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浪潮》:极权主义的起源
《浪潮》的故事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学实验惊世骇俗的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2008年,年轻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将其改编成电影《浪潮》搬上了银幕,除了把地点从美国换到德国以外,基本上保持了整个事件的真实性(当然结尾与真实情形大相径庭)。此片一出,立即受到无数影迷追捧。甘赛尔素来以探讨政治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长,2004年他就推出过《希特勒的男孩》,此番重操熟悉的题材,在表现力上也是更上一层楼。
《浪潮》一片在六天内讲述了一场名为“浪潮”的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从游戏般的开场、到野火般迅速蔓延、再到不可名状的狂热、直到最后死的死、抓的抓,落得惨淡收场的全过程——好在这只是一个德国高中里的课程教改实验,使得观众们得以较为从容的全盘审视之。不过管中窥豹也能以小见大,整个《浪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缩微样本,生动的说明了极权主义运动的渊薮及其特性。
一、意识形态特性
《浪潮》有一个百无聊赖的发端:老师文格尔教了不想教的课,学生们听得乏味,老师教得更沉闷,于是文格尔才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浪潮”运动还未成型,谈不上什么像样的理念甚至纲领,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学生们越来越沉迷其中,而那种对普通学生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具有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当然,《浪潮》中的主人公只是中学生,当他们谈论为何会加入“浪潮”运动时,往往会把与家庭的疏离、对现实生活的厌倦联系起来——关于后者,观众们不难注意到有一场在酒吧里谈话的戏,当学生们聊到“谷歌上被搜索最多的是帕丽思•希尔顿”时,他们对整个当代社会的“堕落”和不满溢于言表。
于是乎,“浪潮”成为孩子们的庇护所。其实从哲学上讲,绝大多数人都有拒斥偶然、追求某种终极万能解释规律的倾向。因为人们往往无法独力面对这个黑暗、荒诞的世界,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生来倾向于各种意识形态,因为他们将事实解释为只是一般规律的一个具体例子,否定事物的巧合,发明了一种适应一切的万能解释,假设它是一切偶然事物的根本。”【1】孩子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他们的表现却生动的说明了他们对于万能意识形态的趋向——这简直是生物本能式的反应。当然,“浪潮”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极权主义运动,所以内中的意识形态特性还处于原始的萌芽阶段,但这种萌芽阶段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已然爆发出对个中成员洗脑式全方位操控的致命能量。
学生们对于“浪潮”的反应并不相同,有人不屑,有人退出,有人加入,有人反对,也有人死心塌地的为“浪潮”迷狂。以蒂姆为例,这为可怜的男孩最后坦诚“浪潮”就是他的生命(他也为此搭上了性命)。片中对蒂姆的背景未多做交待,我们倒是可以看出他的家庭不是很幸福——当他在饭桌上高谈“浪潮”的“伟大魅力”时,他的父母甚至都没打算认真听下去(不幸的是,这似乎是当今家庭中代际交流的常态)。当然通过同学们的对话我们可以推测出蒂姆有些精神不稳定:偷拍女生照片、私藏枪支、谎称与别人的家人关系等等,而他通宵在文格尔老师家门外守候,更是令人有些不寒而栗。其实这些戏分就表明了蒂姆的弱势处境,如果把全班看成一个小社会的话,蒂姆无疑处于最底层,他的生活中缺少最基本的关爱(例如经常被小混混欺侮)。由是,我们就不难理解蒂姆最后的疯狂了,那些在观众眼里侮辱常识的无稽之谈,在蒂姆心中却是金科玉律——蒂姆没办法,只有在这种(被他想象出的)极
权主义意识形态神话中,他才能找到起码的自尊,而他最后的虚妄“牺牲”也成就了他对这种意识形态的完美臣服——对蒂姆来说,常识已经失效了。如果将“浪潮”镜像般放大对照于整个社会,蒂姆无疑是那些遭受社会不公、个人基本权益无法伸张的弱势群体群众的缩影,对于这些弱势群体群众来说,“他们在精神上和社会上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就无法以一定的尺度来深刻洞悉任意性与计划性、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或者面对混乱的发展和完全任意性的衰落,或者服从于最严格的、异想天开的意识形态虚构的一致性,群众可能永远只会选择后者,随时以牺牲个人来作为代价——这并不因为他们愚蠢或邪恶,而是因为在总体的灾难中,这种逃避至少给予他们一种最低限度的自尊。”【2】也就是说,人性中本来就有对意识形态的趋向,在蒂姆这又被他所遭遇的种种不幸给放大了,二者相结合,便有了蒂姆对极权主义“浪潮”的迷狂。
值得注意的是,蒂姆在“浪潮”实验中只是极少数,但在一个整体不公、而且这种不公还在日益扩大的社会里,蒂姆代表的就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了。
二、组织特性
短短一个星期内,“浪潮”当然不可能发展成完整的极权主义组织,不过从影片的内容来看,“浪潮”已然呈现出某些明显的极权主义组织特性。总的来说,“浪潮”还不是极权主义运动的核心政党类组织(精英组织),而是类似于某种“前锋组织”(例如纳粹的冲锋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类型。如果我们把文格尔老师看作是“浪潮”运动的极权主义独裁领袖,蒂姆、或许还有最后揪着马尔科上台的那几位同学可以算作是运动的核心成员,那绝大多数“浪潮”的参与者其实都只是同情“浪潮”或者被其神秘魅力吸引的“前锋组织”的成员。
孩子们其实都是以很私人的理由加入“浪潮”的,有些女孩可能是为了看帅哥,而卡萝的弟弟则是为了耍酷——当他守在门口阻止非“浪潮”成员进入时,他显得那么的趾高气扬。不过我们决不能小看这些前锋组织成员的作用,“前锋组织环围着运动成员,像一堵保护墙,将他们和外部的正常世界隔开;同时,它们又组成一道返回正常状态的桥梁,若非如此,运动成员在掌权之前的阶段就会觉得,他们的信仰和那些普通人之间、自己的虚构谎言和正常世界之间,差异太大。”【3】所以说,正是“浪潮”突出的前锋组织特性,蒂姆这些核心成员才会在极权主义的温室里茁壮成长——蒂姆们建立了“浪潮”,然后又被“浪潮”裹胁并被与外部正常世界隔离开来(事实证明,互联网并不是总能起到有效沟通作用的)。当然,对于极权主义运动来说,一个独裁的领袖不可或缺,“领袖处于运动的中心,是使整个运动运行不息的发动机。”【4】但是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浪潮”的发起者和领袖,文格尔老师其实有点游离于运动之外——他一开始纯粹把这看成了一场课堂教学游戏,没有太过认真,只是后来发现事有蹊跷,才现身制止。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格尔的态度客观上也符合了他作为“浪潮”的神秘领袖的气质——极权主义的独裁领袖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笼罩在神秘主义的光环中。而蒂姆主动找到文格尔要做他的保镖,更是凸现了领袖处于运动中心的重要性——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出这样一个众星拱月式的极权主义组织层级,不过我们也得庆幸文格尔一言九鼎的独裁权力,若不是他的正常,整个“浪潮”不知要疯狂到何时为止。
“浪潮”的另一个特点则是与黑社会的趋同,事实上,极权主义运动曾被称为“光天化日之下建立的秘密会社”【5】。而在片中也多次出现了“浪潮”与黑帮对峙的场面:一开始是蒂姆被小流氓欺侮,“浪潮”成员前去解救,到了后来黑帮份子前来寻仇,“浪潮”却已经有了异乎寻常的凝聚力——当蒂姆拿出仿真枪时,曾经不可一世的黑帮落荒而逃——此时的“浪潮”在黑帮的眼里已经幻化成另一个新近成立的狂热到不可理喻的黑社会组织了。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黑帮们往往黑衣黑裤,身上雕龙画凤;而“浪潮”则是以白衬衣为制服,而且没有纹身的要求——这种看起来清爽无害的外型却成为了比黑帮更恐怖的温床。
极权主义秘密会社丧心病狂的敌视它的外部世界,“政党和一般的公开社团只认为那些
公开反对它们的人是敌人,而秘密会社的原则一向是„凡是不公开表明归属的人都应排除在外‟。”【6】所以,我们看到片中的锡南半开玩笑的说买来的冰淇淋只给“浪潮”的成员吃时,其实就暗合了这种组织特性。同时,影片也清晰的描述了“浪潮”树立“敌人”的发展过程:当文格尔老师的“浪潮”动议一开始效果不佳时,他号召全班同学一起踏步,并声称“要楼下学习无政府主义课程的班级吃灰”时,得到了学生们最热烈的一致欢呼——显然,文格尔巧妙的树立起了一个“敌人”,正是这个“敌人”的存在给“浪潮”运动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针鸡血。而随着运动的发展,“敌人”的范围迅速扩展,越来越符合极权主义运动普遍敌视外界的特点。“浪潮”的标志也成了片中的另外一场重头戏,当孩子们满大街涂鸦“浪潮”标志时,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快感,殊不知,这也是极权主义运动的典型特征之一。一方面,极权主义和黑帮一样都是非常重视仪式的,“秘密会社与极权主义运动之间最吸引人的相同点是仪式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莫斯科红场上的游行在性质上与纽伦堡的庆祝政党生日的盛大礼节完全一样。在纳粹仪式的中心是一面所谓„鲜血的旗帜‟,布尔什维克仪式的中心是列宁的遗体,两者都在仪式中注入崇拜偶像这一强有力的因素。”【7】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浪潮”的挥手礼构成了这场微型极权主义运动仪式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浪潮”的成员们山呼海啸着一同将右手在胸前摆出柔和曲线时,传达出的意味却是沾染着血腥气的强硬。不过“浪潮”的偶像总是缺席——好男人文格尔老师一下班就迫不及待的回家陪老婆,于是,另一个规律起作用了——“„偶像‟只是一种组织手段,在秘密会社中常用,也常用于以可怕的、令人恐惧的象征物来威吓其成员保守秘密。”【8】——当“浪潮”需要一个作为偶像替身的象征物时,蒂姆设计那个的抽象标记就起到了这个作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蒂姆冒着生命危险要把“浪潮”的标志涂抹到一栋未完工的大楼外部(虽然从生活逻辑上讲这有点不合常理)——此举标志着“浪潮”的象征物威吓作用达到了顶点。而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虽然蒂姆总是在“浪潮”的标志旁加上一两把手枪,但真正被“浪潮”成员广泛接受并传播的标志却只是一个抽象的海浪图形,看来,这种“象征物的威吓”无须直观的图形联想即可达成作用。
三、策略特性
“浪潮”是一场实验(幸亏这只是一场实验),整个过程基本上处在文格尔老师的全面控制下(虽然为了增强戏剧性甘赛尔修改了结尾),不肖说,这个实验的结果就是使得善良天真的同学们一步步迈入邪恶的深渊,当蒂姆举枪自杀、马尔科被众人揪斗的一幕出现时,“浪潮”的邪恶被渲染到了最高潮。于是,观众们似乎看到了一场经过精心设计的诱人作恶的骗局、一个被看似毫无危险的小游戏包裹起来的陷阱——在这场骗局中,某种巧妙的策略被顺利的实施,然后将孩子们一个个“请”入了圈套。
诱善人作恶需要高明的策略,在总结关于权威服从的心理学实验时,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指出,权威(极权主义)引诱普通人作恶需要以下十个特点或者条件:
(1)营造束缚性的契约关系。在现实世界中,契约形式便是入组织的宣誓、保证服从上级,等等;
(2)设计“有意义”的角色。通常这一角色具有某种先入为主的正面价值和自然行为模式;
(3)制定保证服从的基本规则:试验规则或者组织纪律;
(4)装饰起冠冕堂皇的说辞;
(5)预留推卸责任的后路。在现实世界里,上级说了算,群众紧跟就是正确;
(6)诱人步步陷入;
(7)加害程度逐渐加强,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增加;
(8)悄悄从“正”转“邪”;
(9)高筑有进无退的门槛,不让参与者有退出的机会;
(10)强调宏大的高尚理想。【9】
对照津巴多总结,我们不难发现,整个“浪潮”运动完全符合以上的策略特性。津巴多先生提的这十条略有一些重复,我们合并一下同类项,(6)(7)(8)全是“温水煮青蛙”式的蚕食策略;(1)(3)(9)是营造刚性的退出障碍;(2)(4)(5)(10)则都是在心理意识形态的层面打开极权主义的缺口。这三大特性无疑也在“浪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有一些特性是通过别的方式呈现的:例如(9)本是不存在的,但是某些成员却臆想出了这种门槛——蒂姆之死是最好的明证;(2)(5)则是由文格尔老师的天然身份所承担起来;(10)无疑是被学生们对家庭的疏离和对社会的厌恶所建构的。但不管怎么说,津巴多总结的这十条策略切切实实的贯穿于“浪潮”中,文格尔无意间也成了经由这些策略一手导致校园惨案的罪魁祸首。
四、个体特性
一个个普通的德国萝莉和正太,怎么好好的就成了极权主义的恶魔?这个问题直指极权主义研究的中心环节。针对这类问题,社会心理学家斯泰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沉睡者”的概念,来指代正常情况下蛰伏,但有时却被唤醒的残酷的潜能。斯泰纳进一步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沉睡者,以至于他们都有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能被触发的暴力潜能。”
【10】基于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导致他们一步步滑入恶的深渊(好在最后有“领袖”的悬崖勒马)。
这个概念或许会令我们有些沮丧,不过面对人性中本来的“邪恶”就是面对这个荒诞、无常的世界的一部分。唐僧西天取经后在河里打翻了经书,后来放于大石头上晒干后取下,结果发现经书破损,唐僧一时心急如焚,不过孙悟空却转转眼睛告诉师傅:天地原本残缺不全,这记载天地真义的经书,自然也应是残缺不全的。听闻这话,唐僧很快转怒为喜。孙猴子这话看似简单,却说出了存在主义哲学家们皓首穷经一辈子才悟出的道理。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当我们在现实中一次次伤心失望以致有些绝望的时候,殊不知已经在心中给“恶”留下了一席之地。一旦社会动荡,有野心家利用之,极权主义的灾难很快就会席卷而来。人是“沉睡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事实上,即使在最黑暗的极权主义作恶之时,总有一些人,他们身体中被唤醒的不是恶,而是善——正是有这些独力面对黑暗极权,勇敢而又清醒的抵抗的人们的出现,“沉睡者”这个概念才有意义——如果人人都是“沉睡者”,都是极权主义罪恶的天然同盟,那“沉睡者”这个概念也就泛化到没有特殊指代可言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超验的道德似乎成了极权主义社会中正义之士唯一可以依靠的基石,也正因为此,雅斯贝尔斯才会说“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是一座监牢……牢门一旦关闭,从内部打破监牢便不再可能”【11】)。
《浪潮》中的卡萝就是一个“抵抗者”的代表,当周围的同学、甚至自己的弟弟都逐渐被“浪潮”卷入其中时,卡萝始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当然卡萝也耍过小孩子脾气,譬如她对舞台剧排练的旷工。不过卡萝始终没有放弃,她开始个人印制反“浪潮”的传单在校园里散发(看到卡萝一个人的身影在漆黑的校园里小心翼翼的穿梭时,我们很容易联想起“白玫瑰小组”)。卡萝的努力不是没有作用的,她起码让自己的男友马尔科意识到了事情的荒谬与严重性,而清醒的马尔科找到文格尔老师,才促使文格尔下决心结束这一切——当然,不得不指出另一个令我们有些沮丧的事实:如果不是有个正常的“领袖”,“抵抗者”们的努力基本上是徒劳的。不过当极权主义的幽灵还没有翻云覆雨时,“沉睡者”概念却可以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为自由民主之善——尽管它看起来有那么多缺点,切莫为极权主义之恶——尽管它表面看起来如此的辉煌美好。
必须让我们体内的“沉睡者”永远沉睡下去,这样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体内被唤醒的究竟是善还是恶,而这种无知却是我们的大幸。
五、文化特性
极权主义“浪潮”的文化特性就是:没有文化特性——这是针对“文化决定论”(特殊的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极权主义运动)来说的。《浪潮》的故事原型本就是对“文化决定论”最有力的反诘——很多人原本以为只有反犹传统深厚(事实上德国并不是欧洲反犹最激烈的国度)而且饱蘸着容克军国主义氛围的德国才会酝酿出纳粹的极权主义暴行,但琼斯的实验却让我们口瞪目呆——一旦制度允许,再加上有人鼓动,极权主义运动会在每一个地方迅速成型。而甘赛尔在影片里也有意无意的凸现了对“文化决定论”的反驳:《浪潮》一再渲染的是文格尔班级里孩子们的普通生活,他们泡妞、听摇滚乐、泡吧,跟一般的当代城市年轻人没什么区别;而且这些孩子们总在讨论“全球化”概念(这一概念也成了“浪潮”升温的催化剂),实际上观众们也可以得到暗示:这是一群在全球化时代长大的孩子,他们没有特殊性,也并没有特殊的文化造就特殊的他们——事实上,在全球化日隆的今天,全球青年亚文化的同质性也益发明显,一个柏林的高中生和一个上海的高中生可能从穿着到喜好上都如出一辙:牛仔裤、T恤衫、可口可乐、互联网、奥斯卡、MTV、NBA……再没有比用“特殊文化”来硬性的区分时下的年轻人更荒谬的事了。
所以,当蒂姆烧掉自己的阿迪达斯运动衫时,他不是在告别某种“德国文化”或者“西方文化”,而是向正常的社会告别——甘赛尔从隆隆火焰后拍摄蒂姆的迷离眼神,不禁使人想起纳粹的焚书事件。当然我不是说没有地域文化的区别,只是这种区别微弱到不足以构成造成极权主义的决定性因素——即使有不同的文化,美国的实验和德国的历史其实已经证明了整个西方世界都有这种极权主义的危险(东方还需要证明吗?),所以“文化决定论”实际上已经失效了。
此外,“文化决定论”还不得不面对一个时间性上的尴尬悖论:如果要证明陷入极权主义狂热的某一代人是被特殊的文化所造就的,从逻辑上还必须得证明这一代人的文化与他们的上一代和下一代都截然不同,而对绵延存续的人类文化来说,这显然不可能。
至于所谓的“国情论”,其实也是“文化决定论”的另一种翻版。不过对中国(大陆)知识界而言,“文化决定论”似乎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一直在包治百病。一方面有言说空间的问题,知识分子扎堆到“文化”里头讲话比较安全;另一方面,这也与中国(大陆)人文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有关:“文人的思维特征是瞧不起工匠式的技术思维,有问题喜欢向上走,走向云端,引出一个统摄一切的本源,然后再俯瞰下来,向下作哲学的批判或文学的抒情……文人传统过甚,又喜欢追寻万物一源,这个„一源‟定位在文人所熟悉的事物上,总得与„文‟有缘,这样就容易把他们从大学中文系学得的文化评论(多半是文艺评论),以及由此形成的抒情训练就统统派上了用场”【12】。也就是说,一旦谈到“文化评论”,凡事都变得比较好忽悠了——尽管这种忽悠除了制造廉价的口水文字和批发职称与学位以外毫无用处(不过我也由此得出一个有点可怖的结论:抛开这帮文人与权力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先天从属关系不谈,单单按照前述关于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性分析,他们已经似乎是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天然吹鼓手,因为文人们身上那种“发明了一种适应一切的万能解释”的倾向几乎是为极权主义运动度身定制的——这也能部分的解释海德格尔与纳粹间的心有灵犀吧——当然文人们有意无意推波助澜的极权主义运动往往也会悲剧性的把他们自己吞噬掉)。
毫无疑问的是,抒情和文艺腔在面对极权主义浪潮时彻底阳痿了,极权主义之恶是个板上钉钉的血淋淋事实,我们必须以实证性的态度来接纳它——这里没有什么“文化”的关系,我们应该像扫除害虫一样先扫除那帮无聊文人,然后以坦然的、真诚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世界的恶。
六、小结
《浪潮》构成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社会学政治哲学文本,桎梏的大陆“电影学”研究视野在面对《浪潮》时的无能为力一览无余。不过学院里的“电影学”会死,活生生的电影实践却是个永动机。放眼世界,《浪潮》的类似主题其实早就被好莱坞选用过——想想《搏击俱乐部》,是不是改头换面的中产阶级版《浪潮》?而由此我也联想到,比起《活着》和《蓝纸鸢》这类影片来,《阳光灿烂的日子》也许是个内里极为“险恶”的作品,对这个问题,希望有一天那些生活在XXX宰制中的人们可以开诚布公的讨论它,而不用再忍受封锁、删除、过滤等手段的干扰。
真理越辩越明,如果你们是对的,那你们怕什么呢?
注释:
【1】【2】【3】【4】【5】【6】【7】【8】(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08年,第452页、453页、469页、477页、480页、481页、481~482页、482页
【9】【11】转引自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315~316页、109页
【10】转引自(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12】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第二篇:《极权主义的起源》读后感
读《极权主义的起源》有感
在这个民主制度逐渐完善的时代,极权主义在离我们远去,但是,极权主义曾经深深地影响我们的世界,并造成极大的破坏,至今它还是有可能存在的。读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能让今天的我们真正理解其危害,更加正确地看待当下的世界。极权主义的可怕之处,在汉娜的眼里,是它会彻底颠覆、毁灭我们所曾熟悉的社会,包括世俗传统、价值观、道德体系和社会关系等。
《极权主义的起源》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作者从19世纪中欧与东欧历史中的反犹主义入手,探究其中的极权主义因素,然后审视欧洲的殖民帝国主义。在研究极权主义运动和政府的机构、组织和运作时,她集中分析了极权主义统治的两种形式——纳粹时期的德国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结论一章中,她出色地分析了人类的孤立和孤独是产生极权统治的先决条件。
追溯历史,德俄两国的极权主义政治都起源于人们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并试图将一切推倒重新来过,以便无情地推动实现乌托邦。不幸,这种狂热的理想主义最终导致的却是自由的窒息和全面的社会控制,因为这种对虚构世界毫不动摇却虚无缥缈的信念,藐视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和尊严。看汉娜回顾希特勒和斯大林时代时,我们也许很容易觉得只是在回顾一个历史插曲,最多是一个噩梦,但实际上产生极权主义的心理机制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在序言中,她写道:“无论我们能从以往历史中学得多少,都不能使我们预知未来。”未来诚然不能预知,但历史也并不只是单纯的历史。一个沉闷无望的社会,最容易推崇急剧的改变和行动主义。行动压倒言论和思想,是群众运动的基本特征。
汉娜总结了极权主义下意识形态的三个属性:第一,不关注现在是什么,而关注未来会发生什么;第二,关注事物的秘密性和神圣性,强调第六感,而不考虑事实数据;第三,剥夺大众的自我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如“恐惧”摧毁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关系,汉娜认为“意识形态”虽然能把人凝聚起来,但却摧毁了人与世界之间的理性关系。
汉娜认为,之所以极权主义能够成功的在一个国家扎根和发展,是因为它很好的创造并利用了人类社会的“隔离”和“孤独”。隔离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政治活动的完全停止,即人们可以一起工作和生活,但却无法一起谈论、组织和参加政治活动。在独裁国家,隔离是统治的基石。而极权主义国家更进一步,入侵了人们的私生活领域,每个个体的私生活也被隔离开,极端的孤独感成为了社会中每个人生活的常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会放弃所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首先满足最底层、最基本的必要需求,极权主义正是利用了人类对安全需求属于必要需求的这一自然属性,即为了应对威胁和确保自身安全,大众在极权统治者面前会放弃其他诉求,从而趋向顺从。
极权主义世界的首要原则是:领袖一贯正确。领袖意志通过官僚体制传达给群众,群众时刻感受着领袖的存在,而官僚体制则可有可无。实际上,极权主义世界里的官僚体制是一个极其混乱的组织。它体制庞大,机构重叠,权力混乱,效率低下,然而,它却十分有利于领袖意志在各部门间的转换和对组织的清洗,从而避免组织的僵化,保证组织的活力。这样的体制也注定是被“命令”支配,而非“法律”。繁复的命令会造成一种“运动”的错觉,而运动也正是极权主义最富特征的表现形式。运动在本质上来讲就是组织群众,组织群众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对付“敌人”。这个“敌人”或许是反革命集团,又或许是敌对国家。极权主义总是戴着敌意的眼镜看待这个世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被看作是一场“战斗”。这是极权主义理论所要求的逻辑一致性的必然结果。在极权主义世界里,一切问题都被政治化了。
汉娜在结尾部分一再指出:高度分化的社会产生了孤独和缺少正常联系的个人,他们正是极权统治的基础。极权主义最初的追随者通常都是社会的边缘群体,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太多东西,以至于再也不担心任何丧失,因此他们不但无所畏惧,而且抱有强烈的自我改善的渴望。他们渴望通过一次狂飙突进,通过认同一个神圣事业,重获新生和信心、希望。在此,最要命的是一种“一切都到了尽头”的绝望感,越是如此,人们就是渴望打破今天以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明天。这样,绝望的人牢牢攀附在一件可以带给我们渺小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之上,不惜通过最极端的效忠方式。
其实,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对我来说是晦涩的,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更透彻地理解它。但是,我也或多或少地收获了关于极权主义的知识。在极权主义世界里,为了减少不确定性,社会舆论与文化事业都被控制,教条取代了思想:“一切条件设置的目标都是,让人们喜欢他们无法逃避的社会命运”。极权主义宣传具有前所未有的优越性,而它也达到了一种堪称空前效果——全体人民思想的“一体化”。在今天,这所谓的一体化已经很少存在,但是并未灭绝。我相信一个高度文明、民主、开放的世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三篇:浪潮
本片改编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1967年4月,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库柏莱高中的历史老师罗恩?琼斯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纳粹极权运动的恐怖,他大胆的设计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模仿纳粹党徒,在班里发起了一个微型的极权运动,没想到几天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大家逐渐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极权狂热中,琼斯的班级简直成了一个微型的纳粹“飞地”,直到最后琼斯给学生们播放记录纳粹暴行的图片,惊愕的学生们才戛然而止。)此片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Frederick Lau)编剧:Dennis Gansel/Peter Thorwarth/Todd Strasser导演:Dennis Gansel主演:Jürgen Vogel/Jennifer Ulrich/Max Riemelt/Jennifer Ulrich/Christiane Paul制片国家/地区:德国 情节简介:
赖纳.文格尔(Jürgen Vogel饰)是德国某所高中的老师,主讲“独裁统治”课程。
文格尔别出心裁提出假想“独裁”的实验。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从最初的玩乐心态,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他们体会到集体和纪律的重要性,却在不知不觉中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二、关于企业文化的组建联想
一个中小企业的建立,都是由最早的几个创始人组成,以某个经营理念为主要前提发展起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以某个大股东的价值观为核心文化,形成企业文化的萌芽,早期的集权主义,决策“一言堂”是普遍的现象,如同电影中的文格尔老师,权威式的管理,通过问候手势、统一服装、标志等塑造凝聚班级,形成“浪潮”文化,通过“领导魅力--追随者--灌输理念--追随者传播理念--”发展下线“"的形式将企业文化传播、拓展,使得团队成员迅速强大(一般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营运盈利,后面再讨论与传销的区别)。
企业发展,人员流动是正常的,正如电影里面某些同学一开始排斥,后来回归,或者一开始融入”浪潮“文化,成为核心,后来选择退出等行为,一个群体下的成员,文化统一性越高,凝聚力越强,正如电影所展示的种种群体活动。
如果你细心地观看电影,你会发现,其实文格尔在里面只是作为一个团队建立者,”浪潮“文化的标杆形象,但是他并没有参与”浪潮“文化建设过程的种种活动,更没有作引导,这就是为什么他对”浪潮“完全失控的原因,他自己所要建立的”浪潮“和”浪潮“成员所建立的团队文化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在整个”浪潮“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他所提供的是”服饰、标语、标志“这些外在的形态,”浪潮“文化的核心理念并没有形成,也没有很好的灌输”浪潮“理念,导致”浪潮“成员都不知道自己追随的是什么,传播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团结、有安全感,各取所需,那些”下线“成员只知道酷,其他得不得而知。由此,我联系到为什么有些企业员工不知道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原因不外乎是:
1、管理层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2、对中层文化理念灌输不够;
3、中层未能很好传承企业文化;
4、管理层只参与形态建设,未能深入”文化“建设,有形无神;
5、管理层与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2个频道,南辕北辙;
6、管理层未参与指导发展中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距离甚远。以上原因都会导致公司凝聚力低、员工难管理、员工形成群文化、文化有形无神等现象。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怎么做呢?其实个人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不过不难看出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点:寻找核心理念、管理层(老板)参与”神“建、文化传承工作。说得貌似简单,做起来非常难,最近也在头痛这个问题,扯远了,下一个话题。
三、文化建设与传销的区别
其实传销也是一种理念的灌输,但是是利用人短时间成为富翁,投机取巧的心理,无实际产品销售,以聚人敛财为目的。而文化建设则是让在企业工作的员工灌输以某种核心理念,以企业与员工的发展为前提,相互作用,以实际工作为基础,作为公司工作、相处的思想准则,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两者的思路一样,但是平台、出发点、过程不同,不可等同看待。
四、关于群体效应的联想
这个涉及到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范畴,我记得阿什做过一个关于遵从效应的研究,据报告说,有30%左右的被试明知道群体的选择是错的,但是还是选择改变个人的态度和选择,减少群体对其的施压,从而得到群体的接受。这就不难解释”美兵对囚犯施虐“等类似的事件了。
话说最近有个新词”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直接领证结婚的人们,裸婚族却备受社会各界的施压,房子代表有”家",婚礼、婚戒等代表着面子、明媒正娶等等,即使很多不想铺张浪费、一切从简的80后也不得不延续着这样浪费、透支未来的做法,毕竟结婚是2个家庭的结合,而并简单2个人结合,还要考虑双方父母接受、社会接受、人际圈接受,否则鸭梨太大了„
发现自己思维太奔逸了,一部电影居然想得这么多题外话,就此收笔吧,欢迎拍砖。
12月1日,阅读了党员文摘的一篇浪潮电影的评论:纳粹速成,只需五日,浪潮观后感
。我非常好奇怎样通过五天的时间成就一个纳粹团体?
影片中奈那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独裁主义,开始了体验游戏,五天内他们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要求绝对服从,遵守纪律。游戏期间学生们尊称奈那为文尔格先生,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印发标志,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被命名为“浪潮”,甚至拥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问候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越来越投入其中,以团体为核心活动,享受团体成员高人一等的心态,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排斥异己,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http://www.xiexiebang.com)。◆分享好文◆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所有成员都狂热的投入到了这场运动,形势越发不可控制。最后,奈那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学生们兴奋欢呼,甚至叫嚣着严惩叛徒。冷静下来后,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对此,我有几点感想:
1、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2、集团归属感、社会需要感、自身成就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国家控制非法集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12月1日,阅读了党员文摘的一篇浪潮电影的评论:纳粹速成,只需五日,浪潮观后感
。我非常好奇怎样通过五天的时间成就一个纳粹团体?
影片中奈那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了解独裁主义,开始了体验游戏,五天内他们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和“行动铸造力量”,向学生灌输集体主义,要求绝对服从,遵守纪律。游戏期间学生们尊称奈那为文尔格先生,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印发标志,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这个团体被命名为“浪潮”,甚至拥有了一个标志性的问候动作:手臂从右往左,划出一个波浪状的曲线。学生们越来越投入其中,以团体为核心活动,享受团体成员高人一等的心态,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排斥异己,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http://www.xiexiebang.com)。◆分享好文◆
只用五天时间,这个班就由20人变成了200人,所有成员都狂热的投入到了这场运动,形势越发不可控制。最后,奈那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一次大会,发表了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学生们兴奋欢呼,甚至叫嚣着严惩叛徒。冷静下来后,学生们面面相觑,羞愧不已,没想到自己这么轻易就被操纵了。
影片给我震撼最深的有两个场面,一是这个团体仅用五天的时间就席卷全校,甚至向全城蔓延;二是这个团体在水球比赛时显现出巨大的力量。
对此,我有几点感想:
1、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
2、集团归属感、社会需要感、自身成就感是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3、国家控制非法集会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
第四篇:《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看完电影,心情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起伏。一开始学生选择赖讷•文格尔所教的“独裁统治”时每个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甚至当赖讷问到“独裁是什么?”居然有“单干的裁缝”一说。最后当赖讷解释道,“独裁”来自希腊语,即自我统治,“独”即自我,单独;“裁”即统治、权力。而独裁体制下,由个人或集团组成的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利力,可以自由修改法律。笔者认为,这跟专制应该有共通之处,他们一样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利力,甚至到可以达到修改法律的境界。然而想想,至少在家庭中,我们会用“专制”来怒斥大家长的独断专行,而不会用“独裁”。那 “独裁”是否为更高一层的境界呢?浏览各自的注解可以发现,“独裁”抑或能翻译为”专制“,“独裁”涉及的对象与范围应该为“专制”之内,固有“独裁专制”的制度一说,而不是“专制的独裁制度”。
随后电影中,赖讷问道“你们觉得独裁不可能再会在德国发生?”学生直截了当地回复,“不会,因为缺少民众基础”这样的回复,也掀开了赖讷的“独裁实验”的序幕。下课回来后,他将课桌重新摆放,由圆桌式小组讨论的形式换为一与一的同桌模式,也就是我们中国普遍的学生模式。笔者想到,这对德国,或者其他欧美的国家,圆桌式的上课方式能够让各自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摩擦,至少他们会本能地发表各自的言论,也许这出于不同的社会氛围。即使说错,或者观点幼稚,抑或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得到的是老师“具有创造性”的肯定回答。而我们中国,很多的答案是唯一的,而且大部分学生的保守,就算每个人有各自的想法或观点时,也不会轻易地表述出来。而且当这一科目学习得较好的同学提出建议与自己相悖时,相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会将自己的观点掩埋掉,会提前自我否定。而同桌模式减少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可能也更利于我们中国学生的成长吧!
紧接着赖讷问道“独裁体制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意识形态、控制、不满、监视”那么什么又是意识形态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系统化的观点;也会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也有人说如果放在专制的角度下,则可以说成是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那么,笔者不禁想到,我们全国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诸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必修科目,又是否为统治阶级对我们提出的一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呢?就笔者浅薄地知识背景下,我觉得这是一种强化的主动授予的理论,我们所学的课程看似是而非解释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思路,同时又赋予我们幻想,从一开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曾经有人笑话道,“如果现实生活中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与社会主义相悖的话,则会扣上‘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帽,然后继续蓬勃发展”初听觉得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可是仔细体会,社会主义是主张或提倡公共或是整个社会为整体,来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生活资料,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就我们中国而言,土地为国家所有权,但相对而言土地的主人(农民)只拥有使用权。那么真正的主人是国家,那国家又是由政府领导,最终,我们的生产资料不就是由政府所掌控了吗?同时,我们的监督制度,检察审批等制度,又归属于政府各大机关。那么可以说是政府为全能政府,无所不包。这也就出现了石化集团的茅台,强拆产房住房,上访的遥遥无期等等悲剧。翻阅报纸,或观看电视新闻,又会发现,当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脱,责任的相互推卸,一个问题甚至可以七转八转,把提问人都绕晕了。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而言,在学校里申请手续在各个校区的辗转,东丽A,东区,西区满街跑,害我当初还愤慨一句“学校什么都不完善,就申请手续最齐全”。
回归我们的电影,发现专制政府的共同点就是拥有一个核心的领导人物,经过票选,赖讷成为这个班级的元首,同时文格尔先生的尊称也就合乎常理了。随着是经验的展开,他首先提出纪律铸造力量。因此只有经过他的允许,才有资格发言的简单规则,也就能让人接受了。而在提问过程中,他要求学生起立回答。起初不少学生的不满,他用“为了促进血液循环”等效果来让学生接受。而在接下来团结铸造力量教学中,他让所有人都起立踏步。一开始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奇怪,有的人觉得无意义。赖讷抓住一个特点,就是“独裁统治”与“无政府主义”的对立点,提出让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吃灰,这句玩笑,让这群学生有了一个一致的目标。也让他们的步伐一致性奠定了重要条件。
当赖讷提到从集体意识而客观上可以从统一的服装来排除差异,当学生提到制服意味法西斯等,他则用麦当劳,售货员等都拥有一样的服装来证明他们是一个团体。因此,最后决定这个班级用白衬衫加牛仔裤来确立他们的标志。
这也是集体主义的开端了,卡罗因为觉得自己穿白色不好看,也表明了她在自己的范围内承认自己的看法和趣味的至上性,选择穿红色短袖去上学。从她一路上与马尔科的对话,到班上同学异样的神情,还有赖讷对她的漠视,只在她举手很久以后才让她提出想法,这已经可以觉察到这个组织对她的态度的细微变化。也就是当不遵守纪律的成员存在时,最有效而直接的方式是漠视他,不给予任何权力。而卡罗的“变革者”无人响应。最胡决定为命名为浪潮时,锡南桌上的涂鸦作品被赖讷发现,锡南为自己没有认真听讲而惭愧,表示悔过。得到的是赖讷对他提出的请求,为这个组织设计一个logo。可谓用人之长,没有得到批评,相反而言,锡南得到的对他而言是一个任务,一个具有意义的标志。这也让锡南充满热情去完成这项工作。当成品出来时,凯文在锡南和邦尼的劝说下也加入了这个组织,还印制了5000个logo,随后这群学生在这个城市里掀起了浪潮。疯狂地贴logo、涂鸦标志,甚至蒂姆还爬到高层建筑上将其信仰的组织标志涂上,并还登上报纸头条。
当这些成员逐渐获得归属感时,每个人都会为自觉地想为这个集体做些事情,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被激发出来了。因此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问候手势。即右手在胸前话波浪,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
这种蔓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浪潮已经涌向了四方,不少人已经被卷入其中依旧兴奋不已。在最后礼堂赖讷的演讲,并要求将马尔科这个“叛徒”带上台上,一系列疯狂的举动来结束这个独裁的实验。然而,不幸的是,蒂姆拔出了手枪,表明“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他绝不允许任何人背叛,即使是领袖赖讷也不允许。在绝望中,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吞枪自尽。
电影的结尾,赖讷被抓了,浪潮结束了,有人痛苦,有人绝望,有人惊醒„„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很多很多。
第五篇: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从隐性课程角度
“隐性课程” 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浪潮》这部电影是根据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改变的,说的是一位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中学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独裁”存在的基础,利用一周的课时慢慢诱导学生组成了一个叫浪潮的极端团体。起初这个班级中的学生个性十足、性格叛逆、自由散漫惯了的他们在突然遇到这么一场与现实相去甚远的试验时,大部分人表现出的是反感。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试着参与进来的时候他们一反常态,他们开始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趣如,发言必须要起立、称呼要尊重、桌面整洁等,这些行为他们以前从未被要求过;接下来学生们兴奋地开始为这个小团体谋划,如,步调一致的踩地板、统一服装、制作浪潮 Logo、广泛招募成员、晚上一起行动将浪潮标志贴满城市的大街小巷; 最后,学生们有了归属感、荣誉感,甚至把这个活动当成了他们生命的全部。这一切看似发展的是那么自然。但我忍不住要问:为什么学生是怎样在这场试验中被教育的?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隐性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隐性课程是潜藏在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形式,隐性课程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生作用,但对教育者来说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中实施的,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具有教育的目的性,因而是可以预期的,可以事先设计的。但作为存在于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之中的影响因素,并不意味着对教育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要素、一个细节的教育影响事先都能估计到,它也可能是那些难以预期,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内容。因此隐性课程也有可能是未被意识到的,因而也具有非预期性的一面。
在这部影片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那些来自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们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亲自体验、学到知识。老师是有意识地设置了这个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隐性课程教育的目的性。但一周后,在几百人的大会堂老师宣告课程结束,却有不甘回到现实世界的狂热信徒不依不饶举枪相向。这是老师所没有预计到的。这是隐性课程的非预期性。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学生们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就投入到自我探索的学习中去,对实验的目的及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有助于同学们学到真知识,并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我认为,教育机构今后应加大隐性课程的实施。正确、合理地实施隐性课程有助于优化学校的的整体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健全学生的人格。但 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起到反方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