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县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几点思考
贫困县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经济体制已不断完善,市场竞争的领域、方式、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区域分割、自给自足的经济格局已被全球一体化经济格局所替代,同时也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贫困县区势缘分析
贫困县区从理论上讲一般主要拥有两个比较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后发优势。资源优势实际上是一种低级因素,立足这一比较优势介入市场分工,难以提升经济素质,获得长久强势地位。科技、人才、教育资源虽然是高级因素,但作为公共产品,溢出效应大,在没有融入贫困地区之前,构不成这些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高级要素和特定要素,跻身于较高层次的市场分工,需要发挥后发优势。
贫困地区在谋求跨越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以下后发优势。
(一)生态的后发优势。贫困地区开发较晚,一般生态良好,这些地区适合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清洁能源开发、生态旅游,这对于发展特色经济提升发展层次,谋求跨越发展都是一种良机。
(二)资本的后发优势。在资本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落后地区可以获取发达地区资本,化解资本供需矛盾,缩短原始积累过程。发挥资本后发优势的主要方式就是大力引进境外资本。
(三)产业的后发优势。贫困地区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金转到工业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益。发挥产业的后发优势,要牢固树立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意识,在资源配置中,科学发展优先,工业发展优先。
(四)制度的后发优势。落后地区学习和效仿发达地区的先进制度和管理办法,可以减少制度创新的时间成本和试错代价,对发达地区经过长期探索而建立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移植既无引进成本,更无社会风险,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五)精神的后发优势。落后地区面对发展差距,会造成紧张状态,刺激人们增强危机意识,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动力,对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可以增强人们加快发展,改革创新和奋力追赶的意识,以精神强势形成发展强势。
二、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魅力核心和闪亮名片 特色产业是人们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优势产业资源,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特色产品不等于特色产业,只有特色产品形成规模,形成产业群,有竞争力才能称得上特色产业,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
是县域经济形成的基础,甚至可以说,县域经济就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特色经济。
(一)县域经济应以“特”为主。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所涉及的领域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方面。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走“小而全”、“多而散”的路子,由于地理条件、先天基础、人文环境的不同,各地发展特色经济应各有特色,应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二)县域经济应以“特”为先。贫困县区的共同特点是先天基础不足,发展基础差,后发优势不显,结构调整缺乏系统性,造成特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竞争优势不明显。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选准一条好的路子,集中全力,率先攻坚,而这条路的现实选择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经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指出,最有效、最合理的社会生产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只生产自己在生产上处于相对优势,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并用这种产品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这一理论的现实正确性适用于发展县域经济,那就是把自己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产业,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全力发展。
(三)县域经济应以“特”为媒。发展特色经济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的品牌可以起到“放大”效应。一个地
区可能没有人记住他的名字,但说到该地的特色产品人们会很清晰,这就是他的品牌效应。品牌产品及其企业不仅能成为各行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代表和“排头兵”,也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名牌战略,能够引发相当广泛的名牌效益,对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极大作用。
三、贫困县区发展特色产业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潜在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必须全面了解市场。不只是了解本地目前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价高,什么产品滞销价低,而是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全面了解。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潜在市场即还未开发出来的市场进行了解研究,根据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需求空间而选择发展产业。所以,以市场为导向不只是顺应市场,而且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去把握市场,拓展市场,挖掘潜在市场,预见未来市场,把握近期市场和瞄准长远市场。
二是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同样的投资,名牌的回报率最高。所以,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必须选择优良品种造就优品优牌。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原则。衡量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首要标志就是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并使其优势长期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因此产业结构在进行调整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保证各种资源
得到更好地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使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各有侧重,各有特色,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力避区域间的产业雷同和县域间的恶性竞争。
四是坚持开拓市场、货畅其流的原则。市场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发展,一切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在确定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寻找市场上尚未被满足或充分满足的消费者需求,根据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位,推出有潜力、有市场的产品。
四、贫困县区发展特色产业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结合文章。第一,要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大市场、大工业发展相结合。县域特色经济只有融入大市场、大工业发展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第二,要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建设相结合。贫困县区应充分发挥乡镇自身优势,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城镇对区域经济优化整合、集聚辐射的功能,以产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第三,要将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大城市的需求相结合。特别是特色农产品,要以优质、高效来占领市场。
二是环境文章。环境是影响和制约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可以说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
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特别是有优势、新起步的特色产业更要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舒适顺畅的设施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三是保障文章。由于各地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资本的趋利性很强,需要政府在前期对特色产业予以引导支持。一要积极主动,引进更多发达地县产业转移投资。二要抓准定位,理清发展思路,选准主攻目标,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加强规划布局、产业政策、市场信息等方面研究和服务指引,降低风险少走弯路。三要研究政策,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打造特色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带。四要改善服务,积极引导农民联合协作,错位竞争,有效避免毗邻县区产业项目撞车、恶性纷争,实现互补共赢。
第二篇:发展特色产业(定稿)
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步脱贫
潮安县凤凰镇位于潮州市北部山区,地处饶平、丰顺、大埔三县交界,面积232平方公里,辖27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其中8个村在扶贫开发中被定为贫困村,有贫困户522户,1946人。自2009年扶贫“双到”开展以来,该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立足产业特色,发挥资源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该镇扶贫“双到”成效显著,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立足实际,依靠特色,确立一个“总体工作思路”,做到“四个坚持”、“四个着力”,最终实现脱贫致富。主要做法如下:
一、因地制宜,确立特色扶贫工作思路。
该镇多为山地,海拔在310--1498米之间,其中山地面积30多万亩,属亚热带海洋气候,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约2200毫米,山高雾多,峡谷纵横,岩泉渗流和深山密林形成独特的环境,具备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条件。茶叶栽制历史悠久,始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茶区,具备了茶叶生产和制作的人文历史条件。凤凰茶香馥高爽、味美甘醇、韵至
清远、爽口宜人,享誉海内外,该镇在1995年5月被定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2003年被中国科学院定为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被省定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2008年被定为中国名茶之乡。由于自然资源独特,产业优势明显,当地政府审时度势,坚信只有紧紧依靠特色茶叶产业优势,帮助和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实现脱贫致富。
二、坚持宣传教育,着力提高贫困户脱贫信心。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有了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是贫困户实现脱贫的重要前提和首要条件。该镇和各帮扶单位深入调研,下乡驻村,分析各贫困户致贫原因,找准脱贫关键点,制订了“依靠发展特色产业为主,劳动力转移为辅”的脱贫工作思路。一是组织贫困户集中学习,分析近十几年来凤凰单丛茶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总体趋势,要求贫困户要坚定信心,下大决心加大茶叶种植,紧紧依靠特色茶叶种植脱贫致富。二是宣传教育,彻底改变贫困户“等、靠、要”落后思想。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批,树立勤劳致富的典型、亮点、进村入户与贫困户沟心、谈心等等方法方式,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贫困户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
三、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带动,着力提高贫困户的 “造血”功能。
该镇坚持抓好扶贫工作,不仅要切实抓好扶贫济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发展生产,培育特色产业,提高造血功能,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工作思路,积极寻求贫困户脱贫的长效机制。一是开设茶叶种植、嫁接、田间管理和制作等多期技术培训班,组织贫困户开展学习,提高了其种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使贫困户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增加收入。二是通过开设评茶师、高级评茶员培训班,培训一批贫困人员成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既为该镇特色产业的长远发展充实了人才,又为贫困户依靠专业技术脱贫创造条件。三是通过扶贫专项资金和多方筹资,购买优质茶苗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充实生产资料,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造血”,为稳步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坚持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着力拓宽贫困户的茶叶销路。
该镇紧紧抓住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等多块金字招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使特色产业扶贫之路不断延伸,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品牌建设和科研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凤凰
茶的特色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政府通过穿针引线,鼓励企业和贫困户长远合作,定期向贫困户收购茶叶,解决贫困户的茶叶销路,获取双赢效益,为贫困户的脱贫提供了稳定保障。
五、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推进整村脱贫。
扶贫“双到”工作开展以来,该镇紧紧抓住各种机遇,积极申报项目、狠抓项目落实,发动贫困户积极性,参与扶贫开发,使各扶贫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针对贫困村道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各项基层设施建设,较好的解决了各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灌溉难”等实际问题,为贫困村的整村脱贫打下了基础。
第三篇:松阳县农业“两区”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松阳县农业“两区”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上游,全县土地总面积140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40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境内群山连绵,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条件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农业“两区”建设情况近年来,松阳县围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目标,以农业“两区”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与平台,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通过规划先行、优化布局,统筹整合、强化激励,创新机制、主体提升,狠抓进度、注重绩效等举措,使“两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县已已建成粮食功能区2个,面积5200亩,启动建设粮食功能区9个,面积7000亩;松古盆地和小港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均被列为省级创建点,玉岩食用菌、上寮山香榧、油茶等5个主导产业示范区被列为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点,白茶、脐橙、鹊山鸡、蛇鳄龟、中华鳖等8个特色精品园被列为省级特色精品园创建点,规划面积12多万亩,规划总投资3.4111亿元,带动各类主体投资4.2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9140万元,有力推动了茶叶、食用菌、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松阳县按照统筹70%以上产业类资金集中用于“两区”建设的要求,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机补
贴、现代渔业、标准鱼塘改造等资金重点投向“两区”建设。积极引导标准农田地力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江南灌区节水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集中投向“两区”建设。结合实施现代产业提升项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松阳县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扶项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有力地推动了该县主导产业发展和提升。在完善现有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的同时,结合省级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特扶项目,2011-2013年全县计划安排2900万元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还安排茶叶3500万元、食用菌500万元、高山蔬菜450万元、香榧800万元、油茶500万元、笋竹400万元、精深农产品加工园4800万元、农村新能源推广300万元,配套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和主导产业发展。该县一二三产联动,大力发展茶叶(特别是香茶)生产的经验做法,被省农业厅编入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会议专题汇报片。
茶产业发展情况 松阳县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的目标,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大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使茶产业成为繁荣一方经济和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支柱产业。2010年,松阳全县有茶园面积11.02万亩,茶叶总产量9050吨、总产值4.2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6.0%,茶产业对全年农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79.4%;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5.12万吨、交易额17.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9%、43.5%,交易量和交易额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来自茶产业,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茶产业,全县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从事茶产业。
如今,松阳已拥有“中国绿茶集散地”、“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2011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阳茶”等十大金名片。松阳茶产业主打品牌“松阳银猴”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之列,品牌价值现已达12.78亿元。“松阳银猴茶叶节”影响力在全国排名第45位,成功跻身“中国农事节庆影响力”50强。
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 以香菇为主的松阳食用菌产业在1995年生产规模就达到5000万袋以上,1997年被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2000年就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商品基地县,成为中国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现在生产规模已经连续15年稳定在6000万袋,2010年产值达到2.09亿元。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松阳县因势利导引进花菇栽培技术,并以玉岩镇为中心全面推广花菇栽培技术。松阳花菇主产区海拔高,山高林密,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花菇生长,而且无任何工业污染,在配方中除杂木屑、麦麸和石膏粉以外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生产用水全部引用山泉水对菌棒进行补水。同时,该县出台了全省首个由县政府制定实施的食用菌生产材料管理办法——《松阳县食用菌生产材料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并与全县的原辅材料经销户签订了《食用菌原辅材料质量安全承诺书》,实现菌种定
点生产,确保食用菌生产的安全。由于形状好、质量优、保险期长,松阳花菇备受日本、韩国及国内经销商青睐。2010年,玉岩镇及周边栽培花菇3300万袋,产菇1.8万吨,产值1.5亿元,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71.7%。松阳县玉岩镇被授予 “中国花菇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松阳食用菌产业在做强花菇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广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 “菌竹生态立体栽培的新模式”、“吊瓜+食用菌立体栽培”、“菇稻轮作模式”,并开展利用芒杆和板栗蒲等替代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研究,通过这些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广,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了“千斤稻万元钱”和“千斤笋万元钱”。
水果产业发展情况 松阳县地处浙南山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之一,2001年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脐橙之乡”。现有果园面积7.89万亩,总产量3.96万吨,年产值8840万元。盛产柑橘、梨、李、桃、杨梅等十二种水果,尤以柑橘类中的“松阳脐橙”和“松阳鲜梨”最为突出,目前已形成浙江最大的脐橙商品果生产、出口基地和浙江早熟梨优势产区。
“松阳脐橙”以“纽荷尔”为主栽品种,现有面积1.27万亩,年产量5000余吨,年产值1300万元,占全县果树总面积的16.37%,年产量的14.72%,年产值的23.04%。“松阳脐橙”按科学生产技术和特定的质量标准精心培育而成,采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应用日本先进的农药残留控制技术,MRLs
值每100吨果品不超过1g。“松阳脐橙”以其果大、色艳、皮薄、质脆、肉化渣、汁液多、风味浓郁、耐储运等特点,远销上海、新疆、杭州、宁波、温州等各大中城市,2007年起进入上海农工商、易初莲花、浙江农华、杭州家友等超市。利用“松阳脐橙”加工的橙皮浆自2004年起已连续7年走出国门,出口日本,经日资青岛诚誉食品检测有限公司检测,MRLs全部达到世界上最苛刻的农残标准——《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标准,在432项农残检测项目中,有429项未被检出。“松阳脐橙”以其优异的品质在1997年丽水地区召开的柑桔品评会上荣获一等奖;1998年荣获浙江省首届优质农产品银奖;2000年获中国特产之乡农产品交易会名优柑桔金奖;2001~2003年连续3届获得浙江省农博会金奖;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放心营养标志产品;2002年11月获中国浙江柑桔博览会金奖;2002年12月通过中国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梦阳”品牌连续第4次确认为丽水市著名商标;2010年11月,“大富地”牌脐橙通过浙江名牌农产品认定;2011年10月入选“处州十珍”农产品。
松阳早熟梨发展起步于2000年,全部是脆冠、清香、圆黄等优新品种,良种率达100%,为早熟梨的优质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松阳早熟梨主要分布于东南山区乡镇的中高海拔地区,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果实外形端正,果面光滑,皮薄肉脆,汁多味甜,果心小,石细胞团小而少。“松阳鲜梨”早熟、优质、安全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是全国和全省历届早熟梨评比中获奖最多的产品,2003年、2008年连续两届获“浙江省十大名梨”称号;2003年12月获浙江省农博会银奖;2011年8月获浙江省十大精品梨金奖。“松阳鲜梨”以优良的品质取得良好信誉,产品畅销深圳沃尔玛、上海家乐福、杭州家友等超市。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早熟梨产业已成为松阳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全县生产面积达1.8万亩,居浙江省第四位,年总产量5000吨,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农业产业之一。松阳早熟梨产业使松阳近4000山区果农人均增收327元,成为山区农业经济的旺盛增长点。
第四篇: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材料
县工信局发展特色产业情况调研材料
2014年5月21日
为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化水平,推动我县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最近,我们对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特色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集聚度较高、拉动力较强的特色产业模式,其中三穗鸭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了亿元,工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到2013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4.4亿元,所属8个生产行业。其中,作为工业主导产业的依然是木材加工业,其产值达到4.32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9%,比2012年上升了9.2个百分点。而作为特色工业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服装加工业增长较慢。其中,以三穗鸭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6%,比2012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是我县发展速度第二位的行业;以羽绒制品加工为主的服装加工业产值达到
2.4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3%,比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发展速度略有上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目前,我县大部分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销售外向型产业,以低成本竞争为主,走低端发展路线。许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有限,管理人员素质不
1高,技术条件薄弱,普遍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比如发展比较好的以生产羽绒服饰为主的服装产业,仅有“贵康”、“勤穗〃美雅特”两个自主品牌,且都是原国有羽绒厂90年代的老品牌,其产品主要原料及辅助材料均靠外地供应,产品95%以上销往国外,在当前劳动力、原材料、运输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很大困难。
(二)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链需要不断完善。大部分产业还停留在产业集聚的初级阶段。一方面,龙头企业规模也不大,除了三穗鸭产业(含一二三次产业)外,其他产业几乎没有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另一方面,产业链条不够长。不少产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企业的同质同位竞争,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集群组织比较松散,没有形成行业协会(商会)。全县所有产业均没有建立自律组织,彼此间内在联系较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此外,企业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序竞争、经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对一些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产品品牌不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目前,我县市特色产业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名牌2个,但除“贵康”、“勤穗〃美雅特”、及三穗鸭系列产品等几个老品牌外,真正的品牌基本没有形成。许多特色产业产品知名度仅局限于省内、州内、县内。
(五)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专业市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从州到县都没有出台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致使特色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不强,造成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目前我县正在建设三穗鸭专业特色市场,但依然缺少专业化大市场的配套,市场与产业间的联系以及相互支撑不够,束缚了产业规模的扩张。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中介机构、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等中间组织也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特色产业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策扶持,推动持续发展。加紧制定出台相应的发展政策、扶持办法及配套措施,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进一步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二是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把各项扶持资金向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及服务平台机构倾斜,引导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三是加大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及时为新创办民营企业办理相关税收奖励手续,为民营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四是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按照“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为产业集群发展广纳各方人才。
(二)加强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结合我县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发展。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三穗鸭
加工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业,科学发展以钒矿资源开发为主的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二是依托交通便利和劳动力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床垫生产等原材料制造业,快速发展服装、电子加工业。推进技术创新,开发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同时,以县城为中心,依托中心城区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动漫文化、现代物流、商贸餐饮、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经济,注重培育特色专业村、产业镇,发展专业园区,逐步壮大产业集群。
(三)强化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一方面,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鼓励汽车零部件、农机具、床垫弹簧、服装生产等传统产业的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加快由委托加工、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加工、自主品牌生产转变,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培植、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等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和节能环保等新的优势产业。
(四)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协作配套水平。依托千里山等龙头企业,培育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特别应支持三穗鸭、汽车及零部件等相关行业企业发展,注重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提高产品本地化配套率。
(五)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发展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全国知名品牌、全省知名牌等。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发展特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按照“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思路,积极培育特色文化,在推动特色文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做活特色产业。一是挖掘产业文化资源。积极搜集整理传统特色产业(如三穗鸭等)的发展历史和人文资料,培植特色产业的历史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人本文化。二是搭建产业文化载体。通过兴建三穗鸭产业示范园、颇洞生态农业示范园、产业园区园中园、竹编产业示范村(斗街)等文化设施,逐步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区,在传播三穗鸭、蓝莓酒、羽绒服饰、竹编等特色产业文化的同时,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打造特色文化平台。通过举办“三穗鸭美食文化节”等主题活动,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的知名度,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第五篇:关于加快田市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加快田市镇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田市镇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积极的创业热情,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建设富有文化气息的和谐文明镇,有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田市镇要加快发展,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打造产业特色。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些粗浅的思考。
一、田市镇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一)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
近年来,田市镇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工业方面,已形成以工艺品、建材、印刷、矿山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今年年初以来,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68%,实现利税占全镇工业利税总额的70.6%,对全镇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农业方面,已建成水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7000亩油菜示范园区,签订林地、耕地流转2360亩,创建各类农业合作社31个,培育20亩以上农业种植大户83户;以提子、蓝莓、高山蔬菜为主的“万元田”建设初见成效,面积达到2470亩;以鲁西牛、藏獒为主的特色养殖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水各村150亩珍贵树种种植长势良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旅游方面,已形成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休闲旅游,特别是以“李老汉”农庄为代表的休闲模式已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逐步得到市场认可,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也越来越多。
(二)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田市地处仙居中部,距县城16公里,东邻步路、上张,南接淡竹,西连白塔,北临官路。随着35省道扩建改造,田市与县城和白塔中心镇的距离明显缩短,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台金、诸永两条高速公路在镇内设有两个互通口,建成后,田市与义乌、金华、温州等地的距离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
2、生态资源优势。田市镇位于永安溪上游,生态环境良好,200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镇。镇区内绿化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空气质量长期达Ⅰ级以上;镇区垃圾集中处理率达100%,农村垃圾处理率达82%,水各等8个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3家规模化养殖场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3个村完成整治村建设。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以公盂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地形构造呈多级梯状,气势峥嵘,石林崖壁,竹林秀丽,瀑布飞悬,旅游开发潜力很大。
3、品牌优势。近年来,田市镇在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创出了一些品牌,部分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九思牌”蜜梨已获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蓝莓成功种植成为我县农业的一大亮点,“李老汉”农庄成为我县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水口山“卷地龙”、吴桥“鲤鱼跳龙门”等民间艺术闻名海内外,2008年田市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当前,田市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实施错位竞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特色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变,实现产业链、经济链和生态链的有效对接,促进三大产业互动发展。
(一)发展特色农业。紧跟现代人倡导绿色的消费需求,瞄准县城和白塔中心镇十几万人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打造“生态、绿色、安全”品牌,坚持走基地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是突出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重点发展以蓝莓、蜜梨为主的水果业、以高山蔬菜、绿色无公害稻米为主的种植业、以鲁西牛、藏獒为主的养殖业和以马关木为主的珍贵树种种植。二是突出特色基地建设。把水各千亩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集种苗繁育、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技术培训、农业观光于一体,成为我县发展特色农业样板和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的窗口,增强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依法、自愿、有偿、互利的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在水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之上推进特色板块建设,在全镇形成一批有质量、有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养殖大村、大户。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扶持康绿蓝莓专业合作社、柯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规模大、技术好、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社,帮助其扩张规模,提升档次,增强实力,培育成引领该产业的骨干龙头企业。三是突出特色品牌建设。支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整合“蓝莓”、“蜜梨”、“鲁西牛”等品牌,选择一至二个有市场潜力、能够进行精加工和包装的品种,给予引导、鼓励和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名牌产品,提高农业品牌效益。
(二)发展特色工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内力,借助外力,依托招商平台,主动承接永康、义乌、金华、温州等地产业转移,主动承接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大力发展特色工业。一是壮大工艺品、建材等主导产业。大力扶持联华、远足、田市工艺厂、水泥杆厂等骨干企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二是发展农副产品等特色加工业。大力扶持台州幸敏商贸有限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开拓新兴产业。抓住此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握好企业转型升级和义乌、温州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积极引进汽摩配、机械制造、矿石深加工等企业,以及商贸、物流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休闲旅游业。紧紧抓住我县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契机,发挥区位、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迎合现代人的旅游消费理念,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一是以公盂景区为核心,打造自然风光休闲旅游。把旅游业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公盂景区的宣传、包装和项目申报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公盂景区早日建成开放。二是以“农家乐、渔家乐”为核心,打造休闲体验旅游。把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水各千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街下村休闲旅游规划,发展以油菜花观赏、蓝莓采摘、永安溪游玩等为主的生态农业观光游;重点做好以“李老汉”农庄为样板的休闲体验游,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耕、烧烤、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三是以古民居、民间艺术为核心,打造文化休闲旅游。把旅游业与文化结合起来,吸引游人。重点做好李宅古民居、柯九思故居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开发和水口山“卷地龙”、吴桥“鲤鱼跳龙门”等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化氛围,推进文化旅游发展。
(一)加大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力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一要解放思想、统一思想。要破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等上级的支持,动员和引导全镇干部、群众积极动手,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克服功利主义,不吃“子孙饭”。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如果现在没有财力实现最佳开发方案,就先预留,等条件成熟再来开发。克服“本土主义”,不吃“公家饭”。作为生态镇,要拒办有污染的企业,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发展。二要扩大开放,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选准对接点,对接区域以金华、义乌、永康、温州等地为主,对接领域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汽摩配、机械制造、矿石深加工等企业为主,建立项目库筛定承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承接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加强宣传推介,科学地选择招商项目,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二)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一要根据镇情制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引导。建立特色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发挥分散于部门间的各级政策、资源的整体作用,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二要制定出台特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企业经营场地、扶持资金、人才引进、手续办理等方面给予优惠,营造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三要鼓励在外田市人回乡创业,扶持典型,激发投资热情,广泛吸纳民资、外资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要鼓励农村能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带头建立专业合作社,不断扩大特色产业的经营主体,拓展经营方式,激活特色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三)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一是加快村镇建设。继续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改善农村面貌。做好东山溪等16个村的整治工作,完成水各等村的花果村建设;做好35省道和高速公路两侧“赤膊墙”、黄皮屋的整治和道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继续搞好村镇规划,拉大集镇框架,强化村镇综合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格局。二是加快工业集聚区建设。利用永安溪丰富的溪滩地资源,重点搞好十八都溪下游两岸和永安溪边三千亩左右溪滩地的规划,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提供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充足的空间准备。三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康庄工程,建设好镇与镇、镇与乡、镇与村、村与村之间的连接路,形成循环交通圈,为田市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仙居调研)[作者:田市镇 王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