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生态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 有助于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 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学校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 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 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 有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它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达到学校校园绿化覆盖率50%、绿地率35%的标准。
2、按照校园总体规划,道路旁边栽植乔木遮荫,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移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教学楼出入口和走廊用盆栽的植物美化。
四、步骤措施
1、我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聘请市级绿化专家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平面图》,将两方面内容一步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
3、规划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
4、规划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
五、“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特色文化,发挥学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六、认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 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 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 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⑦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 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 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 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 校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 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实施行动。
第二篇:庙滩镇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庙滩镇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生态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绿荫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 有助于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 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学校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 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 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 有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它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学习校园、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学习校园、书香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学习校园、书香校园、阳光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达到学校校园绿化覆盖率50%、绿地率35%的标准。
2、按照校园总体规划,道路旁边栽植乔木遮荫,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种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教学楼出入口和走廊用盆栽的植物美化。
四、步骤措施
1、我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聘请绿化专家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绿荫化”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庙滩镇小学绿化设计平面图》,将两方面内容一步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
3、规划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
4、规划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
五、“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特色文化,发挥学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六、认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 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 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 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⑦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 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 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 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 校刊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 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在校园建设过程中,开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笼头等),增加绿色环保实施行动。
谷城县庙滩镇小学 2011年9月
第三篇:吴铺中心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吴铺小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生态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我校根据上级的精神,制定了我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的意见,具体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创建绿色学校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推进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校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途径。我校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深入持久地开展环境教育,努力创建生态校园。
二、目标任务:
1、通过植树、栽花、种草,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校园绿化覆盖率达到46%—80%、绿地率达到31%—35%。
2、推动“全面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的工作,积极营造一个以“绿色”和“生态”为风格的和谐校园,给师生创造一个益美益智、赏心悦目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争创省级绿色学校。
三、领导小组:
成立绿色生态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杨治国
副组长:左胜发
周菊平
成员: 赵大超
何想英
杨三梅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将定期讨论研究绿化美化工作,使绿化工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四、具体内容:
1、健全制度,保障各层次教育实施
学校环境教育管理是学校一项常规性工作。保证教育管理落到实处,我们要注重发挥各级组织的职能,施行环境教育工作包干制和教职工双岗制,将制定《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办公室安全卫生管理要求》、《教室布置与卫生要求》等一系列环境管理制度,使全校上下,全员投入,人人参与环保活动。
2、学科渗透环保知识
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多年来,我校重视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教师充分利用教本资源,挖掘思品、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等学科中的环保教育因素,找准结合点,把环境教育融于各科教学之中,渗透环境教育。如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描写自然风光、大好河山的好词佳句。数学课上通过整理、收集有关环境方面数据,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自然课上让学生认识、了解植树造林的好处,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与绿化。
3、环境渲染环保内容
为帮助师生们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信息,学校将征订《环境教育》《科学大众》《少先队活动》等报刊杂志,供师生传阅;国旗下讲话宣讲环保知识;中队黑板报、橱窗设环保教育专栏,宣传环保内容;红领巾广播站制作并播放环保专题节目。校园内要设有“请注意清洁卫生”、“请勿随地吐痰”、“节约用水”、“小声点,小草正在睡觉”、“茵茵芳草,踏之何忍”等常年环保宣传标语,使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环保气氛。
4、活动强化环保教育 利用晨会、班队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学校结合时令,开展绿色行动日活动。3月植树节前夕举办“共植友谊树,为校园添绿”活动。6月5日环境日,举行以“爱我云梦”专题活动。我校学生走进社区,以中、小队为单位,打扫社区绿化带,有的为小树设计名片、有的为草坪插警示牌、有的自发组织护绿自卫队。
5、加强绿化管理养护
学校十分重视自然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现我校占地面积1亩,绿化面积80%,几年来已经投入万元,扩建休闲角,添垃圾箱,设置宣传标语牌。将来,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力求使每一面墙壁会说话,使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受到无声的教育。
通过植树、栽花、种草,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适时种植是保证植物成活的关键,后期管理是保证植物生长好的关键,二个环节都不可忽视。特别是中期管理更是保证绿化效果的过程,修剪、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落实到人,及时检查,及时调整工作重点,保证植物长得好。工作过程中,要动员全体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师生爱护花草树木的责任心。
第四篇:肖堰中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肖堰中学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实施方案(2011-----2012)
为深入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学校开展 “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考评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校园生态环境,培育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1、“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中吸纳有益于美化环境、和谐自然的各项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人文素养。绿色校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色理念,指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绿色文化,指营造一个“人人具有绿色意识、诚信达礼、遵守公德、互助互爱”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绿色环境,指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感染与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正如美国教育家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地对学生们发表演说,而且人们的确会注意它,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
通俗阐释,“绿色校园”就是一所环境清洁优美的学校;一所环境教育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富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学校。
2、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
① 有助于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统一认识和全面理解,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及自然和谐理念。
② 有助于美化校园环境,给学校师生创造一种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让师生在优美的环境里得到美的熏陶,以约束自身的不环保、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③ 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规范,提升校园环境的层次。
④ 有助于通过师生带动家庭、社区、社会重视环境建设,促进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⑤ 有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绿色校园”建设与其它校园建设的关系
创建“绿色校园”与创建“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关系。建设绿色校园要以建设人文校园、信用校园为先导,只有建设成一个有良好人文意识、有较强政治素养,一个人人诚实守信,个个知书达礼的良好校园氛围,才能更好地建设绿色校园,并通过优美的物质环境和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给予师生积极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促进和引导人文校园、信用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更加和谐地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达到学校校园绿化覆盖率50%、绿地率35%的标准。
2、按照校园总体规划,道路旁边栽植乔木遮荫,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移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宿舍楼到老教师单元楼门前车子,平整硬化一条长430米,宽2米的水泥路,空余路面用红砂平整整洁,栽种一排银杏树,地面种草。
四、步骤措施
1、我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聘请绿化专家设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2、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平面图》,将两方面内容一步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
3、规划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
4、规划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
五、“绿色校园”建设基本原则
1、整体发展原则
学校在现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已有的各项环境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在各个管理领域,如行政管理、教学和教务管理、思想品德管理、团队活动管理、后勤管理中的绿色校园理念,融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通过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检查纠正和总结提高的管理模式,并适当强化机构建立、组织培训、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绿色档案、共享相关信息等环节,科学系统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创建绿色校园活动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协调,并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为学校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共同参与原则
要求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共同参与,为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鼓励家长、专家、社区、媒体、政府机构及有关人员的积极参与。
3、循序渐进原则
在创建“绿色校园”过程中,特别是在环境建设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方面,应依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入,循序渐进,逐步优化,尤其要注意计划的长远性及决策的合理性,切忌盲目跟风。
4、因地制宜原则
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特色文化,发挥学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充分体现活动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实用性与前瞻性,使“绿色校园”创建活动走出一条特色、可行之路。
六、认真开展绿色教育活动:
1、实施“绿色教育”计划,开展以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① 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开设与绿色教育讲座,使学生系统地接受生态环境教育理念。
② 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的相关要素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③ 引导学生追求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生活方式,逐步理解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
④ 成立绿色志愿者协会,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护绿清污志愿活动。
⑤ 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⑥ 开展建设绿色校园为主题的金点子征集活动。
⑦ 利用植树节、地球日、世界水日及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师生开展种植寝室树、班级树和毕业树等活动。
2、加强绿色校园建设宣传,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① 在做好绿化养护、整形、校园清洁等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绿化、环保意识。
② 通过板报宣传、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方式,宣传节能环保,人人都能从身边做起,养成不乱丢、乱扔的习惯,并在适当时间组织员工和师生进行“给玻璃洗脸”、“清洁屋内瓷砖”、“你丢我捡”等保洁活动。
③ 广播站开设绿色校园栏目,每周定期广播环保知识、美化校园信息以及与绿色校园建设有关的活动。
④ 校报经常刊登绿色环保教育文章、报道绿色校园活动内容。
⑤ 宣传窗和黑板报定期刊出以绿色、环保、卫生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内容和图片。
⑥ 每年开展一次以绿色校园建设为主题的海报创作和展示活动。
3、积极开展节约能源活动,实施绿色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绿色安全型校园。
第五篇:打造绿色生态校园
打造绿色生态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曲周县小弟八联办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2.2~2015.2)
为实现小弟八联办小学在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学校适度超前、可持续性、内涵式发展和自主发展,切实做好学校基础性和发展性工作,全面实施以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为中心。形成学校特色和农村名校品牌、特制定本校三年发展性指标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
小弟八联办小学自2006年经新建至今,经过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发展迅速,成果显著,成为曲周县素质教育实验校、曲周县绿色学校,为办成曲周农村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校概况:
小弟八小学创建于2006年,是一所典型的农村联办小学。
学校地处河北省五种精神之一“务求实效”全国闻名的生态文明村——小第八,新时期,在这个具有良好声誉和优良传统的名村,学校要将文化传统的积淀与时代精神及未来理想结合起来开创新局面。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认真回顾与反思总结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决心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制定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二)队伍现状:
经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层次和层级不断科学、合理,管理效能不断提高,班子人员教育观念不断转变,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班子成员间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师德建设卓有成效。广大教职工自觉开展自我师德形象塑造,认真实施爱生行动计划,确立新观念,构建新关系,探索新方法,培育新人才,涌现了许多师德先进典型,促进了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校发展;教职工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教学基本功不断夯实,教研基本功不断优化,科研基本功不断提升,教职工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运用新课改理念,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新成效。
(三)学校办学成果: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几年,作为农村学校可以说得到了超常发展。学校被评为曲周县素质教育实验性学校,曲周县绿色学校、曲周县文明单位,学校绿色教育、科体育、德育和少先队工作初具特色,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布局合理,学校具有浓重的绿色文化氛围,并呈现出安定团结,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和循之有序、运转有效的良好局面。
(四)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学校预计占地30亩。目前学校有6个年级10个教学班,378名学生。全校在职教师14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由于学校二期工程未建设,所以造成办公用房和教辅用房短缺。学生活动场地紧张。
面对新的挑战,全校上下决心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怀着对事业的执着精神,有信心在三年内再创辉煌。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全面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个性差异,全面调动学校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基本定位:
立足农村教育,规范办学,精心打造生态课堂和绿色生态校园,促进师生生命成长。
(三)工作重点:
全力以赴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聚精会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千方百计培育学生的个性特长,持之以恒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三、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符合本地实际,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顺应教育创新提高难度“魂”(发展),把学校办成农村实施优质教育的榜样,机制优化,校本管理的楷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出名课,育名师、创名牌和较高声誉的农村特色学校。
1、办学目标:
坚持两全,争创三优,实现四化。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优质教育,做优质教师,育优质学生;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过程民主化,教育管理科学化,育人观念生态化。
2、育人目标: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学会劳动
3、管理目标: 公平、和谐、独创
4、办学特色:
尊重生命,张扬个性、和谐关系的绿色生态教育
5、打造品牌:
生态、和谐、绿色、环保;校本课程、主课题探究、6、学生发展目标:
一个标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种能力:学习、合作、交流、实践、创造。
十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一种好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手艺、一身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
7、教学评价:
自主、合作、探究、创新。
8、三大标准:
办学标准:规范加特色
职责标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 人才标准:合格加特长
(二)学校发展具体目标与措施
1、行政管理
目标:建立现代教育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管理民主、科学规范、弹性化、智能化。依据现代化学校管理思想和技术,形成学校管理的有效层次和管理高效。建立完善的决策指挥系统、执行运转系统、参谋咨询系统、监督、反馈、评价系统。学校组织优化为结构合理,组织健全,信息畅通、协调高效、反应灵敏的统一体。
举措:
1)树立新观念。首先强化思想上的领导和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必须审时度势,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重点放在更新“人才观”,管理的“价值观”上,在传统的民主、科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渗透和深化绿色管理理念。做到:让能者光荣、能者有为、能者有位、能者有酬;培养能者,优先能者,奖励能者,充分激励和调动所有教职工的潜能,去发展学校事业。
2)依据适用、高效、精简的原则,对学校规章制度分类、分块,按新时代的要求通过教代会或校务会审议,并补充完善,迅速适应新形势和学校新实际。
3)调整,组建好一支德才兼备,坚强有力的中层干部队伍,做到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力戒那种“平平稳稳站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迷迷糊糊过日子”的现象。
4)构建决策、执行、咨询、监督四大系统以及相关协作调控的有关规定。特别要完善教育质量三级监控的机制(“自我监控、组织监控、学校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5)调整完善各种奖惩机制。按归类、系统、明确、操作简洁。修订好“常规工作奖“、”单项发展奖“、”绿色教师奖“等,并围绕备、教、改、导、考、析等环节,提高过程的实效,力争做到现奖现兑,现惩现罚,奖罚分明。
6)依据适用、高效、精简的原则,按学校议事规则,规范安排好各类会议,各项工作(活动)。提倡新的工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人人尽职守责、亲近合作,只补台、不拆台,亲者严、疏者宽,真诚合作、公平竞争、共建互勉。自觉做到:凡事以学生为先,以学校利益与学校发展为重,以创新进取为乐,以多作贡献为荣。
2、绿色教育
目标:加强投入、重点推进,逐步实现生态人文教育办学特色。倾心打造生态课堂,尊重师生生命价值,让师生保持健康的思想品质,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把积极的热情奉献到团结、互助、进取的意境中去,争创省绿色学校。
举措:
1)加强生态人文文化园区建设。2)抓好生态人文班、队集体建设
3)抓好生态人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教师发展要求、学习制度、评价制度、骨干教师指导管理等)
4)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开展生态人文的建设工程。包括:学风建设、绿色学生培养、目标、内容(细则)的制订、学生的养成教育、常规教育分年级要求等。
3、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管理
目标:大力推进教学创新,逐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农村教学现状,探寻发展、提高的新思路,使教育质量和效益三年内有新的飞跃。
举措:
1)依托县教研室和教科室,联合乡内有关学校,成立区域和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小组及改革实验小组”。全面规划、科学指导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精选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领先探路,分段、分年级进行改革实验。
2)结合科研课题,注重阶段性交流合作和成果、成效论证、分析。搞好配套的子课题研究,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来自教育、教学实际的研究课题。
3)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重点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绿色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等方面有所突破。
4)按照学生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建立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监控系统和试题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科学、全面评价学生。
5、德育管理
目标:以“两纲”为指针,继续实施好小公民道德建设和雏鹰争章整合的研究,加强养成教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三种精神。即: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的精神,自主合作精神,诚信负责精神;形成四种意识:即: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抗挫意识、合作意识;训练五种能力:即认知能力、自主、自强能力、协调选择能力、自信能力、创造能力。人人有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满生命的意义。举措:
1)把人才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纳入学生视野。
2)从组织上构建生活德育框架与网络,切实转变教师、家长的观念,开拓学生自我教育体验,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新路。
3)按照“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实施好“绿色教育实践行”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自主探究性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继续实施好“今天行动计划”、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培育。使每一位学生做到“四美四会”。即作业书写美、语言表达美、行为举止自然美、思想境界美;会认知、会做事、会合作、会创造
5)以绿色校园文化为核心,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进行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
6)寓教育于学科、课堂和各项活动中,并渗透和落实到校内外,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教育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并完善学生易于接受,学校易于操作的长效管理机制。
6、社区管理和家长学校管理
目标:大力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整合。逐步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效果和知名度,努力形成协调一致,共同促进的教育新机制。
举措:
1)优化家长学校的管理。修订有关制度,调整好相关人员,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努力使家长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2)强化教育满意工程建设,每年征询家长的意见,请家长商讨对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建议,并及时反馈至学校教职工。
3)设立家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建立常规性的家校联系制度,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形成齐抓共管,目标一致的氛围。
4)开展学习型家庭,环保型家庭创建活动,争取家长及家庭的配合,认真开展知心家庭“四同”活动。即:同读好书好报、同谈成长经历,同研身心健康,同做环保益事。学校及时收集和发扬广大知心家庭开展的各项成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实施步骤
1、第一学年:
1)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自觉更新教育理念,自觉修炼师德、师风规范,确定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终身教育的思想,把学校的兴衰与事业的成败牢牢地系在心上,把三年规划变成自我奋斗的目标和追求。
2)学校各部门、个人扎扎实实制订个人的三年发展计划,使学校目标个性化、操作化,变成协调一致的行动纲领。
3)学校“打造生态课堂,促进师生生命成长”及学校绿色管理模式中期评析、总结(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
4)认真做好三年发展计划中的基础性工作,为完全实施三年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实现良好的开端。
2、第二学年:
1)教师的教学观念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并能自然地运用到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
2)及时总结三年规划中的优点及不足,及时调整、补充、修改完善,保证三年规划的有效落实。
3、第三学年
1)形成我校“生态课堂打造”,绿色管理模式“的基本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展示。
2)形成一支数量充足、骨干保证的师资队伍,教职工积极向上,奋勇争先,并能应用科研课题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分析、处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矛盾,素质教育全面、深层次推进。
3)显现出生态课堂,在师生互动中重新解读教育。更新发现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形成师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