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大学东园校区简介
厦门大学东园校区简介
位于翔安东园村的厦大东园校区,占地比校本部还大,校长朱崇实介绍,翔安隧道通车后,从校本部到厦大东园校区,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厦大东园校区将争取在明年厦大校庆之前动工。
占地3600多亩,比校本部大
厦大东园校区占地总面积3645亩,比厦大校本部大。
学校和厦门市2日签订的协议书说,学校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时,向省ZF申请争取单列核减厦大东园校区用地涉及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及今后单列该地块的年度农转用计划指标。
与此同时,厦门市将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用地指标内的基本农田调整、农用地转用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
此外,厦门市将按照城市规划要求,根据厦大东园校区基本建设进度,配套建设和协助落实通往厦大东园校区红线外的主干道及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
三年后完成一期建设
厦大东园校区建设将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2012年,完成厦大东园校区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一期建设;争取到建校95周年(2016年)时,基本完成厦大东园校区基本建设任务;争取到建校100周年(2021年)时,全部完成厦大东园校区基本建设任务。
在校生规模将达3万人
厦大东园校区的定位是医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应用学科为主的校区,朱崇实说,这些涉及学科专业都将搬迁到厦大东园校区。
预计到2021年,厦大东园校区在校生规模达3万人,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要建孔子学院总部南方基地
厦大东园校区将建设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南方基地,大力推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位于厦大东园校区的国际学院,将重点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办学。目前已有1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与我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或意向书,如与韩国仁荷大学合作创办物流管理系,与英国鲁顿大学合作创办现代新闻传媒系、机械精密加工系等,与荷兰海牙大学合作创办工业设计系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均有相应合作意向。
第二篇:福建厦门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88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60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2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38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322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55%(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349人,占56.6%;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1797人,占75.4%。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其中双聘院士12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经推荐入围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现有在校生3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466人,硕士生14227人(其中专业硕士5066人),博士生2352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本研比为1.2:1;获第四、五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3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2005年年底,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学校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文科基地20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五年有6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厦门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2007和2008年均居全国高校第八位,2007和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别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三位,19项成果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建“全球十校联盟”的多边国际大学合作组织。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5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6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第三篇:浙江大学校区简介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9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硕士研究生13949人,博士研究生9084人,本科生23633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华家池校区:原为浙江农业大学所在地,校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华家池校区位于杭州市东大门。华家池校区是五个校区中历史最悠久的校区,环境清幽,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浙江大学高端培训基地的总部所在地,华家池校区基地紧紧围绕高端培训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来建设基地。校区内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各类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基地内设有各种类型的教室、各类标准的住宿宾馆、餐厅、体育馆和图书馆,可充分满足各类高端培训班的办学要求。同时,通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基地也培育了一支与高端培训服务相适应的专业化的研发、教学师资队伍和职业化的教学教务管理团队。
西溪校区:位于杭州西北部,天目山路,地处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总面积68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西溪校区是原杭州大学所在地,人文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育学院等3个学院在该校区办公,设有计算机中心、中心实验室、电教中心,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校区内还建有档案馆,藏有珍贵文物。
玉泉校区:位于西湖西北角,紧邻杭州植物园。校区占地总面积17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玉泉校区是原浙江大学所在地。目前理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0个学院党政机关设在该校区。校区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全。
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投资30多亿元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大学校园——紫金港校区。紫金港校区位于杭州城西部塘北地块,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分东西两个部分,总规划5856亩。是现浙江大学党政机关办公所在地,并有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
紫金港校区西区建设是浙江大学“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头戏之一,规划建设用地约266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余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容纳16个学院(系)和约1.5万名研究生和留学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大部分的建设项目。
之江校区:之江校区是五个校区里最小的一个校区,位于钱塘江畔,现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和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研究院所在地。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也是 “九校联盟”(中国高校的“常青藤”联盟)成员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新浙大组建十年来,学校各项办学指标和水平迅速提高,办学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被教育部领导誉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典范,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学校正朝着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建设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是中组部根据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需求所实施的重大改革与创新举措。2009年中组部经过考察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13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凭借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干部教育培训的良好基础,成为中组部在全国高校中设立的13个基地之一。基地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科研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广的优势,认真研究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在中组部、教育部和浙江省委的领导下,举全校之力争创国内一流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肩负着科教兴国、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2014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97000余人次,1700多个班次到我校学习,形成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浙江大学,简称浙大,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成长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1]
截至2014年9月,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5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43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678人,硕士研究生13949人,博士研究生9084人,本科生23633人。[2]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本科专业12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
截至2014年4月,浙江大学设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十三类学科。学校设有7个学部,37个学院(系)。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在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全部22个学科中,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其中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00位。
截至2013年底,浙江大学在职教职工8222人,有专任教师3243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336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5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9人、“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9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9人。有1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第四篇:厦门大学七大机构简介
校区学生机构介绍
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
厦门大学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自治性学生组织,学校党委委托学校团委具体管理、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漳州校区设有厦门大学学生会漳州校区分会。学生会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校团委指导下,统领漳州校区19个学院学生会,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服务同学、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宗旨,通过开展有益于同学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积极创造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全校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掌握各科知识,争做品德高尚、志趣高雅、知识广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学生会以主席团为核心,下设办公室、学术部、宣传部、女生部、文娱部、权益部、外联部、体育部、督导部、厦大经纬校区通讯站、实践部、人力资源部及国际学生联络部(后三个为新增部门)。各部门通力合作、团结奋进,为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创造良好条件。
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校区分会:
厦门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漳州分会成立于2003年,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本着“服务社团,建设社团,创出品牌,办出特色”的宗旨,恪守自身服务管理社团的职责,努力为学生社团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并与之协同发展。
社联会现设主席团、办公室、督导部、策划部、外联部、宣传部、网络部。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尽其职,具有灵活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协作性,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健全自身各种制度。社联会组织协调社团统一参加社团迎新工作、社团纳新、社团评奖评优及“一二九”社团活动月等大型活动,尽可能向广大师生展示各社团的品牌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直属于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接受校团委的领导,负责校团委的宣传工作及各基层单位团学组织宣传工作,简称厦青。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是厦大青年宣传中心在漳州校区的职能延伸,在校区团工委的领导下开展活动。
厦大青年漳州校区宣传中心由主任中心和采编部、技术部、秘书部、策划部、外联部组成,是校内最大、最权威、最专业的学生宣传机构,旨在用文字记录生活,用镜头抓住瞬间,以敏锐视角洞察社会,凭犀利笔锋描绘校园。除平日的新闻宣传报道,厦青先后创办了电子杂志《10号线》和纸质报纸《当厦》,旗下还囊括新生安全知识竞赛,“魅力宣源”校区宣传骨干培训,和“文化校区”、“先锋校区”与“感动校区”三大品牌活动。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
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是由厦门大学党委领导、厦门大学团委管理的学生机构,目前主要负责承办校区性大型文艺演出及文艺类比赛、整合学校表演艺术类人才资源、发展高水平的演出队伍、丰富校区文化艺术氛围。在漳州校区设有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学生艺术团目前下设行政中心(包括办公室、宣传部和外联部)、演艺与策划中心(包括演艺与策划部、五大表演队伍)和主席团,另有五大表演队伍即舞蹈队、合唱队、民乐队、模特队和国粹队。
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秉承“艺术灵动校园”的口号,承办校区级的迎新、专场、校庆、送旧四大晚会,旨在通过高雅艺术活动,发掘和储备校区表演艺术类人才,统筹管理校区文艺资源,提升校区文艺表演水平,丰富校区生活。
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漳州校区分会(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青年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厦门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漳州分会成立于2008年5月10日,其核心机构设置主要有主任团、委员会办公室、四个常设部门(包括管理服务部、招募培训部、项目联络部、宣传网络部)、两个内置常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包括阳光心理志愿者团队和“书适生活”学生书报亭)以及六个项目办公室(社会服务类项目办公室、绿色环保类项目办公室、校园服务类项目办公室、支教类项目办公室、图书馆项目办公室以及治安类项目办公室,均从属于项目联络部)。
校区青协坚持以校训为指导,以校区团工委的工作安排为方针,始终从校区志愿者工作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学生工作社会化、团体化的特点,努力构建和完善校区层面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是校区层面得到官方唯一批准的志愿者服务指导机构。其品牌活动包括每月的志愿服务日、每年三月的志愿者服务月,及厦门国际马拉松与“九八”国际贸易洽谈会的志愿服务等。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勤工助学中心: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勤工助学中心原隶属于漳州校区学生会, 在校团工委的指示下, 为更好地服务想要勤工俭学的同学以及更方便有效地开展工作,2008年秋季,中心独立归属于学校领导直接管辖,设有办公室,开发部与管理部。
勤工助学中心致力于开发校内外可供同学们工作的岗位并提供咨询,且根据招工单位的要求提供适度的管理(不过多的参与商家与同学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以及奖罚制度)。勤工亦协助学校各用人单位对勤工人员的管理,积极为校内各行政机构与勤工人员搭建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中心特色活动——大型的跳蚤市场淘宝行活动,包括中心代买和学生自卖,倡导节约型校园,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
厦门大学学生科创中心漳州校区中心:
厦门大学学生科技创业与就业服务中心漳州校区分会,简称科创中心漳州分会,成立于2009年6月。设有主任、副主任,办公室,科技创新部、创业部、宣传部、外联部。是一个完全崭新的平台。她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联接校园与社会,沟通学生和市场,服务学生创新实践;通过科技创业活动,激发和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组织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科创中心漳州分会更多的是一个实习先锋队的角色。把更多更好更优的资源引进到漳州校区,提供更多的见习岗位。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学术的平台,让那些有才之士能够发挥自己的天才。总之,科创中心的大门永远敞开着,为那些勇于开拓的人们。
学生活动服务中心:
校区学生活动服务中心是为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学生活动场地使用、宣传等工作的管理,使校区学生活动更加有序繁荣,整合校区学生活动资源而成立。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咨询,解答关于学生活动举办的相关问题并且提供帮助;根据团工委的授权对校区学生活动场地申请登记、宣传板报、海报栏等进行统筹管理。
学生活动服务中心的执勤地点为主楼三号楼的九楼,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12:30——13:30,周一至周日19:00——21:00,除法律规定规定的五
一、清明、十一等节日外,晚班执勤不会中断。工作期间接受校区活动咨询服务、活动审批、展板审批、宣传栏审批工作及活动的相关审批,非值班时间可拨打当天值班人员电话。
第五篇:台商区东园中心小学龙苍实验校区 605班
美好的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台商区东园中心小学龙苍实验校区 605班 庄靖云
指导老师:黄翠聪 ***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第一课》又如约而至啦!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创造 向未来”为主题。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起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
当我看到谢海龙伯伯拍摄的“大眼睛”的照片时,我被震撼到了。看啊!这双大眼睛是那样的明亮,那样专心,它认真地看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看啊!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对于读书的追求,对读书的渴望。这双大眼睛好像讲述着不少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年的“大眼睛”已经长大成年了,也考上了好的大学。
再想想现在,有那么好的机会让我们读书,而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这大好时光。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要到了老了,再来怨恨当初的自己。
从现在开始,我要树立一个良好、高尚的品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言行,让生活成为一个隐形的“小眼睛”无时无刻的监督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从现在开始我要刻苦地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与白“白雪公主”“孙悟空”等人认识,并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锻炼身体,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的,再多的知识、金钱都没有用。
而当看了成龙为大家讲述的自己为了梦想实现梦想的努力和付出。我懂得了要想实现梦想就得永不放弃,坚持奋斗。
创新的力量可以使一个时代成为荣耀,可以使一个国家挺起脊梁,可以使一个人收获他没有的荣耀地位。创新,它犹如一双手掌塑造着我们的未来。
我们既要努力学习,又要努力学会创新,这样美好的梦想才会实现。
美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而她也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