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7:59: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

第一篇: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

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

从上周以来,中国某校初二学生的一封检讨书就在不少网站上流传,有人将这封检讨书称为最牛的检讨书。好几位位网友给我发来邮件,让我读读这篇牛文并谈谈看法。看了这位10几岁孩子因在课堂上吃零食而写的检讨书之后,只能是莞尔一笑,评价是“你太有才了”。

这封检讨书的原文如下:

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海枯石烂,神圣的五班正在知识中遨游,而我,我居然在吃辣鱼仔,玷污了二(5)班这一脉清泉,影响了同学们学习,在摧残祖国的花朵,我简直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列祖列宗,对不起party,对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我吃东西会影响了同学们在思考,可能影响了他们未来科学家大脑,影响了他们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而我毛病特多,打瞌睡,大声喧哗,说粗口,迟到,上课吃东西等等,数之不尽,多如天上繁星。如果打瞌睡是罪,我已经犯下滔天大罪,如果迟到是一种错,我已经一错再错,感谢您,my dear miss Gu,你宽宏大量的气度令我得到重生,我感激的泪水可以填满塔里木盆地;我感激的心跳好比汶川大地震;我浪子回头的决心赛过女娲补天,感激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贴在公告栏,令同学们可以监督我,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XXX,报答社会,报答Communist party,报答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报答xxx!最后,还是万分感激下老师,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令我由一摊烂泥变为祖国的花朵,祝同学们身体健康,老师工作如意。

这位初中生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深刻,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上知天命、下晓是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能防微杜渐、于无声处响惊雷。中英文并茂,声泪俱下,不相信他不是发自于内心。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花朵谁说不娇艳。最后,如果我打分,一定给满分,而且比赵本山还有才。如果改几个字,检讨书变成一封情书,不知会让多少少女为之怀春、多少少男为之动情。

不过这封情真意切的检讨书,如果去掉那些华丽的词藻和无限上纲的内容,剩下的恐怕就是有点假、大、空话了。从这封检讨书人们可以看到现在的文风甚至是社会之风。官话、套话、假话、废话、华而不实的话,我们听得还不多?还不够吗?看起来孩子们耳闻目睹,多少也有些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了

美国的学校一般会教学生如何写感谢信,但很少教学生写检讨书。美国的检讨书也叫道歉信,通常学生犯了错误或是违规,口头上表达歉意也就可以了。有一天有一名中学生在课堂上嚼口香糖让老师发现了,因这名学生平常学习成绩很好,老师说你要写一封长长的道歉信。这位高才生憋了半天,就想出三句话,我对课堂上角口香糖表示歉意;这是愚蠢和不尊重人的行为;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按道理一份检讨书写出这么个三点也就算可以了吗。但与老师的要求距离太大,所以

这位学生就写了一封稍长的检讨书贴到网上,让写检讨书的高手给他指点指点。

这位学生的检讨书是这样写的:亲爱的XXX女士,在你的课堂上嚼口香糖我感到万分的遗憾。经过在网络上和图书馆所作的大量资讯收集和研究,我现在意识到,在课堂上嚼口香糖是有多么的危险。如果口香糖堵住了我的喉咙,我会一下子喘不过气来,然后就会倒地死在你的面前,这会给你和班上的同学带来很多麻烦。我多么希望在我做出课堂上嚼口香糖这样不计后果的蠢事之前能够想到这么可怕的后果,我是多么的无脑筋。我向你保证,在课堂上嚼口香糖这样的事绝不会再发生。对你十分尊敬的学生XXX。

一位中学生看了这封检讨书后,认为写的不好,他写了一封检讨书供这位犯错的学生参考。检讨书如下:亲爱的XXX,对于我违反了您设立的课堂上不能嚼口香糖规定这样的行为,我向您表示最诚挚的道歉。我没有按照您的要求去做,这反映出我的失礼和不成熟。我理解课堂上学生不能嚼口香糖的原因,将嚼过的口香糖贴在桌子下面对其他学生而言是不卫生也是不礼貌的,嚼口香糖出现的泡泡会出现杂音,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我一个人在课堂上嚼口香糖,对我周围的同学也不公平,为什么他们不能这样做,而我可以这样做呢?我做了一件很差劲的事情,从这件事上我学到教训,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再度发生。最后,我再一次为我不遵守课堂规则而道歉。真诚的XXX。

美国学生写的检讨书平淡如水,既不豪气冲天也无凌云壮志,把对错误的认识说清楚了也就达到目的了。所以说美国学生写检讨书一定要向中国学生学习,不触及灵魂深处怎么能成为美丽的花朵?

如果说中学生的检讨书还带着喜剧的味道,那大学生的检讨书就是成年人的如何看事做人表现了。美国大学一名老师有一次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做研究文章的标准模式,一位大学生因提前写好了,就同老师讲他可不可以不上这堂课。老师回答说不行。学生说我已完成了作业,呆在这里没事。老师说,你可以复习复习功课。学生向老师说,我交学费到大学是为了学知识的。老师回答,你交了学费,所以我才可以让你得到毕业证书。这位学生听了火大了,向老师叫板,我付学费是让你来教我,你不教我,我怎么能拿到毕业文凭,说完这名学生就离开了教室。后来这名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就给老师写了一封检讨书,文中这样写道,我对昨天对你让我留在课堂上决定的反应十分不恰当,虽然我已完成了作业,我不应当在同学面前公然顶撞你。经过反复思考,我意识到我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此我向您道歉,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

有一位中国大学生逃课,后来写了一封检讨书,洋洋洒洒有4000字,被称之为最牛最长的检讨书。读了之后感觉就和上面那位初中生写的检讨书是从一个模子出来的一样,只不过篇幅更长。就是一个逃课,咱们这位大学生的检讨书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大学毕业论文了。首先写检讨要有高度,所以检讨书中写道:“守时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品质,是……。”其次检讨书要有名人为例,所以检讨书会写:“古往今来,多少开明之士…… 比如春秋时期,有个叫李离的司法官,……。在他面前,我岂能不惭愧。”再次,检讨书要说自己是一身毛病,所以检讨书中会有:“自从上你的课以来,本人表现欠佳。诸多缺点仍像饭堂里的苍蝇一样未能完全清除,老师说过一个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改掉自己的缺点,仍会被吸引。但我觉得自己比以前努力了,未有变本加厉之势,偶有犯之,实属无奈。偷懒之心仍被我保留,迟到之类的事还是常犯,更难得的是还从未认真地旷课过,以前不幸事情的发生纯属我的职业病,不知道为什么?我老是把上课铃声当成下课铃声,而下课铃声又被我当成是饭堂要关门的信号,我病得的确很重,为此我多次到卫生科、学生处等等部门进行救治,但总是失望而归,他们都说我没得救了,但我并没有气馁,通过这次的检讨,我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老师能让我写检讨,说明老师还信任我,在此我对老师的高风亮节感到由衷地钦佩,真可谓是:马遇伯乐,士遇知己。” 最后这位大学生找到了11个逃课的原因,然后详细加以论述,让人哭笑不得。

看起来,写个检讨书还真有大学问。据说现在国内小孩子在学校犯了点错就要写检讨书,而且不少家长也要当其孩子的高参,看如何把这个检讨书写的声情并茂,看起来现在的家长也是久经考验了。从小到大没写过检讨书,所以还真不知道这检讨书如何写的好才能过关,看了初二这位小朋友的检讨书,才感觉到别小看了这检讨书,检讨书写好了也是人才。

最近看了美国的一些教育高参教导小朋友如何写检讨书,挺简明扼要的,不妨供那些需要帮助孩子写检讨书的家长朋友参考。首先,开头一定要写“亲爱的XX老师”,接下来,如果学生要向老师道歉,那说明学生在尊敬老师上出了问题,所以检讨书要写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然后正式地向老师道歉。如果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最好不要直接点出老师的错,检讨自己最重要。检讨书中一定要不停地表达歉意,而最重要的是检讨书中一定要明确表达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要使老师信服,检讨书中还得写清楚为什么不会再犯,这很关键。最后,一定要写上“真诚地”这样的字眼,表明你是真心在悔改,然后写上你的名字,否则教师会认为你的检讨不诚恳。当然这是美国学生白开水式的检讨书,要符合国情,还是初二小朋友才华横溢。平心而论,写个检讨书实在不需要“海誓山盟”,只要诚恳就够了。而我们初二这位小朋友的检讨书不是不诚恳,而是“太诚恳”了,最后就成了小沈阳春晚的语言,让大家高兴一天

第二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On the Integrative Use of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论人性自私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 广告英语的特色与翻译技巧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 《天路历程》与《西游记》的精神共鸣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论中介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汉英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关于支架式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讨论

苔丝悲剧的原因与托马斯哈代悲剧意识的分析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浅析《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埃兹拉庞德意象派诗歌解析:以《在地铁站里》为例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根源 《红楼梦》两英译版本中姓名翻译的对比研究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天使还是悲剧制造者——浅析安吉克莱尔对苔丝悲剧的影响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分析奥利弗退斯特悲剧生活的原因

An Analysis of the Fatalism and Pessimistic View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商务电子邮件中礼貌用语的运用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 英语网络语言特点研究

从适应与选择角度看公示语翻译方法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论学生角色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转换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朱厄特的《白苍鹭》 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中的体现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分析 《夏日鸟笼》的女性主义解读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题及其与题目的关系

Purity and Doom: on Thomas Hardy’s Tes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he Awakening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中英文数字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Aesthetic Fairy Tale -The Happy Prince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汉英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 白鲸中的自传元素

浅析美国俚语及其折射出的美国亚文化现象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象征意蕴和影响 人性的堕落——解析《蝇王》人性恶的主题 任务型教学在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英汉广告语篇中语法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文艺复兴及浪漫主义时期希腊神话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论《宠儿》中的母爱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You-attitude 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An Analysis of Gender in Oh,Pioneers!探究希腊神话对英国戏剧及诗歌的影响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英汉含文化植物词谚语对比研究 浅析英语外加状语的语用功能 从歧义和语用角度分析幽默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的翻译策略研究 Sexism in English and Its Causes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全球商务中基于文化差异的品牌名称翻译 88 从后殖民视角解读《孤独的割麦女》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 90 《马太福音》对话中语气的人际意义研究 91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 92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 94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嘉莉妹妹》主人公命运评析 97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 98 从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看“垮掉的一代” 99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完美管家还是他者—浅析《长日留痕》中的管家形象(开题报告+论)102 顺应论视野下茶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103 翻译腔成因浅探

The “Monstrosity” of Science: an analysis of Frankenstein 105 Roads to Happy Marriage: a New Conception of Feminism in Doris Lessing’s Novels 106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107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作用及教学启示 108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09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林语堂翻译思想探究——以《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111 从《丧钟为谁而鸣》看海明威死亡情节成因 112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114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15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117 论营销道德与社会责任的履行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成长 11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20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122 中英文化背景下的金融英语翻译分析 123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124 语境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有效性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 126 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的叙事技巧研究 12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28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rom the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3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131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 132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

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 135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36 从委婉语的研究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37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139 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140 《青春》中的孤独主题分析 141 论《紫色》中的姐妹情谊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143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145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47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49 英汉饮食习语对比研究 150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151 《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困惑 152 从异化与归化看网络上美剧的字幕翻译 1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155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56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157 从模因论角度研究中文新闻标题中的流行语

158 从对等功能理论看《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比喻修辞 159 论英汉机器翻译中被动语态翻译的缺点 160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161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 162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63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164 改写理论视角下看葛浩文《狼图腾》的英译 165 论贫困对简爱性格发展的影响 166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167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168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169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70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71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172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3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174 中外服装品牌英文标签语言的跨文化研究 175 浅谈《永别了,武器》中的感伤主义 176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率的调查与分析 177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178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179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

180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181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82 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鲁迅小说《祝福》的英译本为例 183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道歉语及其策略 18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185 苔丝德蒙娜性格中的悲剧因素

186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 187 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88 如何降低英语专业学生课堂焦虑 189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90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191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192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93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94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195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196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197 论《织工马南》中的象征意义 198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餐桌礼仪

199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2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第三篇: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若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每个民族长时间智慧的沉淀,文化有着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些障碍,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尽可能的摆脱这个困境,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电影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不同文化重要的方式,现代社会的文化体验都已经深刻的受到了大众传媒交际的影响,电影在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教育

1.漫谈中外电影中跨文化交际元素

1.1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元素

功夫:《功夫熊猫》中的盖世五侠,就《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来看,里面涉及到了“中原五侠”,即蛇、虎、鹤、螳螂、猴,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南方拳法里极为有名的“五形拳”所设计的角色。原本“五形”是指虎、蛇、龙、豹、鹤,但是由于成龙主演的诸多武侠电影在好莱坞极为影响力,因而这部电影的武侠取材主要来源于五形拳却受到1978 年,先后出现于荧屏的成龙主演的武侠电影《蛇鹤八步》以及《蛇形刁手》的影响,影片将其作以细微改动,主要是将鹤拳以及蛇拳作为主題。,《冰河世纪2》里总会像李小龙那样“啊”的一声的小松鼠,《黑客帝国》里摆起了黄飞鸿的经典动作的尼奥。

中国话:《赤焰战场》里飙了一句中文“几年前,我住在,武汉。”的布鲁斯·威利斯让底下的观众骚动了好一会儿。电影里外国人说中文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01年《珍珠港》的开头,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军官就临时教了即将参与战斗的美国兵一句中文:“我是一个美国人。”以防遭遇空袭,美国军人迫降在中国,向当地人传达信息,能有得救的可能。《碟中谍3》里,汤姆·克鲁斯在路上狂奔大喊:“让开!让开!小心!”一句简单的中文,在阿汤哥中国横冲直撞。中国话不仅限于普通话,在《当幸福敲门时》,或者一些有唐人街背景的电影里,就会出现很多广东话。尼古拉斯·凯奇在《魔法师的学徒》里也用粤语夸奖别人有一头秀发。但是他最经典的中文对白还是《战争之王》那句“我比较喜欢打枪。”

旗袍:当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的23件旗袍,优雅的气质让欧美人看得陶醉,以至于四年后的《蜘蛛侠2》也安排克尔斯滕·邓斯特穿上一件“中国红”旗袍,以博取眼球。妮可·基德曼在《澳大利亚》里的几身旗袍装也是该片宣传的利器,片中穿着红色旗袍的妮可与休·杰克曼在雨中激吻的那场戏也成了经典画面。

而《花木兰》、《末代皇帝》、《面纱》则完全是采用了中国故事作为主线和情节选材或者对中国、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描绘。

1.2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元素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国家决定每年从国外引进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好莱坞高成本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的登陆,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萎靡已久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重获生机。国人被好莱坞大片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电影画面所深深吸引,传统国产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失去了大量观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探索—--向好莱坞借鉴学习。从1930年代“多寡头垄断 商人出力银行家出钱”,1970年代“标准化管理 产品策略上的革新”,1970年代“创意经济主导 掮客逆袭好莱坞”,1980年代“多渠道开发与本质的蜕变”到,1990年代后至今“新玩家的加入 被资本全面夺权”。了解、吸收了这些特点之后的中国化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以张艺谋导演作品《英雄》(2002)为代表,一系列中国大片系数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手机》、《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夜宴》、《无极》„„2005年可以看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无极》在电影排行榜中打破数年来外国电影独占鳌头的状况,位列第一,正所谓“从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片惊呼‘狼来了’的恐惧,到如今中国式大片的崛起,夺回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努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大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

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2.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看文化差异

2.1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

今日看来,立国两百多年的美国是年轻的,但其所经历的历史的洗礼却是无比丰富,这些社会更迭的起承转合,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策、政党制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他们所铸就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于英雄,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a man distinguished by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nobility and strength 拥有卓越的勇气、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了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其中一类英雄是,在一战、二战后,逐渐走向强大的,美国社会中诞生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拥有超能力或卓越科技装备的”超级英雄”人物形象,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

从独立战争前被殖民压迫的美国和南北战争前社会充斥的剥削黑奴的不正之风的美国,到一战、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强大的美国,美国文化艺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在随之不断改变,从反压迫反剥削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普通民众到能够拯救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定的”超级英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文化艺术领域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2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

而中国电影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如乔峰、叶问、陈真、黄飞鸿等普遍都是经过自己后天努力,坚持不懈才最终慢慢获得了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乔峰的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自己习得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龙爪手、降魔掌,陈真也更是凭实力在精武门创立之初起到了决定作用,使精武日后发扬光大、黄飞鸿用尽心血将洪拳整理,使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叶问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十六岁那年,叶问远离佛山,赴港求学,才开始自己打拼…….这一系列的中国式英雄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斗志和坚韧毅力创造出了一个有又一个神话,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3电影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差异

3.1美国民族精神

辗转200多年的美国文化,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断发展变化,但同时其所代表的美国英雄主义内在精神,那种美国性格却是永恒不变的。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依靠他们具体的英雄人物形象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是能够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

美国社会崇尚的英雄主义主要具有个人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特性。

3.1.1个人主义

在美国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论是汤姆、海丝特、斯嘉丽所代表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勇于斗争的传统人物形象或者是近代不断涌现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独立的个人形象,美国文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片面的夸大,认为个人超越一切,能够改变一切。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是他们愿意做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有能力做,有了能力之后,他们会更加自信而坚持的去获得成功和胜利,他们认为人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人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因而美国如今的地位,是他们喜而乐见的,也是他们对于自身能力一种自信的表现。

3.1.2霸权主义

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霸权主义,美国人逐渐期望由他们拯救世界、引领世界、乃至操纵世界。

以蝙蝠侠这一人物形象为例,从前他是面带微笑的正义朋友,轻松取胜的侠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都加强了,他变得越来越彷徨和孤独,日益走向偏执和黑暗。他的性格变化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象征美国从之前崇尚自由美好生活的光明积极的革命者、反抗者逐渐成长为被战争的胜利和自身的强大而冲昏头脑,想打击谁就打击谁的霸主。

然而美国的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担忧和威胁。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3.2中华民族精神

无论是古代中国武侠电影中抗金、抗倭寇的各种情节、近代为不是东亚病夫而振臂高呼的陈真、叶问等系列电影,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出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这些影片或描述重大历史性战役和革命历史事件,或以战争为背景反映普通人民的战斗精神,或以娱乐方式呈现战争中人民与敌人的斗争,这些战争电影无不传达出它们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仁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秀战争电影中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观念和集体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这种对于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家、民族濒临危难时,表现就愈为突出,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4将电影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中

电影将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学生观赏电影时其视觉和听觉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员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流语调、服装道具等,来加深不同文化中各种等语言修辞概念, 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及中外语言系统的不同。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中, 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英文电影掌握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学生们而且还能够了解其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通过电影, 学生们还可以接触各种文化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的情景, 潜移默化地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随着文化知识的积累,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说教学材料, 不仅因为其语言和所呈现文化的真实性与直观性, 还因为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其具有故事性, 可以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再加以强调, 学生们很容易便印在脑海里, 终身难。此外,英语原版电影深受学生的喜爱、电影随处可得、原版电影形式多样、观看时间可随意控制、小标题或者字幕可以随意导入和编辑这些优点也更便于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使用电影这一多媒体工具。

5结论

仅仅从电影的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实际上跨文化的交流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并进而可以利用电影,这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促进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交流。将电影用于教学中,可以摆脱原本枯燥的课堂,是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西方的文化。同时也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 电影文学,2010(15). [2] 鲁 琦.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 [J].2009(148)[3]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4]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5]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6] E.Summerfiel.Crossing Cultures Through Film,Intercul-tural Press, 1993.

第四篇:从中西方看儿童教育

从中西方看儿童教育

这两天一直写文章,脑袋里面素材用的差不多了,只有从书本上找些灵感了,今天突然想到,西方国家对于自己的孩子是如何教育的,和中国的孩子有何差异,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否适合我们 国家的国情,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于是在网上看了一些,下面就写些自己所看所想的一些浅见吧!

首先有一个好消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就是智力最好的人是中国人和犹太人,其次才是白人和黑人。这点在现实中是可以认证的,比如在 国际的奥林匹克大赛上中国的孩子总是可以拿到金牌的,中国孩子的学习成绩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呢,中国的科学家相对就少很多,创造性的人才也不多。这些是为什么呢?既然智力好,学习好,为什么当不了科学家、发明家呢?

一些专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发现从相关的教育原理和心理发展原理来说,是我们教育的方式和流程出了问题,从父母家庭和孩子的角度来说是管制与被管制的关系,而西方是平等尊重的关系,父母要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平等和谐的相处!从孩子在学校学习来讲,中国的孩子在学校以谁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为荣,而国外的孩子却不太注重这个,他们的优秀除了学习成绩,还有道德,特长诸多优良品质来衡量。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确实有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却有着要求孩子必须刻苦、认真,大多孩子都是如此,过度于注重学习。而西方孩子更多的去开发创造性,独立性、创新性、相比是比较外向的一些个性!从孩子的兴趣来讲,中国的孩子是大人想要孩子培养什么样的兴趣,孩子就去学什么样的兴趣,随大流,别人家的孩子学什么,也要求自己家的孩子去学,完全不去想孩子的天性里面是否喜欢,是否快乐。当然西方也是截然不同的,就不说了,不用脑袋想就知道!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我在小的时候,家里有个长辈对我说,要学会表达、学会组织语言、那个时候我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他的话的分量。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是很有分量的。一个著名的世界级总裁说过他的成功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其中就有一条是语言能力,含有说话能力和文字使用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从幼儿开始培养的,多让孩子说话、多听孩子说话、多跟孩子说话、多跟孩子提供表达自己的机会、让他大胆的表达自己。然而对于中国的孩子,在传统文化和国情氛围的影响下,有多少孩子缺失了这种语言能力,有多少孩子不敢登上舞台,抬头昂首,勇于表现!

对于有些观点,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不太认同,就不说了,我说的大概都是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富强靠的是未来的孩子,中国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未来的孩子。孩子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好的儿童教育就是实现中国梦的星光大道!

第五篇: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英汉灾难性新闻导语写作手法初探梭罗《瓦尔登湖》中的“简单”原则中西方常用标语分析《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当代启示浅析中医词汇英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及其应对策略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从最佳关联原则看口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差别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形象分析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Some Writing Skil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MET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威廉·戈尔丁《蝇王》中的写作艺术论王尔德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美学思想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不同内涵和使用电影《暮色》中人物对白的言语行为分析欧亨利小说中的批判现实主义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从广告分析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归化与异化在翻译策略中的研究

英汉颜色词隐喻的认知比较与研究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法

The Impact of Emotional Factors on English Learning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

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性格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对译(开题报告+论文+)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浅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美国梦——《嘉莉妹妹》主题探析

Christ Love in Uncle Tom’s Cabin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The Major Characters in Wuthering Height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An Analysis of Conflict Images in Invisible Man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中的问题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使用影视片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论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浅谈商务活动中的语言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意义的对比研究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n Analysis of 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Theory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The Loss and Gai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

谈品牌广告文体特点及其翻译

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

论苹果手机在中国的市场战略

The Tragic Life of Blanch and its Cause in A Street Car Named Desire

从《瓦尔登湖》看“天人合一”与梭罗超验思想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简爱与林黛玉的形象比较分析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

“师道尊严”对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in Daniel Defoe’s Roxana and Emily Zola’s Nana

“A Rose for Emily” 中 “Rose” 寓意的新解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中美商务英语信函的对比研究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探索

《蝴蝶梦》中的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现实元素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论小说《苔丝》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Second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Self-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王尔德家庭道德观在《认真的重要性》中的体现

《秀拉》的女性主义解读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英汉谚语的文化对比及翻译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主义”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论自然》—浅析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自然观

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

埃德娜的觉醒——对《觉醒》的心理女性主义分析

《外星人》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解析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134

解读《皆大欢喜》中的浪漫主义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爱伦•坡的《乌鸦》中的浪漫主义分析

论原声电影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作用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歧义的语用研究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

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 in Understanding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149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

A Study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Hero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151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152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153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154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155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56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157 A Study of Maggie’s Tragedy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158 论“冰山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应用

159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60 Cultural Effects o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61(英语系经贸英语)从“口红效应”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

162 童话世界里的诗意与纯美—赏析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163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164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165 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166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167 An Analysis of Textual Functions of the English Passive Voice

168 浅析造成盖茨比悲剧的因素

169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

170 英文商标的汉译

171 英汉语复合词结构特征比较探析

172 查尔斯•达尔内——《双城记》中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

17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

174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75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176 论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汉译

177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178 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

179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 Integration i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THE JOY LUCK CLUB

180 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181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82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183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84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 《老友记》为例

185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开题报告+论)

186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

187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

188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89 对《雾季的末日》主题的解读

190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及翻译

191 汉英谚语中关于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192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193 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

194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195 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看电影《暮光之城》的字幕翻译

196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

197 浅析《紫色》中书信体的运用

19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199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200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下载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美学生写检讨书看文化差异(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中小企业信息化看企业邮箱

    据iResearch艾瑞咨询公司根据Radicati Group的数据显示,预测至2011年,企业用户将以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到1645亿封/天。在企业信息化普及的今天,电子邮件成为了企业的主......

    学生万能检讨书怎么写(范文大全)

    学生万能检讨书怎么写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过错后,为此要写检讨书来自我反省,我们在写检讨书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得体性。什么样的检讨书才是好的检讨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学生写检讨书

    学生写检讨书 学生写检讨书1 尊敬的老师:我认真的考虑了自己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确实做错了,我错的原因,我不应该上课说话,我上课说话的时候,说明我的心就没有在在学习,无形中我......

    学生检讨书怎么写--学生检讨书

    学生检讨书怎么写--学生检讨书范文模板 敬的班主任老师: 在此向你递交我的打架检讨书,因此此次打架事件,我给班级班风蒙受了巨大影响,给同学们树立了积极不好的示范。我真的觉得......

    学生写检讨书

    学生写检讨书 学生写检讨书1 由于这几天种种不理智行为造成老妈及老爸的身心及心灵受到伤害,损失无法用金钱衡量。所以特此声明:那天晚上说话全当我放屁,即日生效。故无需自责......

    从中英文化差异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 2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 3 从《纯真年代》的女......

    2015上课看小说检讨书怎么写

    2015上课看小说检讨书怎么写 【一】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老师,我向您说实话。这次上课看小说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的事情。由于我没有很好地坚持学习兴趣,导致最近一......

    从中国合伙人看职场法则

    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年轻人怀揣青春梦想,从虚无幻想到真实生存、从懵懂青春到成熟成功,从艰难起步到获取胜利的过程,整个情节又穿插了人们对青春的诸多记忆,成冬青、孟......