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喻”新解(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6:1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柏拉图“洞穴喻”新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柏拉图“洞穴喻”新解》。

第一篇:柏拉图“洞穴喻”新解

柏拉图“洞穴喻”新解

□ 周雅静 《商情》 2009年第08期

【摘 要】洞穴喻是柏拉图在论证哲学家王的主张时所用到的著名论断,作为对人类社会的一个隐喻,学术界对其已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但是,以往的对洞穴喻的解读都是围绕着人类获得真知的过程或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来进行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解读这个比喻,重在强调洞穴喻中两个不同世界的关系和共存,以及洞内世界和未获真知的囚徒行为的某种合理性。

【关键词】关系 洞内世界 洞外世界 幸福感

洞穴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三个隐喻之一,是用一个形象化的故事来解释获得真知和未获真知的人的不同。柏拉图认为只有到达知识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哲学家王才有统领国家的才能,并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作为人类社会的隐喻,来阐释哲学意义上的“善”和获取真知的过程。长久以来,学术界已经对这个寓言有很多解读,但是大都是以对洞内洞外世界的理解以及两个世界的关系为出发点的,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得出不同的结论。

一、引言

洞穴喻把人类的存在比作洞穴里的囚徒。这些囚徒从出生起就被锁链锁着腿和脖子,不能移动,除了面前的矮墙上的投影外他们看不到任何东西。囚徒们终其一生看不到任何别的东西,就把墙上的投影当作真实的存在,甚至靠认知投影的顺序来竞争名利和权力。有一天,一个囚徒偶然回过头去,发现之前理所当然认为的东西都只是虚假的幻影。当他走出洞穴,看到外面的真实世界和太阳时,才意识到之前洞穴里的竞争是多么可笑,所以他重返洞穴来解救他的同胞。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没有人相信他的话,在他继续劝解同伴时却被愤怒的囚徒们给杀死了。从洞穴喻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描绘了人类的两个特征:首先,人类是完全被禁闭在洞穴中的;第二,对每个囚徒来说,他们都同时拥有“洞内”和“洞外”两个不同的世界。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这个寓言中的符号及他们在寓言中的特征。

二、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

根据柏拉图关于人类的哲学思想,人类个体都面临着两个制约因素:一个约束来自身体对灵魂的约束,另一个是社会对个人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人类自出生就被锁着只能看到面前墙上的投影的描述就折射了第一个约束,而他们被束缚在洞内就是第二个约束的写照,这也意味着没有人可以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存在。具体来说,在柏拉图的哲学里,人类的存在首先来自身体和灵魂的结合,身体以此束缚灵魂。在人的一生中,灵魂都依附于身体,并通过身体感知世界,所以人只能看到真实事物的“投影”,就象洞穴里囚徒的生活一样。然而,人也通过与同一群体内其他人的接触和合作而存在,只要有人类社会,对于名利,地位和权力的竞争就无处不在。

人类就在竞争和认知中存活。但是,为了维持这种群体生活,人类首先必须有一套公共的价值评价规范,这个规范可以通过教育来习得,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否则,如果一个人有和大家不同的价值观就会受到所属群体的驱逐,就像寓言中那个返回的囚徒一样。因此,洞内囚徒的生活就隐映出人类社会的规则。我们在社会中就像那些囚徒被困在洞

穴中一样。

三、洞内和洞外世界的统一

从一个开始,学者们就以感性世界来解释洞内世界,以理性世界来解释洞外世界,并认为人类被困在这样一个两难中。实际上,这种二元论的两难局面是不存在的。洞内和洞外并不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我们不妨这样来看,寓言中唯一一个逃脱的囚徒回过头发现了真实的世界,似乎就说明回过头是一个前提。但是这只是暗含着朝向某一个方向的一个动作。寓言中这个回头的动作就是指不同于被锁囚徒们的固定的视野,并喻意以理性获得“善”的理念。在这里,柏拉图把两种形式的“看”区分开来,但并没有完全隔离二者,相反他在更高的意义上把二者统一起来。他强调人们应该秉持最高理念的“善”,来获得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认识,并随时了解变化着的世界。

上面的这个说法同样可以在中国的老庄哲学中找到注解。老子发展了“道”的理论,也就是自然万物所要遵循的规律,标准和本原。他提出“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任何发展到一个极端的事物必定转化到相反的极端。因此,不管有名与无名,荣誉与羞耻,聪明与愚蠢等。老子揭开了世上对立统一的规律并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相互转化。

所以洞内和洞外世界也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失去任何一个,另一个都会无意义。既然两个世界是共存的,那么人类就不是被困在其中了。

四、对洞穴喻的其他解读可能

在寓言中,太阳的真实存在和投影的虚幻是预设的一个已知事实。实际上,柏拉图在这里把事物的存在和真知的确定联系起来。假如我们在得出结论前保持公平判断的话,我们就很可能会问“我们怀疑囚徒对洞内投影的确定性时的基点是什么?”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哲学家却是受苦受难而收获最少的人。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做例子吧,苏格拉底出于对自己的国家的热爱,对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激情的道德批判,尽管他讽刺同胞腐化的习俗是为了提高他们的道德成就,他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和哲学上的杰出贡献换来的却是死刑。柏拉图三次离开西西里就是为了实现民主理想,他和当政者发生矛盾冲突时险些被卖到奴隶市场。

参考文献:

[1]Guo Shangxing, Sheng Xingqing.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993.[2]Li Zhenzhong.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ultural Studies.Chongqing: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Press, 2007.[3]Plato.Republi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冯昊青,胡祎赟.“困境囚徒与光明使者——柏拉图„洞穴喻‟的伦理探析”.红河学院学报,2006,(06).[5]黄晓坤.试评柏拉图的认识论.科教文汇,2006,(06).[6]林美茂.柏拉图„洞喻‟问题再认识.南开学报,2006,(03).[7]刘世宇.“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光,理念及其他”.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8]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第二篇: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幻影,我们还要去发现真实。

威尼斯商人瓷砖特约艺术家——曹志雄先生,他专门为VEVI哲学故事酒馆设计制作的《影子的舞蹈》,这幅作品是他根据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创作的一幅具有哲学意义的瓷砖壁画。此次,这一次“泥邦讲坛”曾循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讲解的哲学故事是——柏拉图「洞穴之喻」。

作品解读:影子的舞蹈

我们可以仔细看这幅陶瓷壁画,设计师充分利用了逆光的楼梯门洞,将整个楼梯间室内作了洞穴处理,两侧的墙壁象征着洞壁,手绘的瓷砖人形图案为纹身的洞穴囚徒,可以看他腰部的树叶裙,颈上的狼牙吊坠,而蓝紫色的瓷砖,为囚徒的影子,整个画面就呈现出了一幅柏拉图的洞穴场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来自于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讲的是:有一群囚犯,被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于是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来说,认为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洞穴启示: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

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所以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必须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现象只是知觉,理念则是知识,而知识应该要绝对正确。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响甚巨。

很明显,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他从失败汲取教训,总结了哲学家的使命和工作。按照他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和利益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

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

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公民义务。

柏拉图还说,他犹豫再三才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很难找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合个人幸福的道路。看来,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哲学启示:哲学的存在是有一定的意义和必然存在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家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认识了自己,不论是认识世界还是认识自己,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更好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与世界真正的和谐相处。

哲学故事给与我们的是一种思考的能力,有人用“哲学家是善于思考的人”来概括哲学家的特征,这一点倒不为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孟子说“心之官则思”,他们说的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却揭示了一点,不思考就不是哲学家。ps:多数人一辈子对于一堆影子产生了无限的Imagination.其中一个人被解除了镣铐,看到了火光,产生了opinion。之后他不断上升,产生了mathematical idea 最后他看到了太阳,产生了idea.这才是所谓的洞穴寓言。@Deng Mingming 只有哲学家,有idea的人,才能真正统治好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在乎尘埃世界的名利,同时只有他们知道真正的好与不好。

关于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那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所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教导苏格拉底应该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第三篇:柏拉图“洞穴人“读后感

柏拉图“洞穴人”读后感

“洞穴比喻” 是一种假定:有一些从小就被捆绑着不能转头的囚徒被安置在一个山洞里, 面朝着洞壁。身后的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壁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直到有一天某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 才知道洞壁上只是木偶的影子,而阳光下木偶只是事物的摹仿。当他在逐步看清事物真实的过程中产生困惑与痛苦。

人的感官所感知到的周围一切事物,长期沉浸于真实的现象世界,对周围的现象形成了固定的认识,并认为现象即本质,进而为认为所观察的现象变化即为事物本质的变化的真实写照,现象与本质的混为一体。

现象与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本质和现象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事物的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离开事物的现象就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现象又不等于本质,把握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影子是光与木偶共同作用,而木偶是事物与人作的作用。

现象与本质是表示事物的里表及其相互关系。之所以人们仅仅看到现象而未看到本质,正如上述洞穴人一样,没有看到事物,只看到了影子或者是木偶,是由于人的认识方式局限和认知能力有限导致的,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水平和深度。

本质可以表现为不同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正如上文中的影子和木偶,都是特定事物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木偶和影子都当作事物本质。

“洞穴”寓言他真实地写照了当今人类对认识世界的严峻处境——总是为事物的假象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真象——囚徒即是人类自身,而洞穴却是人类自身的认知能力的有限。人如果无法突破自身原有的认知局限,人类就无法对已知世界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或反思,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然发展规律和方向,更不可能向无知世界进发。

从上述“洞穴人”的寓言中可以得知: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能囿于原有的视角和方式,也不能一叶障目,而要全面地占有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同时,要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四篇: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2

[摘要]........................................................................................................2 [关键词].....................................................................................................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3

四、灵魂转向.....................................................................................................5

五、结语............................................................................................................5 参考文献............................................................................................................6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2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点和基本原则。柏拉图在说明人的认识过程时,把可感世界划分为 影像与自然物两小部分。“影像”是可感事物的摹本,他把人对“影像”的认识叫做“想象”,把对“自然物”的认识叫做“信念”。实际上,这两者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历史地看,这也是对感性范畴的深化。柏拉图把可知世界也分成两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是指“数学对象”,人们把“可感世界”中“自然物”作为“影像”,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但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则,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他把这种认识叫做“理智”,实际上就是“知性”。另一个小部分是指“理念”。他说:“在这种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不是把它的假设当作绝对的起点或第一原理,而是把这些假设直截了当地就当作假设,即把它们当作暂时的起点,或者说当作跳板,以便可以从这个起点上升到根本不是假设的某种东西,上升到绝对第一原理。”这种认识就叫做“理性”,“理性”是对理念的认识能力。这样,柏拉图就把认识的理性阶段划分为知性和理性两个部分,同时也深化了理性范畴。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明确区分了现象与本质。一方面,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柏拉图认识到感性感觉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质。在“洞穴比喻”中,洞穴中的囚徒所看到的只是现象,是不真实的存在,他们的背后才是真实的存在,只有当他们转过身去时才能看到本质。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同时也可以说,理念论是通过对知识论的探讨而建立的。洞穴内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理念的世界。从洞穴里走向洞穴外的过程即是认识的过程,也是理念被追寻和被确立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洞外世界的理念,而认识的结果就是知识。因此,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就是对理念的认识过程,或者说知识就是对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只有理念的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感觉和知觉是相对变化的、不真实的,因此不能构成知识,只能称之 3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为认识。由于认识对象有两个世界——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形成的知识也相应的分为两个部分:知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而可感世界又分为影像世界和自然物世界,可知世界又分为数学对象和理念世界。因此,按照清晰程度或真实性的程度,知识也可以划分为四种等级:理性是最高级别,其次是理智,再次是信念,最后是想象。

严格说来,柏拉图只承认对可知世界的两类知识,即理性和理智,尤其理性是真正的知识。而可见世界不过是可知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只能形成为意见。虽然柏拉图关于认识的等级学说建立在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学说有着本质区别,但不可否认这种理论对认识的层次划分的确有一定道理,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是如何进行的呢?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的讨论阐述了“灵魂转向”的学说,认为依靠理性所实现的灵魂转向就是认识理念的过程,它就像是洞穴内的囚徒转身走出洞穴。“知识是每个人的灵魂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这段话表明,柏拉图认为灵魂的转向是认识理念的前提。这与洞穴中的囚徒不转过身来就无法看见洞外的世界是一个道理。“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但认为它不能正确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促使它转向。”这里柏拉图肯定了灵魂本身有视力,它就是灵魂中的理性。理性想要认识事物,必须首先实现灵魂的转向。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欲望、激情。要实现灵魂转向就是要使灵魂中的欲望和激情服从理性的指挥,协调一致。这样,灵魂的视力——理性便实现了转向,直接面对着实在,从而使对理念的认识成为可能。灵魂的转向,实际上也是灵魂向它的本真状态的回归。

柏拉图认为,人类灵魂在它无形的非现实的游历中,曾经看见过关于真、善、美、公正等理念,只是在灵魂坠入肉体之后把它们遗忘了。灵魂要想重新具备这些美德,就要把这些忘记了的东西回忆起来。为了做到这一点,灵魂必须冲破肉体的束缚实现独立。在后期,柏拉图的成熟思想进一步认为 ,由于灵魂的真正本性是超感 4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性的,所以它只有上升到理念世界,返回自我的本原,才能获得无上的幸福

四、灵魂转向

走出洞穴发现“善”,然后返身回到洞中教育和解救其他人,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灵魂转向的一个过程。灵魂转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就像囚徒摆脱铁链一样,首先我们必须摆脱作为“铁链”的地方性习俗,解除各种习惯、传统对我们目光的禁锢。第二步,这是一个转身、从洞内走出洞外的过程,走出洞外才能走进真正的自然,从而发现“善”,认识到洞中墙壁上的影像都是虚幻的。这个转身并不容易,眼睛向外观看要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第三步,重新返身回到洞穴之中。这不是回归原习俗,而是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会有洞中大部分囚徒的阻挠和非难,但为了整体之善,必须回到洞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灵魂的转向,从而去除尘垢,纯化灵魂。灵魂转向的任何一步都必不可少,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一个启蒙教育的过程,这不是灌输关于“善”的知识,而是引导着其他囚徒走出洞穴、实现灵魂转向的过程,而这一具有启蒙教育意义的解救洞中囚徒的光荣使命正在于哲学家身上。

五、结语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解救囚徒的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柏拉图通过这一比喻想影射的是“苏格拉底之死”。解救囚徒的失败表明了其中的艰难与困苦,但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是必需的,就像灵魂的转向,只有最终的回归才能达到“善”的理念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柏拉图把回到洞中解救其他囚徒的艰巨任务赋予在了哲学家身上,他认为这是哲学家的使命,哲学家只有返回到洞中引导其他囚徒追求善,从而实现灵魂的转向,使灵魂实现对理念世界的再次观照。哲学家的这一使命是艰难的,但为了城邦大众的利益和“整体之善”,哲学家必须这样做,有时候甚至要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来完成这一使命。

/ 6

政治学原著选读期末论文

2015年1月10日星期六

参考文献

《理想国》 柏拉图 著 商务印书馆2011年《罗尔斯政治哲学》 龚群 著 商务印书馆

《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来浅谈灵魂转向》《柏拉图“洞穴比喻”探析》 邵晗,古艳芳《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读》 欧阳芸 《柏拉图洞穴比喻所揭示的真理观》高继海

/ 6

王根磊

第五篇:关于柏拉图洞穴譬喻的感想

关于柏拉图“洞穴譬喻”的感想

其实,对于西方哲学史我并没有读多少,只是在一次听朋友说了柏拉图的“洞穴譬喻”,感觉比较新奇,就很想去读一下,后来就找到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看了一些柏拉图的思想,觉得很是有意思,因此这里我就写写一些我关于柏拉图思想的一些认识。

柏拉图的洞穴譬喻大致是这样的:从前有一群人住在洞穴里,他们被枷锁固定着,世代不能出去,就如囚犯一样被禁锢,由于枷锁的原因,他们不能走动,不能环视,不能回头,而在他们的后面不远处,有一堆燃烧的火,中间隔了很矮的墙,火后面有人拿着雕像移动,因此在火的投影下,他们的面前就出现了移动的影像,长时间的观察,他们便以为这些影像是真的„„„„然而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回头的那么一瞬间,他可能会被刺眼的火光弄得比较难受,但是当他适应之后,自习观察,他就会明白,原来这些影子是假的,明白了雕像比这些影像更加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之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先从小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柏拉图在讨论囚徒的困境和被解放的囚徒的认识变化过程,有着很深的寓意,这是一个关于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到自我拯救的过程的神话。我从中提炼一点,就是:“不断的自我更新”,就是一个物质与意识的不断变化与升华的过程。倘若,没有后来的挣脱束缚,那么故事的情节就是继续那样轮回,一群囚徒每天对着影像发呆,生活就没有任何的转机和变化。那样大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停滞的,一成不变的,最终呢,就不能适应这个宇宙的准备而被淘汰。因此这也就教育我们要有探索的意识和不怕失败的信念,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拯救自我,来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总结到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促进社会的发展。纵观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途中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我们始终抱着一种不断进取的信念,最终一步一步不断的获得成功,二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但是我们始终也要明白我们目前的现状,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近些年来,由贫富差别、腐败、征地拆迁、失业下岗、劳工权益等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不断增加,有的还有激化的趋势。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甚至一些改革措施,比如教育、医疗、国企等方面的改革,也在引起新的矛盾,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问题是,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是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维把这些问题捂住压制住,还是通过制度创新为规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造制度性条件。关键问题是如何对这些社会矛盾和冲突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

必须看到,准确定位冲突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多少年来,我们往往将这样的冲突与矛盾人为地政治化或意识形态化。其实,现在我们社会中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内容本身是很简单的,就是利益的问题,不存在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利益时代,利益矛盾、利益冲突、利益博弈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矛盾和冲突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基于利益的冲突是理性的冲突,是可以用谈判、妥协、讨价还价的方式解决的,演变成足以造成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因素是很少的。因此,我们的任务不是要消灭这种现象,而是要为这种现象的发生设立规则,要为这种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化的方法。好的制度不是消灭冲突,而是能够容纳冲突和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冲突。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一个问题是制度容纳冲突和矛盾的问题。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曾经有几百万人上街反对布什的政策,但没有人会认为美国要大乱了。为什么我们在和平时期,几十个农民工讨要被拖欠的工资,就会被看做是不稳定因素?关键是我们的制度容纳冲突的能力太低。因此,增强制度容纳冲突的能力,应当是我们制度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这样的话,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恰当的处理,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是我总结的一个角度,上升到社会的发展,还有一点,就是说到善,其实这也是柏拉图的主要思想,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思想是对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继续和深化,他的最终就是至善。

洞内和洞外分别比喻两个领域,即可感领域和可知领域。洞内的影像和雕像表示可感领域领中影像和自然物, 被锁住的囚徒观看的是幻想, 自由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而洞外的世界是洞内的扩大版,太阳就上升为善,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 他的观看是知识, 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借助影像和映象的数学推 理和逐步上升的辩证法, 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

洞穴喻最形象地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理想: 在这一比喻中, 至善理念被看作是照亮一切而自身不被照亮者。而要达到这一理念的知识, 心灵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转向, 即心灵经历的路线是从影子、物、火光、洞外之物、太阳。灵魂的转向与个人从臆见、现象之中获得解放的道路是同一条道路。这个隐喻形成了柏拉图哲学中最基本的理性主义原则: 世界的终极存在被看作是照亮万物的终极之善。光源的意象在这里成了我们领会柏拉图伦理留念思想实质的关键: 没有光一切皆不可见, 而没有善的理念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这就是柏拉图的至善思想。

其实,这样的话,我觉得就是从物质上升到了伦理的层面,我们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早期就提到了至善的观点: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某种意义上说,孟子的思想和柏拉图的思想有很多的共鸣之处。柏拉图并没有对善做出很明显的定义,但是他说,“善是在尊严和权威上要远远高出于本质之上。与现实相对立的实在乃是十足的善,所以认识善也就是认识实在。”我们从其对善理念的论述中,还是可以发现善理念所具有的本体性,不变性,可知性的特征。

善是社会的源头,就想太阳照亮了整个世界一样,没有太阳我们就无从谈起世界,当然,没有善,我们就无从谈起社会。可是,既然说了善是社会的源头,可能有人会疑问,那怎么样看待社会目前出现的一些恶呢?难道是善至恶果?其实这样也好不能动摇善的源头地位,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矛盾是必然会出现的,在各种矛盾的充斥之下,人的欲望曾加,需求的曾加,就会导致恶的滋生,但是即使这样,善还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始终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并不是阻碍了其发展。

综上所述,就是柏拉图的善的理念,我觉得他的这一观点可以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也可以成为人的一种至死不渝的信条。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一样:“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我们看了柏拉图的这点至善思想,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它用于社会生活中,心存善念,以善之心做善事,让善在这个社会中传递,这才是我们在物质日益充足的现今应该追求的精神食粮。

以上就似乎我对于柏拉图洞穴譬喻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马克思读书笔记

专业班级:能源院热动1002班

学号:1003100409 姓名:裴少卿

下载柏拉图“洞穴喻”新解(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柏拉图“洞穴喻”新解(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柏拉图《理想国》之洞穴中囚徒

    柏拉图《理想国》之洞穴中囚徒 eishaw古尹 今天在做题目的时候,遇到了一到可以深思的问题。其实这种题目可以识记的,但我把它归结一到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了个中的深......

    西方哲学史 期中论文《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全文5篇)

    一、柏拉图的洞穴理论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出自《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用对话的形式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 一个洞穴里关着一批人,这些人从小......

    柏拉图专题

    (二)柏拉图的哲学 1.理念论产生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

    新解词

    ①采诗说。是关于《诗二曰赋,三曰比,四理出来的,因为它是④秦刻石文的特点。机遇,共同的感慨一一人之作,由它的内经》结集方式的一种曰兴,五曰雅,六曰用汉代通用的隶书写其形式,四言......

    因材施教新解

    因材施教新解 ——小学低年级接受学习特征及其教学实践意义岩口镇中心小学曾连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

    《乱世佳人》新解

    《乱世佳人》新解《乱世佳人》是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的影片,从筹拍到完成,历时三年,耗资四百万美元。1939年,该片在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上,荣获八......

    律师新解(范文)

    一、有关“新手”的尴尬 年轻人初做律师非常艰苦,需要很大的毅力去坚持,基本上第一年是非常难熬的,寂寞、孤独、茫然…… 心情很复杂,需要调整出一个比较好的心态去应对 二、有......

    新解教师

    【本文作者: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浙江永嘉十一中校长】请别奢望我会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校,给了学生,那不是教育, 至少不是我要的教育。下课了,改完作业了,备好课了,走出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