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
2011年,我们实验林场在抓好营林生产中心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做文章,建好公园开辟新经济增长点,抓林下产业带动职工增收致富。为实现林场发展转型升级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农林系统,林场的处境相对困难,主要是职工多、底子薄,资源匮乏。仅存的部分资源只够职工吃饭,根本无力再谋发展。实验林场在我市八场一圃中,职工人数最多,历史包袱最重,面临的困难也最大。我场现有在册职工 271 人,离退休职工 70 人,遗属19人,管理人员 30 人,每月仅开工资就要12万多元,加上公园建设、营林生产等,资金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实验林场一班人选择了保营林生产基础不动摇,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主攻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实现以林带副、以副促林,共同发展,让森林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马树森林公园在1997年就已由省林业厅批准设立为省级森林公园,但由于当时多方面原因,直到2003年才开始建设,而且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几乎全部由林场出资,工程建建停停,始终达不到规模。
从2009年开始,场新任领导班子把公园建设列为重中之重,在不影响林业生产大局的基础上,一切资金、力量向公园倾斜。并把场部搬到公园,合并办公,由工作能力强的程显军副场长主抓公园建设。选派得力人员配合,争取让公园一年看到新面貌。
建设工程中,我们一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方资金投入;一方面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筹资金,边建设边运营。09年秋,在滑索工程建设中,为节省资金,场班子成员带领管理人员中的年轻同志,在施工要求允许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能砌砖的砌砖,能抹灰的抹灰,挥汗如雨,埋头苦干一个多月,赶在入冬前完成了滑索的主体工程。为搞好滑索的绿化,大家又在严冬里顶风冒雪,镐刨锹挖,把300余株带着冻坨的松树移栽到滑索下。就这样,我们仅投资10万余元,就建成了四平地区仅此一家的滑索,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去过我们公园的同志可能注意到了,滑索上站城楼上题写着“好汉城”三个字,两层含义:一是引用毛泽东同志“不到长城非好汉”诗意,因为滑索是仿长城样式的;第二就是为了纪念在滑索建设中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林场和公园发展挥洒过辛勤汗水的“好汉”们。
不光自己建,还要自己管。我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积极性、创造性,把每个景点的管理都落实到人,制定责任制,增强责任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等客思想,做到主动服务、微笑服务,让游客在森林公园真正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建设好了,还要让人们知道这里好。对公园的宣传推广,我们也下了很大力气。我市的广播、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各种媒体都出现过森林公园的推介广告。在双辽电视台播放的专题风光片还得到了四平市纪检委姜焕昌书记的好评,推荐到四平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时间,将推介活动从双辽引向了四平。受此启发,2011年夏季,我们组织了一个流动宣传队到四平、公主岭、伊通、梨树等地走了一圈,发传单、搞活动、造声势。因为旅游不能只靠一个地方的游客,要各个地方的游人都来,才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提高我们的收入,让更多的人知道森林公园。这次宣传活动的效果很明显,不久就有公主岭、梨树的游客组团来游玩,正所谓锯响就有
末,也凸显了宣传、推广在当代营销中的重要地位,酒好更得多吆喝!经过全场上下共同努力,2009年从“六一”开业到“十一”闭园,共收入6万余元,2011年又创收9万余元,效益的逐年攀升,也证明了我们建设公园、发展森林旅游这条路是正确的、有前途的。
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要改变固有的靠林吃林的思维方式,不能只把眼光盯在树上,树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现有的林地资源正是最大的优势。森林公园依托的是有限的松树林资源,那么占绝大多数的杨树林能做什么呢?我们的答案是: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产业经济,主要是林下种植和养殖。在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持森林生态平衡。最重要的一点,它投资不高,当年见效,节省劳动力,适合在林区农户中普遍推广。
实验林场发展林下经济,正处在试验阶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我们的做法是——三年迈出三大步:
第一步,抓住重点,搞好试验。2010年,以公园为依托,把跑马场承包给场职工李刚经营。在保证旅游服务的同时让其自行发展养殖业,在原有三匹旅游用马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批马和牛。反正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林地里有的是草,还省得浪费资源。游人来时既能看到牛马成群,又可纵马驰骋,对公园形象也是很好的宣传。最后还要用效益说话,到秋一算账,李刚不仅完成了公园景点的目标责任制,自己的马、牛收入还有一万多,可以说达到了双赢,这个试点基本成功。
第二步,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在李刚养马的带动下,场里又支持几
户职工养野猪、野鸡、大雁。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由场里购进幼雏交由农户饲养,负责指导饲养、防疫,并承诺到秋托底回收,给农户吃下定心丸。今冬共回收大雁200只、野鸡600只、野猪8头,其余农户的小笨鸡、飞龙等400余只,配之以我们注册商标的“一马树”珍禽礼品箱包装,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既带动了职工增收,又在市场上树立了“一马树”的品牌形象。
养殖业的路子趟开了,种植业也不能落后。我们选派技术人员到吉林农大系统学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回来后引种鸡腿菇已取得成功,准备明年扩大规模,吸引更多农户参与。
第三步是最关键的一步,即培育壮大产业龙头,由农户自己打游击变为“公司+基地+农户”抱团闯市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养户搞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催生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大户,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为此,我们申报了省林业产业化项目基地。有了项目资金的支持,2012年,我们将扩大珍禽养殖规模,并争取自繁、自育、自养、自销,摆脱进雏、养成、出售、再进雏的被动局面,把各个环节的效益增长点全都攥在自己手里。
以上是我们场发展旅游和林下经济的一点经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困难和阻力还很多,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有各界朋友的热心帮助,我们这条林业产业化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第二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繁荣农村经济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林业产业 繁荣农村经济 作者:王占东 宋嘉君 李 俊 由云生 谢文丰 王晨飞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8期
摘 要:集安市山多、沟深、林密,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区位重要,林业既是这里的基础产业,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实践表明,集安市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作者通过对集安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集安市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林业产业、繁荣农村经济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林业产业 发展状况 调查
随着国家林业宏观政策的逐步调整,林业发展已进入了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重大历史时期,林业经济也由原来单一的依赖木材生产转向依靠林地开发、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多年来,吉林省集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林业产业工作的指导方针,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林业循环经济发展为目标,抓好林业产业建设,现已形成多种门类、多种项目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为进一步总结推广经验,近日,我们针对集安市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集安市林业产业发展具有起步早、项目多、规模大、效益好等特点,已成为集安市的主导产业。集安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实际,调整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集安市地处长白山南麓,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山区县分。全市幅员总面积49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9万亩,占总面积的86.1%;有林地面积390万亩(其中:红松幼林2.3万亩、中龄林1.5万亩、近熟林0.4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0.9%,全市森林覆盖率78.9%。多年来,集安市依托资源优势,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以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为重点,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大效益同步提升为目标,全面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五”期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2.5%。特别是2009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12.8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1.2%。
二、高度重视,强化措施,谋划林业产业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
作为集安市的基础和主导产业项目,林业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加快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市委、市政府组织成立了林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在林业局设立了专门的林业产业办公室,根据各产业特点组织成立产业协会,全方位指导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将生态经济沟的建设纳入了全市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集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标准化生态经济沟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生态经济沟的开发建设。
2.编制发展规划
根据“生态立市”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符合集安实际情况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为了切实指导好全市林业产业发展,集安市组织林业产业专题调研组,对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结合自身实际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确定了岭南为经济林、用材林建设区,岭北为用材林、经济林建设区。以葡萄、五味子、刺五加、山楂、苹果梨、板栗、红松果林、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以杨树、刺槐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以紫椴、水曲柳、黄菠萝、刺楸为主的珍贵用材林和依托于林业的种植(养殖)业作为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科学编制了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正确地引导了全市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积极发动群众
发展林业产业的主体是群众。为了转变农民群众对发展林业产业认识不足的问题,集安市各乡镇和林业部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户,通过对比算账、政策补助引导等方式,改变群众“粮本位”思想,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增强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动力。同时,他们围绕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向群众广泛宣传中央、省有关政策和各地产业发展的新经验、新技术、新品种等信息,使群众了解更多关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知识和相关信息。
4.推进林权改革
为适应林业产业发展,集安市按照“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原则,以“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为根本,全面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高广大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全民参与林业产业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市已有123个村、771个村民组完成了自留山的确认、已流转山林合同的完善和新改面积的划分工作,总面积310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3%,其中分林到户259万亩,占参改面积的84%;股份制合作经营22万亩,占参改面积的7%。集体统一经营29万亩,占参改面积的9%。完成合同签订3.14万份,占应签订合同的98%。集安市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目前,配套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通过改革,有效激活了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广大农户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的主体。
三、突出特色,选准项目,发展特色林业产业
瞄准市场选项目,是实现林业产业效益的关键。集安市在选择产业发展项目时,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坚持林业生态与林业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与富民、富市、富行业相结合,以效益为先,选准项目,强化经营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以山为本,积极培育优势林业产种植业
1.1着力抓好种苗花卉基地培育。国家提出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后,集安市抢抓机遇,加大种苗花卉基地培育,完成了一处以种植红松、落叶松、杨树、绿化用苗及各种花卉为主的种苗花卉
基地建设,将苗木培育推向了管理科学化、生产集约化、产苗优质化轨道。截止目前,全市种苗花卉基地面积发展到239公顷。
1.2积极搞好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利用集安市岭南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葡萄和五味子产业,并建立起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集安市已发展葡萄2.1万亩,年产值达到3707万元。同时,积极培育红松果林和其它经济林。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红松阔叶林7942公顷,年产松籽1000吨,年均产值1200万元,速生丰产林7276公顷,实现产值5479万元。
1.3大力发展中小药材种植。充分利用集安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等气候特点,大力发展中小药材种植。目前,全市已形成岭南五味子基地和岭北天麻、细辛、贝母基地。其中,全市五味子种植面积已达到1.68万亩(盛果期达到1.5万亩)鲜果产量达到6921吨,产值1270万元。预计三年内,全市五味子的种植面积将达到2.4万亩。
1.4合理调整参业种植结构。集安是全国人参主产区之一,为解决参业发展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的矛盾,市委、市政府及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参业生产由原来的以园参、西洋参种植为主向培育林下参、趴参和平地栽参方向转移。目前,全市林下参种植面积已达到7643.7公顷,产量达到14379公斤,产值18430.7万元。
2.依托于林,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
集安市始终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突出集安特色,合理调整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平衡资源可供量,力求养殖规模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努力做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五”期间,集安市以发展林蛙养殖为主和以林间养蜂、养鹿、牛、羊、冷水鱼为辅的养殖业以及香菇、木耳等培植业,年产值突破1334万元。尤其是充分利用可开发的189条生态经济沟,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沟经济,建立标准化生态经济沟66条,2009年实现产值18082万元,从业人数达到5899人。经营项目主要分为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三大类。据调查统计,养殖业主要以林蛙为主,养殖面积达到79147公顷,年产林蛙达到176吨,实现产值2676万元;狍子、梅花鹿、河鱼等其他养殖实现产值1965万元。种植业主要有林下参、园参,个别沟系拓展有中小药材、山野菜、食用菌等,如细辛、五味子、刺龙牙、蘑菇、木耳等,种植面积达到5784.6公顷,年产值实现4946.1万元。“十五”以来,集安市累计投资6000万元,建成标准化生态经济沟66条,面积发展到80422.5公顷,主要项目以发展林蛙为主,以养鹿、牛、羊、冷水鱼为辅。与此同时,发展林下参、园参、细辛和木耳为主的中药材和食品,年产值超过亿元,成为集安市目前林业产业发展的主要项目。
3.借助生态,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按照“生态立市”目标要求,借助集安市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四大名片”优势,集安市积极谋划发展森林旅游业。从90年代初开始,利用森林环境、林产品生产基地,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观光、生产实践、教育、休闲度假等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目前的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达52万人次,旅游收
入1418.8万元。2005年,利用国债资金,开展了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标准建设。目前,森林旅游已逐渐成为各界投资的热点,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2008年,集安市又开展了五女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文字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2009年得到省政府批准。老秃顶风景区也将列入旅游开发计划。今后,集安发展森林生态休闲旅游的条件将越来越广阔,优势将越来越明显。
4.创新机制,兴办林产品加工业
4.1合理布局开发森林矿产业。集安市森林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已勘探、开采矿藏企业数量已达到38户,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形成了以古马岭金矿为代表的矿产开发的龙头企业,年产黄金80~100公斤,产值800~1000万元。
4.2积极创办林产品加工业。多年来,集安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外商、社会各界人士来集安兴办无污染、低消耗、高效能的绿色林产品加工业,制定和落实各类优惠政策,为经营者搭建一个集政策、法律、技术、信息与一体化的服务平台。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以立泰木业和生森木业为龙头,以地板块加工、木旋、集成材生产为主的木材精深加工企业群体和以人参加工、松籽、山野菜生产、工艺品制作等林副产品加工齐头并进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09年,全市木材加工总量为79000立方米,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达到9447万元,上缴税金820万元。在全部64家木材加工企业中,有21家木材精深加工业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家。
四、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打造林业产业亮点
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集安市林业产业,他们还突出抓了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典型,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以典型带动全局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在林木产品的深加工项目中,为了控制原木外流的现象,规定阔叶木材全部实现精深加工,不允许以原木或半成品的形式对外销售,国营木材统由森茂林产品公司加工、销售,集体木材保重点企业发展,使林木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了产业效益。其次,发展产业乡镇和专业村。青石镇目前发展葡萄80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58%,有1500户农民种植葡萄,占总户数的60%,年产值1400万元左右;太王镇将果树村的水果、新红村的林下参、上解放村的葡萄、阳岔村的平地栽参、高台村的五味子、双安村的特色养殖等培育成能致富一方百姓的规模产业,目前已发展草莓450亩、果树10995亩、葡萄5500亩、五味子2100亩、养貉子600只、种蜂200箱。2009年特色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0%以上。果树村属市郊村,全村已发展果园4570亩、葡萄500亩,优质品种达30余种,80%以上的农户以发展果业为主,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530元;青石镇长川村已发展葡萄1784亩,占全村耕地的93%,97%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葡萄生产,被命名为“通化市葡萄生产专业村”;秋皮村是通化市林业产业先进村,地处集安市青石镇云峰电厂坝上库区,林业产业开发以水源保护为主,全村有林地面积5.3万亩,占幅员总面积的92.3%。几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强村裕民”的目标,提出了“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了“上山种树、林下播参、种植药材、封沟养蛙、拦江养鱼、空间养蜂”的长、中、短和水、陆、空相结合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截止2009年,全村累计栽植人工林3600亩,发展林下参4780亩,开发生态经济沟11条,林下种植中草药696亩,栽植山葡萄340亩,封5条沟拦江养鱼400万尾,养蜂600
箱。2009年,全村林业总产值已达82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6.8%,农民人均林产收入达到5200元,占总收入的85.3%。第三,通过项目带动辐射,促进了农民增收。集安市永泰蜂业公司自成立蜂业协会以来,已发展蜂农413户、蜂群29000群,蜂蜜产量达1000多吨,王浆4万公斤,蜂胶4000公斤,蜂农销售收入总额2000万元,户均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集安市森源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已发展食用菌户400户,平均年生产菌种300万袋,净产值达400万元,既提高了采伐剩余物的利用率,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废弃的菌料还可用作饲料、肥料和取暖材料。
集安市的林业产业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既体现了资源上的优势,又证明了观念上的更新,目前,他们又在积极谋划,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作者简介:王占东(1969—),男,吉林集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第三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固原市紧紧抓住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实现‚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
一、立足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抢抓历史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大众化旅游消费时代的迅速到来,旅游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市场消费不断丰富,中国旅游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六盘山区列入‚全国重点实施扶贫开发攻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大力度扶持,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将奠定更好的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固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固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了对‚六盘山红色生态‛旅游板块的支持力度。‚精心打造‘生态文化山城’,加快建设集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一体的宁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使固原旅游业在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区市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我市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固原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许多自然禀赋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六盘山集雄、奇、峻、秀于一体,既具北国风光之雄,又兼江南水乡之秀,是消夏避暑、森林探险、生态观光、科学考察和生态教育的良好场所;中国工农红军四次经过六盘山地区,使六盘山成为胜利之山。固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枢纽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石窟艺术六大类型的文化旅游资源。固原又是宁夏回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形成了独特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回族宗教文化、婚丧嫁娶、节庆习俗、饮食服饰、民间艺术等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十分突出,是吸引异国异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固原又处在宁东‚能源金三角‛和‚西兰银‛‚关中—天水‛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自治区建设‚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聚集固原的‚人气‛,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旅游消费需求的提高,旅游的经济含量将进一步增大。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对于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提速,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旅游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一般性消费相比,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可重复性、可持续性消费的特点,是最终消费、多层次消费和恢复能力较强的消费,对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我市近年来‚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的不断发展,不仅探索出了旅游扶贫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经营旅游服
务项目的积极性,对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产品,倾力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壮大
文化和旅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融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能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层次。要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按照‚逐步挖掘,重点突破,打造精品,提升形象,促进繁荣‛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科学规划管理,优化发展布局。科学规划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保证。要按照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发展目标的要求,邀请权威部门、高端专家学者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修编《固原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2011年至2015年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提出和储备一批今后五至十年旅游开发建设的大项目。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规划和景区建设性详细规划,实现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多形式、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体系。按照这些规划,将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以骨干文化企业为支撑,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撑产业,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文化旅游景区向文化产业聚集区转变。
突出品牌建设,打造精品线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红绿六盘〃文化固原‛整体形象,着力打响‚高原绿岛‛‚长征圣地‛‚丝路重镇‛‚回乡风情‛四大旅游品牌。精心打造四大
旅游区:以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单家集、乔渠革命遗址和任山河战役纪念园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区,以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野荷谷、老龙潭、胭脂峡、白云寺为重点的生态观光、消夏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区,以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震湖为重点的地质观光旅游区,以固原博物馆、须弥山石窟、须弥山博物馆、萧关遗址文化园为重点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区。大力培育精品线路:做大做强‚丝绸之路‛‚红军长征‛和‚万里长城‛三条国家旅游线路,不断完善‚清凉六盘消夏之旅‛‚长征圣地体验之旅‛‚丝路重镇文化之旅‛‚回乡风情探秘之旅‛四条精品线路。构建以固原为中心,辐射陕甘宁蒙的‚中国西部地区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
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旅游产业链。合理配置旅游要素,加强旅游通道和城市服务功能建设,构建和谐优美的旅游大环境,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按照4A级景区标准,加强景区主入口、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安全警示和引导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服务功能。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扶持代表城市形象的四五星级酒店和度假村,鼓励发展二、三星级酒店和经济型宾馆,积极支持‚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刺绣、剪纸、书法、绘画、草编、泥塑和野菜、野果、中药材等旅游商品,培植一批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的名吃、名店、名街区。
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开展精准营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精准营销成为实现旅游业集约化、低成本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营销策略。坚持在巩固传统旅游市场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细分化市场策略,精心策划一批高质量的营销活动,积极培育新市场。精心做好‚红绿六盘〃文化固原‛整体形象的包装,实施文化旅游宣传‚五个一‛工程(制作一套旅游景区系列宣传品,出版一套景点导游讲解丛书,摄制一套旅游系列宣传片,打造一台高水准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演艺节目,拍摄一部以六盘山为题材的影视剧),精心谋划举办全国性、地区性大型节会,提升和扩大六盘山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要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壮大,政策是导向,机制是保障。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组建六盘山文化旅游集团公司,用足用好‚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统一项目管理、统一宣传促销、统一行业管理、统一优惠政策的‚五统一‛管理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地域的界限,明晰责权利,加快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调整加强固原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完善县区领导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定期研究解决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要加大产业投入。解决好政策措施和投入问题,营造全方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论证储备今后五至十年的文化旅游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完善文化旅游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对接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文化旅游业政策,配套完善固原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税费减免、贷款担保、注册登记和奖励等具体办法,给予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者最大的优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力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文化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文化旅游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四要加强人才培养。鼓励社会教育资源合作,调动相关院校培育旅游人才的积极性,重点培养综合型旅游人才和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专业人才。自治区安排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要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旅游行业人才培训。加强对在职、在岗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派管理骨干到旅游大省、旅游专业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提高管理、经营能力。定期举办导游员(讲解员)培训班,培养一支熟悉固原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旅游服务队伍。建立旅游行业资格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完善旅行社导游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旅游行业队伍的稳定性。
第四篇:绥阳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绥阳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省、市、县也作了大力调整,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县作为山区农业大县,立足县情,解放思想,按照“坝区农业做精、山区农业做特”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培育蔬菜产业。实现蔬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由小市场向大市场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一、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绥阳县地处黔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幅员广阔,有4个万亩大坝和15个5000亩大坝,交通便利,水利设施相对齐备,几乎无污染,为我县发展优质、生态、安全特色产业奠定基础。我县通过长期探索和一系列的示范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走出了一条蔬菜产业之路。2002年,我县实施夏秋反季节蔬菜,2004年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和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点蔬菜生产合格县,2005年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同年获农业部验收,2010年获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绿色果蔬之乡》。虽然我县蔬菜种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蔬菜种植规模不大,种植杂乱,无区域性和产业(龙头)带动不明显的问题。2011年,通过下大力气抓规划,调结构,抓规模,重引资等措施,做大、做强、做优我县蔬菜产业。我县今年计划种植蔬菜10万亩,沿S207省道和S303省道沿线,按区域布置,建常规蔬菜产业带,北部山区建设以白菜、甘蓝、萝卜为主的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带。目前已种植蔬菜7.62万亩,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绥阳县大成食品有限公司1家,培育屿步等蔬菜专业协会15个。
二、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措施
(一)加强规划,促进蔬菜产业较快发展。我县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耕地41.5万亩,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境内地形西北面较高,群峰连绵,多为山地峡谷,中部成鼻状隆起;东南地势开阔,丘陵盆地,交相错杂,最高海拔1802米,最低海拔540米,全县平均海拔950米。多样的地形地貌,使我县的气候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我县合理利用自然优势,种植蔬菜提出了要求,因此,我县提出了蔬菜产业规划:沿S207省道和S303省道沿线,建常规蔬菜产业带,北部山区建设以白菜、甘蓝、萝卜为主的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带。在总的规划下,根据土质、水源等又划分了不同的种植园区,比如,洋川就在种植常规蔬菜上,又规划几十个园区,在不同的园区内分别种植了萝卜、蕃茄、白菜、黄瓜、大葱、西瓜、生姜、西葫芦、辣椒、马铃薯、甜玉米、南瓜、莲藕等等。通过规划,使我县蔬菜得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二)政府引导,推动蔬菜产业发展。今年,县政府拿出200万元资金对连片种植蔬菜100亩以上的大户或蔬菜专业合作社,每亩补助200元现金。同时,乡镇一级政府出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对蔬菜园区水利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对沟渠清理进行补助等。政府的这些措施,进一步激发了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对蔬菜的种植起导了有效的引导作用。
(三)加强技术服务,保障蔬菜产业建设。在蔬菜连片种植区域,明确了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明确了技术标准,还向蔬菜种植户发放了技术服务卡,方便蔬菜种植户的联系和咨询,加强了技术指导。我们还根据蔬菜的不同时节,进行了专题培训,共开展专题培训40多期,培训2000多人次,发放资料4000多份,达到了蔬菜种植节水、省肥、苗壮苗齐、不务农时和移栽返青期短的效果,同时还推广了生物、物理除虫除害技术,保证蔬菜种植的生态、优质、安全、高效。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蔬菜产业发展。2011年,我县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绥阳县大成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建成热风干燥蔬菜生产线两条,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需各种新鲜蔬菜原料60000吨(主要以甘蓝菜为主),年产热风干燥蔬菜产品4000吨,公司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先进,生产成本较低,与
国内大型的方便食品企业顶益(康师傅)集团、统一企业等签订供货合同,正在争取出口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采用“公司+协会+农民+政府(协调)”或“公司+种植大户+农民+政府(协调)”的模式已发展春甘蓝8000亩,年可发展甘蓝2万亩以上,力争3年发展甘蓝种植10万亩。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可带动近2万户农户户均增收800—1000元/年。2011年,我县培育的蒲场镇屿步蔬菜专业合作社与贵阳老干妈签订合同,每年为老干妈公司生产雪里蕻和鲜辣椒半成品,年需要种植雪里蕻上万亩和鲜辣椒5000亩以上,带动了全县蔬菜种植。
(五)部门协调,土地流转,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要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必须采取“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种植,因此,必须改变以前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发展大户生产,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我们采取部门协调的方式,帮助农户实行土地流转,实现了蔬菜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积极引导发展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社员的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分红,扩大规模种植,提高种植效益。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6万多亩。
三、我县发展蔬菜产业的启示
(一)依托自然优势,选择主导产业是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更加精细,区域布局更加明显,因此,区位优势非常重要,我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独特的区位优势,按照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要求,在蔬菜生长适宜区种植蔬菜,省时、省力、减少投资、节约成本,还可保障安全,因此,我县规划了蔬菜产业带。在蔬菜的生产上,我们走“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道路,这样既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实践证明,我县走的这条路是对的,也深信我县蔬菜产业能做得更大更强。
(二)培育龙头,带动产业发展是动力。大市场,需要大手笔,既要保证量,又要保证质,以前一家一户生产的模式,既不能保证量的供给,也不能保证质的优良,所以,必须要有企业或协会来发挥纽带作用,一头联系市场,一头联系生产,按标准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既保障了市场,又规范了生产,同时带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科学种植管理,是保障。蔬菜种植,必须实行规范种植,科学管理,才能保障蔬菜种植的“高效、低残、生态、安全”,否则生产出的蔬菜不是品质不优,没有市场竞争力,就是产量不高,效益低下,不能保障增收。我县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我县蔬菜种植、管理经验,再结合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在蔬菜产业上取得了较好效果,蔬菜种植大户就蔬菜收入每亩在4000元以上。
(四)政府引导,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活力。政府用资金进行补贴,一是可以适当解决一点资金困难;二是给大户或企业以信心;三是激发大户或企业种植的积极性;四是让大户或企业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引导产业发展的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和无害化保障。
第五篇: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战备意义。三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三江县要加快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依托资源,突出特色,面上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县域特色经济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三江县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三江县基本情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东连桂林市龙胜县,西接贵州省从江、黎平县,北贯湖南通道县,南通融安、融水县,枝柳铁路贯穿县境南北,209、321国道呈十字形从县城穿过,县城距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全县人口34.71万人,境内居住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28.78万人,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6.76%。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3个乡3个镇,166个村民委。三江境内属丘陵山区,全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6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1万公顷,山地面积占77.2%,林业用地为73.97%,境内盛产茶油、松杉、毛竹、茶叶和糯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钒、铁、锰、铅锌等。境内有浔江、溶江、苗江等主要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54.24万千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浓郁的侗族苗族风情,又有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更有享誉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和独峒岜团桥。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1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9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减少2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85万元,同比增长9.17%;财政收入4869万元,同比增长6.1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4万元,同比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增长4.79%;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同比增长6.07%;城乡居民各项存款余额46611万元,同比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52583万元,同比增长39.0%。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县域内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尚未形成。
三江的茶叶、茶油、肉牛、竹子资源丰富。是广西第二产茶大县。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6.7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4万多亩,每年按递增1万亩的速度发展。茶叶产品主要有白云银针、曲毫、碧螺春、天池绿剑、碧舫等,茶叶以形、色、香、味俱佳而深受区内外消费者青睐,具有优质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今年在全区开展“桂茶杯”比赛活动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特等奖;“三江白云银针”获得二等奖。中国油茶之乡。三江具有悠久的种油茶历史,是全国茶油重点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69万亩。三江肉牛品质盛名区内外。三江黄牛以天然牧草饲养,肉质细嫩、蛋白质高、脂肪低,产品畅销区内外市场及至港澳地区。全县牛存栏12万头,2003年我县投入130多万元专项资金进行黄牛品改,在16个乡镇建立26个“西门达尔”良种牛人工冻配点和7个本交点。到目前为止,全县共进行黄牛品改2940头,产下99头杂交牛。毛竹是林业大县的重要组成。目前全县毛竹面积达8.4万亩,在原有竹林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正在抓竹子的低产改造工作。
(五)蕴藏的水能资源没能得到开发。
三江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5.54万千瓦,其中浔江河的三级开发装机容量可达5.59万千瓦,2004年6月止,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只达到4.55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32.1%。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依托生态资源,做大“绿”经济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可以促进传统农业直接向生态农业跨越。三江县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优势资源。一是要必须继续实施“四个一”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生态富县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先进技术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及不良影响,建立茶叶、油茶、肉牛、竹林四大生产基地。二是建立完善包括产品开发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流通体系在内的、科学的、完整的绿色生产体系,使产品远离污染,无毒、无公害,成为绿色产品。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制止任何破坏环境污染活动。
(二)依托旅游资源,做响“休闲旅游”经济
依托着丰富民族旅游资源,三江县必须要抓住机遇,发挥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精彩纷呈的三江民族风情之旅,做活“休闲旅游”经济。一是把三江定位成“区域性休闲消费中心”,所有的建设开发项目均围绕这个中心。二是用“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维来优化三江县内人力、物力、财力、土地等资源配置,所有产业和建设都围绕旅游支柱产业的培育来进行。三是按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要求进行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四是搞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产业群建设,围绕旅游景点,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建设,形成产业群。五是总结前两届三江县旅游节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输出特色,打出品牌。六是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旅游开发。七是建立健全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及业务指导,大力抓好旅游市场秩序和整顿和接待质量的提高。八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博览会等到一系列机遇为契机,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不断扩大“侗族风情看三江”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强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壮大发展的力量,把民营企业培育成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火车头”,既是生产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可对全县实施全方位带动。三江县必须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构筑民营经济发展平台。一是积极开展“为纳税人办实事”活动,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有力的治安环境。二是要营造浓厚的民营经济发展氛围。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在县主要的媒体上开辟专栏,宣传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好典型、好经验,使干部群众思想上有一个大解放,观念上有一个大更新,形成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小气候”。三是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对各部门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要进行不定期清理,凡明确取消的要坚决停收,降低收费标准的项目要坚决减收。要认真开展整治,抓好行风评议活动,由民营业主给执法执纪部门打分。对于破坏经济环境的人和事,要严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挪位子,摘帽子。要通过环境整治,使外来客商及民营业主感到舒心、顺心、放心,从而大胆投资、放手干。
(四)依劳动力资源,做活劳务经济
大力抓好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是目前三江县促农民增收的工作重点,三江必须把劳务经济提升为县域经济重要产业来抓。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劳务输出信息网,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二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即加快小城镇建设,就近就地消化一批;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一批;发展劳务输出输运一批。三是加强农民工的培训,引导农民从“洗脚上田”向“洗脑进城”转变。四是建立民工保护机制,善待民工,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依水力资源,做响水经济
三江县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如何充分发挥本县水利资源优势,是我们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水电开发,充分利用好用尽水能资源。目前应争取早日建设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和木洞水利枢纽工程,做好白云山、晒江、龙潭等小水电站的开发与建设。二要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做好水电站的管理经营。目前做好梅林、西坡、纯德、归能、同乐5个小水电站的租赁承包经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