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打造林业发展平台推动绿镇富民进程
——绩溪县临溪镇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临溪镇党委、政府
我们临溪镇地处宣城市最南端,与黄山市歙县桂林、北岸、溪头等乡镇接壤,素有绩溪县南大门之称。全镇拥有人口人,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公顷,山场公顷。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各项林业优惠政策的推行实施,全镇社会办林业热情空前高涨。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镇林业发展的决定》、《鼓励社会力量办林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坚持绿镇富民、以山养山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积极营造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为临溪镇社会办林业创建了一个开放、民主、宽松的投资环境,激发镇内外一批又一批的林老板纷纷慕名来此投资开发,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全镇林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使林业资源在市场化运作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着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有林面积达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一、我镇社会办林业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在推进林业经济发展中,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是完成新时期林业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一直限制林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不可能给予全方位的顾及,另一方面,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又难以筹措到相当的资金集中投放。对此,一些实力雄厚,看好林业经济的个私业主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山场。特别对经济林的发展充满信心。时势呼唤林业经营权的流转,山场等待能人志士的开发。我镇罗昆村村民季益福早年个体运输积攒了不少资金,××年月,在镇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以个体股份合作制的经营形式,联合其他名同伴,投资多万元,将村集体林场买断经营权,建立开发罗昆果树科技示范园亩。示范园以竹笋两用林、名优、特水果栽培等短期收效经济林为主,珍稀绿化苗木培育和家禽放养立体经营相结合的特色林业经济模式,实现了以短养长,以山养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镇外运输专业大户吴锋鸣被我镇社会办林业的投资环境所吸引,毅然放弃城内舒适的优越生活条件,买断雄路村集体林场亩经营权,先后投资万元,建成集高产笋竹两用材栽培、系列高档水果栽培、家禽水产养殖及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山场,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象季益福、吴锋民这样的能人志士加盟我镇社会办林业不在少数,他们以发展经济林为切入口,不断加大林业投入,使林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镇党委、政府在推动、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经营管理,还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强调社会投资办林业,必须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林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前提下,对投资者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落实经营主体、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创造性地推出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合造共有、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等多种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因地制宜,不断搞活经营形式。
(二)精心组织,特色经营,围绕“共赢”,促进增收新亮点。镇党委政府在推动社会办林业进程中,以“林场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到位,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社会林场进发,为农民副业增收创造了条件。据初步统计,全镇推行社会办林业以来,林场组织农户上山开发生态林场正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林老板”们雇佣农民工更是与日俱增,轰轰烈烈。“罗昆果树科技示范林场”、“富林场生态示范场”“峰鸣生态综合林场”和“大自然生态林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林场佣工就达万个,为当地农户创造劳动就业岗位在个以上,农民因之从事林场开发收入达多万元,从事社会办林业经营生产成为当地农户林业增收致富的一大新热点。目前,全镇在社会办林业的影响下,“林业专业户”、“林业专业村”正悄然兴起,雄路龙潭村以上的劳力均把眼光投向了林场,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乡上山干林业,该村从事林业开发的劳力,人均年收入达元以上。此外,社会办林业在“劳力效应”上还吸引和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户的参与,辐射周边地区农民从事林业生产增收。形成了林场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共赢”新局面。
面向林场市场化运作带来的竞争,我镇林业部门坚持“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并举,极力引导林场培育珍稀苗木,以特色品种取胜,通过科技示范推动,以“林老板”葛强光和黄长安为代表的珍稀苗木培育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一个集女贞、桂花、红枫和山核桃苗木为一体的亩综合培育中心,形成了临溪镇社会办林业中的特色景观,为争创林业绿色银行夯实了市场基础。
(三)典型示范,循序渐进。依法治林,促进社会办林业。全社会办林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林业自身发展的选择,是林业产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镇社会办林业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现代林业理论为指
第二篇:某某镇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某某镇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打造林业发展平台推动绿镇富民进程
——绩溪县临溪镇社会办林业经验介绍
我们临溪镇地处宣城市最南端,与黄山市歙县桂林、北岸、溪头等乡镇接壤,素有绩溪县南大门之称。全镇拥有人口10425人,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95公顷,山场5636公顷。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各项林业优惠政策的推行实施,全镇社会办林业热情空前高涨。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全镇林业发展的决定》、《鼓励社会力量办林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坚持“绿镇富民、以山养山”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积极营造社会办林业的良好氛围。为临溪镇社会办林业创建了一个开放、民主、宽松的投资环境,激发镇内外一批又一批的“林老板”纷纷慕名来此投资开发,有效地促进和带动了全镇林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使林业资源在市场化运作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着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全镇有林面积达52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8。
一、我镇社会办林业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在推进林业经济发展中,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是完成新时期林业建设任务的重要保证。多年来,一直限制林业发展的“瓶颈”,在于投入不足。一方面是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不可能给予全方位的顾及,另一方面,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又难以筹措到相当的资金集中投放。对此,一些实力雄厚,看好林业经济的个私业主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山场。特别对经济林的发展充满信心。时势呼唤林业经营权的流转,山场等待能人志士的开发。我镇罗昆村村民季益福早年*个体运输积攒了不少资金,2002年10月,在镇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以个体股份合作制的经营形式,联合其他7名同伴,投资30多万元,将村集体林场买断经营权,建立开发“罗昆果树科技示范园”340亩。示范园以竹笋两用林、名优、特水果栽培等短期收效经济林为主,珍稀绿化苗木培育和家禽放养立体经营相结合的特色林业经济模式,实现了“以短养长,以山养山”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镇外运输专业大户吴锋鸣被我镇社会办林业的投资环境所吸引,毅然放弃城内舒适的优越生活条件,买断雄路村集体林场1500亩经营权,先后投资120万元,建成集高产笋竹两用材栽培、系列高档水果栽培、家禽水产养殖及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生态山场,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象季益福、吴锋民这样的能人志士加盟我镇社会办林业不在少数,他们以发展经济林为切入口,不断加大林业投入,使林业生产焕发出勃勃生机。镇党委、政府在推动、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经营管理,还十分注重社会效益,强调社会投资办林业,必须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有利于林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前提下,对投资者“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保证收益权”,落实经营主体、利益主体和责任主体,创造性地推出“树随地走,谁栽谁有,合造共有”、“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等多种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措施,因地制宜,不断搞活经营形式。
(二)精心组织,特色经营,围绕“共赢”,促进增收新亮点。镇党委政府在推动社会办林业进程中,以“林场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到位,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力向社会林场进发,为农民副业增收创造了条件。据初步统计,全镇推行社会办林业以来,林场组织农户上山开发生态林场正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林老板”们雇佣农民工更是与日俱增,轰轰烈烈。“罗昆果树科技示范林场”、“富林场生态示范场”“峰鸣生态综合林场”和“大自然生态林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林场佣工就达8.2万个,为当地农户创造劳动就业岗位在1300个以上,农民因之从事林场开发收入达160多万元,从事社会办林业经营生产成为当地农户林业增收致富的一大新热点。目前,全镇在社会办林业的影响下,“林业专业户”、“林业专业村”正悄然兴起,雄路龙潭村70以上的劳力均把眼光投向了林场,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回乡上山干林业,该村从事林业开发的劳力,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以上。此外,社会办林业在“劳力效应”上还吸引和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户的参与,辐射周边地区农民从事林业生产增收。形成了林场得发展、农民得实惠的“共赢”新局面。
面向林场市场化运作带来的竞争,我镇林业部门坚持“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并举,极力引导林场培育珍稀苗木,以特色品种取胜,通过科技示范推动,以“林老板”葛强光和黄长安为代表的珍稀苗木培育基地已经初步形成,一个集女贞、桂花、红枫和山核桃苗木为一体的500亩综合培育中心,形成了临溪镇社会办林业中的特色景观,为争创林业绿色银行夯实了市场基础。
(三)典型示范,循序渐进。依法治林,促进社会办林业。全社会办林业是改革开
第三篇:社会办医条例
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
(1994年7月14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12月21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9月25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会办医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
(一)公民单独或者联合兴办的医疗机构;
(二)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单独或者联合兴办的向社会开放的医疗机构,但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除外。
第三条 社会办医机构以救死扶伤、治病防病、保障公民健康为宗旨。
第四条 社会办医机构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预防保健和其他社会公益任务。
第五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 对社会办医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社会办医机构执业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注册和管理。
第七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行政等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社会办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设立与登记
第八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立与变更,应当以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为原则。
第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设立社会办医机构,应当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属于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权限的,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属于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权限的,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是否符合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说明,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批准设立的,发给设立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
第十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应当适合其性质与规模,并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命名规范。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社会办医机构的设施,应当征得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并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其设计等进行卫生标准审查。
第十二条 社会办医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第十三条 申请社会办医机构执业登记,必须具有设立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和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金、设施、设备、场所,并符合相应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执业登记,由批准其设立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
第十五条 在社会办医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人员,须具有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注册,持有与其从事工作相一致的执业证。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所属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未经其所在单位批准,不得在社会办医机构兼职。
第十七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场所、业务范围和主要负责人需要变更时,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八条 社会办医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终止:
(一)被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许可证的;
(二)主办单位决定撤销的;
(三)主要执业人员离任,致使无法开展正常诊疗业务的;
(四)个人开业者丧失行医能力的;
(五)其他原因应当终止的。
社会办医机构终止,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九条 社会办医机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时,由批准机关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许可证和执业证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出借。
第三章 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一条 社会办医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经批准登记的机构名称专用权;
(二)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自主管理;
(三)依法聘用和辞退从业人员;
(四)根据有关规定确定适合本机构情况的工资形式和奖金分配办法;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二条 社会办医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二)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规定的预防保健和其他社会公益任务;
(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五)加强执业人员教育和培训,遵守医疗纪律、医德规范;
(六)执行财务、物价有关规定;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 执
业
第二十三条 社会办医机构应当按照批准的行医地点和业务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社会办医机构不得开展下列业务:
(一)计划生育技术、婚前检查、鉴别胎儿性别、人工授精业务;
(二)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有关传染病、性病诊疗业务;
(三)不适宜社会办医机构开展的其他业务。
第二十四条 社会办医机构应当遵守药品管理、传染病防治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教育和培训执业人员,做好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社会办医机构不得从事下列行为:
(一)将非药品充作药品或者将自费药品作为公费药品;
(二)以给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扩大业务;
(三)借用其他单位、个人的票据、印章,或者将本单位的票据、印章出卖、转让、出借给其他单位、个人;
(四)开具虚假证明;
(五)假借行医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或者以其它非法手段骗取钱财;
(六)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七)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六条 非医疗机构不得向社会提供医疗性服务。
第二十七条 任何人不得摆摊设点或者走街串巷行医贩药。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其职责是:
(一)审批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立与变更,进行执业登记,核发许可证;
(二)依法核发执业人员相关执业证;
(三)对社会办医机构设施的设计等进行卫生标准审查;
(四)制定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方面的规定、制度;
(五)制定社会办医机构的医疗以及服务质量标准,并监督实施;
(六)审查社会办医机构的医疗广告;
(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实施处罚;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设社会办医机构监督员。社会办医机构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检举。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游医药贩或者无许可证、执业证者,提供行医场所等条件。
第三十二条 社会办医机构的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广告管理的规定,发布前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其内容进行审查,并出具证明。
发布医疗广告,不得擅自改变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内容。
第三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社会办医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检查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检查和隐瞒真实情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社会办医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下列处罚:
(一)警告并限期改正;
(二)没收违法所得;
(三)没收执业器械、药品、宣传品;
(四)罚款;
(五)责令停止执业活动;
(六)吊销许可证、执业证;
第三十五条 对摆摊设点或者走街串巷的游医药贩,由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并实施现场处罚。
为游医药贩或者无许可证、执业证者提供行医场所等条件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处罚。
卫生行政部门在实施前两款规定的处罚时,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应当给予协助。
第三十六条 社会办医机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或者新闻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有关医疗广告,工商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社会办医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对故意扰乱医疗秩序或者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假借行医进行迷信活动诈骗、勒索财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公安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社会办医机构监督管理人员营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本条例公布前已经批准开业的社会办医机构,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重新登记。
附1: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2号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已由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0年9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0年9月25日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摘录)
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
一、下列地方性法规引用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1.《天津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2.《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
……
附2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2号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4年12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4年12月21日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4年12月21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对《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六条修改为:“对社会办医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社会办医机构执业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注册和管理。”
二、第八条修改为:“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立与变更,应当以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为原则。”
三、删除第九条中“单位申请的,还应当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申办的证明”的规定;第九条中“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初步审查,提出初审意见”,修改为“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作出是否符合本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说明”。
四、第十二条中“领取《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执业许可证》”,修改为“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五、第十五条修改为:“在社会办医机构中从事诊疗工作的人员,须具有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卫生行政部门依法注册,持有与其从事工作相一致的执业证。”
六、第十六条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所属医疗机构的在职医务人员,未经其所在单位批准,不得在社会办医机构兼职。”
七、第十七条中“开业地点”修改为“场所”。
八、删除第二十二条第(六)项。
九、第二十五条第(六)项修改为:“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十、第二十八条第(二)项修改为:“依法核发执业人员相关执业证”。
十一、第三十四条第一款中“卫生行政部门视情节给予下列处罚”,修改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下列处罚”;第(五)项修改为:“责令停止执业活动”;删除第二款。
十二、第三十六条修改为:“社会办医机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发布医疗广告,或者新闻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新闻报道形式刊播有关医疗广告,工商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十三、第三十七条修改为:“当事人对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又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公布。
关于颁布《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
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津卫医字(1995)471号
各区、县卫生局、市局直属医院、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部分部队医院、企业医院、社会办医医院:
现将《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发给你们,希认真遵照执行。
本《细则》是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订的。在制订《细则》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区、县卫生局和市直属、附属医院的意见,经过了认真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希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细则》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及时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天津市卫生局
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三日
抄报:卫生部办公厅、市人大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法制办
抄送:市高级人民法院、各区、县政府法制办
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个人、集体、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单独或联合兴办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上述单位和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气功医疗、验光配镜和其它诊疗性服务的也适用《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条例》第二条第二款除外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是指历史上向社会开放,又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纳入区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第四条社会办医机构实行市、区(县)两级审批制度和《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执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双证制度;对执业人员实行《天津市社会办医机构执业证》(以下简称〈执业证〉)制度;对社会办医使用药品的,实行《社会办医机构药品使用许可证》制度(以下简称〈用药许可证〉)。
第五条诊疗活动必须把保护公民健康,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禁走街窜巷行医贩药,严禁假借行医骗取钱财,严禁未经许可的各种行医活动。
第二章 设置与审批
第六条设立社会办医机构必须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要求。
第七条单位申请设立社会办医机构的,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个人申请的,必须具有本市长住户口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申请设立个体诊所还必须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或取得医师职称后,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立社会办医机构:
(一)在职、因病退职或停薪留职的人员;
(二)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被吊销执业证书者;
(三)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不满五年的医务人员;
(四)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
(五)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不适宜申请的其他情况。
第九条申请设立社会办医机构,必须分情况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法人(组织)资格证书或个人本市户口证明;
(四)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申办的证明;
(五)个人学历、履历、资格证书及健康证明;
(六)联合各方的协议书;
(七)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设置社会办医机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二)该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人群以及所在地区有关疾病患病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概况;
(三)所在地区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及医疗需求分析;
(四)拟设社会办医机构的名称、功能、任务;
(五)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
(六)组织结构、人员结构、主要设备;
(七)后勤保证(通讯、供电、饮食、上下水道、消防设施);
(八)投资总额、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注册资金、五年内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九)选址依据、所在地区环境和公共设施情况;
(十)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十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申请设立诊所的可行性报告包括上述一、四、五、八九、十一内容即可。
第十一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自接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并按下列规定作出处理:
(一)对设床99张以下的社会办医机构,(含门诊部及个体诊所)经审查不合格的,说明情况答复申请人;经审查合格的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对设床100张以上的社会办医机构和设床的专科社会办医机构;市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医学院校附属医疗机构所申请开设的社会办医机构,提出初审意见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第十二条获得《设置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的,必须在一年内开业,一年内不能开业者原《设置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即行失效。
第十三条经批准的社会办医机构如在类别、规模、占地和诊疗科目等方面有变更时,必须重新申请办理设置审批手续。
第三章 登记审批校验
第十四条申请执业登记必须填写《社会办医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并提交:
(一)《设置社会办医机构批准书》;
(二)房屋产权或使用证明;
(三)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工作人员名录及职称证书,离退休证、户口册、身份证等原件或复印件;
(六)规章制度;
(七)主要设备清单;
(八)主要负责人任命或推荐证书。
第十五条社会办医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时,其资产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验证,除具备相应机构基本标准的必要资产外,必须具备下列标准的周转资金:
(一)个体诊所不低于1万元;
(二)门诊部不低于3万元;
(三)设20张床位的医院不低于12万元,每增设一床增加4千元。
第十六条非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不得出任社会办医机构主要负责人。下列人员不得在社会办医机构中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一)患有不适宜从事诊疗工作疾病的;
(二)非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三)被撤销行医资格的;
(四)正在其他医疗机构中任职的;
(五)外地医疗技术人员;
(六)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不适宜在社会办医机构中从事医疗工作的其他人员。
第十七条设床99张以下的社会办医机构,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全部资料之日起30日内,对其基本标准、开业条件、执业人员“三基”知识、技能等进行审查、考核。经审查、考核合格的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于15日内进行审查考核,对同意登记的发给《许可证》和《执业证》。
设床100张以上的社会办医机构和设床的专科社会办医机构,市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附属医疗机构所开设的社会办医机构,直接向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登记,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全部资料之日起45日内,进行审查、考核,对同意发证的发给《许可证》和《执业证》。
第十八条社会办医机构取得《许可证》后一个月内应执证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十九条社会办医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诊疗科目、床位(或牙椅)数、注册资金等,必须在变更前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其中跨区(县)变更地址的须重新办理设立审批。
第二十条因分立或者合并而保留的社会办医机构;因分立或合并而新设的社会办医机构应重新申请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社会办医机构暂停执业必须经登记机关批准。一般暂停执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注销《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社会办医机构实行两年一次定期评审和校验制度。评审时按有关规定由市、区(县)评审办公室分别予以基本标准和分等标准的审定评审。
第二十二条评审后要及时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办理校验。校验时应提交:
(一)《许可证》;
(二)执业人员《执业证》;
(三)评审合格证书;
(四)行政、医疗、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在校验中发现有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者给予一至六个月的改正时间,在此期间内仍不能通过校验者由登记机关注销《许可证》。门诊部和个体诊所在改正期内不得执业。
第二十四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每年二月底前,将上本辖区内执业的社会办医名册上报市卫生行政部门。
第二十五条社会办医机构开业、迁移、更名、停业、歇业和校验结果由登记机关予以公告。
第四章 命 名
第二十六条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武警等单位设置的社会办医机构必须冠有申请设置单位的名称。但医疗机构现有或今后申请设置的社会办医机构不得冠有原医疗机构的名称。
第二十七条个人申请设置的社会办医机构必须冠有个人的姓名并标明“私立”字样。
第二十八条合伙或单位联合申请设置的社会办医机构,在名称中应含有“合作”或“联合”字样。
第二十九条社会办医机构名称中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或公共利益;
(二)侵犯他人利益;
(三)以外文字母或汉语拼音作为名称;
(四)以医疗仪器、药品、医用产品命名的名称;
(五)“疑难症”“某种疾病”“专治”“专家”“名医”“中心”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超出诊疗科目范围的名称;
(六)行政区域和街道名称;
(七)其他医疗机构分支(如分院、二部、住院部、门诊部等)的名称;
(八)卫生行政部门认为不适宜的其它内容。
第三十条社会办医机构只允许使用一个名称。
第三十一条两个以上申请人申请相同名称时,应依据申请在先的原则核定。
第五章 执 业
第三十二条社会办医机构执业时,须悬挂《许可证》,从业人员须携带《执业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社会办医机构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票据、处方笺、各种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等医疗文件中使用的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名称相同,并不得出借、转让、出租。也不得借用、冒用其他医疗机构的名称及其印章、牌匾、票据、处方、各种检查申请单、报告单等医疗文件。
第三十四条在社会办医机构从业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只允许在一个单位任职。
第三十五条社会办医机构门诊病历最少保持15年,住院病历最少保存30年。
第三十六条社会办医机构必须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监测。并交纳一定比例的预防保健经费。
第三十七条备有药品的社会办医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备与医疗业务相适应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得从非法药品经营者购入药品,个体诊所必须从指定部门购药。
第三十八条社会办医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各种统计报表制度。
第三十九条社会办医机构必须遵守下列财务管理制度:
(一)应聘用持有会计证的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事务。不具备专职会计人员的小型单位(包括个体诊所),应委托法定记账代理单位办理会计事务。
(二)财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会计制度》和有关财会法令、制度。
(三)按季度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会计报表,(季度完结后15天内)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在终了20天内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社会办医财会汇总表。
(四)应于每季度完结后15天内随同会计报表按业务收入总额1.5%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交纳管理费。
(五)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名义炒病人。不得给转诊、转院的单位或个人回扣和好处费。
(六)必须使用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社会办医机构财会收据》。
(七)停业时应将《许可证》、印章、票据等上交卫生主管部门。并摘掉牌匾。
第四十条社会办医机构应遵守下列物价管理制度:
(一)认真遵守物价政策,严格执行天津市卫生局、物价局1994年1070号颁发的《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及有关规定,自觉接受市、区物价部门监督检查。
(二)根据市政府1993年1号令精神,社会办医机构必须对医疗服务项目实行明码标价,接受市、区物价部门、有关部门以及患者监督。
第六章 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十一条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市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社会办医机构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
(二)负责并监督《条例》和本细则的贯彻实施;
(三)审核批准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立,颁发《许可证》和执业人员《执业证》;
(四)对100张床以上和设床的专科社会办医机构,市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及医学院校附属医疗机构所开设的社会办医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五)根据需要对社会办医机构设施的设计进行卫生标准审查;
(六)审批医疗广告;
(七)依据《条例》和本细则实施行政处罚;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四十二条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社会办医机构的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依据《条例》和本细则制定本辖区社会办医机构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二)执行并督促《条例》和本细则在辖区内的贯彻实施;
(三)对社会办医机构的设置和颁发《许可证》及从业人员《执业证》进行初审;
(四)对辖区内99张床以下的社会办医机构(不包括设床的专科社会办医机构、市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疗机构及医学院校附属医疗机构所开设的社会办医机构)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五)对医疗广告进行初审;
(六)依据《条例》和本细则实施行政处罚;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职责。
第四十三条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社会办医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上述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十四条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社会办医机构监督员。其编制应与辖区社会办医机构的数量相适应,但至少不应低于三人。
第四十五条社会办医机构监督员由有职称的卫生行政干部和卫生专业人员担任,其人选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名,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统一组织培训考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发给证书。
第四十六条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持证执法,可行使下列职责:
(一)对社会办医机构进行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二)对社会办医机构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三)对违反《条例》和本细则的案件进行调查取证;
(四)对查实的违法案件提出处理意见;
(五)对游医药贩、非法行医者实施没收执业器械、药品、宣传片和500元以下罚款的现场处罚;
(六)对发现违反《条例》或可能违反《条例》的有关材料、物品,采取暂控措施;
(七)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其他职责。
监督员行使上述
(三)、(五)、(六)项职责时应当有两名以上监督员同时在场。实施暂控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5日。
第四十七条监督员执行监督任务时,有关部门和被监督单位及个人应当配合。
第七章 罚 则
第四十八条违反《条例》第十二条,未取得《许可证》擅自职业行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宣传品,处以一千元至三千元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者或负有责任的领导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一)擅自开业未满三个月的;
(二)仅获得设置批准书的;
(三)擅自开业者为个体诊所或单项诊疗服务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条例》第十二条,未取得《许可证》擅自执业行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宣传品,处以三千元至一万元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者或负有责任的领导处以一千元至二千元罚款。
(一)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二)曾因擅自执业行医受过处罚的;
(三)擅自执业为联合诊所以上机构的;
(四)擅自执业者为非卫生技术人员;
(五)给患者造成伤害的;
(六)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或以行医为名骗取钱财的;
(七)单位内部医疗机构擅自对社会开放的;
(八)态度恶劣拒不配合监督检查的。
第五十条违反《条例》和本细则不按期办理校验《许可证》又不停止诊疗活动的,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超过限期仍不办理校验的,吊销其《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违反《条例》第十五条、二十五条
(六),任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或无《执业证》者从事医疗工作,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一千元至三千元罚款;任用两名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或给患者造成伤害的处以三千元至五千元罚款,并吊销其《许可证》。
第五十二条具有违反《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又拒不终止诊疗活动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至一万元罚款。并可对直接责任人或负有责任的领导处以五百元至两千元罚款。
违反《条例》第十八条二款,处以《许可证》持有者或主要负责人五百元至两千元罚款。
第五十三条违反《条例》第二十条,伪造、涂改《许可证》,除没收其伪造涂改的许可证以外,并处以五千元至两万元罚款;对直接责任者或负有责任的负责人处以一千元至两千元罚款。
伪造、涂改《执业证》者,除没收其伪造涂改的证件,并处伪造、涂改者和持有者各五百元至两千元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违反《条例》第二十条,出卖、转让、出借《许可证》的,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两千元至五千元罚款同时吊销《许可证》。
收买、受让、承借《许可证》凭该《许可证》执业行医的,按未取得《许可证》擅自执业行医处罚。
出卖、出借、转让《执业证》的,处双方当事人各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并吊销《执业证》。
第五十五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二条,拒不履行有关义务,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到期仍不履行义务者处以三千元至一万元罚款。对拒交管理费者,除应补交管理费外并处以管理费数额一倍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者或负有责任的负责人处以五百元至两千元罚款。
经处罚仍拒绝履行义务的,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六条违反《条例》第十条、十七条,擅自改变注册名称,使用与登记内容不一致的名称,或出示凭证、印信与登记名称不一致,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以三千元至五千元罚款,情节严重或经处罚仍不改正的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七条违反《条例》第十七条、二十三条第一款,擅自改变行医地点、扩大业务范围的,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并处以一千元至三千元罚款,情节严重或经处罚拒不改正的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八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开展有关业务的责令立即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三千元至一万元罚款,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一万元至两万元的罚款。经处罚仍不改正的吊销《许可证》。
第五十九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五条
(一)、(二)、(三)、(五)、(七)规定的,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经处罚仍不改正的吊销《许可证》。
第六十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五条
(四),出具虚假证明文件,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造成患者精神伤害、延误诊治或有其他危害后果的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吊销直接责任者《执业证》。
第六十一条违反《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四)、(五)和《条例》第二十四条有关规定,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经警告逾期不改正的;
(二)发生严重医疗事故;
(三)管理不善连续发生责任事故;
(四)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存在严重问题的。
第六十二条违反《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并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交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三条违反《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擅自发布广告或擅自篡改原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的内容者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以一千元至五千元罚款,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吊销其《许可证》。
第六十四条违反《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两千元以下罚款;同时违反《条例》其他规定的,依本细则从重并罚。
第六十五条对违反《条例》第二十七条,摆摊设点或走街串巷行医贩药的,坚决予以取缔,没收药品、器械、宣传品及违法所得,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现场处罚或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六条对违反《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为游医药贩或无《许可证》者提供行医场所以及药品器械、票据、住宿等条件或以所谓联合办医、合作办医、特邀应诊等名目变相为其提供行医条件的,责令立即改正并没收药械、票据及非法所得,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提供条件者为个人的处以五百元至三千元罚款;
(二)提供条件者为法人或组织的处以两千元至一万元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人或单位负有责任的负责人处以五百元至一千元罚款。
第六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第六十五、六十六两条处罚时,可商请同级公安、工商部门予以协助。
第六十八条社会办医机构违反《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九条当事人不服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可依据《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十条监督管理人员营私舞弊的,撤销其监督员资格并由所在卫生行政部门给以相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一条《条例》和本细则所称违法所得,系指非法执业或其他违法行为所得的全部金额,包括成本和利润。
依《条例》和本细则吊销《许可证》的同时,一并吊销《用药许可证》收回执业人员的《执业证》。
第七十二条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均包括本级、本数在内。
第七十三条本细则未作明确规定的事项,均按国家有关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执行。
第七十四条本细则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十五条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河南省社会办医实施方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
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8〕11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月28日
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
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精神,在切实落实政府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健康中原建设为引领,积极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推进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社会办医规模进一步扩大,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的25%,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水平、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更加坚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二、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
(三)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服务内容、签约履约和服务情况等纳入统一管理,在转诊、收付费、考核激励等方面与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签约服务给予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与医院、商业保险机构构建深度合作关系,主动纳入医疗联合体。(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中医管理局、河南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支持发展紧缺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针对医疗服务薄弱环节,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精神病医院等紧缺性医疗机构,扩大有效供给。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区域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省卫生计生委负责)
(五)培养专科医疗服务优势。支持社会力量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发展专业化服务,培育特色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投资者建立专科医疗集团、举办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等专业医疗机构,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和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举办中医儿科、肿瘤、康复、脑病、老年病、护理等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专科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以名医、名药、名科、名术为服务核心,提供流程优化、质量上乘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支持中药生产企业与中医医疗机构联合,形成中医药联合体的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鼓励举办提供中医传统服务的诊所、门诊部(国医馆、堂),支持实施连锁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在确保安全和规范的前提下开展中药代煎服务。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和开展新药、中医医疗保健器械器材研发,推广融入“治未病”理念的工作方式,在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运动保健等领域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省中医管理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瞄准医学前沿,适应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新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的新趋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发展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共享。推动经依法依规批准的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产品、高性能医疗器械、前沿医疗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应用,鼓励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持续推动成熟可靠的前沿医疗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转化机制建设。(省卫生计生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中医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营造方便快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专人导医陪护、家庭病房等增值、辅助服务,以及诊疗、护理、康复、心理关怀等连续、整合的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加强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官方微信、手机应用程序等建设,开展网上健康咨询、在线预约诊疗、在线问诊、复诊、转诊及移动支付等个性化服务。(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科技厅、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推动大型医疗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等之间实现有效互通转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大型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加快推进全省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联合,鼓励医药联合体建设,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发挥我省交通、人文、生态和中医中药资源优势,以高端医疗、中医药服务、康复疗养、休闲养生为核心,丰富健康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健康旅游线路,健全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健康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发移动医疗、视讯医疗、远程照护、健康监测、智能服药等家庭健康信息产品。促进医疗与体育融合,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科学健身为核心的体医结合健康服务机构。(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民政厅、林业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体育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探索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医药联合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以社会力量为主打造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引导医疗与养老、旅游、健康休闲、医药研发制造、医学教育等多种产业形态合理聚集、融合发展、链式发展,更好满足国内外较高层次健康消费需求。坚持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在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人才引进、执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鼓励各地在医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开展医药联合体建设。各地要统筹本行政区内的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配套支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杜绝简单园区建设或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有关部门要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民政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体育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
(十一)放宽市场准入。各地要统筹考虑多层次医疗需求,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按照全省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实施对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进一步简化三级医院的设置审批。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医疗机构由省辖市卫生计生部门负责设置及执业登记。按照国家要求,稳步推行中医诊所备案制。根据社会办医发展需要,及时完善相关机构标准,引导和支持医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探索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简化优化审批服务。根据国家统一指引,制定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前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实施细则,优化规范各项审批条件、程序和时限。发挥全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推行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审批进程可查询。落实“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可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政策,鼓励健康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加快规范统一营利性医疗机构名称。(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中医管理局、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促进投资与合作。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合作方,实现资本与品牌、管理协同,探索委托知名品牌医疗实体、医院管理公司、医生集团开展经营管理等模式。发展医疗服务领域专业投资机构、并购基金等,加强各类资源整合,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上水平、规模化的医疗集团。支持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举办特需医疗有关规定,除保留合理部分外,逐步交由市场提供。(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吸引境外投资者通过合资合作方式来我省举办高水平医疗机构,积极引进专业医学人才、先进医疗技术、成熟管理经验和优秀经营模式。对外资投资办医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核准事项。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贸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健康产业合作,支持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开展面向国际市场和高收入人群的医疗和健康服务。鼓励举办面向境外消费者的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培育国际知名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政策支持
(十五)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强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老年医学、心理健康等紧缺人才培养。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培育,保障医学教育质量。支持医药专业人员出国(境)培训,提升国内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全面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促进医师以合同(协议)为依据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建立医师电子注册制度。医师可以按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开办诊所。鼓励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稳定执业的兼职医务人员,合同(协议)期内可代表该机构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各地要切实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科研、技术职称考评、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落实完善保险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全面取消医疗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的定点医药机构资格审查。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办医疗机构同等享受医保总量控制指标和总额预付指标等医保政策。积极发展消费型健康保险,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办医疗机构信息对接机制,方便患者通过参加商业健康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联合开发健康管理保险产品,加强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开发针对特需医疗、创新疗法、先进检查检验服务、利用高值医疗器械等的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推动商业保险机构遵循依法、稳健、安全原则,以战略合作、收购、新建医疗机构等方式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健康服务提供形式。落实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税局、河南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促进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大力推进新型医药产业基地集群建设,实施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化学制药升级发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医疗器械提速发展四大工程,完善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服务体系,为医疗新技术产品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制应用,产学研医协同推进数字诊疗装备等创新医疗器械的推广使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临床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创新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试点范围,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和培训中心,支持医药企业联合医疗机构、院校、科研机构等创办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促进医研结合,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医药企业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合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支持。全面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按规定免征增值税,进一步落实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企业所得税支持政策。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鼓励以发行股票、债券、信托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等形式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融资。探索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以其收益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开展融资活动。在充分保障患者权益,不影响医疗机构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下,允许探索营利性医疗机构以依法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财产进行抵押融资。(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合理加强用地保障。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统一规划依法取得土地,提供医疗服务。根据我省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社会实际需求,有序适度扩大医疗卫生用地供给。包括私人诊所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用地,均可按照医疗卫生用地办理供地手续。新供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依法可按划拨方式供应;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且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依法可按协议方式供应。土地出让价款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支持社会力量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医疗机构,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支持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省国土资源厅负责)
五、严格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
(二十)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健全医疗机构评审评价体系,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评审评价实行同等标准。鼓励和引导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制定医疗技术服务标准和自律准则,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制度。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服务质量认证。吸纳社会公众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日常监管委员会,参与医疗机构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创业创新。(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民政厅、中医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全行业监管。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强化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特别是基层监督机构的监管能力。在加强日常监管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方式。逐步将所有医疗机构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欺诈,严肃查处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出租承包科室、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宣传等行为,加强对医疗养生类节目的监管。加强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将收支结余用于分红或变相分红。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率的管控。对医疗机构损害患者权益、谋取不当利益的,依法依规惩处。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信息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财政厅、工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引导和促进诚信经营。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各环节加强自律,公开诊疗科目、服务内容、价格收费等医疗服务信息,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开展医疗服务信用评价。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公开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情况、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形成监管信息常态化披露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机构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坚决曝光。(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对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健康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深化医改、发展健康服务业、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实施,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以及我省已出台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举措。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清理修订相关政策规定,完善配套细则。(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
(二十四)加强督查调研。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调研,逐项检查审批事项是否下放到位、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是否跟上、扶持政策是否有力有效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发展改革、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跟踪分析,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加强探索创新。各地要发扬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针对社会办医的“痛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勇于攻坚、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环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建立促进社会办医发展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促进社会办医发展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对工作开展不力、进度滞后的及时督促整改。(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牵头,省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五篇:社会办医督查自查报告111
医院社会办医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医院在宿州市卫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医疗质量、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不断改进。在接到卫计委“转发省卫计委关于开展促进社会办医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紧急通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依据《社会办医发展情况调查表》等文件通知精神,立即安排紧急
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体情况
1、我院自2012年改制纳入属地管理以后,更名为“xxx总医院”。医院占地总面积:55286.88m2,其中医疗用房面积17696.46m2。新的3.8万平方米病房综合大楼于2017年6月6日顺利通过了验收,即将从6月下旬开始部分科室的迁入。
2、我院编制床位369张,实际开放650张。全院现共设23个临床科室,18个医技科室,下辖淮北XX医院等五所分院,一个职业病(矽肺)防治所和一个远程医学会诊中心。托管宿州xxx医院、淮北XX医院。承担宿州市、淮北市近30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医院年总诊疗人次突破15万,年出院总人数2万余人,年手术总台数近4000台次,年教学工作量2000余学时,完成各类技能考核培训2000余人次。医院现有职工共 XXXX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人XXX,医疗医技人员XXX人,执业医师XXX人,执业护士XXX人;高级职称XX人。拥有大型医疗设备总值1.5亿元,拥有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钼铑双钯乳腺X射线机、高压氧舱、数字化全景口腔X光机、西门子DR、西门子彩超、贝克曼生化分析仪、数字胃肠X光机、柯达激光机、X光机移动C臂、血液透析机、数字胃 1 肠镜、椎间孔镜、关节镜、腹腔镜、纤维喉镜、多功能呼吸机、麻醉机等高精尖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与仪器70余台,为准确有效诊治临床疑难杂症提供了可靠的平台和现代化技术支持。
3、我院能够认真落实宿州市卫计委关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质量等各项工作安排和部署,并积极配合卫计委的各项检查和督查活动。在日常的医院管理活动中,能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积极开展“四型医院”、“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狠抓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和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医疗纠纷事故沟通化解防范处理预案》等各种处置突发性事件的预案。落实了国家卫计委和公安部关于医疗场所安全的规定,积极维护医疗场所秩序。在每年数次的卫计委组织的督查和抽查活动中受到了卫计委以及相关部门的好评。近三年来没有发生严重的医疗安全责任事故。
二、重点事项落实情况和成效
1、积极配合和落实宿州市人民政府以及卫计委关于医疗卫生区域发展规划刚要,一直积极拓宽和发挥医院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服务于社区百姓。我院新住院大楼的顺利落成是宿州市政府和宿州市卫计委大力支持和结果,我院发展的二期医养结合的三级医院规划也正在进行中。
2、积极打造重点专科和宿州名医
医院坚持走“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重症医学科(ICU)是安徽省特色专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是宿州市重点专科;微创外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与糖尿病专科是医院重点专科;核医学科、颈腰痛科是医院特色专科。近年来,获得省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4项,发表国家级医学科技论文50余篇;目前医院开展的处于地区领先或先进的科技创新项目有20余项,其中股骨头坏死治疗、全髋(全膝)关节置换、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颈椎前路外科手术、消化道狭窄内支架置放、布加氏综合症治疗、前列腺疾病汽化电切技术、腹 2 腔镜技术、心脑血管微创介入技术、肿瘤根治术、妇科微创技术、骨科、口腔颌面外科显微整复技术、钬激光微创技术、医学影像三维重建和增强技术、风湿、类风湿、甲亢、糖尿病治疗、唇腭裂手术治疗等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2017年初,我院有2人分别被评为“宿州名医”和“宿州天使”培养对象。
3、积极落实依法执业,确保医疗安全
⑴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多次召开由业务院长主持的医疗安全、依法执业专题会议,对我院的依法执业及卫生法律法规落实情况进行汇报和总结分析,要求严格按市卫计委文件要求,对《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我院能够按登记的诊疗科目依法开展诊疗活动,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率100%。
⑵ 我院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医务人员技术准入的资质管理,能够按临床、护理、医技等执业要求依法执业。个别执业范围不一致的人员我们及时进行调整科室或暂停执业活动。新考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全部按要求注册后进入合适的科室依法执业,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员(含执业助理医师)一律不安排单独值班或出具医疗文书,确保了医疗安全,维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开展多点执业,目前我院分别有29人和7人在芦岭矿职工医院和淮北市烈山区秦集医院开展多点执业。
⑶无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出租、承包科室情况,能做到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开展院前急救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
⑷ 能够依法依规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活动,无超范围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情况,近年来没有发现有非法为他人鉴定胎儿性别或有选择性地终止妊娠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规范化开展传染病防控和预防接种工作,建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应急预案;院感科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常态执行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医疗废弃物处理规范化;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印发了核心制度培训手册,严格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自查和考核,顺利通过了市级检查验收。严格执行放射诊疗许可证制度,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⑸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优化和改进医院就诊流程,调整和充实了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加强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检查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了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⑹ 加强继教管理和人才引进培养。医院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宗旨,大引进和培养人才。2016年至今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十余人,新增执业医师20人,招聘三证齐全的护理人员50余人。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继教管理岗前培训、考核,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创新学习形式。医务人员培训采用集中教学和科室(小组)学习相结合,网上学习和现场讲座相结合,充分利用我院的远程医学中心,进行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远程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除了完成卫计委要求的医德医风、寨卡病毒全员培训等培训班外,还举办医疗安全、医疗文书书写、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应急管理和院前急救等培训班各2至3期;临床 4 各专业学术讲座20余次。2016完成市级继教项目11项。加强医务人员考核工作,除了新入人员岗前培训考核、三基训练和考核、考核外,同时还认真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2016年我院共有218人参加医师定期考核,其中11名中医类别的医务人员在宿州市中医院参加考核。
⑺ 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组织医务人员观看卫计委发放的医德医风和廉政教育光盘。
⑻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更新了医院信息系统,使用先进的东软医院信息系统,顺利进行了医院机房的搬迁和HIS系统的新老版本数据对接;确保了新农合、宿州市、淮北市医保软件的稳定运行和实时联网报销;基本上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医院的“银医一卡通”工程正在顺利实施;医务人员的继教实现了IC卡管理;各类统计软件也实现了信息化、实时化和自动化;极大地方便了患者,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医疗机构患者的满意度达95%以上。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我院正处于改制的关键时期,以及新病房大楼的投入使用,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部分诊疗科目随着新病房大楼的投入使用和科室收治患者情况的变动亟待增加和规范;
3、新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还亟待出台;
4、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政策还亟待规范和加大力度;
5、分级诊疗制度、卫生支农和对口支援工作、外联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
6、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还应警钟长;
7、学科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投入;
8、住院医师培养和考核还亟待规范化;
三、意见和建议
1、重点专科建设希望得到卫计委的大力支持,学科建设建议可以由卫
计委牵头组织到上级医院学习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持关系;
2、对口帮扶、双向转诊和医联体建设希望得到卫计委和政府的持续支
持和扶持;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医疗秩序,在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区域上希望在卫计委和政府的支持下更加合理,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
我院会以此次督查为契机,大力加强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以过硬的技术和服务质量来回报卫计委的支持和关心。
二O一七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