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管理抓质量 高标定位求突破
强化管理抓质量 高标定位求突破
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军在会上做重要讲话
赵国军在讲话中强调了三个方面工作要求:
首先要认清形势,提高开展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我县教育工作正在低谷中徘徊,困境和危机并存。针对这种形势,要求我们要鼓足勇气,克服困难,艰苦奋斗,负重攀登,争取用三年时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其次把握重点,注重实效,把“管理年”活动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工程。一是以强化校长队伍为重点,狠抓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二是以强化工作纪律为重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本学期开始,要求校园内无赌博行为,全体教职工在工作日期间不准饮酒,违者严肃处理。三是以强化校长、主任听课制度为重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长、主任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并由局教研室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要采取积极措施,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四是以强化校长请销假制度为重点,切实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学校内有师生在,校长、主任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校长有事外出,要向局领导请假。五是以强化考试工作为重点,抓好“四风”建设。以考风促教凤,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促校风。把端正考风放在首位,要抓住关键环节,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六是以强化奖惩工作为重点,引进长效激励机制。坚决取缔“小金库”和“乱收费”行为。七是以强化食堂管理工作为重点,抓好后勤体系建设。取消食堂承包制,把实惠还给学生。八是以强化安全工作为重点,抓好防控体系建设。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第三要依托“12233”工程,努力实现教育工作新跨越。我们要在全系统大力实施“12233”工程。即: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把握三个关键,实现三个目标。“坚持一个中心”:是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抓住两个重点”:是抓住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两个重点。“突破两个难点”:是突破保学苗和保安全两个难点。“把握三个关键”:是把握学校管理,教研教改和激励机制三个关键。“实现三个目标”:是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跨进全市先进行列;师德水平不断提高,打造过硬教育工作队伍;教育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满意。在此基础上,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十二种意识,把这十二种意识最终变为十二种行动。一是树立求实求严的管理意识。二是树立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质量意识。三是树立情操高尚的师德意识。四是树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意识。五是树立热爱讲台的进取意识。六是树立不断追求的学习意识。七是树立服务整体的大局意识。八是树立凝聚人心的团结意识。九是树立严格要求的自律意识。十是树立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十一是树立和谐相处的稳定意识。十二是树立心态良好的适应意识。
动员大会由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孟凡浩主持。孟凡浩在会上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赵局长的动员讲话和会议精神,提出了具体安排意见和工作要求。
第二篇:立足常规抓管理、强化督导求质量
立足常规抓管理、强化督导求质量
李场镇中心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意见》和《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尽快适应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提高我镇小学教育质量,我们注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宣传、抓学习,牢固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常规立校、常规兴校”的意识。
自收到县教育局《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意见》和《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之后,我们随即印发到了各单位。就如何贯彻落实“两个方案”、“两个常规”,中心学校作了具体的安排。首先,要求各单位要用一周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讨论。第二,在教师全面领会“常规”和“方案”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教师意见并梳理成一、二、三及时反馈给中心学校。从各直属学校反馈的信息看,小学教师,尤其是村小教师反响强烈,抵触情绪比较严重。原因是我镇村小大多规模小,教师编制紧,普遍存在包班情况,再加上代课教师比例大(小学代课教师比例占41%,大塔片区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达到了51.5%)。因此,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教育局教学常规要求过高,压力太大,难以适应,再加上待遇低,本期开学初有5名代课教师因此自动辞职离开了岗位。第三,鉴于以上不利因素,我们中心学校利用3月10日教育局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的当天下午,召开了村小校长参加的“教学管理工作会”。针对我镇小学教师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就 1 如何向教师进行宣传,提高认识,我们结合当天的视频会议精神和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意见,首先统一了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的思想。第四,我们中心学校充分利用了3月份的教学常规普查,深入各类学校向一线教师作了进一步的宣传和解释。目前基本消除了教师的抵触情绪,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从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多数教师领会到了“两个方案”和“两个常规”的实质所在和导向功能,也明白了“评价方案就是目标,常规是必须的过程,是达成目标的保证”。从本期我们开展的教学常规普查发现,普遍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比以前做得更好。
二、建立健全了配套的支撑方案和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和《宜宾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意见》,结合本镇实际,在充分听取教代会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考核方案》、《职称评定方案》、《教学质量目标考核方案》、《教育质量奖励》等等方案,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中小学教学常规量化评估细则》、《教学常规一日一抽查制度》和片区以上《学校行政听课、评课制度》、《教学常规实名通报制度》及《末位轮岗交流或淘汰制度》、《人事调动与质量挂钩》等等制度和方案。目前,我们就建立的或修订的一些方案、制度正在组织全镇教职工讨论,打算4月底定案。我们修订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方案,注重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统一、注重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目标是方向,常规是保障”的管理理念。
三、进一步健全了目标管理机制,强化了师生目标意识。自2003年起,我们就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目前我镇基本形成了整合一致并注重学校整体、部门、年级乃至每一 个学科和每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学年初,中心学校将质量目标下达到各片区小学,在确定质量目标时,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学校历史和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学校的发展实际,强调学科知识目标与学生德育目标并重。根据《宜宾县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我们分别对小学各年级提出发明确的德育目标,比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文明礼貌,三、四年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五、六年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等内容,我们都明确了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旨在通过德育目标的实现来促进学科质量的提高,改变了过去只下达学科分数目标的做法。为了强化各类学校行政、教师、学生的目标意识,我们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中心学校与各片区小学、各片区学校与村小,各校与每一位教师层层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和《末位淘汰或轮岗交流承诺书》。第二,每个学科的教师要根据学校分解下达的教学质量目标,再结合班上学生个体实际与学生一起制定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和操行目标。第三,质量目标我们要求上墙公示。
四、强化过程管理,狠抓贯彻和落实。1、3月初,我镇召开了中心学校和片区校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了在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下如何抓学校教学常规,提高质量的措施和办法。组织讨论了《李场镇小学教学工作常规量化评估细则》和《李场镇2006年教学管理工作意见》。通过讨论,首先让片区以上的校行政人员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2、3月中旬(专题会议之后),由中心学校组织并分片区召开了全镇教师参加的就如何贯彻落实县教育局的“小学教学常规”和“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以及我镇的“小学教学常规量化评估细则”和“2006年教学管理工作意见”的动员会。会上,我们还结合上学年 末统考、上期统考成绩进行了质量分析,对发展势头良好,成绩突出的学校、班级、学科进行了点名表扬,与此同时,我们还确定并大会通报了我镇小学管理相对较差、质量相对落后的仁兴、小塔、龙川等5所薄弱村小和付雨生、王宋金、赵容、陈德钰等16名薄弱学科的任课教师。对薄弱学校的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对薄弱学科教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同时也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意见。会后,薄弱学校领导和薄弱学科教师结合实际均制定了整改提高措施。
3、为了贯彻和落实《宜宾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管理意见》,在管理中,我镇尤其注重“关注过程、牢抓细节”。第一,从本期起,我们进一步规范了片区以上学校行政人员的听课、评课制度,要求片区以上学校校长、教导和中心学校中层正职以上行政人员,每周随堂听课不得少于2节,课后要及时与教师交流并填写好“评课表”,课后还要检查该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每月中心学校校长对以上行政管理人员的听课、评课记录进行检查。第二,坚持了片区以上学校“教学常规一天一抽查”制度。具体做法是:学校行政轮流值周,当班人员不定期(每一天至少1课时)到教学区巡视,主要是普查课堂纪律,了解教师教学有无违规现象(比如上课批改作业、坐着上课、上课接听手机、抽烟等),抽查至少一名教师的备课(主要是了解是否备、上进度一致,是否上课不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学习记录等环节的工作,检查后,当班人员要如实填写好“一日一抽查记载表”并如实向被查教师交换意见。每月底由教务处汇总情况并公示,学期末兑现相关制度,学年末纳入考核。第三,扎实开展每学期至少两次(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各一次)的教学常规普查工作,普查由中心学校分管校长牵头,主要抽调教务处、教科处、政教处人员和片区学校教导主任参加。普查涵盖到每一所村小、每一个班级和学科,每次普查后要进行情况汇总,对在教学常规方面做得好的教师给予书面通报表扬,对在教学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及时在镇内宣传,对一些好的做法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比如,3月30日,片区教研组和教研室的同志到我镇进行教学视导时,教研室粟老师在我镇全意小学发现一临时代课教师顾云厚批改的作文非常有特色,我们随即将他的34个学生作文本收集起来,提供给全镇教师观摩学习),同时,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违规现象(比如上课不备课、作业布置量少、批改频率低或批改不认真、单元不检测等等现象)以书面形式进行实名通报批评,凡是受到通报批评的,取消考核和职业道德考核评优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资格,取消职业道德考核奖。我们扎实地开展教学常规普查工作,确保了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始终处于一种规范的运转状态。第四,由于我镇70%的小学生都分散在大大小小的18所村小,加强对村小的教学管理对提高我镇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求中心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处主任每周深入村小了解、检查、指导教学工作不得少于2次。每次检查要有记录,每月要有书面情况汇报,每期要写一篇教学管理调研文章,为中心学校决策教学管理重大事项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五,中心学校每期至少召开三次村小以上校长、片区学校校长、教导和中心学校相关行政人员参加的教学管理工作会,此会主要以阶段性的质量分析、教学管理研讨、交流,找问题、添措施为主题。
4、建立健全了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帮扶机制,努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一,3月中旬和4月上旬,我们分别召开初中、小学薄 弱学校校长和薄弱班级班主任、薄弱学科教师参加的“质量提高工作会”。会上,分别确定了抓管理、抓学科质量的骨干交流经验,就如何强化学校常规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管理,中心学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性的建议;同时,督促相关学校的领导和薄弱学科的教师要结合实际制定整改提高计划交中心学校备案。第二,建立了县、镇两级星级名师和县级以上青年骨干教师与薄弱学科的结对帮扶制度,这类帮扶主要是通过献课活动、业务指导、手把手的教来提高薄弱学科教师的业务能力,督促《整改提高措施》的落实。第三,建立了中心学校中层正职以上行政人员定点联系薄弱学校的帮扶制度,帮扶人员每两周至少1次要深入被帮扶学校了解、检查、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也要检查整改提高计划的落实情况。第四,建立了对新分配教师的指导培养制度。对新分配教师提出了“一年合格、三年成才、五年成优秀”的成长目标,每位新教师都明确了一名辅导教师,新教师每堂课的备课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能进课堂教学;指导教师每周深入被指导教师的课堂不得少于1节。对薄弱学科教师的帮扶者和新教师的指导者,视其工作情况,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各类先进的评选、职称评定、考核评优等优惠政策。我们建立的各种帮扶制度都明确了帮扶目标和双方职责、工作任务,并将帮扶、提高情况纳入双方责任人的考核,并兑现奖惩。
5、狠抓教研、科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第一,大力开展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中心学校自04年设立教科处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校教研组的建设。立足我镇实际,整合了我镇教研资源,小学设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和艺体四个教研组,并从教学一线聘请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为了充分发 挥和调动教研员和各校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教师编制和教育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设法积极为其“搭台子,压担子,给票子”,确保了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研究课、汇报课、观摩课、赛课、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等形式,促进了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达到了教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这一根本的目的。第二,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由于我镇办学条件相对较差,设备设施落后,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和加强了学生课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与研究,组织老师们开辟了“口语天窗”、“学习方略”、“阅读精品屋”、“专项点睛”、“单元竞技场”、“外面的世界”、“文宛小荷”、“词汇加油站”等等课外学科知识活动,通过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研究形式,帮助教师们及时了解到了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了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在课题的研究上,我们注意教学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2004年9月以来,相继确定了马场小学的《小学数学任务型分组学习法研究》、大塔小学的《改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和中心学校的《农村留守生研究》等9个县、镇级科研课题。目前课题的研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我镇办学水平的提高,也造就了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五、健全质量奖惩机制,充分发挥质量评价的导向功能。
1、根据《宜宾县教育局2006年乡镇学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对镇内各类小学的《质量量化评估细则》,评估结果将作为对片区学校班子年终综合评议、续聘校长和兑现行政津贴的主要依据,对评估结果属全镇倒数三位的村级小 学校长,必须责令片区学校作出调整。
2、根据3月10日教育局视频会议精神,制定了《李场镇中小学教育质量奖惩方案》,此方案涉及的奖励经费一是按县上规定自筹的办公经费的结余部分,二是争取镇政府的投入。方案主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奖项:一是教职工职业道德考核奖,该项奖励经费占当年奖金总额的15%。二是教育教学质量奖,占奖金总额的65%,其中包括:目标完成奖、综合优生奖、教育质量嘉奖和单科教学成绩等次奖。三是班级管理奖,主要是对班主任实施奖励,奖励经费占总金额的20%。
3、以镇政府名义印发的“李镇府(2006)8号”《李场镇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李场镇中心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明确指出:(1)凡申请调动的教师,上学年教学成绩三项考核指标(即所任教学科的人平分、优生率、合格率)中至少有两项要达到全镇平均水平,否则,不予调动。(2)片区以上学校实行末位轮岗交流或淘汰制度:凡考核积分处于本校末尾15%,并且未完成教学质量目标的合同制教师,根据工作需要,由中心学校校长办公会通过票决方式确定支教人选,统筹安排到异地学校轮岗支教。凡属于轮岗支教的教师,如果工作表现好,一年后所任教学科成绩各项指标(三率)均达到全镇平均水平,方可申请回原单位应聘。对于末位的代课教师,作辞退处理。我镇人事制度改革不仅增强了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而且对提高我镇教育教学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教育经费越来越紧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经费紧张,义务教育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比如,学校排危、设备设施添置、正常的 办公运转、频繁的教研活动、代课教师的待遇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而学校原本就负债累累,债主三天两头来催债,真的感到经费大压力太大,也难以统筹安排,由于经费压力过大,我镇有的片区学校校长已提出辞职。没有钱,光靠做思想工作,特别是代课教师思想工作真的很难做。
2、我镇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是代课教师比例过大。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村级小学老教师比例偏大,他们教法死板,观念陈旧,难以适应课程改革,教学效率低下。三是缺少艺体类和小学英语师资,目前我镇只有三所片区学校开设了英语课程,村小没有一所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这有可能给今后初中的英语教学脱节,镇小有一名英语教师还是代课教师。
3、由于村级小学编制紧,教师间相互听课、相互学习、自学提高难以落实,如果要集中参加教研活动,必须停课。
4、就课程设置而言,个别学校因师资配备等原因出现了有些课程形同虚设的现象,特别是村小的非统考学科。
5、就教学常规而言,有些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入、不透彻,对学生关注不够,情感投入不足,照抄教案现象比较普遍,对教学三维目标(情感与态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理解不全面,上课教学目标不明确,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出现备、教内容不统一;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效率低;作业布置量少,不恰当,缺乏趣味性、基础性、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差异性;少数教师作业批改马虎草率,不够仔细,对学生缺乏信心和耐心,作业、作文评语缺少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
七、下步工作打算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本次研讨会之后,我们要主动、积极、虚心向兄弟乡镇学习,把你们的长处、好的经验和办法合理地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管理中。
2、针对我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下一步抓质量管理的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尽快调整和理清下步的工作思路,真正做到“向常规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3、下步工作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不少教师经常长吁短叹,特别是村小教师觉得工作太苦、太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工作动力不足,因此也存在在工作中的敷衍塞责的现象,为此,教师的生活、生存状态值得研究和思考。第二,还有少部分教师对现行的“教学管理要求”有抵触情绪,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也值得思考。第三,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下如何稳定我镇庞大的代课教师队伍值得局领导的关注。
2006年4月11日
第三篇:六个抓落实、五个求突破
六个抓落实、五个求突破扎实推进干部作风整顿
自全县开展“关键在于落实”的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以来,三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效能提升、企业服务,关键在于落实”之一主题认真开展 “六查找一完善”活动。以六个更加抓落实和五个方面求突破引领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一是更加爱岗敬业,在完成任务上抓落实,二是更加好学上进,在主动作为抓落实上下功夫,三是更加务实创新,在注重细节抓落实上下功夫,四是更加心系企业,在深入基层抓落实上下功夫,五是更加团结和谐,在齐心协力抓落实上下功夫,六是更加廉洁高效,在干净干事抓落实上下功夫;分别在正确履行职能职责方面,遵守法纪制度方面,深入企业,帮助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化解遗留问题,维护稳定五个方面求突破。
通过广泛学xxx省市领导同志和县委书记谢晓东同志关于抓落实的重要文章和重要讲话,深入查找自身在精神面貌、敬业状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狠抓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全局机关干部作风作风转变明显,干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行政效率不断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第四篇:四抓四促求突破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抓四促求突破 一心一意谋发展
―――关于增比进位突破—高桥怎么干的思考
高桥镇人民政府镇长 赵久强
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讨论“增比、进位、突破——桐梓怎么干”之际,我镇也迅速掀起了学习讨论的高潮。通过对省委书记栗战书、代省长赵克志到遵义调研讲话和市委书记慕德贵同志到桐梓调研讲话精神的认真学习,强烈地感觉到桐梓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必将很快来临,极大的鼓舞了我们工作的斗志,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在新一轮发展机遇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桐梓县24个乡镇之一的高桥镇,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大显身手、大有作为,这是高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必须思考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带着这一课题,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冷静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集中精力、奋勇争先,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一、抓发展,促实力增强
高桥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农业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非常落后,经济总量偏小,整体实力偏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风险抵御能力不强。在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高速推进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如果稍有不慎或错失良机,横向差距将越来越大,而且会因马太效应导致恶性循环而一蹶不振。因此,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对高桥这样一个纯农业乡镇来说,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一是要重抓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公路和水利建设摆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作为基础实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在十二五期间,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发动群众,最充分最广泛地调动和利用一切资源,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之机,特别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实现村村通油路,硬化通组路、串户路各60000米,修复所有山塘水库,新建水池500口、硬化沟渠10000米的目标。把我镇建设成为全县基础设施最完善的乡镇。
二是主抓优势产业建设。从高桥的区位、气候、土壤、水源、生态等综合因素来看,结合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镇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要有五大产业。
1、樱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兴隆、周市一带,面积约为750亩左右,年收入在120万元以上,高桥樱桃因质地和口感好而享誉全县,供不应求。群众发展樱桃的积极性很高,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品种老化、产量不高、存放期短而受到很大制约。根据调查和测算,在我镇兴隆、周市、两河一带可新发展优质樱桃2000亩以上,5年后可新增收入2000万元。
2、挂面。高桥挂面(有高桥挂面和周市挂面两个牌子)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成熟的技术和地道的文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高桥的老百姓就开始生产挂面,是我县最早生产挂面的地区,于1986年进入最鼎盛最繁荣的时期,生产挂面的作坊多达300余家,高桥挂面也因香纯味正口感好而享誉全县。近几年来,随着本地小麦产量的连年下滑,原料供应严重不足,诚实厚道的高桥人不愿外购原料、以次充好而砸了高桥挂面的招牌(高桥挂面 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只能用高桥本地生产的小麦才能做出地道的高桥挂面,正如只有茅台酒厂的水才能生产出真正的茅台酒一样),致使绝大部份作坊关门停产,至今只有12家面坊尚存,但也随时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为了保住高桥挂面这个地方特色品牌,镇党委、政府在今年秋种工作中,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稳油增菜进小麦”的工作思路,直接打响了高桥挂面的品牌保卫战。经市场调查和初步测算,高桥挂面的升值空间和发展空间都很大,挂面产量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增大150万公斤以上,加之再进行包装设计的改进和提升,可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
3、蔬菜。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县城的蔬菜需求量也将随着人口的剧增而不断上升,而娄山、燎原、楚米等原蔬菜供应基地的蔬菜种植面积将不断缩小并趋于消失。相比之下,高桥蔬菜会因距城近、海拔低、土质好、无污染而悄然崛起,成为桐梓县城新的蔬菜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根据调查和初步测算,可在现有蔬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新发展优质蔬菜2000亩以上,新增产值1000万元。
4、茶叶。早在60年代,我镇火石村生产的红光茶就极负盛名,曾在全国的茶叶参展评比中荣获第7名,但因品牌意识淡漠、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面积萎缩、产量下滑,至今面积只有200余亩。据专家对当时红极一时的红光茶的调查分析,该茶之所以品质上乘、名列前茅,主要得益于当地的土质和气候因素,而我镇的土质基本都属于同一类型,气候差异极小,因此都具备生产红光茶的条件,适宜发展茶叶产业。据当地群众反映,在每年茶叶采收的季节,有很多老同志还专程到火石村购买茶叶,最贵的“916”品种已卖到近100元/斤,比县内其他地方的茶叶高出数十元,加之有曾获全国评比第7名的辉煌历史,市场前景和升值空间将不可估量。根据调查和初步测算,可在改造现有茶园的基础上,新增茶园1000亩,到盛产期亩产可达200余斤,新增收入2000余万元。
5、旅游。随着圆满贯水库的建成和蓄水,给我镇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填补了我镇旅游资源贫乏的空白。圆满贯库区水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平均宽度约100米,水面一平如镜、天水一色,两边山岩林立、奇峰延绵;加之位于我镇境内的库区上游河段,是一个天然的峡谷,水流缓急交替、有惊无险,峡谷植被浓郁、风光秀丽;另有千年神树、千年古场、近代悬葬和野生鲢鱼等自然、人文景观。可通过招商渠道,引资入注资金5000万元,将我镇麻子坝打造成为集观赏库区风光、体验峡谷漂流、追忆人文历史、享受垂钓休闲、品尝生态河鱼为一体的立体休闲旅游渡假区,每年可创收入2000万元以上。
通过3-5年的时间,逐步形成“1+2+5=8”的产业支撑形态,“1”指烤烟这一成熟产业,“2”指粮油和畜牧这两大传统产业,“5”指樱桃、挂面、蔬菜、茶叶和旅游这五大特色产业。“八龙共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净增1亿元,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推进和加速高桥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抓队伍,促能力提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有人去执行,或执行得不好,都只能是空谈。因此,抓好
干部队伍建设,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的根本保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我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1、抓人员到位。人员到位是干部队伍建设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但从前阶段干部的到岗到位情况来看,有部份干部很不自觉,有的早上迟迟不到岗,有的来晃一下就走了,有的甚至长时间不见人影,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了解决好这一突出问题,确保有人在岗、有人办事,必须重新建立、完善和坚持好上下班签到和请销假制度,对不按时签到上下班和不假离岗的,要视其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曝光、记入档案、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达到开除或辞退条件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上报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2、抓思想转化。抓思想转化就是要充分了解干部对工作的态度和看法,了解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把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强化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及政风政纪教育,抓好面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解开心结、放下包袱,心情愉悦地开展工作。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利益观和荣誉观,让他们远离抱怨、消极和扭曲的价值观念,善于从工作、单位和群众中找到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精神动力,以思想大转化、大提高促进工作作风大转变。
3、抓素质提升。抓认识到位和抓素质提升要同步推进、交替进行,达到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目的。一是要强化干部的学习教育。要把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主渠道和根本抓手,在学习的方式、内容上狠下功夫,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带动干部理论学习,把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以用促学,逐步实现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自觉化。二是要强化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是学习的目的,也只有通过实践的锻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安排到条件最差、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的地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们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胎换骨、优胜劣汰、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三是要强化干部的心理调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界信息刺激的多元化,干部的心理冲突及消极心态也日益显现,成为当前干部成长和工作推进的一大瘟疫。因此,加强干部的心理辅导和调适,提高他们的情商,已成为党委政府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通过心理调适工作的强化,使之能根据外界信息及时调整自己,有效化解心理矛盾冲突,尽可能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随时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大限度的适应工作和社会的需要。
4、抓工作落实。抓队伍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而检验干部队伍战斗力和执行力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把工作落到实处。因此,抓工作落实也是抓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为此,对每一项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奖惩兑现、总结反思等各个环节,都要从实过细、环环紧扣,不得发虚脱节;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每一个单位及干部的工作实绩、能力素质方面的情况;要定期对各单位及干部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和公示,促进争先创优、重抓落实氛围的形成;要把每一个单位及干部抓落实的情况如实记入他们的详情档案,作为考核、奖励、培养、选拔和推荐干部的主要依据。
三、抓民生,促群众满意
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和生活水平,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我们践行宗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问题。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可行的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和扩大就业;要加大非农技能的培训力度,促进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积极鼓励和创造条件,加大劳务输出力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要用好用活农村危房改造、困难补助、医疗救助、农村低保等政策,最大限度的解决和关心好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低收入人群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三是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工作的力度,提高参合率和医保覆盖范围;要适时启动并搞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真正解决好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四是要更加重视文教卫生事业。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改善教育教学条件,落实好各项教育政策,真正解决好“学有所教”的问题;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强重大疫情和疾病防治,提高健康水平,真正解决好“病有所医”的问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总之,要创造性的执行和
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保民生、惠群众的政策,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四、抓稳定,促社会和谐
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当前,抓好稳定的关键,就是要毫不松懈的抓好信访工作。一是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把信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素质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牢固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的思想,真正把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放在心坎上,以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信访问题。二是在工作上要强化措施。要把问题化解与源头预防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执行信访工作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排查、接访、调查、处理、回复、稳控、劝返、处置等八个环节,切实做到 “责任、感情、政策、方法”四个到位,真正把信访工作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出成效。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把治安维护和打击犯罪作为抓稳定的有力保障。要更加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加强安全隐患的检查和排除治理工作,落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高桥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作出更多、更好、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对标定位理思路 创先争优求突破
玉泉中心校
“对标定位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对标定位理思路 创先争优求突破
根据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对标定位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实现“率先发展、率先突破、率先跨越”的目标,我校结合辖区教育发展实际,立足“对标定位、争先创优”,精心策划,认真组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创建教育强镇办为目标,积极开展“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引领全校教职工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围绕本校的赶超目标,学先进、赶先进,实现教育观念的新解放、工作思路的新拓展、服务水平的新提高、教改发展的新突破,有效地推进我校“品牌进位,特色创新”工作的落实,在“构建和谐教育,打造教育强办”的实践中创造新业绩。
二、活动原则
1、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办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简陋、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的教育教学实际,对标定位,制定近期和中期赶超方向和目标,推动我办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突破。
2、坚持与“实施品牌定位,打造一流特色”学校创建相结合的原则。我校结合“实施品牌进位,打造一流特色”的办学理念,积极开辟特色工作——“诵读经典、感悟成长”活动,通过特色重点工作的开展,认真督导各校理清工作思路,“对标定位”,大胆创新,“争先创优”,团结协作,进一步促进我办教育工作实现新的提升。
3、坚持自主推进的原则。我校在“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中,积极调动各校“对标定位、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主动自找差距、自加压力、自定措施、自我检验。做到“有指标比指标,没有指标比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各方面的工作,实现我办办学整体水平的提档升级。
三、目标任务
按照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对标定位创先争优”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深入学习山东莱芜,安徽铜陵和芜湖、湖北鄂州等地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标先进,进一步更新学校发展理念,完善推进措施、改进校风学风,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始终坚持以“立足教师岗位比作为、创先争优当教学先锋”为主线,以人才强校、现代教育技术强校、教育科研强校、读书工程强校“四大强校” 战略为抓手,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在保持现有教育教学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我校教 育教学工作的潜力,努力创建一整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形成教育教学新特色,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济源市教育的名片。为此,我们以努力建设“全市一流、全省模范、全国有名”的学校为总目标,确定我校的标杆学校为:钢城区丈八丘联小。具体争创目标:
1、强化各校组织建设,提高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行政班子的领导管理水平。
2、搞好各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优雅校园人文环境。
3、创新管理机制,破解难点问题,开创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4、加强各校特色建设,使特色之花常开常艳。以经典诵读特色活动为载体,从活动内容、诵读形式、展示方式等方面寻求突破。
5、坚持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化。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
6、与钢城区丈八丘联小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两校领导班子、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借力发展”。
四、方法步骤
(一)广泛发动,寻标阶段(2011月10月——2011年11月15日)
1、广泛宣传发动。一是召开动员大会,对“对标定位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推动活动迅速展开。二是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特色突出的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争创目标,制定具体的争创措施。
2、实地寻标阶段。组织校长和教师代表20余人到芜湖一中,莱芜一中、莱城工业区口镇中学、羊里中学、凤城高中、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铜陵市第七中学,鄂州高中、吴都中学等知名学校参观考察。深入了解山东莱芜,安徽铜陵和芜湖、湖北鄂州等地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二)立足实际,对标阶段(2011年11月15日——11月30日)。
在形成良好导向的基础上,在广大教师中深入开展“对标定位、创优争先”活动,通过找差距、定目标,全面落实学校工作目标。
1、搞好思想发动。在集中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围绕工作能力、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向一流水平、更高层次看齐,科学确定对照标杆,提升学校发展水平。
2、开展“三对照”活动。学校领导班子“对照一流标准看差距、对照专家建议找问题、对照目标任务抓落实”,制定措施,确定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形成领导班子和教师《对标定位报告》。瞄准一流学校-----钢城区丈八丘联小,自我加压,实现快速提升,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典诵读工作、校本课程开发上面敢同好的争、快的比、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力争三年内我办的经典诵读工作成为济源教育的靓丽名片。同时,全体教师也要树立自身发展目标,工作中要瞄准最好,干到极致,追求最好,争创一流,力求自身专业化发展得到最优化。
(三)学习赶超阶段(2011年12月1日—2012年4月)
1、形成对标报告。聘请教育专家“把脉会诊”,帮助我们开阔思路,提升工作水平,找准发展定位。每学期开学10天内,提出一项本学期内突破性重点工作,把“对标定位”活动与落实学校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相结合,响应局号召,对整改方案作出承诺,而目前尚未完成的整改任务和年内拟突破的重点工作,逐一落实兑现,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2011年11月23日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按照教育局“对标定位”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工作在一线推动,能力在一线提升,典型在一线培树的要求,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的“服务发展我先上、岗位创优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转变工 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在全校掀起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热潮。
(四)总结表彰阶段(2012年4月)
活动结束前,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对照活动开展情况,实事求是地对活动成效作出评价,认真总结取得的成果经验和典型做法,并以此提出巩固扩大活动成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措施,形成总结报告。
五、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校利用周五全体大会时间,认真传达市教育局“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有关文件精神,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局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争先创优的强烈意识。切实做到“三结合”:把活动的开展与人文的管理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升相结合;与日常的调研培训工作相结合。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为加强对开展“对标定位争先创优”活动的组织领导,我校在第一时间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段德明
副组长:李正君
成 员 :
3、搞好舆论宣传。充分发挥玉泉教育网站的作用,大力宣传对标定位创先争优的先进事迹,努力在学校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
2011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