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电大论文题目(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管理学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个社会问题
2.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3.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4.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5.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以某为例或某一方面)
6.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7.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8.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
9.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10.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1.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
1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14.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15.论某地区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16.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17.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18.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19.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21.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的思考
22.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3.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
24.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25.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某一方面)
26.试论依法行政(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27.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28.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29.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0.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31.略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32.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33.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34.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35.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36.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37.浅谈现阶段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38.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38.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40.关于当前**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41.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42.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3.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44.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45.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46.浅谈我市(**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7.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48.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4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50.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51.社区工作践与探索
5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53.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
54.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55.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
56.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57.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
58.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9.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60.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61.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6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6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64.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65.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66.公用事业民营化中的政府管制
67.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68.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69.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
70.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7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72.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
73.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对策
74.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75.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
77.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78.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
7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0.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1.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82.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83.当前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84.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85.我国现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问题与对策)
86.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87.“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
88.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89.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
90.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91.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就某一侧面)
92.行政监督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与发挥
93.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就某一侧面)
94.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就某一地区)
95.试论行政监督(就某一侧面)
96.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
97.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具体化)
98.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99.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
100.各种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01.当前**地区城管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102.人口流动与户籍管理制度关系及改革研究
103.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城中村、城市治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就业培训、土地政策等)问题研究
104.**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05.地方政府问责制研究
106.取消农业税对乡镇政府职能履行的影响研究
107.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
108.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109.试析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某一侧面和具体化)
110.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
111.政府税费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112.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113.***事件(例如:武汉“禁麻”成功等)之政府管理分析
114.***政策(例如:烟台市实施农村饮水等)评估
115.***省(例如江苏)公共财政改革措施与成效分析
116.***市(例如:襄樊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17.***地区(例如:泰州)民办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118.重大事故危机决策与应急体系建设:***案例分析(例如:山东枣庄7.26矿难)
119.***市(例如:上海市)轨道交通融资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
120.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研究
121.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问题与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122.城市拆迁的移民权益保护与政府责任分析
123.我国行政问责制探析
124.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125.我国城镇低收入人群住房政策研究
126.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及其公共政策研究
第二篇:电大论文-行政管理
m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摘要: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中国现阶段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也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契机,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对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分析,结合中国基本国情,从中国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农民收入、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等角度,因地制宜提出水土保持是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关键词: “三农”问题;对策;解决
正文:
如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1)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2)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凸显并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也呈现出了一些新情况。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如何,应采取怎样的对策予以解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我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1.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状农民收入低,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都比较低。进入新时期,这一问题仍然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瓶颈”。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城乡劳动生产率也存在较大差距,农业劳动生产率占全国劳动生产率比重进一步下降。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增长更为困难。长期以来,我国农民都以粮食作物收入为主要收入。但农产品价格低,尤其是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软肋”。现在粮食生产的隐忧越来越严重。一是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位产量增速下降,耕地面积减少。二是我国目前粮食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三是粮食出口没有优势,我国粮食出口在世界粮食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不到3%。四是内销难。这些情况致使农民靠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很难增长。
二、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现如今首要任务是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八十年代以来,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平方公里。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三、解决三农问题,水土保持是重中之重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2010年1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5日表决通过修改后的水土保持法。法律完善了水土保持法律责任种类,提高了处罚力度,增强了可操作性,提升了法律的威慑力。
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据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65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高达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蚀风蚀交错带26万平方公里,有很多地方还存在大量的重力侵蚀。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体现在:
1、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2、生物措施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3、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农民收入增幅减缓问题不仅是农业内部结构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弊端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不打破,60%多的人为30%多的人提供商品性农产品的局面不打破,农产品市场容量就很难扩大,农业规模经营就寸步难行,农业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农民收入就不可能持续增加。解决这一问题,城乡一体化道路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转移农业人口,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是不够的,必须由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挥作用吸纳农业人口。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小城镇沟通城乡市场、繁荣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别的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之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民的支出。当前,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的问题一时难以明显改善,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尤其应当注重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并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支增效。思路之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应当对农业实施保护和扶持政策,包括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财政信贷政策、农业保险制度等,使农民从优惠政策中增加收益。思路之三,改革户籍管理,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和外出就业,既能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又能实现劳动力效用最大化。实行农村整体配套改革。在我国发展新阶段以及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的体制和结构问题直接相关。尽管农村改革已有20多年历史,但某些重大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农村集体配套改革非常必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抓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抓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落实。因此,首先国家应以就业最大化为基本国策,如果说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那么21世纪则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国家应将其列入发展计划。其次,应深化农村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把现在的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垂直管理,改变为中央、省、县*行政管理,大幅度减少制度成本。再次,应打破涉农领域的部门垄断,加大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朱志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奋力实现中原崛起[J].经济经纬,2005,(6):116118.[2]张桂香.加强小城镇建设走出三农问题困境——论山西省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生产力研究,2004,(11):3334.
第三篇: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2.政治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3.现代社会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要求
(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4.论领导权力的有限性
5.我国领导体制改革趋势前瞻
6.试论领导环境对领导主(客)体的影响
7.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
8.领导角色与危机处理
9.谈领导者的影响力
10.浅谈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11.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12.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13.浅谈领导干部权利信用的缺失表现与重建对策
14.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5.浅议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6.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一些思路
17.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18.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19.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20.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21.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22.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23.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24.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5.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6.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27.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28.试论依法行政
29.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30.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31.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32.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33.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34.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35.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探讨
36.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37.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38.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39.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40.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1.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42.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43.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4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45.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46.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47.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48.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49.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50.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51.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52.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53.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54.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55.农村基层行政科学化思考
56.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57.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
58.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
59.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
60.浅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61.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全面素质之我见
62.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63.行政功能转变的意义与途径
64.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65.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关系初探
66.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67.行政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68.试论政府职能及其政府职能的转变
69.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
70.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71.试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共政策目标决策
72.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73.试论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特征
74.试论当前中国对非官方政策智囊的支持性政策
75.试论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76.试论当前如何推进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评价
77.试论公共决策思维的新特点
78.论论“系统分析”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79.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念转型与创新
80.略论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新改革
81.试论社区治理的主要策略和当前选择
82.试论我国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化趋势
83.试论郑州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84.对xx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
85.浅议新时期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
86.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87.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88.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
89.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适度
90.当代中国改革与政治稳定问题研究
91.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几个问题
92.当前村民自治实施的现状分析
9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94.对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探析
95.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96.浅析行政文化在行政发展中的作用
97.民主型领导与专制型领导的比较研究
98.政府机构改革的现状和发展
99.民族自治地区行政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00.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01.浅议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102.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103.当前对扩大政治参与的思考
104.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05.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一些思路 106.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系统研究
第四篇:行政管理论文题目
学号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论文题目
中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秘书在行政沟通中的障碍和对策
论构建和谐社会形势下如何建立服务型政府 行政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医改谈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论大城市住宅布局下的贫富差距问题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与制度创新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与借鉴 神木免费医疗离我们有多远?-神木模式可适性探究 企业激励机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行政人格的涵义及结构试析 现代秘书职业的发展和思考 论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外来务工青年的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浅析如何维护公益机制的阳光化运作 论转型时期政府公信力的强化
论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管理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论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性假设理论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论公民社会在参与预防、监督政府腐败中的作用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问题及对策 论和谐社会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困境及出路:当下中国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 浅谈农民工权益保护
浅谈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行政预警机制研究-关于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对政策的研究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构建 有关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非营利组织研究
依法行政与行政自由裁量 村民选举制度及困境分析
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政策参与 论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和缺陷
第五篇:行政管理论文参考题目
行政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探索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
3、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述评及其启示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径探索
6、公共事业单位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分析
7、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
8、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10、非政府组织运作的困境及对策
11、危机管理中政府职能重塑
12、服务型政府运行机制的构建问题研究
13、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动因和内容研究
14、腐败治理过程中的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
15、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分析
16、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7、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18、体制转型与腐败滋长的相关性分析
19、论我国腐败的预防机制
20、权力制约与反腐败机制问题研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22、官员问责制的现状分析
23、完善中国公共权力的路径分析
2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问题研究
25、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
26、新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27、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28、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30、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其方式转换探析
3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讨
32、公民政治参与与和谐社会构建
33、我国当前权力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34、行政沟通中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35、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36、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研究
37、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
38、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趋势
39、咨询在行政决策中的作用
40、分析我国的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改革
41、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分析
42、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43、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4、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45、论述行政法制化
46、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7、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
48、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49、影响行政组织设置主要因素分析
50、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
51、官员问责制与公共管理改革
52、WTO规则与中国政府的依法行政
53、现代化进程中权力腐败的产生及其遏制
54、政府职能定位及其对企业的管理
55、加入WTO与中国政府公共政策选择
56、危机管理与中国公共治理结构改革
57、网络经济时代的政府危机与再造
58、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的角色
59、有关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60、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61、市场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管理变革
62、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63、论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
64、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65、论公共管理模式的演变
66、当前我国政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67、论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68、政策环境和政策系统的关系
69、论影响公共政策质量的主要因素
70、论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因素
80、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当前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
81、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
82、论中美公共政策构成的差异及原因
83、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84、试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
85、谈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问题
8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87、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影响
88、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
89、政府实行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90、试析行政责任的缺失
91、依法行政的政治环境研究
92、当前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新标准
93、如何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94、社会政策与性别平等
95、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
96、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
97、我国改革后社会流动的合理化趋势的表现
98、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发展研究
99、试论当前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 101、试析导致中国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
102、当前我国政府机关后勤改革研究
103、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发展研究
104、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
105、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106、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107、网络时代的文化管理问题
108、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109、试析建国后中国社会分层的演化
110、德治与法治比较研究
111、公务员热考的社会心态研究
112、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113、关于高等院校如何“去行政化”的研究 114、家族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问题研究
115、慈善组织透明化运作研究
116、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研究
117、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研究
118、关于完善公众听证制度的研究
119、北京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120、行政道德建设研究
121、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及其规制研究
122、行政伦理研究
123、网络沉溺的生成机制与社会对策研究
124、女性参政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125、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
126、人肉搜索的现实影响及规制研究
127、城市社区公民自治的研究
128、微博在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129、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调查研究
说明:上述选题仅供参考,考生可以自行拟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