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榆林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榆林实验小学创建市级园林单位实施方案 根据榆林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园”的意义。倡导“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绿色校园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弘扬绿色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我校良性持续发展。通过“创园”活动,将我校打造成一所环境清洁优美,教学规范化,富有特色的实验学校。
二、组织领导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办公室、安保室、大队部、总务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创建绿色校园领导小组。形成多角度、多侧面的创园氛围。
三、工作重点
1、宣传“创园”的目的意义,普及“创园”知识。
2、教育学生爱护园林,美化环境,严禁学生的破坏行为。3制定长期护园管理制度。
4、动员师生利用多种形式打造绿色校园,为我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贡献。
四、工作措施
1、利用板报、橱窗、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家长会、校报、张贴横幅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园的目的意义、普及创园知识,提高师生的绿化环保意识。
2、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各班班级卫生管理办法,小学生在家、在校、在社会文明行为43条,人人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垃圾的好习惯。通过填写德育通知单,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使环境教育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3、划分环境清洁保护区,做到班班有绿化场地,有责任区域。责任到班,责任到人。
4、建立红领巾环境监督岗,设立班级爱绿护绿环“保小卫士”组织,总务处负责安排“环保小卫士”轮流值勤,定期地对全校环境进行监督,值周领导周周检查的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班级每周流动红旗的评比。
5、利用综合课,将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学中。
6、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绿色理念渗入孩子心田。开展“弯弯腰行动”和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同时要通过把绿色带入教室,开展栽上一盆花,增添一点绿的活动,引导学生投身“创园”实际活动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每班至少要摆放8盆花草;教师办公室摆放花草不少于10盆。
7、广泛开展家庭互动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自己要做“创园”环保小标兵,还要带动家庭开展环保活动,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优势,小手拉大手,让环保意识真正深入家庭,深入人心。
五、改善办学条件,拓展绿色人文空间
2008年暑假,我们将走廊楼梯全部粉刷。2009年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资8万多元,将校园陈旧的墙壁标牌换掉,布置了新内容,现在我们的校园是每个墙面会说话,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010年利用暑假翻修、硬化了破损的校园,地面让我们的校园焕然一新。2011年暑假我们还将水泥操场返修,改为塑胶操场,将校舍内外全部粉刷,改善办学环境。2012年根据创园办的精神指示:确保清理整治后的校园空地上植树建绿,做到无寸土裸露,不能种花种草的死角硬化地上要摆放花草盆景。力争达到校园绿地率30%以上。
绿化校园,美化环境,营造环保、和谐的育人环境,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是我们每一位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紧紧抓住市“创园”契机,力争创建一流的育人环境,为市“创园”做贡献。
榆林实验小学创园办
2012年5月15日
第二篇:黄骅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黄骅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为落实河北省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目标,确保2012年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根据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建设滨水园林生态强市为目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按照“政府组织、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群众监督、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改进城市发展模式,加大园林绿化力度,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努力建设“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管理创优”的现代化宜居城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黄骅做出积极贡献。
二、创建目标
力争2012年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
具体为:
(一)、城市绿化三项指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即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以上。形成布局合理、总量、适宜的城市绿地格局。
(二)、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95%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30%以上。
(三)、大力创建园林式单位、居住区,有50%以上小区达到“园林式居住
区标准”,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80%以上实施拆墙透绿,有50%以上达到“园林式单位标准”。
(四)、有一定规模的园林绿化生产绿地,出圃苗木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要求。园林植物引种、育种工作成绩显著,培育和应用适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
(五)、扎实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大力构建城市防护林体系(包括城郊防护林带建设、铁路(公路)防护林带建设、厂矿(企业)卫生防护林带、水源涵养林建设),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内地坤湖公园、天健湖公园、郛堤城公园、黄骅镇前公园的绿化工作。
(六)、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31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集中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七)、燃气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到10辆(标台)以上,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平方米以上,用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厕 4座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以环城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充分利用黄骅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利用义务植树的形式和水务、交通、林业等部门政策实施,以达到环城防护林带建设。
津汕高速市区段防护林,全长7800米,两侧种植林带50米宽,绿化面积178万平方米,种植乔木8.5万株。
新 205国道、307国道绕城防护林,全长17800米,两侧种植林带50米,绿化面积178万平方米,种植乔木20万株。
朔黄铁路防护林,市区段长8800米,两侧种植林带50米,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0万株。
地方铁路防护林,市区段长8800米,两侧种植林带50米,绿化面积88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0万株。
南排河、石碑河带状森林公园,河道长6000米,两侧绿化带宽50米,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密植乔木,将建成带状森林公园。
(二)、城区园林工程建设:建议实施“两区、一园、四游园、十三街、七升级”工程。
●“两区” ——开发区、新城起步区。分别由主管部门制定辖区内公园、道路、河道、防护林带、单位小区的绿化建设方案和对原有绿地升级改造。保证2012年10月前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一园”——南海公园。
南海公园,位于石港路南,神骅大街南伸东侧。东西长约990米,南北长约400米,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四游园”——新海路与海丰大街交口、平安大街与石港路交口、昌骅大街与石港路交口、奥运林及黄北排干。
新海路与海丰大街交口,东北、西北角各保留50*50米街头绿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绿地内设置现代感的地标雕塑,建成地标文化游园。平安大街与石港路交口,结合东南角拆迁改造,保留50*50米街头绿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
昌骅大街与石港路交口,是黄骅市西入口的重要节点,建设50*50米街头绿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
奥运林及黄北排干,奥运林硬化面积5000平方米,黄北排干渠长3300米,按建设局设计进行施工。
●“十三街”——昌骅大街、石港路北侧(昌骅大街-黄北排干渠)、学院路北侧(海丰大街—景观桥)、海丰大街(石港路—学院路)、中心路(青年大街—昌骅大街)、渤海路西伸(青年大街—新205国道)、幸福大街北伸(学院路—北二环)、建设大街北伸、北外环(昌骅大街—平安大街)、新海路东段(海丰大街—黄万铁路)、渤海路东段(和平大街—黄万铁路)、小街小巷行道树种植、新海路月季街(青年大街—平安大街)。昌骅大街,长3350米,红线宽80米。两侧绿地各宽20.5米,路边以2米宽花池+3米宽人行便道+15米绿化带的形式进行建设,形成人在林中的景象。绿化面积约117250平方米。更换种植土11万立方,植物种植以乔灌木为主,打造一条景观大道。
石港路北侧(昌骅大街-黄北排干渠),路长680米,红线宽90米。绿化带宽27米,绿化面积18360平方米。绿化带延续以东起伏地形设计,采用乔灌木搭配,花灌木点缀的方式进行种植。
学院路北侧(海丰大街—景观桥),长2200米,宽19米,绿化面积4.18万平方米,更换种植土4.18万立方,路北侧延续路南侧的建设风格。便道种植绿篱1.2万立方米,种植行道树2000株。
海丰大街(石港路—学院路),长2500米,红线宽70米,隔离带宽4米,两侧绿地各宽10米,绿化面积7万平方米,更换种植土7万立方米。按地段以乔灌木种植为主。
中心路(青年大街—昌骅大街),中心路长440米,红线宽40米,两侧绿地各宽18米,绿化面积8800平方米,更换种植土8800立方米,植物种植以乔木为背景树,中间种植花灌木。
渤海路西伸(青年大街—新205国道),长1700米,红线宽90米,隔离带宽18米,绿化面积8.2万平方米,植物种植以乔木、花灌木、绿篱为主,适当建设游园广场,并布置园林小品和健身器材等,达到方便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目的。
幸福大街北伸(学院路—北二环),长840米,红线宽40米,两侧绿化宽7米,绿化面积11760平方米。以花池形式进行绿化建设,种植乔木和绿篱。
建设大街北伸,长840米,红线宽40米,两侧绿化宽7米,绿化面积11760平方米。以花池形式进行绿化建设,种植乔木和绿篱。
北外环(昌骅大街—平安大街),长2438米,道路红线宽90米,绿地加隔离带宽49米,绿化面积119462平方米,种植行道树1000株。
新海路东段(海丰大街—黄万铁路),长700米,红线宽90米,两侧绿地宽26米,绿化面积3064万平方米,更换种植土3.64立方米。植物种植以乔灌木为主,运用规则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形式。
渤海路东段(和平大街—黄万铁路),长1400米,红线宽90米,隔离带宽10米,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建设形成线性景观序列,营造高低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小街小巷行道树种植,种植乔木3240株,木槿70株,爬山虎1200株。
新海路月季街(青年大街—平安大街),长1560米,修建3米宽花池,种植月季5200平方米,坑植白蜡120株,打造月季景观街。
●“七升级” ——政府广场升级、车站西三角绿地升级、加油站绿地升级、人民公园升级、文星湖公园升级、花海饰城工程、城区景观绿地亮化、文化、功能升级。
政府广场升级,广场面积1.6万平方米,对原有草坪进行更换,更换部分种植土,铺新草坪卷,修缮硬化。
车站西三角绿地升级,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作为黄骅市西出入口的重要节点,计划升级为一处景观广场式游园,增加硬化铺装,增设高达的城市标志性雕塑,增植乔木、灌木。
加油站绿地升级,绿化面积6100平方米,增加乔木、灌木种植,对草坪进行更换,作为城市出入口,增设地标性雕塑。
人民公园升级,公园面积42公顷,建议由文化局、信誉楼按园林城市公园规范对公园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园林设施、景观元素、及乔灌木,绿地率达到60﹪.文星湖公园升级,公园面积200亩,对公园内补植白蜡、垂柳、香花槐等大乔木500株,铺装草坪4000平米,种植绿篱2000平米,更换种植土5000立方。增加景观亭、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座椅等。
花海饰城工程,对学院路、新海路、幸福大街、中心路、石港路绿化带进行草花种植,种植面积约6万平方米。对渤海路、神华大街摆放花钵;“五一”、“十一”对城区所有广场及重要路口地段进行草花摆放。
城区景观绿地亮化、文化、功能升级,提升绿化水平,打造样板街道,对渤海路打造传统文化街、迎宾大街国旗景观街、神华大街改革开放街、学院路海洋文化街、石港路红色文化街,对各街道进行文化内涵、景观亮化提升,绿化带内安装景观灯及文化雕塑等;对原有绿地、绿化带增加健身器材、景观设施、休闲设施等,主要地点为渤海路便道游园、学院路游园广场、新海路加宽便道、迎宾大街加宽便道及全市游园广场。
(三)、以居住区、单位绿化为特色,开展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绿化达标和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发动社会力量建绿,创建一大批绿化达标单位、小区和园林式居住区、单位,由街道办负责督导建设完成,严格达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要求。创建市政府、海事局、城建局、电力局、金都小区、电信小区等一批高标准的园林式单位、小区。
(四)、以生产绿地建设为抓手,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城市绿化苗圃、花圃,使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以上。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引种工作,培育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出圃苗木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的要求,做到基本自给。建设滕庄子科技园苗圃、庆生花卉基地等一批高标准的园林生产绿地。
(五)、建设垃圾处理厂、升级污水处理厂,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大气、水环境质量良好,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在310天以上;集中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六)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主次干道亮灯率达到97%以上;万人拥有公厕4座以上;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万人拥有公共交运车辆达10标台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绿化责任制。为加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开发区新城管委会、市财政、城建、城管、市政、国土、林业、水务、环保、公安、文
化、外事旅游和黄骅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黄骅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了解进度、掌握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抽调人员成立创园办公室(简称创园办),具体负责园林城市的创建、实施、申报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创建园林城市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地、本单位的创建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做到任务落实、经费落实、苗木落实、养护管理落实。按照创建任务的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倒排工作计划,做到环环紧扣,不留空隙,力争提前完成任务。市创园办要加强督查,重点督查各单位、各居住小区绿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情况,对任务不落实的单位,要采取文件通报和在报纸公开曝光的方式,责令限期整改。对行动迟缓或不符合要求的单位,要现场剖析,督促其加快进度。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干部考核和目标管理体系,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表彰,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全市创建目标实现的,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
(二)、深入宣传,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报道,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绿化、支持绿化、参与绿化、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园林文化意识、园林审美情趣,普及园林知识和园林法规,从根本上为创建园林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市创园办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宣传车、标语、简报等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发动;报社、电台、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的作用,开设创建绿化宣传专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绿化和创建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连续报道;广泛深入地开展绿地、树木认养认建活动,对
城区内绿地、树木有计划地安排单位和个人认养认建,力争形成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局面。
(三)、强化绿化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城市绿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包括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体系,力争使城市绿地管理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市场化。大力开展“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门前三包两禁止”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绿,加强对绿化工程的监督管理,对于不按程序报审绿化工程规划设计,不按设计要求采购园林工程材料,或委托无资质单位承担施工等现象,必须限期整改;对破坏比较严重的城市道路绿化与城市大环境绿化,要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治理,巩固绿化成果。
第三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小编推荐]
建始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实施方案
根据湖北省建设厅关于在全省范围内评选省级园林城市的部署,为把建始县建设成具有浓郁水乡园林特色的省级园林城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市民生活,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创建园林城市,是提高城市综合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动力,以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坚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遵循绿地系统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以法治绿,强化管理,努力建设具有水乡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市。其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把建始建成以街头绿地(游园)和单位庭院绿化为点,以道路绿化为线,以公园、广场为面,以河渠绿化为带的点、线、面、带相结合,“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独具建始水乡园林特色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二、创建任务与标准
根据湖北省创建园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在坚持点、线、面、带相结合、整体推进原则的同时,把创建工作的重点放在公共绿地建设和提高园林绿化档次与水平上,建设一批高质量
-1-的园林精品。其主要任务目标是: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利用我县民族风情特色,保护和发展园林景观资源,加强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建成区绿地率40%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4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98%以上,街道绿化带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达标率60%以上,其中园林式、花园式单位和居住区达20%和50%;城市园林苗圃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率不少于2%,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不低于85%;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均不超过国家标准;完善绿化管理机构,加强园林绿化队伍建设和园林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管理法规体系,依法治绿,杜绝侵占绿地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违法事件。
三、具体任务:
(一)切实抓好规划建成区山林景点建设。充分利用山林资源,逐步改造林相,兴建山林园林景点,将山林景观与城市园林融为一体,使山林风景型园林成为我县创建工作的特色;推行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坚持“谁建、谁管、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单位个人开展山林绿地建设;凡在规划区范围内建游园、建景点,规划部门优先审批,并免征城建、林政、土地管理等一切费用,用于山林景点建设的投资投劳可折抵义务植树任务。
(二)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和维护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所要
在2005年5月份以前完成人民大道中段、团结路、北环路两侧行道树的补植,并切实加强维护管理,做到行道树不缺株、绿篱不断篱,树形整齐美观、生长茂盛,绿化带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同时抓好步行街的修整或改造,形成整齐划一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
(三)继续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及绿化达标单位活动。各单位要在创建基础上,对各自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查漏补缺,绿化一切空白点,做到“黄土不露天”。单位的所有围墙和临街墙面都要种植藤本攀缘植物,大力发展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阳台绿化。绿化管理所对已命名的绿化达标单位、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以及园林式单位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倒退不符合标准的单位取消其命名资格,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限期改正。同时,要严格实行庭院绿化否决权制度,凡是单位庭院绿化不达标的,该单位不得评为文明(先进)单位,并取消该单位领导的评先资格。
(四)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要认真抓好富丽家园、奎星花园的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提高档次上狠下功夫,确保2005年建成省级园林式居住区。园林绿化管理所要切实加强领导,组建专班,落实专人,下大力抓好辖区内各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确保2005年5月份以前全部达标。
(五)大力开展鲜花上街、美化市容活动。要在普遍摆花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等节日
美化工作。坚持一年一度的国庆花展,并确保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各临街单位负责各自门前摆花美化工作,园林绿化管理所负责街道花坛绿化带、景点、游园及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摆花美化工作。
(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化园林管理所要认真抓好城市建成区义务植树工作,确保义务植树质量,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
(七)加强苗圃建设。根据城市绿化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大对苗圃场的资金投入,提高苗木生产的科技含量,有计划地培育驯化城市绿化对路品种,尽快提高苗木自给率。
(八)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科研工作力度。要成立园林绿化科研机构,落实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艺术研究会”和“花木盆景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创建园林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加强植物多样性的研究、驯化和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园林艺术水平。同时加大管护资金的投入,增添必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促进城市绿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九)依法保护城市园林绿化成果。园林绿化管理所要健全职能,加大执法与管理力度,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砍滥伐和破坏绿化设施等严重违法事件。
(十)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管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实行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发证制度。凡是从事设计、施工的企业必须到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进
行资格审查,凭证设计、施工。
(十一)根据省园林城市评选办法和标准,组织完成申报有关资料,包括申请报告、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法规文件、宣传图片等资料。
四、创建措施
(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专班。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确保创建成功,县政府成立创建省级园林城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对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及协调、督查等工作。县直各部门、各办事处、相关单位要落实1-2名专职干部,协调城市绿化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报社、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单位要开辟专栏,设立专题,对创建活动实施跟踪报道。同时要在社会上广泛利用宣传车、宣传牌、标语等形式大造舆论,增强全社会创建意识和参与意识,掀起我县创建活动高潮。(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园林城市建设投入
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全社会公益事业。必须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群策群力,多方筹资,共同创建。一是确保园林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绿化投资,对城市大环境的绿化工程进行专项投资,并按一定比例将城市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保证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二是在城市维护税中每年用于园林绿化维护的比例不低于15%,使园林绿化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城市各项建设项目的绿化配套投资应占总投资的-5-
3-5%,保证单位绿化顺利实施;四是各项建设工程占用城市绿地所收取的树木补偿费、异地绿化建设费、义务植树以资代劳费等全部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五是采取租地建绿、发动社会认养绿地。以责任制形式安排绿化任务、门前绿化单位承包等形式,拓宽资金渠道。各项园林绿化资金要专款专用,管好用活,对截留、挪用的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四)配套法规,依法建绿,以法治绿。一是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绿地占用补偿制度、绿化延误补偿制度、异地绿化补偿制度、园林绿化设计及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发证制度、绿化保证金制度、砍伐移植城市树木审批制度、绿化检查奖惩制度等;二是依法建绿。以法律为保障,凝聚社会力量,使城市绿化走法制化轨道。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规划、设计方案报批前,应经城市绿化管理部门审核同意;三是严格执法。加强园林绿化执法管理队伍建设,推行定岗、定责、定人的“三定”责任制,扩大执法的覆盖空间和时间。
(五)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标准高、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凡是任务完成好的,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在全县通报嘉奖;对不执行县委、县政府决定,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甚至妨碍全县创建目标实现的,将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第四篇:蚌埠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附
蚌埠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请用两年左右时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根据《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决定》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组织、各界联动、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对照省级园林城市标准,利用独特的自然山水条件和厚重的历史 文化资源,强化以城市空间结构为重点的单轴、双环生态体系,逐步政治和开辟多层次绿化网络,大幅提高城区公园绿地数量和质量,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积极营造“青山、碧水、靓城、明珠”山水型生态园林城市。
总体目标到2010年,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省级园林城市的验收标准。绿化指标方面,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7.5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5平方米,城市生产绿地达到2%以上。市政公共基础设施指标方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80%以上,皖人拥有公共车辆7.5辆(标台)以上,公车出行率15%以上,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98%以上,城市道路亮灯率98%以上,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平方米以上,用水普及率90.5%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8%,道路机械化清扫率10%以上,每万人拥有水冲式公厕3座以上。
二、工作任务
1、实施生态绿环、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城市防护绿地体系,建设城市内、外两个绿环和市域河流、市区外围生态廊道,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优良环境,环节城市热岛效应。以“一河两岸”绿色观光带建设为重点,完善解放路、朝阳路淮河公路桥桥头公园绿地建设。实施龙子湖沿湖绿带建设,完成龙子湖风景区龙子湖桥头公园建设,建设北湖东岸公园绿地,启动南湖风景区建设。
2、实施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建设完善锥子山公园、张公山公园、龙子湖公园等城市公园。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布局各类公园,优化绿地空间结构,调整充实居民日常生活圈的公园绿地,打造城市绿色骨架,形成较完整的城市公园体系。
3、实施城市节点、街头绿地建设工程。结合旧城改造,新建马村、南岗等一批街头游园。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特色,精心设计,重点加强城市出入口、城市节点、广场和道路两侧小游园、小绿地的绿化、亮化和美化。
4、实施城市干道绿化建设和改造工程。以中心城区道路为重点,结合东海大道、胜利路、解放路等主敢打市容整治、良好、美化建设,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提升道路绿化建设水平。新建道路的绿地率控制在25%以上,部分改造道路绿地率达25%。启动对外交通性道路的防护绿带建设,推进城区铁路两侧绿化建设,沿线自路基坡脚向外延伸30米范围内,实施拆迁建绿。
5、实施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建设工程。单位庭院绿地和居住区绿地严格按照《蚌埠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级管理原则控制绿化用地比例,新建居住区其小区级公园绿地面积人均不低于1.5平方米。
6、实施垂直绿化和拆墙透绿工程。开展以爬墙虎、紫藤、常春藤、攀援月季等位主要品种的垂直绿化工作,重点绿化市内立交桥、挡土墙、裸露建筑里面等。沿街单位实施拆墙透绿、绿色共享工程。
7、实施绿色街巷建设工程。采用架式绿化、箱式种植、墙上挂绿、见缝插绿等多种形式,开展街巷绿化工作,形成“一街一树、一巷一景”,力求精细,打造具有蚌埠特色的绿色街巷。
8、实施三岔河、沱湖、四方湖湿地保护月开发工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激光机社会可持续发展。
9、实施全民义务绿化工程。以每年“植树节”为依托,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大力倡导市民爱绿、造绿、爱花、养花,拓展绿色空间。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苗圃和绿化基地。
10、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以治理水污染为重点,千万百计做活“水文章”,重点整治淮河蚌埠段,龙子湖、张公湖、天河等河流湖泊,并着力做好沿河沿湖绿化及景观建设。实施环保治污工程,整治企业超标排放,加快化工企业退市进园补发,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排污管网,加强和完善城市环卫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制度。“绿线”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划定割裂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是绿化建设和行政管理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地或者改变其使用性质,不得破坏城市绿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不得占用绿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确因城市建设需要改变绿地性质的,必须经城市规划和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建立“绿线”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经常化工作机制。
(二)建立并实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必须开展配套绿化。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投资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各建设项目绿地率等指标,并加盖绿化审批专用章之后,与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同时报城市规划部门审批。建设项目竣工后,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共同参加验收,绿化用地达不到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竣工验收。对确因地形条件等因素制约,无法达到指标要求的,应按不足面积部分交纳一定数额的异地绿化补偿费。
(三)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坚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资,鼓励投资主体多
元化。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各方筹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层次投资体系。市、区财政按分级管理模式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投资。鼓励动员工商企业、苗木生产大户建设城市苗木基地,结合城市生态林带 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苗木基地。同时采取共建、捐款冠名等方式,鼓励有条件单位认建、认养绿地。
(四)推进绿化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管养分离、管干分离、作业放开”的要求,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的市场化改革力度,对新建城市绿地,实行绿化养护改革,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将养护作业推向市场,同步跟进养护质量监督,切实提高城市绿化养护水平。
(五)大力推进“依法治绿”。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极爱安置发件度,对毁绿、占绿、破坏绿化设施等违法行为,要及时从严惩处。加大绿化管理力度,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市政道路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加强考核,提高养护水平。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修改完善《蚌埠市城市绿化管理固定》,制定出台《蚌埠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关于实行蚌埠市城市绿化审批专用章和绿化合格专用章制度的意见》、《蚌埠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等一批地方性管理规定。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蚌埠市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总指挥部,全面负责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的组织领导,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项工作指挥部。创建办公室主要负责规划设计、任务分解、工作指导、监督检查等具体工作。7个专项工作指挥部在总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各相关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二)加大对创建工作的宣传。各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和有关城市绿化的法规政策。蚌埠日报、蚌埠电视台在创建期间开辟创建专栏,宣传报道创建情况。建立园林网站,开辟市民论坛,组织市园林绿化只能部门解答市民的疑问。利用宣传车、宣传牌、过街标语、爱绿护绿广告牌等形式,广造舆论,增强全射虎的创建意识,形成良好的创建舆论氛围,努力使创建工作成为各级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设立举报电话,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三)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市委、市政府将把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专项督查,并将创建任务纳入岗位目标考核、文明单位评比的重要内容。市创建工作总指挥部要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掌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和任务目标落实情况。要强化阶段性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第五篇: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创建省级园林城市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
滨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建设厅的关心支持下,我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生机活力,增强城市竞争力为突破口,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精心打造生态城市品牌。目前,我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14%,绿化覆盖率36.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平方米,为创建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一、确定目标,规划先行,全面推进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滨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始终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构建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于2006年提出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目标。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这一主题,坚持创建高标准、工作高效率、建设高质量,通过开展全民绿化活动,大幅度增加绿量,全面打造精品,狠抓了各项创城措施的落实。
(一)科学规划,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2002年,我市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滨州市“四环五海”城市规划。2007年,又聘请专家精心编制了《滨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纳
入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以“一带、三园、四河、四环五海、七十二湖”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主骨架,构筑最体现滨州特点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滨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我们认真组织实施“绿线”和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并将“绿线”和绿色图章审批工作纳入到城市建设项目联审程序,使规划绿地得以实施,确保了城市绿地增长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稳步提高。
(二)构筑精品,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充分利用滨州特有的生态条件,采取多种措施,高质量、高品位地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景观项目。一是抓重点,建精品。结合城市功能布局,逐步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新旧公园。对蒲湖公园、颐园等综合性公园按照地域文化元素进园的理念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并新建了新滨公园、彩虹湖公园、体育公园等综合性公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达378公顷。特别是在老城区重点建设了白鹭湖公园和知春园,实施了蒲湖风景区改造规划。这些景点的建成,有效弥补了老城区绿量偏少的局面,缩小了新老城区绿化水平的差距。二是抓基础,上档次。近几年,滨州的城市道路绿化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绿与路同时延伸。在树种选择、色彩搭配上错落有致,着力打造一街一品,一路一风格,构成了滨州市区绿化的骨架。自2007年以来,完成了新老城区30多条(段)道路配套绿化以及城区所有道路绿化补植任务,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绿色线条。三是抓难点,搞突破。我市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
绿、规划定绿等多元化建绿措施,在市区大规模开展增绿扩绿活动。仅2008年一年,就新建改建街头游园绿地17处,绿化改造停车场14处,同时对城区11座加油站周边进行了绿化配套建设,新增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市区各单位、小区庭院绿化也得到扎实推进,获省、市两级命名的“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小区”已达41%和38%。四是抓关键,树形象。近年来,我市加快河道治污改造力度,对新立河、秦台河、张肖堂干渠等城区河道进行了全方位的整治。投资10多亿元建成了集城市防洪、城建配套、环保、文化、休闲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新立河沿河风光带。在长达8.5公里的河道沿岸,建有红叶川、春华秋实园和充满现代气息的园林小品及园路等,绿化面积48万平方米。新立河风光带已成为贯穿我市新城区南北的景观靓点。
二、科学管理,强化养护,推行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
随着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市区园林绿化总量成倍增长,对园林绿化景观的标准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给城市绿化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巩固创建成果,近年来,我们彻底改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思想,以“十分种、十分管”理念推行“精细化”管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采取如下做法:
第一,为行道树办理身份证,把管理精细到每一棵树。为使行道树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保护,去年我们率先对市区内
新建或改建成型的22条道路,直径在8厘米以上的行道树进行了统一挂牌,树牌上标明树木的名称、所属地段、管理责任人编号等信息。主要目的是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与施救、加大园林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使之更便捷、更具针对性,全面提升了行道树的管理效能。
第二,对树穴进行美化处理,提高绿化景观效果。我们从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着重在树穴的美化下功夫,主要采取播撒草籽、种植鲜花、铺装鹅卵石、铺设草皮砖等手段,进行绿化美化,不但提升了绿地整体景观面貌,而且还最大限度地消除了黄土露天现象。此外,利用绿地内死亡的高大乔木培植“生态树花”,在树穴内种植攀援植物—凌霄,使之依托树干形成独特的树景,不拘一格打造特色园林,景观效果已初步显现。
第三,精雕细刻,展现修剪艺术,打造活力园林。在科学管养的基础上,园林部门突出了对园林植物的修剪造型艺术。选择在重要景观节点,利用植物的形态特点,进行创新修剪。仅文化广场一处,就有修剪成圆台型的龙柏,修剪为各种立体形态的蜀桧等,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新鲜感受。大块平面模纹经过精心修剪,变得轮廓清晰,线条流畅。经过修剪的低矮灌木,形状更加规整,大大提升了植物的观赏性。
第四,注重鲜花应用,精心装扮城市。自去年始,我市园林工作者打破以往单一的节日花卉摆放形式,在城区主要景观节点,设置多个大型立体花柱。今年“五一”期间的鲜
花摆放更加突出品种数量和摆放形式。主要品种既有一年生草本花卉矮牵牛、万寿菊等,又有多年生宿根花卉佛家草、酢浆草等,计10多个种类40多万株。摆放形式有地栽、盆栽等多种形式。同时在市区主要地段摆放了造型别致的新型花箱和欧式花盆等,取代了往年单一呆板的摆放形式。
第五,精打细算,走生态化、节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养护费用不足这一困扰我们园林部门的难题。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用耐旱、易管理或者是乡土植物品种,加强科研开发与创新,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同时对面积较大的绿地草坪合理配置乔灌花木和地被植物,并大力推广立体绿化,既有效节约了城市资源,降低养护成本,又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和养护质量。
第六,坚持机制创新,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为保证城市绿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一套有效保障措施:一是职责分工明晰化,管理规范化。在每处绿地、每个路段设置了责任牌,标明了管理责任人,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推行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目的是便于管理,有利于社会监督。二是绿地管理合同化,监督考核制度化。除文化广场、新滨公园、渤海十八路三处标准较高的绿地由园林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外,其余公共绿地均制定了详细的标准,科学测算养护金额,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以合同契约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同时,园林部门成立了检查考核小组,每月三次检查并公布结果,与承
包费发放挂钩,逐步建立起了责权利统一、奖惩分明的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机制,把精细化管理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