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库的思考
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库的思考
欧 伟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全球经济一体化、文档一体化、社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文档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档案工作的既有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其直接产物就是大量的电子档案,它们是日常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和业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因此,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库,对档案的长期保存、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构档案信息的主要特点
在机构编制工作中,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分散性。机关事业单位涉及面广、分散性强,每个单位中各个业务组成部分都是机构信息档案产生的源头。而不同机构的设立时间距离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档案在生成阶段就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如不及时归档管理,很容易导致散失。二是动态性。单位的设立、变更、撤销,整个流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形成的文件处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中。例如从事业单位法人年检过程就可以看出,从最初的设立报告到现在的年检报告,变化非常大,如不把它们齐全完整地收集存档,档案材料则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机构信息的全貌,会降低档案的价值。三是延续性。机关事业单位的存在是一个延续、长期的过程,这也决
定了单位档案的形成也具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对其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管理需要长期延续的进行,否则归档电子文件就会有缺漏,影响档案的可靠性与权威性。
正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档案这些自身特点及信息化建设引起的档案管理的变化,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电子档案的作用
档案作为一种原始记录,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其现在的使用范围及利用率在不断攀升。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及手工翻阅查询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建立一个全面的机关事业单位数据信息库,能使传统档案资料快速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及时、准确、系统的数字化档案网络,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在档案日常管理中的作用
1.减少查询时间,提高经办效率。传统的档案查询方式基本上都是手工翻阅,如果要查询比较繁琐的档案资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数字化电子档案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调阅并直接输出,大大缩短了查询时间。
2.节约档案的管理成本。数字化电子档案管理使传统的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转为机读档案,极大地降低了档案的管理成本。
3.有利于对档案原件的保护。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后,档案的使用主要是在计算机上调阅,减少了对原始档案的翻阅次数,尤其是保存时间比较长的档案材料,它们本身就容易破损,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无疑是对其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4.利用形式灵活多样。电子档案因其自身特点,能够根据利用者个人的需要对其中信息进行分类、统计、汇总等,满足利用者的各种需求。档案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对电子档案进行编辑,通过计算机编辑要比手工操作方便很多,而且能够节省时间。
(二)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作用
1.有助于加深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理解。机构编制工作涉及到的单位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信息量很大,建立一个全面的机构档案信息库,对每个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信息、历史沿革、历年的编办相关文件等基本信息进行汇总,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更新,有助于全面了解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进而把握机构编制工作的内在规律。
2.有助于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根据现代管理学理念,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计算出每个行政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更好的进行行为论证;同时,决策者也需要了解机构编制工作中每个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才能对所涉及的单位变更、人员增减有量化的感知。档案信息库就能有效的实现这一过程。最近通过建立事业单位电子档案,初步统计出我市自1988年设立第一家事业单位以来,共设立过265家事业单位,通过撤销、合并,减少了45家,现有220家事业单位,体现了我市在政府机构改革中,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的进一步转变。具体到某一单位,也可以体现出政策的发展动向,以市民政局为例,自1990年设立第一家事业单位——地区军人接待站(现名为池州
地区军供接待转运站)起,共设立过10个事业单位,现有8个,其中有3家为合署办公,撤销的两家为池州市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办公室和池州市救灾扶贫周转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进一步集中,进一步精简机构、整合职能的政策动态,对于现在的行政体制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档案数据的价值是巨大的,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档案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而信息就是可以带来社会财富的生产要素,把信息档案用好用活,就会产生巨大的现实生产力,正因为如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做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一步上台阶、上水平。
第二篇:关于建立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的...
三门峡市教育局
关于建立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
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的通知
直属各学校: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培训信息库的通知》要求,现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信息采集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勤技能人员和根据岗位聘用制正式聘用的在岗工勤技能人员。
二、信息采集内容: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现岗位工种、现岗位级别、现岗位证书获得时间,证书号、工作单位、单位级别、单位性质。
三、各学校接通知后,按照信息采集内容准备好材料— 1 —
于3月15日前到人事科初审录入本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信息,核准无误后上报市工考办核准并录入工考信息管理系统。今后各单位有调进、调出、退休、死亡等工勤技能岗位人员变更情况,及时到人事科进行数据更新。
—2 — 三门峡市教育局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第三篇:论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
论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制度
于 兵
2013-4-7 9:47:26 来源:《保险研究》(京)2005年05期
【作者简介】于兵,天津市财政科学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天津 300040)
【内容提要】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机关事业单位就职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总会优于企业单位的员工,事实上不尽如此。2004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法规所涵盖的范围仅限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而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伤保险待遇上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制度零散、操作难度大、待遇不平等、有关法规缺少法律依据等。针对以上问题,应尽快建立统一适用的社会保障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让企业劳动者、国家机关、国家事业单位、社会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伤保险中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
【关 键 词】工伤保险/机关单位/保险制度/社会保障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自1996年我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全面铺开后,2003年由国务院出台了《工伤保险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标志着我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企业职工享有劳动保护的权益。这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和企业职工的福音。但这一法规却忽视了服务于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使这一群体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尽快建立针对这一群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伤管理的盲点
《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这就说明《工伤保险条例》是针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制定的。只有第62条才有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关的规定,即:“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这也更加确定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伤的认定标准和费用补偿渠道与《工伤保险条例》无关。
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无法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则仍只能遵循既有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关于工伤方面的制度主要是一些零散模糊、明显滞后的规定,且不同地方、不同行业政策各异,对于工伤认定的条件、部门、待遇等等缺乏统一、明确的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也称“公伤”,有“因公伤亡”之意。在传统体制下,更能反映出这一群体的工作归属关系。其适用范围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军队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军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负责审核、评定。由于此类事件形式多样,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法规依据,在法律调整上有的尚无明确的依据,在此局面下,容易导致有关部门的处理缺乏法律政策依据,工伤人员在申请合法权益时也不好操作。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处理现状
自《工伤保险条例》公布之日至今,已一年半有余,有关部门尚未出台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伤的“具体办法”,所以目前只能依照现有的政策法规执行。
(一)已建立工伤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
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针对一些规定不能切合机关事业单位的情况,出台或正在酝酿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的专门法规政策。如珠海市1999年制定了《关于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工伤保险的通知》;大连市政府也曾发布了《关于印发〈大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规定〉的通知》。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有关法规也正在审议中。这些地区通过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将其纳入工伤保险体系,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生工伤时参照企业工伤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工伤保险基金为依托,既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可有效地维护职工的权益。
(二)没有实行工伤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处理
这类工作人员的工伤处理比较复杂,因为处于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其处理程序、依据及结果也不一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优抚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参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按照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1989]财文455号)执行。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民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如何办理的通知》(民[1989]优字34号)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保健)金标准、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等,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及其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公发[1996]18号)执行。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抚恤关系转移按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抚恤办法》执行。
5.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和国家有关优抚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按《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和伤残怃恤关系转移按照《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抚恤办法》执行。
6.现役军人(含文职官兵、义务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国家有关优抚优恤法规、政策处理,其伤残等级、评残范围、审批程序按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的通知(民[1989]优字19号)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制定的《军队评定伤残等级工作管理办法》执行,伤残抚恤金、伤残保健金、供养安置及家属抚恤等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7.民办事业单位、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单位理论上讲,不实行财政拨款收支,不实行国家政策调控,则可以自行按在参加社保的同时依照《工伤保险条例》或地方工伤保险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实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也应由事业单位自行参加工伤保险。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伤处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至今未建立起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性的工伤保险制度,这既给处理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伤事件增加了困难,也造成了这一群体在工伤待遇的上的不公平,(一)法规不完整,操作困难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部门的不同适用各异的规章,而针对每一行业或部门的的规章又很不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常出现无章可循的情况。比如:现行机关部门在处理工伤保险事件时遵循民政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民[1989)优34号)。该文仅有数百字内容,其核心大意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审批权限及评残办法按原有规定执行,而评残条件与范围、伤残抚恤金标准等事项以及机关工作人员、人民警察死亡性质的确定则参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15条规定:“„„确定伤残等级的具体条件,由民政部门制定”。同时,该文件全篇也未见评定有关人员死亡性质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则需以《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民[1989]优字19号)为依据。另外,依原文件的说法,对有关人员的审批权限和评残办法“按照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及伤残办法予以评残”。但“现行规定”则很难查证。有据可查的仅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抚恤办法》,该文对人民警察的有关伤残和死亡的抚恤有较明确的规定。但该文件的附则又将同是人民警察的伤残人员分按不同标准办理保险。即列入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按该文件执行;未列入行政编制的人民警察以及铁路、交通、民航、林业系统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伤亡抚恤“按本办法执行,其抚恤费由所在单位按规定发放”;公安机关边防、消防、警卫等现役编制人民警察伤亡抚恤待遇“按《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有关政策执行”。
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一些单位在执行中无所适从。比如,对于实行全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若欲参加工伤保险,其经费从什么项目列支没有规定。又如,对于已进行医疗费用改革的事业单位,工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如何承担与支付也没有相应规定。
诸如此等复杂、零乱的法规体系,常使得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在申请合法权益时,因没有保障规定依据而无法获得相应的权益。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进程的深入,一些事业单位转制成企业单位,单位和职工的关系逐渐趋于契约化。这进一步说明原有的规定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变化的情况。
(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成为工伤保险领域的相对弱势群体
首先,在工伤的认定范围上,《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有7种情形应当认定工伤,同时在第15条指出有3种情形视同工伤,归纳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有关法规,对工伤的认定范围共包括6种情况,而对《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另外4种情形不予认同。即第14条中第3款,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第5款,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第7款,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另有15条第1款,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而对特定部门执行的标准有的仅认可其中4~5种情况。即使是两者都认可的范围,执行的标准也不一样。例如:依《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款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即可认定工伤;而现行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标准是:在上下班必经路线上,发生非本人责任的道路交通事故或遭到不可抗拒的意外伤害的。增加了3个前提,即“必经路线”、“非本人责任”和“不可抗拒”。
其次,在工伤保险待遇上,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适用的有关规章与《工伤保险条例》相比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而现行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标准则是伤残人员只享有伤残津贴,而没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待遇。又如:《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而现行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标准则没有丧葬补助金一项。另外,针对企业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是“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标准都是20个月已故人员工资。
比较针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伤待遇上的差距,还有多项。这使得同为劳动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在遭遇到与企业劳动者相同或者类似的工伤伤害、职业伤害或其他意外人身伤害,却无法得到相同的工伤认定和费用补偿。
(三)同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待遇也存在差异
法规体系的不统一,使得职能不同的部门之间、不同行政区域之间、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实行了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行政权力部门特别是有收费权力的部门,有一定支配自收财力的灵活性,在需所在单位提供抚恤支出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较高标准的保险支出。不同行政区域由于地区财力的差距也会导致保险待遇上权益的不对等。
(四)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有关规章缺少法律基础
《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工作做了合法分配: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基金监督部门、工会组织、申请工伤的部门和个人等都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反观现行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伤认定的内容项目、条件、认定机构则缺少政策或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处理工伤事件中,有关部门也缺乏制约机制。由于工伤认定权在国家机关自身,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四、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的思考
产生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分别适用不同的工伤保险规章的现象,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长期以来,工伤事故处理的政策范围属于劳动福利待遇的范畴,企业劳动者伤死处理的政策文件多出于劳动部,而国家事业单位的政策多出于人事部。现行的职工伤亡政策是经过不断调整实施的。对于企业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制度,自1996年我国各地就开始试行。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伤制度改革则滞后了。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们出现工伤的机率相对企业要低得多,对这一群体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远没有企业迫切。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在施行针对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条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成为相对明显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各行业领域工作的人,均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民主、权利义务方面应处于同等地位,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建立统一适用的社会保障工伤保险制度体系,使企业劳动者和国家机关、国家事业单位、社会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工伤保险中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
(一)明确概念
建立完善全行业的工伤保险制度,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是在10年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指出,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组成部分已属于社会保障范畴。从而将工伤保险从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范畴分离出来,明确了工伤保险是每个社会劳动者应享有的权益,它不是针对某一行业和部门的。二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公伤”,用词有失准确:“公”是个抽象概念,在其概念中包含最多的成份大体是国家性,如“公家”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国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劳动者因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所受之伤残、死亡或突发疾病而死亡的应统称为工伤,而不宜称之为“公伤”。
(二)政策的制定要实现共性和特性的统一
从目前看,欲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伤保障权益应完善修订现有的《工伤保险条例》,而不宜另订政策。因为如果另外建立一套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保险法规,很容易形成相似职能部门的重复组建,加大社会运行成本。
经完善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在制定有关条款时要注意体现不同行业部门有共性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部门特性。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因公负伤表现最多的是上下班乘坐交通工具,出现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负伤;再者是机关事业工作者经常出差,乘坐交通工具遇到交通事故造成伤亡,是否应该或如何进行“工伤认定”都应有所规定。
(三)工伤保险体系覆盖面要完整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伤事件情况多变,比如机关事业单位执行的“抚恤办法”中还包括有“革命烈士”的待遇。它的待遇当中还包括“优待”的内容。按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界定的范围来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属于“社会优抚”范畴。这就需要对重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规定,以做好与其他社会保障法规的衔接。
欲将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覆盖各行业、各部门的工作者的各种保险情况,会使法规的内容过于繁杂,可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法规作为配套,但应力求使法规体系完善。
第四篇: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
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 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的通知
全市各学校、各科(室、站):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情况,逐步实现管理的程序化、信息化、科学化,按照三门峡市人社局《关于建立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的通知》(三人社职业„2012‟2号)要求,现就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人员考核和继续教育信息库(以下简称“工考信息库”)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信息采集的对象和内容
(一)信息采集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工勤技能人员和根据岗位聘用制正式聘用的在岗工勤技能人员。
(二)信息采集内容: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现岗位工种、现岗位级别、现岗位证书获得时间,证书号、工作单位、单位级别、单位性质。
二、信息采集所需提供材料
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身份证以及现岗位证书原件,证书丢失的需提供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审批表原件。
三、信息采集时间
自2012年2月16日起,各单位按要求摸清本单位机关事业工勤技能人员信息,收集所需材料,于2012年2月24日下午(一下午时间)到义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科进行信息录入,确保不漏人不漏项。
义马市教育体育局
2012年2月16日
第五篇:浅谈建立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库的作用
浅谈建立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库的作用
【摘要】建立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库我局在当前走群众路线、服务基层背景下,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是落实司法行政工作总体安排的具体行动之一。建立基础信息库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离退休人员管理,是为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是司法行政工作走向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础信息库建立的背景
本单位离退人数从2010年起呈上升趋势,到今年10月人数已达71人,到2015年预计会增长到80人。随着人数增加,年龄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比例逐年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按几何级别不断加剧。原来离退休干部处的工作方式是靠工作人员多年的情况总结和经验积累开展的,今后一旦出现人员变动,新的工作人员短时间内不可能掌握全面情况,工作很难全面开展。2013年初,离退休干部处引入新思路,开始研究建立我局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库。该信息库不是人员情况统计表,也不是个人档案,它是包括了自然情况、在职情况、健康状况、亲属信息、住址导航、个人照片、走访记录、解决困难(问题)记录、个人事迹等全面数据,信息库内容相互关联,各种数据分析统计快捷。有了这个信息库,领导变了,可以方便了解情况;制度变了,调整工作得心应手;工作人员变了,新人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二、基础信息库的建立必备条件
1、基础信息库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建立基础信息库的重要性。不要把这项工作视为简单的建库工程,将来决策、管理、服务都要靠它来实现。信息库结构的合理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新的及时性,这些都需要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热情投入。
2、基础信息库数据的采集
数据采集工作按途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自然情况看的收集。通过与干部人事部门协调,查阅档案,提取所需信息;二是登门采集数据。逐个与本人联系,核实自然情况,了解亲属情况、健康状况、个人事迹、个人困难等信息,拍摄个人生活照,确认走访路线;三是整理相关工作情况材料。汇总走访情况、个人困难(问题)解决情况。
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后,录入到相应表格和文件,将所有表格、文档、图片建立链接。数据的更新与维护要比建立更重要,只建立不更新就失去了开展该项工作的意义,离退休人员信息出现变动时,要及时准确的更新相关信息。
三、基础信息库的作用
1、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信息库中特定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统计数字、分析结果及发展趋势,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地数据基础。例如通过离退休人员年龄构成走势(见图1),为制定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管理工作的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对健康状况统计表(见表1)的研究,为制定组织健康检查、开展健康知识培训等计划提供依
据。
图1 离退休人员年龄构成五年走势图
表1 健康情况统计表
2、科学规范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要想科学规范的开展,必须要求有科学的理念,要有规范的制度和工作方式。建立基础信息库的想法就源自科学的服务管理理念,它架构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的开展工作,它应用的开放性和关联性为高标准、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提供了可能。例如节假日局领导走访老同志,通过自然情况表中家庭住址项关联的导航示意图(见图2),可以为领导设计合理的行车路线。
3、保证了工作记录的完整性和经验积累的全面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如果将老同志们的经验和意见建议收集起来,队我们来说将是无比珍贵的财富。基础信息库的结构要求工作开展和完成的情况要记录清晰,老同志在职履历、突出事迹(业绩)、经验总结、意见建议等记录要全面准确。工作人员肩负着要为服务老同志的任务,更有责任将老同志们的宝贵经验积累起来,供在职人员学习。
离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库的建立不只是建立了一个数据库,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工作的开展充实了信息库,信息库的完善又促进了工作的开展,这是相互影响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通过此过程,必然使老干部工作在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过程中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