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维护老年人及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省养老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以及《河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是指除政府行政部门以外依法成立的组织、法人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举办的(含公建民营)各类为老年人提供住养、护理、康复、精神慰籍和日间照料等服务的服务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养护院、托老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以及民政部门认可的其他名称的为老服务机构。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享受政府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受民政部门委托,所在地依法成立的养老行业协会可承担指定内容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我省有关规定,保障收养对象合法权益,自觉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第六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可以参加所在地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或成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自律机制,制定或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对违反协会章程或者行规行约、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的会员,采取相应的行业自律措施。
(二)有向国家机关反映涉及本行业利益事项的建议权,制定或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和服务标准,组织开展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等级评定。
(三)开展行业统计、培训和咨询,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四)协调或参与协调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之间及社会办老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争议
(五)开展其他行业自律、服务、协调等活动。
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支持行业协会依法开展业务活动,并加强对行业协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
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连锁经营。其形式是由一家注册登记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负责,联合若干家小型养老机构组成的养老服务连锁机构,小型养老机构为连锁机构的分支,不具有法人资格。连锁机构的管理者应具备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完备的连锁机构管理制度,做到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模式和服务规范。
第八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性质可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按企业和公司化管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按民办非企业管理的,在民政民间组织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各类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均应需取得民政部门核发的《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并进行法人登记后方可正式营业。
第九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分级审批登记、分级管理的属地化管理原则。省级批准设置的大型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增养老床位数应纳入机构所在地养老床位发展规划,并接受所在地民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同时享受当地制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民政部门应当联系、协调卫生防疫、公安消防、城乡建设、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做好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设置和审批
第十条
设置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符合当地养老机构的发展规划,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申办人是单位的,应当具备法人资格或者是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申办人是公民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完善的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三)有合法的且符合养老机构建筑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消防安全和卫生防疫标准的服务场所。
(四)老年人单人间居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不小于“平方米,合居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五)床位数达到30张(含30张)以上。
(六)有基本生活用房和室内外活动场地,有与业务性质、范围相适应的生活、洗浴、康复、医疗设施。
(七)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当符合卫生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
(八)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应具备每张床位2000元。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内设医疗机构的,应当履行相应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筹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申办人应当向项目所在地县以上民政部门提出书面筹办申请,民政部门根据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审批。申办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一)筹建申请书及可行性报告。
(二)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三)拟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合法场所的证明文件;拟新建的,应当提交行政区域内发改、国土、规划、环保部门的备案、用地、规划、环评等有关文件。
(四)拟办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五)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申办人需填写全省统一的《河南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筹办审批表》一式三份交由受理的民政部门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区(县)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筹办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并根据本办法第十三条之审批权限进行逐级承办。符合要求,手续齐全的,发给审批权限本级民政部门的筹办批复。对不符合要求的,民政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
新建养老机构的筹办期一般为两年。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筹办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筹办审批程序,申请办理延期筹办手续。
第十三条
审批权限: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境外组织或个人在我省投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经省政府商务部门审核后,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新办需加冠河南省名的且设置床位在1000张以上(含100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由省级民政部门审批。其他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由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民政部门审批或自行规定。
第十四条
凡设置床位在30张以下(含30张)的小型养老服务机构,县(市、区)民政部门在审批时只能冠名X X社区托老所(站)或X X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
按民办非企业性质管理的为老服务中介组织可不受床位数限制,具备必要条件后,可直接由市、区(县)民政部门批准置。
第十五条
经同意筹办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具备开业条件时,应当向批准其筹办的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时,应填写们可南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审批表》并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
(二)民政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筹办批复。
(三)服务场所的所有权证明或租用合同书。
(四)建设、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查意见书。
(五)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
(六)机构的章程和规章制度。
(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专业护理人员的持证率要达到80%以上。
(八)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
民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所报文件进行书面审查,并根据养老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符合设立规定的,核发《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符合设立规定的,应当提出整改意见,书面告知申请人;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授予《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十七条
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根据养老机构性质,依法履行登记手续,并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社会办养老月艮务机构在进行法人登记后的一周内须到属地的县(市、区)民政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由省级民政部门统一印制下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印制和伪造;颁发机关对其正副本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填写清楚。
第十九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服务范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登记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因停业或其他原因需要解散的,应当在解散前3个月向民政部门报告,妥善安置服务对象。民政部门应当协助做好安置工作,并加强监管。
接受政府补贴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解散时,应当在民政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指导下开展清算工作。
第二十一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登记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设立、变更等相关信息。
第三章
服务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和要求,依照核准的服务范围,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规范、服务标准,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三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服务。
(二)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符合要求,服务对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10需要半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l:5;需要全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l:3。
(三)制定适合老年人的营养均衡的食谱,合理配置适宜老年人的膳食。
(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康复活动、文化体育活动。
(五)建立疾病预防制度。社会办养老月艮务机构不得接纳患传染病、精神病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入住后患传染病和精神病的老年人,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通知其监护人转送专门的医疗机构治疗。
(六)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老年人看护工作。
(七)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老年人使用的餐具,定期清洗老年人的被褥和衣服,保持室内外整洁。
第二十四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善待收住的老年人,不得歧视、虐待、遗弃服务对象。
第二十五条
入住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老年人应当遵守所住养老机构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设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护理等级自主确定收费标准,也执行行业指导价格,并报所在地民政、物价部门备案。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收费应当使用相应票据,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明码标价,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七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或者其监护人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二十八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与其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第二十九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王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
第三十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定期对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
第三十一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凭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手续,按有关规定享受扶持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
按民办非企业性质管理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需改变其房屋、设施的用途的,需报民政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三十三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内有关规定接受捐赠、资助,并按照章程的规定和与捐赠人、资助人的约定使用。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向民政部门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十五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年度审验制度。业务主管部门每年3月底前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一次年度审验。年审由《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证书》核发机关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或授权委托养老行业协会依据本办法规定的要求进行。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需按规定提供如下资料:
(一)《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正、副本。
(二)社会办养老服务务机构上年度的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三)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财务报表。
检查人员经书面审核和实地检查(内容包括规范执行、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做出综合评价,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两类。
审验合格后,由承办人员在《社会福利机构设置证书》副本上加盖“X X年度审验合格”印章;在正本上贴花。
年审不合格的,发通知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暂停享受有关优惠政策。连续两次年检不合格的单位,收回《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正(副)本。若需继续运营,需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第三十六条
本省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实行星级评定划分,具体标准和实施方法由省民政厅另行制定下发。
第三十七条
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场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质量、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短期内无力整改、拒不整改、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由县(市、区)民政部门撤销批准或会同工商、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一)未经批准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
(二)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
(三)拒不接受民政及其他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的检查、评估、审验及其他管理行为的。
(四)年度审验不合格继续开展服务的。
(五)擅自改变其房屋、场地、设施的用途从事经营活动的。
(六)擅自转让、出租、出借养老机构的房屋、设施的。
(七)未按本办法的规定向老年人提供服务,与当事人之间没有其他特殊约定的。
(八)不向所在地县(市、区)民政部门备案的。
第三十九条
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有关部门还应当取消给予的扶持优惠措施,并追缴违法行为存续期间已经减免的相关费用和所接受的政府资助。
第四十条
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违反法律、法规,侵害收养老人合法权益的,被害人及其家属可以要求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一条
相关部门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由政府投资兴建,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参照此办法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暂行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民政厅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促进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养老服务机构是指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养老服务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社会福利性质,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应通过资金、政策等多种形式,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更新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的需求状况,制定养老机构设置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第六条省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全省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并对全省养老服务机构实行等级管理,开展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示范化创建活动,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第七条 市(地)、县(市、区)级民政部门是养老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对本区域内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范围以及服务费用的收支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审批
第八条 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方可开展业务活动。
第九条 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办人是社会组织的,应当具备法人资格;申办人是个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符合当地养老机构的设置规划;
(三)有与其收住规模相适应的资产;
(四)有与其收住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和服务设施,并符合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的要求,其服务、设施设备和管理符合《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其建筑设计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机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
第十条申办人申请设立养老服务机构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二)卫生许可证;
(三)养老服务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
(四)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
(五)消防验收合格证;
(六)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符合有关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证原件、复印件以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相关专业人员持证上岗比率不低于50%,养老护理员持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比率不低于10%。养老机构在正式营业后三年内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比率应达到100%。
第十一条申请设置养老机构应当按下列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一)利用非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申办人取得民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后,到开办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二)利用国有资产开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申办人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规定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三)开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申办人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根据当地养老服务机构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查,做出同意申办或者不予同意申办的决定,并将审批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批养老机构达到200张床位以上的,应到省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管理
第十三条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或者其家属(监护人)签订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养老服务机构在收住老人前,应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组织老人进行体检。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应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
第十四条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应当张榜公布,并报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养老服务机构收住自理、半自理及失能老人应实行分级护理、分区管理;养老服务机构禁止收住精神病人、传染病人。
第十六条养老服务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行业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考核鉴定合格后持证上岗。护理员与自理老人比例1:5至10;护理员与半自理老人比例1:3.5至5;护理员与不能自理老人比例1:2.5至3.5;护理员与完全不能自理和瘫痪老人比例1:1.5至2.5。
第十七条养老服务机构应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安排值班值宿人员,经常检查值班值宿人员在岗情况,确保不脱岗、不漏岗。
第十八条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建立有老人参加的民主管理委员会。督促老人遵守院纪、院规,开展文明老人和文明寝室评比。
第十九条关心老人精神生活,经常组织老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及时掌握每个老人的情绪变化,对普遍性问题和极端的个人问题,应引入社会工作介入或心理咨询,保持老人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十条养老服务机构的资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养老服务构将其所属的固定资产租赁或者转让时,须经原审批的民政部门和登记机关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养老服务机构需变更章程、名称、服务项目和服务场所时,应当报原审批民政部门同意。更换主要负责人,应当报原审批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登记机关应当定期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布。
第二十三条 鼓励和提倡公办养老机构或民间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连锁加盟,规范和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养老行业健康发展。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执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的3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提出申请,补办登记手续。对达不到养老服务机构设置标准的,民政部门可予以备案,并提出整改意见,整改后达到标准的,民政部门按照省内民办公助相关政策给予补助,未审批备案的不享受民办公助政策待遇。
第二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养老服务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市、区)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短期内无力整改、拒不整改的,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取消登记资格,并可协调公安、消防、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一)未经批准开办养老服务机构的;
(二)拒不接受民政及有关部门按规定进行的检查、评估、审验的;
(三)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
(四)审验不合格继续开展服务的;
(五)未按本办法的规定向老年人提供服务,与当事人之间没有其他特殊约定的;
第二十六条 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有关部门还应当取消给予的扶持优惠措施,并追缴违法行为存续期间已经减免的相关费用。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民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养老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起草说明
1、民政部《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中,县级民政部门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为不与民政部规章冲突,本办法养老机构审批机关仍为县级民政部门。为便于掌握各地养老机构建设情况,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达到200张床位的应到省级民政部门备案。
2、为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明确各级民政部门职责,以及各级民政部门管理权限,在《黑龙江省示范化、规范化养老机构建设标准》中体现,通过加强养老机构示范化、规范化建设带动养老机构管理。
3、风险抵押金考虑在实际操作中,恐难以执行,没规定具体办法。如加入风险抵押金,也应再制定一个养老机构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较为积极稳妥的办法是设立养老机构义务险种,鼓励养老机构参加保险。
4、本办法附则规定了违反本办法的惩罚性规定,并原则性地规定了资金补助规定。其他奖惩规定考虑在《黑龙江省示范化、规范化养老机构评定办法》中体现。
调查显示:黑龙江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总量居全国之首 2010年02月17日 09:19:1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记者卫敏丽、吴晶)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拥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最多的是黑龙江省,总量达到611所,青海和西藏则没有,总体分布呈现出“东丰西瘠”的地域分布特征。
据介绍,2008年8月,由全国老龄办组织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进行的摸底式普查。调查采取发放问卷方式进行,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截至调查时点(2008年9月1日),全国共有登记注册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4141所,占全国所有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10.6%,养老服务床位41万多张,入住老年人总数为23万多人,床位使用率为57.8%。此外,调查报告显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依照地域位置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也就是说,从行政地域分布来看,我国东部省份拥有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数量普遍多于中、西部省份。
第三篇: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政策咨询调查情况的报告
关于兴办社会办养老院服务机构
政策咨询调查情况的汇报
中国已经快速步入老龄化,国家支持鼓励各种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发展养老服务业以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国家(指民政部)对社会力量兴办福利机构(包括民营、个人办养老院)有优惠政策,但这种政策只是原则性的规定,各地政府、民政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存在很大差别。
一、当涂县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政策
1、运营补贴:对建成并投产运营的养老机构,按照入住人数给予运营补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标准按照市民政局相关文件执行。
2、土地使用:省政府文件规定,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有批准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采取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其他性质用地,以有偿方式提供用地。
3、水电气收费:根据《当涂县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当政办【2012】88号文件精神,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与居民同价,并免收相关 1的配套费;免收电话、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并减免半收取视听费;
4、医疗服务:支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化医疗卫生服务,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所办医疗机构已取得执业许可证、并符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条件的,经申请批准后,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二、姑孰镇周边养老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经走访调查,姑孰镇境内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家,其中营利性3家,分别是夕阳红,位于姑孰镇凌云社区,设定床位数200个;益寿苑,位于县经开区焦家社区,设定床位数200个;甑山生态园益夀苑(建设中),位于姑孰镇藏汉村,设定床位数500个;非营利性1家为姑孰敬老院,位于姑孰镇洞阳村,设定床位数500个。全县其他乡镇,各建设非营利性敬老院1家。
三、社会办养老院服务机构用地、规划及申报程序
﹙一﹚拟用地位置需到县规划局申请调整城乡用地规划; ﹙二﹚拟用地位置土地规划用途为林地和一般农田,需到县国土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政府办理征地手续、落实用地指标,报经省国土资源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根据省民政厅民福字(2013)133号文件,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各类养老机构,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如申请设立养老机构,举办者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设立申请书;
2、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
3、符合登记规定的机构名称、章程和管理制度;
4、服务场所的自有产权或者租用期限不少于5年的房屋租赁合同;
5、验资证明和资产评估报告;
6、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卫生防疫、环境保护部门的验收报告或者审查意见,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合格意见、或者消防备案凭证;
7、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名单、身份证明和健康状况证明;
8、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公共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提供相 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材料;
9、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县民政局在自受理设立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举办者提交的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并实地查验。
四、几点建议
1、考虑到该宗土地上有几户村民住宅,拆迁难度较大、赔偿费用较高,建议先申请项目,争取到用地指标后再逐年加大投资;
2、用地手续办结、领证后,方可开工平整场地;
3、社会办养老院服务机构当涂县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大,仅提供运营补贴,即每年每张床位约1200元左右的补贴,但市区有
建设成本补贴,不含当涂县;
4、建议该项目可否在市里立项,落户在当涂,力争市里的建设成本补贴;
5、项目落地后,由于前期投入较大而社会办养老院服务机构资金回笼缓慢,建议在规划设计等方面与生态园统筹考虑,一体经营。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四日
第四篇:河南省社会办医实施方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
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2018〕11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月28日
河南省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
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办发〔2017〕44号)精神,在切实落实政府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医疗领域社会投资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健康中原建设为引领,积极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推进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分工协作、共同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社会办医规模进一步扩大,每千常住人口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的25%,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水平、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更加坚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二、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
(三)鼓励发展全科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服务内容、签约履约和服务情况等纳入统一管理,在转诊、收付费、考核激励等方面与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签约服务给予同等待遇。鼓励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与医院、商业保险机构构建深度合作关系,主动纳入医疗联合体。(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中医管理局、河南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支持发展紧缺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力量针对医疗服务薄弱环节,举办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精神病医院等紧缺性医疗机构,扩大有效供给。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区域举办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省卫生计生委负责)
(五)培养专科医疗服务优势。支持社会力量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发展专业化服务,培育特色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投资者建立专科医疗集团、举办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等专业医疗机构,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资源共享和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结果互认。(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举办中医儿科、肿瘤、康复、脑病、老年病、护理等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专科医院。鼓励社会力量以名医、名药、名科、名术为服务核心,提供流程优化、质量上乘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支持中药生产企业与中医医疗机构联合,形成中医药联合体的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鼓励举办提供中医传统服务的诊所、门诊部(国医馆、堂),支持实施连锁经营。鼓励社会力量在确保安全和规范的前提下开展中药代煎服务。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和开展新药、中医医疗保健器械器材研发,推广融入“治未病”理念的工作方式,在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运动保健等领域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推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省中医管理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有序发展前沿医疗服务。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瞄准医学前沿,适应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新技术广泛应用和融合创新的新趋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发展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协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推动成果共享。推动经依法依规批准的新型个体化生物治疗产品、高性能医疗器械、前沿医疗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应用,鼓励探索基于中医学理论的医疗器械研发。持续推动成熟可靠的前沿医疗技术进入临床应用的转化机制建设。(省卫生计生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中医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积极发展个性化就医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营造方便快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远程会诊、专人导医陪护、家庭病房等增值、辅助服务,以及诊疗、护理、康复、心理关怀等连续、整合的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加强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官方微信、手机应用程序等建设,开展网上健康咨询、在线预约诊疗、在线问诊、复诊、转诊及移动支付等个性化服务。(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科技厅、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推动发展多业态融合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推动大型医疗机构、康复护理机构、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等之间实现有效互通转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大型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医养联合体,加快推进全省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建设。促进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联合,鼓励医药联合体建设,加快医药产业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发挥我省交通、人文、生态和中医中药资源优势,以高端医疗、中医药服务、康复疗养、休闲养生为核心,丰富健康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健康旅游线路,健全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促进健康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智慧健康产业,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开发移动医疗、视讯医疗、远程照护、健康监测、智能服药等家庭健康信息产品。促进医疗与体育融合,支持社会力量兴办以科学健身为核心的体医结合健康服务机构。(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委、民政厅、林业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体育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探索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医药联合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以社会力量为主打造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引导医疗与养老、旅游、健康休闲、医药研发制造、医学教育等多种产业形态合理聚集、融合发展、链式发展,更好满足国内外较高层次健康消费需求。坚持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在土地规划、市政配套、机构准入、人才引进、执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集群。鼓励各地在医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开展医药联合体建设。各地要统筹本行政区内的集聚区差异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配套支持,避免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杜绝简单园区建设或变相搞房地产开发,有关部门要加强跟踪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作用。(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民政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体育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
(十一)放宽市场准入。各地要统筹考虑多层次医疗需求,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按照全省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实施对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进一步简化三级医院的设置审批。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医疗机构由省辖市卫生计生部门负责设置及执业登记。按照国家要求,稳步推行中医诊所备案制。根据社会办医发展需要,及时完善相关机构标准,引导和支持医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探索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简化优化审批服务。根据国家统一指引,制定社会办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前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实施细则,优化规范各项审批条件、程序和时限。发挥全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推行一站受理、窗口服务、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实现审批进程可查询。落实“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可由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的政策,鼓励健康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加快规范统一营利性医疗机构名称。(省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中医管理局、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促进投资与合作。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引入战略投资者与合作方,实现资本与品牌、管理协同,探索委托知名品牌医疗实体、医院管理公司、医生集团开展经营管理等模式。发展医疗服务领域专业投资机构、并购基金等,加强各类资源整合,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上水平、规模化的医疗集团。支持公立医院根据规划和需求,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关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举办特需医疗有关规定,除保留合理部分外,逐步交由市场提供。(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吸引境外投资者通过合资合作方式来我省举办高水平医疗机构,积极引进专业医学人才、先进医疗技术、成熟管理经验和优秀经营模式。对外资投资办医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优化审批核准事项。大力发展医疗健康服务贸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健康产业合作,支持包括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开展面向国际市场和高收入人群的医疗和健康服务。鼓励举办面向境外消费者的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培育国际知名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省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商务厅、发展改革委、工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政策支持
(十五)加强人力资源保障。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医学教育专业结构,加强全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科、病理、老年医学、心理健康等紧缺人才培养。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医教协同育人机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培育,保障医学教育质量。支持医药专业人员出国(境)培训,提升国内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全面实行医师执业区域注册,促进医师以合同(协议)为依据有序流动和多点执业,建立医师电子注册制度。医师可以按规定申请设置医疗机构,鼓励医师到基层开办诊所。鼓励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在社会办医疗机构稳定执业的兼职医务人员,合同(协议)期内可代表该机构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各地要切实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在科研、技术职称考评、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落实完善保险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协议管理范围,全面取消医疗保险行政部门实施的定点医药机构资格审查。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办医疗机构同等享受医保总量控制指标和总额预付指标等医保政策。积极发展消费型健康保险,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社会办医疗机构信息对接机制,方便患者通过参加商业健康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联合开发健康管理保险产品,加强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共同开发针对特需医疗、创新疗法、先进检查检验服务、利用高值医疗器械等的保险产品。加快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执业保险。推动商业保险机构遵循依法、稳健、安全原则,以战略合作、收购、新建医疗机构等方式整合医疗服务产业链,探索健康管理组织等新型健康服务提供形式。落实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地税局、河南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促进医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大力推进新型医药产业基地集群建设,实施生物医药跨越发展、化学制药升级发展、中药现代化发展、医疗器械提速发展四大工程,完善新药研发与产业化服务体系,为医疗新技术产品临床应用提供支撑。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制应用,产学研医协同推进数字诊疗装备等创新医疗器械的推广使用。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临床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产品审评,对经确定为创新医疗器械的,按照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优先审查。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创新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试点范围,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和培训中心,支持医药企业联合医疗机构、院校、科研机构等创办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促进医研结合,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医药企业开展医学科技创新合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支持。全面落实社会办医疗机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按规定免征增值税,进一步落实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企业所得税支持政策。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鼓励以发行股票、债券、信托投资、保险资管产品等形式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融资。探索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以其收益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开展融资活动。在充分保障患者权益,不影响医疗机构持续健康运行的前提下,允许探索营利性医疗机构以依法有偿取得的土地、设施等财产进行抵押融资。(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省政府金融办、人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合理加强用地保障。坚持按用途管理、平等对待用地主体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按照统一规划依法取得土地,提供医疗服务。根据我省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社会实际需求,有序适度扩大医疗卫生用地供给。包括私人诊所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用地,均可按照医疗卫生用地办理供地手续。新供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依法可按划拨方式供应;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且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依法可按协议方式供应。土地出让价款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支持社会力量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医疗机构,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经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可按划拨土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项目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支持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省国土资源厅负责)
五、严格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
(二十)完善管理制度和标准。探索包容、有效的审慎监管方式,健全医疗机构评审评价体系,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评审评价实行同等标准。鼓励和引导医院协会、医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制定医疗技术服务标准和自律准则,推行服务承诺和服务公约制度。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服务质量认证。吸纳社会公众进入各级医疗机构日常监管委员会,参与医疗机构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创业创新。(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民政厅、中医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全行业监管。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设,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强化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提升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特别是基层监督机构的监管能力。在加强日常监管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方式。逐步将所有医疗机构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欺诈,严肃查处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出租承包科室、虚假违法医疗广告宣传等行为,加强对医疗养生类节目的监管。加强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将收支结余用于分红或变相分红。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率的管控。对医疗机构损害患者权益、谋取不当利益的,依法依规惩处。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升信息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安全保障和患者隐私保护。(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财政厅、工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二)引导和促进诚信经营。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各环节加强自律,公开诊疗科目、服务内容、价格收费等医疗服务信息,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商会等第三方开展医疗服务信用评价。建立省、市、县三级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公开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情况、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形成监管信息常态化披露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机构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坚决曝光。(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商局、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组织实施
(二十三)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对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健康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深化医改、发展健康服务业、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实施,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以及我省已出台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举措。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清理修订相关政策规定,完善配套细则。(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负责)
(二十四)加强督查调研。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查调研,逐项检查审批事项是否下放到位、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是否跟上、扶持政策是否有力有效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各级发展改革、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对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跟踪分析,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加强探索创新。各地要发扬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大胆探索,针对社会办医的“痛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勇于攻坚、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促进社会办医发展的政策措施。各有关部门要营造有利环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建立促进社会办医发展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促进社会办医发展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对工作开展不力、进度滞后的及时督促整改。(省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中医管理局牵头,省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五篇:申办社会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须知
申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须知
一、根据《河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申办需冠省名的社会福利机构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境外组织或个人投资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由省民政部门审批。
二、申办人申请筹办社会办老年福利机构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1、申请书(原件)
2、可行性报告(原件)
3、申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原件)
4、拟办社会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证明文件(原件)
5、拟办社会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固定场所证明文件(验原件,留复印件)
以上材料报一式三份
三、申办人经审批机关审批后,方可筹办。筹办就绪后,申办人应当向民政部门申请领取《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并同时提交下列文件:
1、申请《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书面报告(原件)
2、民政部门发给的社会福利机构筹办批准书(复印件)
3、服务场所的所有权证明或租用合同书(验原件,留复印件)
4、建设、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审查意见书(验原件,留复印件)
5、验资证明及资产评估报告(验原件,留复印件)
6、机构章程和规章制度(原件)
7、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及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原件)
8、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以上材料报一式三份
四、审批机关对所报文件进行审查,并根据社会福利机构设置的基本标准进行实地验收。合格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合格的,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办人。
五、申办人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后,应当到民政民间组织管理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后,方可开业。社会福利机构应自觉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承办单位:民政厅老龄工作处
联系人:刘晓军
联系电话:65909791/***
E-MAIL:xj6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