赖的只是前人告诉我们的结论。就如同,珀勒马科斯对西蒙尼德的结论的引用。可事实上,他最后发现他自己都不了解西蒙尼德真正想说的是什么,自己从未检验或思考西蒙尼德的结论,却已经在使用它了。坦白讲,这种状态是愚昧的,并且我们很多人都如珀勒马科斯一样,在遇见苏格拉底之前从没发现自己的愚昧。
如果我们想摆脱愚昧,就必须先正视自己的愚昧,并发现自己的愚昧,即知道自己的无知。
理想国读书心得8
读书是艰难的,我这样和我的老师和同学说,因为我们明白在很多的状况下,我们不得不面比较我们在书中见到的更加让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在我们的现实中间,所以我们明白我们务必将我们所读的书和我们的现实区分开来,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就务必明白我们该怎样样去理解我们的书和我们的人生,或许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失去很多的东西,因为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还是没有办法脱离这样的理解,就是说我们只是能在书的表面来看待很多的东西,但是当我们再次回归到书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将我们的书丢到了一边,或许在我的这个读书的感想中,我这样理解, 柏拉图《理想国》并不是我们在一个很短的时光总能够读的懂的,但是我们还是去读了,或许我们的努力是对的,但是很多的时候我们却看到了很多的并不是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事情,就是在这个书读完之后我们还是和没有读以前一样的,我们将书已经忘记,我不是一个书的万能者,但是我还是期望既然我们来读书,最好做什么事情就做好一点,或许那样是好的 ,我这样来理解,但是当我在读完之后再次想去和我的很多的人去讨论的时候 ,大家开始关注的是老师所说的另外的一本书,另外的一个理解,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去读,或者说我们的读书是一个短暂的游
客的过往,那么我们得到什么了吗?或许用此刻的人们很现实的观点来问这样的问题,或许会说,我们还需要什么?但是答案或许如我们的读书一样很艰难!
阅读柏拉图《理想国》我想给我最大的感想或许还是告诉我作为人要尊重自我或者别人的选取,因为在书的结尾因为人自我的对于神的不一样的选取造成的彼此的不一样的命运而告诉人们,自我要对自我的选取负责,或许在人与神的二元分化中我们理解的简单了,但是事实上的理解是我们该怎样办?麦金太尔说:人生就是一个选取的过程,人的一生中充满了选取!是的,法律是我们自我选取的,但是在我们自我的理解中我们却不尊重法律,我们没有理解法律所要求的是什么?是的,我想有的人会说,你说了那么多的东西,但是那都是废话,有什么用呢?因为人在自我的理解中还是要生活的 ,现实或许比什么都重要的,你说的能给我们衣食和温饱吗?或许这个问题是个问题,或许这个问题不是个问题,因为我说的前提并不是就否定了我们去理会现实的生活,我们说的是一种自我的对于自我的选取的尊重,你或许会说他没有什么现实的好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的话,那么一个大学生就不会被活活的打死在街头,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不会将自我同学了四年的同学活活的打死在自我的宿舍中。。。。。。。。或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我将要写的霍姆斯的《法律的道路》的读书笔记中,我还会说到这样的问题,因为在霍姆斯
的《法律的道路》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如果你不理解思想的力量,那么看看笛卡儿或者康德在他们之后的百年中世界中发生的故事吧,你会看到的,那时我们会感叹于思想的魅力,而不是其他!或许霍姆斯是对的,因为在我们的理解中,选取的目的是尊重,也是理解,一个西方的哲学家(名字我忘了)说:你只有信仰上帝,你才会理解上帝!同样的'理解就是:你只有信仰法律,你才会理解法律!我在自我的大学的总结《你学道了什么---给孤独的法律》一文中就用到了这样的话,因为自我理解这样的艰难。或许你要作出了选取的时候,你还没有信仰,那个时候,你怎样理解?
理想国读书心得9
首先我觉得我对柏拉图所向往创造的理想国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可以达到完全公正的。其次,阅读苏格拉底与其他哲学家的对辩,“满足”了我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理论交流的愿望,即只专注于你本身表达的语言思想内容,而非其他。举个例子,就拿我读的另外一本小说《局外人》来说,其主人公默尔索因意外杀人而上法庭审判,法官及陪审团并没有把审判的重点放在默尔索是故意杀人还是误杀这一法律责任上,而是以其道德为标准去审判他,最后因其在他母亲葬礼上没有哭泣为由,给默尔索判了死刑。在这个例子中,如果是按照柏拉图,抑或是苏格拉底的辩论形式来进行审判,那就只应该追究默尔索的法律责任,对其道德上的责任根本不需要进行考虑,这便是我所说的理想的双方的交流、谈判、审判等形式。这种理想的谈论的形式贯穿了整本书,我相信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也一定采用的是这种只关注谈论本身内容的理想的谈论形式。然而我们都知道,越是理想的东西,在现实中就越难实现,这种理想谈论形式也是如此。在现实中,我们与人交谈,避免不了会被其谈论本身内容之外的东西所吸引并影响,这可以说是基本上不能实现的。所以才会有人说,与其柏拉图,不如亚里士多德。尽管如此,这却并不影响我阅读了解《理想国》这本书。因此,我就更加珍惜在《理想国》中读到的每一段对辩,对我来说每一次辩论都是我精神上的享受,即便我深知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但我实在无法逃避人对真、善、美这些美好向往的天性,依旧沉浸在纯语言文字理论交流的理想海洋中无法自拔。
除了对辩本身的理想辩论形式外,《理想国》书中所讨论的问题也都非常有实用性。全书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主张理想与公正的人,因此在这些问题的观点上不存在大问题,主要看重的是苏格拉底与其他哲学家对辩时的逻辑思维,他是怎么推出结论的,是怎么去反驳对方的。就从这点看,《理想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比如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去辩驳玻的“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观点,他首先通过一系列例子说明在生活实际中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宽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这样会推出一个悖论,也就是说正义是无用的东西,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这番“助产术”的最主要用意我理解是在于说明“正义”是一种专门适用于国家管理的政治才能,而不是一种技术。接着苏格拉底谈论到如果一个人既能够把善给予他人,又能够把恶给予他人,那么这个人本身也很难说是一个正义的人。
综上,阅读《理想国》让我收益了不少,这次只是粗略地阅读了前面地一些部分,日后一定会读完,有机会还会重读一次。
理想国读书心得10
正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柏拉图在讨论正义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桑德尔也在研究关于正义的问题。据说,桑德尔教授在公正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说明很多青年才俊也对正义充满疑惑。这就更让柏拉图想不通了,至少在他看来,《理想国》里,关于正义的问题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
从什么是正义的讨论,到如何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让所有公民各司其责的生活在理想的国度中,柏拉图差不多给了世人一份理想国建设指南,在这份指南里,他几乎讨论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细节,从不同公民的位置,到领导人的培养,从妇女的地位,到孩子的教育……简而言之,后世的一切政治意识形态,都能在他这里找到源头,匪夷所思的是,他还把这一切建成完整的思想体系,贯穿于整个关于正义的讨论中。
完美吗?很完美。柏拉图对自己的这套理论自信吗?不见得。因为所有的讨论完成后,他不得不讲一个灵魂转世的故事,威逼利诱,劝人做正义的事。
那么,什么是正义的行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显然不会完全同意柏拉图的答案。这个被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反复思考的大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至于该怎么做,就更是见仁见智了。
理想国读书心得11
《理想国》是一本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交织的煌煌巨著。无怪乎一次辩论课上,我提到这本书一个学期的时间也读不完的时候,沈友军老师补充说这是一辈子也读不透的大书。它通篇充斥着哲学的智慧,饱含着政治思想的精华,这体现了柏拉图毕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王”。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王权、军人、劳动者。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应该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应该是“哲学王”想理。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中,在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Archytus),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雏形。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它引领了一股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如何更加有效治理国家的思想潮流,可谓功莫大焉!
理想国读书心得12
《理想国》,翻译为《国家篇》,《共和国》等。是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知识界的必读之作。该书内容丰富,共分十卷,涉及国家独裁、独裁、正义与非正义、善恶、教育与男女平等权利等诸多问题。这本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对以往的唯心主义哲学给予了最完整、最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纲领,构成了作为未来社会政治理想提出的各种乌托邦案例的开端。这本书还提出了以培养哲学之王为目标,以灵魂转向理论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并为实施这一教育制定了一整套课程体系。
柏拉图在这本书里指出,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好公民,培养医生、法官等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改造一个国家的人性,使人成为理性健全的人。这是国家统治者要考虑的重要事情。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知识灌输到人的头脑中,而是把人的灵魂化。获取知识是人的一种天生的能力,但只有当人的身体和灵魂从黑暗王国转向光明国度时,人才能看到现实,知道真善美的理念;否则,人们将像洞穴中的囚犯,永远生活在虚幻的阴影世界中。教育的最高和根本任务是使人们摆脱枷锁,远离黑暗和阴影,转向光明和现实,从而认识到
理想国读书心得13
《理想国》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角,但里面写的还是柏拉图的思想。书中记述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理想国》并非是一本让人逗乐的读物,它是一本某些程度来说比较“无趣”的书籍,读它的时候不要一目十行,应慢慢地看。
柏拉图在里面提出了一系列构想。
他把公民划分为卫国者、护国者和生产者。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哲学家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公民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成为护国者和生产者。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其中最高统治者是哲学王。
而什么是哲学王呢?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接受过包括数学,几何学,逻辑学等教育的人;是勇于追求智慧,正义,善良的人;是最聪明,最高尚的人。这样的一个角色和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推崇的君主形象,或中国历史上对贤主的幻想都具有不少的相同之处,这样一类统治者角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精英统治的最高权力应该属于各方面达到最优的精英。
坦白地说,仅以个人而言,有这样的一个人作为统治者相对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按照这些哲人的设定,这样的统治者几乎可以等同于“全知全能全善的神”。让这样的一个人来治理国家,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但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哲学王”,还是贤明的君主都面临着巨大的选任问题即如何才能确保选出的每一代统治者都能达到这个高度?个人素质不同于做试卷,素质或者说能力是极难量化的,即使真的存在这么一位“哲学王”,我不认为有方法可以永远确保把它找出来;另外,在以前、现在以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物质资料依然是绝大多数人类的追求,即使“哲学王”没有私心,谁又能确保其他人的想法呢?人类的历史不断地证明了,残酷的斗争中活下来并取得胜利的,往往并非是高尚、公正之辈。
柏拉图也十分重视教育和认知,他提出“洞穴人假设”即:‘一群被迫生活在洞穴里的人,无法走出洞穴,于是只能通过外界的事物留在洞穴中的一面墙壁上的影子来了解外部世界。“世界在他的说法里被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洞穴人未出去之前以为自己所处的就是全部的世界。如同《楚门的世界》里,那个专门为楚门打造的世界一样。在他的假设里,第一个出去探索并回来告知其他人,却在最后被怀疑的众人砸死了,而随着在洞穴里的人自己走出去,他们也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本来是虚假的。那第一个出去的,如同坚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的布鲁诺,可以说是探知先进真理的殉道者。人都会有对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的探知,这也正是我们这个物种不断前进的动力所在。
作为一个哲学家,或是智者。解放洞穴人的失败即是揭露真相被外力所迫害的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事先就能预料到的,因为想要一条既有利于公共又无碍于自身是极其困难的,故只能取舍一二。
当然我觉得探究何以确定我们存活的世界呢?庄周梦蝶,是蝶变庄周,或是庄周成蝶?
与之相对得,柏拉图把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灵魂的认识,使灵魂逐渐趋向于“善”的要求。
当趋向“善”时,即当事物状况最佳时,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变或影响。例如,强壮的身体不易受饮食或劳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阳光、风、雨等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人的心灵不也是一样的吗?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而改变的。
他说:“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他认为假如在不恰当的时机做一件事,那这件事会必败无疑。
他的金钱观也颇值得借鉴。财富所能带来的最大福祉,就是它能够极大的增强人们心灵中的宁静感。凡是通情达理的人,他在钱财上的好处固然很多,但是其最大的好处还是问心无愧,没有恐慌和忧虑。
之前看我是演说家,有一集专门就是讲好人难做还是坏人难做。我当时就觉得很诧异,因为我觉得是什么人才会觉得:做坏事比做好事难?
我觉得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人做坏事,用柏拉图的话说“不义之路如平坦大道,离家只有咫尺之远,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破坏欲;但做善事,接近美德之时,会面临无数的阻碍及诱惑,用柏拉图的话说”如登山的小道,崎岖无比。”所以,从一个的心理来看,做好事是对自己的克制,做坏事是放纵自己的欲望,谁难谁易可见一般。
不过很多时候,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做好人,或者说按柏拉图的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美德之人”可能在金钱上并不会有特别好的益处。所以,他说老好人在清贫中养老是不容易的,但有钱的坏人老了肯定不会心安理得。为的是心安。
教育使认知能力得到正确方向的使用,一个这样分工明确,井然有序,文教氛围浓厚的国度也真能算是理想国了。
理想国读书心得14
《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我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我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我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我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我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我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此刻。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一样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我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此刻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忙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此刻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能够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能够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王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王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明白“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明白王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我也知之甚少。之后也大概了解了一下王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理想国读书心得15
在我们这天的时代中,对于任何的东西我们习惯于问的问题是:这个有什么用?真的,我在自我的读书的时候也常常问:这个有什么用?因为在我们的这天的时代中,有没有用或许是痕量一些东西的标准,有用的将是受到人们的欢迎的,相反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在我们这天这个时代很紧缺而资源十分不足的国家中是十分的不受欢迎的,所以问有没有用是正确的,因为这个是我们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在他的发展的过程中所务必认真应对的。这个时代要求我们要真诚的问是否有用,我们的价值的标准是有用还是没有用,而我对于这个的理解就是这样的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为我们的整个社会环境在实用的技术的包围中没有理由不对有没有用提出一个明确的答复,所以,在我们的理解中,有用与否和我自我的观点是不相关的,我没有理由抨击那样的追问,因为你以个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对我们的时代的东西提出质疑的,个性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不一样寻常的时代,我们的国家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所以有用的需要是不允许有什么别 的东西的,所以我们需要理解,所以我们学会了在自我的思想中寻找自我在这个社会中的出路!
<理想国>有什么用?柏拉图作为西方的一个国家的政治上的思想之父,我们问他:你写的书有什么用?我们的问题放在别的地方或许是荒唐的 ,但是我的问题决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当你拿这本书和很多的人交流的时候,他是会问你的,但是我自我是不会回答这样的 问题的,因为我的学识没有到达那样的地步,但是我 却能够说出我自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理解。而在一些地方这样的问题只会带来人们的嘲笑,因为这根本不是个问题!而我想说的是,在我们这天的时代中,柏拉图的思想给我们的只能是一种理念的培养,你如果说那这个对我们的实际有什么样的作用的时候,我没有答案,我不会回答。因为我们的理解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一个国家有他自我的理念,一个社会有他自我的指导思想,一个人也有他自我的思想内涵,所以柏拉图的书给我最大的理解就是他给我们能够较为好的理解西方的关于法律的最原初的思考,展现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展现他们关于法律的思考,而这个思考对我们是十分的重要的,你明白,我们的法律来自西方,我们的治理国家的理念同样来自西方------你不要忘了,马克思就是西方人,他是在一种宗教的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中成长,而他毕生生活的环境也是西方的社会-------所以我们要理解这天的东西,这天的西方,
或者说如果我们要真的的是想依法治理国家的话,那么柏拉图的思考是无法回避的,法律的世俗性和他的神性是导致我们这天依法治国搞的并不怎样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为我们没有宗教的 理解,我们缺乏那样的思考,我们缺乏那样的理解,我们在有没有用的支配下十分的鄙夷理念的力量,那么,这样的东西是十分的没有必要的,于是自然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办法来理解。
或许你会问我,理念是什么?你明白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监狱从秦始皇开始,焚书坑儒的故事一向在教育着后世的统治者,告戒着读书人的历史,读书人的思想和读书人的感动,所以,读书人的自由需要读书人的理解,统治者的认同在读书人的理解中是十分的荒唐的,因为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这样的状况下,你明白理念的作用,再看明清时期的文字监狱,恐怖中透出的是读书人的辛酸,但是读书人的理解和读书人的理念,从这样的例子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到理念的作用,从统治者对于读书人言论自由的恐惧我们能够看出理念的力量,于是,我们明白了这样的东西,或许你从这个能够理解理念的作用了。而柏拉图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思考国家的建立,从而思考法律的作用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告诉我们的是一个理念的培养的重要,对于我们这天这样的一个浮躁的时代和这个不以知识为教育理念的时代中,一切以程式化的思考为模式的时代中,或许理念的作用也会凸显他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