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田市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田市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田市镇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积极的创业热情,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建设富有文化气息的和谐文明镇,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田市镇要加快发展,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打造产业特色。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些粗浅的思考。
一、田市镇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一)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
近年来,田市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工业方面,已形成以工艺品、建材、印刷、矿山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今年年初以来,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68%,实现利税占全镇工业利税总额的70.6%,对全镇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业方面,已建成水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7000亩油菜示范园区,签订林地、耕地流转2360亩,创建各类农业合作社31个,培育20亩以上农业种植大户83户;以提子、蓝莓、高山蔬菜为主的“万元田”建设初见成效,面积达到2470亩;以鲁西牛、藏獒为主的特色养殖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水各村150亩珍贵树种种植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旅游方面,已形成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特别是以“李老汉”农庄为代表的休闲模式已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越来越多。
(二)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田市地处仙居中部,距县城16公里,东邻步路、上张,南接淡竹,西连白塔,北临官路。随着35省道扩建改造,田市与县城和白塔中心镇的距离明显缩短,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在镇内设有两个互通口,建成后,田市与义乌、金华、温州等地的距离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2、生态资源优势。田市镇位于永安溪上游,生态环境良好,200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镇。镇区内绿化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空气质量长期达Ⅰ级以上;镇区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处理率达82%,水各等8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家规模化养殖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3个村完成整治村建设。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以公盂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地形构造呈多级梯状,气势峥嵘,石林崖壁,竹林秀丽,瀑布飞悬,旅游开发潜力很大。
3、品牌优势。近年来,田市镇在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创出了一些品牌,部分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九思牌”蜜梨已获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蓝莓成功种植成为我县农业的一大亮点,“李老汉”农庄成为我县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水口山“卷地龙”、吴桥“鲤鱼跳龙门”等民间艺术闻名海内外,2008年田市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当前,田市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施错位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特色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实现产业链、经济链和生态链的有效对接,促进三大产业互动发展。
(一)发展特色农业。紧跟现代人倡导绿色的消费需求,瞄准县城和白塔中心镇十几万人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打造“生态、绿色、安全”品牌,坚持走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突出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重点发展以蓝莓、蜜梨为主的水果业、以高山蔬菜、绿色无公害稻米为主的种植业、以鲁西牛、藏獒为主的养殖业和以马关木为主的珍贵树种种植。二是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把水各千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集种苗繁育、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技术培训、农业观光于一体,成为我县发展特色农业样板和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依法、自愿、有偿、互利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在水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之上推进特色板块建设,在全镇形成一批有质量、有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养殖大村、大户。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扶持康绿蓝莓专业合作社、柯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规模大、技术好、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帮助其扩张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实力,培育成引领该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三是突出特色品牌建设。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整合“蓝莓”、“蜜梨”、“鲁西牛”等品牌,选择一至二个有市场潜力、能够进行精加工和包装的品种,给予引导、鼓励和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名牌产品,提高农业品牌效益。
(二)发展特色工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内力,借助外力,依托招商平台,主动承接永康、义乌、金华、温州等地产业转移,主动承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一是壮大工艺品、建材等主导产业。大力扶持联华、远足、田市工艺厂、水泥杆厂等骨干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发展农副产品等特色加工业。大力扶持台州幸敏商贸有限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开拓新兴产业。抓住此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握好企业转型升级和义乌、温州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汽摩配、机械制造、矿石深加工等企业,以及商贸、物流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休闲旅游业。紧紧抓住我县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契机,发挥区位、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迎合现代人的旅游消费理念,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一是以公盂景区为核心,打造自然风光休闲旅游。把旅游业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公盂景区的宣传、包装和项目申报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公盂景区早日建成开放。二是以“农家乐、渔家乐”为核心,打造休闲体验旅游。把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水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街下村休闲旅游规划,发展以油菜花观赏、蓝莓采摘、永安溪游玩等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游;重点做好以“李老汉”农庄为样板的休闲体验游,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烧烤、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三是以古民居、民间艺术为核心,打造文化休闲旅游。把旅游业与文化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李宅古民居、柯九思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开发和水口山“卷地龙”、吴桥“鲤鱼跳龙门”等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氛围,推进文化旅游发展。
(一)加大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力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一要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等上级的支持,动员和引导全镇干部、群众积极动手,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财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作为生态镇,要拒办有污染的企业,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发展。二要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选准对接点,对接区域以金华、义乌、永康、温州等地为主,对接领域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汽摩配、机械制造、矿石深加工等企业为主,建立项目库筛定承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承接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加强宣传推介,科学地选择招商项目,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二)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要根据镇情制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引导。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分散于部门间的各级政策、资源的整体作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二要制定出台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企业经营场地、扶持资金、人才引进、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营造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三要鼓励在外田市人回乡创业,扶持典型,激发投资热情,广泛吸纳民资、外资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要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带头建立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的经营主体,拓展经营方式,激活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一是加快村镇建设。继续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改善农村面貌。做好东山溪等16个村的整治工作,完成水各等村的花果村建设;做好35省道和高速公路两侧“赤膊墙”、黄皮屋的整治和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继续搞好村镇规划,拉大集镇框架,强化村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二是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利用永安溪丰富的溪滩地资源,重点搞好十八都溪下游两岸和永安溪边三千亩左右溪滩地的规划,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充足的空间准备。三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好镇与镇、镇与乡、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连接路,形成循环交通圈,为田市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仙居调研)[作者:田市镇 王志海]
第二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以产业化建设为主导,以龙头企业发展为依托,发挥环境优势,凭借现有良好基础,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构建具有长白山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推动棚膜经济快速发展。在完善巩固“都赶线”棚膜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鼓励全县棚膜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规模化、规范化,打好绿色牌、有机牌和无公害牌,带动并促进围城及沿线重点发展瓜果蔬菜、山野菜家植、园林花卉等品种。2011年,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新建规模化棚膜蔬菜面积2000亩,目前,全县蔬菜总面积已发展到3.5万亩,年产鲜食蔬菜5万吨,产值5500万元。
2、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出台中药材保护、整合及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的指导性意见和鼓励扶持优惠政策;根据气候特征、地理环境、地力情况、种植传统等前提条件,确定不同种植分区和主打品种;根据理论需求量引导规模化种植,重点发展订单生产。2011年,我县中药材留存面积为7万亩,其中人参、西洋参1万亩,林下参留存面积为3.6万亩,平贝母1.1万亩,北细辛0.35万亩,北五味子0.6万亩,其它中小药材0.3万亩。
5、发展绿色优质食用菌产业。在快大、二密、大泉源等中心集镇进行平菇、香菇、木耳等三大品种的反季生产;在英额布、三棵榆树等传统产区生产袋料木耳、香菇、金针菇;在东来、石湖、果松、光华、兴林等地发展林下木耳、野山菌开发。适时建设菌种研发中心和菌袋生产示范中心,大力引进新品种和精深加工企业。2011年全县以木椴木耳和袋料木耳、袋料香菇、平菇、滑子蘑、榆黄蘑为主的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
第三篇:发展特色产业(定稿)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步脱贫
潮安县凤凰镇位于潮州市北部山区,地处饶平、丰顺、大埔三县交界,面积232平方公里,辖27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其中8个村在扶贫开发中被定为贫困村,有贫困户522户,1946人。自2009年扶贫“双到”开展以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立足产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该镇扶贫“双到”成效显著,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实际,依靠特色,确立一个“总体工作思路”,做到“四个坚持”、“四个着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主要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确立特色扶贫工作思路。
该镇多为山地,海拔在310--1498米之间,其中山地面积30多万亩,属亚热带海洋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2200毫米,山高雾多,峡谷纵横,岩泉渗流和深山密林形成独特的环境,具备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条件。茶叶栽制历史悠久,始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茶区,具备了茶叶生产和制作的人文历史条件。凤凰茶香馥高爽、味美甘醇、韵至
清远、爽口宜人,享誉海内外,该镇在1995年5月被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3年被中国科学院定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被省定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2008年被定为中国名茶之乡。由于自然资源独特,产业优势明显,当地政府审时度势,坚信只有紧紧依靠特色茶叶产业优势,帮助和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实现脱贫致富。
二、坚持宣传教育,着力提高贫困户脱贫信心。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有了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前提和首要条件。该镇和各帮扶单位深入调研,下乡驻村,分析各贫困户致贫原因,找准脱贫关键点,制订了“依靠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劳动力转移为辅”的脱贫工作思路。一是组织贫困户集中学习,分析近十几年来凤凰单丛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总体趋势,要求贫困户要坚定信心,下大决心加大茶叶种植,紧紧依靠特色茶叶种植脱贫致富。二是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贫困户“等、靠、要”落后思想。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批,树立勤劳致富的典型、亮点、进村入户与贫困户沟心、谈心等等方法方式,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贫困户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
三、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带动,着力提高贫困户的 “造血”功能。
该镇坚持抓好扶贫工作,不仅要切实抓好扶贫济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发展生产,培育特色产业,提高造血功能,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工作思路,积极寻求贫困户脱贫的长效机制。一是开设茶叶种植、嫁接、田间管理和制作等多期技术培训班,组织贫困户开展学习,提高了其种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使贫困户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增加收入。二是通过开设评茶师、高级评茶员培训班,培训一批贫困人员成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既为该镇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充实了人才,又为贫困户依靠专业技术脱贫创造条件。三是通过扶贫专项资金和多方筹资,购买优质茶苗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充实生产资料,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造血”,为稳步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坚持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着力拓宽贫困户的茶叶销路。
该镇紧紧抓住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使特色产业扶贫之路不断延伸,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品牌建设和科研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凤凰
茶的特色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政府通过穿针引线,鼓励企业和贫困户长远合作,定期向贫困户收购茶叶,解决贫困户的茶叶销路,获取双赢效益,为贫困户的脱贫提供了稳定保障。
五、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整村脱贫。
扶贫“双到”工作开展以来,该镇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使各扶贫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针对贫困村道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各项基层设施建设,较好的解决了各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实际问题,为贫困村的整村脱贫打下了基础。
第四篇:广西关于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工作方案
广西关于加快发展贫困地区
特色产业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我区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桂发„2012‟7号)精神,加快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广西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以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和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手段,着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着力加强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带动贫困地区扶贫产业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市场为导向,加工为龙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二)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三)坚持科技支撑,打造品牌。
(四)坚持政务公开,接受监督。
(五)坚持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户意愿相结合。
(六)坚持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建成一批特色优质高效、辐射覆盖面广的种养示范基地,带动贫 1 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扶贫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增强,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扶持发展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新路子,拓宽扶贫对象增收渠道;贫困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实现扶贫、经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到“十二五”期末,全区连片特困地区、3000个实施整村推进的贫困村,都形成一定规模的优势特色产业,所有就地开发的扶贫对象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享受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策待遇的县,下同)、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有条件的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扶贫对象的人均纯收入接近本村平均水平。
四、重点工作
(一)石漠化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石漠化地区人均耕地少,易旱易涝。石漠化地区实施产业化扶贫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坡改梯(土地整治)工作,增加农民有效土地耕作面积,增加地头水柜、滴灌等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发展耐旱的林地经济、山地经济作物、特色优质的油茶、核桃、中药材、茶叶、桑蚕、木薯、家禽家畜等种养业或小型加工业(如手工编织等)项目;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劳务输出。
(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为重点,围绕自治区确定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在全区范围内建立10片以上特色优质高效、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或特色高效的养殖示范基地,每片示范基地辐射覆盖贫困户1000户以上,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示范基地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培育出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具有较 2 强带动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期末,辐射带动的贫困村农户数增加1倍以上,农户增收1倍以上。对成长性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区域性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通过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建立1000个以上产业化扶贫示范村。
(三)3000个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区确定30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一次规划,分两批实施,每批实施1500个村,5年一次性验收。在这些贫困村中,产业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并重,每个村的产业开发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少于35万元,扶持一批适合当地发展、效益较好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特色优势品种,建成一批产业群(带)。
(四)积极探索扶持贫困村发展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新路子。
“十二五”时期,要探寻扶贫产业与旅游业内在联系和结合点,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与贫困村紧密相关的旅游开发。在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中探索扶持的渠道,从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旅游线路等设施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方面进行扶持。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探索对贫困村干部群众开设旅游培训专题班,加强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拓展与更新其知识,增强其创新意识与能力。鼓励探索对其他第三产业的扶持途径,努力拓宽扶贫对象的增收渠道。
五、目标任务及安排
(一)目标任务。
我区已把甘蔗良种良法及推广示范、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及低产改造、高产优质桑蚕种植、高产木薯种植(间套种)、百香果种植、八角林低产改造、名优特中药材规范种植、双季葡萄种植、耐寒罗非鱼养殖、规范化养兔、家禽家畜(以养鸡、山羊、猪为主)养殖、3 竹子种植及低改、有机(生态)茶叶种植等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列入第一批“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积极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条件成熟的将继续列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给予重点扶持。鼓励探索扶持贫困村发展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新路子,拓宽扶贫对象增收渠道。主要任务有:
1.建成10片以上特色产业示范工程基地。
2.扶持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扶贫龙头企业。
3.建立1000个产业化扶贫示范村。
4.建立3000个贫困村产业化“一村一品”产业群(带)。
5.扶持3个以上第三产业扶贫示范点。
(二)安排。
2011-2014年每年启动建设一批产业化扶贫示范村;2011-2013年建设第一批整村推进1500个贫困村“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群(带);2013-2015年建设第二批整村推进1500个贫困村“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群(带);2011-2015年每年扶持一批扶贫龙头企业。5年内建立1000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村,3000个“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村,扶持3个以上第三产业扶贫示范点,扶持100个以上扶贫龙头企业。
(三)资金投入。
1.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平均每年投入资金0.6亿元,小计3亿元。
2.扶持113家扶贫龙头企业:每年投入政策性扶贫贴息资金4000万元,小计2亿元。
3.3000个贫困村产业发展:平均每村投入资金35万元,小计10.5亿元。
4.非贫困村扶贫对象产业发展:平均每年投入资金2500万元,4 小计1.25亿元。
以上合计共需16.75亿元,扣除2011年投入的2.1亿元财政扶贫资金,2012-2015年共计14.65亿元。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把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要具体抓,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和各单位,确保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有效推进。
(二)强化协调合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有关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共同推进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扶贫、农业、林业、畜牧、科技、气象、科研部门要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应用及政策、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扶持产业扶贫示范项目;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要支持产业扶贫示范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和基地标准化建设。
(三)引导金融资金扶贫。积极探索利用扶贫资金引导金融资金投入扶贫产业开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扶贫资金投入结构。
(四)培育企业带动。自治区将围绕“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建设,通过适度增加扶贫项目贷款财政扶贫贴息资金规模,培育行业扶贫龙头企业,形成较强的辐射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能力。通过推广“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鼓励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实行“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采取最低保护价等 5 方式,调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保护贫困农户的经济利益,让贫困农户从产业化扶贫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五)建立农经组织。有关市、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帮助示范项目村组建各类与扶贫龙头企业对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贫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提高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开发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提升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规模种养,稳定增加收入。
(六)拓宽发展门路。整合旅游、农业、商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部门资源,加强贫困地区资源宣传、产业规模经营、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方面工作,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七)加强科技培训。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目的,加强对基地示范项目的科学技术培训,以特色优质品种打造优质高效产业。同时通过利用扶贫培训基地、产业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培训农民,培养一批懂种养技术、会经营、善服务的新型农民队伍,确保产业扶贫示范工程顺利实施。
(八)强化监督检查。加大督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工作考核制度。不定期开展项目实施与管理情况监督检查,通报项目实施进度,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第五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海南州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交流材料
(2013年11月)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提高经济效益、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措施,是降低碳排放、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应对经济环境全球化、经贸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也是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农牧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海南州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的优势
海南州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污染少,具有得天独厚的培育特色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独特,生态环境优良。海南州地处相对封闭的青藏高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世界公认的“超净区”之一,土壤和水资源几乎没有受到污染,农牧业以草地畜牧业和传统农业为主,区域内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和明显的冷凉气候特征,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病虫害发作轻,农药使用规模小且频率低,这种良好的农牧业生态环境,是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优良基地。二是绿色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藏羊和牦牛肉、油菜、青稞、蚕豆等农畜产品不仅是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产品,而且是青藏高原
藏区农牧民的传统主食,同时也逐步受到内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产品加上马铃薯、食用菌和中藏药材等特色农畜产品的开发利用也有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且光、热、风和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三是政策优势加大。国务院出台的《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扶持高原特色加工业发展”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上强卫书记指出:“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都把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作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抓,为全州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再加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对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思路及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找准优势,准确定位,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牧业发展中,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拓展农牧业发展领域,通过普及应用节约型农牧业新技术,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农村牧区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降低生产成本,防治农牧业面源污染,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牧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牧业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重点要组织实施好节约型农牧业技术推广、农牧业资源保护、农村沼气“一池三改”、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牧业等项目,尤其要抓好全州5个示范点和51个启动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走舍饲半舍饲和种草养畜之路,进一步规范运行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实现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积极做好已注册的兴海县河卡镇高原有机(天然)畜产品资源生产批发基地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同时,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以循环农牧业为基础,循环工业为主体,循环第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体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从而使循环经济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和拉动全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合力,促进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编制总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将全州循环经济发展引入快车道。加强对全州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规划编制适合海南州农牧业产业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适用范围、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目标体系和保障体系,建立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目标及分阶段推进计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社会大循环、示范园区中循环、企业小循环的发展目标。
(三)要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和建设好贵德、共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硬件、软件并重,设施、科技并举,切实有效地提升示范园区的科技
水平。在编制规划和建设中着重考虑:一要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使用、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使用的功能。二要着力促进园区内各类产业、企业进行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水资源逐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三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机构与园区联姻、与农牧民牵手,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到农家牧户、田间地头,充分有效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
(四)紧紧围绕特色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循环经济。一是突出高原特色,大力开发当家品种。明确以牦牛和藏系羊肉、青稞、油菜、蚕豆、果品、反季节蔬菜、中藏药材等为重点,建立一批具有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高标准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在种植业基地建设上,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多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防治病虫草害;在养殖业基地建设上,要饲喂无污染饲料和生物添加剂,采取综合措施防止畜禽接触污染源。二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按标准化组织农畜产品生产。从生产基地抓起,建立标准化示范体系,从龙头企业入手,建立农畜产品加工体系,加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力度。同时要提高绿色农畜产品营销水平和现代营销技术及包装技术。三是实施绿色产品名牌战略,突出生态农牧业特色。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精心培养一批如“可可西里”、“雪峰”等名牌绿色产品,努力扩大名牌比重,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应鼓励并支持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力的龙头企业,在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扩大主导品牌在市场上的容量。对已成为青海省
绿色名牌产品的,要想方设法提高档次,争创国内、国际名牌。四是加强实施以农村 “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大力推进“秸秆——沼气——有机肥--无公害作物”的农村新型能源产业链。五是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应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在农牧区要紧密结合发展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加紧普及太阳能户用电源的应用,全面解决尚未通电村户的用电问题;加速实现农民户户有塑料温棚、牧民户户有牲畜暖棚、农牧民家家有太阳灶的目标;积极引导,大力推进农牧民太阳能暖房和中小学太阳能校舍、卫生院和乡镇机关太阳能暖房建设,使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成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成为改善民生、发展事业的重要措施。
(五)增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功能,采用各种鼓励和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全州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安排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组织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力争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产品和物资的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高效生态农牧业发展及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三是在招商引资中要引入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装备、新工艺水平的项目。四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技术装备的改进。通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进和管理进步,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
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知程度,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建设,逐步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等,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是对领导干部、企业家、技术人员加强参观学习并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指导和技术推广工作。三是在中、小学校开展国情、省情、州情、县情教育,编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手册,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普及到每个孩子身上。四是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政府网站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栏,及时报道全州各个行业、重点单位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吸引和激励公众的广泛参与,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社会人员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