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京人社养发[201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养老] 京人社养发[201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社养发[2011]49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促进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职工退休资格认定及基本养老待遇核准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制止违规办理退休行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退休核准工作既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既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职责重要的工作。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正常工作秩序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切实杜绝工作中出现思想麻痹、得过且过、疏忽大意甚至玩忽职守、违法违纪等问题。
二、设置专人专岗,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
(一)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配置相应的人员进行退休核准工作;对于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应设置专人专岗进行核准。
(二)退休核准岗位工作人员完成核准后,作为具体核准事项的第一责任人应签字或加盖本人印章;凡经集体研究决定核准的,由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退休核准工作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在核准决定意见上签字。
三、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完善告知制度。全市制发退休核准工作“告知书”,将办理退休核准的依据、核准条件、核准程序、核准期限、需提交的材料目录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具体样式见附件1)
对于经核准不符合条件的,也应向申报单位告知暂不予核准的理由及结果。(具体样式见附件2)
(二)建立健全一岗双核制度。核准特殊工种退休,应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和复审,并分别签署核准意见,经初审与复审均认为符合条件的,方可办理退休。核准时要对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与社保数据库及《缴费手
册》中记载的职工缴费状况等进行比对审核。经比对审核,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时间等情况不符的,不予核准其特殊工种退休。
全市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台账,将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申报单位、职工基本信息、工种名称、职工档案相关记载等情况,以及初审和复审的意见及理由进行登记备查。(具体样式见附件3)
(三)建立集体研案与联合审查机制。对于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存有较大异议、难以认定的疑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民主和监督,采取集体决定的方式,通过集体讨论研究和联合审查机制进行办理。建立退休核准部门内部集体研究制度和法制、信访、基金监督、社保中心、职介(人才)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审查机制;纪检部门对联合审查进行全程监督。部门内集体研究仍无法决定的,由部门负责人提交联合审查组研究决定。
(四)实行分级管理和重点监控制度。对于申报单位的退休核准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通过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的数量、核准未通过的比例、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等指标进行评估,对申报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实行重点监控,并加大核准工作力度;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单位,经批准后可责令该单位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工作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少于3个月)可暂停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对于社会反映突出、群众举报较多的单位,市局相关部门可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重点监控。
对于经查证核实确有弄虚作假、谎报瞒报情形的,经批准可通过退休核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将该申报职工予以锁定,并注明未通过核准的原因。对于被锁定的人员,其他退休核准部门不办理其退休手续,须经原退休核准部门核准。
四、规范退休申报手续,严格退休核准程序
(一)完善特殊工种退休公示制度。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必须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将职工的姓名、出生年月、从事特殊工种的岗位及时间、企业名称、特殊工种备案以及本人的退休申请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一般应不少于10日。(具体样式见附件4)
职工所在单位进行申报的,应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涉及到职工曾在其他单位从事特殊工种的,应在从事过特殊工种工作的原单位进行公示;由街道(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和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申报的,上述机构须在其办公场所进行公示,同时应在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单位进行公示。原单位由于破产、关闭、撤销等原因不存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示;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以通过《北京劳动就业报》或市人力资源保障网等媒体予以公示。
职工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应提交公示过程和内容的影像资料。公示结论须由申报单位及进行公示的单位负责人、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劳资(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二)实行特殊工种退休核准申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含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事务所等,下同)应对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建立特殊工种管理档案。
1、用人单位应将本单位的特殊工种名称、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基本情况、从事特殊工种起止时间及岗位
变动情况,及时做出完整记录予以存档,并将上述内容按第(一)项的要求公示后,每年定期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向负责其退休核准的部门申报备案(具体样式见附件5)。
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行政部门对其申报的特殊工种退休不予核准。
2、1999年8月《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63号)发布后,因用人单位未按文件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或档案记载不全,造成无法认定职工此间从事过特殊工种的,由原单位负责查找原始依据予以证明;仍无法查证的,上述期间不作为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依据。
3、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审查本机构存放管理的职工档案,对于职工原始档案中记载的职工工作经历情况(含招工或招收录用、调动、离职、失业等),以及职工曾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名称、从事的工种名称、起止时间和岗位变动情况明确予以记录,经审核人与负责人共同确认签字并加盖本机构公章后,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报所在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备案。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部门对申报的职工特殊工种退休不予办理。
4、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对用人单位及各类存档机构申报备案的情况汇总后报市退休核准部门,市退休核准部门建立专门的特殊工种数据库,在办理退休核准时依托退休核准系统予以核查比对,对于与备案情况不符或不在备案范围内的,不予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5、用人单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发生改制等涉及本单位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人员发生变化或分流情况的,应将有关情况报告退休核准部门。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应加强对职工上岗从事特殊工种情况的监督核查,并适时对重点单位实行核查。
(三)规范存档及失业人员退休申报手续。职工所在单位及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按照原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关于颁发〈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劳力字[1992]33号)整理职工档案,做到分类正确,装订整齐;并应对照档案目录对档案材料进行逐页检查,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确保职工档案的真实、完整。对后续补充材料应注明补充时间、来源渠道并须归入“其他”类别,防止散乱丢失。对申报的档案未按规定整理装订的,退休核准部门不予受理。
为方便存档人员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存档机构办理个人委托存档手续,并由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行政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不得跨区县存档也不得跨区县办理退休核准手续。本通知发布之前已经跨区县办理委托存档手续的,可仍在原存档机构委托存档,并由该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不得办理个人委托存档,也不得以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名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由企业依法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和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由企业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核准手续。办理集体存档的单位,用人单位在出具相关手续后可以向存档机构提取本单位职工档案,到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四)退休核准工作要以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为准,并根据档案记载、其他佐证材料及相关公示、备案等
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合理性对核准内容做出认定。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试行退休核准提前预审模式。
五、严肃工作纪律,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完善工作程序和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创新监督制约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加大检查力度,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疏忽懈怠、责任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要调离工作岗位;对于违法违纪的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于违规办理退休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曝光、惩处;对于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伪造变造相关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其他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积极应对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总结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新经验、新办法,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思路并提高管理手段,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七、执行时间
本通知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此前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O一一年三月三日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 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 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网站 日期: 2011-07-20
【字号 大 中 小】
京人社养发〔2011〕49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促进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职工退休资格认定及基本养老待遇核准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制止违规办理退休行为,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退休核准工作既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既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职责重要的工作。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正常工作秩序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切实杜绝工作中出现思想麻痹、得过且过、疏忽大意甚至玩忽职守、违法违纪等问题。
二、设置专人专岗,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
(一)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配置相应的人员进行退休核准工作;对于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应设置专人专岗进行核准。
(二)退休核准岗位工作人员完成核准后,作为具体核准事项的第一责任人应签字或加盖本人印章;凡经集体研究决定核准的,由部门负责人或主管退休核准工作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在核准决定意见上签字。
三、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一)完善告知制度。全市制发退休核准工作“告知书”,将办理退休核准的依据、核准条件、核准程序、核准期限、需提交的材料目录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具体样式见附件1)
对于经核准不符合条件的,也应向申报单位告知暂不予核准的理由及结果。(具体样式见附件2)
(二)建立健全一岗双核制度。核准特殊工种退休,应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和复审,并分别签署核准意见,经初审与复审均认为符合条件的,方可办理退休。核准时要对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与社保数据库及《缴费手册》中记载的职工缴费状况等进行比对审核。经比对审核,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时间等情况不符的,不予核准其特殊工种退休。
全市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台账,将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申报单位、职工基本信息、工种名称、职工档案相关记载等情况,以及初审和复审的意见及理由进行登记备查。(具体样式见附件3)
(三)建立集体研案与联合审查机制。对于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存有较大异议、难以认定的疑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民主和监督,采取集体决定的方式,通过集体讨论研究和联合审查机制进行办理。建立退休核准部门内部集体研究制度和法制、信访、基金监督、社保中心、职介(人才)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审查机制;纪检部门对联合审查进行全程监督。部门内集体研究仍无法决定的,由部门负责人提交联合审查组研究决定。
(四)实行分级管理和重点监控制度。对于申报单位的退休核准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通过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的数量、核准未通过的比例、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等指标进行评估,对申报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实行重点监控,并加大核准工作力度;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单位,经批准后可责令该单位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工作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少于3个月)可暂停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对于社会反映突出、群众举报较多的单位,市局相关部门可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重点监控。
对于经查证核实确有弄虚作假、谎报瞒报情形的,经批准可通过退休核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将该申报职工予以锁定,并注明未通过核准的原因。对于被锁定的人员,其他退休核准部门不办理其退休手续,须经原退休核准部门核准。
四、规范退休申报手续,严格退休核准程序
(一)完善特殊工种退休公示制度。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必须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将职工的姓名、出生年月、从事特殊工种的岗位及时间、企业名称、特殊工种备案以及本人的退休申请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一般应不少于10日。(具体样式见附件4)
职工所在单位进行申报的,应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涉及到职工曾在其他单位从事特殊工种的,应在从事过特殊工种工作的原单位进行公示;由街道(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和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申报的,上述机构须在其办公场所进行公示,同时应在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单位进行公示。原单位由于破产、关闭、撤销等原因不存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示;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以通过《北京劳动就业报》或市人力资源保障网等媒体予以公示。
职工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应提交公示过程和内容的影像资料。公示结论须由申报单位及进行公示的单位负责人、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劳资(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二)实行特殊工种退休核准申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含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事务所等,下同)应对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建立特殊工种管理档案。
1、用人单位应将本单位的特殊工种名称、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基本情况、从事特殊工种起止时间及岗位变动情况,及时做出完整记录予以存档,并将上述内容按第(一)项的要求公示后,每年定期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向负责其退休核准的部门申报备案(具体样式见附件5)。
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行政部门对其申报的特殊工种退休不予核准。2、1999年8月《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63号)发布后,因用人单位未按文件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或档案记载不全,造成无法认定职工此间从事过特殊工种的,由原单位负责查找原始依据予以证明;仍无法查证的,上述期间不作为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依据。
3、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审查本机构存放管理的职工档案,对于职工原始档案中记载的职工工作经历情况(含招工或招收录用、调动、离职、失业等),以及职工曾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名称、从事的工种名称、起止时间和岗位变动情况明确予以记录,经审核人与负责人共同确认签字并加盖本机构公章后,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报所在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备案。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部门对申报的职工特殊工种退休不予办理。
4、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对用人单位及各类存档机构申报备案的情况汇总后报市退休核准部门,市退休核准部门建立专门的特殊工种数据库,在办理退休核准时依托退休核准系统予以核查比对,对于与备案情况不符或不在备案范围内的,不予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5、用人单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发生改制等涉及本单位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人员发生变化或分流情况的,应将有关情况报告退休核准部门。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应加强对职工上岗从事特殊工种情况的监督核查,并适时对重点单位实行核查。
(三)规范存档及失业人员退休申报手续。职工所在单位及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按照原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关于颁发〈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劳力字[1992]33号)整理职工档案,做到分类正确,装订整齐;并应对照档案目录对档案材料进行逐页检查,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确保职工档案的真实、完整。对后续补充材料应注明补充时间、来源渠道并须归入“其他”类别,防止散乱丢失。对申报的档案未按规定整理装订的,退休核准部门不予受理。
为方便存档人员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存档机构办理个人委托存档手续,并由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行政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不得跨区县存档也不得跨区县办理退休核准手续。本通知发布之前已经跨区县办理委托存档手续的,可仍在原存档机构委托存档,并由该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不得办理个人委托存档,也不得以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名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由企业依法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和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由企业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核准手续。办理集体存档的单位,用人单位在出具相关手续后可以向存档机构提取本单位职工档案,到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四)退休核准工作要以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为准,并根据档案记载、其他佐证材料及相关公示、备案等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合理性对核准内容做出认定。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试行退休核准提前预审模式。
五、严肃工作纪律,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完善工作程序和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创新监督制约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加大检查力度,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疏忽懈怠、责任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要调离工作岗位;对于违法违纪的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于违规办理退休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曝光、惩处;对于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伪造变造相关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其他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积极应对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总结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新经验、新办法,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思路并提高管理手段,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七、执行时间
本通知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此前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日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管理,规范退休核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社养发〔2011〕49号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促进我市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规范老待遇核准工作,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制止违规办理退休行为,结合我市
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核准工作既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又涉及到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既是一项政策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保险基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正常工作秩序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风险意识,切实杜绝工麻痹、得过且过、疏忽大意甚至玩忽职守、违法违纪等问题。
二、设置专人专岗,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配置相应的人员进行退休核准工作;对于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应设
行核准。)退休核准岗位工作人员完成核准后,作为具体核准事项的第一责任人应签字或加盖本人印章;凡经集体研究决定门负责人或主管退休核准工作的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在核准决定意见上签字。
三、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告知制度。全市制发退休核准工作“告知书”,将办理退休核准的依据、核准条件、核准程序、核准期限、需录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具体样式见附件1)
对于经核准不符合条件的,也应向申报单位告知暂不予核准的理由及结果。(具体样式见附件2))建立健全一岗双核制度。核准特殊工种退休,应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初审和复审,并分别签署核准意见,经初审方可办理退休。核准时要对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与社保数据库及《缴费手册》中记载的职工缴费状况等进行比对审核,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时间等情况不符的,不予核准其特殊工种退休。
建立统一的内部管理台账,将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申报单位、职工基本信息、工种名称、职工档案相关记载等情况复审的意见及理由进行登记备查。(具体样式见附件3))建立集体研案与联合审查机制。对于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存有较大异议、难以认定的疑难问题,要充分发挥民方式,通过集体讨论研究和联合审查机制进行办理。建立退休核准部门内部集体研究制度和法制、信访、基金监中心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审查机制;纪检部门对联合审查进行全程监督。部门内集体研究仍无法决定的,提交联合审查组研究决定。
(四)实行分级管理和重点监控制度。对于申报单位的退休核准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通过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的数量、核准未通过的比例、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等指标进行评估,对申报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对于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实行重点监控,并加大核准工作力度;对于问题特别严重的单位,经批准后可责令该单位对申报特殊工种退休工作进行整改,整改期内(不少于3个月)可暂停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对于社会反映突出、群众举报较多的单位,市局相关部门可将有关情况通报给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重点监控。
对于经查证核实确有弄虚作假、谎报瞒报情形的,经批准可通过退休核准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将该申报职工予以锁定,并注明未通过核准的原因。对于被锁定的人员,其他退休核准部门不办理其退休手续,须经原退休核准部门核准。
四、规范退休申报手续,严格退休核准程序
(一)完善特殊工种退休公示制度。申报办理特殊工种退休的,必须按照民主、公开的原则,将职工的姓名、出生年月、从事特殊工种的岗位及时间、企业名称、特殊工种备案以及本人的退休申请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一般应不少于10日。(具体样式见附件4)
职工所在单位进行申报的,应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涉及到职工曾在其他单位从事特殊工种的,应在从事过特殊工种工作的原单位进行公示;由街道(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和市、区(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申报的,上述机构须在其办公场所进行公示,同时应在从事特殊工种的原单位进行公示。原单位由于破产、关闭、撤销等原因不存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公示;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以通过《北京劳动就业报》或市人力资源保障网等媒体予以公示。
职工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应提交公示过程和内容的影像资料。公示结论须由申报单位及进行公示的单位负责人、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劳资(人事)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
(二)实行特殊工种退休核准申报备案制度。用人单位、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含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社会保障事务所等,下同)应对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建立特殊工种管理档案。
1、用人单位应将本单位的特殊工种名称、从事特殊工种的职工基本情况、从事特殊工种起止时间及岗位变动情况,及时做出完整记录予以存档,并将上述内容按第(一)项的要求公示后,每年定期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向负责其退休核准的部门申报备案(具体样式见附件
5)。
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行政部门对其申报的特殊工种退休不予核准。2、1999年8月《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1999]63号)发布后,因用人单位未按文件要求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或档案记载不全,造成无法认定职工此间从事过特殊工种的,由原单位负责查找原始依据予以证明;仍无法查证的,上述期间不作为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依据。
3、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审查本机构存放管理的职工档案,对于职工原始档案中记载的职工工作经历情况(含招工或招收录用、调动、离职、失业等),以及职工曾从事特殊工种的单位名称、从事的工种名称、起止时间和岗位变动情况明确予以记录,经审核人与负责人共同确认签字并加盖本机构公章后,以纸介和电子文档方式报所在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备案。未按要求申报备案的,退休核准
部门对申报的职工特殊工种退休不予办理。
4、各区县退休核准部门对用人单位及各类存档机构申报备案的情况汇总后报市退休核准部门,市退休核准部门建立专门的特殊工种数据库,在办理退休核准时依托退休核准系统予以核查比对,对于与备案情况不符或不在备案范围内的,不予办理特殊工种退休。
5、用人单位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发生改制等涉及本单位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人员发生变化或分流情况的,应将有关情况报告退休核准部门。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应加强对职工上岗从事特殊工种情况的监督核查,并适时对重点单位实行核查。
(三)规范存档及失业人员退休申报手续。职工所在单位及负责职工档案管理的各类存档机构应认真按照原劳动部、国家档案局《关于颁发〈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劳力字[1992]33号)整理职工档案,做到分类正确,装订整齐;并应对照档案目录对档案材料进行逐页检查,严禁涂改、抽取、撤换档案材料,确保职工档案的真实、完整。对后续补充材料应注明补充时间、来源渠道并须归入“其他”类别,防止散乱丢失。对申报的档案未按规定整理装订的,退休核准部门不予受理。
为方便存档人员退休后实行社会化管理,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应在本人户籍所在地存档机构办理个人委托存档手续,并由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行政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不得跨区县存档也不得跨区县办理退休核准手续。本通知发布之前已经跨区县办理委托存档手续的,可仍在原存档机构委托存档,并由该存档机构向本区县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不得办理个人委托存档,也不得以灵活就业人员或个体工商户名义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应由企业依法按照规定的缴费标准和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由企业为其申报办理退休核准手续。办理集体存档的单位,用人单位在出具相关手续后可以向存档机构提取本单位职工档案,到退休核准部门申报办理退休手续。
(四)退休核准工作要以职工原始档案记载为准,并根据档案记载、其他佐证材料及相关公示、备案等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合理性对核准内容做出认定。各区县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可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试行退休核准提前预审模式。
五、严肃工作纪律,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完善工作程序和明确工作职责与权限的基础上,狠抓落实,形成合力,创新监督制约机制,严肃工作纪律,加大检查力度,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于疏忽懈怠、责任意识薄弱的工作人员要调离工作岗位;对于违法违纪的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对于违规办理退休的其他单位和个人,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曝光、惩处;对于采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伪造变造相关材料等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六、其他有关工作要求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积极应对退休核准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认真总结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新经验、新办法,加强沟通与交流,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管理思路并提高管理手段,着力夯实工作基础,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
七、执行时间
本通知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此前相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按本通知执行。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O一一年三月三日
附件下载
北京市退休核准工作流程告知书
审核告知书
特殊工种退休核准登记表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公示表
企业职工从事特殊工种情况备案表
第四篇:京人社调发〔2011〕216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军人家属随军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推荐]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军人家属随军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社保局:
驻京部队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和就业,事关部队干部和随军家属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妥善解决好随军家属安置和就业问题,是军地双方共同的政治任务,是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我市历来高度重视军人家属随军工作,始终把做好驻京部队军人家属随军工作作为落实“四个服务”、促进部队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各区县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渠道,把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成效纳入双拥工作的重点考核内容,使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工作得到了积极推进和有效落实。随着军人家属随军政策调整及随军指标增加,现就进一步做好军人家属随军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军人家属随军工作取得实效。家属随军工作关系到部队建设和军人切身利益,各区县要建立健全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军人家属随军工作的领导。各区县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完善随军家属就业服务窗口服务,对于辖区内随军家属就业情况要做到数字准、底数清、情况明,积极促进随军家属就业服务率逐步提高。
二、以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月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宽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渠道。各区县要结合驻地部队随军家属实际情况,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月活动方案,积极开展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工作。通过随军家属就业培训、专场招聘会、职业素质测评等多种方式,提升随军家属就业服务水平,拓展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渠道。
三、打破随军家属身份界限,切实提高服务效率。为便于部队管理和就业服务统一,今后随军家属将不再区分干部、工人身份,统一填报《军官家属随军调京审批表》。各驻京部队要按照《驻京部队军官家属随军报送材料清单》和《驻京部队军官家属随军档案审核要点》的要求,认真填报核对相关表格和电子数据,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军地各方要密切配合,保证在符合规定、材料齐全的情况下30个工作日内办结。
四、定期追踪问效,细化考核。今后各区县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工作将作为人力社保工作的重点考核内容,就各区县随军家属就业服务制度建设、服务月活动成效、窗口服务质量、就业培训场次、就业服务成功率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市人力社保局每年底都要组织随军家属就业服务评选,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收随军家属的单位给予通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关于2003年北京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 京劳社养发
关于2003年北京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 京
劳社养发[2003]209号
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各企业主管局、总公司劳动处、各中央在京企业,各计划单列企业:
为保障企业退休、退职等人员基本生活,经市政府批准,现对2003年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02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包括:原行业统筹移交北京市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原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批准成建制转为企业的退休人员;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2]60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自2003年7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退休人员、退职人员、占地农转工人员、原临时工养老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由两部分组成:
(一)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15元;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的,按其缴费年限每满1年(按满年计算)增加1.5元。
(二)按退休时间调整基本养老金。1990年4月30日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90年5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期间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0元。
(三)上述退休人员中:
1、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上述
(一)、(二)款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按上述
(一)、(二)款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
上述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按本通知调整基本养老金后,基本养老金水平低于全市退休人员平均水平的,补足到平均水平(885元)。
2、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文件的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调整基本养老金后,基本养老金水平低于全市退休人员平均水平的,补足到平均水平(885元)。
三、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7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6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50元。
按本通知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作为享受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每年增发1-2个月生活补助费的基数。其增加部分自本通知执行之月起,一次性全额发给。
四、按照《关于高级专家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国发[1986]26号)文件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高级专家、按照《关于转发航空工业部、民用航空局<关于“两航”起义人员有关待遇问题的请示>的通知》(京办发[1985]50号)办理退休手续,按其基本工资额100%发给退休金的人员,按下述标准进行调整:退休前享受正局级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300元;享受副局级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260元;享受正处级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220元;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190元;享受科级及其以下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160元;享受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280元;享受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220元;享受中级及其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每人每月增加160元。
五、按照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关于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系统社员职工退休、退养和退职试行办法的通知》(京合总字[1983]•008号)文件规定办理退养并按月领取退养费的人员,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退养费2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退养费30元。
六、按照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中央科研机构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参加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京劳社养发[2001]74号)文件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正常事业费的中央转制单位,转制前已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仍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科技部、建设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和勘察设计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5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七、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参加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由统筹基金支付,未参加统筹的,按原渠道列支。
八、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三年十二月九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黑政办发〔2003〕61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解决省直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
困难问题意见的通知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人事厅、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解决省直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各行署、市、县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担负起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有效方法,要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并将工作中好的做法及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省直相关部门。
2003年12月11日
关于解决省直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
省人事厅 省劳动保障厅 省财政厅
(2003年12月8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认真解决部分在企业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人发〔2002〕82号)、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转发人事部等六部门关于认真解决部分在企业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生活困难问题通知的通知》(黑人发]2002]14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妥善解决省直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存在拖欠军转干部工资等费用问题的省直企业(不含农垦、森工系统企业)共有261户,涉及军转干部2329人,其中在岗391人,下岗196人(含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内19人),已退休1742人。261户企业中拖欠工资、养老金、医药费三项费用的企业有176户,拖欠工资、养老金、医药费三项费用合计17547090元,涉及1287人。其中累计拖欠工资90953003元,涉及372人;拖欠养老金2404011元,涉及346人;拖欠医药费6047779元,涉及715人(详见附件)。
二、政策依据
(一)各级政府、企业及其主管单位要按照人事部等部门人发〔2002〕82号、省人事厅等部门黑人发〔2002〕140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3〕29号文件规定,明确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是企业、主管单位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尽快补发企业拖欠军转干部的各项费用,并确保不发生新的拖欠。
(二)补发企业拖欠各项费用所需资金原则上由企业自行筹措解决。企业已停产且无其他收入的,由主管单位筹措解决;无主管单位或主管单位无力解决的,由省财政帮助解决。省财政补助资金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重点补发企业拖欠的工资、养老金、医药费三项费用。
(三)补发拖欠工资问题。企业是补发拖欠工资的责任主体,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尽快补发企业拖欠军转干部的工资。省财政对已停产企业补发拖欠工资所需资金给予70%的补助,其余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停产企业拖欠工资按以下情况分别认定:一是停产企业停产前拖欠工资据实认定。二是停产企业停产后不存在欠发工资问题,欠发的应是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按当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内下岗基本生活费标准执行,欠发部分由省财政全额帮助解决。
(四)补发拖欠养老金问题。企业上报的拖欠养老金由1998年以前企业拖欠的基本养老金和统筹项目外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统筹项目外养老金按政策由企业视经济状况补发,1998年以前企业拖欠的基本养老金由企业负责补发。因此,对盈利企业拖欠的养老金,补发资金由企业自行筹措解决;对正常生产的亏损企业,由省财政补助1/3,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对半停产的亏损企业,由省财政补助1/2,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对停产企业,由省财政补助2/3,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
(五)补发拖欠医药费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3〕29号文件规定,对拖欠军转干部医药费“企业报销确有困难以及参保后医疗费负担仍很沉重的企业军转干部,要通过社会筹资和同级财政补助等办法给予医疗救助”。对盈利企业拖欠的医药费,补发资金由企业自行筹措解决;对正常生产的亏损企业,由省财政补助1/3,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对半停产的亏损企业,由省财政补助1/2,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对停产企业,由省财政补助2/3,其余部分由企业和主管单位筹措解决。
三、解决意见
(一)补发工资、养老金和医药费三项费用问题。按上述政策和三方面承担的资金比例,由企业或主管单位提出申请,报省有关部门审定,于2003年12月底前开始补发。各企业主管单位要对所属企业的补发工作进行跟踪督查,省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补发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以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二)下岗军转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下岗军转干部现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内的,基本生活费由企业负责继续发放;已出中心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未进中心的,基本生活费由所在企业自2003年9月1日起,按当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内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标准负责发放。发放下岗军转干部基本生活费所需资金,盈利企业自行解决,亏损企业自行筹集1/3,当地失业保险基金支付1/3,省财政帮助解决1/3。
(三)退休军转干部的生活补助金问题。一是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的基本养老金。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关于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在企业的退休军队转业干部生活困难补助费的通知》(黑劳社发〔2003〕101号)规定:在部队担任师级职务(含技术6、7级)的军转干部800元/月;在部队担任团级职务(含技术8、9级)的700元/月;在部队担任营级(含技术10级)及以下职务的600元/月。未达到以上标准的,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补助到规定标准,并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此项标准已于2003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二是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政策核定基本养老金。省人事厅等部门黑人发[2002]140号文件规定:在部队担任师级职务(含技术6、7级)军转干部月标准为800元;在部队担任团级职务(含技术8、9级)的为700元;在部队担任营级职务(含技术10级)及以下职务的为600元。核定后的基本养老金从2003年9月1日起,统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所需资金由现行渠道解决。
(四)困难企业军转干部提前退休问题。在困难国有企业工作、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军转干部,根据本人意愿,可随时申请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按待遇标准,其基本养老金标准分别高于800、700、600元/月的,每提前退休1年,其基本养老金扣除个人账户养老金后减发2%,减发后基本养老金不得低于本人应享受的相应待遇标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四、审批办法
(一)下岗军转干部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由省级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解决。由企业对下岗军转干部情况进行核实后,按照当地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内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出申请,有主管单位的需经主管单位审核并汇总,报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审批后将资金拨付给企业主管单位或企业。
(二)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和提前退休企业军转干部的基本养老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批。核定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和提前退休企业军转干部的基本养老金,从2003年9月1日起,统一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所需资金由现行渠道解决。
(三)企业拖欠的军转干部工资、养老金和医药费三项费用的补发工作。企业拖欠费用金额经企业主管单位审核后,报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人事厅、经贸委联合审批,由省财政厅将补助资金拨给企业主管单位或企业。
(四)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企业军转干部,可申请提前退休,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批。
附件:省直企业军转干部拖欠工资、养老金、医药费三项费用情况汇总表(略)。主题词:人事 劳动 企业 通知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九府厅发[2004]13号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九江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九江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和《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发〔2003〕29号文件,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赣办发〔2003〕13号)以及《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人事局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赣办发〔2003〕13号文件,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九办发〔2003〕14号)精神,解决好我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问题,制定《九江市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一、医疗救助的原则
1、人发〔2002〕82号、中办发〔2003〕29号、赣办发〔2003〕13号以及九办发〔2003〕14号文件是对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实施医疗救助的基本政策依据。解决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医疗救助问题要符合上述文件的规定。
2、医疗救助是对企业军转干部特殊困难的一种人道主义的帮助,不是对全部医疗的包揽。
3、医疗救助以《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实施方案〉的通知》(九府发〔2000〕27号)以及九江市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为参考依据,并适当给予优惠。
4、医疗救助基金从中央、省下拨的专项经费、市财政配套资金以及其他社会团体资金等多种渠道筹集,每年相对固定。数额由市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联席会议决定。
二、医疗救助的范围和对象
1、市属困难企业(困难企业的界定,按赣劳社医〔2002〕6号文件规定执行,即在一个内连续四个月或累计六个月不能发放在职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中患有重大疾病或长期患病医疗费用较大的、企业未参保而报销确有困难或参保后医疗费负担仍很沉重的军转干部,均可列为医疗救助对象。
2、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在市医保处指定的定点医院住院和门诊治疗九种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可列为医疗救助范围。
3、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县(市、区、山)困难企业的军转干部医疗保险或医疗救助由当地按相关文件或规定执行。
4、中央、省驻市单位的军转干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仍按企业现行资金渠道解决,不适用本《实施办法》。
三、医疗救助的标准
1、特困企业的军转干部可按九江市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随单位参加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和享受相应的医疗待遇。未参保企业军转干部发生的医疗费用,由企业参照当地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报销。
2、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在定点医院门诊治疗九种慢性病的,一次性门诊费在1000元以上并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按发生医药费的20%比例给予医疗救助。
3、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在定点医院发生的住院费(个人支付部分,下同)一次性在5000元和住院治疗九种慢性病的医疗费一次性在6000元以上并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分别按发生医药费的20%和25%的比例给予医疗救助。
4、对企业特困军转干部的医疗救助金,每人每年不超过2万元。
四、医疗救助基金的管理和审核
1、市直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医疗救助基金由市军转办负责管理,并设立专门的帐户,单独核算,财政部门监督使用。
2、医疗救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坚持厉行节约、严格管理的原则,切实管理好、使用好。
3、对市属企业特困军转干部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本人提出申请,出示原始凭证,单位和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市军转办审核,由市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审批。
五、其它
1、对违反本《实施办法》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查实,将视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
2、本《实施办法》由市军转办负责解释。
3、本《实施办法》从发布之日起试行。主题词:劳动保障 企业 军转干部 办法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