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桩基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桩基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葛远乐宁波市建工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 桩基工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形式,合理正确的基桩检测方法是控制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手段,客观准确的基桩检测数据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概述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对各种检测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以及各种桩基检测技术的穿插运用对工程基桩检测意义重大;同时,展望了桩基检测工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桩基,检测,展望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
Pile De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Ge yuanle)
Abstract :Pile Project is currently the most widely used form the basis of reasonable correct detection method is based Pile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eans of support, objec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Pile engineering quality assessment data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Pile detection technology outlined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various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various detection technologies interludes pile on the use of pile foundation work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looked to the pile testing work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 words:Pile,detection,Prospect
1.2.2间接法:指在现场原型试验基础上,同时基于一些理论假设和工程实践经验并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最终获得检测项目结果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法:①低应变法(现行主要指反射波法)。在桩顶面施加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做弹性振动,并由此产生应力波纵向传播,同时利用波动和振动理论对桩身的完整性做出评价。该方法测试设备简单轻便,检测速度快、成本低,是基桩质量完整性普查的良好手段。②高应变法(现行主要指波动方程法)。通过在桩顶实施重锤敲击,使桩身产生动位移,桩周岩土阻力充分发挥。高应变法物理意义明确,检测准确度相对较高;但目前受检测人员水平和桩-土相互作用模型等问题的影响,该方法仍有较大的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静载荷试验而作为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设计依据。③声波透射法。用声波在桩身中的传播,通过对声波传播时间、波幅及主频等声学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对桩身完整性作出评价的一种检测方法。
第2章 桩基检测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1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前,在国内基本上没有桩基静载测试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才逐步发展起来。传统静载荷试验采用手动加压、人工操作、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因工作条件比较艰苦,试验时间又较长,而且需连续作业,投入的人力较多,导致不仅工作效率低、检测数据误差大,而且原始资料易被涂改、人为干扰因素多,以至于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使检测报告的审核风险加大。就拿西南边陲省份云南来讲,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有了在预制桩上进行的静载试验,但因为受当时计算机应用和电子产品制造水平的限制,自动控制的精度以及测试仪表的稳定性能方面,均无法满足使用上的要求或使用起来更加费时费力,推广性不强。进入到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桩基静载试验是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在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方面,它是目前最为准确、可靠的检验方法,判定某种动载检验方法是否成熟,均以静载试验成果的对比误差大小为依据。
现在,随着各种性能稳定的电子元器件的出现、制造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水平的提高,生产出性能稳定、功能全面、精度更高、界面更加友好的静载测试系统已经成为可能。因此,每种地基基础设计处理规范都把单桩静载试验列入首要位置。一般情况下,桩基静载试验的成果数据,如单桩承载力、沉降量等均认为是准确、可靠的,这已为无数的工程实例证明。
2.2低应变检测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2.3高应变检测
动力打桩公式在打入式预制桩施工中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动力试桩技术的发展始于动力打桩公式。1960年后,世界上部分国家开展了系列动力测试桩承载力的研究工作,并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实用的高应变现场测试和室内波动方程分析方法。目前,国内外高应变法的主流仍将一维杆波动理论作为测试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但它不可避免的忽视了桩与土相互作用的机理,所以高应变法相对与静载荷试验来测承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研究是起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问题,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其后面向国内大量的灌注桩检测,已有单位在模型改值得一提的是,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方面甚至更具有中国特色。进、拟合技巧、参数选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也有应用者在桩如何才算被充分激发方面进行了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方面甚至更具有中国特色。
2.4声波透射法
混凝土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检测是在结构混凝土声学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至20世纪70年代,声波透射法开始用于检测混凝土灌注桩的完整性。声波透射法以其鲜明的技术特点成为目前混凝土灌注桩(尤其是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手段,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电力、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工程建设的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大量使用的数字式声波仪有很强的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几乎所有的数学运算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
2.5钻孔取芯法
目前钻孔取芯法主要应用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上,同时在技术条件成熟的地区也用在检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钻芯法是一种微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
第3章
3.1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目前声波透射法、高低应变法等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由于检测原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局限性,一般适用符合“一维均质杆件”假定的混凝土桩,不能完全适用于组合桩,异型桩、薄壁钢管桩;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水泥搅拌桩、碎石桩、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桩、GFG桩等桩型,也不能简单套用基桩工程中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只有在其桩身条件符合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要求时,才能有选择的应用,但检测数量、结果评定,一定要按照地基处理技术要求执行。钻孔取芯法目前几乎九成以上都用在混凝土灌注桩检测上。
3.2桩基动力检测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3.2.1基桩完整性动力分析:①基本上不能对截面的变化程度作出定量评定,而只能对桩身缺陷的存在作出定性和定位的判断;②大批试桩中能鉴别出肯定合格的基本完整桩和肯定不合格的严重缺陷桩,对许多具有中等程度缺陷桩,较难对其合格性作出判断;③在通过对桩身阻抗变化的分析中,桩基检测存在的问题
很难判定缺陷的具体类型,必须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桩型、成桩工艺和施工记录等进行综合判断。
3.2.2基桩承载力动力分析:物理数学模型、力学模型、桩土材料模型、计算公式、分析流程、应用软件及仪器设备等各个方面,在对承载力的分析计算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承载力分析计算的系统误差,是本质的、急需创新的不足;另外,场地环境条件、从业人员素质,尽管是外因,但都直接影响到承载力的判定精度。
3.2.3高、低应变动力试桩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当长径比大于30,或桩体有两个以上缺陷时,动力试桩均难以提供准确的桩体完整性信号,对于目前大量使用的超长桩,动力试桩必须加以改进。提高动测信噪比,提高检测精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3静载荷检测存在的问题
3.3.1现场准备工作不认真,测试仪表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现场基准梁的架设以及锚桩、基准桩、试桩间的布置间距不符合规范的规定,在加载设备方面,受现有设备的限制,采用大千斤顶量测小吨位桩,这就如同大称称轻物,其精度不可能满足测试要求;不认真执行规范制定的试验步骤,提前加压或记录,卸载时不进行回弹观测;检测报告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无工程概况及土层分布情况。桩基静载试验中的任何试验数据都必须从经过定期计量标定的测量器具上获得,这样的数据才能是真实的数据,但在我国有一定数量的桩基检测单位,其所使用的千斤顶、油压表、百分表、自动化测试仪有的几年不标一次,有的甚至没有计量器具许可证。
3.3.2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有地下室,其桩的有效长度应从最底层地下室的底板算起,受施工时间条件所限传统的静载方法无法测得其有效桩长的实际承载力。近年来尽管有各种动测方法,也需大量的动静资料对比才能提高其精度。
3.3.3桩静载荷试验目前盛行堆载平台法,但目前的平台对试桩及基准桩附近形成大面积堆载,应力高达300kPa以上,影响试桩工作状态和基准桩的设置,甚至造成平台失稳事故,因此,必须改进平台的结构形式。
3.4尚不能应用声波透射法推定桩身强度
桩中混凝土由于重力、地下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各个区段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情况无法预估,因而无法对“强度-声速”曲线作合理的修正。另一方面,声测管的平行度也会对强度的推定产生很大影响,声测管在安装埋设过程中难以保证管间距恒定不变,检测时,我们只能量测桩顶的两管距离,并用于计算各测点的声速,这就必然造成声速检测值的偏差。因此,《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适用范围中回避了桩身强度推定问题。
第4章
4.1单一性检测技术
4.1.1静载荷试验 桩基检测的创新和发展
增加了仪器硬件技术的创新和科研:发明了自动化测读和分析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精密测试仪器,如位移测量采用的容栅数字位移传感器,精度高,温漂和时漂都很小,能够野外昼夜连续测试的要求。传感器本身带有液晶显示器能够将接收信号同实测位移数据进行对比。系统对于自动控制中的加压与稳压部分,压力控制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同时在软件设计中增加了自适应点触式加补荷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加荷时产生的超压现象;当需要时也可配接变频调速器,进行总线输出以控制油泵出油量,达到精确控制加载量,提高检测精度的目的。系统根据静载试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设置了6种完善的自动报警功能。试验过程中弹出的报警窗口,显示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信息以提醒试验人员进行现场调整或中止试验。系统完善的Windows版后处理分析软件,可实现报告数据和原始数据的分离处理;各种编辑功能和打印设置,使试验人员对数据的整理、图形的编辑、图表的输出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劳动效率。
4.1.2低应变反射波法
结合地质资料、施工记录分析基桩完整性。桩型、施工工艺对基桩的完整性以及缺陷类型影响很大。如:预制桩、人工挖孔桩不可能缩径;许多的缺陷或质量事故都发生在流水处或地层变化处;地层变化对波形也会产生影响(会产生反射波)等等。因此查看地质资料、了解施工记录对确定缺陷位置有很好的帮助。利用定量分析软件对基桩缺陷程度的判定。虽然定量分析软件本身存在一些不足,但它分析了应力波在桩身传播的详细过程,只要桩周土的参数选择合理,它的作用远远大于我们凭肉眼对波形缺陷程度的判断。综合分析同一工程的所有被测桩。同一工程的地质和施工状况大致相同,通过寻找被测桩之间的共性,再来分析每一根桩的情况,往往能有效的提高分析效果。
4.1.3高应变法
由于桩土系统的复杂性及外界噪声的影响,从而使有用信号难以直观把握,因此采用良好性能的信号分析技术,提取有用信号是最终正确判断桩身特性的基础之一。在经典谱分析中主要采用了FFT变换、倒频谱分析及希尔伯特变换。对于不同特性的信号,分别选用不同的分析技术,就会改善信号判断的难易。现在提出的分析方法有:时序分析技术和小波分析技术。时序分析法系指现代的、非传统的时间序列方法。同传统的时序法不同,该方法不是直接利用观测数据来获得数据的统计特性,而是对观测数据拟合一个参数模型,再利用这个参数模型对观测数据及产生这一数据的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与处理。小波分析技术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实现信号时频分解,可以区分不同物理本质的信号成分,结合场地条件分辨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再
通过对“噪声”时段及频段的抑制,可以实现信号消噪,改善信号质量,从而提高桩基动测资料分析水平。动力测桩中需要同时对桩长、波速等多个参数进行反演估算,这是个较困难的问题。为此, 陈建功等运用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动力测桩中完整桩多参数反演问题的遗传算法。动力测桩多参数反演问题可归结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采用传统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很容易使目标函数处于局部极小域,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利用遗传算法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等智能特性,可以得到满意解,且收敛速度较快。
4.1.4声波透射法
目前,国内主要把重点放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时控制接收信号的漂移和控制波形发生畸变。因此,好多科研单位都组织成立了一批优秀的科技队伍从理论上着手,再体现在仪器设备上的创新。
4.1.5钻孔取芯法
目前增加了钻机设备的技术含量,从单一的效率低的向效率高多功能的钻机发展。
4.2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当采用一种方法对桩身质量(完整性)做出正确判定时,可同时选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使各种方法能够相互补充、验证,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对大直径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可采取低应变法和钻孔取芯法联合的模式;对多节预制桩,接头质量差是常见的缺陷,此时可采用高应变和低应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对低应变法测试的盲区(浅部严重缺陷),可采取开挖验证等等。总之,对设计等级高、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质量变异性大的桩基,或低应变判断完整性可能有技术问题时,提倡采用直接法进行验证。实际上,由于各种检测方法在可靠性或经济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多种方法配合时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设计、地质情况、施工因素以及受检桩的代表性等等,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和确定抽检数量,使各种检测方法尽量能互为补充或验证,即在达到“安全适用、正确评价”目的的同时,也力求做到各种方法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第5章 桩基检测的展望
至今桩基动测技术远未成熟,随着桩基检测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建立桩土在动力作用下的力学机理及相关理论的,同时发展先进的测量技术和对测试信号的正确解释,桩基动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深基坑支护桩的检测,目前国内尚无明确规定。对于桩身质量可用动测法检测,对于其横向承载力没有可行的检测方法。用动测法测定支护桩的横向承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研制和改进孔底沉渣测定仪,控制和检测灌注桩孔壁泥皮厚度的设备,对提高施工阶段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桩基静载试验的慢速维持荷载法费时、费力,已远不能适应当前桩基检测工作的发展,在快速荷载试验法的技术上,我们有许多试验单位都作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对比工作。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快速荷载试验法将是一个试验手段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有些地方规范已明确规定了快速荷载试验法的试验步骤。作为桩基工程的使用量和检测量的大国,相信随着测试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国际交流的不断广泛开展,我国的桩基静载试验将越来越走向成熟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方法是大承载力桩基静载试验的一种发展方向,但这种技术方法还刚刚兴起,其理论研究还在进行当中,该试验所得到的各种图表数据与传统的试验结果图表还有许多需要对比研究的地方。在现场设备安装时,荷载箱的放置位置会影响到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国外荷载箱一般放在桩端,这是因为国外试桩桩端一般都位于坚硬的持力层中,而我国各地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以在设备安装前要事先进行计算,将荷载箱安装在合适的部位。该方法测出的上段桩的摩阻力方向是向下的,与常规方法测出的摩阻力方向相反,这方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现场对比试验。
采用桩底加载法进行试桩,可缩短工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试验可采用快速法,也可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特别适合在水上试桩、坡地试桩、基坑底试桩、狭窄场地试桩。在打入情况,也可利用一根桩打至不同深度,逐一进行试验,从而选择桩的最佳长度。目前较多是用于测定嵌岩桩的嵌固力,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的。桩底加载法如能及早采用,实为我国建筑业中的一项飞跃。中国地域辽阔,工程地质复杂。中国土木工程建设的规模、持续发展的时间、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都是其它国家不能相比的。这给我国岩土工程研究跻身世界一流并逐步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展望21世纪岩土工程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的共同努力将中国岩土工程推向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雪峰,吴世明.基桩动测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 张义梅, 浅谈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江苏煤炭,2002,3:39~40
[3] 曹宇春,吴世明,高广远.检基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上海地质.2002,1:57~60
[4] 王怀元,李德新.高应变动力测桩法在桩基检测中的技术探讨.地质与勘探.1999,35(6):91~93
[5] 孟达,黄龙元.高应变测桩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岩土工程界.2000,3(8):29~30
[6] 宋锡波等.关于基桩低应变动测技术的探讨.土工基础.2002,16(1):58~60
[7] 曹宇春,周健,黄茂松.桩基动力检测技术新世纪展望.岩土工程技术.2004,4:214~244
[8]段尔焕、刘道方.桩基试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综述.云南大学学报.2000增刊8~9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0] 赵明华.桥梁桩基计算和检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11]祝龙根、刘利民、耿乃兴.地基基础测试新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2]龚维明、蒋永生、翟晋.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岩土工程学报,2000,22(5),532~536
[13]季宜海、邓壮志.桩基静载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质量,2001,2
第二篇:电镀技术发展展望
电镀技术发展展望
在我国电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开发研究电镀专用辅化工材料;务类光亮剂、添加剂;电镀光亮剂中间体;电镀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为迈入二十一世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镀种的工艺水平已能满足国内生产的需要。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8.1 培养与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电镀复合型人材,培训一大批现场工程师与技师
二十一世纪我国将迈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电镀技术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全体同仁要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材。迈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提高电镀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电镀技术研究开发体系。电镀行业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懂化工,又懂电子、机械的复合型人材。高等学校与研究所要积极申报科研项目,选题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紧密结合生产需要。目前从事电镀现场技术研发与管理的工程师、技师、工艺员奇缺。许多工厂的“打工仔”文化素质不高,干了1年半载就是“师傅”,这些人化工基础知识差,技术单一。与昔日上海电镀工厂师傅的综合技术素质相差甚远,急待对他们进行全面技能培训与考核,特别是对电镀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技术,不提高他们的整体技术素质,加工“零缺陷”的目标何日能实现!
8.2 形成比较完善的电镀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今后若干年将会出现更多的以电镀为专业的公司,这些单位将派生出添加剂、基础化工和专业电镀设备的生产厂。技术成果商品化的趋势会更明显。更专业,特别是为电子电镀生产服务的电镀设备的研制、生产和供应将向更专业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我国的高校与研究所要瞄准世界先进国家电镀技术的发展方向,结合我国工业生产中量大面广的产品,开发新的工艺和材料,少搞纯学术的研究,从事电镀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要结合生产实践。如:
1)长周期(10个周期以上)的光亮化学镀工艺及其自动补料装备。
2)锌、铜、镍、铬四个大镀种光亮剂中间体及高性能光亮剂的研究,特别是高品质酸性光亮铜工艺的研究。
3)纳米新材料在电镀工艺中的应用。
4)三价铬镀铬的工业应用。
5)高装饰、高耐蚀后处理工艺的研究。
6)电镀涂装复合工艺研究。
7)高工艺性能无氰电镀工艺的研究。
8)新型环保设备、环保材料的开发研究,等等。
国家新高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电镀技术,我们要加强对电子零部件的滚镀、卷对卷选择性电镀,PCB前处理及终饰技术的研究,有经济实力与技术基础的公司,也要有点风险精神,加大对电子电镀科研的投入,争取2年内将一批接近国际水平的工艺与材料推向工业应用。
8.3 我们基础化工原材料、金属材料品种还不够齐全,质量参差不一
特别是应用于电镀工艺材料中的特殊表面活性剂品种很少,阻碍了高品质前后处理剂及光亮剂的开发。多年来我们的酸性镀锡光亮剂SS820一直应用TX-
10、OP21之类传统表面活性剂,工艺性能欠佳,最近河北金日化工才开发应用于Sn的ENSA和高速镀锡的SH-13,但品种还是很少而且不配套,更未形成系列。
今后应扩大品种,并对量大面广的基础化工原材料,金属材料、各种表面活性剂,进行质量控制并责令制订相关的企业或行业标准,从源头卡住劣质原材料影响电镀产品的品质。这块的质量与行业标准大家很少关心,但销量惊人,广东南海的高力、华创两家全国最大的电镀化工原材料供应商年销售额分别达8亿元多,温州有一家也愈四亿。
8.4 电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电镀加工过程中除了大量应用挂、滚自动线以外,还要普遍应用电镀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设备,如化学脱脂过滤技术,槽液冷冻或加热控温技术,超声波清洗技术,无油空气搅拌应用于水洗及允许采用的镀槽;多级逆流漂洗节水技术;镀液主成份分析调整技术;循环过滤技术;添加剂自动补加技术等等。以保证电镀加工过程的高品质。温州电镀工作者敢于在辅助设备应用上加大投资,已取得令人嘱目的成绩。
8.5 宣传、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ISO9000标准、ISO14000及电镀国家、行业标准
进入二十一世纪,要争取有更多的电镀设计与研究单位、添加剂生产厂、电镀设备厂、辅机生产厂和电镀加工厂通过ISO9000,甚至ISO14000,自1985年9月以来的17年间,全国电镀与精饰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 57/SC1)组织全国各部委、各行业的电镀专家与标准化工作者共同制订、修订了70多项标准。其中有工艺标准,亦有实验检测方法标准。除了16项是行业标准之外,其余50多项均为国家标准仍需要向行业进行宣传、贯彻。今后也要注意标准的技术创新,在制、修订新的国家标准的同时,敦促添加剂厂、电镀设备厂、重要辅机厂将典型产品制订成相关行业标准。
8.6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我国的电镀工作者自1980年以来与日本同行保持经常联络较多,但对美国、德国较少,其他国家更是空白。
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电镀分会今后应组织我国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赴先进国家考察学习。或请进来交流技术,以扩大全体同仁的视野,鼓励更多的年轻学者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学习先进国家的生产管理经验,使我国的电镀生产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与国际接轨的道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及电镀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外的添加剂、设备及测试仪器目前已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已占领一部分市场,使我国电镀界更现实地认识到世界电镀技术水平与我国的差距,由此而带来的竞争必然是剧烈的,这对我国初步形成的电镀体系是一次严峻考验,我们应有所准备,迎接挑战。我们的优秀产品也要打入国际市场。
8.7 加强工艺管理及设备配套,切实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电镀技术最大差距在于大规模生产中的工艺管理,溶液的维护太差,不能保证成熟的研究成果在生产中稳定地体现出来,生产中,往往表现在前处理工艺不完整也不精细,很多工厂不采用连续循环过滤。其他辅助设备也不完善,这就决定了我国电镀产品在抗蚀性和外观质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努力缩小这方面的差距,反之,工艺研究者,产品开发者也要千锤百炼,注意自己成果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特别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现场说“OK”才行。工艺员(工程师或技师)要对自己加工的产品有“零缺陷”的信心,因此对工艺管理要“勤”,即对每一个槽、上、下午都得作赫尔槽试验,每日都要有分析报告,做到防微杜渐。
注意开发为未来经济成长型的新高科技服务的工艺。长期以来,我国同仁做了太多的低层次重复研究工作,对那些未来会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工艺,由于困难大开发成本高,很少研究。如电子电镀中的选择电镀工艺与装备,高效的线材、板材连续电镀生产线。生产的高要求会迫使我们动脑筋改变观念与思维方式。过去传统的光亮镀镍都设计所谓“大处理”备槽。笔者曾看到一个为20万升光亮镀镍槽服务的电解循环处理重金属装置。集低DK电解、活性碳吸附和循环过滤于一身形成没有大处理电镀溶液的概念的新设备。
8.8 缩小南北、东西差距,重新思维观念定位
无可争辨的事实反映出电镀技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温州地区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沿海地区、金华地区、山东、东北的沿海地区、重庆地区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他们思维敏捷,观念更新,这些地区的电镀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1)依托沿海的区位优势,或地区机电产品出口的优势,对国际、国内市场电镀加工的需求了解快、行动快,产品结构随市场需求而作调整。从低价位、低档次上升到高档次、大批量的“多商品大市场”格局。
2)重视前处理、后处理,解决电镀加工中的质量问题,众所周知,电镀加工中的故障有80%来自前处理不良,他们重视前处理,下决心引进设备,用进口或国产优秀设备解决前处理不良,同时加强后处理解决外观漂亮与良好的耐蚀性。
3)对电镀主、辅设备进行技术改进和增添。
4)不怕冒风险,敢于引进新工艺和实践新工艺,敢干创新电镀新工艺,温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变电流电镀类似24K的仿金电镀,一阴极电泳复合工艺对付高附加值产品,创新的多色调金色对付新开发的出口产品。这一切都是国际、国内电镀加工的要求而迫使我们的电镀加工厂从工艺、材料、设备、观念作出的快速反应。几年间昆山的同心电镀厂就发展到一个加工产值超亿元的工厂,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内地的电镀厂学习和借鉴。
5)采取“请进来,派出去”频繁进行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很快落户并为生产服务。
8.9 环境保护与资源回收利用
电镀工作者必需考虑自己开发研究的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并寻求可靠的对策。今后要努力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尽可能应用少污染、低浓度、易处理的工艺。推广应用化学法+综合治理电镀废水自动控制系统;微生物处理电镀废水系统。开发高效固液分离装置;开发污染空气的各有害排气的传感器和高效吸收装置。研究电镀过程中重金属回收装置。可以先从Au,Ag,Ni,Cu,Cr做起。
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宏图大略,我们电镀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这些老、中、青企业家、专家相结合活跃在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的一支庞大队伍中,在上级协会的正确领导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再立新功。
致谢:1)本文以胡如南教授和张立茗高工撰写联合署名的文章作基本框架,但增添许多新的内容,特向他们致谢!
2)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一些地方协会与老专家的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3)电子电镀篇幅很大,希望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许多电子电镀专家提供了素材,作者仅向他们的无私支持表示感谢!
4)我国幅员辽阔,对许多企业在开发应用电镀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的检测仪器、仪表方面的业绩不可能一一列举,甚至对十分优秀的工
艺与产品介绍疏漏,在此作者深表歉意;
5)由于时间仓促,文章涉及到的技术内容宽广,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可避免有错误或疏漏
之处,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本讲座来自中国表面工程信息网,没有删节
第三篇:计算机技术发展展望
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展望
------学科前沿知识听课报告
通过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沿课程的学习,我初步的了解了当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现状,机器人技术代表了如今科学技术的前沿,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机器人技术也必然在各个科学领域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各个领域更加智能的机器也将会不断的涌现出来,具有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也会出现到我们日常家庭生活之中,成为我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对机器人技术研究也会成为以后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作为机电学院的学生来说,关注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我对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有下面的几点理解。
一、未来科学技术与机器人技术关系越来越密切
从机器人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机器人的视觉、触觉、自主控制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20世纪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单元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与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和融合又产生了“纳米机器人”;今后也许与克隆技术的结合将会产生“克隆机器人”问。这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也说明了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统一世界。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方面或某种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特征也必然会在各门学科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反映出来,同时也决定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决定了它们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科学整体。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信息、自动控制、机械、仿生等技术,从而使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技术发展极为密切。纵观机器人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机器人是随着其它学科的兴旺发达而呈现出勃勃生机的。
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的进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又将刺激与推动各相关学科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不仅仅是索取,它们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如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机器人能力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智能机器人的产生和发展,纳米技术的出现,导致了纳米机器人的诞生,同时机器人的发展反过来又在促进着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为它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研究载体,提高它们的研究效率和研究水平,缩短它们的研究周期。机器人的发展也给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机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它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促进着它们的进步和发展。
二、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对快捷舒适生活方式的要求,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逐步深入,本世纪机器人技术仍将会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机器人的发展会呈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势:
1、开发具有高智能的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机器人技术的一个发展重点。智能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思维判断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较好地与人类交流,并能够完成比较复杂的任务。
2、较强的自适应性将成为未来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自适应性强意味着机器人能够自发调整自己的行为状态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提高了机器人工作的稳定性。
3、在工业机器人大力普及的同时,服务性机器人将快速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拥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仿人形的外部特征的仿人机器人将极大拉近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
4、多机器人协作以发挥群体智能的多机器人系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能力不断提高, 机器人应用的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任务,单个机器人不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而由是多个机器人组成的系统。机器人技术将是决定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机器人技术要发展首先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植,即国家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本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日本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初期,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国机器人发展的政策,如购买本国机器人的公司会在税收上得到优惠,大力鼓励购买国产机器人,为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国家也在科研经费上支持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并以经费引导本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以后日本成为机器人行业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也会是今后各国发展机器人的一个趋势。
三、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当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横向上,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的种类日趋增多;一是在纵向上,机器人的性能不断提高,并逐步向智
能化方向发展。21世纪,机器人技术将继续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热点。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对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100年中,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会使机器人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伙伴,更加广泛地参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人类生产活动的需要是生产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机器人技术的基础。
目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从仿生学角度看,现代机器人的驱动系统还是相当笨重的,虽然人们曾经努力创造了数种用于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但是现在还没有任何驱动系统能与人的肌肉相媲美;需要研究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灵敏度高的新型驱动系统,用于取代现在使用的笨重的驱动系统;对于移动机器人来说,还需要解决可携带能源问题,研究新型高效能源。现在使用的蓄电池的体积和重量,相对其蓄电容量来讲,显得太大、太重;计算机的信息传输与处理速度还不够快,还不能满足机器人实时感知系统的需要;机器人的“思维能力”也将取决于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仍然不能满足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纳米机器人的研究,需要人们对生命过程分子水平生物学原理的每一步都有深刻的认识;水下机器人的研究,要求解决动力定位的控制问题、远距离水下通信和能源问题;为了提高太空机器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促进其智能化和微型化,需要研究用灵巧的、可变形的材料来代替电动机等执行机构;机器人的进化研究,需要人们搞情人类社会进化的每一步,研究其机器实现的方法等。
总而言之,机器人作为一种高技术,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这种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是通过技术革命的内在推动力来实现的,机器人的发展给现代科学技术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又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的进步。在21世纪的未来,科学技术更加发达,机器人种类更加繁多,机器人家族将会越来越兴旺,机器人也将越来越多才多艺,越来越聪明伶俐,伴随着机器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必然也会极大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我坚信机器人发展将使世界的明天更加绚丽多彩。作为机电学院的一员,我们也要更多的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用自己的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桩基检测
Xx市建筑工程基桩施工及检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建筑工程基桩施工及检测的管理,确保桩基础工程质量,规范基桩施工及检测市场、质量行为,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基桩施工及基桩检测活动的单位(机构)和人员,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规划建设局是本市行政区域内基桩工程施工和检测的行政主管部门。市质监站、安监站、招标办等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履行基桩施工及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各工程监理单位(未委托监理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做好工程所涉及的有关混凝土预制桩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和预制桩的进场质量检查工作,并做好基桩施工及检测的管理工作,对进场人员、设备、材料、构配件应进行核查及验收工作。
第五条市外基桩施工单位在本市从事基桩施工前,应按规定办理进市施工手续。
市外基桩检测机构经单项工程检测资格(资质)核验后方可在本市从事基桩检测业务活动。
资格(资质)核验的要求,参照太规建建〔2006〕24号文《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第二章基桩施工
第六条从事建筑工程基桩施工的单位,应具有与承接工程规模相适应的总承包或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第七条建筑工程基桩施工应当依法签订基桩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宜使用国家推荐的建筑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现场项目部负责人(项目经理)。
基桩施工合同可以与业主直接签订,也可以包含在总承包施工单位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中。
基桩施工合同(直接发包合同或分包合同)应当在市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进行合同备案。直接发包的还应办理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手续,领取基桩工程单项施工许可证。
总承包施工单位依法对基桩工程进行分包时,应当与基桩施工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第八条基桩施工过程中各岗位(工种)的人员应持证上岗。基桩施工的计量器具、设备应定期检定或校准,且在有效期内,有关检定或校准证书(资料)应放在现场备查。
第九条基桩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与设计图纸不符的情况,应及时报告监理(建设)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勘察、设计单位论证,必要时进行设计变更。
第十条基桩施工单位应主动向安全、质量监督部门申报基桩施工开始时间和基桩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基桩施工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和省、市对各类基桩施工的各项专项规定。
第十一条工厂生产的预制桩(预制方桩和管桩)必须是具有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资质企业的产品。预制桩进场时,生产厂家应提供资质证书、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配筋图。
桩在现场预制的,按照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相关规定实施验收管理,并应对原材料、钢筋骨架、混凝土强度进行复试、验收。
第十二条在使用预制砼方桩时,必须按进场批次现场抽查其配筋(破桩)及桩身混凝土强度(回弹或钻芯),并做好相关记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现场检查外观质量,并抽查桩身混凝土强度(由管桩采购单位委托,采用钻芯法,按《钻芯检测离心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GB/T19496-2004)。
现场核查由监理(建设)单位组织,预制桩生产厂家、基桩施工单位参加,并同时通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第十三条禁止使用硫磺胶泥锚接桩。
第十四条基桩施工单位在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应将基桩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及其它施工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或总包
单位。基桩施工资料应真实、完整、整理及时。原始记录应有连续编号且不允许转誊。原始记录上有关责任人的签字应齐全。
第十五条基桩施工时尚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基桩桩身质量检测数量应在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否则其检测结果将不能作为验收的依据。
第三章基桩检测
第十六条进行基桩质量及承载力检测的试验桩的选定,由监理单位(未委托监理的,由建设单位)负责,并填写《选桩表》,经设计部门审核后在实施检测前报市质监站。
第十七条在本市范围内从事基桩检测工作的工程基桩检测机构,应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或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的法定有效期内的基桩检测资质证书。市外检测机构还应经市规划建设局资格(资质)核验。检测机构未经资格(资质)核验,则出具的基桩检测报告不予认可。
第十八条基桩检测单位(包括外地进市单位)派驻现场的持证检测人员数量不应少于5人,且应相对固定。试验现场检测操作人员应取得上岗证,每一台班记录人员不少于2人。
第十九条基桩检测单位应配备与检测业务相适应的检测设备。所有检测设备应按要求进行检定或校准,且在法定有效期内。检定或校准的资料(证书复印件)应放在工作现场备查。
第二十条基桩检测机构应将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按规定时间保留。记录的保存应便于查阅。
检测原始记录应采用带连续编号的制式表格,且不得转誊。如发现有任何以白纸或其它形式的草稿记录,均按舞弊论处。
第二十一条基桩检测的委托应由建设单位提出。若是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总承包的并有合法分包的,也可由总承包单位提出,并取得建设单位认可。
第二十二条基桩检测应当签订基桩检测委托合同,并在市招标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基桩检测单位应按规范、省市规定的检测要求、数量进行基桩检测,不得任意减少基桩检测数量。
第二十四条基桩检测合同签订后七天内或正式检测前,应向市质监站报送检测合同、选桩表及检测方案。向市安监站报送基桩静载试验安全管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基桩检测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在现场检测管理中,应满足以下条件:
1.基桩检测对检测数量、检测位置、检测程序、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等的具体要求,应严格遵照《选桩表》、《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和《江苏省规范基桩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导则》等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执行,否则,该检测报告不能作为验收依据。
2.检测现场应建立工作联系单制度,会同业主或监理单位对试验桩位进行核实;
3.基桩静载试验应制定可行的试验安全管理措施。试验安全管理措施应报送市建筑安全监督站,并主动接受检查;
4.试验前应编制能反映检测时间、部位、人员、方式的试验方案,该方案应在试验现场便于获取。
5.基桩检测单位应设专职核查人员,对静载最后一级荷载加荷及稳定情况进行核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二十六条基桩承载检测实行首根试验报告制。当第一根桩开始加压检测时,应报告市质监站。市质监站根据情况随机抽查。若基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通知业主或监理核实,并报市质监站。
第二十七条基桩检测报告在交委托方时,同时送市质监站一份。
第四章其他规定和要求
第二十八条本市各相关管理部门按分工加强对全市基桩施工和基桩检测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基桩施工和基桩检测(机构)的信用档案。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监理、施工、检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记录,定期向社会公布。对存在严重问题或不良行为的单位(机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按相关法规处理,并对市外施工、检测机构还将实施限制准入制度。
第二十九条对基桩施工单位的下列行为应予记录:
1.未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2.未按规定通知有关单位对进场的预制桩进行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擅自使用的;
3.未按规定对现场预制砼桩所用的原材料或成品桩进行检验、复试,或检验、复试不合格擅自使用的;或对应进行隐蔽验收的项目未经验收,进入下一道工序的;
4.市外单位未经资格(资质)核验,即在本市承揽业务的;
5.基桩施工合同(分包合同)未经备案的,或者将合同内容进行转包或违法分包的;
6.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和范围或者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承揽工程的;
7.施工期间,因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原因被责令暂停施工的;
8.工程技术资料弄虚作假,或缺损严重;
9.基桩施工未编制施工方案或编制不合要求;施工过程中关键岗位未持证上岗的;
10.施工计量设备未定期检定、校正或检定、校正证书不全的;
11.违反本规定进行基桩检测委托的;
12.其它按规定应当记录的行为。
第三十条对基桩检测机构的下列不良行为应予记录:
1.检测机构未经备案、市外检测机构未经资格(资质)核验的;
2.未签订基桩检测合同或合同未经备案的;
3.不按经设计审核确认的桩号、现行技术标准从事检测工作、情节严重的;
4.检测机构人员数量配备、资格条件等不符合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或从事检测的人员与备案登记人员不符的,或现场有无证上岗行为的;
5.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检测结论的;
6.因检测报告错误,造成后果的;
7.检测设备未按要求检定或校准,或不在有效期内,或检定(较准)资料在现场无法查验的;
8.基桩静载试验安全管理措施未经安全监督站备案或措施不落实造成后果的, 静载试验反力容量大于500kN时仍使用袋装砂、土堆载的;
9.检测结论不合格的报告未及时按有关规定向市质监站等相关单位报告的;
10.检测原始记录不符合本办法规定要求的;
11.未按规定报送检测合同、选桩表及检测方案或未执行基桩首根试验报告制度的;
12.其它按规定应当记录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监理(建设)单位未能按规定对基桩施工、检测工作实施监理或对基桩施工、检测过程中违反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行为未进行书面制止并上报以及与相关单位串通弄虚作假的行为将予以记录,情节严重的,市规划建设局将按有关法规进行必要的处理,并对市外监理单位还将实施限制准入制度。
第三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的基桩施工和基桩检测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试行期间,若上级机关有新的管理规定发布,以其为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解释,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第五篇:关于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关于肝炎临床检验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丙型肝炎首次检测方法丙肝病毒-HCV检测法于1989年正式被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医学检测研究和实践越来越深入。该研究为了解丙肝病毒检验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此类病毒的检验手段主要涵盖了HCV抗原检测技术、HCV-RNA核算扩增检测技术、抗-HCV检测以及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等类。了解不同HCV检验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展,是加快HCV检验技术研究改良以及更好地运用HCV检验技术、改善HCV临床诊疗水平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抗原检测;核心抗原;核酸检测技术(NAT)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典型全球性传染性疾病,HCV传播途径较多,并且有许多综合途径或隐性途径。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未研制出专门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因而需找灵敏的HCV检验途径、积极预防并及早发现HCV感染是避免丙型肝炎发病、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佳方式。该研究为寻求有效可靠的HCV检验方式,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HCV抗原检测技术、HCV-RNA核算扩增检测技术、抗-HCV检测以及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手段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抗-HCV检验技术
抗-HCV检测技术是最早出现、研究和应用时间最久的HCV检测技术,此种方式是历经十几年不断尝试、改良得到的有效检测方式,并进一步演变出ELISA、双抗原加薪、充足免疫印迹法(RIBA)、蛋白芯片检测法、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间接ELISA)、免疫层析法等多种实用可靠的方式。提及的这些各类检测手段中,重组免疫印迹法(RIBA)尤以极高的灵敏度得到一致认可,并且已经成为抗体检测的最佳标准:蛋白芯片的正确使用可灵敏得出准确的抗-HCV分型;ELISA则因其简单的操作、成本较低的设备材料和较满意的检测结果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最实用的抗-HCV检测技术。
HCV-RNA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
有一项HCV复制活跃相对准确的指标,即为外周血中检出HCVRNA,HCV感染发生的14 d内即可检测发现HCVRNA,而感染恢复之前的血清改物质水平再次达到新高峰。当前,NAT检测技术已经成为部分临床工作者使用的HCV感染确认途径使用。HCV RNA水平会随饮食情况发生变化,当摄入食物蛋白、脂肪含量高时,其更易因结合脂蛋白、脂质而导致检出水平远远低于日常水平,这也是导致检查不准确的一种常见原因一。此外,NAT检测技术操作过程需要高标准的设备予以支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予以配合,而且检查结果可能因为检查过程意外污染而呈现假阳性而影响检查结果准确度,因而此种检验方式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或实验室研究中都难以真正大范围推广应用,普及难度较高。NAT检验技术的不同厂商研发出的方法和相关设备不尽相同,PCR测定方式相对适用于更多的条件及患者,使用效果最被认可,目前尤以套式PCR技术最佳,目前应用较多、效果最满意的当属荧光定量PCR技术,此种技术检测HCV感染时,有较高灵敏度,而且有自动定量检测手段更方便使用,近年来关于NAT技术应用的最新研究先后发现了基因芯片技术、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LAMP),前者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不高,应用前景广阔。
HCV抗原检测技术
随着HCV抗原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抗原抗体复合物解离剂、单克隆抗体的加紧研究和应用是改良HCV抗原检测现有技术的关键所在。近些年,西方一些研究尝试推出定量、定性法相关的双抗体夹心法对血清标本中游离HCV或总HCV核心抗原ELISA试剂盒。上述新型检验技术相比RT-PCR技术进一步简化了操作、增强了环境适应性、缩短了检验所需时间,假阳性率也进一步得到控制,可以说,此种新的检验技术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有技术的短板,尤其适用于HCV血清学转换前期的抗-HCV阳性感染病毒血症分析、急性丙型肝炎诊断工作和HCV感染者就医过程中病毒血症跟踪观察等工作。另外,HCV核心区基因变异与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有直接而复杂的联系,抗原检测敏感度并非一成不变。因而,对当前推广的试剂盒进行改良,就需要着重提升单克隆抗体的天然抗原构象表位亲和力。
4同时检测抗-HCV与HCV核心抗原技术
抗原抗体联合检验技术是临床专家经过反复实践分析,探索出的血清学、HCV筛查试剂盒联合检测新技术,当前相对成熟的成果是HCV核心抗原和外周蛋白抗体及部分核心抗体相结合的检测试剂盒。HCV核心抗原是HCV感染者体内出现的早期感染指标,几乎与HCVRNA同时出现,这体现了核心抗原和HCV RNA的动力学变化密切相关。
HCV核心抗原侧测定分析主要依靠血清样品HCV核心抗原水平定量检测或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检测。此种检验技术极少因样品内所含抗-HCV影响而出现精确度降低现象,结果相对可靠灵敏,此种技术可应用于HCV早期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不久的将来,市场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联合检测类试剂盒,通过两步检测实现筛查、诊断和辅助治疗工作,缩短检验所需时间是日后亟需解决的难题。
5总结
综上所述,HCV检验技术主要有HCV抗原检测技术、HCV-RNA核算扩增检测技术、抗-HCV检测以及HCV核心抗原和抗-HCV检测共4种类型,各有优劣,且都在不断改良和发展中。日后,临床上除了需要研究更多新的检验技术,还需要解决检验用时长、灵敏度低、结果易受影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