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16:5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

第一篇: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

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 ●到2010年,实现株洲市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三个翻一番,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3%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0%。

●该构想主要内容之一的六大工程是:基础先行工程、产业提升工程、自主创新工程、城市拓展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城乡统筹工程。

长沙晚报株洲讯(记者 李春璞)记者日前从株洲市发改委了解到,该市主题为“打造示范区,建设新株洲”的“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已经出炉。

根据基本构想,株洲城市定位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其重点包括:

一、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南车时代、南方公司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汽车、能源及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二、现代物流基地。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打造成我国中南地区的物流基地。

三、新能源基地。发展南车电机、时代新材等风电骨干企业,建设攸县煤电一体化项目,开发动力电池、生物质能源等项目,继续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工作。

四、文明宜居特大城市。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引导经济和人口向城市有序集中,将株洲建设成为环境优良、品位高雅、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特大城市。到2010年,该市GDP、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三个翻一番,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均减少3%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0%。到2020年,在发展方式实现转变、结构得到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三番以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基本建成。将清水塘地区打造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区,将云龙片区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将“一江两岸”打造成为东方的莱茵河。该构想主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六大工程:

一、基础先行工程。东移京珠高速,南移上瑞高速,建设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力争城市道路“外成环,内成网”,核心区内村村通公交车、组组通水泥或沥青路。公路、轨道交通、航运设施配套,能源设施、水利设施、社区设施完善。

二、产业提升工程。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六大战略性产业。

三、自主创新工程。建设四个国家级实验室,力争20项863、973计划项目落户株洲,创出十大品牌,建立十个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中心。

四、城市拓展工程。向北拓展成70平方公里的云龙新城,向西拓展建成40平方公里的天易新区,向南拓展开发30平方公里的渌口-南洲新城。

五、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一江两岸四港的综合治理。

六、城乡统筹工程。建设10个经济强县、100个新农村示范村,力争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

株洲市代市长王群表示,“现代工业文明”体现了资源节约的要求,“生态宜居”体现了环境友好的要求,这完全符合株洲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湖南工业大学“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科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构想大加赞许。他认为,株洲市的这一构想将打造示范区作为突破点,非常符合株洲实际。株洲清水塘地区是老工业基地聚集区,如何处理该地区的重化工业污染,是“两型社会”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难点和重点。该地区污染历史长,积淀多。按照这一构想,清水塘地区污染将得到有效解决,对整个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第二篇:“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第二阶段基本设想

谋划“十二五”专题之四:

“两型社会”建设第二阶段基本构想

市“两型办”

1、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大开放、建设新湘潭”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规划引领和改革创新两大手段,强力推进“四化两型”进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湘潭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四个示范城市建设,努力把湘潭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红色圣地、宜居家园。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7:58.8:3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2%以上,全市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2万元和1.4万元。

2、主要任务。通过推进“八大工程”、深化“八大改革”,整合各级、各类资源,率先走出一条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八大工程。两型产业振兴工程。突出长株潭产业的互补、融合与共赢,重点实施“22335工程”,加快发展精品钢材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四大战略性产业,改造提升冶金、化工、1

建材、机电等四大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现代物流、红色旅游、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等四大产业基地,构建特色突出、结构优化的两型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把交通、能源、环保等城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重中之重,通过完善交通网络、加强能源保障和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承载力强”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以节能减排在线管理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行动”,逐步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建筑、交通、商业、民用等领域的节能推广,率先形成节能减排考核评价、行业标准、用能标准和设计规范等系统管理的体制机制。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保护饮用水源安全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湘江湾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大对竹埠港、下摄司、锰矿等重点污染地区的治理,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截污治污、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湘江风光带、生态建设等工程建设,打造“东方莱茵河”。示范区建设推进工程。以高新区和三个示范区的率先发展,引领全市改革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启动其他三大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在示范区大力推进资源、环境、土地、投融资、行政管理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两型”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应用,努力把示范区打造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和引领区。城乡统筹示范工程。以韶山城乡统筹示范市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行建设同规、环境同治、服务同享、管理同体,加快土地流转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向

市民转变,以“两型”村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全民共享改革建设成果。长株潭公交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长株潭三市城际公交一体化运营、公共交通资源共享、城乡公交一体化、同城公用事业缴费一卡通及干道站场等建设,实现三市公交出行同城同享。三网融合工程。加速电信、广电、互联网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加快建设智能电网,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湘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深化八大改革。深化产业发展体制改革,以构建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新型产业体系为重点,建立健全产业集群发展、结构优化升级和合理布局的体制机制;深化自主创新体制改革,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建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改革,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为重点,建立以节约为核心、成本为基础、低碳为要求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阶梯式水价、电价和气价改革,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市场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重点,创新土地管理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土地税费改革,探索土地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提高土地承载能力。深化城乡统筹体制改革,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突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和行政区划壁垒,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建立公

共财政和增强金融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建立支撑两型社会建设的财税和投融资体系。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大力发展高层次的加工贸易,加快形成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顶层设计要求,推进市域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加快行政管理创新,完善政绩考核体系,构建与“两型社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3、基本途径。坚持“两型”引领,“四化”带动,全力推进“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第二阶段的建设。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两型社会”建设。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一方面,做大做强战略性产业,形成配套功能完备的产业链。加强与长沙、株洲的产业协调与合作,重点抓大企业裂变,抓大项目实施,抓大产业集聚,着力发展精品钢材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等四大战略性产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另一方面,以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实施服务业“2331”工程,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着力实施城市建设“2146”工程,夯实“两型社会”建设平台。一是立足长株潭融城发展,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大力推进长株潭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抓紧建设竹埠港码头等水运港

口,加快实施城际干道和高速路网建设,努力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轴、以湘江水运充分利用为重点、以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为支撑的“两型”综合交通网。二是突出主城区建设,呼应城市群战略布局。紧扣一体化发展思路,利用湘江U字型穿过城区的地理特色,以“一轴四带、六片三组团”为重点,着力打造长株潭重要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三是承接区域发展,构建市域城镇体系。按照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的要求,主动承接城市群的辐射,加快湘乡、韶山等次中心城市和市域重点城镇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

——以农业现代化保障“两型社会”建设。以实施“2211”工程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加快发展以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为重点的蔬菜、花卉苗木、农业休闲及其他特色农业一体发展的都市农业,重点抓好姜畲—杨河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马鞍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强化提升以粮食、生猪为主导,湘莲、竹木、油茶为特色的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以信息化支撑“两型社会”建设。切实把推进信息化作为覆盖“两型社会”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重点实施“1162”工程,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以发展宽带传输网及下一代网络技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业,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支

撑能力;以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市建设为平台,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三网融合试点的机遇,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步伐,突出抓好信息化平台和九华示范区网联大厦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

4、工作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强化措施保障:一是突出项目,强化建设开发机制。建立健全以顶层设计引领项目策划开发机制;通过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协调规划实施、监控规划执法,建立规划实施和纠偏机制;加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重大项目的策划开发、源头参与和调度推进,建立健全“两型”项目管理机制。二是突出创新,强化改革推进机制。建立重大改革项目化管理机制,把改革试验建设的各项任务量化到可操作的项目,实现改革项目化;切实加强“厅市共建”,用足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权”,用政策引导改革建设,实现改革推进政策化。三是突出制度,强化政策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一揽子可操作性的制度措施;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设立湘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引导资金;进一步强化智力保障,成立“两型社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四是突出示范,强化全民共建机制。坚持标准引领,加大“两型”示范创建力度,培育一批典型、打造一批亮点;加强重大政策和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人才的技术特长和群体优势;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的宣传推介,努力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突出绩效,强化考评激励机制。每年制定出台工作方案,努力做到责任分工具体化;完善“两型社会”绩效考评机制,努力做到考核评价科学化。

第三篇: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一道成功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资源节约型杜会

节约,意味着节减、节省、节俭、控制,与浪费相对;节约是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节约不是限制消费,而是提倡健康消费、文明消费;节约更是经济学范畴,是用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浪费、资源过度使用的社会而言的。本文认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同内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

在传统经济社会形态中,资源是无限的,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范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生态危机。在资源节约型社会新经济形态中,资源是有限的,形成投入减量化、消费健康化、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范式,达到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效益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

友好,意味着亲近、和睦、协调、和谐。环境友好侧重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其根本要求就是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它体现了对自然价值多样性的深刻认识,以及人、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人们既要采取生态环境友好生产方式、消

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又要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增进幸福,构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目标是将生产消费活动规范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容量限制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消费活动有效调控的规律性反馈机制,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三、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它是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政策调控为手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致力于构建协调持续的发展体系。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围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源运行过程、生态环境运行过程、社会运行过程结合起来,推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质就是追求生态文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而是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它的特点总结如下:

1.和谐性。两型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全面和谐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两型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本质上讲,资源环境问题虽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其实质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谐问题。

2.系统复合性。两型社会的突出特征是其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革的系统复合性。资源环境问题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两型社会也是一个“复合体”,由节约友好型技术、节约友好型产品、节约友好型产业、节约友好型企业、节约友好型社会等等组成。

3.广泛参与性。两型社会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两型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全社会自下而上培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真正形成建设两型社会的广泛共识。并把这种

意识与共识付诸到日常的行为中去。

4.开放性。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谋求旨在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体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各类组织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要求开放合作、改革创新,而不是那种关起门来搞建设,拒绝一切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生态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生态保护区”。

5.创新性。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突出是抓好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以节约能

第四篇: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循环经济的定义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我国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两型社会资源节约 资源问题 循环经济 中国特色循环经济 企业 个人 正文:

1.两型社会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中“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1]

2.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在清朝是就自诩为“天朝上国”,土地广袤,资源丰富。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或者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致使人口迅速增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2](其中不包括港澳台的人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出现的那些资源短缺现象及事故,无不昭示着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如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这一水荒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生存的极大威胁,也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再如近几年的黄河断流、长江断流及众多内陆湖泊的萎缩枯竭都给我们敲响了一警钟。我们的母亲河的生命都遭受了威胁,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再来就是各大城市的水荒、电荒、油荒等等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及时解决。

从1995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后。针对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系列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至此,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建设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建设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资源节约问题首当其冲。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而在2005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必须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3]因此,我国必须首先解决资源问题。而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

3.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成就

我国一直在进行循环经济的探索,并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试点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各个省市都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建设循环经济的相关的政策。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属于自身的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各个企业甚至个人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我列举了一些具体成就。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泰格林纸集团公司总裁王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不可忽视的典范。1998年7月,王祥临危受命,正式出任岳阳造纸厂厂长。当时的纸厂因受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变的冲击而濒临。而过去的造纸方法与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和工人们提出了“林纸一体化”思路。“林纸一体化”就是打破过去传统林木和造纸分离的管理生产模式,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木基地有机结合起来,既发展造纸企业,又建设原料林木基地,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这一具有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的方法不仅拯救了濒临倒闭的工厂还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人民都在积极地为建设循环经济而奋斗,我国的企业当然也不甘落后近年来。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坚定不移地走低资源耗用、低污染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早在1999年,济钢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的经验就在全行业得到推广。斗转星移,目前济钢已形成了以“创新中循环,循环中高效”为主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企业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案例。

此外,广东省更是提出了绿色广东的口号。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4年年底首次提出之后,人们对这一构建和谐广东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与构想的认识越来越深刻。2005年2月,广东成为全国绿色GDP试点的十个省市之一,表明建设绿色广东已进入实践探索。据专家介绍,广东的循环经济具体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单个企业、共生企业群和全社会三个层面。在单个企业层面,广东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和省环保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企业进行清洁生产试点,22家企业被命名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在共生企业群层面,广东在南海建设了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计划滚动投资50亿元,将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的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三代工业园。在社会层面,广东初步形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体系。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充分回收生活垃圾中的热能。积极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目前,广东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每年综合利用回收危险废物已达80万吨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安徽铜陵的对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这些昔日的铜、硫酸、化肥和水泥等主导产业形成的当地的结构性污染源的合理的再利用;河南三门峡市下辖的河南省煤化工基地,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义马市,它制定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10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到1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基本构建

起以电-煤-铬为主导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湖南省农村的林业和农业方面循环经济已经走出了一片新天地;湖北鄂州的循环经济也渐成气候。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5]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以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进程,以推动我国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了历史进程。

注释:[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04-28

[2]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7日下午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05-06-27

[3]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07-06

[4]曲格平.《循环经济———21世纪发展的趋势》[J]

[5]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上的讲话2005-03-05

第五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6日 09:00 来源:《求是》 作者: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加速发展,已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为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的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开始进入统筹城乡、覆盖全民和制度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又强调,我们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决策部署,反映了党中央在新时期对社会保障工作的战略定位,极大提升了社会保障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坚持不懈推进制度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10年来,我国填补了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空白,已有的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制定实施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开展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于2012年底实现制度全覆盖;建立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今年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从制度上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障对城乡居民的全面覆盖;基本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的制度体系;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普遍实施;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经过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实现了由单位和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覆盖城镇职工向覆盖城乡居民、由单一保障向多层次保障的根本性转变。

覆盖人群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社会保障。10年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从城镇扩大到农村,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各类企业,从单位职工扩大到城乡居民。2011年,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比2001年分别增长100.18%、549.79%、38.27%、307.24%、302.08%。2011年,新农合参合8.32亿人,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4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全国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保障水平较大幅度提高,保障和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2005年至2012年,连续8年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12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人月均基本养老金预计达到1700元,是2002年的2.8倍。开展了门诊统筹,逐步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2012年的240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职工年均工资的4倍提高到6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为改善人民生活、使更多的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创造了条件。

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收支和管理,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城镇5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2.40万亿元、1.81万亿元和2.90万亿元。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2009年至2010年,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社会保险领域首次实施对困难企业缓缴5项社会保险费、降低4项社会保险费率,并加大3项社会保险补贴力度,直接为企业减负807.7亿元,为6000万职工稳定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较快企稳回升。

历史遗留问题加快解决,一些突出矛盾逐步得到化解。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扶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对各类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补贴以及适当的岗位补贴。中央财政安排509亿资金,帮助地方将关闭破产国有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统筹解决其他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医疗保险问题。还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将未参保集体企业和“五七工”、“家属工”等群体纳入养老保险。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保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服务网络逐步延伸。形成了以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并逐步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全国县及县以上经办机构8100多个,工作人员达16万人;全国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建立的基层服务站所超过19万个,专兼职工作人员达37万人;医保定点医院9.6万个,定点零售药店11.3万个。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金保工程”建设和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初见成效。建立了中央、省、市三级网络,并全部实现了省、部联网,实现了数亿参保人员的监测数据上传,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级各项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务,2011年底社会保障卡已发行1.99亿张。全面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77.3%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了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特殊人群保障问题。10年来,我们坚持以农村、居民和部分特殊群体为重点,加快推进各项保障制度建设,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使社会保障覆盖人数成倍增长;同时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多方筹集资金,基本解决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以及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革创新,努力破解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根据城镇化提速、老龄化加剧、人口流动性增强等新形势,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以退休人员为重点推动异地就医结算,为流动人员提供更加方便、高效、快捷的服务,切实减轻参保人员负担。

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和待遇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公共财政支出更多地向社会保障领域倾斜,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10年来,各级财政仅对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险的投入累计就达到145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0881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的及时足额支付。

强化法制建设,依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10年来,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立法进程不断加快,对依法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下载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株洲2020年基本建成两型社会 建设改革基本设想出炉(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长沙市开福区房产管理局 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根据《2010年开福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表》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各......

    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报告“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建设“两型社会”社区模式以来,街道办事处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开好头,起好步,建立了“两个机构”,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摸清了“两个底数”,采取“四项措施”加大......

    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分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党中央十六届......

    两型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两型社会建设调查报告 C24 彭钰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

    怎样建设两型社会(5篇可选)

    怎样建设两型社会一、把握实质、深化认识,将“两型社会”建设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本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党中央从人类文明转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建设两型社会讨论提纲

    建设“两型社会”从我做起 姓名:学号:学院专业 1、要深刻理解两型社会的含义 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而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