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柏拉图论文
西方哲学史论文
___________
从柏拉图谈西方哲学
刘俊超 信计1202 摘要: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作等身,是哲学史上开天辟地的伟人,在哲学中开创了不少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引导人们不断的思考人生,他主创了理念论,扩展了辩证法,将认识论引入人们的思想。通过对前人的思想的总结和自己的思考,将哲学带入新的纪元。
关键词:西方哲学 柏拉图 历史
思想 理念
辩证 柏拉图的生事,和相识,著作:
柏拉图生于古希腊后期,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相当于我国的东周战国时期。大约孔子去世后52年出生。也就是墨子、孟子、老子等同时的轴心时代。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和孔孟一样,是人类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影响十分巨大的、伟大的思想家。在柏拉图的青年时期,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在乱世中相逢,正如同中国的春 秋战国时代。两人生活的时代,烽烟四起,他们共同经历了被誉为“古代世界大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如马克思说:“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1]正是这种和战国时期一样的动荡的社会环境,激起了这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但是其成就已经超越了苏格拉底。一生留下了三十多部著作,有《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 《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苏格拉底的申辩》 《理想国》 《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等。这些书籍展示了柏拉图以对自然科学批判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他不仅继承了老师形而上学,合乎逻辑的哲学思想,还在老师之上建立了认识论,理念论等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 黑格尔说过:“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具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的各个年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影响。”[2] 其最重要的贡献就表现在认识论和理念论上。
认识论:
柏拉图把一切伦理道德行为归结为认识问题,认为认识的对象和目的是达到和个别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本质,而不能停留在个别的可感性范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认识真善美后,才能逐渐升华,提高自我。在柏拉图看来,感性认识只能认识可感世界,而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它得到的只是相对的、主观的感性意见,不能认识理念世界。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对真理的对象、理念的追求,只能依赖于理性认识才能达到。他说:“知识不在于对事物的感受中,却在于对所感受而起的思维中;显然,由思维才能达到事物之存在与事物之理,由感受则不能。”[3]直观点说,一朵花,你定义它是花可以,定义它是树也行,这便是感官,感性的认识,你看到它知道它是什么,但你真的知道吗?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认识花。哲学也是这样,要由理性思维去认识。
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即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位,是万物的动因和目的,是最高的智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这些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又说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4] 他把理念看作是脱离和先于可感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理念和可感个体事物是分离的,理念成了本体,因此可感世界处在运动变化中,不是实在。理念世界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5]是真正的实在,是理性认识的对象,知识由此产生。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位,是万物的动因和目的,是最高的智者。它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真理就是理念的最高形式,是对世界最正确的认识。通过对辩证法和哲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后,才能把握理念,并在理想国中阐述了对于善这一理念,借此指出了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理念是事物的本原、模型,具体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的发展:
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很多思想,其中之一便是辩证法。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法就是借谈话进行讨论和论证的一种理智的方法。“真理必须通过对话或争论来获得,这种对话或争论可以是在两个探索者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单个探索者的心里进行,此时他的‘心灵’是自问自答。”这种说法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较之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式的辩证法,柏拉图的辩证法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它要求撇开感性事物,从理念出发,完全依据理念,揭露理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无矛盾的善的理念。同时他也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要为事物寻求目的的思想。也就是将理念融入了辩证法之中,加入理念的辩证法并非机械的将思想组建在一起,而是要求从现实出发,从认知开始,将事物的本质,模型等抽象出来辩证思考,他的论证过程以及关于思想、谈话、判断、陈述的真假等等事实上也就是逻辑学,而不是简单的辩证。
柏拉图哲学的特征:
柏拉图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哲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批判以前的自然哲学思想,开始以人或者说以心灵为物体的本源,强调心灵的重要性。并将心灵定义为理念来阐述,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从更高的世界,即理念界投生到现实中的,灵魂在取得他的形体前就已经存在。并具有知识,只是在获得形体时玷污忘却理念,现实的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虽然他的理论现在广为接受,但是其理论具有唯心主义局限性也是事实,他的哲学对唯物主义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列如,爱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是主张万物沐变的,但是柏拉图对这种以“变”为中心的相对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承认万物流变、一切相对,无异于说关于任何一物所作的一切结论都同等正确。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恍惚性,否定了绝对的存在。对与不对到底是怎样定义也不存在了,这和柏拉图的思想是不一致的。不过柏拉图也没有完全否定这种看法,对相对主义的批判尽管措词激烈,却并不彻底,他仅仅在理念世界中排斥了赫拉克利特的“变”的思想,在现实世界中,却默认和“接受”了这一思想。因此,变与不变就成了推动柏拉图哲学发展、演变的基本矛盾线索之一。另一个特点就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正如黑格尔认为,“思辨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是“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之点”,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诸如美、知识、美德等许多问题的讨论,都是循着从个别到一般的途径进行的,体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 年版,第 2 卷第 82 页.[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3] 柏拉图.巴曼尼德斯篇 [M].陈 康,译.北京 : 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4] 熊明辉,吕有云.论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毕生追求[J].广西大 学学报,2000(5).[5] 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42 页.
第二篇:柏拉图论文
《会饮篇》是柏拉图写得最富艺术才华的作品,所谓“柏拉图式的爱”就来自此篇文章,而自从“柏拉图式的爱”这个名词产生后,它就成了人们说不尽的话题。从内容来看,《会饮篇》主要记录了一系列私人聚会里的关于“爱神”的发言,即对爱神的赞颂。整个聚会的参与者轮流对爱神进行赞颂,而苏格拉底因作为最后的发言者,他把聚会推向了高潮,并且揭示了令人信服的爱和美的真理。
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提出真善美合一成为最高理念的观点。他提出一种统摄一切美的事物的最高的美,达到这种美需要经过四个步骤的修养。最初是个别形体的美,由个别形体之美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由此得到形体美的概念;其次是心灵方面的道德美;第三步是心灵方面的知识美;最后是涵盖一切的绝对美,即美的本体,美的理念。整个进程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事物到普遍概念,由部分到全体。全体就是永恒的绝对美,是美的止境,爱的止境,也是哲学的止境。到了这个境界,主体和对象就契合无间,达到了圆融和统一。
柏拉图有关爱情的阐述主要也见于其《会饮篇》中,其中有从低到高各种层次的爱,有凡人的爱,也有近神的爱。
斐德罗认为,一个人要想过上一种良好的生活,出身、地位、财富都靠不住,只有爱情像一座灯塔,指明人生的航程。斐德罗认为爱就是“对邪恶的轻视”,爱就是“对善的尽力仿效”。他还提出“在爱情的激励下爱者总是比被爱者更加接近诸神”。
包散尼说:“如果只有一个爱神就好了,但实际却并不是一个爱神。一个爱神叫阿芙罗黛迪,是上天的女儿,没有母亲;另一个是俗世的女神,她是宙斯和迪奥尼所生。所以爱情就一个是圣洁的,一个是世俗的。我们之所以具有高尚的爱情,全凭那位高尚的爱神。以为爱神是色情的,肉欲的,另一位是心灵的,让我们享受欢乐而不流于淫乱。……庸俗的爱情是不和谐的、暂时的,没有任何价值的,但高尚的爱情却生死不逾。”
厄律克西马库说:“爱的力量是伟大的,神奇的,无所不包的。”爱对那些对立的元素——冷与热、甜与酸、湿与干,等等——的调和,他认为顺从那些有节制的欲望是正确的,在顺从中节制会使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结论是:“仅当爱,无论是天上的爱还是人间的爱,它的运作是公正的、节制的、以善为目的的时候,爱才能成为最伟大的力量。”
阿伽松认为爱神是年轻的,它不仅年轻而且娇嫩,遇到心硬的就远走高飞,碰上心软的就住下。且认为“在那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的地方,一定会有爱神的踪迹。”且说“好人会在各种情况下注意到爱,坏人则不会留意”。他的演讲充满青春信息,给爱神带来了荣耀。
阿里斯托芬认为爱情就是期盼和追随原初的完整性。他说宙斯将原来的人劈开成两半,男人作为切开的阴阳人的一半当然就会收到女人的吸引;作为切开的阴阳人的一半的女人也一样,也会追求男人。凡是由原始女人切开而来的女人对男人则没有多大兴趣,只眷恋和自己同性的女人,这就是所谓女同性恋者;凡是由原是男人切开面来的男人是男人的追随者,这就是男同性恋者。全体人类的幸福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实现爱情,通过找到自己的伴侣来医治我们被分割了的本性。”
这便是爱的原动力吧,爱的双方本就是一体的,男人和女人只有在精神上和肉体上结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这样的整体连众神都感到恐惧。然而,苏格拉底将爱更多的看成是精神的结合。
“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的原因是她具有善。人人都想具有爱,但我们不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爱,我们往往把一种爱当成是全部的爱,而其他种类的爱就不能叫做爱了。……爱的对象是所有的善,而不是拿杯劈开的半边身体。爱应该是永恒不灭的欲望,它表现味美的而且有死的生物,凭借生育,让灵魂和肉体得以永恒。爱不是对美的爱,而是对‘永生’的爱。没有永生,也就没有永恒的存在了。”
他认为,爱的行为就是孕育美,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中。爱不是对美本身的企盼,而是在爱的影响下企盼生育,因为只有通过生育,凡人的生命才能延续和不朽,也就是说,爱就是对不朽的企盼,一切可朽者都在尽力追求不朽。我们中的每个人,无论他在干什么,都在追求无限的名声,想要获得不朽的荣誉。他们的品格愈高尚,雄心壮志也就愈大,因为他们爱的是永恒。
形体之美并不是最重要的,心灵美才更为珍贵。当一个人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在沉思中便能产生最崇高的思想,这个时候,他那长期辛劳的美的灵魂会突然涌现出神奇的美景,这种美景自存自在,是永恒的,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对它的分有,美本身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看过了整篇,我认为“柏拉图式的爱”并不等于爱情,一些人的发言只限于爱情,过于狭隘。他所说的爱是形成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是爱的本身,是永恒。参考资料:
在《柏拉图的〈会饮〉与“柏拉图式的爱情”》
载《中华读书报》
2008年1月2日; 柏拉图全集
第二卷
王晓朝译
人民出版社
第三篇:柏拉图论文
论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时期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名作之一。属于柏拉图学术生涯中的的中期作品。全书共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一生著作中,不仅篇幅是最长的,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内涵深刻,涉及其哲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的看法、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
“理想国”的设计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男女平等、共妻共产和哲人王,下面我会详尽阐述柏拉图理想国的概念。
柏拉图不仅以理念论证明存在着一个国家的理念即理想国,而且考察了现实存在的4种政治制度,这就是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在理想国即贤人政制之下,最靠近的是荣誉政制。它的特点是好胜争强,贪图名誉,相应于斯巴达的政制。由于私有财产的败坏,它演变为建立在财产资格基础上的寡头政制,由少数富人掌但统治权。这种政制极端重视财富而造成了统治者的无能,被统治的贫民就起来革命,建立了民主政制。民主政制最大的优点是自,然而过分的自由则破坏了它的基础,由专制统治来结束极端自由的无政府状态,这就产生了僭主政制。从理想的贤人政制到惜主政制是依次下降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法律无用而主张人治,期望出现哲学王来统治国家。后来在晚年写成的《法律篇》中,随着贤人政制理想的破灭,他改变了主张人治的立场,认为只有法律的权力高于统治者的权力时,国家的治理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既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我们又如何能够使人们不丧失对理想的信念而心甘情愿地去追求真正的正义呢?柏拉图通过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来解决这个难题。他认为对于德性所能给予的最大奖赏就是灵魂不朽。灵魂不朽指的是理性的灵魂不朽,因为在灵魂的3个部分中只有理性能够代表它的本性。这样的灵魂既不会被内在的恶,如不正义等所毁灭,也不会被外来的恶,如疾病等所毁灭,它是永恒存在的。一个正义的人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会受到神的照顾,即使他身陷不幸,神也不会忽视他,而一个不正义的人即使最初可能得到一些好处,但终将受到神的惩罚。
本书开篇就提出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正义是“将他人的东西归还给他吗?”,正义是“将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吗?”。苏格拉底一诘问别人提出的关于正义的定义。更是详细地批驳和讨论了特拉叙马库提出的观点,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他认为,统治者有时也会犯错误的。只有当统治者具有了使他免于犯错误的知识时,他才能统治自己和他人,正义的人所关心的不只是他个人。统治是为了被统治者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利益。
为了证明正义的生活是有价值的,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一致的。在他看来,每个城邦都有管理者、守卫者和劳动者。这三个阶层都各有其责,各有其美德。当这三个阶层的人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时,这个城邦就是具有了“正义”美德的城邦。同城邦一样,每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情感三种因素,与此相应,也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美德。当这三种因素在理性的支配下协调一致时,就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在此书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著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善的理念。
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理性阶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猜测和信仰不是知识,是意见。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
与柏拉图的其它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维的能力,深入钻研其中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理想国》对后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前此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量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上次抄写的原因:因为态度不端正,抱着侥幸心理,且重要性认识不够,敷衍了事,由于积累有限,造成写作水平能力有限,只好上网查找,略加改动。
第四篇:柏拉图 理想国论文
西方文论原著选读
论城邦的信仰、诗人与神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应该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质量结合起来。但对于城邦教育的养成,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让儿童听不相干的人说不相干的事。凡是有违背苏格拉底理想中的见解,皆不允许进入他的城邦,散播不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对现今认为伟大史诗的作者:荷马,表示反感。表示他的史诗是:假故事、必须痛加谴责的、丑恶的。因为在埃利奥特中,苏格拉底认为荷马并没有写出英雄真正的本色。像是画家没有画出他所要画的角色。把神描写的丑恶不堪。这些皆不应出现在城邦守护者的思想中。诸如此类的思想会导致城邦守护者的价值观混淆。
我认为,苏格拉底对于城邦心理,他并不希望城邦中出现仿效此类的事情。诸如克罗诺斯食子、天神好色天后善妒的故事,皆不应该出现在理想国中。我的看法是,神话或神话史诗的形成,是一位或一群富有想象力的知识分子,将受信仰人民的精神寄托在故事上。或是让他们想象人死后的世界,让在世上的信徒心灵得以平静。苏格拉底也了解信仰对人民的重要性,但希腊神话的神与其他信仰不同。中国的传统神话有玉皇大帝、欧洲的天主教信仰。但希腊神话是将神祇绝对拟人化,在拥有人的一切爱恨憎欲的基础上,神又更加有无边的法力,让神更加像是人类欲望的具体化身。希腊神话与其他神话不同,并不以经典的形式保存。是以传唱的方式,让吟游诗人走遍城邦各处,将流传下来天神间的纠葛散播在民众中。这种方式相较于以经典方式记载的信仰,更容易贴近一般民众的生活。苏格拉底的考虑并不单纯止于使理想国的城邦保卫者一心向善、避免过多错误的信息;也不仅是因为荷马毁坏他心目中理想的天神的价值观。更多的考虑应该是阻止城邦人民过度轻易的获取天马行空的知识。苏格拉底也提过:如果非讲不可的话,也只能允许极少数人听。并须秘密宣誓,然后听讲。而且献的牲还不只是一只猪,而是一种难以弄到的庞然大物。为的是让听到故事的人尽可能的少。我认为苏格拉底的考虑是出于以下三点:1.尊重对于信仰的重要性。这些诗歌史诗若是失传了,对于希腊神话信仰而言是难以估计的损失。苏格拉底的作法像是将所有非官方的诗歌统一收集,接着将官方认可的诗歌,交于城邦中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在许可的范围内,延续希腊人民的信仰。2.设下财力证明,确保知识分子是社会中少数菁英。毕竟能拥有难以获得的庞然大物,光是此条件就足以证明苏格拉底并不是全面禁止诗人传播,而是将接收范围局限在少数人手中。3.确保不实或煽动性的言论不会在理想国中传播。吟游诗人周游列国,所见所闻当然比城邦中得居民要多许多,诗人的言论又必须吸引人才能获得关注。若诗人过份夸大其他国家的优势,将造成理想国中人心浮动。对统治者希望的稳定国家不一致。
苏格拉底这项措施我并不同意,这无疑是将知识授予极少数份子。因为惧怕人民得知过多信息而思变、因为巩固政权而禁止诗人进入城邦。最合宜的做法并不是愚民政策,在古代或许还可以靠着一堵城墙禁止信息进入。我认为,最适合统治城邦的方式,应该是先教育城邦中的人民:何谓良善?何谓价值观?一旦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无论神话中出现了多么骇人听闻的故事,人民会清楚了解这是不对的、是恶的、是不恰当的。赋予人民判断的能力,在给人民在生活中适当的信仰与娱乐,这才是城邦统治者应该做的。诗人的角色只是扮演一个传播的媒介,如果人民失去长久以来听诗的信仰,也会心生不满。
真正的理想国,应该是所有人民都具有善的特质,能够独立了解公众利益及群体利益的城邦。因为这个理想实在太过难以实现,所以苏格拉底采用了使城邦居民不随便接收外界消息的方法。其实跟古代中国老子的思想: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认为是差不多的。人皆有比较之心,老死不相往来可以避免不同城邦间的居民不互相比较。而且老子强调了人民皆满足于自身生活环境优渥,食衣住行皆富足,完全去掉了比较心态的先决条件。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可能是因为生活在信息时代,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接收信息更为重要。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绝不单方面的接收外界的消息。因为不是我亲眼所见,所以我对一切消息保持怀疑、并尽力求实。我认为这才是苏格拉底需要带给理想国的精神。
第五篇:柏拉图专题
(二)柏拉图的哲学 1.理念论产生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点。在青年时代,柏拉图开始是克拉底鲁的同路人,也赞同赫拉克利特的意见。一切可感觉的东西不断流变,关于它们,知识是不存在的,他在晚年仍然持这样的观点。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则不过问。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第一个集中注意于定义。柏拉图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而不是那些感性事物的。正是由于感性事物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于它们之外,并用它们来说明。’’ 2.理念论内容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理念“既具有本质的意义,同时又有“种”和“类”的含义。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愿意是“看到的东西’’,柏拉图把其意义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或形式是共同名字(普通名词)表述和界定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共相事物,是若干或许多个体事物共同分享或分有的一个实体事物。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他认为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原本和摹本的关系,理念世界是原本、模型,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喻。“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在这是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的神话。“太阳”是理念论的终极实在,即为善。善是神的化身,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又高于一切的知识与真理。这样,善的理念成为理念中最高的理念。通过善的理念,柏拉图最终确立起了他的哲学王国。
3.理念论反思
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里柏拉图通过对理念论的反思,打着批判“少年苏格拉 底“的旗号,以分有说为批判对象反思了自己早期和中期的一些基本论点。
第一、关于理念的普遍性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浓厚的价值含义,所以对树、火、人等自然物是否存在理念的问题,却犹疑不决;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低下事物,更是决口否认有同名的理念存在。这样必将否认任何事物都因理念而存在的理论前提。于是,柏拉图“恐怕陷入无底的谬说泥坑中而殄灭。”
第二、关于理念的被分有问题。柏拉图承认,事物对同名理念的分有只能有两种方 式,即或是整体分有或是部分分有。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困难,因为理念的首要特性是单 一完整性。如果一个理念整个地被许多同名事物分有,那就等于说一个理念同时整个地 存在于许多个别事物中,这样就导致了理念同其自身的分裂,破坏了自身单一性。如果 事物分有理念的一部分,那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把同一理念肢解成很多部分了。不 仅如此,在分有“大于”、“小于”、“等于”等理念时,还会出现非常荒谬的结论:分有 “大于”的事物必须小于“大于”(因为它只是部分分有),也就是说,是“小于“使事物分有“大于”从而成为“大于’’的。分有“等于“、“小于”时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第三、关于理念被摹仿的问题。如果个别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也就类似个别事物。它们之间之所以类似(即有共同性),只能是由于分有了同一个理念的结果。如此类推,第一个理念和事物类似是共同分有了第二个理念,而事物、第一理念和第二理念之间的类似还得靠分有第三理念。所以,如果理念与分有它的事物类似,就会引出新的理念而且是永无止境的。
第四、关于理念、神和我们的关系问题。如果分有说和摹仿说都不成立,理念世界 和事物世界的联系就会割断,就会推出两个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结论。首先,“美本身、善本身及其它我们认为自身存在的理念,是不为我们所认知的。“本来是作为认识对象而设立的东西现在由于各处一域竟然无法认识,它还有什么意义呢?①其次,“如果神是最完美的主人,具有最精确的知识,那么,他作为主人不能统治我们,他的知识不涉及我们或我们世界的任何事情。我们的权威不能伸展到神,我们的知识也不能知道神圣的事物。如此推论,神不是我们的主人,不知道人类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智者篇》里,柏拉图对理念论进行了修正。他指出,理念之间的关 系只有一种可能情况:有的能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为简明起见,他选择了存在、不存 在、运动、静止、相同、相异这六个最普遍的理念作为代表来讨论,而这些理念所体现 的正是希腊哲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由于这些最普遍的理念外延最大,在逻辑上也被称 为“种”(genos),哲学史上称作“通种论”。柏拉图选定“运动“为范例来说明六个种之间的关系。首先,运动与相同、相异。运动显然异于相同,因为它们是不同的理念;但运动又是相同,因为一切理念都分有相同,所以,运动既是相同又不是相同。同理,运动既是相异又不是相异。其次,运动与静止。这两个理念是不相通的,因为运动异于静止,不能说运动是静止,静止是运动。最后,运动与存在、不存在。运动不是存在,又是存在,因为它分有存在。而不存在是必然存在的,既存在于运动中,又存在于每个理念中。因为当我们说到不存在时,“我们并不是在说与存在相反的东西,而只是异于存在的事物”。所以,运动无疑也与不存在相通。通过考察,柏拉图得出了结论:存在、不存在、相同、相异可以互相结合;这四个理念与运动、静止也可以互相结合;但运动和静止不能互相结合。这就证实了前面所说的可能性:有的理念能结合,有的不能结合。柏拉图将理念之间的结合也称为“分有”,不过这个分有与事物对理念的分有却是不同的,这是理念之间的互相联系。柏拉图对理念论所作出的另一修证是划分法。划分和概括是辨证法的两条途径。概括是理念由低到高的上升,划分则是由高到低的下降。在柏拉图思想的早期,他为了突出对“善”理念的把握,强调的是概括;而在后期的《智者》篇、《政治家》篇和《菲利布》篇中,则突出了划分的方法,其目的主要还是为解决理念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通种论讨论的是最普遍的理念之间的关系,划分方法则是为了进一步明确种概念以下的理念之间的逻辑层次。柏拉图的划分法实质上是二分法(这也是他建构整个哲学体系的方法论特点),即将一个总的东西划分为二,再将其中的一个划分为二,一直这样二分下去,直到所需的定义。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思想继承了巴门尼德两条道路的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把感觉事物仅仅看作“非存在”,而是看作既存在又不存在的现象,因而对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进行了某种综合。一方面与赫拉克利特一样,柏拉图认为感官所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生灭变化中,而生灭变化的事物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既有又无既存在又不存在的东西,亦即我们所说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巴门尼德一样,柏拉图认识到在现象之中不可能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事物世界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稳定的、绝对的和永恒的世界作为它们的根据,否则一切都将失去存在,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知识论的角度看,这两个世界一个是可感的对象,一个是可知的对象。存在是知识的对象,不存在作为空无,是无知的对象,而介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事物则是意见的对象。我们对于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的感觉事物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唯有超越于感觉事物之上的真实的存在才是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的对象。既然意见与知识有别,它们各自的对象也一定是不同的。
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5]
(二)“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6]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7]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8]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三)“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9]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从而建立起他的理念世界。显然,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
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事物,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提出理念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知识的问题。在他看来,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够认识理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