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意识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意识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实体,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民教育的成败,农村中小学校长管理意识的高低,将影响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西南五省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仍是摆在每一位农村中小学校长面前的一大课题。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全面走向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校长具备应有的领导素质及管理意识。那么,我认为作为校长应具有的管理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立足长远、放眼全局的意识
随着学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校长负责制的改革与实施,使学校办学自主权在不断增大,中小学校际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需要中小学校长自主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攸关的问题随时可能摆在校长的面前,需要校长作出正确的预测和决策。从根本上讲,中小学校长的办学意识就是要立足长远,放眼大局,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对教育教学管理有足够的认识,能统筹安排好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小学校长要树立学校未来发展意识,必须做到:要充分认识并预测分析学校未来方向,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并有效减少由于工作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严重失误;校长要从学校工作的大局出发,对于任何一个重大问题的管理,都要深思熟虑,周密计划,尽量做到班子协商,教职
工讨论,谦虚听取他人意见,集思广益,谋求最好管理方略;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实施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将根据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有效调整、合并,乡校之间、乡镇与县直中小学之间的竞争会日趋激烈,必然会淘汰一批办学效率低、生源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教育教学质量落后的学校,这就要求校长居安思危,探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路子,带领全体教职工正确把握学校发展机遇,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满腔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迎接各种挑战,打牢学校发展根基,从而赢得社会好评。
二、要有未来的预见和设想意识
校长要有预见性,即校长要有对学校工作的未来发展前景所作的预见和设想,是校长对学校未来各方面工作发展的可能性的正确认识和准确判断,校长是否有超前意识,是学校未来发展是否有特色的关键。
例如我为我校设计出未来5年发展模式:
(1)把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总方针;(2)全面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力争本科学历达100%,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师资队伍;(3)规划好学校发展布局,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和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4)加大学校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强办学实力;(5)全面发展打基础,探索走体艺发展的特色之路,努力创办具有壮乡特色的乡镇一流中学。
三、要有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意识
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引领人,其严谨踏实、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不可忽视,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此,作为校长,要对学校工作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开拓意识,要敢于打破旧有的落后办学模式,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能站在当今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引导教职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誉观,积极投入新课改,努力探索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校发展内涵,追求学校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具有以上意识,校长必须认真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结合本地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继承与革新,大胆寻求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色的办学路子,形成学校管理的新局面,促使教师成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多面手。
四、要有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
中小学校长的竞争意识既指校长具有的争上游、创一流的思路,也指校长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引入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换取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焕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学校管理实际出发,校长的竞争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是在教师中树立“典型”意识,从师德、学识、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使一批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为勇于教改创新的教师搭建一个走向成功的平台,在学校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通过树立教师典型,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没有这种意识,就没有教育的真正“ 转轨”。(2)是合理开展竞赛,利用竞赛的形式打破原有的平衡使学校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同样不失为一种良策。如在学校中制定一些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标准,并配之以相应的措施,要求教师达标,规范达标期限,评价达标结果,并对达标情况进行评定,给予相应奖惩,促使教师充分地实现自我,形成积极竞争的局面。
五、要有团结协作、构建和谐校园的意识
作为中小学校长,协调意识主要指:要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诸如处理好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关系,与教职工的关系,与社区群众的关系等等。同时,还包括善于做教职工管理工作,能合理妥善地满足教职工的合理要求,能团结教职工,关心、信任教职工。由于农村教师大都身居偏远山村,经济落后,生活环境差,工作压力大,教师更希望校长关心他们疾苦,肯定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哪怕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使他们常怀感激之心。校长要千方百计地、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充分体谅、支持和帮助他们,时时记好六句话: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多说一句关心的话;当教师取得成绩时,多说一句鼓励的话;当教师不思进取时,多说一句提醒的话;当教师有意请教时,多说一句真心的话;当学校取得成绩时,多说一句感谢的话;当逢年过节时,多说一句问候的话。做好老师的贴心人,就能唤起他们的工作热情,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要抓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一大批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必然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校长要有更旺盛的精力,科学的管理,抓好学校安全卫生,杜绝各种流行疾病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保一校平安,构建和谐校园。
六、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
校长的敬业意识表现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而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付出一切。犹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精神和意志。校长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是学校是否有特色,是否有凝聚力的巨大精神支柱。从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实际出发,校长必须具有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具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应有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高度责任心和责任感,要有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耐心、恒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要有乐于吃苦的顽强意志。校长具有了这种人格魅力,就会自然而然在学校中树立威信,使师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合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七、要有遵纪守法、依法治校的意识
中小学管理要求校长要“依法治校”。校长是否具有法律法规意识,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而且还关系到学校能否按教育规律办事,能否办出实效等问题。为此,校长必须做到:
(1)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要求依法办事,依法执教,依法治校;(2)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模范遵纪守法,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3)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坚持每周例会制度,理论学习不放松,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五戒”教育、以案明纪教育、工作作风整顿等活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校长在新时期学校管理中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现代的管理意识,才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才能带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走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第二篇:中小学校长管理
中小学校长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科学规范我县中小学校长管理工作,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人事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是法人单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校长依法享有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赋予的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对办学、学校资产和师生安全负有法律责任。
第三条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具体分管教育(德育)、教学(教研)、后勤(行政)等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独立初中、幼儿园、职教中心。
第二章校长的任职条件
第五条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二)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
(三)具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四)具有较强的领导及管理能力;
(五)长期坚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六)中学校长职位需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校长职位需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七)在教育教学一线取得一定成果,业绩突出,身心健康。
第三章校长的职责与权利义务
第六条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工作。
第七条中小学校长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承担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中小学校长依法享有的权利
(一)制定并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
(二)主持召开校务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重大问
2题进行决策。
(三)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聘任、考核、奖惩教职工。
(四)依照有关规定行使使用学校经费和管理校产等职权。
(五)参加各类校长培训。
第九条中小学校长必须履行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依照国家法律和教育方针政策履行校长职责。
(二)维护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合法权益,关心、尊重教职工,组织和支持教职工参加学习、培训和进修,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四)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落实一把手不管财务的要求,管好校产和财产,自觉接受法律监督、上级行政机关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章校长管理
第十条中小学校长必须服从县教育局的统一管理,并且按
3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及时保质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第十一条中小学校长必须遵守以下工作纪律。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严禁校长有以下行为:
1.严禁玩忽职守。要及时处理学校各类偶发事件,不能将矛盾和问题上交,要杜绝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确保学生稳定、师生平安。
2.严禁擅自离岗。上班期间不准私自外出,事假、病假、外出学习、考察等必须向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履行请销假手续。
3.严禁脱离教学一线。要深入教学一线,要加强教学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要坚持每周代课、评课不少于5节。4.严禁徇私舞弊。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在重大决策上私自做主,独断专治;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人事安排、招生考试等工作中吃拿卡要,收受教师或他人财务。
5.严禁违反财务纪律。不能胡支乱花,不能擅自立项、提高标准和扩大范围的进行乱收费。严格落实一把手不管财务及财务公开制度,校长不能直接插手物资采购、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和学校财务管理,不能用公款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等,确保经费足额用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6.严禁不务正业。不能在工作日饮酒、打牌、玩游戏、干私活,不能参与赌博活动,不得有违法乱纪和违背道德行为。
7.严禁歪风邪气。不能借学习、购物之名携带本单位女职工
4外出,不能借职务之便让单位女职工陪吃、陪喝、陪唱、陪舞,造成不良影响。
8.严禁违反其他规定。不能乱办班、乱补课和在校内为举办者提供场所、资源,不能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第五章校长培训与提高
第十二条根据校长成长规律和发展过程,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培训。新任中小学校长必须参加任职培训,按要求学完有关培训内容,培训合格后由上级主管部门颁发合格证书,实行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在职校长每五年必须接受累计不少于150学时的提高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各层次的校长培训由各级培训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在职校长必须认真参加培训,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第十四条校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书籍,记写不少于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撰写至少2篇以上的高质量学习心得。
第六章校长考核与奖惩
(一)考 核
第十五条建立学校校长考核体系。根据学校类别和校型,5从教育思想、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校长考核办法,如校长奖励基金考核办法等。加强对校长的考核。
第十六条县教育局对校长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校长做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评优、奖惩及调动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对学校教育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综合评估结果作为校长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奖 惩
第十八条校长按照县教育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任务且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今后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实行“四个一票否决”制度,凡学校教学质量、安全、教师行为规范、收费出现问题的,坚决实行学校及校长个人评优选先、考核及校长奖励基金“一票否决”。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某某某某负责解释。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实施素质教育至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教育部周济部长指出,我国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陈小娅副部长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强调不断提高质量,基础教育要让年轻一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人人“有学上”和“上得起学”之后,“上好学”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期待,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集中更多的精力进行认真研究,切实做好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工作。安下心来办学,潜下心来育人。中小学校长更要把抓好教学摆在第一位,要走进课堂,加强教学管理,推动广大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近段时期,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借国家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之机,以“学校安全大于天”为由,渐渐偏离了学校的本职工作。部分校长把主要精力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疲于应付、应酬,而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投入时间不够,投入精力不足,甚至甩给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平时不问不闻;有的学校至今还采用“大锅饭”式的方式评价教师教学,与绩效工资挂钩只是形式:有的学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没有把教学工作抓在平时、落实在平时,致使教学任务无法落实,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学质量也无法保障。还有个别学校一说抓质量,就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把学生一天到晚地关在教室里,搞满堂灌、题海战,艺术教育活动没有了,阳光体育运动也不坚持了,科技创新活动不开展了,安全演练变成了理论传授,甚至还有学校不上非考试学科,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育政策,从而极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上是因为校长没有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质量意识。正确的质量观,就是素质教育的质量观,一是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面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培养起较强的综合生存能力:二是基础教育学段的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就是要按照素质教育质量观的要求,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质量放在第一位。当前,农村中小学校长要培养正确的质量意识,就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一、校长要树立教学中心意识,回归到教学指挥的位置上来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育教学是学校之所以成为学校的价值所在,是学校的本职工作。离开了教育教学这个核心,学校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校长只有抓住教育教学这个核心,才能真正把握学校发展的命脉。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校长不愿意深入教学,不经常研究教学,不能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导致无法较好地领导教学工作。例如,有些校长的质量观发生了偏差,抓教学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上,阳光体育运动、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统统在学校消失了,连课程计划都落实不了,怎能搞好教学领导呢?这样,校长的专业能力弱化,不能及时指导教学。领导教学就必然失去了威信。洋思经验的缔造者蔡林森先生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做了24年的校长。这期间,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带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创立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他退休后受聘到河南沁阳市永威学校任校长,依然关注课堂教学。他多次组织教师进行赛课活动,并走进课堂去听课,每次听课都会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不负众望,把一个生源基础、师资水平都比较差的民办学校办成了当地的名校,使初中部的综合考试成绩从全市第九提高到全市第二(英语单科第一)。人们发现: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只需半天的时间就能学会,而要落实这些理念却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细化管理,而管理是否到位,校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因此,校长要站到教学工作的第~线,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要突出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学校一切活动的安排和实施都要有利于服务教育教学这个中心;要突出课堂教学这个工作重点,就要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要充分展示教学质量的丰富性和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激情,使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展各项特长,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第一准则。当然,绝大多数校长都是从一线骨干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应该都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抓教学很有权威性。因此,关键是要使管理工作的重心下移,在一线指挥教学,了解教学动态,研究教学问题。这样,才能实现问题在一线发现,工作在一线落实,经验在一线总结,质量在一线提升。
二、校长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向学生要质量
学校一切目标的实现,最终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在于学生。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全新的学生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确立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人的观念,从而真正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应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注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促进其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将人本主义的办学理念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进一步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同时,要杜绝一切体罚、心罚学生的现象,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休息权、交往权和其它各方面的自主权利,使之感到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平等的乐园,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理想时空。此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学习,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做好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练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教师要控制好作业和练习的量,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克服其对作业穷于应付、被动学习的情况。在课堂教学、练习设计、作业布置、考试命题等方面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面向绝大多数学生,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与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程度、学习习惯、认知特点等相协调。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读报刊资料、召开主题班会和年级学生大会等多种渠道,激发每个学生成人成才的愿望;结合不同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而努力创造优异的学习成绩。
三、校长要树立人本管理意识。关心、爱护教师
校长的办学理念要靠学校教职工去具体落实,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每一位教职员工。人心稳,事业兴:人心顺,事业进;人心齐,质量提。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没有教师的团结拼搏、无私奉献,搞好教学就是
一句空话,提高质量更是免谈。因此,校长要注重政策引导,营造环境,弘扬正气,表彰先进;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学会交心,增加沟通,化解矛盾,顾全大局;要主动关心、帮助教师的学习与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给每个人以充分施展才干的空间和舞台。
四、校长要有统筹协调意识,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现在,农村中小学校的校长承担的工作很多,有教学工作、安全工作、学校建设工作,“两基”工作,以及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等等。面对这些工作,有些校长由于缺乏全局运筹和宏观把握的能力,穷于应付。无所适从。实践证明,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分清主次、轻重,始终抓住主要的、中心的工作不动摇、不松劲失。但事实上,有些学校的领导,尤其是一些小学领导认为现在学校要确保安全,所以只要学生在学校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了,而教学质量则可以不要。虽然这只是少数人的错误认识,但有蔓延趋势,它严重违背了教育方针、干扰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关于质量与安全的关系,安全是前提、是保证,质量是目标、是根本。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抓安全是为提高质量服务的:质量是检验安全工作成效如何的一个标准,投有质量的安全,抓安全工作就不能达到目的,从而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学校工作要始终以教学为中心,这一点不能动摇,其他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于教学工作。
五、校长要树立教学研究意识。向教研要质量
校长要搞教学研究,就要经常到班上听课,参与教研和教改活动,这是校长份内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作为校长责无旁贷,且必须带头。教研是生产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科学途径。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补充机制不健全,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初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大校本教研力度,在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时,要制定计划,设立主题。此外,学校的领导还要同教师们一起研究、探讨、学习。教研活动要坚持做到“重心下移、专业引领、行为跟进”,切实将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狠抓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在以前的校本研究中,教师的创新性不够。且没有较好地合作。因此,农村中小学校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科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多样化研究方式,搭建灵活多样的活动平台,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部门的生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命根子。同时,教学质量还是教育、教师的形象,只有有了质量,教育、教师才有地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农村中小学的校长要紧紧围绕教学工作这一中心,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是形象的意识。笔者相信,只要有清晰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并用心经营学校,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目的。就一定能办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从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浅谈校长的管理意识
浅谈校长的管理意识
璧山县大鹏小学校—王华
意识,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反映的高级形式。人的正确意识一经形成,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引导和推动意识主体即人自身的行为,促使意识主体积极去完成某项任务,实现某个目标。校长的管理意识,是校长对学校管理话动自觉能动反映所形成的逐步稳定化了的思维方式和意志品质的总和。校长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受管理意识的支配。实践证明,正确而稳定的管理意识,是促成校长正确决策、规范校长管理行为、优化学校管理过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证。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其管理意识与一般的共性的管理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其特定的内涵。作为成功的校长,其管理意识一般由七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七个要素是:服务至上意识、依法治教意识、学生至上意识、教师为本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全面质量意识和目标管理意识。
一、校长必须树立服务至上意识
学校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向消费者(学牛、家长、社会、教师)提供周到的服务和优良的产品,尊重与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和需求并将其置于整个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位置。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传统的受教育者(学生)及其家长、社会成为“消费者”,而学校的教职工成为内部“消费者”。学校对内部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及其和谐成为满足外部消费者的需求的保证。在这样的观点下,学校关注满足消费者的利益与需求则成为必须,学校对消费者是一种服务关系成为必然,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消费者的服务成为学校的核心功能。因此,学校工作也有一系列的深刻变化:一是“以人为本”,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二是学校功能由被动保障转换为主动服务。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全面的强调。学生是学校的第一消费者,学校教育的“产品”,是学校生存、信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的多元需求成为学校工作的聚焦点,受到全面的关注。四是由于家长和社会是教育经费的纳税人,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的供应者,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使用者,学校满足、关注上述外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为法定的义务,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出适合外部消费者、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产品。
二、校长必须树立依法治教意识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法规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校长树立坚定依法治教意识,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作为一名素质优良的校长,应该正确认识并自觉运用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自己的管理活动,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决不能为了局部的、眼前的某种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以某种牵强附会的理由对教育方针法规搞所谓的“变通执行”。
三、校长必须树立学生至上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为学生而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对象,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作为社会现象的学校教育便不复存在。对校长来说,这本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近甚年来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有少数校长的工作目标开始从学生转移到如何创收或别的方面,他们追求的目标也开始从育人效益转向了经济效益或别的什么效益。作为一名校长,既然身在校长之位,就必须谋育人之政,心头就应该时刻装着自己的学生,这是校长的根本职责。校长的学生至上意识应该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学生,千万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落脚于学生,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广大学生留恋的整洁、优美、幽雅、协调的视听环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力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
四、校长必须树立教师为本意识
教师直接担负着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校长。既要把教师看作是管理的对象,更要把教师当作学校管理的主体,这就是教师为本意识。事实证明如果只把教师看作是管理对象,处处管字当头,就很难真正尊重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很难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只有当校长制定的管理目标被教师们认同,校长的管理意图被教师理解并接受,校长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真正结合了,学校的各项管理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校长的教师为本意识反映在其工作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首先,能正确处理做好教师工作与做好其它工作的关系,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做好教师工作上。其次,加强教师培养,把对教师的培养、使用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塑造一个师德高尚、乐教敬业、业务过硬、教艺精湛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第二,把教师当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全面关心,倍加爱护,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们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努力造成一种干群团结和谐、教师爱校恋教、奋发进取的心理氛围和工作环境。
五、校长必须树立教学中心意识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育人活动,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社会士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途径,在学校各项工作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学校的根本职能是育人,而这种职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舍去了教学活动,便是舍去了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的育人形式。一所学校办学水下的高低,教学工作的好坏是个关键因素。因此,校长必须牢固树立起教学中心意识。校长的教学中心意识至少应该通过五个方面反映在其管理工作中:①、目标指向明确:总是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列为诸管理日标中的核心目标,紧抓不放。②、精力投放正确:总是把主要精力和活动时间放在搞好教育教学管理上。③、人事安排合理:不轻易动用教学人员(尤其是骨干教师)做其它作,总是把“精兵强将”集中到教育教学岗位上。④、财力使用恰当:在教学设施建设和教学工作奖励等方面敢于投入,舍得花钱。⑤、管理制度完善:重视持续的改进与提高,不断消灭操作与管理上的空白点,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操作、从而使学校的质量管理的持续提高,处在一个不可逆转的保证状态下。总之,一位教学中心意识强的校长,十分注意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来开展,使各项工作都胜务和服从于这十中心。
六、校长必须树立全面质量意识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朱兰称:“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提高教育质量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质量的提高在于管理。同优质高效是企业的命脉一样,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校长应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铭于脑,付于行。校长的质量意识应该是种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质量意识。在这种质量意识引导下的校长管理行为一般能显示出“三兼顾”的特征。一是德智体兼顾,彼此有机结合,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或相互割裂。二是抓大面积合格与抓英才教育兼顾,把着眼点首先放在提高每个学生的整体素质上,高度重视中差面的提高和后进生的转化,同时对少3智力特别聪慧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点典型培养。三是抓全面发展与特长兼顾,在着力抓好学科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重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努力造就合格加特长的人才。
七、校长必须树立目标管理意识
目标管理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目标管理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管理目标本身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而且在于实施目标管理能使学校管理过程系统化、程度化,使管理活动产生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的效果。校长必须树立牢固而持续的目标管理意识,自觉运用日标管理的原理与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管理任务。一位目标管理意识强的校长,在其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一是正确制定管理日标,胸中始终装着既定目标,包括宏观的,长远的目 标和阶段性的,近期的和当前的目标。二是善于分解日标,善于将学校管理目标转化为学校各部门和全体师生的职责和美好期望,善于通过有效途径勾起师生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并把对美好目标的向往化为实施日标的积极行动。三是搞好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严格检测与调控,防止指标、计划、措施彼此脱节或不落实。
此七种管理意识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这些管理意识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名成功的校长的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校长的正确的管理意识源于校长的管理实践,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成熟、不断升华。同时,校长的管理意识又必须在与学校管理实践的进一步结合中证明其正确性,体现其价值。
第五篇:中小学校长经验管理材料
中小学校长经验管理材料
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社会、家长对教育、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管理还存在许多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地方,学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在这样一个新的形势下,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追求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是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工作的首要目标。如何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成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记住这四句话,校长的管理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一是要用人格魅力感染人。要心中有爱,要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用情怀关心教育、关心老师、关心学生;要品德高尚,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以高尚的人格做高尚的事业,以宽广的心胸包容人,以自己的言行感染人;要处事公道,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人,不偏不倚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赢得教师的拥护和尊重。
二是要用先进的思想引领人。要有思想,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愿景、努力方向等都要有深度思考和详细规划;要有信仰,校长的信仰是学校的指路明灯和精神力量,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领、熏陶、教育师生的成长进步;要有追求,要有追求事业成功的愿望,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责任把自己所在的学校办成受人尊敬、令人向往、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是要用科学的管理调动人。要善建团队,善于团结人,善于驾驭全局,善于协调各方;要依“制”管理,建立决策、执行、评价、奖励、惩戒等机制,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做实干家,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做学习、管理、教学、创新、遵纪的模范。
四是要用有效的行动培养人。要提高创新力,紧扣形势,调整思路,在观念、管理、思路、文化、工作上不断创新发展,适应教育改革新要求;要提升执行力,紧盯目标、意志坚定、自信执着、落实至上;要增强担当力,面对各种挑战,积极面对,勇担责任,适应新高考、适应新发展、适应新要求,做学习型、研究型、民主型、反思型的校长,把学校办成学生探求知识的学园,快乐成长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播种理想的田园,生命绽放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