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19-05-13 16:0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篇: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黄国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以来,各地紧紧围绕“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任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服务监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目标,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临武县为例,全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52.2万亩,其中国有林地23.7万亩,集体林地128.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9046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9%。集体林权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县289个村,2427个组,共5.29万农户,128.5万亩林地纳入到集体林权改革范围,现已有95个村,930个组的1.97万户农户完成了集体林权改革任务,确权林地面积44.8万亩。调查表明,目前集体林权改革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林改工作的逐步开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林改进度较缓慢。林业“三定”时,受时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作比较粗放,留下的空挡和隐患比较突出,不少林地存在重复发证、交叉发证、林权证填写面积与实地面积不符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确权发证的工作量,影响了林改工作进度。主观方面,少数干部群众对林改工作认识不清,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阻碍林改工作的开展;部分技术员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林改工作问题多,条件艰苦,工作热情不高,有的甚至消极怠工。到目前为止,临武县全面完成踏山划界、外业工作等任务的只有112个村委,距全县林改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矛盾纠纷较突出。一是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埋下纠纷隐患。林地流转程序不够规范,一些集体林地流转未经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也没有通过有资质的单位对集体林地进行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林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合同要素不齐,权、责、利不明确,有的合同未经任何单位审查验证。管理上的不

规范,损害了林农的利益,造成集体林地资源资产流失,使得山林纠纷、合同纠纷频频发生。二是林业“三定”遗留问题引起利益冲突。林业“三定”以后,由于农村家庭人口发生变化,很多家庭出现人少山多或人多山少的问题,人少山多的农户希望继续维持林业“三定”时的责任山面积,而人多山少的农户则要求按现有人口重新确定林业承包面积,为此,双方利益冲突加深,关系协调困难。

(三)工作向心力不足。一是群众林改积极性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农民的思想不再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多的农民开始放弃家里的山林和田地向城市转移。这部分农民对于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关心程度和积极性不高,间接的给踏山划界、勾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村干部对林改工作存有顾虑。临武县289个村委会中,绝大多数村级财政主要依靠村里的集体林地,许多村干部认为,一旦搞林改,把山岭承包费全部分给了村民,那村里的财务便失去了经济来源。三是乡镇一级对林改工作不够重视。不少乡镇对林改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林改工作与乡镇关系不大。有的出于工作经费及人员安排的考虑,不愿在林改工作上投入过多的人力、财力,有的甚至错误的认为,林改工作容易挑起山林纠纷,影响本区域的社会稳定。

(四)林业发展不均衡。随着林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公益林与商品林之间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民都倾向于开发商品林,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公益林每亩3.5元的补偿标准,已无法激发群众种植公益林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公益林与商品林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来看,这对林业发展以及公益林保护方面,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建议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的又一次土地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能否稳步推进,关键在于必须加强领导。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亲自抓林改,层层抓落实,要建立“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林业部门搞好服务、相关单位积极配合”的联动机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加大对林改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尤其是要保证基层林改工作经费的投入,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二)加强林改工作指导,确保改革任务圆满完成。目前林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时间短、任务紧、范围广、难度大,要在两年内高标准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必须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一是要抓好林改工作队伍建设。当前影响林改进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力量,应把队伍建设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通过队伍建设,确保林改不走弯路,不留后患。二是大力培育和宣传典型。充分利用成功典型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借助新闻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要结合新的实践,精心培育新典型,用典型的示范引导改革,以榜样的力量推动改革。三是协调处理好林权纠纷问题。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历史沉积的林权纠纷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在调处林权纠纷过程中,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依法依规的原则,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目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林权纠纷,和谐推进林改。

(三)深入推进配套改革,不断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只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要真正实现兴林富民、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还必须继续深化配套改革,创新林业运行机制,完善林业政策措施,建立起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是林改的两大目标。省、市、县情都决定了林改不可能短期内实现“一改就富、一改就绿”。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

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育林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支持林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我们应当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相应政策,进一步明确操作办法,真正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

(四)完善林业管理体制,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是对山权林权的改革,也是对政府管理职能自身的改革。针对改革后产权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森林资源资本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新情况,政府部门应强化政策指导、行政执法、科技支撑、公共服务等职能,为林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进一步强化部门职能。按照“规范、高效、便利、快捷”的原则,加强各级林业部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强化林业部门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二是科学设置乡镇林业工作站。林改之后,林业管理和服务的任务相当繁重,并且大量基础工作要靠乡镇林业工作站来承担。目前,各地乡镇林业管理站人员少、力量弱、装备差,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必须充实力量,强化职能。三是完善林业保障机制。作为低山丘陵地带,森林资源的保护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依法治林、依法护林、依法兴林,引导林农和各类经营主体自觉承担管林护林责任,坚决制止和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征林地等违法行为,守住不破坏生态的底线。四是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搞好技术推广、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为农民经营林业、创业致富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不断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大力发展和培育林业产业,是让农民充分利用林业生产资料,实现森林资源财产保值增值的主要途径,也是调动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的根本手段。我们应在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引导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产业。一要在森林经营方面取得新突破。引导农民精心经营森林,提高森林的质量和效益,用森林的高产出实现农民的高收益。二要在林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

大力扶持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着力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三要在发展干果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林下经济方面取得新突破。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干果经济林、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开展立体经营,实现长短互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四要在森林旅游方面取得新突破。引导农民充分开发森林的文化、休闲、游玩等功能,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生态疗养业,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力争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转化为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转化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过程。

作者系临武县政协常委、秘书长

第二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关政策及工作程序讲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政策和技术规程,自治区林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这是我区林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林改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两个部分。我们这个讲座主要是对这个《办法》进行学习、理解,掌握《办法》的精神要点,以便在林改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第一部分林改相关政策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对我们在林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相关政策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共有

1、自留山政策,2、责任山政策,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4、谁种谁有政策,5、林地流转政策,6、生态公益林政策,7、退耕还林政策,8、确权发证主体与对象的政策等八个方面。

1、自留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三条 规定,自留山长期稳定不变。继续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林业生产用途。自留山长期归农户使用,其经营权受国家保护。

自留山划定后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的应当退还农户或者划定新的自留山给农户,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其自留山在林改前已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协议收回的,不予退还;尚未收回的,维持不变。

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户自留山统一组织造林的,不得改变自留山的使用权,所造林木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确定分成比例和采伐时间,也可由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收取营林费用后将所造林木归农户所有。

林业“三定”后,自留山、责任山合并,实行“两山并一山”管理,农户要求区分自留山、责任山的,应当按照农户的要求分别确权发证;农户不要求区分的,可按责任山的形式予以确权发证。

有自留山但无证的,要查看“三定”时的档案。当时已经过县级人民政府造册登记的,应认定为自留山,并及时发放林权证;未经造册登记,但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可以确认为自留山。

自留山位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内的,由集体经济组织、自留山使用权;人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等量置换;也可以由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与自留山使用权人签订合同,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属、利益分成、使用期限。集体经济组织的山林全部纳入自然保护区或者森

林公园的,应将生态公益林的补助、补偿落实给自留山使用权人。

自留山使用权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自留山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原存在的承包经营等法律关系不变。

2、责任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四条 规定,责任山在承包期内保持稳定不变。承包方必须与发包方签订全区统一规范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承包期限为70年,承包期内承包方依法享有责任山的使用、收益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力,并允许继承。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已签订有承包合同,但没有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期限的,要完善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承包期满后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责任山已落实到农户但没有签订承包合同的,要补签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和调整承包的林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外迁,其要求保留承包经营权的,应当予以保留。承包合同生效后,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继续承包。

承包的林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将承包的林地用于非林业建设。

责任山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统一经营,承包方要求归还的,应当归还。

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五条 规定,林业“三定”时未承包到户,目前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凡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按本次林改时确定的人数承包到户;不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可以按下列办法之一处理:

(一)通过招标、拍卖、出租、公开协商等承包方式确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

(二)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农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种植的林木,由该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木处置后,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并按照本条前款的规定落实经营主体。

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者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或公益事业,其中70%以上应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分配方案应经村民会议

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谁种谁有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 第六条规定,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种植的林木,坚持“谁造谁有,可以继承,可以作价转让,林木依法采伐,产品自主处理”的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未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应补签承包合同,确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第十七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经济组织所有且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上种植的林木,由林木所有人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落实经营主体后登记发证。

5、林地流转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七条 承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承包期限。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林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已经实行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流转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流转合同不规范的,要予以规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

第三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土地在林业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整个林业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造林难、护林难,实现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举措,它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集体林权改革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集体林权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部分乡村干部和群众对待林改的热情不高。一些乡村干部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领会不深,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模糊认识,主要表现为:⑴、担心林业经营效益较低,群众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⑵、担心明晰集体林业产权将触及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⑶、担心林改后集体资产和收入减少,影响基层政权正常运转;⑷、担心林改后森林资源管理难度增大,可能会引发乱砍滥伐。

2、乡村两级林改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有一支吃透政策精神、基层经验丰富、精干高效的队伍。但目前乡村两级林改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工作人员对涉及林改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对林改的工作流程也没有真正的掌握,这对林改工作的深

入开展有很大影响。

3、森林资源质量下降 烧材供需矛盾凸现。林改后个体经营者急于收回投资,想方设法采伐林木,又违反自然规律造林,森林资源质量严重下降,另一方面,林改后,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烧材失去基本来源,盗伐生态公益林已成为农村薪材的主要来源。从经济发展看,在大多数林权数人经营的地方,群众烧材供需矛盾开始凸现,在一些地方,原本一些具有社会公益林性质的薪材林也加入林改行列。

4、涉林矛盾纠纷增多。涉林矛盾纠纷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造成林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引发涉林矛盾纠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森林资源转让不规范,程序不合法。二是由于林改时间比较仓促,个别林改工作小组成员和林业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在宗地区划时不够认真,工作粗糙,造成四至不清、界线不明、证山不符等等,致使村民之间争林争地情况时有发生。三是自留山遗留问题较多,存在山证不符,有山无证,有证无山,自留山被占用或被村集体转让、收回造林等现象,诱发许多矛盾纠纷。

5、“均山到户”与集约经营矛盾大。首先“均山到户”政策难落实。在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林业经历了经营体制改革等数次改革,已有相当面积的集体山林向社会进行转让,再加上林改时许多村轻承包、重转让,将林木转让经营作为改革的主要形式,造成转让山场被少数大户购买,而多数村民由于缺乏资金,除了自留山以外,基本不拥有其它的林木、林地。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均山到户”,但是真正“均山到户”了,却无法集约经营,不能产生规模效应,又影响林业生产能力的发挥。

6、林业生产科技推广难。无论是小户还是大户,都抱着靠山、靠天、靠运气“坐收山利”的思想,看不到科技推广使用带来的好处,管理粗放,不愿意投入,即使已很普及的常规技术也面临荒废境地。林地该抚育的没有抚育,该间伐的没有及时间伐。

7、林农组织化程度低。林改后产权到户,林权分散,经营单位变小,这给资源培育、林木采伐、森林保护、林业技术指导带来不利影响,也增加了经营成本。许多村至今未成立林农合作经济组织,仍是一家一户经营。

二、对策

1、加大林权改革宣传力度、培训林改人员。在林权改革的村级实践中,不少村民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不太清楚林权改革的做法。因此,政府应当利用宣传媒体,深人到各自然村广泛宣传林改的有关政策,并通过驻村工作队员人户走访或召开座谈会,使林改政策让干部、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以彰显公正。对参加林改的人员要进行林改操作步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等业务培训。各调查人员必须深人山头地块,根据权属小班、承包合同、造林者等不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记载,并对错误的山场界线予以纠正。

2、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乡镇组织实施、各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林改工作切实提上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调研抓点,及时发现和解决林改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要制定严密的改革方案,明确各村完成林改的时间和步骤,并采取包村、包点的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人,把林改各个阶段的工作落实到位、到人。

3、典型带动,积极稳妥推进。每个乡镇可优先选择村班子硬、林地遗留问题少、条件成熟的村搞好试点,选派工作组帮助指导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工作标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同时,加强跟踪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协调力度,确保各项改革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稳妥地全面铺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4、强化督导,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经常性的林改督导机制,抽调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政策的同志组成专门督导组,深入乡村,深入地头,督促林改工作进度,检查林改工作质量。对工作进展较快,完成质量良好的乡镇,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对于工作迟缓、敷衍应付的乡村,给予通报批评,督促林改工作尽快铺开。同时,定期召开林改工作调度会,通报林改工作情况,解决改革中的问题,必要时,可以组织进行交流观摩,已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

第四篇:浅析汉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汉源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村千家万户林农的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基于此,介绍了汉源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情况、配套改革措施,分析了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汉源县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82

汉源县自2008年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在省、市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采取先试点、后铺开,先易后难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汉源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分期、分批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配套改革工作在国家、省、市配套改革政策的指引下,正在依法、依规、有序推进[1]。目前,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初步完成,但因历史及各种原因,造成汉源县有上百起林权纠纷,涉及近0.7万hm2的林权还未落实,相关的配套改革也无法落实。同时,林权流转过程中,因政策宣传不到位、暗箱操作等原因出现林权主与流入方签订流转协议后反悔,或将林地流转已作变更登记后反悔现象,到处信访要求流入方退还林地权属。集体林权主体改革

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汉源县30个乡镇,205个行政村,1 286个村民小组,59 968户农户,215 045人。截至目前,汉源县颁发林权证面积91 808.7 hm2(其中公益林为71 021.2 hm2,商品林为20 787.5 hm2),颁发林权证64 562本。

发生林权纠纷1 050起,纠纷争议面积达14 738.1 hm2,已调处纠纷977起,调处面积10 030.1 hm2,调处率达93%。目前尚有73起,面积0.5万余hm2林权纠纷未调处成功,其中与国有林纠纷多达40余起,面积0.3万余hm2。

已完成确权颁证的乡镇,认真组织开展主体改革“回头看”,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排查、核实,对错登、漏登、重登林权证,按照“有错必纠”的原则,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依法按程序予以纠错。共纠错8本,面积56.1 hm2;规范林权流转3宗地,面积159.4 hm2。配套改革

2.1 林权流转

由于20世纪90年代“四荒”开发转让等历史遗留问题,汉源县在实施集体林权改革前,林权流转工作基本处于不规范状态。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对有林权流转行为的林改乡镇、村组,重点就是采取强迫、欺诈、暗箱操作等不正当手段迫使农民对流转林权进行核查,并本着“尊重历史、兼顾现实、注重协商、利益调整”的原则,对于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流转合同规范的,予以维护;对于流转不规范的,予以完善;对于不符合有关法律及政策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通过林改,对林改前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合同不完善的20余起流转行为进行了规范、完善,维护了林区的社会稳定。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集体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四川省林权流转管理办法》,统一林权流转程序,制定统一格式的林权流转相关文本材料,认真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林改期间,共受理登记林权流转26起,流转期限为20~70年不等,流转面积0.6万hm2,林农从中获利035万余元,充分体现了林农对山林的处置权和收益权。

2.2 林权抵押贷款

目前,汉源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尚未出台小额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基本上按照《四川省林权抵押贷款管理试行办法》作为政策依据,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工作。截至目前,汉源县已有6家流转林地大户成功实施林权抵押贷款,贷款金额3 760万元。

2.3 落实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工作,不断完善补偿制度

汉源县按照“产权到户、补偿到户”的要求,对中央财政、省财政下拨的集体公益林补偿资金,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等形式,及时足额落实到承包农户。

2.4 防范风险,购买森林保险

林业部门积极与保险部门协调,不断拓宽森林保险的覆盖面,防范林业生产风险,切实提高林业防灾、增收能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林权纠?多

由于纠纷存在的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乎其难。1)历史遗留原因,主要是行政区域比邻,边界认定一直有分歧。2)人为因素。由于20世纪80年代林业“三定”确定林权时,未实测面积,宗地四至界线表述不清。3)确权档案不完整或查阅不到档案。

3.2 林农组织化程度低

林改后产权到户,林权分散,经营单位变小,从而给资源培育、林木采伐、森林保护和林业技术指导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增加了经营成本。许多村至今未成立林农合作经济组织,仍是一家一户经营。

3.3 林业生产科技推广难

无论是林权到户还是流转大户,多数都抱着靠山、靠天、靠运“坐收山利”的思想,看不到科技推广使用带来的好处,管理粗放,不愿意投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4.1 依法依规做好纠纷调处

汉源县虽然成立了林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但还需进一步加大对林权纠纷处理政策的宣传力度,依法建立纠纷调处责任机制,对重点纠纷案件和信访事项做好应急预案,在解决属地纠纷上,做到户与户纠纷不出组,组与组纠纷不出村,村与村纠纷不出乡,乡与乡纠纷不出县。在对待林权流转有争议的问题时,既要对照政策又要尊重历史现实,对符合当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依法予以维护;基本符合的予以完善;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坚决予以纠正。

4.2 扎实开展主体改革“回头看”活动

汉源县要认真查找主体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勘界确权不细致、合同签订不完善、登记颁证不规范等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依法保护农民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不受侵犯。1)在承包期内,承包方不得改变林地用途和损坏林地,发包方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和非法收回农民承包的林地林木。2)加强林改档案管理,完整保存林地征占用、林权抵押贷款、林地林木流转等相关资料,逐步建立健全林权管理电子档案和林权地理信息系统。

4.3 完善林权流转制度

汉源县要建立和完善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创建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制定完善林权交易规则和受让方资格认定管理办法,限制没有林业生产经营能力的企业个人受让森林资源,防止农民在林地承包初期因对林地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低价流转林权和侵害农民的利益。

4.4 改革林业经营方式

1)汉源县要积极引导林农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资金、技术为纽带,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2)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鼓励企业以租赁、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民合作建原料林基地。3)汉源县要大力推进资本与林地的联合,加强“企农、银农、科农”对接,引进企业与林农合作建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供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现代林业经营组织模式。

4.5 探索建立林业管护新机制

汉源县要切实建立主体落实,监管到位,补偿合理,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1)教育和引导林农采取家庭承包管护、联户管护、委托管护等形式,切实做好对承包林地林木的管护工作。2)建立健全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与农户相结合的双重管护机制,形成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性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防盗等工作长效机制,保证森林资源

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建明,朱洪瑭,粟建荣,等.深化开江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探讨[J].四川林勘设计,2017(3):54-57.(责任编辑:刘昀)

第五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我乡林改工作严格按照市委、政府《关于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下,在市林改办的统一安排布署和林业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协助下,深入扎实稳妥地开展,圆满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林改基本情况

我乡总幅员面积128682公顷,涉及7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共1543户,5318人。本次林改总面积亩,其中农户自留山面积亩,责任山面积375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山林面积亩,其它承包形式500亩。公益林亩,商品林17652亩。林改确权宗地2289块,发证1161户,共1174本。确权到户率为%,发证面积亩,占应发证面积100%。签定林地承包合同1161份,签定率为100%。

二、集体林权改革工作情况

加强林改工作领导,组建机构,落实责任

我乡林改工作启动后,立即成立了以政府乡长王官宇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党政办、林业、国土、财政、综治等部门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林改工作小组,各村民小组以会议形式推出了林改理事会、理事长及理事会成员,配合乡两级林改人员及林业专业技术员现场堪界、确权及勾绘宗地图,以行政区域属地划分,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层层鉴定责任书,纳入考核。增强了各级林改人员的责任感、紧迫感,确保了林改工作质量和进度,有力地推进了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林改中,全乡

共调处林权争议纠纷7件,调处率90%。

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林改舆论氛围

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召开乡、村、组林改人员培训会6次,多次邀请市林改办及市林业局领导和技术人员指导工作,大大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林改期间共印发林改宣传资料1500余份,制作条幅5幅,张贴标语125份,办林改专栏15期,提高了林农对林改政策的知晓率,激发了农户参与林改的积极性。

严格林改操作程序,规范林改工作方法

我乡林改工作人员依据林业“三定”时期的林权基本情况。首先摸清家底和现状,依据摸底表入户公示本组自留山、责任山、未落实权属的集体山林面积、分布状况,拟定村、组林改方案,村、组多次召开林改会议,按照“四签”和“两个2/3”的要求表决通过,然后报乡政府审核、批准实施。

我乡林改堪界确权调查,坚持“五

到场”,对申请表、堪界表、林改宗地面积勾绘现场认定、签字,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二榜公示表,并再次以会议形式进行公示。

林改外业工作经林改办验收后,转入电子录入。

各村与农户签定林地承包合同,抽调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员审核申请材料和填写林权证。

依据1:10000的外业工作图分村将每块宗地号转绘gis地理信息系统,按照规定模式出图,粘贴上证。

我乡严格按照《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验收管理办法》对照检查,完善档案。按乡两级分类归档,全乡共装卷归档150盒,只待有关部门验收。

三、林改取得的成效

1、经过林改工作,进一步巩固了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激发了林农爱林、护林、养林的热情。

2、通过确权发证,解决林权争议,明确林地、林木产权,增强了群众保护

森林的自觉性、积极性。乱占林地、乱砍滥伐现象明显减少。

3、生态区位优势和生态效益得到体现,公益林补偿得已兑现。

四、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多年未归,当事人一方无法到场,我乡个别历史遗留林权纠纷,无法终结调解。造成宗地无法确权,暂缓发证。

五、扫尾工作安排

对个别存在的林权纠纷和争议,依照林改政策原则,积极稳妥做好调处工作,尽快确权颁证。

下载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度重视当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5篇]

    《乡镇林业工作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指导手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协助乡、村、组干部组织林农对宗地使用权界限、所有权界限临山逐宗核实登记, 做到“三有”(有草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材料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训材料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确保农村稳定和谐。 (二)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生态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资源得到增长,改革决不能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xx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xx镇党委、政府,对您们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把我镇集体林权权制......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我们肖家乡位于会同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林区乡。全乡辖9个村,94个组,2504户,9480人。全乡土地总面积13.9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1.1万亩,楠竹面积7.5万亩。全乡森林蓄积量21万立方米,楠......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按照《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夏店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按照《山西省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夏店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

    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我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认真按照州、县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乡的实际,制定林改工作流程,分级成立领导工作机构。在县......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访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访谈录沿河湾镇党委书记陈胜军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林业发展,实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用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