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改革研究
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改革研究 当前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在以胡锦涛为领导的党中央倡导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引下,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需要,积极思索研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共财政框架,2000年起我国从中央、地方试点单位开始逐步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管理部门规范部门支出行为、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所采取的强有力措施。
一、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不足
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是近年来为加强财政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而采取的一项制度创新措施。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以会计集中核算为手段、以单一账户为基础,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通过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对单位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这些年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在加强单位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推进廉政建设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地位及管理范畴的局限性,也存在着管理上许多不足之处。
1.会计集中核算缺少法律依托,不能真正发挥对本单位财政支出的监管作用
按照我国《会计法》规定,各独立核算单位均是会计主体,而会计核算中心只是会计代理机构,主要负责记账、算账、报销工作,不能对本单位财务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财务活动监管的角度看,会计集中核算基本上只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
2.会计核算中心与预算单位财务的职责分工难以划清,不利于单位间工作协调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后,会计核算中心负责核算报销等业务,预算单位虽然仍保留着会计人员岗位,只负责按预算向会计核算中心下达拨款计划,只花钱不记账,其会计核算职责和监督职能都移交给会计核算中心承担。预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在会计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口径上会产生不一致,预算单位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会计信息,削弱了其财务管理职能,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脱节。此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大量沉淀在单位账户中、拨付环节多、预算外资金缴纳不及时等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以上不足,不能单独依靠提高服务、制定管理办法、加强部门间协调来解决,必须通过进行财政体制改革,才能彻底加以解决。
二、会计集中核算制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础与
保证
1.会计集中核算制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几年来会计集中核算制的推行,对预算单位及开支部门树立起较为严格规范的财务开支理念,制约了以往用款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减轻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程中思想阻力。
2.会计集中核算制的业务体系和工作流程是顺利向国库集中收付制过渡的保证
随着核算中心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核算水平的提高,会计集中核算制下已建立起制度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业务监督、档案管理等较完善的业务体系及工作流程,培养出较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会计人员,这些都是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必不可缺的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改革成功的保证基础。
三、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
1.改变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强化预算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区别在于:前者的管理方式是拨付资金,后者是控制指标。因此从前者向后者过渡,需要把改革的重点从会计领域转向预算领域。前者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强化预算单位资金管理,防止滥支浪费违纪违法行为,后者目的是预算指标管理,加强财政部门的预算编制、预算单位的用款审批及
资金拨付控制,达到减少财政资金的拨付环节、防止国库资金被挪用侵占、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使用资金的透明度、防止腐败的目的。
2.明确会计核算中心与预算单位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并非取消或削弱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核算中心职责,反而应进一步明确会计核算中心职责及应有的作用。核算中心工作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应主要侧重于加强拨款控制与监督,重点突出资金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直接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第一手资料的财务核算优势,进一步发挥结算、汇总、反馈作用。具体工作职责包括:审核预算单位下达的预算拨款通知,核对零余额银行账户中可用款额度,分清资金来源渠道、按照支出类别,通知代理银行及时办理拨款、会计入账,及时向预算单位提供资金使用情况及预算执行进度,年终配合预算单位做好决算汇总工作。预算单位的职责侧重于编制好单位预算,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指标按期向财政报送用款计划,向核算中心下达预算拨款通知,年终汇总全面决算及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3.在集中清理核算中心的分散账户基础上,建立起预算内、外资金集中于国库支配管理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第二篇:国库集中收付制的问题
一、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是一种全新的财政资金支付管理方式,它改变了几十年来形成的、我们已经习惯的财政资金按部门和预算级次分散支付的方式,必然引起各方面尤其是预算单位的强烈反映。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增加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现象也得到了有效地遏止,对一些部门和个人的既得利益有所影响,出现了一些预算单位或个人对这项改革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抵触的现象。
中西方在国库机构设置、管理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等各方面的差异从根本上看还是管理理念上的差异造成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中引入了各种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跃发展。但是,这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却没有渗透到政府管理当中去,存在很明显的“库藏管理”的思想。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现代国库管理的新理念。如市场导向的理念,崇尚法治的理念,讲究效益、追求效率的理念,系统控制、合规守信的理念等。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以制度的方式贯穿在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中国在财政国库管理理念上的差距是无法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比的。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运行中的风险。
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单一账户设置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必须承受市场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带来财政资金的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在资金头寸紧张时,有可能挪用财政资金。第一,零余额账户带来的风险。如果支付过程中出现失误,按照财务制度应该退回财政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但是,零余额账户“只进不出”,已经发生的资金无法退回,代理银行普遍采取挂存在代理银行内部的临时账户上,待预算单位处理,增加了财政资金的风险。
第二,预算拨款凭证及退库凭证的风险。作为财政部门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支付库款的主要凭证,在国库支付系统开通后,既没有列入重要的空白凭证管理,也没有使用期限,拨款和退库时,只需在付款联加盖国库预留印鉴,其他联在传递过程中很容易被替换,形成潜在风险。第三,制度转型带来的风险。由分散型转向集中型国库模式的一个重大的风险是由“分散违规”转向“集中违规”,由低层次的违规转向高层次的违规。在那些由国库机构控制付款决策的国库模式中,集中违规的一种情形是在国库现金余额不足以支付所有支出单位的到期付款的情况下,国库机构往往根据同供应商间的私下交易比如贿赂或偏好来决定付款顺序。这样一来,按规划应优先分配的预算资金就被按国库机构的偏好次序分配取而代之,其结果就是预算执行结果同预算目标的偏离。再则,资金直接从国库经收处出入,减少了央行会计部门的审核环节,资金风险外露。
二、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对策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实行财政资金集中管理。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将政府各部门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都集中到中央银行或委托其他商业银行设立的“国库存款账户”,取消各预算单位独立开设的预算账户,实现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财政收支的“双直达”。在我国,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具体国情,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国库管理制度。当前,在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必须注重以下配套改革,即以预算完整性为原则,加快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改革;以财政统一性为原则,完善部门预算制度;以决策法制性为原则,健全预算、决算的审
批程序,从而实现预算完整性、财政统一性、决策法制性和国库集中性的有效结合,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
(二)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国库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功能。
现代化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技术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目前财政系统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是比较好的,但应加紧进行充实和改造,特别是加强软件开发工作,逐步建设成具有以下三个方面功能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1)负责政府部门(机构)的分类账户管理,及时掌握各部门和单位的财务状况;(2)与银行结算系统连接,利用银行部门发达的结算系统,处理政府部门的财务活动;(3)强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功能,为财政管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实行预算执行和监督三分离制度,完善国库监督控制体系。
我国的国库监督体系主要由财政监督、政府监督和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组成。财政部监察局和监督司负责国家财政资金收入拨付的检查和监督。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对同级各部门预算和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执行。这种监督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责利既不明确也不对称,审计机关隶属于各级政府,缺乏独立执法的能力,权力之间缺乏制衡,监督约束软化。完善责任机制、强化执法监督,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责任机制。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和管理系统的构建,在资金支付周期的各个阶段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并加强国库支付中心内部的制度性管理控制,以保证各项规则的顺利执行。此外,还应建立支付责任追究制度,防利用职权“寻租”。总之,要完善内部制度,最大可能地缩小“租”的存在,并加大寻租成本,减少寻租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寻租的净成本,从而把“经济人”的寻租行为引导、改变为寻利行为。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外部的综合、全方位监管制度。审计部门对国库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审计是外部监管最重要的一环。审计部应实施若干种不同的审计,其中包括事前审计、符合性(正当性)审计、财务审计和资金效益审计。审计部门的外部监督要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善于发现问题。可以说,审计部门每年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国库资金进行审计是财政内部监督的必要补充。人民银行国库对国库单一账户的支付具有监督责任,除了要严格依照财政部门的拨付指令行事外,对开立零余额账户的商业银行有关财政资金拨付过程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各预算单位和供货商要对银行资金结算速度进行监督,检查商业银行是否有故意压票、延期付款或对占用客户资金的违法行为。各预算单位还要监督有关机构是否及时、合法地审批单位的预算安排和用款计划,是否及时下达拨付指令并付款。
(四)减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阻力。
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遇到的阻力。在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取消了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各种账户,商业银行减少了信贷资金来源,银行信贷规模也随之降低,银行支持地方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压力。二是虽然政府财政资金是属于国家的,但长期以来一直由预算单位分散使用,现在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将失去资金的直接支付权,同时会由此而减少存款的利息收入,部门的既得利益被打破,其理财积极性会受到打击,阻力很大。三是统一的政府采购,特别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可以依托于法制而明显地提高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性和严密性,减少政府部门大量的寻租行为,减少“权钱交易”等腐败行径。浙江省已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并且政府采购面逐年扩大,在此情况下,再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势必严重影响政府部门权力掌握者的利益,阻力可想而知。
第三篇: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功对接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功对接
根据鄂政发[2001]**号《关于试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该县全面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县会计核算中心于200*年*月**日正式成立,运行几年来,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基本纳入了会计集中核算,并为单位临时资金和工程项目建立账户**个,共建立账套***套。实现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平稳过渡,保障了单位的正常业务需要。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节约财政支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核算中心在完善操作办法,建立内部岗位责任制,统一明细支出科目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核算中心“基本账户”合并,实行统一管理的新途径,实现了有效监管。[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www.xiexiebang.com]
财会集中核算工作作为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位核算到集中核算的顺利过渡,运转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县直绝大多数单位的认可,基建项目、自收自支单位的会计业务也主动要求纳入集中核算管理。
一、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绩
1、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大缓解了县级财政资金调度的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各单位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不但便于财政部门全面掌握单位的收支情况,而且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事后监管的作用,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保证单位资金使用的前提下,集中分散的资金有效开展资金调度,缓解了资金调度的压力,保证了急需支出的安排。
2、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过程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现在的“阳光作业”。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加,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把一些不合法的财务支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不断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了许多不合理不合法支出,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3、减化了财政资金的运行环节,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直接拨入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大大减少了由于层层下拨资金造成的划拨途中的占压,因而大幅度节省了财政资金,在搞好日常核算的同时,能够及时为各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明细科目余额等会计信息资料,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提高,受到了核算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4、规范了会计核算,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增强了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的责任心,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户设置混乱,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等问题,清理了单位的往来款项,解决了一些单位长期遗留的财务问题。
5、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奠定了基础。为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6、大胆探索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内外资金形成合力。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后,为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体外循环”问题,他们大胆探索,将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财会集中核算一并管理的办法。把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专户”合并为一个“基本账户”,单位实现的预算外资金直接缴入“基本账户”后按资金性质进行会计核算。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减少了单位资金划转的中间环节,方便单位操作,缓解了过去预算外资金中的矛盾,节省了人力、物力,净化了收入管理,解决了少数单位为逃避监督而采取的一部分资金打滚进专户,另一部分资金体外循环的违规作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7、妥善处理各单位在报销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滞后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政策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与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暂行办法》和《**县县直单位领导干部电话通讯费暂行办法》,并将各项财务制度规定编印成册,供单位参照执行。
8、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搭建了平台。财会集中核算前,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单位会计人员根本没有会计证,甚至不懂“借贷记账法”,更谈不上按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滥用甚至自编会计科目,“流水账”、“包包账”屡见不鲜。财会集中核算后,对各单位确定的报账员进行了资格确认,并且专门组织了业务操作培训。核算中心率先垂范,严格按照《会计法》和有关会计制度设置账簿,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及时、准确、完整地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工作也达到了规范化要求,会计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从而为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工作,搭建了理想的平台,奠定了良好的会计基础。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虽然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力,个别单位认为单位财务纳入了集中核算,等于进了保险箱,给少数人造成有机可乘,钻内部管理不严的空子,将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发票混在一起报销。错误认为,单位的支出经过会计核算中心审核了就是合规合法的,即使今后经济责任审计出了问题,可以推脱责任,也应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二是会计监督依然有盲区存在,如发票内容真实性的监别,核算中心审核报账单位原始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是建立在单位领导签批基础之上的;三是少数单位收取的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不缴存核算中心账户,设立账外账。
三、*县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模式及对接情况
该县属全省**个贫困县之一。为加快财政国库制度改革进程,200*年*月成立了国库收付中心。200*年当年**个试点单位的会计业务上线运行,200*年新增上线单位**个,到200*年*月,已经上线的单位为**个,占应上线单位的**%。在上线的单位中完全退账单位**个,预算单位由国库收付中心代理集中收付会计业务的单位为**个。剩余的**个预算单位计划200*年*月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从而顺利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的对接和转规。
按照省财政厅要求,该县将会计集中核算采取积极稳妥地办法与国库集中收付对接,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工作思路,坚持先试点、后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同时将全县离退休经费、教师工资、政府采购支出、省(市)专款以及专项资金一并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行统一支付。
首先对两个中心内部进行整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柜组业务分开”的“收付+核算”的运作模式,充分利用现有人员、设备和技术力量,为预算单位办理核算和支付业务。对于预算单位条件成熟的,建立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成熟一个,移交一个,将单位核算权返回给预算单位,并为预算单位统一建立了零余额账户;而对于单位业务量小、经费少,单位会计基础差,不具备实行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单位,实行国库收付中心代理业务,对于部分自收自支单位、差额单位、二级单位和暂时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继续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目前在国库收付(会计核算)中心设立了*个集中核算柜组,办理集中核算业务;在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个柜组中,同时代理**个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他们始终做到收付、核算两不误,由于出色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预算单位的信任,多数已经退账的单位纷纷要求将单位的国库集中收付业务退回中心代理。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所有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从国库集中收付运行的情况看,进入财政国库单一账户的直接支付率达**%以上。授权支付率在**%左右。具体表现为:一是强化了部门预算的约束力,国库支付系统通过一套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一套资金集中管理办法完成支付的全过程,体现预算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公开化,实现预算执行先有预算,再有计划、后有支出。二是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所有收入全部直接进入国库和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三是减少了财政资金支出环节。所有支付业务都由财政预算部门下达分月用款计划后,由国库执行机构开据支付令,代理银行将职工工资直接支付到个人工资帐户,其它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及劳务供应商,零星小额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财政资金不再通过主管部门层层转拨,现金流量原则上不再通过单位,单位花钱不见钱,有效遏制了滞留、挤占、挪用资金现象。四是强化了预算执行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等全过程都受到监督,预算执行实行了由以拨代支向以支列支转变,保证财政预算支出与单位财务支出的一致性。五是根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要求,他们借鉴**市和其它县(市)的作法,制定了《预算单位代扣款项财务操作办法》,由国库收付中心集中开设代扣账户,统一办理预算单位的代扣业务,从而建立并完善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六是为了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代理记账工作走上规范化,让财政改革在该县顺利进行,他们结合会计集中核算的一些好的经验,制定了《代理记账操作办法》,从而完善和规范了代理记账的程序和作法。
四、该县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存在的问题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一项全新的财政革命。由于这项改革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并且变动幅度过大,不管是预算单位还是财政内部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又加上各种实施办法都在试行中,还不够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也显露出了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就目前上线完全退账的**个单位的财务情况分析,存在三种状况:一种是能够正确使用软件处理业务的单位**个,占退账单位的** %;二是在国库收付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基本会操作的单位**个,占**%;三是国库收付业务处理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有*个单位,占**%。主要存在的问题:
1、国库支付系统的业务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个别单位会计业务处理不准确,导致账务出现差错和报表不平衡,比如“零余额用款额度”帐户是没有余额的,而个别单位却出现了余额。
2、个别试点单位会计档案不规范。从上线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情况看,除部分单位的会计凭证的粘贴,整理、装订符合要求外,个别单位的会计凭证不符合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3、属于政府采购项目的小额支出,国库集中收付系统无法监督。预算单位购置的属于政府采购目录的货物,单位通过授权支付的方式支付资金,因此无法起到监督作用。
3、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发生的业务事项处理不及时。导致系统信息采集、会计凭证处理是凭证跳号,这与软件开发设计有关。
4、财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国库收付中心把资金支付后,代理
银行返回给单位的《直接支付凭证》记账联,由于没有及时传递,导致单位记账时没有直接支付的凭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反映在:
第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单位的财务人员虽然都是专职会计,但是还担负着很多的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专心研究国库集中收付软件的使用方法,产生一种为难情绪。
第二,资金使用程序比以前复杂。以前追加一笔资金只需在预算股办理拨款手续就行了,现在要根据部门预算情况,单位财务人员要跑预算、国库、专业股、支付中心等才能完成资金申报、使用程序;其二,国库收付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会计人员不知道怎么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核算比较复杂,行政单位取得的其它资金(并非预算外资金),在取得收入时,必须将资金缴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在使用时必须按照预算外资金的性质进行申请,由财政部门有关股室下达计划。按照国库管理制度,单位取得的其他收入,要经过好多程序才能使用,影响了单位办事效率。从而使个别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特殊的任务,不得不采取坐收坐支的办法进行处理。
第三,由于该县从200*年起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在近几年的会计工作中,各单位的财务人员只是从事报账业务,大部分财务人员习惯了会计核算中心代理记账,单位只掌握资金的存量和收支单据整理、报销业务,根本不进行核算。现在把会计核算权返回单位后,单位财务人员又要从繁重的事务中去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而且是计算机网络化操作,因此有一个学习和熟悉的过程。
第四,系统操作不简捷。该系统是方正集团开发的软件,国库收付系统是财政部门刚刚使用的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起手工记账显得死板,更为复杂。如单位往来明细表问题,该软件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往来明细余额表。
第五,财政部门对国库集中收付系统单位版精通软件操作业务的人员甚少。
五、建议
一是搞好部门预算。细化部门预算是预算单位编制分月用款计划的基础,是搞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是对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位,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和财务人员的素质,确定是否完全退账或由收付中心代理记账,不能搞一刀切。
三是要加强对预算单位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辅导,实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上线单位顺利完成各项国库收付业务。
四是要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健全网络服务设施,对目前的支付系统,呼吁方正集团要不断进行升级,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五是加强检查和监督,运用财政监督手段。只有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职能作用,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以法规的形式明确单位自行采购与政府采购之间的划分标准,从而规范预算单位的采购行为,堵塞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对于应该纳入政府采购的货物而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行为,要给予处罚。
六是建立预算单位会计报表报送机制,使预算单位养成按时提供报表的良好习惯。(理 智)
第四篇: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功对接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功对接
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成功对接
根据鄂政发[2001]**号《关于试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和零户统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为加强单位财务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该县全面推行财会集中核算制。**县会计核算中心于200*年*月**日正式
成立,运行几年来,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基本纳入了会计集中核算,并为单位临时资金和工程项目建立账户**个,共建立账套***套。实现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平稳过渡,保障了单位的正常业务需要。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节约财政支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核算中心在完善操作办法,建立内部岗位责任制,统一明细支出科目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了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核算中心“基本账户”合并,实行统一管理的新途径,实现了有效监管。
财会集中核算工作作为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年的努力,实现了从单位核算到集中核算的顺利过渡,运转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县直绝大多数单位的认可,基建项目、自收自支单位的会计业务也主动要求纳入集中核算管理。一、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成绩
1、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大大缓解了县级财政资金调度的困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对各单位的账户进行统一管理,不但便于财政部门全面掌握单位的收支情况,而且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事后监管的作用,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奠定了基础。在保证单位资金使用的前提下,集中分散的资金有效开展资金调度,缓解了资金调度的压力,保证了急需支出的安排。
2、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核算过程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现在的“阳光作业”。各单位的收支都必须通过会计核算中心,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公开监督下进行。一方面,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加,一些超标准、不合理的支出明显减少,把一些不合法的财务支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不断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按照有关财政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业务审核,拒付了许多不合理不合法支出,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3、减化了财政资金的运行环节,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财政性资金直接拨入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大大减少了由于层层下拨资金造成的划拨途中的占压,因而大幅度节省了财政资金,在搞好日常核算的同时,能够及时为各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明细科目余额等会计信息资料,核算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提高,受到了核算单位和社会的好评。
4、规范了会计核算,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增强了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督的责任心,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一些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户设置混乱,多头开设银行账户等问题,清理了单位的往来款项,解决了一些单位长期遗留的财务问题。
5、为县委、县政府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奠定了基础。为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构筑公共财政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6、大胆探索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内外资金形成合力。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后,为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解决资金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和“体外循环”问题,他们大胆探索,将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财会集中核算一并管理的办法。把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与财会集中核算“资金专户”合并为一个“基本账户”,单位实现的预算外资金直接缴入“基本账户”后按资金性质进行会计核算。这种“合二为一”的做法,减少了单位资金划转的中间环节,方便单位操作,缓解了过去预算外资金中的矛盾,节省了人力、物力,净化了收入管理,解决了少数单位为逃避监督而采取的一部分资金打滚进专户,另一部分资金体外循环的违规作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管理。
7、妥善处理各单位在报销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滞后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政策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与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共同制定了《**县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费开支暂行办法》和《**县县直单位领导干部电话通讯费暂行办法》,并将各项财务制度规定编印成册,供单位参照执行。
8、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搭建了平台。财会集中核算前,各单位的会计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单位会计人员根本没有会计证,甚至不懂“借贷记账法”,更谈不上按规定设置
第五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概念、意义;国库单一联户体系构成;财政性资金银行帐户设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收入收缴、支出拨付的实现及核算等。
1. 什么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何意义?
所谓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将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并规定所有的支出必须由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这种制度下,财政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单位根据细化的预算自主决定,由财政部门核准后支出,财政资金将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而不必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账结算。为便于各部门、单位小额零散支出的需要,财政部门可为预算单位设立小额现金账户和当日清算的零余额账户,在实际支付之前,所有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统一调度。
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了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式,支出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分别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工资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实行财政授权支付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基本上不改变现行资金申请拨付程序,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限,不改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职责,但将引起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必将对单位尤其是财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定位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这种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运作方式,已经不适应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存在的弊端主要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财政资金入库时间延滞,收入退库不规范,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使用效率,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财政分散管理、部门多头开户的混乱局面,铲除了腐败的根源。
目前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并在财政部、水利部、科技部等几个中央部门率先实行,并在“十五”期间全面推行。
2.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构成是什么?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下列银行账户构成:
(1)财政部开设的国库存款账户(简称国库单一账户)。
(2)财政部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财政部零余额账户)和财政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零余额账户(简称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3)财政部开设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简称预算外资金专户)。
(4)财政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小额现金账户(简称小额现金账户)。
(5)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批准预算单位开设的特殊专户(简称特设专户)。
财政部是管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职能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设立、变更或撤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各类银行账户。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有关规定,应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和代理银行的管理监督。这里所指的代理银行,是指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中,由财政部确定的、具体办理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
3. 财政性资金银行账户如何设立?
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财政部提出设立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小额现金账户、特设专户银行账户的申请,财政部审核同意后,书面通知代理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及小额现金账户,但需要开设特设专户的预算单位,需经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批准后,由财政部在代理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一个基层预算单位开设一个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一个小额现金账户。
预算单位包括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预算单位原则上分为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向财政部直接申请支付的预算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向一级预算单位申请支付并有下属单位的预算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只有本单位开支,无下属单位的预算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应按规定编制分月用款计划,并按照批复的分月用款计划使用财政性资金。
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各账户如何使用和管狸?
(1)国库单一账户的使用和管理。国库单一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反映财政预算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代理银行应当按日将支付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国库单一账户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使用,单位预算会计(包括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不设置国库单一账户。
(2)零余额账户的使用和管理。
①财政部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含5000万元),应当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财政部零余额账户在国库会计中使用。
②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授权支付。该账户每日发生的支付,于当日营业终了前由代理银行在财政部批准的用款额度内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营业中单笔支付额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含5000万元),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只能用于财政部授权预算单位支付额度内的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的资金清算。不得违反规定从该账户向预算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财政授权的转账业务一律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在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3)小额现金账户的使用和管理。小额现金账户用于预算单位的零星现金支付。预算单位小额现金账户的月度资金使用额度,由财政部一级预算单位按均衡使用的原则确定,分月下达,累计使用。小额现金账户只能用于财政部授权预算单位支付额度内的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的资金清算。不得违反规定从该账户向预算单位其他账户划拨资金。各基层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用款计划确定的使用范围及额度支用现金。不得违反规定用于单位和职工福利、奖金等方面的开支。小额现金账户在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使用。
(4)预算外资金专户的使用和管理。预算外资金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预算外资金专户收入按预算单位或资金性质设置分类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支出活动。财政部负责管理预算外资金专户。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和支付指令,办理预算外资金专户的收入和支付业务。预算外资金专户只能用于核算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活动。预算内资金不得进入预算外资金专户。预算外资金专户在财政部门设立和使用。
(5)特设专户的使用和管理。特设专户用于核算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财政部批准的特殊专项支出。预算单位不得将特设专户资金转入本单位的其他银行账户,也不得将本单位的其他银行账户资金转入特设专户。特设专户在按规定申请设置了特设专户的预算单位使用。
5.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收入收缴如何实现?
(1)收缴方式。财政收入的收缴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两种方式。其中,直接缴库是指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集中汇缴是指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收缴程序。
①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②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本程序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财政专户。
6.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中支出拨付如何实现?
(l)支出类型。按照国库管理办法的规定,财政支出总体上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根据支付管理需要,具体分为:工资支出,即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购买支出,即预算单位除工资支出、零星支出之外购买服务、货物、工程项目等支出;零星支出,即预算单位购买支出中的日常小额部分,除《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以外的支出,或虽列入《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所列品目,但未达到规定数额的支出;转移支出,即拨付给预算单位或下级财政部门,未指明具体用途的支出,包括拨付企业补贴和未指明具体用途的资金、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等。
(2)支付方式。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其中,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的授权,自行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在财政部批准的预算单位的用款额度内,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3)支付程序。
①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工资、工程采购支出、物品和服务采购支出。财政直接支付的申请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填写“财政直接支付申请书”,报财政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
财政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审核确认一级预算单位提出的支付申请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清算汇总通知单”和“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经财政部国库管理机构加盖印章签发后,分别送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及时将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代理银行依据财政部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支付指令,将当日实际支付的资金,按一级预算单位分预算科目汇总,附实际支付清单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清算。代理银行根据“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办理支付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发一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作为一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收到和付出款项的凭证。一级预算单位有所属二级或多级预算单位的,由一级预算单位负责向二级或多级预算单位提供收到和付出款项的凭证。预算单位根据收到的支付凭证做好相应会计核
算。
②财政授权支付程序。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包括单件物品或单项服务购买额不足1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支出;投资额不足50万元人民币的工程项目支出,以及特别紧急的支出。财政部根据批准的预算单位用款计划中月度授权支付额度,每月25月前以“财政授权支付汇总清算通知单”、“财政授权支付通知单”的形式分别通知中国人民银行、代理银行。“财政授权支付通知单”确定各基层预算单位下一月度授权支付的资金使用额度。
代理银行凭“财政授权支付通知单”受理预算单位支付指令并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清算。代理银行按“财政授权支付通知单”确定的额度控制预算单位的支付金额。预算单位支用授权额度时,填制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送代理银行,代理银行根据“财政授权支付凭证”通过零余额账户或小额现金账户办理资金支付。预算单位需要现金支付,可按照规定从小额现金账户提取现金。代理银行根据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提出的结算方式,通过支票、汇票、银行卡等形式办理资金支付。
7.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如何核算?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基层预算单位使用的财政性资金不再通过主管部门层层划拨,工资支出由财政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购买货物或劳务的款项由财政直接拨付给供应商;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虽然支付指令由预算单位下达,但财政不再将货币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而是将用款额度划拨到预算单位的零余额账户或小额现金账户。
(1)财政直接支付的核算。为了核算财政预算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应设置“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材料”、“固定资产”、“财政补助收入”等账户。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工资,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代发工资银行盖章转回的工资发放明细表:
借: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材料、服务的款项,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有关凭证:
借:材料等
贷:财政补助收入
对于由财政直接支付的购置固定资产的款项,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有关凭证:
借: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收入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财政授权支付的核算。为了核算财政授权支付的资金,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等账户。
收到《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购买物品、服务等支出授权额度时,根据填制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所列数额:
借:经费支出、事业支出、材料等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小额现金账户的核算。为了核算零星现金支付,应设置小额现金额度账户。
对财政部门下达的小额现金账户用款额度,应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额度计划核对后记账:
借:小额现金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从小额现金账户提取现金时:
借:现金
贷:小额现金额度
支付现金时:
借: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
贷: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