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行政管理 社会调查
上上海电视大学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专科
实践报告题目:
分校(站、点):奉贤
姓名:
年级:08秋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日期:2010年5月9日
关于上海***结构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的调查报告
一、该公司人才招聘的现状
当前,该公司还没有设立独立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招聘人才,大多数都由总经理直接通过熟人推荐的方式来招聘人才。在面试前由于基层管理人员没有书面资料给予求职者介绍该公司具体的工作流程等详细说明,使得一些求职者对该公司能力的怀疑,也因为该公司没有大型企业的市场和资产等能力而选择了其他的企业,也是导致目前该公司人力不足现象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该公司在人才招聘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该公司在人才招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单独设置人力资源部门
该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忽略了人力资源部是现代企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其日常工作也仅仅局限于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工作,没有行使到人力资源管理应尽的职责。
(二)对招聘工作不够重视
该公司对人才的招聘较为随意,更多时候是在人手紧缺或者员工大规模流失的情况下仓促进行招聘,缺乏人力资源计划做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对招聘结果产生了不良影响。对该公司而言,招聘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应急措施,而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的需要。
另一原因,因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民办高校的陆续出现致使应往届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所以该公司错误认为招到一个合适的人非常容易,反映在招聘工作中,思想上不重视,准备不充分,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结果往往导致招聘工作以失败告终。
(三)对应聘者吸引力较弱
由于该公司在市场的弱势,竞争力不强。而大型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资产拥有量、品牌效应、薪资水平、工作条件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该公司无法与之匹敌。同时,该公司发展目标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文化缺失,也是造成该公司比较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的原因。
三、改进该公司人才招聘对策建议
(一)招聘前做好充分准备
1、明确发展目标。制定战略计划,统计出所需要的人员的类别及数量。在现有的人员储备的基础上,编制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有的放矢的组织招聘工作。
2、编制适合于岗位需要的职务。明确该职务是完成何种工作;应聘者为了胜任此项工作,必须具备的何种能力;企业将如何对此进行考核等。职务说明应该尽量描述清楚,避免由于不具体的信息带来的无效招聘者,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准备企业简介及招聘简章。招聘的过程一方面是企业寻找合适员工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进行自我宣传,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的过程。企业简介、招聘简章等资料都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窗口,都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准备时必须凸显企业特点,以其优势来吸引应聘者。
(二)科学、合理的组织招聘工作
1、组织招聘小组。招聘录用的人才必须满足相关部门的需要,因此仅仅由人力资源部单独完成招聘工作是不现实的。应由人力资源部牵头,联合各部门相关人员组建招聘小组,将招聘工作各环节进行细分,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此项任务。
2、应聘人员的选拔。应聘人员的选拔是招聘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有面试法、笔试法、情境模拟法等方式。在选拔过程中,招聘人员应该客观、公平的进行工作,确保在应聘者中筛选出最适合的人员。
(三)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该公司在企业声誉,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才成长机会等方面都不如大企业,所以在招聘之前必须对企业需要的人才技能和知识体系进行详细的考虑与规划。把好招聘关,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招聘程序,公平公正,因岗寻才,宁缺毋滥。以选任“适合的人才”为原则,而不是期望最好的人才,要明白“适才比英才更重要”。另外,员工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才有助于员工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效率的提高,又可以让员工在制度的保证下,对自己在企业的发展有更多的信心。一套科学高效的引进机制,要求用人单位在用人上注重学历但又不惟文凭,重视能力和个人品质,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人才
通过多种科学途径引进人才,例如人才市场、报刊广告、互联网、猎头公司、熟人推荐等都是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对该公司来说一般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模式,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市场对于招聘普通管理、技术类人才有其简便快捷的优势,报刊广告渠道的优点是信息覆盖面广,可收到较多应聘资料,同时,可减少应聘的盲目性,缺点是广告费昂贵,费时较多,猎头公司在招聘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方面有其优势,但招聘效果与猎头公司的服务质素关系较大,故须对猎头行业作较深入的了解,对猎头公司的服务进行评价,寻找最合适的猎头公司。通过网络招聘是一个新兴的人才交流渠道,具有使用方便,反馈迅速,一个交费时间内不限使用次数的优点,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优势将会日益明显;从目前使用实际情况看,它的缺点是受上网人数与类型影响,以IT专业技术类、文职类、财务类及公共管理类等人才招聘效果较好。
四.人才的使用
五、调查总结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的来去留问题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引进人才,管理好人才,留住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篇:电大社会调查
关于上海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员工薪
酬管理的分析报告
薪酬作为一种满足员工生活以及其它需要的手段,对员工起着其它要素不可替代的激励作用;薪酬表现了员工能力、地位和社会的认可,在员工的某些阶段成为影响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管理中,员工薪酬管理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有效的员工薪酬管理,可以起到吸引人、激励人、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以此取得员工和企业各取所需、双赢的结果。本文围绕上海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员工薪酬管理的课题展开分析,情况如下:
一、现状综述
(一)公司简介
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29日,注册资金:五亿六千万圆人民币。主要业务: 一、一体化物流,二、汽运货代,三、航空货代业务,四、YCC快货,五、EMS重货,六、深港快件,七、代收货款,八、国际特快专递,九、中速快件经济快递,十、同城速递,十一、邮政礼仪。主营业务:一体化物流、第三方物流,代收货款,国际/国内EMS,国际/国内E邮宝业务、特惠箱业务等。
(二)公司员工的薪酬构成由于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敏感的部分,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目前,公司支付给员工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月工资。第二部分是年终的一个绩效考核奖金。第三部分是以非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报酬,如各种保险、带薪休假等 福利。
1、月工资
公司的月工资由月基本工资、工种津贴、倒班津贴、加班工资、卫生津贴、工龄津贴等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以不同的级别来划分,处于同一级别的员工无论能力高低,他的工资水平都基本相同。
2、年终的绩效考核奖金
公司年终奖金的计算就较为复杂,金额的多少与员工的月基本工资、个人考核的系数密切相关。每到年终你的上一级领导就会按你平时完成工作的表现来给予一个考核等级,再由上一级领导批准。考核结果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与考核指标达成情况的形成对应关系。
3、其他非货币性报酬
公司对于强制性福利都是按政府的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首先,公司给予员工两年一度的旅游、健康检查等。其次,公司给外来打工人员安排了员工宿舍,使外来的员工有家的感
觉。另外,公司每年都会给予员工一定金额的培训费,使员工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做,一方面能给公司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使员工有更多的升职机会,以提高其的工资收入。
二、问题分析
(一)薪酬定位明显偏低
前一时期,笔者通过以发放书面问卷的形式对公司员工进行了一番调查,经统计整理如下,一共下发80份调查问卷,实收80份,都为有效问卷。60%的员工认为薪酬低于同行业,30%的员工认为薪酬偏低,10%的员工满意自己目前的薪酬。
由此可见,公司的薪酬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之一。如果薪酬在同行业明显偏低,一方面会导致公司部分员工由于薪酬不对等,造成资源外流;另一方面会造成员工积极性不足,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能力,造成内部人力资源流失,以至严重影响公司的稳定发展。
(二)待遇存在不公平
调查中,也碰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你会主动去问您的同事的薪酬是多少吗?”、“您会主动告诉您的同事你的薪酬是多少吗?”等等。像这些问题,公司员工都会去默默关注的。因为在公司,都有不成文的规定:每个人的薪酬多少都是保密的。但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员工就可能发现,一些部门内部相邻(相同)职位之间薪酬差距大;某些部门上级薪酬是直接下属的三倍以上。公司薪酬不公平造成不同部门、部门内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使部分优秀员工失去心理平衡,严重影响其的士气,最后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评定依据略单一
对于工龄与薪酬的关系,调查中显示,通常在公司服务了较长时间的员工,相对来说对自己的薪酬较为满意,其满意度能够达到60%--70%左右。而工龄相对较短或者刚刚进入公司的员工,对自己所获得的薪酬都不甚满意。工龄短的员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造成人员熬出头的日子漫长,容易加剧人才流失;而工龄长的员工中不乏存在不努力工作而得高工资者,这样就给其他员工造成工作努力同薪酬无关的错觉。
(四)薪酬体系不合理
所谓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的构成,即一个人的工作报酬一般由基本薪酬、奖金、津贴、福利、保险五部分组成。基本薪酬在公司内部员工身上的差异是明显的,一般都是能升不能降,解决个人收入主要靠加班,但是年资长的员工本薪过高,对这部分人就失去了弹性。奖金,通常为绩效奖金和效益奖金,部门同部门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容易导致工作业绩与经济效益脱节。津贴,仅仅是对一些特殊的工作岗位的补偿,不是薪酬的组成部分。等等这一系列说明薪酬体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活有效地薪酬体系对员工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特点。因此,“按绩效支付薪酬是有效薪酬体系的一条基本原则,同时,应考虑同行业的工资水平。具体的思路是:
(一)薪酬支付体现岗位差异
1、固定部分与浮动部分比例合理
公司在设计新的薪酬管理体系中月工资依然分为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其中固定工资保
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随企业经营状况变化,只与本企业所处的地区生活水平、区域社会平均工资有密切关系,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保证员工的固定工资与本地区的生活标准大致相当。浮动工资与企业的经营绩效挂钩,每月均有所变化,变化的程度与企业完成经济指标的情况有关,这样就能使员工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
2、支付薪酬上要满足层次的需求
虽然目前企业员工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工资待遇,但是工资作为满足低层次需要的保障条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是硬道理。按照众所周知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能考虑更高的层次需求。薪酬可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它在提供员工衣食住行的同时,也为员工发展个人业余爱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提供条件,此外薪酬还是成就的象征,员工常常把薪酬看成企业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欣赏。因此,公司在支付薪酬上,对收入较低的一般员工多应用经济性的薪酬;而对于管理层次人才,应将经济性薪酬和非经济性薪酬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果工资较高但是缺少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仍然缺乏对员工的吸引力和激励性。
从薪酬的支付时间上,公司应及时地发放工资和奖金。公司适当缩短奖励工资的时间,有助于取得最佳激励的效果。通常,公司频繁的小规模的奖励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另外,公司减少常规定期的奖励,增加不定期的奖励,让员工有更多的意外和惊喜,这也能增强其激励的效果。
(二)提高员工工资的透明度
关于薪酬的支付方式是否公开还是保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毕竟保密的薪酬制度使薪酬应有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实行保密薪酬制度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强烈的好奇心理使得员工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同事的工资额,使得保密的薪酬很快变得公开化了,即使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也很难防止这种现象。既然保密薪酬起不到保密作用,公司不如直接使用透明薪酬。公司实行薪酬透明化,实际上是向员工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薪酬高的人自有其高的道理,薪酬低的人也自有其不足之处;薪酬透明化实际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的,具体包括以下做法:公司要让员工参与薪酬的制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除各部门领导外,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职务评价时,尽量采用简单的方法,使之容易理解;发布文件时,应详细地向员工说明工资的制定过程;评定制定的工资制度,描述务必详细,尽可能的不让员工产生误解;设立相关的途径,随时解答员工在薪酬方面的疑问,处理员工投诉。
(三)薪酬与员工作实绩挂钩
薪酬制度的一个关键原则是要把薪酬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绩效考核在薪酬中的作用是为了实现绩效在薪酬中体现,合理的薪酬机制应该是按实际绩效付酬。这样做,即使员工职位没有得到晋升,工资级别却可以根据业绩提升。
实现薪酬与绩效挂钩,必须增加薪酬中的激励成分,常用的方法有:加大绩效工资(奖金)和福利的比例;加大涨幅工资(浮动工资)的比例;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度;把员工作为企业经营的合作者;能力和绩效作为计酬的基础而不是工作量。
此外,还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依行政职务定薪酬的原则,而为所有岗位的员工设定各自的上升跑道,创建员工不会只有进入行政职务跑道这一途径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的环境;专业领域的员工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其薪酬就能够得到合理的提升,激励员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共同推动公司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完善的薪酬管理是上海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有效的激励途径,它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让员工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并最终促成企业的预期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这对公司走向成功至关重要。
致 谢
本分析报告的完成首先要感谢导师。分析报告是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对于我的分析报告选题及写作、定稿自始至终给予了精心的指导和启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令我获益非浅,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也允许我向班主任张荣奎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在整个行政管理专科学习期间,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们丰富渊博的知识和严谨踏实的教学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整个学习和论文写作期间,我的家人、朋友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我的同窗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交流和探讨也让我受益颇多,使得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业与毕业论文地写作。在此,我从内心深处向他(她)们致以我最真诚的谢意。
第三篇:电大社会调查填空题
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对象
2.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调查研究
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则主要是看社会的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
3.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包括和两部
分内容。狭义的文化专指后者。社会调查研究所研究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
4.社会调查研究的最基本的对象有个人、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阶级和阶层、民族、社区、社会行为、社会产品等。
5.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
6.直到奴隶社会的科学中心转移到之后,才逐渐产生了以为目的的经验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7.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8.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的社会政治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的,德国
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各个阶级、各个派别的近代社会调查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倾向日趋明显,推动了社会调查研究向进步。
1.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类型、基本程序和等。
2.纵贯研究的主要形式:一是趋势研究,二是,三是。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佳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准确地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务。
4.普查一般分为普查和普查)两类。
5.二十世纪初期,抽样方法逐渐发展起来,与和结合在一起,形成抽样调查,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标志。
6.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说明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
7.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与具体准备。
8.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是指社会调查研究的和有关社会调查研究对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
9.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即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法。
10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必须防止只重现象或只重理论这两种倾向。
1. 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产生必须根据的需要以及而定。
2. 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命题和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
3. 社会调查研究无论是核心还是一般概念,都可划分为概念和概念两种。社会调查研究涉及并关注的许多概念
都是后者。
4. 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而因变量是指不能影响其他变量,而又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化的变量。
5.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联系的性质,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和。
6. 假设可由得到,或由得到。
7.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或上的判断。
8. 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
1.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需要对概念的变量进行度量,这就要将定义转化为定义。
2. 界定概念的方式有两种,即抽象定义和操作定义。后者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可测量的对所作的说明。
3. 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和。
4. 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一是指的可靠性,二是指的可靠性。
5. 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
6. 测量的效度又有两层含义,即和。前者是指一项测量的方法、资料和结论对该测量本身的有效性;
后者则是指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
7. 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而非。
8. 且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
1. 在现代社会中,抽样与问卷方法、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最主要类型,即抽样调
查。
2. 抽样存在的合理性是由辩证唯物主义个别与一般的理论和建立在概率理论基础上的定律与定律决定的。
3. 抽样误差是用去估计时所出现的误差。
4. 总的来说,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
5.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
6. 按照确定分层样本数量的不同方式,分类抽样分为分类抽样和分类抽样两种。
7. 主观抽样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标和自己主观的分析,来选择和确定样本的方法。它又可分为和断抽样两种。
8. 统计学中通常以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个单
位。
1. 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称作间
接文献、第二手文献或次级文献。
2.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社会组织文献、大众传播媒介文献和。
3. 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追溯查找法)。
4. 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机构和三种。
5. 传统的记录信息方法主要是印刷文献的记录方法,主要有标记、、编制纲要和等。
6. 文献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记词法、、和语义强度分析法几种。
7. 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分析和分析的结合。
8. 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
1. 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法(访谈发送法)和间接发送法(报刊发送法、电话发送法、网络
发送法和邮政发送法);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
2. 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3. 问卷指导语分为指导语和指导语。
4.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
5. 在问卷调查中,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6. 语义差异量表是设计一系列和它们的,作为极端对立的两端,在每一两端之间又设计若干等级(一般约
7~11个),分别赋予一定分值,让被调查者选择,以此了解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看法。
7. 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的传统做法是卡片发和框图法。
8. 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二是。
9.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1.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和。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
谈。
2. 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接触访谈对象、正式访谈、结束访谈四个环节。
3. 一定的与一定的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4.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和控制访谈进程。
5. 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小时为宜。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
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6. 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实际上是个别访谈的一种扩展形式。
7. 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8. 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和访谈的要求更高。这是访谈成功
与否的关键。
1. 观察法通常用于在实地调查中收集社会或,而且通常结合其他调查方法共同使用。
2. 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
3. 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和两大类。
4. 观察法多数是观察,适用于类型的调查研究。
5. 观察法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和进行必要的。
6. 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
7. 观察误差来自和两个方面。
8. 对于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而在观察中,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
1. 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和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
目标。
3. 实验法在验证时,必须排除那些非实验激发引起的自然变化成分,否则会影响对判断的准确性。
4. 在多数实验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和的匹配问题。
5. 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的控制,二
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6. 提高实验的信度,除了要采用各种方法努力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应注意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精确度问题。
7. 提高实验的效果度,要从实验的和两方面着手。
8. 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设置个实验组、个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1. 资料整理阶段是从调查过渡到研究、从认识上升到认识的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
2. 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
3. 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和问题。
4. 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和。
5. 文字资料汇编首要的目标就是和,其次,要求汇编后的资料集中,简明。
6. 资料室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其整理也叫资料的整理。
7. 梳子资料是否正确,主要是看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
8. 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和。
1. 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量分析和。
2. 定量分析是最复杂的资料分析。他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 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与。
4. 常见的离中量数有极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与四分位差。
5. 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软件和SA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中的等。
6. 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和归类。
7. 常用的辩证分析方法有分析法、具体和抽象分析法、分析法。
8. 和统称证明,是社会调查中相互联系且相互对立的两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和逻辑证明则是证明的两种基本
类型。
9. 理论分析中的比较法首先需要,另外还需要。
10.抽样推断主要由和这两部分内容组成。
11.常见的线性回归分析有回归分析和回归分析。
12.综合评价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较多,其中较和应用范围较广。
1. 社会调查研究总结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但许多社会调查研究并不专门
进行前两项工作,而是与撰写调查报告合并进行,调查报告的完成,就是社会调查研究结束的主要标志。
2. 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
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
3. 调查报告双行标题必须避免内容文字,而且不能将正副标题。
4. 调查报告主题部分的结构方式由于调研主旨不同而不相一致,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
交叉结构。
5. 在标题之下要署名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调查报告撰写者的名称
(或个人,或集体),以明确调查报告的和的归属。
6. 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结尾和结尾三种。
7. 调查报告提纲的内容通常包括标题、和。
8. 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和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9. 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和。
第四篇:陕西电大新城分校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
陕西电大新城分校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
农民工存在的现象和发展趋势
学号:1061001402540
姓名:赵宁专业:行政管理 层次:专科
2012年3月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6日
调查地点:西安农民工市场
调查对象:村里流动的农民工及农村学生,包括工厂工人、自主创业的小商贩、建筑工人等。
调查方式:深入农民工点,进行随机访问及问卷调查的形式。
二.调查背景:
农民工流动就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梯度转移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农民工流动就业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岗位和工种,因此形成了一部分人从农村出来进城务工人员,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又改善生活质量,虽然对农村的概念不再停留在以前了,但是却没有过多的了解,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关注、思考、调查实践过,也许是太习惯反而不在意吧!也许是心智混沌,没有开窍吧!直到今年学校组织调查才猛然醒悟到自己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走进社会观注身边现实。因此,走访了几家村民,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而后又亲身实践,到农民工聚集地调查了六天,同十多个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家先后农民工的处境现状,以及他们的一些打算与愿望。
三.调查目的:
用过此次调查,一方面锻炼了自己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使自己走出去扩展视野,了解农民工担当起了一个学者应该承担的职责,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农村的现状怎样?为什么农民要进城打工,甚至是在农忙时节?进了城打工的农民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们的日常生活,打工境况怎样?他们自身有什么打算,怎样看待进城打工这件事?打工,具体是在做些什么工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带着种种困惑,进行了此次调查报告。
四.调查时间:
1.2012年3月12日——2012年3月13日进行采访,交谈阶段,与村里进城打工者之间的四人,农民工具集地的外村、外地农民进行了细致的交谈,就有关问题作了消息的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2.2012年3月15日——2012年3月23日,对资料,采访内容作了整理归类,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写出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据目前了解,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规模约为1.2—1.4亿,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
.五.调查内容
1.农民工现状:(1)近年来,年景不好,农业产值不高,依靠种地,农民只能达到最低限度的温饱,根本没有多余的零用钱,甚至连过年添件新衣服都成了一种奢望;(2)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也逐渐醒悟,没有文化是不行的,农民吃亏就吃在没有问上。,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相当大的投入;(3)愈演愈烈的高嫁娶费用,“彩礼“相当重,这是农民日常开支中不可小瞧的一部分;(4)物价的提升,而收入为变化,甚至减少。
2.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除了种地、没什么收益外,家中开支逐年增大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农民的支出主要为农业投入、教育、医疗、建房、婚丧嫁娶中的彩礼等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块构成的。
3.进城后,农民工具体工作及即得利益:由于不是长久在某一单位工作,因而家乡农民工进城后一般没有固定的工作(一份工作时间为三个月的岗位),主要从事短期的苦力活,技巧活,如替人搬家、拾东西、抗装潢建筑材料、拆迁房屋、处理一些城市街道处於积的杂物、婚丧嫁娶帮忙、临时门卫等。这些短期工作,工作结束便可拿到薪金,薪金是情况而定,某一天如果运气特好的话,赚200元左右时很有可能的,有时,一天连一分钱也没有,偶然性大。如果勤劳的话,平均每月赚800——900元是能实现的。
4.进城后,农民工的组织形式;一般是同村或是同乡的在一块,增强自己的力量,因此,经常见到农民工总是一群一伙的,单独行动的比较少,一得到工作消息,一般是有钱大家赚,除少数特殊情况例外。
5.进城后,农民工遇到的情况:
(1).城市居民的歧视。由于农民工一般不注重形象与卫生,文化程度不高,在我所调查的形象中有约75%的农民工受过不同程度的歧视。辱骂、遭白眼是常有的事。
(2).不付给工钱,“中介工作人“数额较大的抽利:在我所调查的20域名农民工中,2人有过不付工钱的遭遇。
(3).与一些农民工队的分歧:同时想打工赚钱,有时会发生争执,相互降价想得到某分工作,造成关系紧张。
6.农民工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与自身打算:
(1).日常生活:几个同村的合租一间便宜的小房间(100元一下),住宿环境不好;吃饭平均每天10元钱:一天基本上是喝每元一桶的矿泉水或自来水(相对少一些);洗涮常有。但洗澡不常有。半个月洗一次已经是很难的了;一整天或在等工作,很少甚至几乎不去书店,偶尔会去逛逛超市。
(2).自身打算:有约5%的人想借此积累资金,而后去做其他赚钱的工作,目光长远一些;有约30%得人为了短期目标,余下的则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与打算。
六.调查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农村的发展不仅要靠国家、政府,更要靠村长、村支书等基层人员,要集中培训、考核基层人员,是他们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更重要的是对村民进行文化教育,日常社会常识的培训也是必要的。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所发生的问题。农民工有事,可第一时间去咨询办理,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伺机行动,改善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也需不定期的宣传农民工对城市起到的好处,不应该让人只认为农民工”脏兮兮,素质不高“。
七.调查总结
要关注一件事,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工作个体的培训意愿,对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情况,以及与此相关的支付意愿问题,为进一步的培训模式设计提供分析基础。
1.群体特征
进城务工群体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对教育培训需求的特殊需求。
(1).基本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问卷分析显示,城镇员工中教育程度情况中高中、大专、本科比例较高,分别18.2%、22.7%和28.3%。而进城务工人员的学
历以初中教育为主,所占比例达48%以上。其次高中学历者,占24%;大专以上学历和小学及以下的比例均很低。这一方面显示了教育和培训的空间和必要性,同时也对教育培训的内容、程度和讲授方式提出了挑战。
(2)外出打工显示出结伙现象,同乡关系是最主要可信赖的社会联系渠道。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外出打工基本上是受到同乡之间的影响,因此结伴现象较多,从事同一行业、同一职业的工作,最对培训需求上的表现出“从众心理”。这一特点可能有助于找到船体培训信息和培训理念的切入点。
(3).农民工对流入地的社会认同感、归根较深。农民工群体受家乡文化影响较深,与本地人、本地社会之间处于格列状态。大多民工终久走上“回归”之路。外出打工所接受的全新城市文化,在思想层面上会带来较大的冲突。如何协调好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的将两种文化融合在农民工个体身上,是农民工培训时所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因素。
(4).这一群体多处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低端职业领域。从问卷信息看,在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中,一线工人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达55%;其次为从事服务工作者和技术辅助人员,三类职业的累计比例达84%。同城镇员工相比,其次“行政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中所占的比例仅有9%到21%。可见,这一群体基本处于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低端职业领域,属于“生存”型职业,不可能有时间、经理和财力实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所以他们的发展起点很低,职业升迁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预期,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的积极性就会被抑制,也难以具备城市公民的责任感和素质。这一群体的职业特点是形成其某些培训需求的基本问题。可以说,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对培训内容、形势、时间安排和费用的需求和观念,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才能保证所提供的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
2.培训意愿
培训绩效受个人技能和个人态度的影响,只有低技能高积极性的人才最值得去开发和培训。如何提高这一群体的学习意愿是培训模式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从问卷分析的结果看,城镇中有48%的人回答“在未来三年有接受培训的计划”,而农村户籍的员工中则有52%的人在未来三年又接受培训的计划。而且未来的培训意愿与学历水平显著相关,极受教育水平越高者,希望培训的意愿就越强。可见,这一群体的培训意愿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是很大的空间。但某些因素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因此,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找到造成其意愿与现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据此设计培训模式才能发掘农民工的需求。
3.培训类型与内容
从层次上看,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需求可分为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两部分。职前培训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对象是新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农民工的之前培训需求可分为城市生活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和以就业为目标的技能培训两大类。
职后培训即为对已经获得工作的进程务工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根据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分析,职后后教育和培训的需求基本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类。其中,“非学历教育”中主要包括:(1).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培训;(2)一般技能培训(计算机、英语);(3)职业资格证书培训;(4)创业培训;(5)城市化培训。
学历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本专科教育。从数据分析看,一般学历较低(小学及以下)或学历较高(大专以上)的人对此类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些,但同非学历教育相比,总体需求并不高。
非学历教育主要是指和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技能相关的培训。从数据分析看,员工未来三年所需要的培训类型中比例最高的即为“于目前工作岗位技术要求相关的培训”,约占43%。从所访谈和问卷分析中发现,有些农民工(约占%35)希望通过计算机和英语等一般技能的培训来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主要是满足“行业准入
“的需求。从了解中分析结果看,对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的需求中,大专程度比例最高,其次为中专技校,表明这类需求可能不仅是低级职业资格培训,而且包括中、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培训。
“创业培训“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而产生的需求。从访谈获得的信息中发现,小业主们一般都要经历从打工到创业的过程,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想法,有魄力的人,或者是些不愿意忍受老板繁重工作压迫的人,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创业培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可分为两个层次。
城市生活能力的培训和知道也应是职后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指对那些具有稳定工作和一定经济收入的人,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家庭生活,如何更好的融入城市中。
4.对影响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的考虑
(1).时间偏好:从问卷数据看,有约57%的农民工认为工作时间不允许是他们接受培训面临最大的困难(城镇员工中有约45%的人认为时间问题是他们接受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时间灵活的培训才能更好适应这一群体的需求。从访谈中我们感觉到,利用业余时间的夜校、周末培训班等短期教育和培训是比较受欢迎的,而且是允许农民工考虑参加的。另外,类似于美国学院模式的灵活学分安排,从时间上看也可能是适这一群体的培训。
(2).支付意愿:从数据看,有约38%的人认为培训费用过高时他们接受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自费参加非单位组织的培训的员工仅占15%,大部分没有选择自费培训。这一群体的支付意愿可以概括为完全免费、成本分担和低成本自费三种形式。不同的培训可以有不同的培训安排,根据培训群体的对象的承受能力实行不同的付费形式才能保证培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培训形式:访谈信息显示,学徒制这种培训形式不仅适用于职前的入门培训,也适用于之后的提高性培训,从时间和费用上来说都可以满足农民工的需求。另外调查中发现,有些人认为接受培训面临的最大困难时“培训地点比较远”,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才去网络远程教育或广播电视授课也不为一种好的解决方式。
第五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惠东电大行管本科社会调查实施方案
2011年4月
一、安排要求
1、社会调查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社会调查必须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基础上进行。
2、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的了解。让学生接受行政管理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和训练他们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具有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3、社会调查的时间为3周,3学分,不得免修。
二、选题和形式
1、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电大应根据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以及一些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题,并实施社会调查。
2、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案例分析等形式。
三、指导教师
1、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工作情况;应具有行政管理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5年以上相应专业教学 1
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
2、社会调查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选题,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进行指导,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指导学生制订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审阅学生写作初稿,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推荐参考书目和资料并指导阅读;针对学生社会调查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给出初评成绩。
3、每名教师指导的同一届同类各层次学生总数:专职教师不超过30人,兼职教师不超过20人。
四、成绩评定
1、关于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形成相关结论。本科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2、关于案例分析:包括选择的案例、案例所展示的问题、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字数不少于2000字。
3、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各地电大指导教师对学生
在选题是否恰当(占10分)、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0分)、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占15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占10分)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分数。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中等,60-69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4、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的调查报告或案例分析,给予不及格处理;凡抄袭造假者,取消社会调查成绩。
5、凡社会调查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具体安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6、社会调查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电大分校复审,省级电大验收,中央电大抽查、终审。
五、社会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要求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一、(一级标题,宋体、四号)
(一)、(二级标题,宋体、四号)
1、(三级标题,宋体、四号)
▆ 文章正文中:
(1)题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2)姓名----宋体四号。
(3)正文(宋体、四号)
▆内容结构包括:基本情况(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建议(运用行政管理学理论去解决问题)。
范文如下:
对深圳庆发公司经营状况的调查
张明明
2004年1月10日至2月15日,本人对深圳庆发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
一、公司概况
深圳庆发公司是一间小型的个体服装生产销售企业,该公司以生产、销售服装为主,兼营针棉织品和针织小商品。公司本部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经营管理部等四个职能部门。目前,公司共有各类人员2000多人,经营面积3000多平方米,另有一间实验服装厂,职工50人;公司年营业额40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0多万元。……
六、指导及写作进度1、4月16日,上指导课;
2、5月15日前,确定选题,解决社会调查中的有关问题,并指导学生制订文字材料写作计划,检查写作提纲;
3、6月5日前, 审阅学生初稿,指导学生修改直至定稿;
4、7月5日前,根据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出初评成绩。
附:参考选题
1、关于惠东县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调查
2、关于惠东县县城(某乡镇)流动人口管理调查
3、惠东县社会问题(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调查
4、惠东县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调查
5、惠东县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6、惠东县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7、关于惠东县教育现状与发展有关问题的调查
8、关于惠东县人才流动的情况的调查
9、关于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10、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调查
11、关于解决惠东县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的调查
12、关于惠东县下岗职工培训、再就业等若干问题的调查
13、政府信任关系调查
14、勤政为民典型调查
15、关于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16、关于惠东县政府部门或机构的现状及改革
17、关于惠东县政府人事行政机关及人员的现状及改革
18、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19、公务员制度相关问题调查
20、有关机关行政的任务、内容、职责等的调查
21、关于行政决策体制(领导决策系统、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与程序调查
22、关于公共部门行政执行主要环节实施情况的调查。(行政指挥、控制、协调与沟通)
23、关于惠东县行政监督现状的调查。(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法制监督、社会监督)
24、关于税收制度及其实施
25、关于依法行政
26、关于现代行政方法的实施
27、关于惠东县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分析
28、关于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29、关于城市社区管理
30、惠东县行政改革的实施与现状(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等)
31、关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管理
32、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及影响的调查
33、惠东县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调查
34、对当前惠东县(或惠东县某乡镇)信访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看法
35、惠东县市容环境卫生执法情况调查
36、惠东县环境保护执法情况调查
37、惠东县城市拆迁行政执法情况的调查
38、基层政府行政执法情况调查
39、惠东县社区管理与服务现状调查(医疗、物业、文化等)
40、惠东县某项政策调查
41、某一社区居民自治情况调查
42、某一地区街居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
43、某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调查
44、某社区工作志愿者情况调查
45、某社区党建工作及党组织在城市社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调查
46、某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调查
47、某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调查
48、某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调查
49、某社区治安治理工作调查
50、民间组织情况调查
51、基层党组织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情况的调查。
52、科学发展观在基层的典型调查。
53、某地(村、乡、县)近十三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及其经验的调查。
54、某地(村、乡、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的情况调查。
55、惠东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情况的调查。
56、惠东县某地农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情况的调查。
57、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58、私营企业主入党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
59、某地(乡、镇、县)私有经济发展及其作用情况的调查。
60、某地(城镇、街道、社区)积极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61、某地(县、市)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调查。
62、惠东县工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3、惠东县农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4、惠东县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现状、原因与对策
65、惠东县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6、惠东县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67、惠东县黄埠镇(吉隆镇、大岭镇、平山街道)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8、惠东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69、惠东县民办幼儿园发展状况的调查
70、惠东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71、惠东县公务员思想状况的调查
72、惠东县教师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
73、惠东县某镇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74、惠东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状况的调查
75、惠东县中小学生到网吧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76、惠东县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调查
77、惠东县鞋业面对经济危机冲击所采取的对策调查。
78、惠东县鞋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情况调查。
79、惠东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
80、某地(乡、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情况调查。
81、某工业企业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所采取的对策情况调查。
82、科教兴乡、兴县、兴市的典型调查。
83、某社区、材、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
84、某大学毕业生成才道路的调查。
85、某社会精英人生道路的调查。
86、某基层党组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党的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