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以产业化建设为主导,以龙头企业发展为依托,发挥环境优势,凭借现有良好基础,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推动棚膜经济快速发展。在完善巩固“都赶线”棚膜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鼓励全县棚膜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规模化、规范化,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和无公害牌,带动并促进围城及沿线重点发展瓜果蔬菜、山野菜家植、园林花卉等品种。2011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新建规模化棚膜蔬菜面积2000亩,目前,全县蔬菜总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年产鲜食蔬菜5万吨,产值5500万元。
2、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出台中药材保护、整合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的指导性意见和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根据气候特征、地理环境、地力情况、种植传统等前提条件,确定不同种植分区和主打品种;根据理论需求量引导规模化种植,重点发展订单生产。2011年,我县中药材留存面积为7万亩,其中人参、西洋参1万亩,林下参留存面积为3.6万亩,平贝母1.1万亩,北细辛0.35万亩,北五味子0.6万亩,其它中小药材0.3万亩。
5、发展绿色优质食用菌产业。在快大、二密、大泉源等中心集镇进行平菇、香菇、木耳等三大品种的反季生产;在英额布、三棵榆树等传统产区生产袋料木耳、香菇、金针菇;在东来、石湖、果松、光华、兴林等地发展林下木耳、野山菌开发。适时建设菌种研发中心和菌袋生产示范中心,大力引进新品种和精深加工企业。2011年全县以木椴木耳和袋料木耳、袋料香菇、平菇、滑子蘑、榆黄蘑为主的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
第二篇:白霓镇发展茶叶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白霓镇发展茶叶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调研报告
崇阳县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发展茶叶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加快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为加快白霓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我镇对茶叶产业进行了认真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基本概况
白霓位于鄂南三县的中心。东连咸宁,南接江西,西通湖南,北邻蒲圻。带三镇二乡,通三省六县,版图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61088亩,年平均气温19.7℃,年平均降雨量为1860毫米。
全镇22个村,1个社区,187个村民小组,12428户,64890人,其中集镇人口32000人。2011年全镇工农业总值13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612元。
二、白霓镇茶叶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茶叶产业作为我镇发展的重要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茶叶产业已初具规模,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镇的发展后劲。2011年末,全镇茶叶初制所3个,精制茶厂1个,精制生产能力3000公斤,茶叶科技队伍4人。茶叶面积1450亩,产量8700公斤,产值359万元。
三、存在问题
1.茶园基础薄弱,产出效益低下。一是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严重不足是目前我镇茶园最突出的问题。老百姓由于经济承受能力和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对茶园进行足够的劳力、资金、肥料和技术方面的投入。二是产出效益低下。由于茶园严重缺乏投入,导致茶园鲜叶产量低,群众得不到实惠。三是产出效益低导致了采摘工难找的问题。而茶叶产业是一个劳动力和资金密集性产业,只有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由于缺乏投入,严重缺乏肥料,本应该进入采摘期的茶园不是不能投产就是产量极低,导致经营者没有效益,经营者越是没有效益,就越没有资金投入,出现这种恶性循环。
2.龙头企业弱小,带动能力不强。乡镇茶叶产业效益低,规模经济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就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本身实力小,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许多茶场都处于亏损状况,不足以带动本地整个茶叶产业发展。
3.品牌技术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大多数茶园处于粗放生产的状态,往往是能采多少就采多少,没有从施肥、修剪、改良土壤上入手来提高单产和质量,处于低投入和低收益的生产经营状态。有的茶叶生产加工主要以手工和小作坊制作的粗加工为主,加工机械都是过去的大宗茶加工机械,没有更换或添置名优茶精制加工机械。普遍缺乏经过正规化专业培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4、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低。我镇茶园受自身能力所限,在销售、定价等方面非常被动,基本上被中间商、外商所主导,缺乏
市场话语权,是纯粹的初加工。基本拘于本地市场,鲜有销往周边地区,难以辐射到大众市场,品牌对销售的带动效应不明显。
5.经营体制不顺,难以做大做强。茶场的经营体制不顺,经营方式僵化,缺乏灵活性,难以进行有机结合,致使茶园一直无法做大做强。
四、对策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建设茶叶专业村。农业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农业产业化前期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茶叶产业更不例外。茶园管理是打牢产业基础的保证。建设茶叶专业村是强化茶园管理和促进茶叶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管理就需要投入,而缺乏投入是目前各乡镇茶园存在的通病。解决投入的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投入机制,通过国家扶持、个人自筹、他人入股等多元投资体制加强茶园管理。一是要扶持茶农加强茶园基础,使茶园尽见效,提高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建议县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对茶园进行连续两年的扶持,茶园效益就可显著提高,茶农得到了实惠,就会变被动投入为主动投入。二是积极鼓励个人投资,放低茶农信贷门槛,使茶农贷款不再难。三是改善茶园、茶场的交通、水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建设茶园标准示范村。通过示范村的经济效益来带动茶农管理好茶园。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茶农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提高茶园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没有茶叶生产的专业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茶叶产业化,要用政策引导和利益驱动机制促进茶农加强茶园管理,杜绝茶园套种、荒草现象,使农民从种植传统的农作物转变为专门种植茶叶,使茶叶
专业村成为真正的专业村,茶农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农”。
2.整合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一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一个或多个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上档次的茶叶龙头企业,不仅是县内的,也可以县外的省外的,引入的县外企业要与县内企业一视同仁,都能够享受优惠政策,要从创优发展环境上入手,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二是要通过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使有能力、有资金、懂技术的人进入茶叶产业。三是通过强强联合、兼并、与其他茶场重组等形式做大,引导鼓励一批茶叶企业和农户通过联营、合作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茶业集团或茶叶协会,发挥龙头企业联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四是实行场园分离,将现有的集体茶园分散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明确产权关系,全部实行私有私营,公有民营,有偿转让,集中联营。
3.大力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一是加快茶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逐步创造吸引、留住茶叶中高级人才,并让其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的环境,努力使中高级茶叶技术人才稳步增加。加大对基层茶叶技术人员和茶场工人、茶农的培训力度,力争3年内各种形式的培训能覆盖所有从业人员。二是推广良种茶树。要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新建茶园要实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要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需要,克服盲目扩大面积,不注重建园质量。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通过标准建园,努力加速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步伐,淘汰一批品质较差的老茶树。
4.转变经营体制,合理组织引导。一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鼓励
有技术、有资金的人才投身茶叶产业,引导茶园合理流转,使茶叶产业的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技术人才、有资金实力者、专业大户集中。二是是拓展投资渠道。国家的退耕还林资金和扶贫资金可部分用于条件成熟、项目符合要求的茶场或茶农。协调茶叶生产企业、茶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为他们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优势资源吸引外来资金发展茶叶产业。
5.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发展观念。一是政府各部门要确实转变职能,不该管的事坚决不管,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主要从服务上入手,抓投资环境改善。二是要树立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才能繁荣农村经济的思想,克服“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茶叶产业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大发展的观念。组织部分干部群众到茶叶产业发展较好的浙江、福建、恩施等地学习考察,开阔他们的视野。三是尽快制定茶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做好产业科学规划,确定专业村,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篇:关于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来源:时间:2004-02-13作者: admin
根据统计,2002年年底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已突破7亿吨,其中4.9亿吨水泥为立窑生产;1999年~2001年,水泥产量净增约1.03亿吨,立窑水泥净增约6700万吨。而原国家经贸委早在1998年9月就要求各地在发展预分解干法窑水泥的同时,必须坚决贯彻等量淘汰和超量淘汰机立窑水泥。为什么国家禁止新建、扩建机立窑生产线的产业政策在有些地方屡禁不止呢?如何才能加快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现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在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情况下,机立窑产量为何能快速增长呢?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笔者在一家“二磨三窑”日产1000吨熟料的花园式机立窑厂,连续调研3年时间。该厂1999年建厂时熟料吨投资100元,建设工期为8个月,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为1300吨,吨水泥综合电耗80kWh,吨熟料热耗890kcal,熟料28天强度为34~44MPa,各系统粉尘排放
<50mg/Nm3,直接吨水泥生产成本110元,立窑系统运转率大于95%。而同地日产1000吨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熟料吨投资300元,建设工期为一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为1000吨,吨水泥电耗116千瓦时,吨熟料热耗850kcal,熟料28天强度为54~62MPa,各系统粉尘排放<50mg/Nm3,直接吨水泥生产成本156元,回转窑系统运转率<80%,资本回收周期比立窑大4倍。如上综述,正是由于立窑的一次性投资少,直接生产成本低,窑系统运转率高,资本回收快,市场销售占有价格优势,虽然质量波动大、不稳定,各地还是打着技术改造,新建、扩建“二磨三窑”日产1000吨的(投资少,见效快的)机立窑厂。
笔者认为机立窑熟料难与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相媲美,广东塔牌为什么不继续发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的机立窑群,而发展投资高、生产成本相对高的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呢?他们不就是看上了代表当今水泥工业先进生产力的新型干法窑能稳定生产优质熟料产品吗?
二、机立窑生产的熟料质量能否与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产品相媲美。首先,由于窑型不同,采用的配料方案也不相同,现代立窑熟料率值一般控制为KH0.90~0.93、SM1.9~2.2、AM1.2~1.4,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率值一般控制范围为KH0.88~0.90、SM2.5~2.7、AM1.5~1.6,所以烧成的熟料矿物组成也不相同。
其次,由于窑型不同,生料的烧成过程也不相同。立窑中的生料是成球后入窑的,在煅烧过程中生料的变化特点是料球的外部已经烧成反应完毕,内层
可能还在进行固相反应,而核心部分可能还在进行碳酸盐分解。在进行这些化学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空气不但要由窑下向上克服料层阻力运动,而且还需要透过料球表面到达核心层与化学物理变化,烧成的熟料难免存在“过烧”、“欠烧”或“还原”成分。新型干法回转窑中生料粉在预热器、分解炉及回转窑内同空气、火焰均匀而充分接触,化学物理变化完全,不存在“欠烧”、“过烧”、“还原”熟料。经笔者实地连续3年的对比验证,立窑的熟料质量难与大型新型干法回转窑的熟料质量相媲美。
三、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理解“限制、淘汰、改造、提高”八字方针,从而加
快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
笔者认为,在新的时期“限制”就是限制日产1000吨(含1000t/d)以下各类
窑的新建厂;“淘汰”就是分地区、限最后时间淘汰落后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从而提高水泥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
水泥工业,无论机立窑还是现代立窑最终要被新型干法回转窑所取代。
各地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机立窑“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最后时间表,全国一盘棋才能从根本上加快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市2002年五委局以京工技字[2002]1742号文通知:2005年年底前所有机立窑生产线关闭。但由于全国不是一盘棋,笔者看到江苏被政府部门关闭的一家年产10万吨机立窑生产线,在2003年初又改建在西部地区,形成了新的机立窑生产能力。如果不管是沿海、沿江、内地,还是边远山区都能形成全国一盘棋,坚决淘汰落后的小机立窑生产线,才能切实加快整个水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来源:中国建材电子商务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经贸委
关于加快全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03]140号 2003年12月26日)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地行政公署,省政府各部门:
省经贸委《关于加快全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快全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省经贸委 二00三年十月七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布局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精神,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全省水泥行业结构优化和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坚持以发展促调整的原则,加大淘汰水泥行业落后技术和产品的力度,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鼓励优势水泥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进行联合重组,通过“以大带小”或“上大退小”,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水泥企业,全面提高水泥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到“十五”末,全省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吨,产量达到1400万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产量
达到700万吨;水泥散装率达到20%;年产量前10位水泥企业的总产量占全部水泥产量的比重达到80%;吨水泥平均综合能耗比“九五”下降15%。
二、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根据全省水泥行业现状及发展规划,严格水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有条件的水泥企业建设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新建、改建2000T/D以下新型干法生产线要因地制宜,从严控制。改建、扩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必须淘汰原有落后的水泥生产线。
(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严禁审批任何规模的机立窑、湿法窑、立波尔窑、干法中空窑水泥生产线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停止所有立窑水泥企业的扩径改造。“十五”期间未列入淘汰计划的湿法窑和机立窑水泥生产线,要尽快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进行改造。已列入省经贸委延缓关闭名单的企业到期后必须关闭。对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线、工艺和产品的水泥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凡在2002年底前已批复立项或可研报告,但资金不落实、未开展初步设计,近期难以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撤项。
(四)支持年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设立省级技术中心,推荐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申报设立国家级技术中心。
(五)积极发挥财政贴息等专项资金的作用,对下列项目给予支持:2000T/D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利用新型干法窑余
热发电项目;设立了省级或国家级技术中心水泥企业申报的技术创新项目;将中小立窑水泥企业改造为年生产规模10万吨及以上的粉磨站项目、年生产规模20万立方米及以上的预拌砼搅拌站项目,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水泥制品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
(六)按照有关规定,对生产原料中掺有30%及以上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它废渣的水泥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
(七)鼓励水泥企业加大地质资源勘探投入,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八)鼓励优势水泥企业通过租赁、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多种形式,改造提升中小水泥企业,发展跨地区的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九)水泥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有关规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有下列情形的,要提请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销其水泥企业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在国家质量监督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经限期整改,复查仍不合格的;
2、因水泥质量问题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的。
(十)水泥企业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对污染严重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水泥企业,有关部门要责令其限期(半年)整改,到期达不到整改要求的,责令其关闭。
(十一)水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力争早日实现达产达标。
(十二)鼓励建设单位特别是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筑材料招标采购中尽可能选用新型干法水泥,并提高使用比例。
(十三)水泥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规范行业秩序。一是组织编制全省水泥行业发展规划,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列入规划的项目,在严格执行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视同备案。未列入规划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不得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二是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规范水泥行业市场秩序,制止低价倾销、恶性竞争行为。
全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工作由省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省建材工业办公室会同各市(州、地)经贸委和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抓好落实,妥善解决结构调整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全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年12月26日 实施日期:2003年12月26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 促进
产业结构调整
新闻作者:管理员新闻来源: 日期:2011-08-12浏览次数: 2010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发挥湖北比较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对于增强服务业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最近,我们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一、当前湖北服务业正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期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省服务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2006—2009年间,全省服务业年均增长14%。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2009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6.2亿元,占当年生产总值的39%。如果将12%以上的增长看作高增长的话,过去的四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服务业第三个高增长时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增速最为稳定、效益最好的高增长期。2009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为289亿元,占地方税收的比重为63.2%。其中,房地产、金融、批发和零售业比重分别达到20.1%、11.2%、4.9%,服务业已经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
1、湖北在国家区域战略地位的提升,为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湖北成为全国焦点和投资热点地区。国务院先后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为中关村之后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些重要的功能定位,为湖北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我省在大力推进部省合作工作中规划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具备区域性辐射功能的服务业项目。我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适时启动“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为全省服务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全省服务业进入到一个大投入大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服务业投资达4437.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6%。
2、工业提速有力地支撑了我省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我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兴省”战略,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2006—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33.4%,现代商贸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3.1%,研发设计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物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7%,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服务业产业。
3、内需增长为我省服务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内在活力。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到来,全省内需也进入到一个稳定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进而带动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2006—200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同期,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5%,住宿和餐饮增加值年均增长14.4%,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7.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2009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亿,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1.5亿人次,同比增长28.8%。
服务业现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但服务业发展不足、总量不大、功能不强、结构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服务业在发挥湖北优势、拉动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方面的优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从总量规模看,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在中部地区仅居第三位,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湖南省还低276.2亿元。
二、集聚区正在成为促进服务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对促进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创造相互需求,放大产业扩散效应和辐射功能,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推动服务业集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省发改委与省直有关部门一道,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狠抓了全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呈加速之势,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较强、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区,正逐步成长为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推动所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有78个,增加值约1000亿元;到2009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到126个,实现增加值达到1968亿元,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39%。服务业集聚区涵盖了金融、旅游、物流、信息、文化、中介等六大行业。
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发展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江汉区作为金融商贸业发达的中心城区,服务业占比已达86%,该区服务业优势已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关注,多次总结推广他们发展服务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可能将江汉区列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试点区,助推江汉区成为武汉及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服务经济中心。武汉市后台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迅速,2009年底,已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联等13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或签订建设协议,10多家金融机构在武汉设立部分后台服务中心。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作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支持项目,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市场转移和武汉市传统市场批发功能外迁,着力打造“中部最大、全国最好”的国家一
级专业商品批发市场,目前已有近3000个品牌商户开业,包括义乌小商品展馆在内的七大全国性商品展馆首次亮相,100多万种商品集中推出。东湖高新区动漫产业园已集聚动漫创意企业近百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动漫作品年制作能力达25000分钟,年总产值突破10亿元。其他城市按照“两圈一带”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襄樊汽车物流产业园区已有物流企业460余家,市场营销网络覆盖全国。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游轮集散中心将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中心节点。武汉新港、黄石港、荆州港、咸宁沿江码头等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沿江物流蓬勃发展。
去年三月,省发改委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利时机,报请省政府同意及时出台了《湖北省创建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实施办法》及其评定标准,得到各市州的热烈响应,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不断促进服务业产业集聚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发改委积极组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教授组成评审组,对各市州申报的服务业产业园区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评审等程序,22家示范园区和5家备选园区即将命名。从评审的园区情况看,评审组成员普遍感到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展的态势、规模及其成长性比预期情况好得多。我省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好评,多次登载《情况反映》和简报介绍我省的做法和经验,并表示在项目和资金上支持湖北省服务业产业园区的发展。
三、把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要把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推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的思路,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特色突出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1、加强规划,引导全省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打破现有地区限制,统一规划,以武汉、宜昌、襄樊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主两副”三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合理定位功能布局全省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全省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各市区在融合发展的同时,围绕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形成区域功能明确、产业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业园区集聚发展格局。武汉要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定位商务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商务中心,集聚资本、技术和高端服务人才,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高端服务业,同时依托武汉城市圈,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把服务业培育成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的重要支柱。以宜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宜荆荆”(宜昌、荆州、荆门城市群)和“襄十随”(襄樊、十堰、随州)城市群为为支撑,建设具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物流特色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
2、突出产业特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借鉴工业开发区的成功经验,树品牌、创特色,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特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择优比选,加大投入,在“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60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重点围绕现代物流、金融、创意、商务、产品交易市场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同时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逐步拓展业态和类型。积极推动生产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发挥我省大工业优势,研究制定鼓励优势制造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着重推动企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工业企业实施二、三产业分离,分离后的税负如高于原税额,由各地财政视情况对该企业予以适当扶持补助,鼓励分离后的服务业企业为社会服务;其所购的固定资产符合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以加速折旧。
3、适应新要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的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区。针对消费性服务业高需求弹性、低自然资源依赖、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充分发挥我省人口多、市场大,消费性服务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积极适应“内需经济”的内在要求,突破性的做大做强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一江两山”及武汉城市圈内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一批旅游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增强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楚文化、巴土文化、三国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覆盖面。
4、强化服务,创造有利于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环境。创新机制和加大投入是促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迫切需求。建立健全统计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土地与财税价格支持机制、开放与准入政策机制,以及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引导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集聚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推进工作考虑及建议:一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二是于近期召开一次全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发展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和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并结合会议的召开,举办一次金融机构与集聚区企业的洽谈活动,推动集聚区的大力发展。三是加大全省服务业专项资金规模,借鉴中部省份的做法,将现在的3000万元资金扩大到1亿元左右,一方面是与国家发改委的服务业项目资金相配套,另一方面针对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
通过抓好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全省服务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点。
第五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化生产快速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化生产快速发展
容城县畜牧水产局李平安
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农业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在畜牧生产中以瘦肉型猪、草牛奶、肉鸡三个产业做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实现农民增收的工作目标,如何把这三个产业强的做优,弱的做强,做为政府主管畜牧业的职能部门,责任重大,几年来我们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调研指导,并努力探索着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子,下面就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认识。
一、我县畜牧业的现状
(一)三大产业的基本情况
1、瘦肉型猪产业
1996年我县实施了《沼气太阳能养猪富民工程》和国家级瘦肉型猪基地县项目建设,使我县肉猪产业逐步由自给自足的零散养殖转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向产业化经营迈进。通过国家级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建设和省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建设,城关、小里、南张、贾光、八于、晾马台六个乡镇实现了基地连片生产,2002年我县生猪出栏达32万头,生猪胴体瘦肉率平均在52%以上,专业户出栏猪胴体瘦肉率超过了55%,目前我县有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1个,千头以上猪场6个,100头以上猪场1730个。这不仅为肉猪养殖新技术成果全方位进入生产领域提供了有效载体,更重要的是为养殖业向商品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生猪品质高,我县生猪在京津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年外销生猪达25万头。
2、草牛奶产业
草牛奶产业是我县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新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从1999年到现在,奶牛存栏、奶产量连续三年增长150%以上。2001年宏利达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三元乳品公司合作,投资2000万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建成了年生产能力达2万吨的鲜奶加工厂,生产超高温灭菌奶,突破了草牛奶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县共建成存栏500头奶牛场4个,存栏300头以上奶牛场1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8个,全县散养奶牛户达320多户,奶牛存栏达4800头,预计年奶产量将达到1~1.5万吨。
3、肉鸡产业
近几年来,我县肉鸡业不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优点已被农民广泛认识。2002年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县东方巨龙有限公司与北京华都公司合作,开始建设年出栏1000万只肉鸡项目。北京华都公司负责提供雏鸡、饲料、技术,并按合同价收购商品鸡,使我县肉鸡产业实现了订单生产。目前生产基地已涉及全县8个乡镇,合同户达80多户,全县存栏肉鸡达到了40万只,今年出栏可达150万只。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县三大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发展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瘦肉型猪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从品种、饲养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都比较理想,但缺乏深加工企业。相应地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2、草牛奶产业存在“一小两低”的问题,即基地规模小,奶牛存栏少,奶牛单产水平低,鲜奶质量低。“基地规模小”:按宏利达鲜奶加工厂现有生产能力日加工鲜奶100吨计算,需要建设奶牛存栏达8000头左右的奶牛养殖基地。第二期工程建成后,日加工能力将达到300吨,至少需要存栏
2万头左右的奶牛养殖基地,目前我县仅存栏4800头奶牛,仅占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奶牛单产水平低”:我县产奶母牛的年平均产奶量在4—5吨之间,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每年7吨的水平。其中有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奶牛品质不高造成的。奶牛产奶量遗传因素影响高达30%左右,所以引进优良奶牛品种至关重要。从国内奶牛购种情况看,劣质奶牛不断挤入市场,优质奶牛争购抢购供不应求。畜牧局虽尽力帮助养殖户引进了一些良种奶牛,但要想建立我县优质奶牛生产种群,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而是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技术路线和长期的发展计划以及科学的管理,才能保障奶牛业稳步快速发展。“鲜奶质量低”:目前全县的奶牛有69%为散养,造成资源消耗大,饲料报酬低,质量难以保证。
3、肉鸡产业投资小,收益高,养殖户热情高,但受北京华都影响比较大,由于其屠宰加工生产能力有限,目前很难发展壮大。
二、发展三大产业的有利因素
我县地处京津三角地带,交通便利,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大北京经济圈的建设,将给我县畜牧业发展开辟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0%左右,牛肉低80%,羊肉低54%,我县有丰富的饲料资源,2001年粮食产量18万吨,桔杆杂草20万吨,各种农副产品近10万吨。为大力发展养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过腹增值的主要途径。
技术服务组织健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畜牧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县乡技术人员80名,在职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4人,村级畜牧技术人员114人,这些技术人员活跃在全县农村,为发展畜牧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市场价格对畜牧业的影响
我县瘦肉型猪、草牛奶、肉鸡三个产业,除草牛奶产业外,其它两个产业都没有深加工企业,所以受市场的干扰很大,尽管肉鸡产业和北京华都公司签定了收购饲养合同,不但运输距离远,减少了养殖户的收入,而且因其加工能力不足,要想大规模发展有很大困难。所以靠一家一户去抵御市场风险,去连接市场,只是水中捞月,只有通过深加工龙头组织千家万户饲养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联合起来闯市场。这方面我们前几年有经验也有教训。
以生猪为例:1995年生猪价格平稳,每市斤3.5—4元左右,饲料价格每市斤0.7—0.8元,按肉料比3.3:1计算,每斤生猪的成本在2.7元左右,每头生猪纯利140—180元,年出栏20头猪,就能获纯利3000元,在当时农民家庭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由于利益牵动,养殖专业户开始起步。全县养猪数量不断增加。
1996年生猪价格下降到了每斤2.8元左右,养猪利润微薄,农民养猪热情受挫,有的户出现了空栏现象。
1997年开始,生猪价格开始回升,特别是在实施国家级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项目的拉动下,科学技术不断普及,规模场建设开始起步,专业户纷纷补栏,显示了基地特色。生猪价格保持在3.7—4.7元/斤,养猪效益明显增加,存栏数量大幅度上升。
1998—1999年,生猪价格每斤下降到了2.5—2.8元,养猪生产受到了冲击,虽然我们在项目建设中引进了新品种,采用了新技术,相应地降低了饲养成本(肉料比达到3:1),提高了日增重,但是农民获利仍很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
2000年到现在,在养猪生产上一方面新的技术路线得到了普及,生猪质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
面积极与京、津市场联系,我县生猪在两大市场占住了脚,养猪生产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
草牛奶产业由于深加工企业的拉动,价格一直平稳,所以农民养着松心,才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畜牧生产如果被动参与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必然导致市场严重影响生产的滞后效应,即大起之后来一个大落,大落之后又来一个大起,顶峰之后就是低谷的马鞍式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生产的发展产生的负效应十分突出。用科学的方法遏制效益低谷区或尽量缩短低谷区,必须坚持不懈地把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抓在手上,做到产品与市场的平衡,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实现畜牧生产产业化。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养殖户从稳定生产中得到效益。我们主管部门围绕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法,措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改进,从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防疫灭病、饲养管理、品种引进到强力扶植龙头企业工作上做文章,下村、下场指导,并提出了“两推五改”“三元杂交”等系列技术路线。同时,强化项目建设,96—97年建设国家级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项目,98年建设桔杆综合利用及饲料推广示范县项目,99年实施河北省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2000年建设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2001年世行肉牛项目开始起动,2002年华都肉鸡养殖项目,2003年秸杆养牛示范县项目。几年来,年年引进新项目,年年实施项目,在项目建设中,不仅仅是引进了项目建设资金,更主要的是在实施项目中,引进了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四、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生产的重点工作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畜牧业产业化,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把握市场价格,建立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的良性循环体系,保障养殖生产稳定发展。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生产更多、更好的畜禽产品。
从近几年市场对畜产品的分析看,一般大陆产品市场充足,有时过剩,价格波动较大,养殖效益忽高忽低,名优产品、绿色产品市场价格盘高。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搞调整,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是看哪个地区调的快,调的新,调的符合市场的需要,那么谁就争取了生产上的主动,争得了市场的满意。养殖生产必将得到蓬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搞好畜禽群体结构的调整,在稳定发展猪、鸡等食粮型畜禽的同时,加快发展奶牛、肉牛等草食性畜禽,下大力建设草、牛、奶工程,充分利用我县的作物桔杆、杂草地饲料资源,变废为宝,过腹还田,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引进新品种,下决心淘汰低劣品种,通过培育、选育、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提高群体优种率,挖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三是搞好畜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快谋划畜产品深加工项目,通过产品深加工,打自己的品牌,同时努力争创名牌产品,生产绿色产品,首先完成规模养殖场无公害产品的申报工作,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四是调整资金投入结构,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入到养殖生产上来;一方面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另一方面金融部门在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资金投入向养殖生产倾斜。五是调整技术力量投入结构。本着“人尽其才,量才而用”的原则,坚持所学有所用,鼓励技术人员包项目、包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养殖生产第一线,促进全县养殖结构的调整。
2、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谋求畜牧生产的长远出路
在一个产品中扶植一个有强大实力的龙头企业,真正形成一头连基地(饲养户),一头牵市场的扭带,并通过深加工,创出畜禽产品自己的品牌。畜产品深加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产品在相当时间内价格稳定,那么必然拉动畜禽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在价格低谷时,龙头企业按保护价收购畜禽产品,风险共担,在价格高位时,年终按对企业的贡献大小,享受利益分红,这样一举双得,即为发展全县养殖生产起到了保护作用,企业又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形成合同订购,合同生产,真正成为即富民又强县的产业。河南的春都、南京的雨润,山东的龙大,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3、政策倾斜,择优扶强
产业化经营生产,是全社会多方位的综合性生产,产业化生产,是在生产中必然发展的趋势,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通过生产组合方式建立了相关产业的协会,通过价格约束把产、加、销“捆绑”在一起,想方设法地尽快实现产、加、销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就要给他们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奔着“欲取之先给之”的原则,产业化生产中的相关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植办法,并认真地落到实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协调。
4、加强服务网络建设,保障产业化生产健康发展
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是推广先进技术的基层组织,我县实践证明:全县畜禽品种由劣种实现了优种,由粗放管理变成了规模经营,由疫病的威胁变成了疫病高度控制,使过去的养着担心变成了现在养着放心,由过去的低效初步实现了高效,这些是技术转化成成果的体现。
在新形势下,如何稳定县、乡、村三级技术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关键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一是给予相当的政治地位,二是稳定的经济收入,对于村级技术人员通过考核实行持证上岗,畜牧主管部门定期培训指导,并提供充足的服务资料,提高他们的职业热情,理顺他们的收入渠道,对于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在“三定”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三定”方案,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更新、装备所需设备,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职能。县级技术干部要经常深入乡、村、场,加大服务指导功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协调乡、村两级技术推广中的各个环节,为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尽职尽责。
5、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向科技要效益
产业化生产实际上讲是综合技术配套的生产体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贡献率的大小反映在实际上就是效益的高低。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高新产品必然取代低劣产品,而且价格稳定。如三元杂交猪比二元杂交猪每斤高0.3—0.4元,每头猪可多获利50—60元,优质奶牛比普通奶牛可多获纯利2000元/年,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有计划地引种优良品种的技术路线,加大种畜禽管理力度,下决心淘汰劣种。
搞好防疫灭病工作,认真推行程序化免疫,实现重点疫病专人抓,常规免疫程序化,确保全县无大的疫情发生。
认真推广科学饲养管理,加大“两推五改”技术路线实施力度,改变旧的传统饲养模式,千方百计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日增重,增加社会效益。
6、扩宽销售渠道——向市场要效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索我县畜禽产品如何抢占京、津市场,打入国际市场的路子,我们有了一些尝试,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道路还很艰难,缺乏自己的畜产品品牌,从发展角度看,无品牌就无效益,无品牌就可能导致盲目生产,所以在龙头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要谋划自己的品牌,提高本县产品的知明度,在占领京、津市场的基础上,尽快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市场拉动价格,价格牵引基地的良性循环。
7、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向企业要效益
龙头企业的建设,一是靠政策扶植,二靠技术的指导,三靠市场的拉动,但更主要的是加强龙头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企业内部实行严格的制约制度管理,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同时对基地制定严密的供、销、收合同,增强养殖户的信心,加大基地群众的责任感,使养殖户树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网链意识。按照产品品种产量与市场签定可靠的供销合同,实施合同生产、合同订购的生产计划,确保基地、企业产品养的多、卖的出去。龙头企业要敢于走出去,广泛建立联系网,联系点,办事处,广交天下客户,为企业注入活力。
几年来,我县产业化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初步构成了框架,但今后的路子更长,任务更艰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必将促使养殖业的大发展,畜牧业必定能成为富民强县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