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室送课下乡活动答谢词
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到柳林指导工作!
恶劣的天气和饥饿都没能磨灭我们探求教学真谛的热情!(活动前一天因突然的雷雨导致我校停水停电,网络和多媒体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给活动准备带来诸多不便;研讨活动8:30开始,一直进行到13时后才吃午餐。)
感谢教研室各位专家对我校语文省级课题的悉心指导!
感谢厉山中心学校及李周维主任、安居中心学校及王春英老师、三里岗中心学校及林海艳老师为我们送来了精彩的语文课、英语课!我校的朱国勇老师、李小琼老师也同样给我们带来欣喜!
李周维老师淡泊大气,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虽然课文内容是远古和恐龙化石,课堂上却无处不突显出对生活的激情;王春英老师恬淡轻柔,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水到渠成地悠出了人间的孝道和亲情;朱国勇老师精心淡定,给了学生崭新的知识和本领,教学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挚友真情。
刘小军校长、陈纯响校长、李晓琳主任、石红伟校长的点评拨云见日,让我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教研室李主任对我们的课题研究给予了忠恳的评价,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并寄予了厚重的期待和嘱望!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行对柳林中心学校教学工作的关心、关注和重视!感谢您们为柳林的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
也感谢各中心学校、各位老师对此次送课研讨活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今天,我们欢聚于柳林中学,一起来探讨高效课堂的相关问题,究竟什么是更好的课堂教学?我想没有绝对划一的模式和标准,只有绝对的差异,我们所探讨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是其中的一种基本教学方式,是我们达到课堂高效的众多方式中的一条。面对绝对差异的课堂,最适合本班的教学,便是更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是我们认为的更好的课堂教学。
我相信,今天的探讨和交流激起我们柳林师生收中的涟漪,碰出了火花,对我们柳林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大有启发,对我们今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希望老师们认识体会吸收今天研讨活动的精髓,运用到我们常规教学和课题研究中去,并带给其他更多的同行,一起来把我们的课堂效率提高,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
我也相信,有领导和专家的专业引领,有各位同行的大力帮助,有学校作为坚强后盾,有课题组一班人的勤奋探索和实践,我们的语文省级课题“探究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一定能按期圆满结题,我们的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高效,我们的新教育之路也一定会更宽广!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柳林教育还处于艰苦创业阶段,条件十分有限,接待和安排不周之处,敬请大家谅解并提出宝贵意见。
祝各位领导和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二篇:送课下乡活动
冷江二中积极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11月29日至30日,冷江二中派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教师12名赶赴金竹山中心学校开展送课下乡活动,副校长朱连希亲自带队,各方面反响不错。这是我校继10月份与金竹山中心学校开展教学联谊活动后的又一大举措。
本学期以来,为了贯彻市教育局的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政策,我校与金竹山中心学校结成联盟,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认真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可谓手牵手,心连心,互促互进,共同发展。本次活动派出的教师涵盖初中的每一名学科,且都是课改的先锋、教学的骨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时,到农村中学锻炼,也有利于教师本身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升,对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第三篇:送课下乡活动
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感受
---记小学数学送课下乡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乡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共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长沙市教科院根据组织了送课下乡活动。我作为小学数学送课代表在接到市教科院关于送课下乡的活动通知后,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并在教研组内展开讨论、校内试讲,试讲后校领导和教研组以及区教研室郑老师对我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力求把最完美的教学效果展现出来。
2013年12月13日清晨,长沙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新春、岳麓区教研室教研员郑志刚、宁乡县教研室主任王胜军、教研员喻政明、中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董建军老师和我一同向号称是“宁乡的西部第一校”——沩山乡九年制学校进发。来到沩山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成就大山人的梦想”几个鎏金大字。进入校园,宽阔的塑胶田径场、古香古色的教学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我不觉感叹:这里条件还真不错!听张校长的介绍,才知道这是一所规模较大新建的九年制学校,有1100多名孩子,有部分孩子寄宿,他们现在也可以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由于到那里正好赶上他们第一节课下课,我就立马作准备上第二节课,我所执教的内容是三年级的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我带领孩子们在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并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能表示几分之一,还引导他们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培养他们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节课是由董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折扣》,董老师首先带领孩子们了解“双十二”以及商场的的各种促销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选用了现在火爆的电视节目中的《爸爸去哪里》中的爸爸该选择哪个商场购物的场景,他风趣幽默、睿智深受孩子们的喜欢。课后,张新春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题为《概念教学》的讲座,张老师紧密联系今日授课内容,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数学概念教学的内涵、特征、学习方式和注意事项。张老师的讲解激情洋溢、妙语连珠,让沩山乡的小学数学老师获益匪浅。
课余,我还欣赏到孩子们那独具特色的竹竿舞。竹竿声声、孩子们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是那么的有序、那么的生动活泼。通过座谈,我还了解到他们结合自己实践开展得综合实践也有声有色。
本次活动除了让我这个曾经也是宁乡山区的人感受到了这里孩子的天真淳朴,更对那些让孩子们有朝一日走出大山而扎根在这里的老师深深的敬意。他们
这里虽处宁邑边缘,但其教育并不落后。因为有这么多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年轻的教师担着引领教育的重任。通过教师的送课、课堂互动交流、教研员讲座,有效的促进了城乡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处理教材、备课教研、安排教学、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教研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第四篇:送课下乡
送课下乡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9号,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组织的到汉沽一中送课下乡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课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课堂的感受
来到汉沽一中,那整洁的校园,首先给我的印象是这所学校很规范,其次校园非常整洁,感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
进入课堂,我更感觉到了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我讲的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这节课非常枯燥,但上课期间,我感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很让我从心里感动。我上课很投入。课讲的也很顺,问题探讨的页很到位,算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只有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的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二、说课的感受
上完课数学组的所有老师就留下来,讨论这节课,老师们的发言,让我感到老师们听课非常认真,把我的课堂的细节听的非常仔细,分析的也非常到位。感到真的是在探讨教学,我从他们的分析中页感悟到很多。
“送课下乡”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
送课下乡,并不是把一节所谓的“示范课”送下去,而是城市教师与乡镇教师的一种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带去的是可能是我们对教育教学一种理解和认识吧。
第五篇:送课下乡
送课下乡增进交流走向“高效”
——第二次送课下乡活动总结
教研室张争艳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观课议课的能力,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在教体局师训科、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的详细安排和精心组织下,送训下乡活动和局直学校领导评课能力展示两项活动一并举行。中片在教研室任主任、周主任的领导下,在函谷镇中心校、函谷镇中领导和化学组同仁的支持和协作下,于3月11日在函谷镇中举行了第二次化学科送课下乡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活动承担送课的教师有两人:化学科首届教学标兵市实验中学的老师;首届教学能手焦村一中的彭朝伟老师,还有本校的李长江老师。此次讲课采用“一课三构”的方式进行(本校一名教师参与讲课),三位教师李长江、黄晓波、彭朝伟分别于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授课,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盐的性质(2)》
本次参与评课的局直学校领导有:市三中的张孝成书记;市四中的张建宏主任。参与听课的有函谷镇中心校和镇中的领导、四个乡镇的化学教师(函谷、五亩、焦村、苏村)、函谷镇中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
等,共计30余人。校领导李增民校长、李大治校长,中心校的武老师全程参与活动。
二、本次活动的亮点:
1、领导重视,积极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受到局领导的高度重视,杜继英局长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并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这次送课下乡活动的重要性,授课教师上课情况可以作为首届高效课堂标兵、能手的量化考评依据,领导评课能力将作为评选先进学校的依据。并且指出第二届高效课堂第一阶段时间长,要扎扎实实的进行,与此同时教体局还穿插安排了五项活动,助推高校课堂第一阶段积极实施。
函谷镇中心校的领导李增民校长、武老师、镇中的李大治校长参与了化学科的全程活动,为全体教师做出榜样,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并要求全校的政史地理生的教师也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足以看出领导在思想上特别重视这项活动。
2、上课教师精心预设,演绎精彩课堂。
①三位老师课堂教学更新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初三化学新授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实践
和探索,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②充分利用化学科的优势,做好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直观性强,能做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若:盐的性质的两点实验黄晓波采用了分组实验,学生探究热情很高;其余两位老师采用学生或老师演示的方法,效果也不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③根据不同的内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教材的处理上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独学、对学、群学依次进行,给学生活动、思考留有充足的时间。常见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都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本节课的两个难点: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的得出则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效果很好。
④给学生提供比较多的展示机会,形式多样。采用口头回答、演板、上台实验等多种形式。展示人数:黄晓波20人次;彭朝伟13人次。他们三人都注重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上台展示,给全班同学以校对的样板。
⑤精心编制导学卡,在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整个课堂质朴、实在,无花架子和无效的或作秀的环节,实用性强,易于学习和模仿。
⑥注重知识的生成,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演绎课堂的精彩。一方面三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
展示、教师点拨多个环节,让学生在思想上一步一步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灌”给学生。另一方面能有效地捕捉课堂的临时性生成(若黄晓波利用学生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现象,临时生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为什么不采用碳酸钠而用大理石呢?能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连贯起来。)
⑥教师点拨简洁明了,引导到位。这节课的难点是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复分解反应,三位老师点拨提升到位,效果较好。特别是彭朝伟老师对复分解反应这一重难点处理到位,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导学案上几个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分析有什么相同点?再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或原子团)的有没有变化?最后得出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最后引导学生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概括为“双交换,价不变”,为学生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建议:教师一定要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环节,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独学、群学)内容要安排好,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使小组合作真正地落到实处;教师应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和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做到不串讲、不提示,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对小组的评价,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学、展、练几个环节都要做出量化的评价,并不断激励学生为本组争得荣誉,从而激活学生小组合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领导认真观课,评课尽显实力。
①思想重视,积极准备。
参与这次送训下乡的评课领导是市三中的张孝成书记、市四中的张建宏主任,两位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能够按照送训下乡活动的要求,遵守纪律,提前到达要求的地点;提前熟悉教材中的知识;认真研读了《观课的一般要求》和《仪课的一般标准》,为观课、议课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②观课认真,记录详实。
两位领导可以说是教师学习的典范,对观课的其他老师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提前走进教室,将凳子搬到学生左、右两边的走道上,找准观课的位置。从位置的变化可以看出领导对观课的认识发生了根本上的改变:由只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在观课的过程中,他们能及时的参与到小组中,认真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和合作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还不时的站起来看看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统计学生展示的人数;观察小组交流环节学生交流是否有序等等;并能认真做好记录,教学环节中的亮点及不足一一作出记录,教学过程记录规范详实,值得在场的观课教师的学习。
③点评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张书记和李主任在评课环节思路清晰,简明扼要,点评比较到位。张书记针对三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就每个环节指出每位老师的亮点和不足;张建宏主任则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材处理上、教学过程小组合作
学习是否充分体现、习题的设计上等方面加以评析,并对小组合作提出自己的建议。总之两位领导的评论优点有理有据,所指不足中肯务实,对主讲老师和参与活动的老师的课堂教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4、与会教师,在教研中成长。
通过本次活动,与会教师一直认为:其一,“一课三讲”这种形式很好,给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以从每位教师身上发现其优点,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有那些低效的环节,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其二,充分认识到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师明白小组合作的确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手段。
总之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活动使教师大开眼界,学到了很多小组合作教学中的成功做法,对今后教学尤其在打造高效课堂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次送课下乡活动,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使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也必将使我们的化学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