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时间:2019-05-12 12:4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第一篇: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

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

陈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教学副校长陈勇,很高兴来到邵阳市教育学院参加此次中小学校长培训,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创设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本人愚钝,资质尚浅,希望各位多多包涵,多多指教。下面我就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大家一起交流: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此语真实描绘了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岗位分布的现状。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农村中小学各学科科目开设不齐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农村学校的家长对农村教育不理解、不重视„„

这些因素都是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

“居九龙与时俱进创办一流学校,献良策齐心协力培养合格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追求和梦想。那么,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呢?

一、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我有一次回老家,遇到了村里的亲人,大家都很友好的招呼,于是就寒暄了几句,当我问到她孙女今年在哪读书时,她回答道:“我家婧妹子今年高中毕业了,在长沙某大学读设计专业,我们要她当老师读师范,她硬是不肯哦!”,听了这话,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我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的孩子,以及我教过的学生高中毕业后也大多不愿来到教师岗位。就我们学校而言,我校共有34位教师,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中男教师就我一个人,其余的都是女教师,因为近几年的中小学教师招聘中,选聘上岗的绝大部分是女性教师,没有几个男性愿意进入教师队伍,有一年,我县公开招考老师,一名外县的刚刚毕业的男大学生,被招聘到我镇一所较偏远的小学教书,他信心满怀地租了一辆小车运来了被子、桶等生活用品,但当他来到村小学门口一看,校门都没进,掉头就走了„„同时,我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年轻的优秀教师一般没教几年就调走了,我校自2008年以来被选调进城的教师达8位,今年更是一次调走了5位教师。

这就反应了几个问题:

1、年轻人不愿考师范,不愿意当老师!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男大学生更加不愿意当老师,究其原因,大家都懂。

2、农村中小学留不住优秀青年教师,年轻一点的优秀一点的教师或者是有背景的教师都尖着脑袋往城里调,往县城周边调,真所谓:优秀教师考进城,亲情教师调进城,留下我们守边城,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3、农村中小学男女老师比例严重失衡,女性教师比例过大。这样的教师结构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性格,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为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所有的学生性格都趋于女性化,会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会不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

因此,要使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加大教师招聘力度,以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力量;必须坚决废止从农村中小学选调年轻教师进城的举措;必须广开支教、送教下乡之路,把城镇年轻教师送到农村小学任教,以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把他们好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教育经验带下去传上来,真正地把教育搞活、搞好;必须改观教师队伍中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必须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使农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二、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农村办学条件大为改观,但音、体、美等课程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也有待加强。

音乐教师教语文,美术教师教数学„„许多艺体教师没有专职使用,所教科目不对口,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些音乐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施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成为农村中小学昂贵的“摆设”。究其原因,一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这些科目不是升学必考科目,被农村中小学视为“副科”,课表上的“音体美”往往变成现实中的“语数外”。二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有限,具备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教师太少,一些村小根本没有配备音体美专业教师。三是农村教学点条件差,待遇低,留不住专业教师,以致个别专业教师在农村学校刚上几个月的课,便辞职下海,另谋职业。

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副科”的重视力度,从小学阶段起就应注意学生的专业培养,学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招聘专业艺体教师或对原有教师进行培训,让艺体教师在学校教师编制中达到应有比例。

三、教会学生做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每个教师任教前都要参加上岗培训,那么,家长将子女送进学校前,是不是也有必要去参加培训呢?我想,这个非常必要,特别是让一年级的家长参加培训,分年级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学会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对孩子们以后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当然,培训的内容可以是如何正确看待教育,如何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等。各自的责任也要具体划分,如: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爱卫生、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等常识;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学生上下学路途安全;社会教育的主要责任是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安全的求学环境。近几年来,我校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家长们进行了培训,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孩子,告诫他们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让家长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通过我校实践,效果确实很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家校沟通,建立家长培训机制,形成家校合力,以净化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让社会、学校和家庭明确各自的责任,“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以孩子的安全为中心,形成隆回大教育的良好局面。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育受功利思想支配,只盯住金字塔尖,办成了培养精英的教育

笔者手头有一农村中学的作息时间表,学校规定的时间精确到分,一天24小时,1400分钟,学生睡眠7个半小时,还剩余16个半小时。这中间上课时间440分钟,接近7个半小时。锻炼时间90分钟(含课间操),就餐时间120分钟,整理内务和个人卫生130分钟,由学生个人支配的时间仅有100分钟。很多时候,教师不按时下课,拖堂(由此常引发师生间小矛盾);班主任占用课间讲事、训导学生;收作业、交各种费用、学生问问题;各科教师抢占课间辅导学生、发卷子、留作业、提要求等等。学生的休息时间所剩无几,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被挤占了。

学生现在为什么会这么累?根本原因就是为考学,跳出农门,离开农村,实现学生更高的人生价值。单从个人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错,而现在是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方向都走向了这一个极端: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也模仿高中教育,办成了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实际上,农村孩子中,从小学一年级能够一直上到大学毕业的占到多少呢?据统计,还不到30%,那么,70%左右的绝大多数农村孩子中学毕业后或者打工,或者务农了,他们在中小学校除了拼命的学习文化知识以外,并没有掌握打工或务农的一技之长,没有学到成为熟练工人或农民的知识。我国现代化工农业建设正急需有技术的人才,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以理解,不过现实是:龙和凤毕竟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平平众生,是普通劳动者。近些年,国人的功利思想越发严重了,连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也跟着功利起来,甚至是急功近利,只盯住金字塔的尖,办学目标发生了偏离。

农村中小学教育首先应该是基础教育,又是义务教育,更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中小学教育必须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精英教育转为全面发展教育;必须由脱离实际转为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必须变精英教育为平民教育;必须变单一文化知识教育为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农村中小学教育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服务,为建设新农村服务,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

第三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年办事处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个案研究

调查时间:2012年9月1日——9月28日 调查地点:临清市青年办事处

调查对象:学校教育干部、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一、调查原因及背景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在农村;我国已逐步实现了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新举措将有效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过程

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本次暑期调查研究活动,我首先设计了几个调查问题及谈话话题,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上所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法的不同反映。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访问,以期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与培养问题能有一个比较深入地了解。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调查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我到临清市青年办事处辖区8所中小学发放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同时向学校的有关领导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及一些硬件设备和对一些农村家庭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当被调查者被问到“家里人对你自己的学业是否重视?”这个问题时,有43.7%认为是比较重视,31.2%认为是一般,仅有6.25%认为是非常重视;当他们被问到“你父母对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态度”,有43.8%认为是一般,31.7%认为是理解;当问到他们“你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次数”,说到两次及两次以上只有37.5%;当问到“你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的感觉是”这个问题,居然有37.5%的同学说没感觉。还有很多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获得的资料统计综合分析,我对青年办事处的中小学教育现状有了个基本的认识。

青年办事处中小学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一)村级中小学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

xxx镇村级小学布局不合理,点多面广,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各村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但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所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日益影响着农村家长。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然而这些都是落后的村小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每年秋季新生入学时,一些乡村的小路上就会涌来背着行囊进城陪孩子念书的农民。他们放弃了土地,在靠近城区的地方以很低的价钱租上一两间平房住下,开始跟孩子一起在求学的路上苦拼。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因为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不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可以平等的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家长还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后顾之忧。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了。由于上述原因学生生源逐年减少,生源不足。近40%村级小学不得不采取复式教学,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教学质量更差。学生学习差、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更多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更加失望:招生报名人数更少,转学人数增多。无疑造成村级小学生源的减少、办学规模的萎缩,客观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xxx镇村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xxx镇师资队伍的构成一般是“年老的+代课的”,他们多是“拿起书本是教师,放下课本是农民”的乡村老教师和代课教师。在一些村小,教师几乎都上了五十岁,多是合并学校时由于年龄、资历等原因被中心中小学校“抛弃”了,只有到村小发挥余热。优秀的、年青的村小教师纷纷调往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较好的中心学校,或外出打工,另寻出路。

1.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一方面,在xxx镇村小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中师、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小学毕业,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xxx镇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还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电脑、上网等新知识无法向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教学技能方面,城里使用电脑、实物投影教学,农村中有的教师甚至没有见过这些东西。” 因此大多数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然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教师工作负担重,责任心不强。xxx镇村级小学办学规模一般较小,办学条件差,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少。但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很多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甚至复式班教学。同时以民工潮为背景,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村级小学的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责任心。但村小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学生不负责任。借口农村孩子基础差、无可塑性;缺乏父母管教;村小办学条件差等原因,认为农村孩子成绩不好,落后于城镇同龄孩子是理所当然。许多教师都寻找门路到更好的地方,留下的多是些自怨自艾、牢骚满腹,不安心 工作的教师。部分老教师也不思进取、觉得大势已去,得不到名利,抱有混几年退休的思想。

(三)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

尽管近20年来xxx镇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比较远,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信息社会把原本就落后的乡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但由于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依然不容乐观。许多村小不要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基本的教学手段都难以满足。甚至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不足,买必需的办公费用的钱都没有,买基本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的钱更没有。不少的村级小学学校用地狭窄,没有学生活动场地;桌凳破烂;没有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及其他活动课教学设施。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已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

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xxx镇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让农村学校无计可施。四,综合调查结果

教育公平是指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发展现状看, 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导致城市与农村的中小学生在分享教育资源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与以往相比,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既体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上, 也反映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上。但是,不可否认, 与城市相比,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一,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发展现状 1,办学的硬件条件比较差

长期以来, 因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硬件条件跟不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从校舍情况看,虽然许多农村学校已经新建了一些教学楼。但是, 仍然有不少农村学校还在使用破旧不堪的教室, 学生整天坐在危房里上课,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从教学条件和办公场地看, 由于缺少必要的办公楼和老师活动室与休息室, 同时缺少必需的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使得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提高;从校园环境看, 许多农村学校还很难谈得上整洁、美观、宽敞、舒适、优美、漂亮,与城里的同级学校相比, 简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2,办学的软件条件比较差因农村较穷, 生存与生活环境都不太好,农村学校教师收入较低, 待遇较差。所以, 许多大、中专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去教书, 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专职、专任教师比较少, 代课教师普遍存在, 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相对比较低。反映到以教学与管理为核心的软件条件上就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教师主要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 缺乏新手段、新教法;教师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的速度比较慢;老师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3,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反差比较大

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不合理的办学方式, 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学校, 其在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上要远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在同一地区的农村学校中, 所谓的星级学校或样板学校又远优于其他农村学校。这种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发展的巨大反差, 严重挫伤了某些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同时也导致该类学校教师因不满现状而纷纷寻求改行或调离,以致学校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教学质量日益变差。4,读书无用论有所回潮,学生辍学率逐年增高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 教育成本成倍增长,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加之传统愚昧思想作怪, 在有些学生家长身上,读书无用论又有所回潮。他们主观认为, 孩子不读书可以早挣钱,多读书多花钱、晚挣钱。这种思想反映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上, 就是农村学校出现了低入学率、高辍学率现象。国家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逐年下降,中小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上升, 许多本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少年儿童却过早地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 1,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执行的是以牺牲农业与农民的利益支持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工农业产品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剪刀差”,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影响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人为地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受该政策影响,我国教育也出现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农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学校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很难得到根本满足。为此,有些地方政府被迫打起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旗号,强迫农民自己出钱办教育, 这种做法直接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导致农民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下降, 反过来又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若不能得到根本改变,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现状。2,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推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我国对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 逐步建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投入机制。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由中央政府单独包办教育的旧格局,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实现了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多元化, 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但是, 随着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逐级下移, 乡镇财力已不堪重负, 为了实现“两基”教育达标,乡镇一级政府就把教育经费负担转嫁给农民。据调查, 在农村地区,农民反响最强烈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教育集资”与“中小学生入学”乱收费引起的。如果这种带有甩包袱性质的教育体制改革再不加以有 效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将举步维艰。3,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

因经济发展落后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师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非常严重。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老师也要生存和消费。但是,与城镇学校的教师相比,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生存环境与生活条件相差甚大。这种差距又不是仅凭一县、一镇之力, 在一定的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 党和政府只是一味地强调老师要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扎根农村, 扎根边远、落后的山区, 献身教育, 而不是想方设法从提高教师的收入着手。因此, 在许多农村地区, 农村中小学教师出现了大面积的流失现象, 这种流失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打击。4,教学内容与教育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比较落后,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层面上,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三,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改革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治标, 更需要治本, 就其实现途径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持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这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治本之策。马克思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离开经济的发展而奢谈教育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而反观东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它好于中西部地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非常好, 地方财力雄厚, 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来办教育、发展教育。邓小平、江泽民对发展问题的许多精辟论述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 在现有的国情和体制条件下,各级党委与政府要想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真正抓上去, 其治本之策只有一条, 即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着力发展地方经济, 为农村教育发展积累物质基础。2,逐步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

为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规定,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该决定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对于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所需经费提供了制度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 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就全国范围而言, 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 的教育投资法规。目前可采取以下过渡性措施:①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②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教育成本的额度, 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 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只有这样,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才能得到按时足额拨付,才能使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3,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好坏, 取决于其办学条件的优劣程度。一方面, 应尽可能改善各个中小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这包括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和教师居住房等;新增教学必需的教学用具、实验用具与图书资料等;添置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仪器设备;改造学校危房等;配齐配全各科教师与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另一方面, 应尽可能改善各个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软件条件。包括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加强岗位培训和教学、教法研究;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校领导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等。4,加大舆论宣传, 强化执法地位

新闻媒介应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个学期开学前, 地方政府应协助教育部门与各个学校, 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 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 把好入学关, 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应依法取消升学考试,让小学生上中学完全实现“直通车”。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每学期,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辍学情况统计, 统计工作要真实、客观, 一旦发现有在校生辍学的情况, 应立即发出复学通知书, 责令其复学。对未满16周岁辍学而拒不复学的学生, 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其监护人采取行政措施,或依据 《义务教育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5,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与优点就是能够有效缓解因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带来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达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按照教育部“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今后5 年时间内, 农村初中将基本配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配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机制。在这个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第四篇:8、2、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其提高策略

仪陇县碧泉乡小学校 黄忠诚(联系电话:***)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教育体制,加大投入改善农村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但农村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部分学校由于历年建修,债务沉重)、教育资源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不均衡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落实依法治教,客观分析、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细化措施、强化管理、转变作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

在一篇题为《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的报道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从国家近年来出台的针对教育的政策中可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后,国家开始在西部农村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对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等。国家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新举措将有效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困惑和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教育资源不均衡。据了解,在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均把发展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各级政府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对原有教育资源进行整改,努力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资源整改措施较大地推动了各地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校基础设备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特别是村小,办学规模小、设施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严重缺失,教师队伍老化程度高,比如我校现有五所村小仅有两名公办教师且年龄均在57周岁以上,其余均由民办或幼儿教师代管带教),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比历年平均水平高出近2%,但这一比例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世界上120个国家平均为5.2%)。特别是我们仪陇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工业起点低、起步晚,农村生活环境艰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因此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的力度不够,留住优秀人才非常困难。其次,教育资源严重浪费。虽然国家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城市(镇)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父母大多放弃免费的公立学校,而选择缴费昂贵的私立(民办)学校。其实很多所谓的私立(民办)学校都是国家的校舍、设施设备、大多数师资等,只是班额相对较小、管理相对负责,这就导致私立(民办)学校数量猛增,甚至私立小学也炙手可热。这使得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据部分家长反映,很多公立学校教师存在教学水平低,缺乏责任心和竞争意识,不关心学生等问题,公立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也不如私立(民办)学校。很多私立(民办)学校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喜好和特长开设钢琴班、书法班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竞争力。这对公立学校是很大的冲击。最后,教师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农村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大多是大中专及以下文化水平,没有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教学技巧和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因此不能有效扩展学生思维方式,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二)管理办法急需改革。虽然农村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曾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形势变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变高了,要求学校要促进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原有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导致人浮于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事没有人干,人没事干,这种管理上的不公平,极大地挫伤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一些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对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要求,不能发挥制度应有的管理、约束和激励作用。所以改革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修改完善制度是规范管理行为的必然要求,变革管理方法是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三)育人理念亟待转变。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有些教职员工育人观念落后,把学校发展等同于升学率,把教了几个好学生等同于办学水平,这些不正确的教育思想、人才观念,导致不能正确对待升学率低、生源质量差的问题。部分教师只会教好学生,面对问题学生不知所措,许多老师不以学校发展而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不以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学教育方式方法,而是一味地埋怨学校软,埋怨家长扯,埋怨学生笨。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严重影响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提高综合国力,必须首先提高全民素质。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免费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正是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行的新举措,而多数家长不惜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子女教育的事实也证明“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然而在部分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使得许多女孩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而外出打工。在一些边远乡村,女孩初中毕业后大多被送去打工,供家里的男孩上学,而男孩看到早早赚钱的同龄人,失去了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蠢蠢欲动。“女孩没学上,男孩不愿上”,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又特别是一些村级小学,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

(四)教学观念滞后。近些年,由于县城搬迁和城镇化进程影响,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大量流失,虽然补充很多青年教师,带来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师资水平相对有所提高,但大多数教师任然面临应试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方法、教学研究方法向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方法、管理方法、教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应试教育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还不适应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对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领悟与操作水平学习不深,实践不够,对考试信息和动态研究掌握的不够,绝大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法,教与学、讲与练结合的不够紧密,联系的不够恰当,教法显得陈旧呆板,教学中讨论和交流、合作与探究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些观念和现象都与新课程理念、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与老百姓对教育的期待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对于以上问题,我认为只有解放思想,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及时调整管理方略,不断创新完善管理制度,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才能实现农村学校、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新跨越,为建设革命老区教育强县尽绵薄之力。

二、对策:

(一)落实依法治教是根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夯实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

(二)客观分析,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面对一所农村相对薄弱的学校,我们要审时度势,要能够客观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这无疑是一种积极面对困境的勇气。人,只有对当前的形势有了足够的认识,有了清醒的判断后,才能有断然的行动。客观分析为的是科学定位,我们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办乡村学校,育平常之人。面对学生来源的变化,面对学生生活状况的变化,没有心平气和办教育的心态,没有遵循教育教学中培养信心,培养自信的原则,就很难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所以,作为学校领导,我认为必须以科学明晰的发展规划,引领广大教职员工开展工作。方向明确了,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管理为动力,以加强师德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奏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革命老区教育强县”的主旋律。

(三)细化措施、强化管理、转变作风是关键。科学管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管理上去了,才能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优化校风,提高质量。为此,学校班子必须明晰学校办学现状,大力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民主团结、勤奋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着力增强管理层对于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认同感,使整个班子形成真抓实干、敢想敢干、团结高效的工作作风,勤俭朴实的生活作风,任劳任怨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教师是办好学校最关键的因素,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必须把抓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诗人柯灵曾说:“理想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 现实生活中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是有差距的:

1、当作谋生手段。

2、作为一种职业。

3、视为事业。“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理想的实现不需要无奈、叹息、麻木,而应是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心有多大,天有多宽,舞台有多大。我们的教师呀!让我们用理想来烹饪吧,这样我们的职业才会有诗意,我们的人生才会有希望。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着眼点,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心,以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重点,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关心教师业务成长,尊重教师劳动成果,鼓励教师成才出名。作为学校领导,我们要竭尽全力为教师的业务发展和个人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关心他们,要把一线教师得实惠、一线教师得荣誉、一线教师受尊重在学校上下形成共识。

(四)端正学校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农村中小学教育要健康发展,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学校校长、教师、家长,都要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认识到为高等教育输送新生不应成为基础教育的惟一目标。要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将先进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给校长、教师提供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现在教育局正在实施的校长外出挂职学习锻炼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

(五)加强对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是父母与学校有效结合,让孩子养成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的思想。政府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的方式,教父母如何了解、关心和教育子女,主动为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主意想办法,要适时矫正家长教育的偏差,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间的沟通,合理促进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学校的现状和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发展愿景等等,而且还要敢于面对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对症下药,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办学品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这样才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出老百姓满意的教育。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没有执着的劲头终将一事无成。做教育就要心中常存教育的神圣使命,常存教育理想,常守教育理性,永葆工作的激情和执着,这样才能不负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组织对我们的信任。

第五篇: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以xxx为例

[摘要]:“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努力完善教育体制,改善农村教学设施和办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但同时仍面临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落实依法治教,建立城乡合作机制,加强教师教育等。

一,调查原因及背景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话题。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一篇题为《农村教育决定中国未来》的报道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从国家近十年来出台的针对农村教育的政策中可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2006年,国家开始在西部农村实行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对贫困生还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今年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村也全部实行免费。国家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新举措将有效地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我国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的前期准备

为了能顺利地完成本次暑期调查研究活动,我先行确定了此次调研的地点---xxxx,确定了调研的时间(xxx---xxx),并设计了有价值的调查问题及谈话话题,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上所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法的不同反映。要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访问,以期对于当前的农村教育与培养问题能有一个比较深入地了解。为此,我对于调查访问的学生分别设计了几个不同的问题和话题:

1,家里人对你自己的学业是否重视?

2,你父母对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态度;

3,你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的感觉是;

4,你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次数。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调查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我到当地农村的一些中小学(xxx,xxx,xxxx)发放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同时向学校的有关领导了解了学校的现状及一些硬件设备和对一些农村家庭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当被调查者被问到“家里人对你自己的学业是否重视?”这个问题时,有43.7%认为是比较重视,31.2%认为是一般,仅有6.25%认为是非常重视;当他们被问到“你父母对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态度”,有43.8%认为是一般,31.7%认为是理解;当问到他们“你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的次数”,说到两次及两次以上只有37.5%;当问到“你在课堂上大多数时候的感觉是”这个问题,居然有37.5%的同学说没感觉。还有很多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获得的资料统计综合分析,我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有了个基本的认识。xxx镇中小学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一)村级中小学在校学生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

xxx镇村级小学布局不合理,点多面广,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的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使各村小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办学规模日趋萎缩。但这种现象主要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所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日益影响着农村家长。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然而这些都是落后的村小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每年秋季新生入学时,一些乡村的小路上就会涌来背着行囊进城陪孩子念书的农民。他们放弃了土地,在靠近城区的地方以很低的价钱租上一两间平房住下,开始跟孩子一起在求学的路上苦拼。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因为很多流入地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不额外交纳赞助费、借读费等,同当地学生一样可以平等的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家长还能随时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消除了后顾之忧。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了。由于上述原因学生生源逐年减少,生源不足。近40%村级小学不得不采取复式教学,不但增加了老师的教学难度,而且教学质量更差。学生学习差、学习效果不理想导致更多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更加失望:招生报名人数更少,转学人数增多。无疑造成村级小学生源的减少、办学规模的萎缩,客观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xxx镇村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xxx镇师资队伍的构成一般是“年老的+代课的”,他们多是“拿起书本是教师,放下课本是农民”的乡村老教师和代课教师。在一些村小,教师几乎都上了五十岁,多是合并学校时由于年龄、资历等原因被中心中小学校“抛弃”了,只有到村小发挥余热。优秀的、年青的村小教师纷纷调往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较好的中心学校,或外出打工,另寻出路。

1.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一方面,在xxx镇村小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中师、高中毕业生,甚至是小学毕业,实际文化专业知识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吸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xxx镇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还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电脑、上网等新知识无法向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教学技能方面,城里使用电脑、实物投影教学,农村中有的教师甚至没有见过这些东西。” 因此大多数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然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教师工作负担重,责任心不强。xxx镇村级小学办学规模一般较小,办学条件差,一个学校的教师人数少。但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很多教师不得不担任多学科教学,甚至复式班教学。同时以民工潮为背景,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孩子多由祖辈代管,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

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村级小学的现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责任心。但村小教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普遍偏低,更有部分教师职业素质本身就低,教学积极性不高,对学生不负责任。借口农村孩子基础差、无可塑性;缺乏父母管教;村小办学条件差等原因,认为农村孩子成绩不好,落后于城镇同龄孩子是理所当然。许多教师都寻找门路到更好的地方,留下的多是些自怨自艾、牢骚满腹,不安心工作的教师。部分老教师也不思进取、觉得大势已去,得不到名利,抱有混几年退休的思想。

(三)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

尽管近20年来xxx镇教育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与需求相比,还差得比较远,教育经费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信息社会把原本就落后的乡村办学条件再一次向后抛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的距离都远。但由于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依然不容乐观。许多村小不要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基本的教学手段都难以满足。甚至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不足,买必需的办公费用的钱都没有,买基本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的钱更没有。不少的村级小学学校用地狭窄,没有学生活动场地;桌凳破烂;没有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及其他活动课教学设施。村级小学办学条件差,已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

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xxx镇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让农村学校无计可施。

四,综合调查结果

教育公平是指社会给予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发展现状看, 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导致城市与农村的中小学生在分享教育资源上存在较为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与以往相比,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既体现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上, 也反映在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上。但是,不可否认, 与城市相比,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一,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发展现状

1,办学的硬件条件比较差

长期以来, 因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硬件条件跟不上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从校舍情况看,虽然许多农村学校已经新建了一些教学楼。但是, 仍然有不少农村学校还在使用破旧不堪的教室, 学生整天

坐在危房里上课,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从教学条件和办公场地看, 由于缺少必要的办公楼和老师活动室与休息室, 同时缺少必需的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使得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提高;从校园环境看, 许多农村学校还很难谈得上整洁、美观、宽敞、舒适、优美、漂亮,与城里的同级学校相比, 简直有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2,办学的软件条件比较差

因农村较穷, 生存与生活环境都不太好,农村学校教师收入较低, 待遇较差。所以, 许多大、中专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学校去教书, 由此导致农村中小学专职、专任教师比较少, 代课教师普遍存在, 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相对比较低。反映到以教学与管理为核心的软件条件上就是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教师主要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 缺乏新手段、新教法;教师接受新思想、新信息的速度比较慢;老师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

3,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反差比较大

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不合理的办学方式, 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的农村学校, 其在办学条件与教学质量上要远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在同一地区的农村学校中, 所谓的星级学校或样板学校又远优于其他农村学校。这种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发展的巨大反差, 严重挫伤了某些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同时也导致该类学校教师因不满现状而纷纷寻求改行或调离,以致学校的师资力量越来越薄弱,教学质量日益变差。4,读书无用论有所回潮,学生辍学率逐年增高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 教育成本成倍增长,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加之传统愚昧思想作怪, 在有些学生家长身上,读书无用论又有所回潮。他们主观认为, 孩子不读书可以早挣钱,多读书多花钱、晚挣钱。这种思想反映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上, 就是农村学校出现了低入学率、高辍学率现象。国家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逐年下降,中小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上升, 许多本该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少年儿童却过早地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

1,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执行的是以牺牲农业与农民的利益支持城市与工业发展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工农业产品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剪刀差”,它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影响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人为地拉开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受该政策影响,我国教育也出现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农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学校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很难得到根本满足。为此,有些地方政府被迫打起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旗号,强迫农民自己出钱办教育, 这种做法直接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导致农民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下降, 反过来又影响了农村教育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若不能得到根本改变,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就永远摆脱不了落后的现状。

2,教育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推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我国对原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 逐步建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投入机制。教育体制改革打破了由中央政府

单独包办教育的旧格局,调动了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 实现了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多元化, 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但是, 随着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逐级下移, 乡镇财力已不堪重负, 为了实现“两基”教育达标,乡镇一级政府就把教育经费负担转嫁给农民。据调查, 在农村地区,农民反响最强烈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教育集资”与“中小学生入学”乱收费引起的。如果这种带有甩包袱性质的教育体制改革再不加以有效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将举步维艰。

3,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

因经济发展落后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城乡教师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非常严重。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老师也要生存和消费。但是,与城镇学校的教师相比,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生存环境与生活条件相差甚大。这种差距又不是仅凭一县、一镇之力, 在一定的时间内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 党和政府只是一味地强调老师要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扎根农村, 扎根边远、落后的山区, 献身教育, 而不是想方设法从提高教师的收入着手。因此, 在许多农村地区, 农村中小学教师出现了大面积的流失现象, 这种流失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4,教学内容与教育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比较落后, 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层面上, 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部分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三,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改革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治标, 更需要治本, 就其实现途径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持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这是改变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现状的治本之策。马克思认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离开经济的发展而奢谈教育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落后于城市,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造成的。而反观东部地区的农村教育,它好于中西部地区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非常好, 地方财力雄厚, 政府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来办教育、发展教育。邓小平、江泽民对发展问题的许多精辟论述也说明了经济发展对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 在现有的国情和体制条件下,各级党委与政府要想把农村中小学教育真正抓上去, 其治本之策只有一条, 即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着力发展地方经济, 为农村教育发展积累物质基础。2,逐步调整、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

为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规定,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 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该决定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 对于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保证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所需经费提供了制度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 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就全国范围而言, 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 的教育投资法规。目前可采取以下过渡性措施:①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②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教育成本的额度, 确定不同

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 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只有这样,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才能得到按时足额拨付,才能使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3,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好坏, 取决于其办学条件的优劣程度。一方面, 应尽可能改善各个中小学校的办学硬件条件。这包括新建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和教师居住房等;新增教学必需的教学用具、实验用具与图书资料等;添置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仪器设备;改造学校危房等;配齐配全各科教师与各级各类行政管理人员。另一方面, 应尽可能改善各个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软件条件。包括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业务素质;加强岗位培训和教学、教法研究;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高校领导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等。4,加大舆论宣传, 强化执法地位

新闻媒介应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个学期开学前, 地方政府应协助教育部门与各个学校, 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 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 把好入学关, 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应依法取消升学考试,让小学生上中学完全实现“直通车”。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每学期,教育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辍学情况统计, 统计工作要真实、客观, 一旦发现有在校生辍学的情况, 应立即发出复学通知书, 责令其复学。对未满16周岁辍学而拒不复学的学生, 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对其监护人采取行政措施,或依据 《义务教育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农村中小学校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而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特点与优点就是能够有效缓解因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带来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达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按照教育部“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 在今后5 年时间内, 农村初中将基本配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配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农村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机制。在这个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

下载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长交流材料——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姓名:学号: 分院:专业: 班级:目录 1 摘要………………………………………………(3) 2 调查目的,时间,地点等………………………(3) 3 农村中小学教育......

    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现状

    中国教育改革:现状反思与路径探索 (鲁林岳作者系浙江外国语学院原院长、国家督学) 自“十二五”起,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现状

    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最时髦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容易受到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长期以来......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简阳市清风乡付家坪九义校李海军体育活动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国民的身体素质随着物质生活......

    关于子长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关于子长县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如一句话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

    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新)

    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7月15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东光县于桥乡 调查对象(印章):吴定杆中心小学的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 调查目的: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

    如何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如何改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2010-08-09 08:52:43)转载标签: 教育新课程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师生交往方式的变化,传统教育中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